第一篇:从电影《喜宴》中看同性之恋
从电影《喜宴》中看同性之恋
(2010级新传新闻1班江梁艳201018120152)
《喜宴》拍摄于1993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礼喜宴的故事。台湾青年高伟同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两人为同性恋),但却不断受到远在台湾的父母亲电话逼婚。由于成天被逼婚的电话吵得几无宁静之日,赛门和伟同只好想出和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协定假结婚的主意,以应付父母的逼婚。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家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为他们操办婚礼。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终于婚礼举行了,在大伙强闹洞房的情况之后,伟同跟威威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最终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不得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威威孩子的干爸爸。
这结局最终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圆满的。但是不得不说,同性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都是能坦然接受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亲人的身上)。用一句话说,虽然我们不是,但是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感情,跟异性恋一样,同性恋只是喜欢的是同性而已,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只是在于同性不能有彼此共同的孩子。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而关于同性恋也有各种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同性恋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同性恋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来改变同性恋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性欲。这些因素也在同性恋者身上体现,只是同性恋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在以前的社会,如果知道谁谁谁是对异性没兴趣,不结婚,周围呢就全是各种异常眼光。所以我知道的大多是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这是父母为了避免他们遭遇世俗的眼光而安排的,当外人怀疑时,孩子便是他们不是同性恋的证据)。至于幸福不幸福,那肯定是不幸福的了。这种不幸福或者痛苦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两个家庭:他的家庭和他爱人的家庭。他们又各自牵连了另外一个原本有机会得到幸福的人,而他们的孩子也是一个受害者。一直以来我都这样任务,物质上的不满足固然很痛苦,但精神上的折磨却更令人窒息。所以,每一个同性恋者对于社会、家庭对他们的不认可而带来的种种精神折磨更令人痛苦。
记得高中时,有同学就说在西南石油大学里看到两个男生在接吻,而到现在为止,我是还没有在现实中看到同性亲吻的画面,只记得当时心中想到,便觉得有些恶心。而现在在电影上看到,却并没有这种感觉,反倒认为也有一种唯美,可能是摄影师技术比较好吧!犹记得当时一朋友说,“其实有些同性恋者,尤其是女生,她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者,而是因为在和男朋友相处时受到了伤害,以至于不再信任男人,而这时,她的女性朋友给了她安慰,后面便发展成同性恋”。其实在当时我觉得这说法还挺靠谱的,认为有些道理。但是,现在我发现,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只要是爱情,怎么会不受伤害呢?说不难过,不伤心的都是爱的不够。不止爱情这样,亲情友情更是这样。有一句话这样说:“友情这东西,一旦认真了,比爱情还刻骨铭心”。所以呢,真正的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因为爱情。
在这里,我鼓励同性恋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正如电影《喜宴》中伟同对高妈妈袒露自己是同性恋者时所说:“同性恋者能够在各方面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赛门都很珍惜对方,你看我们朋友中所谓的正常夫妻,吵的吵,离的离,有几对能像我跟赛门处的这么好。”伟同和赛门在一起五年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同性恋者虽然多,但是却远远不及异性恋者。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自己爱的,而刚好他也爱你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鼓励所有同性恋者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到“无惧于社会的压力,不在乎身边是否存在那么多嘲讽的眼光,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往往努力上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相信,以后在中国,同性恋会和异性恋一样为社会认同,为社会合法。
