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2
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集团企业成为了当今的经济主体,同时也是主要经济全球化模式。集团企业的管理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作为企业重中之重的资金管理则成为了关于集团企业管理研究的核心。就当前形势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多的是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而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关于资金集中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国外大型公司比较也存在着差距。关于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对我国集团企业的发展史有着制约作用的,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清除这些制约因素。无论是集团企业的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要求集团企业对其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对其内部的自觉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这种调整改革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本文以青海省凯峰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为例,进行深入的利弊分析,并通过分析在这一领域研究出新的管理创新模式,促进我国集团企业新的发展。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集团企业;调整;改革
Abstrac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glomerates became today's economic mainstay;it is the main mo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Group enterprise management also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but as a top priority of the fund management business has become a core research group o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multinational Western countries are using the funds mor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l.In China, large conglomerates on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funds, ther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relatively large foreign companies there are gaps.Deficiencies and gaps on conglomerates centralized fund management to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our group companies have a restraining effect;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must remove these constraints.Whether conglomerates internal environment or external environment requires conglomerates to adjust its management model, reform of its internal conscious management.This adjustment reform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research in this context is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Group fund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aking Qinghai Province Kaifeng Group's capital centralized management, for exampl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and by analyzing the new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area, promoting a new development of our Group companies.Keywords: money;centralized management;conglomerates;adjustment;reform
目录
一.绪论............................................................................................................3
(一)研究的背景........................................................................................3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二.目前我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态势....................................................................4
(一)我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4
(二)我国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SWOT分析...................................................4 1.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优势......................................................................5 2.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劣势......................................................................6 3.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机会......................................................................6 4.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威胁......................................................................7 三.专业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选择....................................................................7
(一)结算中心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7
(二)财务公司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8 四.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案例分析..........................................................9
(一)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明确资金管理目标.................................................10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11
(三)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内容..................................................................11 五.结论............................................................................................................13 参考文献..........................................................................................................10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目前,摆在我国集团企业管理者面前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怎么样应对货币战争。因为经济在不断发展,各国之间难免会发生无硝烟的金融之争,而对于这种现象,我国集团企业也是无法避开此问题的。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企业的核心就是资金,一旦资金不充足,那么企业的命脉将会走向衰亡的道路。因此,对于资金的管理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话题,如何加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对于资金管理如何加强,这个首先得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资金集中管理,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让接下来的管理模式更顺利的进行。