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友兰《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书评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好好看的第一本书。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提起过冯友兰,说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所以很想找点他的书看看,奈何高中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前几天,在图书馆偶然遇见了他的一些书,最近又对读书与做人方面有许多困惑的地方,所以就挑了这本书看了。
且不论他是不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此书主要是他对以往一些文章的整理,里头除了阐述他对于美学、佛教、道教、儒家、墨家、法家以及西方哲学的辩证观点,还在做人方面的人格、人性、人生境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冯友兰在书中论述时几乎没有用哲学术语或艰涩难懂的词汇,一些逻辑的辨析都是以十分通俗的语言巧妙的说与读者细听,文字质朴,语调平和,除了了解一些知识,还可感受到大师人格魅力的熏陶,虚怀若谷,平和亲切,雅俗共赏。
我阅读时认真做了一点笔记,挑几段抄录如下: 对宗教:
“至于宗教自身,我以为只要大家以诗的眼光看他们就可以了。许多迷信神话,依此看法,皆为美。至于随宗教以兴之建筑、雕刻、音乐,则更有其自身之价值。若因宗教所说,既非事实,则一切关于宗教之物,皆必毁弃,则即如‘煮鹤焚琴’,不免‘大伤风雅’了。”
对孔子的地位:
“孔子曾删《诗》、《书》,正《礼》、《乐》,赞《易》,作《春秋》,也是妄谈。
孔子确只是一个‘教授老儒’,但他却并不是‘碌碌无所建树’,并不即‘比于伏生、申公’。下文的主要意思就是要证明三点:
(一)、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是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他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
(二)、孔子的行为,与希腊之‘智者’相仿佛;
(三)、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苏格拉底的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仿佛,但有超越苏(苏格拉底亦不著书)。”
对人生:
“人生之真相:人生即人之一切动作云为之总名。人生之目的:人生之目的自即是生而已。
人自然而生,不得不生,非有何生以外之目的也。有所为之举动云为,皆所以使人生可能或好;至于人生,则不能谓其为有所为也。”
除了这些,冯友兰对风流、情理等问题都在书中做了精辟的论述。
读这本书,除了了解国学、西方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一些知识外,更重要的我觉得在于学习冯友兰在阐述一些问题是所运用的一些分析方法,他的逻辑简洁严谨,由浅入深,鞭辟入里,让人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虽然这是一本讲人生哲学的书,但是读来一点也不勉强,思维随着作者的步步推理,自然而然会跟着活跃起来。读罢,常有种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之感。另外对于那些喜欢文学的同学,这也是一部可读之书,冯友兰也是一位作家,他语言风格平实隽永,读来如品香茗,淡雅有余味,有几篇在白话文中适当地用了文言词字,很有古典韵致。
读书有深浅,我暂且只能读到这个层次,诸兄不妨借来看看,只要用心读了,必有不小收获。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简单的、认真的、温暖的、舒服的、贴心的、感慨的。——经济学院
大一 杨旺
《欧也妮·葛朗台》:这是十九世纪资本家贪婪暴行的缩影。——经济学院 大一 叶梦婷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经济学院 大一 纪辰
《约翰·克里斯多夫》:人生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但是唯有这种种冲突中的崛起才让我们一步一步成长。唯有那些路途的艰难告诉我们,我们正在上坡,正在想着那理想的制高点迈进。——经济学院 大一 沈瑜聆
《基督山伯爵》:自己就是上帝。——经济学院
大一 姚崇
名人名言
我想我要开始一段旅程,不是和什么告别,也不是开始新的生活,只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安东尼
如果一个人轻视或怀疑我,那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乔丹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乔布斯 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二篇: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的体会
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作作的序。因为这是个读书交流会,我就把自己得到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朴实中透露着一位学术大家的睿智。本书从“读书”与“做人”两个基本层面,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学术严谨、为人纯良的大家风范。这里面有他的读书心得,有他对师友的缅怀追忆,有他对学术问题的深思,更有他对于后辈的谆谆教诲。季老谈读书,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以大学者而写作小文章,其中可见一代学问家对学术的诚挚与崇敬。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对于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季先生在书中有着这样的解答:“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读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季老论人生,信笔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请保留此标记和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的笔调述之,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如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时,季老在书中写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等钻进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季老认为: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经夜,床边,怀着崇敬之情,翻开季羡林老先生收官力作《读书与做人》的扉页,感触颇多。