《喜宴》传递的另一种意义:那就是勇敢,坦然以及信任。片尾我们知道,高家父母各自都清楚了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只是一切都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里慢慢隐没在机场的通道里。让人感动的也在于此,他们的接受,来自于保护这个家庭。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我相信最后他们会理解这些生活在各种压力里,而又不断强迫自己压抑某种情感的孩子,那些痛苦的孩子。
世上存在着对你不离不弃,包容你的所有过错以及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多的爱你的人么?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你的父母。既然一切的出发点源于爱,那么幸福就是终点。孩子如果能够得到幸福,对这些已有白发的老人,将会是最大的慰藉。
第二篇:从《断背山》、《喜宴》等影片中看同性之爱
从《断背山》、《喜宴》等影片中看同性之爱
从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说,同性之爱是乱伦的、违法的,是不合符常理的,与中国的“阴阳调和”的思想大相径庭;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到“同性恋”这几个字都会觉得很尴尬,都会觉得羞于启齿。人们会用一些更隐晦的词语来表达,戴着他们的有色眼镜来评论整个事件。与此同时,“同性恋”或者“gay”似乎也已经成了“瘾君子”、“恶心”、“变态”、“娘娘腔”、“性取向不正常”甚至是“滥交”等的代名词。同性相爱的人的爱情,公平一点来说那也是爱情。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道德”扭曲了很多处于这种境况的人,让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甚至会逃避自己的责任。我们总觉得月亮总是别人的圆,“同性之爱”亦然;然而就连将民权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大国也会有“恐同州”,这让那些同性之恋的人们的处境更加堪忧。
目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州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同性婚姻的保障当然也不可能很完善;但至少在这些地方,这些同性相爱的人们能够大方的向世人展示他们的特别,昭示他们的爱情,向人们宣泄他们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说句真的,上帝花七天造人,造出人的性向不可能只有一种,《希腊神话》中对于少年之爱亦或者同性之爱就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同性之恋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点也不慢于异性之恋。
其实,同性之爱并不是我们自己所理解的那样。《亚历山大大帝》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如果男人出于性欲而同床共枕,那是对情感的屈服,对我们没有好处。其他所有放肆的行为也是如此,他们彼此之间只有嫉妒;但如果同床共枕的男人之间,交流的是知识和美德,那就是纯洁的,高尚的,他们为了追求卓越而竞争,这对双方都是好的,正是这种男人之间的爱,能建立城邦,使我们脱离坐井观天的境地„„”,个人以为,这才是对真正的同性之爱的解释。当然,这可能更偏重的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但我们却不能否认掉男人之间的那种介乎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情感;纵观历史,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除了有一个女人外,还有一群和他志同道合、愿意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男人们。
谈论到这儿,我们也不排除有些同性之爱仅仅只是对青春的一种探索,对友情的升华,正如《暹罗之恋》里两个小男孩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看似超乎友情的感情,或许那只是他们觉得“寂寞了”。这一点与《断背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华人导演李安让片中两位主人翁分开,分别娶妻生子,而后又相遇,两种感情进行一个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影片最终以杰克的通过影片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而《喜宴》则更多展现的是一个上世纪60、70年代传统的中国家庭所面对的一段不传统的感情,电影最终以大团圆结局,给观影人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或许可以让一些面临同样情况的家庭借鉴一下,学习如何去理解这样的一群人,学习影片中那对中国父母是如何处理自己儿子的最终感情归宿,了解无关性别的爱的哲学。毕竟,一场不幸福的婚姻并不只有两个人不幸福。
同性相爱的人也应得到幸福!何不打开心胸,以一种正常的眼光看待同性相恋,换个角度你也就会发现这样一群人的可爱之处。其实,同性相爱也是爱,除了性别与你所熟知的有一定出入之外。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你有你的开心,其他人有其他人的自在。只要都觉得幸福,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几十亿人里,只有一个人才真正合你眼缘,所以在没有界限的爱情国度里,所有有情人都应终成眷属,在真实的世界里亦能圆满幸福!