从当前的形式来看,很多跨国集团已经普楄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对资金进行管理,像在世界500强中的通用汽车、美国微软、Intel、IBM和TNT等都建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对集团内部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而我国对于资金的管理,倘若与国外大型跨国集团相比较,在方法、控制手段和资金运营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不足,而这些差距与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所以我国企业如果想要走向世界经济的前端,就必须对其内部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内外管理环境的资金管理模式。根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115家中央集团企业也普遍组建了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集团内资金实施了集中管理,这个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对于现代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先进的国际商业银行与跨国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对于如何让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走向新的浪潮,国内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先进管理服务平台也为之打开了前进的大门。现在很多集团都会根据自身企业的需要来制定一项资金管理模式,并且还会根据自身与各商业银行充分合作下的综合管理模式来认真落实自身企业资金的管理,虽然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很多企业还是很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并且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资金集中方式、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在何如治理一个集团企业越来越成为研究重点了,其中,特别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引起众多企业的重视。因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和行业竞争全球化的挑战,集团企业作为现今经济的主体和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如果再不加强自身企业资金的管理,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的。为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升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竞争能力的捷径那么企业就得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只有做好了资金管理才不会让企业因资金链的断链而走向灭亡。通过资金运作,减少对外贷款等方式来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能够为企业减少财务费用支出。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资金流来控制成本,这样可以让企业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另外,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使集团企业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因为资金管理可以让资金得到应有的流动,而在资金流动过程中,会产生效益。我们应该都知道如果资金长期不使用,则其产生的效益能力大大降低,所以集团企业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将所属成员单位分散、闲置的资金,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到总部资金管理部门,从而大大提高资金流动速度和频率,使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最后,由于资金集中管理就是将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就像五根手指,握成拳头一样,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集团总部能够集合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有专人对资金进行管理,在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谈判中,因为其掌握着丰富资源,有利于其与银行的谈判,并可根据企业的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提早筹集债务资金,从而有效地防范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目前我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态势
(一)我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这两种是根据目前集团内不同的集权和分权管理的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大小来进行划分的:
(一)结算中心模式,它是一种集团内部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资金相对集中的模式。它又可分为内部银行和资金结算中心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是集团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企业内部成立的负责资金集中管理的职能机构。不过集团各成员单位也拥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可以独立进行核算,在财务上享有独立财权,有权按用途安排使用资金。集团成员单位均作为独立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独立内部账户,集团总部只是着眼于为集团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服务,解决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问题。而结算中心通过吸纳集团内部成员单位闲散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财务公司模式。在集团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财务集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将资金市场和“银企”关系引入到集团内部,使得集团成员单位具有自身的资金经营和决策自主权,也规范了集团企业内部经济秩序,并且让集团成员单位也拥有相对最大的财务独立权。因此,在某一程度上可以说财务公司模式是一种市场化分权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大中型集团企业一般均釆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本文将重点研究这两种专业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二)我国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SWOT分析
通常情况下,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是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下建立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笔者参照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集团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见图3 — 1)。
1.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优势
第一,随着资金集中管理的意识逐步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企业资金的管理效益也提高了不少,同时还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这使得资金结算和融资方面都比较快捷。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第二,因为集团企业大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计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集团企业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除此之外,因为集团企业规模大,信贷风险不高,各商业银行对集团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非常大,通常情况下对利率贷款可以提供很优惠的方案,所以对于集团企业的债务筹资是相对容易的。在这里,特别容易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