季老毕生德行之高尚,学识之渊博,经历之丰富,无愧于一代巨匠宗师。本书字里行间虽无华美辞藻,但却彰显其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犹如季老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近代中国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被季老先生信手拈来作为《读书与做人》一书自序的点睛之笔。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第二部分是做人。
初读全书后,我在第一部分“读书”的浅薄体会是: 一要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季老之所以成为大师,正是他拥有对书籍孜孜不倦的追求,养成了终生读书、常年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今,随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iPad等电子媒介,却越来越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为此,像季老那样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无疑是我们摒弃“人浮于事”的当务之急。
二要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时间对任何人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绝不会厚此薄彼。我们经常抱怨公务繁忙或家庭琐碎等事务缠身,没时间看书,其实只是我们回避问题的托辞和惰性在作怪,关键在于看我们要如何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尽一切可能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必将有所收获,仰望守住属于自己头顶的一片晴朗星空。
三要培养治学的严谨细致作风。季老做学问严谨、细致的作风,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借鉴的。季老书中提及,在其一生六十余年的学术研究中,德国10年的留学生活经历,是其至关重要的10年。德国人向来以严谨、细致著称于世,他们的学风也是如此,学术论文更是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事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基础性准备,然后再写出条理化、系统化的提纲,直至立论成稿,最后还要反复校对,不让它出现任何差错。读到这,我不经意联想到了如何提升公务员调研工作能力方面,要促成一篇好的调研文章出炉,自然离不开搜集、整理、筛选、类比、校对,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字。同样,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应如同治学,不断修炼好“严、细、实”的作风。
四是如何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季老一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德语,通晓阿拉伯文、斯拉夫语、俄语、法语等外语,更在我们称为“天书”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多种古代语种上拥有很深的造诣。至于有何捷径,天赋可能只占一小部分,关键还是勤奋。书中,季老借用鲁迅先生一篇文章中的一则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集市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下妙方纸卷,剥开多层外包装后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一笑之余,颇为耐人寻味,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那就是“业精于勤”。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做人,相对第一部分的读书,我认为更加对读者有现实指导意义。书中,季老结合自身人生观、处世观、享乐观、长寿观及道德观等方面的见解与读者共享,让人从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我仅以书中一篇“有为有不为”谈点自己的感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传承千年的警世名言。作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小善、小恶不应忽视其小,更应明白由小见大的道理。尤其是,在面对金钱、名利、美色等诱惑,要懂得一个“怕”字、看到一个“法”字、衡量一个“德”字,懂得“怕”可以斩断贪欲邪念,看到“法”可以避免身败名裂,衡量“德”可以成就一颗清正廉洁的为民之心。一旦“为”错了,就要毅然然回头,及时“不为”。还是陈毅老帅那句通俗易懂、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多读书是厚积薄发的根基,读好书更是修身进步的捷径。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无疑是一本好书,更是一册让我受益匪浅、伴随终生的“床头佳卷”。
读书与做人。虽然,作者在书中分为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其实,读书与做人是完全统一的。从古代的孔子就提出了礼,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季老的文章中,处处可见一位长者、智者如同与家人在聊家常,让人润物细无声。
