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游的爱国故事(范文模版)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第二篇:陆游的爱国诗
陆游的爱国诗
篇一:爱国古诗词
文天祥《金陵驿》
王昌龄的爱国诗
屈原的爱国诗
文天祥的爱国诗
岳飞的爱国诗
文天祥的爱国诗
辛弃疾的爱国诗
陆游的爱国诗
杜甫的爱国诗
古代爱国诗
篇二:浅析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感
龙源期刊网.cn 浅析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胡琳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1期
[摘 要]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在南宋这个祖国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陆游一生渴望九州同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其爱国主义情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其诗歌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二、斥责投降派妥协媚外的愤慨之情;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四、关心民生疾苦的爱民之情。
[关键词] 陆游;爱国主义情感;诗歌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生死与共的情怀。我国诗歌一直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先秦楚国之时,面对楚国复兴无望时,诗人屈原吟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选择“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自沉汩罗江而死,以死明志。在唐代,面对长安的沦陷,诗人杜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且在他自己晚年处于无助的凄风苦雨中时,还在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当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时,许多的英雄儿女、爱国志士,无不把自己的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不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甚至为了祖国,为了正义,宁死不屈。继屈原、杜甫之后,在南宋诗坛上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就是至死念念不忘国家,至死还在感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遗愿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尚在襁褓中的他便随家人向南辗转避难。“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陆游幼时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跋傅给事贴》),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也从师从的老师爱国知识分子曾几那儿爱到了良好的爱国教育。29岁赴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陆游从十二岁开始学诗,到八十四岁时仍是“无诗三日却堪忧”,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在其现存的九千三百多首诗中,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仍是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章琦说:“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1] 纵观陆游一生的诗歌,其诗篇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篇三:七言爱国诗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朝代: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以我血荐轩辕。《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风 我
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朝代: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第三篇:陆游的爱国诗
陆游的爱国诗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戊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闻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四篇: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1《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2《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3《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第五篇:陆游爱国诗赏析
拳拳忠贞意
诚诚爱国情
--------陆游
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上上周,艺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飞花令犹在耳边,我也在今天的诗词会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1.他是一位南宋的爱国诗人。2.他一生主张抗金。
3.他上马能领兵打仗,提笔亦能作诗成文。4.他写下临笔绝作《示儿》。
恭喜你,答对了!他就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他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哲人,但他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他那一首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陆游,感受他的拳拳忠贞意
诚诚爱国情。
千古绝唱
公元1210年1月26日是除夕,陆游走到了85岁生命尽头。他的子孙团团围聚在他的床边。此时此刻,他唯一放不下的不是个人的名利,也不是子孙的家业,而是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中的国家。在他临死前,留下了这一生中最后一首诗《示儿》