第三,从上图可以看出资金管理的基础相对较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集团企业领导者对资金管理工作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他们清楚的了解到资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以采取资金集中管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除此之外,由于集团企业一般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建立了资金管理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资金管理队伍,也积累了不少资金管理的经验,所以对于下一步的资金管理工作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2.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劣势
第一,集团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从我国目前来看,很多企业不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大部分集团企业采用的是多级法人制,有的还是在政府的干预下组建起来的,所以企业内部都很难统一化,内部管理也十分混乱,集团内部看似一个整体,实际上存在团而不团的现象,他们中间已经出现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集中管理是很难做到的。不少企业还存在投资者缺位严重,因为他们的不团结让投资者看不到企业的前景在哪里。甚至有些集团公司沦为一般的管理职能部门,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根本就没有用心去管理,这让成员单位觉得集团总部的资金管理制度其实是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剥夺,所以企业想要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是及其艰难的。
第二,筹资管理水平亟待加强。其实,在某一程度上,集团的总部对资金集中管理意识挺强的,从而对于筹资也是也很大帮助的,从这看来,貌似筹资管理水平应该不会很低。可是由于总集团和子集团出现了分权的现象,在管理方面也没有达到统一,所以在资金集中过程中,成员单位不愿意将资金全部集中到集团总部,且很多国内企业还不能做到将整个集团的资金缺口集中并由集团统一筹资,从而让集团内企业资金统一筹措的目标成为泡沫。由于集团内部的矛盾就比较大,所以关于集团如何去筹资问题就更大了,但是一个集团想要扩大自身实力,筹资又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强筹资管理水平。第三,资金运动不透明。从上图看,企业资金的运转比较分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很多集团企业或者其成员单位往往利用这一点而把资金分散存放在不同商业银行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结算账户上,使集团资金在途数量极大、资金极度分散,集团总部无法掌握和控制集团资金情况,部分资金甚至还被违法存放在“小金库”中,致使资金出现损失和浪费。这种现象让人看了真的无比痛心,所以1怎么样,资金是核心,企业一定要将每一笔帐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
3.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机会
第一,财务公司的蓬勃发展。财务公司是一所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为本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它也属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国家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的配套措施之一。所以只要是有野心的企业就一定会重视财务管理,那么财务公司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时代的需要所造成的趋势了。
第二,银行产品与服务与时俱进。我国现在有很多银行都是根据各企业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个现金管理平台,这种管理平台是银行的主要产品,这一产品也体现了银行贴心的服务,正因为这样一个平台,企业总部及成员单位可以在同一银行的账户纳入该系统,从而实现对系统内账户有效管理,这样对于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也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第三,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计算机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了,根据集团企业的需要, 国内软件商开发了适合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各银行的前置机,调用各银行的后台数据,使跨行资金的调拨得以实现,这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4.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威胁
第一,金融法律环境的制约。在我国,根据《贷款通则》相关规定,母子公司间资金有偿集中、成员单位间调剂资金余缺是允许的。因为母子公司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主体,中非金融企业间不得直接借贷的。虽然目前监管部门也默许了集团企业对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但在修改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政策风险和税务风险。
第二,内部融资管理薄弱。很多集团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模式虽然是采取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但是这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在内部的资金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当集团成员单位需要资金时,集团总部就得出资进行帮助,可是对于其资金的用途、效益、还款保障等都不能进行严密的控制。这就造成集团内部单位一般都不及时还款,集团公司借出资金投资没有效益,集团企业内部对其还款也没有强制的回收措施,又不能将其告上法庭,造成内部拖欠本息现象严重,最终导致集团总部的资金被成员单位恶意占用,使得整个集团的资金不能正常周转。所以要落实内部融资的管理。
第三,集团内部资金调度不畅。因为集团往往分为总集团和分集团,所以很多时候分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没有积极执行总集团的安排,虽然集团总部对集中管理的内部资金具有监控能力,但是由于分集团的不配合这使得集团企业整体资金调度不畅通。还有些情况就是有的集团总部对成员单位资金的管理力度太过于严格,使得成员单位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必须有审批手续,造成成员单位在集团总部的资金在想用时难以调回,成员单位的日常资金支付都受到集团总部的管制,从而降低了成员单位对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专业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选择
对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往往企业会从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管理制度以及企业资金集中的目标来进行选择。目前看来,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为集团企业进行专业化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的两种模式。
(一)结算中心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
结算中心模式是指在集团企业总部设立专门的资金集中管理部门,或在集团财务部门内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集团企业内部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现金收付及往来结算业务是其主要职责。结算中心会对根据集团成员单位的情况核定其日常资金留存金额,超过部分转入结算中心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统一的管理。
1.结算中心方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优点: ⑴能够及时对集团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进行集中管理;⑵能够及时掌握成员单位上存的资金存量;⑶能够及时掌握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贷款金额;⑷各成员单位内部结算都通过结算中心账户,避免了银行结算的手续费;(5)内部资金运作,加快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提高资源配置能力;(6)能够随时对集团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的资金进行监控和管理;(7)成立条件相对简单,结算中心作为集团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集团企业自身就能成立,无需经过外部审批;2.结算中心方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缺点: ⑴对于子公司的大额资金集中使用需要通过集体决策批准,日常资金集中困难;⑵内部贷款利息收入和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存款利息收入应当缴纳营业额,可能造成税务风险;⑶集团总部与各成员单位的资金频繁调拨,可能会增加外部银行的手续费。
(二)财务公司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