第三篇: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喜宴》谈中西文化的碰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机会也越来越多,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凸显出来。大批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文化冲突。《喜宴》是由李安导演的一部电影,集中体现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
片中男主角高伟同在纽约定居十年,和男朋友赛门同居,台湾的父母亲不断催促他结婚,为了解决此事,赛门提议,让伟同跟房客顾威威假结婚,没想到伟同的父母竟然决定亲自到美国参加婚礼。伟同本来只打算简单办个公证结婚来打发父母,但父母对他这样草率的行为感到相当不满,在偶然的巧合下,才决定在高父以前的部下所开的餐厅补办婚宴。婚宴结束后,由于酒后乱性,伟同与威威发生关系,威威怀孕,赛门与伟同发生争执,高父中风送医,伟同才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母亲,这一场假结婚因此曝。虽然四人将这件事隐瞒着高父,但高父私下找赛门谈话,赛门才明白原来高父早已发现伟同与自己的关系,也认同了两人的交往。最后威威决定生下孩子,赛门也同意当孩子的干爹,整部片算是圆满落幕。在电影《喜宴》里,复杂的电影情节反映了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
一、情绪的表达
中国人在生气、难过时,常常不藉由言语,而是选择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真正的心意,对亲密的人尤是如此。剧中第二天早餐时,当高父听到伟同下午要公证结婚时,沉默不语,并不表示反对意见,反而说:“孩子已经长大,随他们自己办。”便起身离开餐桌。尽管高父嘴上说反话,但由他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可看出他在生气。公证结婚全程中,从高父高母脸上表情可知他们并不高兴,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高母才以“哭泣”来表 现心中的难过,高父则仍旧一句话也不说。反观美国人,在情绪的表达上,就相对直接。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当场大声与伟同争吵,也不顾高父高母在场。美国人在生气不满时,往往会大声说出来,对亲密的人更是如此。在赛门与伟同和威威三人争执时,略懂英文的高父其实已经得知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但他却选择不说破。从伟同多年来隐瞒父母的行为,可知身为传统中国人的高父高母,是无法接受同性恋的,然而高父却将这莫大的冲击,硬生生吞下腹中,以“沉默”作为响应,一切只为了抱孙子。宁可把悲伤压抑在心中不发泄出来,这在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二、送礼
美国人一般很少送礼,只在圣诞节、生日、纪念日等节日才送礼,平时拜访是不用送礼的,而中国人却连亲属和朋友之间的日常拜访也要礼。所以当赛门送礼物给高父高母时,他们感到诧异,认为应该他们送礼给赛门这个主人才对。而赛门之所以送礼给两老,是站在身为儿媳妇的立场,尽管这个身份是不可公开的,但略懂中国礼数的他,还是准备了礼物以表心意。于礼物的种类,美国人倾向于偏重实用性,因此赛门送血压计给高父,给高母保养面霜,然而中国人送礼往往会注意到其象征意义,所以高父高母收到礼物后脸色大变,认为赛门很失礼,摆明着说他们已经老了。再看电影最后,高父告诉赛门他早已知道伟同与赛门的关系,并送红包给赛门,赛门明白红包象征的意义,即使高父不说,也知道高父已经承认他这个儿媳妇了。
三、饮食方式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另一个差异是体现在饮食方式上。《喜宴》中,伟同的父母和夫妇同赛门一起进餐时,饭桌上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差异。除了赛门是西方人以外,另外的四个人均是中国人,他们一同品尝桌上几道菜,而赛门则是用一个盘子把自己喜欢的菜各盛一点,然后再进食。这体现了东西方饮食方式上的不同。
四、婚姻目的的差异在
中国的婚姻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是整个家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婚姻的目的在于延续香火,传承子嗣。老人因为没有看到孙子而不肯咽气的场景表明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传宗接代远远超过了生命的价值,中国年轻人结婚的目的和压力在此段对话明显的显示出来。西方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西方人的婚姻是个人的权利和爱情的结果,而中国人的婚姻大多数是为了完成家庭的一种义务。《喜宴》中伟同的假结婚就是为了传承香火和为高家添丁。而他选择同性恋的生活实质上就是遵循了西方自由恋爱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满足身心需要,而没有对于后代的顾虑,而这种差异也最终导致了电影中的一幕幕的冲突。
五、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