(课件: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生命绝唱。在这个人世间,他唯一牵挂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国家没有统一,理想没有实现,他仍然在等待,“王师北定中原”,等待南宋的军队打过淮河,收复失地。当那一天到来时,子孙祭告他时,一定告诉九泉之下的自己。为什么陆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原来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灭亡,南宋北伐没有成功的时候。当时的高宗以求和、退让为基本原则。一批爱国将领像岳飞、李纲等或是被处死,或被打击,很少有人提北伐的主题。当南宋人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纸醉金迷、麻木时,陆游终其一生在为收复中原而奋斗呐喊。
据说呀,陆游刚踏上官场不久,就发生了“泪溅龙床请北征”这个故事。讲的是陆游请皇帝御驾亲征,可他俩地位悬殊太大,一个贵为天子至尊,一个不过是纸马粒儿的八品文官,几乎见不到皇帝。好在宋朝有轮对的政策,就是官员可以轮流觐见皇上。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陆游好不容易见到了宋高宗。正好碰上高宗的生日,金国派来了使者,送来了贺礼,这次的贺礼特别,是一封充满挑衅的战书。要求南宋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不答应,就要挥师南下。高宗一看到战书,吓得嚎啕大哭。他想的当然是逃跑,并且下令修宽阔的路以便逃跑。陆游这时冒犯龙颜,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换作别人,肯定会顺着宋高宗,可是陆游慷慨陈辞时,面对宋高宗的软弱的态度,陆游可能忘了自己的卑微身份,痛哭流涕,恳求皇上亲征,鼓舞士气。因此历史上,陆游的文字中才会出现“泪溅龙床请北征”。这事发生后,对陆游的影响是,他被罢官了。对别人来说是一个挫折,可对陆游来说,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利益永远微不足道,正像他诗句中说到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后,陆游在朝廷中起起落落,往往都跟他喜欢提北伐这样的话题有关。四十二岁时,他担任镇江通判,力劝爱国将领张浚北伐,又被冠以“力说用兵”的罪名罢官,长达四年的闲居生活开始了。
文人的战场表现
一直到46岁时,陆游才重新起用,此时做了非常大胆的举动,毛遂自荐,写了长信给长官王炎,王炎也是抗金将领,邀请他来任职……这一年他四十八岁。他终于投笔从戎到前线去。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这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到了晚年看到墙上挂的征衣,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段驰骋疆场的时光。
课件出示: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军装挂在墙上被尘土覆盖了,再也没有当年光亮的感觉,那个战场已经离他很遥远了。尘暗旧貂裘,这里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他自己也像那件旧军装被人冷落,被人遗忘。在他的梦里、回忆里还是三十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凄凉的,可对于他来说,战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我想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他在 《书愤》中说,(课件出示:《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这首诗时,陆游已过了花甲之年。诗人以塞上长城自比,道出了心中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名将檀道济。他跟着宋武帝刘裕北伐,屡建奇功。宋文帝即位后,因为檀道济名望太高,左右部将骁勇善战,几个儿子也掌管兵权,所以对他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挑拨离间,最终檀道济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几个儿子和部将全部被杀。临刑前,他一口喝下一壶酒,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万里长城啊!” 檀道济死后,北魏闻讯大举南伐,待大军饮马长江时,宋文帝才意识到,军队确实犹如长城般重要。他后悔不叠。陆游想起自毁长城的典故,两相对照,自己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衰鬓已先斑。诗的最后一句,陆游想起杜甫的《蜀相》,当年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自己空有爱国志,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果南宋朝廷下定北伐的决心,有王炎这样的爱国将领统领全军,有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积极投身其中,也许南宋的历史从此改写。
突如其来的变故 在乾道八年十月,王炎被召回朝廷。他在南郑做的事就是筹备北伐,准备就绪时,被调回临安,表面升官,实际上是临阵换将,这是一种信号,朝廷对金用兵的决心动摇了。不久,王炎被罢官,陆游也被撤回,来到成都。他深知这次被调离前线,可能一生不会再有上前线的机会了。一腔热情或许没有机会了挥洒了。悲愤中写下《关山月》:(课件出示: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写这首诗时,离靖康之耻过去了半个世纪,南宋没有决心与斗志。遗民在这样的夜晚,会流下多少泪水?一想到统治者的软弱,想到战士的艰苦与壮志难酬,感情在诗中奔泻。他用笔在战斗,在呐喊,在挥洒爱国激情。
永远的遗憾
在以后的时间里,陆游尽管没有忘记国家的命运,朝廷却不再关心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过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他68岁那年,他写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爱国激情再次喷发。
(课件出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一想的仍然是祖国。不能为国出力效劳,才是最痛心的。无奈中,回忆起了二十年前,在前线的那段经历。铁马冰河是他一生中的最高潮。现在这一切只能入梦来。这个国家的命运前途自有达官贵人操心,可是对他来说,身份卑微阻止不了忧国之思。
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示儿》再次证明了对国家的爱。(课件:《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遗憾的是,他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因为此后的中国人代代以陆游为爱国典范。
(课件:爱国精神垂范后人)
让我们用著名学者梁启超的诗来评价陆游的一生吧: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国家》音乐起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唱的多好啊!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今天,我们怀揣一个幸福中国梦,将爱国之情继续传承!同建一个家,同爱一个国,爱美丽的大家,爱温馨的小家,爱奋进的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