财务公司模式主要适用于集团内部的金融管理。由于财务公司是集团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单独成立一个法人企业,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很多大型集团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会成立专门的财务公司,以达到资金集中管理的目的。财务公司作为集团企业产业链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其地位和作用己经由单纯的服务性组织向赢利性组织转变。1.财务公司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优点: ⑴能够独立从事票据业务;财务公司与结算中心不同,财务公司能够独立出具票据,无费用支出,而结算中心只能代成员单位到银行办理票据业务,且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⑵能够独立进行投资业务;一般结算中心除了办理一些存款业务外,不能有投资业务,财务公司则不同,其投资职能是其主要职能之一。⑶能够承销债券业务;财务公司能独立承销或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起联合承销集团内债券业务。⑷能够进行保险代理;财务公司能够独立承担保险代理业务,也可以和其他金融机构联合承担保险代理业务。
(5)能够独立办理对子公司的贷款业务;与结算中心相比,财务公司能够独立对其内部子公司办理贷款业务,而结算中心不能独立对其子公司贷款,只能代理子公司办理统贷统还业务。2.财务公司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缺点: ⑴成立条件要求高,手续相对复杂;与成立结算中心相比,财务公司的成立条件要求高,还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其审批手续比较严格。(2)需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与结算中心相比,财务公司要受到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各项业务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范操作。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成立财务公司,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出资成立,其成立需要有实际的资金投入。⑷需要独立纳税;财务公司作为一个单独的法人,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
四.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案例分析
青海凯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青海凯通物业有限公司、大通凯翔农业设施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及自然人杨雪峰共同出资,在2012年5月得以成立。注册资金为2180万元。由青海凯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并承建的互助塘川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位于西宁市和互助土族自治县中间地带,距离西宁市17公里,互助县13公里,在2012年初开始组织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该项目总规划4375亩,紧临宁互公路,东至宁互调整,西至塘川河,南至甘一村,北至去东山乡公路,对外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典型的现代城市郊区,是西宁市天然生态屏障和主要蔬菜食品供给基地,也是西宁市未来假日休闲和周末短期旅游理想之地。
根据该集团企业提供的最新资产负债表,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向。
(一)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明确资金管理目标
1.资金结算中心主要是管理以及核算集团货币资金,资金结算中心的相关人员需要制定集团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集中调度、合理配置,努力解决“存贷双高”问题,有效促进存量资金增收增效,从而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得到多元化的投资自助。
2.资金结算中心除了做好资金集中的工作,还得负责集团金融资源集中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集团金融资源集中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从而让企业规模、发展战略与金融资源想匹配,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多的来源。3.资金结算中心得建立起完善的相关结算制度,将日常的资金开销以及来源进行仔细的计算核对,确保资金公开透明。
4.资金结算中心需要为相关中间业务制定收费标准,如负责集中办理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商业票据、银行保函、信贷证明等银行中间业务方面。
5.资金结算中心需要编制集团年度融资预算和有关债务性筹资方案的拟订、报批和实施,以保证集团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在这里,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核心职能是对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办法》规定,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激励成员单位和部门积极参与资金集中与管理,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有效节约财务费用,改善集团资金状况,根本解决集团“存贷双高”问题是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
通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对该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原则做出明确规定: 1.用款自由原则。在资金集中管理的制度下,各成员范围还是拥有对资金的使用权,只是让资金的存放位置发生改变,让资金资源得到整合,因为该制度主要是针对各成员单位的闲置资金。各成员单位可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存款,不需经过任何人审批就可以提取现金,类似于将钱存在银行卡里。由于此制度的自由性,所以企业一般使用银联直接到系统进行资金调拨,从而让资金来回调拨的及时性得到保障。
2.协同性原则。该集团一方面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对各子公司领导年薪考核的指标之一,要求各子公司将资金存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从而进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制定了《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集中收益分配办法》,按照各成员单位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日均存款的余额所占比例来分配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收益。从而保障资金集中管理的顺利开展,形成上下联动,让各成员单位和集团在资金集中上产生协同效应。
3.效益性原则。青海省凯峰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有效节约集团财务费用支出”、“进一步提高集团资金管理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从而给该局资金集中管理指明发展方向。
4.分类管理原则。青海省凯峰集团可结合集团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存款管理办法、贷款管理办法、设备融资管理办法和银行票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
5.集中性原则。提到资金集中管理,首先想到的就是“集中”,如何做到“集中”既是是手段,也是目标,企业只有有效的将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才会有后期的资金管理效益。所以青海省凯峰集团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就是为了对全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体现了集中性原则。
(三)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青海省凯峰集团确定资金结算中心的主要业务有: 1.银行账户管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各成员单位在与“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管理系统”没有接口的银行开户问题,银行账户管理规定,该局成员单位及其所属项目经理部在开立银行账户时,都必须经资金结算中心审批同意,这样才能确保集团账户均纳入“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管理系统”管理中。2.存量资金管理。青海省凯峰集团规定成员单位资金超出核定的外部银行账户资金留存最高限额的部分自动归集到局资金结算中心。根据现场摸底和调查,该局核定各子分公司、直属项目经理部外部银行账户资金留存最高金额为200万元,其他各单位外部银行账户资金留存最高金额为50万元,超过留存最高金额的资金都通过“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管理系统”上划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账户中。3.资金调拨管理。在此制度中,成员单位的所有权是不变的,所以对于存款,他们是可以自由使用。资金所属单位将资金调回本单位的外部银行账户后,倘若当天没有使用完,那么超过留存最高金额的将自动上划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外部账户中。