在《喜宴》里,从高母知道了儿子是同性恋,有一个同性恋恋人的震惊,以及设法隐瞒着高父这一事实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中西方对同性恋的完全相反的态度。而高父因得知儿子同性恋真相而犯病住院可见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然而在中国确实无法容忍的。
六、婚礼仪式差异
虽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现在中国式的婚礼已经融入了西方元素,但是传统的中国式婚礼与西方教堂式的婚礼仍有着很大差异。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这在传统的婚礼中得到体现。在《喜宴》中,伟同和威威的“婚礼”是按照中国的风俗,新娘新郎向父母叩首行礼,以示对长辈的尊敬。新娘喝婆婆喂的莲子汤,并且要有一个幼小的男童“跳床”,寓意早生贵子。虽然在婚礼中,也出现了新娘仍手捧花和新郎新娘同倒香槟酒等的镜头,但整个婚礼的气氛异常热闹,有着浓浓的中国气味。婚礼整体基调还是中国传统的婚礼模式,体现了中式婚礼中大操大办的风俗。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牧师证婚,新人进行宣誓并交换戒指,《喜宴》中的伟同和威威的西式婚礼就是很简单,在市政府大厅里彼此宣誓交换戒指就结束了婚礼的仪式。而仪式的简单让其父母吃惊,他们希望按照中国习俗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没想到事与愿违。因而刚开始时高父高母都很不高兴,认为没法对别人交待,高母甚至于大哭。
七、婚宴的氛围的差异
中国的婚宴总是非常热闹,在电影中,伟同与威威的喜宴上看到众人喧闹的情景,在场的美国人皆十分讶异,感到不妥,其中一个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天才”,这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说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在喜宴上大声喧哗的行为,相当不解和不敢恭维。美国人的婚礼时常是一队汽车鸣笛前进,以示庆祝,然而在婚宴上,气氛虽是相当温馨愉快,却不会如中国婚宴般吵闹,除了轻松愉快的大笑声之外,美国人并不随意在公开场合大声喧闹,中国人在宴会上的高声喊叫,对美国人而言像是在吵架。
《喜宴》这部电影整体上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然而电影最后一幕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这种差异并不是牢不可破的,相信随着相互间的交流融合,东西方在很多观念上都可以互相渗透,这些通过高父、高母最后的妥协以及影片最后伟同三人紧紧相拥的画面就体现了出来。可见相互交流融合才是不同文化共同发展的最好方式。
第四篇:喜宴电影观后感
《喜宴》观后感
我认为《喜宴》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群生活在我们周围,顶住舆论压力努力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似乎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但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他们”其实也属于我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是向我们讲述同性恋的,但到结尾时,我还从中读到了中国人的隐忍和伟大的父爱。
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下,像高伟同那一代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着广泛的接纳性和包容性。同时也更敢于追求自己的真实渴望。因此,在美国生活的他,忠实于自己的真心,和深爱的赛门生活在一起,过着同性恋生活。然而,不论现在,当时还是更早以前,同性恋都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感情,甚至被看作异类,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因此,高伟同不敢告诉父母实情,但是面对年迈体衰的父亲和父母一直以来想要抱孙子的愿望,高伟同无奈的接受了赛门的建议,同一个人在美国艰苦生活的大陆女孩顾威威假结婚。既可以了却父母一桩心事,还能帮威威拿到绿卡。然而得知儿子即将结婚的高家父母太过激动,决定要来美国参加他们的婚礼,于是上演了一出假戏真做的喜宴。然而,喜宴不喜,威威意外怀孕,赛门于高伟同的感情出现裂痕,高家父母相继知道真相„„
于是,这群身在海外的华人在西方世界里努力传达着对中国传统的坚守。每个人都在坚持,伟同坚持隐瞒真相,为父尽孝;威威坚持扮演好一个假妻子,为自己的追求和对伟同尚未实现的爱;高父坚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为了高家香火,也为了对儿子的爱和那份不可言说的宽容与理解。最感人的部分在影片结尾,高家父母离开美国,在机场与儿子告别,父亲拥抱儿子后拍了拍他的背,转身离开,没再说什么,这个中国人的习惯性动作,承载了太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关怀。当看到高父接受安检时高高举起双手的背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认为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同时,影片中大量的东西文化对比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可以说李安导演通过影片全面的透视了东西文化冲撞,让我们一探究竟。
