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

时间:2019-05-14 18:2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

第一篇: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

11月8日下午,贾汪工业园岗子小学在“颂诗文、陶情操”环境感染下,学校教师带领少年儿童观赏了古诗文的展板,徜徉诗的的海洋,共同探讨阅读的乐趣。

在活动现场,六年级语文王老师以幽默、亲和的语言,引领孩子欣赏了校园的诗文情景,介绍了古诗文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教导孩子“好读诗,读好诗,会读诗”,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古诗文”的深刻意境,让学生会理解、欣赏、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自信和力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体验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这一活动对我校的古诗文诵读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典诗词进校园 浓浓书意香四溢

导读:在我们看来校园就是一卷不厌的书卷。我们的学生书法家的字选择的内容是古典诗词名句,我们的小画家的画由古诗词的想象而展开,他们的作品或想象丰富、充满童趣;或苍遒有力、初显大家之风范。学校将这些优秀的作品精心装裱,挂在楼道中、走廊上、教室内,裱进宣传长廊、文化厨窗、展览室,学生们天天可以欣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教育。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更是华夏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词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了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集文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一种教育载体,我们在活动中,已体验到其中的意义及深远影响,下面是我校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转变认识、坚定信念,为古诗词进校园提供原动力

教育核心价值是铸人铸魂,铸什么样人,铸什么样的魂以及怎样铸人、铸魂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而以中华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对开展古诗词诵读所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我们认为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词诵读,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开展古诗词诵读,就是要从小养成孩子传统美德,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下一代;实施古诗词诵读,是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效途径。

三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词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语文教改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感悟到,我们的教育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应当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古诗词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精神家园,同时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得到更好发展。

二、美化环境、营造氛围,让古诗词进校园“润物细无声”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独特交往形式,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结合“古诗词进校园”的活动,我们用古典诗词来装点校园,依托环境育人,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实效。

在我们看来校园就是一卷不厌的书卷。我们的学生书法家的字选择的内容是古典诗词名句,我们的小画家的画由古诗词的想象而展开,他们的作品或想象丰富、充满童趣;或苍遒有力、初显大家之风范。学校将这些优秀的作品精心装裱,挂在楼道中、走廊上、教室内,裱进宣传长廊、文化厨窗、展览室,学生们天天可以欣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教育。

三、拓展延伸、纵横联合,愿古诗词飞进千家万户

为了更好地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真正做到“诵古诗、传美德、陶情操、提修养”,我校认真组织,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武穴市实验中学“感悟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古典诗歌名篇诵读活动方案》,注重两个延伸、依托三个结合、采用十种形式,务求把这项活动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

“两个延伸”:

一是向家庭延伸,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倡导亲子共读,家庭读书乐。

二是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情感。据时分类,诵读古诗词。如老师们带领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塘、秋看红枫树、冬吟白雪歌。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毕竟西湖六月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轻松愉快氛围里,背过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宁静的冬。

“三个结合”:

即一是与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相结合。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并制定了工作章程,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在启动“古诗词进校园”活动阶段就与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紧密结合,通过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大力宣讲优秀传统文化是启发、激励和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好教材;讲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是关键;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勤学求索、坚韧刻苦的优良传统对青少年努力学习有着重要激励作用,这样家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使孩子参加古诗词诵读活动有了一个好的社会基础和舆论环境。

二是与德育相结合。百年育人、以德为本,诵读古诗词能修身养性,在活动中我们把古典诗词诵读与学校德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注意用理智和诗情的融合塑造出有教养的人。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佳作,像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这些诗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让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是与弘扬民族传统相结合。经典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无不蕴含其中,是传统的民族人文精神之所在。我们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词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十种活动形式”:

①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学校还不定期利用校园广播站全校播放录音磁带。

②看。学校走廊上,过道上布置了一些古诗词,上面有许多经典诗句,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此外,我们每周四开放学习图书馆和阅览室,让学生尽情遨游诗海。

③读。我们的读书活动以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生古诗词读书活动辅助读本——《诗海遨游》为主体,语文备课组还编写了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早读、读报等时间、或是睡前进行朗读吟诵。

④讲。在每周两次的早读课上,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此外,我们还不定期举行古诗词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与教师、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⑤书。每学期开展一次古诗词书法大赛。

⑥画。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

⑦赛。每学期,全校和班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词背诵大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⑧创。即学生个人创办手抄报。学生们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精心设计,查找相关资料,给诗配画,安排版面„„一张张别具一格的手抄报诞生了,通过读、背、想、写、画,学生理解了。在构思过程中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抄写过程中也练习了书法绘画。