大师的朴实。当我们在担心现代难出大师的时代时,却见大师多得是。有自封的、有学生捧的、也有名副其实的。季老却不喜欢人家称他为什么大师。其实,在我们的心中他就是难得的大师。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章,却深藏着深刻的道理。在他的文章中,我们读懂了他的人生,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师成长的足迹,成功离不开勤奋与机遇。
勤奋与成功。季老在成功一文中谈到,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勤奋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古代就有很多关于勤奋的故事,如悬梁刺股之类。这种精神是需要代代相传。据相关报导,现在的青少年对网络越来越迷恋,对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有很大的冲击。有人还担心下一代会不会对读书缺失。其实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对读书还是需要引导与兴趣的培养。我们要学习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刻苦地读书,才会有所建树。
爱书如命。季老在丢书之痛一文中讲到:书,数年之间,已塞满了七间房子。在这么多书中居然能发现朱光潜全集丢了三本,宗白华全集丢了两本。并用丢书惨重来形容。那种丢书之痛我们常人可以理解吗?对于他来说,真是爱书如命。
我最喜欢的书。书多得读不光,几辈子也读不完。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地读。季先生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呢?《史记》、《世说新语》、李白的诗、杜甫的诗、苏轼的诗文词等。回想自己读过多少书呢?首先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精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领域的归宿原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关乎心灵和信念的方面内涵似乎被淡化了。社会到处充斥的拜物欲和贪享欲,并正在同质化一批又一批心智不坚的人们。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不具备传播道义和维护真理的能力,但至少自己应有所认识和警醒,做到洁身自好、出淤不染。读过季老的书后,灵魂仿佛得到净化和升华一般,使我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重新的审视。季老的研读精神和人文风骨深深的打动了我。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以致于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就以一首季老书中引用的诗来描述吧: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合上书页,心里的崇敬、感言、伤痛、震撼仍然无止,只因先生有桂林一枝般的人格、独特绝世的美!
第三篇:冯友兰新理学读书笔记
冯友兰新理学读书笔记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著名哲学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学”。
冯友兰的代表著作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这六部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即“新理学”,冯友兰先生将这些著作总称为“贞元六书”,并借以表达其中华民族一定会复兴的坚定信念。当时正值日军侵华日益严重祖国大部分领土失陷的危难时期,但是冯先生始终坚信有着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础的中华民族不会灭亡,一切苦难最终会过去,而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够伴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重新焕发生机,正是在此信念的支撑下,冯先生更加刻苦的钻研学问,埋首著述,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厚积薄发先后出版了上述六部哲学著作。
“我们现在先要说明者,即哲学与科学之分别,所谓科学,其意义亦很不定。有人以为凡是以逻辑讲的确切的学问,都是科学。如果所谓科学是如此意义,则哲学亦是科学,本书所谓科学,不是取其如此的广义。本书所谓科学或科学的,均指普通所谓自热能科学,就自然科学来说,哲学与科学完全是两种的学问。”在指出科学与哲学是
不同之后,冯先生又列举了几种关于哲学与科学是否为同一种学问的学说。西方历史有种说法是哲学是未成熟的科学,或坏的科学,也就是说哲学只是一种未成熟状态的科学,这种说法冯先生认为是不对的,古代哲学一说指各学科的总和,但就现代而言,哲学中分离了科学等外延后的东西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哲学与科学并不是同一类种;有一种说法是哲学是诸学科之综合,但是如果哲学是各学科的综合,那么就是将各学科的知识堆积到一起,加以整合则得之哲学,但是如果哲学只是将知识累计综合,那么哲学将不能再被称之以哲学;另外一种说法则说哲学之工作,在于批评科学所用之方法及其所以之根本假定,每一种科学都有其根本假定,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而讨论和解决此学科内部的各种问题,毋庸置疑,哲学的工作可以在此做批评从而判定一种学科所得之知识是否正确。但是哲学之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批评,而应更多的花在建设性上,批评的工作只能是哲学工作的一部分。哲学不是科学,与科学给人以确定的结论不同,哲学并不给你以确切实用的知识,那么就有人发出疑问,既然哲学并不能对什么问题作出确定的答案,那在实际生活中哲学还有什么用处呢?科学结论可以用在现实中从而为人类谋得利益,而在当今功利性强烈的人们眼中,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哲学则是可有可无的,在酒足饭饱之后,能与人高谈阔论时显得有些深度也许就算是哲学最大的用处了。按照冯先生的话来说,他们的人生境界只是停留在自然境界,最多也仅达到功利境界,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仅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他们的生活也能衣食无忧,但离超脱本能达到道德或者天地境界远之