第五篇:喜宴电影观后感
电影《喜宴》观后感
说实话,李安的电影我看的不是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电影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我搜集了有关他的资料,发现他是个选材非常特别,眼光非常犀利的导演,他的电影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最近在老师的介绍下看了他的电影《喜宴》,这是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其中不乏搞笑片段,但是整片电影看下来,我多少感到有点心酸。
影片开头,一个中国男人在满是外国人的器材房中锻炼身体,伴随着一传统中国妇女喋喋不休的叨念。然后画面转到一个美国男子用别扭的中文说着古诗词为一位金发女子看病。两个场景,一个诙谐,一个温情,强烈的戏剧效果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中西文化的相识因为两个男人的一通电话更为明确。两个在不同的国度长大的人,接受不同文化的教育,却因为相识相知而相爱。所以人物关系的确立,在此刻已成为文化关系的确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伟同”的成功男士,他同样也被塑造成这部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的结合体。因为伟同在美国定居已有十年,事业有成,已经完全适应和融入了西方社会的生活。重要的是,他与赛门同性恋。但他毕竟流着东方人的血液,骨子里沉淀着儒家的道德观念,必须遵从儒家的 “孝”、“忍”等。因为“孝”,所以不敢违逆父母之意,不愿意去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异性恋坚持的男女婚配、传宗接代的看法,从被迫征婚到假结婚,再到大办喜宴,步步后退。因为“忍”,他可以接受亲戚朋友无理的折腾与摆布。这些都反映了东方人集体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伟同价值观带有西方个人主义的倾向表现在他对于同性恋表现出健康自然的态度,主张结婚从简等。两种文化在他身上交融,伟同在这种交融的文化中生存得并不自在,他一直试图在两种文化、两种伦理观念中求得一种生存。本来他是完全可以不需要面对的,但是父母的到来和催婚引发了他心中最强烈的冲突。如果没有父母的来美,他可以在美国继续与赛门甜蜜相处。但他们的到来带来了东方典型文化,难免与西方文化产生直接冲突,面临着这样一种境况,就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心理的价值传统与自我传统碰撞。我们都知道,东方的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会和群体为中心,要求个体必须对社会和群体服从和维护。所以伟同这个有着东方人血液的中国人,面对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他不得不向父母隐瞒同性恋的事情,这与赛门将同性恋的事情告知自己父母及想要伟同对高父母坦白的西方个体主义倾向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伟同既然选择了同性恋的生活,那就肯定满足不了父母要他传宗接代的要求了,这也是东西方对于婚姻观念的根本分歧所在,东方人结婚就是为了延续香火,而西方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这就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中国家庭中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等。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在看《喜宴》时候,很多地方都让我忍俊不禁,尤其是那一场婚礼上,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那场景又熟悉,又可笑的陌生。这样的幽默自然是来自冲突,如果这是一场在中国摆出的喜宴,我们就看不到那么多的幽默元素了。但它发生在纽约,带上了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符号,老外不能理解的表情,中国人在海外的扬眉吐气,那一句“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都让人们在最传统的中国方式中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贯穿于整部电影中的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塞门坦然的告父母自己是同性恋的实情,不清楚自己的父亲住在什么地方,坦然地讲出父亲的外遇,不曾见过的兄弟,而伟同只能一直隐瞒实情,做出欺骗的行为来安慰父母,将不能够传递香火视为自己的不孝,为此感到压抑和无能为力。这样的反差体现出的是中国最朴素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释放自己情感的方式碰撞。