⑨演。诗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展开”一首诗,它的意境也就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把无形的意境唱出、跳来,或是改编成短剧和舞蹈,借助戏剧的艺术形式表现诗意,就使抽象变成形象,得到主体的再现,使人难忘。

⑩诗社。诗社是我校近期又推出的一个新形式,即学校文学社下设一个诗社,同学们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学诗、诵诗、赏诗、画诗,更主要的是自己写诗,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已有一批小诗人诞生了,更有不少的教师加入了武穴诗社和赤壁诗社,看着一首首诗作,我们真是由衷的高兴。

四、扎实推进、坚持贯彻,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效果初显

两年来,我校的古诗词诵读正逐步走向深入。正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人文校园的构建,学校文化的形成,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实中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词;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词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古诗词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大量诵读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词,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活动中那反复诵读,情景展观,意境体会,师生交流,呈现给学生是五彩缤纷的诗的世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思想境界提升。事实证明古诗词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诵读好的孩子,表现出的是性格开朗,自信乐观,品格有相当内化、深化现象。(这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古诗词诵读是为学生注入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为学校注入了清新文明之风,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特色。可要把“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扎扎实实的搞下去,我们依旧是任重道远。为此,我们自当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育人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花、结出果。

第二篇:二年节诵经典陶情操读书节活动方案

“诵经典 陶情操”古诗词诵读比赛方案——山城镇中心校首届读书节二年级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提高朗读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为校园营造儒雅、清正、书香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参赛对象:二年级学生。

三、比赛时间:2012年4月。

四、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二年级三个班做观众。

五、比赛内容:以童话故事为选材。

六、评委:陈凤萍、孙晓莺、迟明春、王丽、张士岩、刘福国、李娟、王桂芝主持人:曹玉霞

七、朗诵内容:

中华优秀古典诗、词及古文。具体包括:

1、《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

2、语文教材入选篇目;

3、班主任及学生自选篇目。

八、活动步骤:

1、各班选派两个优秀节目参加比赛。

2、比赛方式:采用节目表演方式。节目应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每个节目可由1名或数名学生参加。每个节目一般不超过5分钟。

九、评分标准:

表演者普通话标准、朗诵有感情占40分,节目有艺术性、观赏性占50分,节目有一定的创造性占10分。

十、奖项: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第三篇:古诗陶泥

《古诗陶韵》(7年级)

设计理念:陶泥充满着大自然气息,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自然材料,通过孩子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浑然天成的想象力,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本课借助古诗优美的意境,将它与陶泥课堂相融合,实现古诗与陶泥创作的相互共鸣,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觉、主动、轻松的进入一个独立、自由、参与的教学空间进行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到实践中去领悟、去探究,去求知的真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旨。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己有的陶泥制作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进一步感受陶艺这一造型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增强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创造技巧来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

富有个性的恰当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

陶泥、制作工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请你背一首。

古诗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诗人运用那高度浓缩的精湛语言,将看到的、听见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其诗句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丰富。

例如,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其意境十分优美,苏东坡是这样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展示王维的《田园乐》)

同学们,我们能用陶泥栩栩如生地把古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吗?(揭题:古诗陶泥)

二、指导创作

1、课件展示范例。

看到这件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诗?说说诗的主体。

2、同学们,你觉得怎样才能将一首意境丰富的诗用陶泥表现出来呢?(1)理解诗意,根据诗意进行构思。(2)学会运用已有的制作技法进行制作。(3)突出主体,其他部分也不能忽略。(4)个性创造(课件展示个性创造作品)。

总之,别人一看到你的陶艺作品,就能吟出它的诗句,这才是成功的创作。

三、集体创作。

1、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将马上举行一场小组集体创作比赛,老师将会出示一首古诗,让大家齐心协作,共同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那你认为怎样才能取得小组创造的胜利?(合作、构思、分工、协调)。

2、小组创作。

3、交流、展示。

(1)你喜欢哪一组作品?为什么?

(2)采访:你们小组是怎样完成这一件作品的?