又远。因而要想超越人的本能的自然境界,就必须抱着敬畏的态度学习深入哲学。冯先生在著述中多次提到哲学不在增加人对实际事物的知识和才能,而是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人由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进而体现于一种人格,胸襟,气象。提供给人的精神的“受用”。哲学就是一种可以使人提高精神境界的学问,可以使人到达最高境界的学问。这种境界类似于“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研读哲学著作,深入哲学思考,打破常规思维去追问问题,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从内到外显得超凡脱俗,如同入定的得道高僧,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一种安详,一种与花花世界的喧闹截然相反的气质,一种在功利社会中淡泊的高深境界。科学是人类追求利益的产物,不可否认,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娱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科学在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带给人以内在的幸福。人们在蒙昧时期对自然很多事情无法解释,因而将自然的能力归诸于鬼神,后来科学来了,我们发现迷信于鬼神是一种错误的信仰,但是人们却无法想到,当今的我们对科学盲目崇拜难道就算不上新形式的迷信吗?迷信鬼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危害,而伴随科学的发展而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我们同样无法避免。我们都有感触,童年时的快乐,是那么的简单,一块泥巴,一朵花朵,就能让我们乐呵个半天,但是在我们长大成人,科学空前发展带来充裕的物质享受的今天,我们的感官在一次次的刺激中逐渐退化,谈快乐尤其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简直是一种奢谈,真正的快乐不是感官的物质的,而是内心的精神的,遥
想古时的庄周,梦蝶而飞,独坐垂钓,自得其乐,以至连高官厚禄都难以遮蔽其双眼,“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财富地位这些庸俗之物怎么换得了庄子的快乐,他的乐来自内心,来自自身的高深境界,这又岂是科学能够给予的。
新理学提出,一类事物所以为此类的规定性叫做“理”,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从属于某一类的事物,而一类事物皆有其所以为此类的共相,并且由此才能把此类事物与别类事物分别开来。“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某种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宇宙之中所有的共相共同构成乐一个形而上的世界,理世界时客观存在的,是有,理的有时超时空的潜存。但仅有“理”是不能构成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在形而上的理世界之外还有“所有以能存在着”,新理学称之为“气”,不过这个“气”与传统理学的“气”有所不同,传统理学的气往往指实际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新理学的气只是思维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只是一个逻辑概念。理与气共同构成事物的存在。在冯先生看来,一件事含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其一是事的本身,其二是隐藏于事背后的理,理相对于事物是在上的,即所以为在上的事物规定性。理是超时空的,时间空间都是具体的实在,而理则不同,它不是具体的,时与空之理在数控之前已经存在,而正是遵循着理,在冯先生看来时与空才能具体的存在,理在事物之前既以存在,否则事物就无法存有。理是“有”的,冯先生提出“实际”与“真际”的概念,“有某种事物之有,新理学谓之实际的有,并且与时空中存在。有某种事物之所以
为某种事物者的有,新理学谓之真际的有,是虽不存在于时空中而又不能说是无者。”所以在冯先生看来,理是事物的前提,物的存在是因为有理,理是超时空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理决定一切。
我们每天都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许多判断,提出许多命题,哲学就开始于对这些普通命题意义的追问,但哲学也并不停留在仅仅追问这一层面上,否则就与逻辑没有什么差别。哲学中追问的这些命题,不是空洞虚幻的,而是由经验而来的,是有其意指对象有与之相当者的,是对实际事物有所肯定的。如“这是方的”,是有感于实际事物的形状而出的描述,是对实际事物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实际存在事物而来,此种命题,是科学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脱离实际事物而思考,方的事物有四个角,这个命题就不需要一定有实际事物才能得到,使我们凭借思考就可得来,即不是对于实际特别有所肯定,而是对于真际有所肯定,哲学中的命题,大多都是此类。实际事物蕴含实际,实际蕴含真际,也就是说,有实际的事物必有实际,有实际必有真际,但有真际并不一定有实际,如“方”即可以使脱离实际的真际。在对事物有所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有共同点即有共同之理得事物进行综合,从而得到“类”的概念,此类的事物并不一定实际存在,如“方”可以为真际的而不是实际的,而且追问此类事物是否存在抑或其数目在哲学上并无实际意义。并且依照同一理的事物其形状可大不相同,即“理一分殊”,事物千变万化但只要遵照同一理就可以发现其共同之处,而哲学的研究不在于探究事物千奇百怪的外表,而是追问其内蕴藏的理及其意义。
冯先生的著作博大精深,我能做的只是在研读的基础上有所触动
而发,但离其精要还是甚远,所以我会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用心阅读。
第四篇:读书与做人
读书与做人
古语云“书非借不能读也。”说的是人们的一种读书的心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在万事都讲效率的今天,一种科学的读书观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敲开自己理想的职业的大门。也有很多人是为了陶冶情操。前者似乎有点功利,后者又太闲散有学而不思之嫌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种好的读书心态呢?