4.贷款管理。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将严格地对内部成员单位申请的贷款进行审核,经有关程序审批后发放至其内部账户中,成员单位在真正使用时再调入外部银行账户进行使用,从而能有效监督贷款资金的投放使用。这种方式完全保证了安全、保持合理流动性的原则。
5.保函及汇票业务管理。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要求各成员单位需要办理保函和汇票业务时,统一汇总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办理;当各成员单位收到汇票收入时,要求统一纳入局资金结算中心“票据池"集中管理,给予办理内部优惠贴现,从而实现对集团的保函和汇票业务进行集中管理。
6.报表管理。青海省凯峰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独立编报财务报表。根据本集团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按季度编制集团资金管理快报,及时分析掌握集团资金管理运行情况。
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青海省凯峰集团对银行综合授信也进行集中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与银行谈判筹码,使得青海省凯峰集团在各合作银行的存款规模也相应的增大了很多。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让企业获得各家银行给予优惠的存款利率以及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和各类保函业务时手续费也大幅降低甚至减免,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财务费用。青海省凯峰集团进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明确规定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内容,运用了正确的资金集中管理手段,加速了企业资金流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也强化了集团总部对各成员单位的控制力度,改善了整个集团资金状况和财务结构,大大增强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总而言之,资金集中管理需要结合每个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选择采用适合本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进行资金管理的一个系统管理。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选定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选择之后得制定和落实好有关资金集中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资金集中管理顺利进行,早日到达企业目标。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我国多数企业集团目前依然存在资金管理分散、缺乏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等问题,而对于企业的发展,资金集中管理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模式,在这里它实现资金流动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使资金调度倾向重点领域,协调余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由于集团企业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比较容易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另外我国财务公司的蓬勃发展、银行产品与服务与时俱进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开展也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过,在集团企业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之前得根据自身规模和管理跨度来合理选择使用不同的专业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笔者建议大型集团企业可以选用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分立并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作用,实现功能互补。大家通过上文的分析,大致应该可以了解到财务公司能弥补结算中心的功能受限问题,结算中心能有效规避财务公司的金融监管问题。所以如果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就能达到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最终目标,使集团企业资金运作更加安全和高效。在这里,还需要提醒集团企业要髙度关注专业化资金集中管理的核心内容,毕竟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一定得明确核心内容,这样才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知道孰轻孰重。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成员单位参与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那么集团企业一定要制定和落实好资金集中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集团企业要建立集团内部资信等级评价体系,促进集团内部单位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增强资金履约与资金结算的信用意识,在集团内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在制订对资金集中成效考核指标时,笔者引入了资金集中日均存量和资金集中度两项指标。要在兼顾集团和成员单位利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资金集中考核和奖励方式。在结算中心模式下,集团总部可以与成员单位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模拟股份的形式给成员单位分配集团资金管理净收益,提高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需要构建技术平台,需要与金融系统进行沟通和融合。构建技术平台的总体思路是:融合、完善、集成、安全,即融合现有的资金管理平台;完善收付结算、动态监控、决策支持、表外资金、债务管理、授信担保等系统;集成内外部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转企业资金。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平台,必须以IT技术和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在加强网络和硬件建设的同时,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加强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点琳.资金集中结算:制度完善与风险控制[几会计研究,2005, 9.[2]罗乾宜.兵器丨:业集团公司构建集团化财务动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05, 1:33-34.[3]韩文军,杨涔.资金结算中心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2006,12.[4]欧日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与投资管理的集权与分权[J].审计月刊,2006,16.[5]卢勃,李学伟.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M].北京:北方交通火爷出版社,2006.[6]王浩明,张翼.集团企业资金管理[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6.[7]王之君,杨文静.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1:56-58.[8]徐广成.网络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选择与构建[D].北京:中国会计学会会
计信息化年会论文,2007.[9]杨雄胜,陈丽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人K出版社,2007.[10]康建春.集中资金管理,融通企业血脉[J].会计之友,2007,4:18-19.[11]徐广成.网络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选择与构建[D].北京:中国会计学会
计信息化年会论文,2007.[12]黄丽玲.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3.[13]白万纲.集团管控之财务管控[M].北京沖国发展出版社,2008.[14]谢建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9, 11:44-47.[15]朱锡峰.华菱集团以财务公司为平台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9:15-18.[16]韩晓利.集团资金管理之数据集中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0,9.[17]刘建华.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2-3.