四、个人创作

集体的力量真伟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满意的作品,现在老师想请你自己去创作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1)个人创作;(2)展评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收获,让同学和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小小艺术家们,只要你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好手中的泥巴和智慧,创作出更多的艺术品来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第四篇:经典润校园书香塑情操解说词

经典润校园书香塑情操

——创“省级经典诵读特色学校”解说词

衡东县城关一小 廖双红

这是一片明朗宁静的天空,青山叠翠,绿水悠悠;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绿树红花,茁壮成长!我们衡东县城关一小就坐落于巍巍杨山下,悠悠洣水旁,成长于革命老区、罗帅故里。学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谐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我校自2008年10月以来,就开展了‚诵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活动,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以饱满的学习热忱积极投身到经典诵读工程中去,以‚三个结合‛为切入点,即把经典诵读与德育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课程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教研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体会真、善、美,学会做人,让经典文化扎根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漫步一小校园,一面面富含古香古韵的的文化墙,一声声或稚嫩或雄壮的诵读之声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虚怀若谷、博学上进、儒雅有礼的谦谦形象成为校园一道道最亮丽的风景。

(视频:孔子雕像、墙壁、橱窗、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格言名句、《弟子规》《论语》的具体内容;花圃前,树荫下,跑道旁,孩子们手捧经典高声诵读的情景;181班旷骜同学:‚一日不读经典,口生;一日不写读书笔记,手生。经典诵读让我亲近中华文化,增加了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爱经典诵读,它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一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智者先知,勇者先达。早在五年前,我校就开展了‚诵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活动。学校组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集体共识,突出全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不断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定期评估、奖励等制度,形成了学校、教研组、班级、教师、学生、家庭六个层面的立体

经典诵读活动网络,全校形成了齐抓共管、创建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视频:国学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召开国学经典诵读动员会,签订班级承诺书,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老师、家长明白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提升教师的古文素养与文化底蕴,我校注重师资培训和学习外校先进经验。我校语文教研组率先成立了‚诗意洣江‛读书社,定期开展经典诗文研讨活动; 2011年派出刘理荣老师远赴浙江宁波参加了‚弘扬传统文化《弟子规》‛培训;2012年派出刘理荣、谭玉双、谭丽娟、胡年香、汪映、赵文胜六位老师赴东莞太学府学习国学经典,并让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级培训;还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衡东县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引领教师研究学习专业刊物中的经典诵读经验及网络中的精彩案例、教学设计,也是我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措施。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是促进诵读活动的助推器。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一块块开辟着‚经典诵读专栏‛的精美板报和网页,一声声黄莺般甜美的播报声,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经典诵读的美好氛围中。(视频:学校的教室、走廊、主要干道都有经典诗文的身影。每一间教室内的黑板报上‚古诗乐园‛‚今日格言‛‚精彩段落‛‚名人介绍‛‚新书推荐‛‚典故讲解‛等。学校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开辟‚好书介绍‛‚读书笔记交流‛‚经典跟我一起诵‛专栏;学校校园网站也开辟‚经典诵读‛专栏,引领学生积极向校园网站投稿。)

4.水韵悠悠、书香飘飘。学校全天开放校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并引领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全校师生随时感受书香书韵。书香润泽心灵,一小人在读书中超越自我,在读书中超然洒脱,宁静致远。‚流动的才是鲜活的‛,教育也是一样。我校经典诵读源头活水来自于领导的重视、科学的管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不断的学习培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创新素质教育,将活水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保持思维的灵动,收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似的亮丽与清新。

第二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守国学课程,确保诵读时间,有力地推动国学经典活动全面展开。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经典鉴赏、诵读指导或班级读书会。每天每节课开展‚课前一吟‛,师生共同吟诵经典,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氛围。每天还开展‚晨读、午诵、暮省‛活动。每天早上10分钟的晨诵时间,让学生在充实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在红领巾广播站的午读时间里,学生静静地聆听广播,接受经典的熏陶。在放学的路上齐诵经典离开校园。回到家里,通过亲子诵读提升家庭品味:(视频:学校负责人:‚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下发了《家庭诵读计划》,要求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书‛活动,期末邀请家长一起‚诗文大联欢‛,学生与家长同台表演,同台竞赛,评选‚最佳学习型家庭‛。这项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拓宽了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已经成为我校最有特色的办学经验之一。‛家长们欣喜地发现:‚孩子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越来越懂事了。‛)

2.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各个学科、各项活动中。体育课上,课外活动时,低年级的孩子诵着诗歌、玩着小游戏,兴致正浓;美术课上,学生们诵读着古诗,想象着古诗的意境,为一首首古诗配上精美的图画,趣味盎然;音乐课上,老师们给古诗配上曲调,学生们吟诵古诗、翩翩起舞;书香离不开墨趣,近年来,我校‚谭正彪老师书法工作室‛,引领孩子们书写经典;语文课上,‚我与经典有约‛让国学经典在背诵比赛、读书笔记与学生习作中延伸;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拓宽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我校还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每班每月一主题中队会,每期开展一次全校大型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活动,让国学经典走向深入,走向学生的心田。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为了表彰在诵读活动中