看过很多美剧,剧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以一种很自由的方式相处,子女坦然的向父母讲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生活在一种以自身幸福为标准的氛围里。而伟同是我们大多数中国子女的缩影,即身处在矛盾和痛苦中,也必须要按照既定的传统模式来孝顺父母,即使只是些假象,也另我感动,这样的感动对于生活在纽约的人来说可能不被理解,可我却能深切的体会,伟同能够生活在纽约,能够投资,都是在父母的支持下,这样的生活的基础来源于父母,所以它的结局也必须由此导向。而这部电影中伟同的父母所遭遇的也是同样的困境,伟同的妈妈在得知真相后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孙子,幻想伟同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后能回归到正常状态,伟同的爸爸宁愿被欺骗,也不愿放弃传宗接代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不仅仅是他们所期望的,也是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赋予他们的。当老陈听到伟同没有办结婚喜宴时,他第一个考虑到的是伟同爸爸的面子,在喜宴上惊讶的美国人们是不会明白这样的面子到底是何等的重要。
冲突与差异始终伴随着整部电影,中国主张的集体导向与牺牲自我,西方的个人导向与自由生活,基于传统自控型生活方式中导致喜宴上爆发的不能被西方人理解的放纵,伟同的顺从与塞门的反抗,伟同父母来时房间里被换成中国字画的录象,简洁的婚礼后伟同妈妈的哭泣和爸爸的阴沉脸色,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中国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幽默情节来自于怎样的传统,来自于怎样的内心导向,我们都能理解伟同那种矛盾和痛苦,我们也同样理解伟同父母的心酸和他们落寞的背影,我们都对伟同试探爸爸呼吸的那一瞬间所震惊和心痛,但也充分的给予理解。这样的矛盾感情是不能被西方人所能理解的,当子女与父母双方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起了冲突时,双方就都不可避免的要背负周围环境的巨大压力,人生价值实现的不得完满,亲情受到阻碍的巨大悲哀,必须要有一方牺牲自己的幸福,才能得以周全。中国传统习俗带来的不仅仅是朴素的价值观,还有统一的生活既定模式,违背这种模式带来的困境是不能被西方人理解的,他们所认同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而是方式所呈现的理念,所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看起来更多样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气息,是不同的人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实现的不同种类的生活,指导他们生活内容的是自身所想要实现的理念。而在中国,理念以及价值观是直接等同于一种生活模式的,结婚生子,孝顺父母,光宗耀祖,这样一种生活模式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它承载着亲情,友情,伟同如果没有按这一条路来走,要承担的是父母的心痛与内心的愧疚,如果婚礼草草结束没有一场喜宴,是对媳妇的委屈,伟同的父母会为此感到愧疚,伟同的朋友们会对此感到太不够意思,伟同父母的朋友也得为他们感到心寒,要尽力帮忙。我们对此都很熟悉,对于传统生活模式的违背,不仅仅是生活的形式内容的不同,我们还会感到由衷的心痛和自然而来的压力。
伟同的矛盾难以被那些在婚礼上目瞪口呆的美国人理解,正如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看一对新人接吻是这么愉快的事情,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本是习以为常的,不足以惊奇,然而对我们来说,这是对禁忌打破的唯一合理场合,我们为此感到新奇,正如他们为我们的新奇而感到新奇。在电影中这种不同文化符号的碰撞,带来的不仅仅是幽默,还有难以解决的混乱局面,情感完满的无法实现,眼泪与压抑,失望与妥协。然而电影的结局是温情的,事情最终没有起什么变化,每个人都最终感到了欣慰和希望。伟同父母的相互隐瞒,塞门的理解,新生命带给每个人的安慰和欣喜最终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与爱情最原始的另人感动。伟同的爸爸对塞门说谢谢你照顾我的儿子,伟同意识到父亲的苍老,伟同的妈妈对威威的感激,威威重新提起的画笔,三个人今后和谐幸福的生活,所有的温暖都让人内心动容。我们最终得到的解释是,无论在怎样的文化差异下,人性最朴素的部分还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在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下,能够得到和解的是我们的情感交流。伟同的父亲接受了塞门,塞门接受了伟同的孩子,接受了三个人生活,他们都为自己能拥有一个新生命感到幸福。这样一个充满矛盾与不和谐的家庭所呈现的违背传统的生活方式,最终带给我们的是对于亲情与友情所带来的力量的感动,可能我们得学学西方自由重视个人价值的理念,西方人得学学中国传统观念所捍卫的伦理道德情感,而这其中所必须的基础,是我们来自内心共有的对于幸福与感情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