第二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案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案
一、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现金至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从现代来看,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与资金管理日益趋向高度集中是必然。从华药来看,改变管理分散现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亦是必然选择。
1. 是集团内部关联交易资金快速回笼的要求。
xx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复杂,流程从药用原材料到原料药到制剂药再到销售和外贸公司,内部交易金额约15亿。通过财务公司平台进行资金结算,能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在途占用。
2. 是集团整合资源,降低资金运营成本的要求。
通过内部资金结算,避免了资金在外部银行循环,交易手续费降低,利润回流至各子公司和财务公司;通过设计金融工具,运用资金支持,发挥集中采购功能,以及将来的其他集中服务购买决策,降低了各公司的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3. 是发挥财务公司功能,内部协调资金的要求。
充分发挥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的功能,提供集团内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成员单位制定成本低、渠道稳定的资金管理计划,并配合成员单位及时划转资金往来,利用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等多种业务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价值。
4. 是应对外部金融环境,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
随着外部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应对财务风险,随时调整头寸货币份额,并运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保值现金资产。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统一调剂使用沉淀资金。
二、资金集中管理当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企业集团采取集权还是分权管理战略的体现,与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行规律决定。从华药自身情况和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资金集中的过程中面对五方面的矛盾,可以概括为“三个衔接、两个提升”,针对预见到的问题,我们可采取不同的对策。
三个衔接——
1.资金集中同法人治理权限的衔接问题。
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制约着集中的执行力度。
对策:两点明确,第一集中不是占用,只是资金存放物理地点的变动;第二集中不是简单的资金控制,同样遵循现行的集团母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子公司在其权限内可根据经营业务和预算合理安排收支。
2.外部机构要求与资金集中的衔接问题。
1)贷款行对于从企业获取的综合收益有限定性的要求。
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管理规定,对从贷款企业获取的综合收益提出一定的比率要求,这不仅单指贷款利率,还包含对企业的资金存量、结算量、外汇业务等方面。由于华药对外部银行贷款依赖性较强,造成贷款集中的子公司资金业务集中难度大。
对策:由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财务公司统一与银行沟通谈判,逐步通过同业结算和存放平衡各行收益;
2)税务部门等机构提出的特殊要求。在指定银行开具指定账户进行税款等
划拨,形成了部分的资金沉淀。
对策:确需开列的经集团审批后短期内继续保留,财务公司积极开展与税务部门沟通申请税务代理户的资格等工作;
3.公司业务需求与财务公司服务的衔接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下,公司的资金需求多样化,对财务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提供更优于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支持,体现出方便和效益优势,会影响到集中程度的提高。
对策:财务公司提出了产品推介方案,逐步解决该问题。
两个提升——
4.资金集中的技术手段提升。
随着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财务公司的结算功能与外部银行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财务公司技术手段落后,营业网点单一,信息结算处理需要到同业银行去办理,资金结算渠道不能快捷顺畅,速度缓慢,制约了子公司资金的集
中。
对策:通过财务公司网银结算系统的建立提升技术支持。
5.资金集中的风险控制提升。
集中的资金不能管好、用好,可能将会给整个集团带来系统性风险,影响所有公司的资金正常运作。
对策:运用制度、流程、授权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特别是集团和财务公司要重点控制内部信贷风险,通过投资方向引导,金融产品设计(以优选项目和经营交易为背景),避免资金无效占用和资金沉没带来的连锁反应,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三、资金集中管理带来的效益
资金集中的效益是可见的,对于华药的影响,可以从三个层面、两个方面来体现带来的效益。三个层面主要是指子公司、财务公司、集团整体都受益;两个方面指从有形和无形都提高,即既有有形的效益体现、提升利润,又有无形的企业形象塑造、减少时间占用、人员管理素质提升。
(一)对子公司影响
1、资金的收益提高。
财务公司通过提供通知、协定等理财业务,如果能提高1个点的活期存款利率,4个亿的可用存款一年将增加利息收入400万元。
2、贷款利息支出降低。
财务公司的增量资金每投入一个亿来置换外部商业银行贷款,通过利率差异,子公司将年减少利息支出300万元。
3、手续费降低。
财务公司通过让利的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银行手续费,可以降低100万元左右。
4、加速内部交易资金的支付,减少内部资金占用时间,提高资金周转能力。
5、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6、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促进子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对财务公司影响
1、资产规模扩大,对外筹融资能力提升。
2、通过同业存放,获得集中部分的增量收益。
3、通过金融工具的增加,拓宽了利润来源渠道,提高盈利增长的空间。
4、资金集中提升了整体企业实力,提高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5、通过资金集中和业务工具的开展,提升了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三)对整体集团影响
1、集团整体成本费用降低,利润有所提升。
2、集团管控能力提高,整体资金周转加速。
3、通过资源整合,整体对外实力增强,可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4、利用财务公司平台和集中资金的手段,集团协调能力增强。