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学校每月评选‚经典诵读之星‛及‚书香班级”,每期评选‚校园十佳书香班级‛。学校对每个孩子实行‚星级评价制‛,采用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经典诵读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经典,悟经典,更重要的是践行真理,实现知行合一。我校近年来,致力于将经典诵读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先后让学生诵读了《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及《论语》等国学经典,让这些经典来规范孩子们的言行。学校大队部紧紧围绕这些国学经典设计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五年来,学校开展了系列读书征文活动。

(图片:‚庆国庆‛手抄报比赛和‚爱祖国、惜生活,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感恩卡‛制作比赛,‚感恩行动,点滴日记‛日记评比和‚感恩心得‛征文比赛;结合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举行‚我眼中的母亲河‛征文比赛;举行‚读红色经典‛征文比赛和‚庆‘六一’红歌合唱比赛‛;倡导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举行‚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征文和演讲比赛;开展了‚讲卫生、爱校园——争当卫生小明星‛、‚讲方法,爱学习——争当学习小明星‛、‚讲安全,爱生命——争当安全小明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等系列活动。)

2012年上期学校举行的‚学国学精髓,扬传统美德‛的《弟子规》学习实践系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涤人心智,社会评价很高。一幅幅精美绝伦的配画作品、一幅幅端庄大气的书法作品、一篇篇感悟深刻的学习心得、一张张孩子们在家里践行《弟子规》的照片让人们目不暇接;抑扬顿挫的朗诵竞赛、精彩不断的班队活动,让人们记忆犹新;特别是‚六一‛《弟子规》展播活动中的文艺演出,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活动以合唱、节奏游戏、手语表演、舞蹈、快板、情景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弟子规》演绎得多姿多彩,将其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整台演出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廖双红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创编的情景剧《爱的转变》被五年级孩子进行了完美演绎,催发了众多家长与孩子们的眼泪。该剧主要讲述留守儿童明明沉迷网络,让抚养自己的祖父母操碎了心,最后在学校开展的《弟子规》主题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成为了一个学习上进、孝顺长辈的好孩子。一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纷纷表示:‚这部剧写到我们心里去了,我们就是这样带自己的孙子的。学校开展了《弟子规》活动后,我感觉到自己的孙子真的懂事了好多。‛许多学生也纷纷表示要孝敬长辈,勤奋学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项项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体验中自觉践行经典,塑造了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了文明行为的养成。

5.推行经典诵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关键。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以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美文诵读为内容的素养大赛。学校还组织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开展‚古诗教学专题‛研究,通过开展古诗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比赛、古诗课堂教学比武、诵读竞赛等活动,探讨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青年教师李燕红执教《江南》一诗时,制作了美轮美奂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觅江南芳踪——赏江南美景——品江南情趣——演江南神韵‛,让学生在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情境中,感悟江南的美好,得到美的熏陶,情的陶冶,收到了妙不可言的教学效果。李燕红老师也因此获‚县教学能手‛授课一等奖。

第三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育苗树人不辞劳,春华秋实结硕果。经典诵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成就了我校教师的群体进步,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据初步统计,学校近五年来,学生作文竞赛获奖1600多人次,作品发表1000多篇,其他比赛300多人次。其中,六年级唐梓睿同学获‚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省一等奖,其演讲稿获国家级特等奖,指导老师刘理荣也因此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周思睿等6名同学在衡阳市少年儿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红色经典读书活动展演中获银奖。我校语文教师总结了‚品——评——演——诵——唱——画——书——同题拓展‛的古诗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20余篇文章在省级大赛中获奖,多篇文章发表在《教师》杂志、《名师在线》上。六年级166班被授

予‚衡阳市2010普通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尹春花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2011年11月我校被推荐评为‚衡阳市第二届书香校园‛。此外,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绝大多数被多家网络、媒体刊载、报道。

2.‚少儿不解歌吟事,种粒冬埋春复苏‛。国学经典的魅力已经逐步内化成学生优秀品质,彰显出一小学子自尊、自信、自强的新风采。到我校参观交流的领导、老师这样说道:‚这里的学生,出操行进个个胸挺臂直;放学后每个教室桌椅横竖对齐地面锃亮;每个学生遇到来宾彬彬有礼充满自信……这是一群活泼而庄重、博学而有礼的孩子。‛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谈到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的发展前景时,陈建光校长满怀希望地说:‚我们学校的发展愿景是‘打造有文化、有活力的学校’,我们的做法就是要依托‘经典诵读’活动,靠读书提升学校内涵,靠学习提升教师素养,靠书香培养优秀人才。‘经典诵读’特色之路我们将继续走下去!‛

