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秋天教学反思
《走近秋天》综合性实践活动反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投入秋的怀抱,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去发现,使他们增长了见识。上课阶段正是秋季,因此决定,利用《走进秋天》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本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找秋、说秋、写秋、颂秋的过程中,提高各种能力,了解秋的美丽,培养对秋的感情。
《走近秋天》这节课,通过小组形式开展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创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学会配合,最后在师生的努力下孩子们都尝试了合作的体验成功的喜悦
然而,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备得不够透,不够细,对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理念要求不熟悉,导致课堂上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本学科的教学理念,三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够熟悉,导致出现研究内容方向超出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范围。针对这一缺陷,往后应认真了解课程理念目标。另外,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是往后应改进完善的重中之重。课前的准备阶段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却没有妥当地引导学生利用好资源分享导致小组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以后的小组活动时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手头资料分享于大家,充分利用资源。
第二篇:走近老师教学反思
《走近老师》教学反思
臧春雨
雄关漫漫,星辰大海。准备教研组的公开课已经很久,可以说早已心虚气短。而对于今年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变不适应,也因为准备时战线拉得太长,心神疲惫,再加上身为年轻教师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也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课后我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1、本节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我们老师很重要,活动二:我 们老师很特别,活动三:镜映你我,活动四:拓展空间。虽然活动的设置看着很流畅,但是总感觉活动的重点不能突出,每个活动都平均用力。
2、“我们老师很重要”这个活动内包含了太多的小活动。有“分享成长过程中给你深刻印象的老师”、“认识从古至今的几位思想家,并抢答填空”、“了解成为一名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最美教师仲威平”。让整个活动冗长儿没重点。
3、“我们老师很特别”这个活动让学生描述老师的特征风格,有的同学描述优点,有的同学描述缺点,展示时没有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导致一部分同学本身想表达而不敢描述。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本框题内容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本节课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较少,但更重要的是达到情感目标。而本节课我过于注重了课本上的知识,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教,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升华学生的情感。没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伟大。
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忽略了个别同学的学习状态,缺少教育机智面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3、导入时的漫画效果体现不明显,语言表达没有感染力。
4、情景剧第一幕“小奇哪些行为是不妥的”这个问题在学生展示回答时有位学生说“因为他背后捅刀子”,对于学生的这个答案没有继续进行正面的引导。
5、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在“了解教师职业”这一目中耗费时间太多,设置的活动冗长,前松后紧,导致最后拖堂。
二、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头重脚轻”,对重难点的讲授应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3、充分研读教材,学会整合知识,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感悟。重点把握重难点的解决,重点突出。
4、丰富自己的语言,点评学生时应具有新颖性、赞扬性。
第三篇:走近法律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3.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
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1.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
2.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3.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4.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5.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6.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第四篇:《走近细胞》教学反思
本章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少数人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课余的时间,认真复习了初中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还根据课本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火车站小学
鲍泉泉
《走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残疾人有一种鄙视感。要让他们扭转这种观念,并走近残疾人是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的情感自然生成?甚至为之落泪?情到深处泪自流,孩子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没有深刻的亲身体会,无论老师用多么忧伤的语言,他们的泪水是出不来的,毕竟他们不是演员,生活是他们真正的教材!
一、将“体验”进行到底
通过再次钻研教材,我揣摩出了编者的意图,只要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感受,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并知道去帮助他们,干吗非得要他们哭呢!没有流泪并不等于他们的心没有被震撼,没有眼泪并不等于他们不会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更不等于以后他们不去帮助残疾人。于是,我们设计了体验活动,并放慢了节奏,抓住学生瞬间的感悟,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我们设计的“把衣服的拉链拉开,把右手伸到背后,用左手把衣服重新穿上”“蒙眼写字”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失去一只手的残疾和盲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真切的感受!起初,学生中有的觉得好玩,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把自己的感受同大家一起分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残疾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设计,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1、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在理解残疾人这一环节,通过倾听残疾人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嘲笑,我们的讥讽就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这种痛苦比身体上的残疾还要可怕,这相当于让学生承诺,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这是对本节课要落实的思想教育的一个检验,学生知道怎样做了,就说明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思想上的一次洗礼。
2、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为了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第四部分,我播放了残奥会的图片,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这种情景创设,有效地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小组交流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并且通过他自己的收集和整理,他会对了解到的残疾人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受到思想的洗礼和人格的熏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由原来的同情残疾人转变为尊重残疾人,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大变化。
3、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展示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利用视频观看《千手观音》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心灵感受。
整堂课教师没有太多的说教,而是一直扮演着引导学生体验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了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在课堂的生成中,教师如何迅速地组织出精炼的语言,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如何有效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热情,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