5、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促进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四、资金集中管理实施方案
(一)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财务公司为平台,通过金融产品设计、制度保障和现代化技术水平的运用,集中管控子公司分散资金,合理实施资金余缺调剂,实现集团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的目标。
(二)方案的实施原则
1、大资金的原则:包含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全部资金收支。
2、资金集中作为一把手工程开展的原则
3、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当整体与个体利益发生衔接的时候,要以个体服从整体的原则,安排资金集中的工作。
4、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先内后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来进行开展。
5、差别对待的原则,考虑银行和各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别对待,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内容和考核机制。
6、分工协作的原则。需要集团公司、上市公司、财务公司、子公司分工协作,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调动集团内部优势资源共同完成。
(三)方案实施的范围
资金集中包含集团和股份所有的所属子公司,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形成集团
资金集合和股份资金集合两个集合,其中股份的资金集合是集团资金集合的子集合。
资金集中涵盖了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全部资金收支。资金包含货币资金和承兑票据。
(四)方案的内容
包含三部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公司业务体系的建设完善、资金管理ERP建设。
1.制度建设完善工作
为了推动资金集中,完善集团整体的制度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1)资金管理制度。如账户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办法、融资担保制度;
2)与资金配套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
3)考核激励制度。配合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对资金集中的优质客户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奖励,如培训奖励制度。
2.财务公司业务体系的建设
加强以财务公司结算系统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建设,详见附件。
1)开办一系列提高客户资金收益的金融产品。如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定期存款、无风险、无固定期限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业务;
2)为成员单位提供优惠服务项目,降低或减免财务费用支出。
如免费上门收送现金服务、免费为优质客户提供资信证明、免费为优质客户提供融资担、对优质客户贷款实行基准或下浮利率、免费提供账户管理、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函证等服务。
3)开办多种贷款业务和特色票据业务,为成员单位融通资金。
根据成员企业的不同经营状况和需求,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超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特种封闭式贷款、特种商业承兑汇票、法人帐户透支—集中采购、委托贷款等支持。
4)开办票据中间业务,为成员单位提供票据贴现、拆分、质押贷款等,加速资金周转。
5)利用财务公司网上银行,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通过Internet网络,将财务公司的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为客户提供帐
务信息查询、同城票据结算、异地票据结算、资金管理及预算管理等金融服务,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高效、快捷的服务.6)利用金融优势,为成员单位提供其他服务,促进资金集中
如开展针对性的委托收款、委托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
3.资金管理ERP建设
1)网银工程建设:财务公司建立网络银行结算,实现各成员单位与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与各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的无缝对接,实现对集团内部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2)实现资金集中监控:实现跨银行、跨地区、跨分子公司的集中动态查询,使资金管理者得到更及时、准确、真实的集团资金变化的完整图景,建立银行资金的集中监控平台。
3)实施资金收支预算管理:根据预算的要求实现资金的调拨,超出预算外的支出严格被控制,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真正实现资金信息化的的三算合一的资金管控的目标。
集团财务部
2011-12-31
第三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问题
有关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问题
所谓集团公司资金池系指集团公司将所有下属单位的资金统一汇总在一个资金池内,统一调度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并向上划资金的下属单位支付利息,同时向使用资金的下属单位收取利息的业务行为。资金池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集团内部的结算中心运作,二是通过集团的财务公司运营。
(一)集团“资金池”的运行模式
1、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的具体情况
集团母公司设立的结算中心是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一般隶属于财务部门,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具备经营金融业务的许可。结算中心主要借助网上银行对资金池进行管理。根据集团与银行之间就“资金池”业务签订的协议,集团及纳入“资金池”管理的下属企业必须在指定银行开户,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集团结算中心对于上存资金的子公司,一般按照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支付息,对使用资金的子公司,一般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这样,集团结算中心的收入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资金池存款在银行与拨付下级公司之间存在的利差收入。二是向子公司收取的贷款利息。