记得刚上班时的读书心情——贪多务广,急于求成。认为简单的内容浪费时间;难一点的内容又一知半解。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并游刃有余。每次读文学和语言学时我都会拿着时钟规定好读完的页数,于是一阵猛攻。虽能乐在其中,但每逢读完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可当我再次研读起此书时却发现它自有它的妙处。不敢再妄自菲薄批判它总用简单的语言在描述。
由此可见无论何时做人都得谦虚。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不要强词夺理。在这个世界上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一些美好。让我们以读书为例,好好地总结一下做人的道理吧!
很多典故里的有才之士因恃才放旷丢了性命,于是后人紧记谦字,生怕重蹈覆辙。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一个人的人生无论多么瑰丽,他也不能心生傲气。毕竟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集体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个社会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天堂,不然,它将无美好可言。读书境界都能如此这般,又何况漫漫人生中的做人呢?罢笔只能感叹学到老活到老才是读书做人之真谛。
第五篇:读书与做人
读书与做人
读书与做人,表面上看是两件事情。其实,读书只是一个手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题记
从我们记事起,书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可以说青春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读书,那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每个人的看法固然不同,而我觉得,读书为了学习怎样做人。
说到读书,我想到了圣贤书,想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读过儒家思想的书,我们会学到先人们的一些思想,因为他们在做人方面给我们树立起了一些榜样。通过他们的思想,我们还可以用心的感受自己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在书籍中得到提升。
我很敬佩一个人,他今年78岁了,但他还坚持到世界各地去宣扬儒家思想。他就是现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的汤恩佳,曾被称为“香港染料大王”,身家超过数十亿元,却毅然从生意场上退下來,专注宣扬孔儒文化。几十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仿孔子当年周游列国,透过多场儒学演讲、捐立孔子铜像,向全球弘扬儒家思想。
前几天,他给我们学校捐赠了一尊孔子铜像,很幸运的是,我也在捐赠现场听他的讲座。据说为了弘扬孔子和儒家文化,汤恩佳已向
全国数十个省市的孔庙、孔子医院、孔子公园和学校、医院以及儒学研究团体捐款逾3亿元,向世界各地捐赠孔子铜像300多尊,其中向湖南已捐赠5尊孔子铜像。在讲座现场,他说:“从年轻时我便开始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时候,汤恩佳念过9年私塾,在先生的教导下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947年,15岁的汤恩佳从老家广东佛山到香港一家染料行做学徒。后来,他用51元港币开始独自创业,27岁当上老板。在经商过程中,他以儒家勤勉诚信的思想为信条,35岁成为香港的“染料大王”。上世纪70年代,他又进军房地产业,开发了很多高档楼宇,如今身家已经超过200亿元。他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他在读书的基础上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够取信于人,这一点对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尤其重要。
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水平,让人们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总体素质,这样也利国利民。
在目前人才辈出,物欲横流的时代,读书已经成了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经常都会听到别人说:“知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却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要生活,就得要找工作,但无论任何行业,没有文化就相当于自我降低了门槛,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在发展飞快的今天,首先淘汰的就是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要想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要想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而获取知识的捷径,就是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让我们学习到做人的道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能让我们实现梦想,也能让我们对社会做出贡献。所以说,读书与做人,表面上看是两件事情。其实,读书只是一个手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
是的,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读书,当我们疲惫的时候,就歇下来读读书,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