经典润校园,书香塑情操。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经典诵读已深入到一小师生的心灵深处,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勤勉、奋进的一小人必将收获更多喜悦,收获更多殊荣,收获更多的教育理想。

2013年9月

第五篇:四年级需背背书香诵古诗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1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六月二十七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

么美丽。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

施夷光,或称 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山雨 元·偰(xie)逊 一夜山中雨, 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长, 只觉钓船高。

译文:山中下了一夜的雨,风在树林顶端怒号。我不知道溪水是不是涨了,只是发觉钓鱼的小船更高了。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注释①选自《李义山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

2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③却:还,再。何当:何时能够。池:水池。期:期限。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寻芳:春游赏花。

4、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滁州西涧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注释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淑三市县地。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③独怜:独爱。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3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

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④毕竟: 到底。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⑦同:相同。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⑩映日:太阳映照。

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译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愁回乡偶书(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回乡偶书(其二)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注释(1)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2)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白发长了三千丈,都是因为心里的愁苦才长成这样的。我的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那是因为我心里的愁苦才长这么长的,当我对着镜子照的时侯,我却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长这么多的白头发。注释①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②白发:白头发。亦指老年。③三千:泛言数目之多。④个:如此,这般。⑤明镜:明亮的镜子。⑥何处:哪里,什么地方。⑦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地呈现在我眼前。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

领土,沦落的旧都!他们简直把暂时脱身的杭州,当成了如梦般繁华的汴州!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注释

1、题:写。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府邸,官邸(dǐ),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

4、休:暂停、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

8、直:简直。

9、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沈(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译文:落日的时候,我在太湖上游船,烟波迷漫下模模糊糊的景色使人产生了忧愁。千古而来历史不正如这浩渺烟波笼罩下的水浪一样在浮浮沉沉中远逝了吗,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6注释

①五湖:指江苏的太湖。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正:顺风。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残夜:夜将尽之时。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青山:指北固山。乡书:家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⑪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⑫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

7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⑬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⑭与:给。

⑮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千万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

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年少时如果

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一。《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⑤秋节:秋季。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读音同“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读shuaī)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⑧徒:白白地。⑨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⑪老大:年老。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

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

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③立根:扎根,生根。④原:本来,原本,原来。⑤破岩:破裂的岩石。⑥磨:折磨,挫折,磨炼。⑦击:打击。⑧坚劲:坚定挺拔。⑨任:任随。⑩尔:你。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yan)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jiǎo)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9拥护天阙(què)高且坚,迥(jiǒng)干(gàn)春风碧云里。[

译文: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

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

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注释:真;真实质朴 岁:年,君:您(指一种尊称)不:在这里,“不”指反问:难道? 乔:高大

矫矫:强健.武勇的样子;抬起,挺起 复:仍然

真:本真

直干:挺直的树干。

壮:使...更壮观 岳:高大的山。

无等伦:同类没有比得上的。伦:类。未已:没有改变姿态。天阙:天宫。迥: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昼(zhòu):白天。

3、耘田:除草。

4、绩麻:把麻搓成线。

5、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6、童孙:指儿童。

7、未解:不懂。

8、供:从事,参加。

9、傍:靠近。

10、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0吴兴杂诗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译文: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

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居民们利用这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注释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2、杂诗:题目中不指明题材内容的诗。

3、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条河流交错地流通。交流,交叉沟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东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条东去的运河。

4、抱城斜(xiá):绕着城斜流。斜,指环城的河流并不是和城墙构成平行直线而是斜斜地流

着。

5、散作:分散成。

6、千溪:很多条流水。千,与后面的“万”同用

以形容数量多,均不是确数。

7、遍:遍及。

8、深处:水深的地方。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9、菱(líng):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叫菱角,可食.乡村四月

宋代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凉州词

唐代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11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

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如我醉倒在战场上,请君莫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注释:凉州词:乐府曲名。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沙场:战场。

出塞

唐代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

辞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书香诵读 四年级必背唐诗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一炬,在心理上,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3、飞将:指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资治通鉴和史记均有记载。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下载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陶情操 书香满校园 诵古诗陶情操(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