集团公司在计算营业税时,将贷款利息收入全额计征了营业税。根据与银行的协议,有些公司委托银行计算并代扣代缴,有些公司则自行计算缴纳。有的集团公司遵循谨慎性原则,未使用地税发票。如中煤能源集团,其向下属公司收取的利息收入未给对方开具正式发票,主要是由于集团公司认为自身为非金融机构,无法针对利息使用发票。对于资金池内的子公司而言,子公司从资金池中取得的收入为将存款上拨至总公司账户从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对于这部分利息收入,总公司认为是子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所以子公司在取得收入时也未缴纳营业税。
2、财务公司管理资金池的具体情况
与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不同,财务公司为集团子公司之一,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提供的服务也类似于商业银行,主要功能是提供解决集团内部融资、资金信贷风险的平台。在运作中,财务公司同样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操作层面比结算中心模式更自由和便捷。简而言之,谁的钱入谁的帐,用款自由,存款有息。
在支付环节,成员单位可自主支配各自在财务公司帐户上的存款,只需在集团公司系统中给财务公司一个申请用款指令,财务公司即会将款项随时划拨至成员单位的指定银行帐户。在成员单位需要贷款时,可向财务公司申请,财务公司根据集团的长远规划,逐笔审批,将可动用资金池的资金贷予成员单位。
另外,也可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调动资金满足成员单位用款需求。资金池只用于短期贷款,一般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
作为财务公司,其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资金池在银行存款的利差收入。二是向成员单位收取的贷款利息收入。三是利用资金池资金做风险较小的一级证券市场的投资收入。由于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投资收入只占一小部分。目前对于后两种收入,财务公司已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在票据使用上,主要使用自制的经过银监局备案的票据,未使用地税发票。
(二)集团“资金池”管理中的涉税风险分析
1、“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到的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1)结算中心管理的资金池
结算中心资金池模式下,子公司收取“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缴纳营业税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集团结算中心不是金融机构,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又是不同的法律实体,“资金池”导致了不同法人账户间资金的转移,也就是说形成了公司之间的借贷,根据上述规定,子公司收到资金池账户的存款利息应缴纳营业税。
②不缴营业税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资金池”只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的公司之间借贷性质上有所不同。“资金池”成员企业在集团公司的监管下可以自由支配各自在资金池内的资金,其资金使用模式更像项目公司在银行的存款,所以,“资金池”成员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实质上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并无二致,按现行的营业税规定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目前,税法对“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没有明确规定,从征税角度出发,税总倾向于第一种观点,企业出于对税法的朴素理解并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认为缴税有些不应该,对这部分利息收入大都未进行营业税的申报和缴纳,进而形成税企争议。税企争议最终的处理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块很大的税收风险,再加上税企争议的最后自由裁量权在主管税务机关,在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博弈中,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存款利息的问题一旦被发现,企业就面临缴纳补税、滞纳金和罚款的较大可能性。
(2)财务公司管理的资金池
财务公司属于金融机构,“资金池”成员企业从财务公司取得的存款利息,和在银行取得存款利息一样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2、集团收取“资金池”借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
无论是结算中心模式,还是财务公司模式,只要是成员企业从“资金池”借入资金,都属于企业拆借行为,因此,集团母公司向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借(贷)款利息应缴纳营业税。
另外,《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资金池”结算中心管理模式下,集团母公司向成员企业放贷违反贷款通则,存在较大的金融违法风险;财务公司由于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金融业务的资格,向成员企业放贷符合贷款通则,不存在风险。
3、集团收取资金池借款利息能否在成员企业税前扣除(1)资金池的性质对扣除的影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对于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由于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成员单位支付给它的利息支出可全额扣除。而采用结算中心管理的资金池,成员单位的利息支出则只能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内准予扣除。
(2)关联关系对扣除的影响
无论是财务公司还是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都会形成关联关系。为了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为了减轻集团整体的税收负担,集团企业往往借助关联企业相互之间的存贷款,通过资金池设定不同的存贷利率水平调节公司利润。为防止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法转移利润,操纵整个集团所属企业的税负水平,《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与关联方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其关联方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定价原则和方法进行调整。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一般企业的关联债资比为2:1,项目公司从资金池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借款)与权益性投资超过2:1部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利息单据对扣除的影响
从目前所接触的企业来看,无论是财务公司模式,还是结算中心模式,“资金池”取得利息收入均未使用地税局监制的发票。财务公司一般使用自制的经银监局备案的票据,结算中心则使用收据作为结算凭证。
实务中,税总对财务公司开具的经银监局备案的票据通常予以认可,各子公司可以凭此票据做税前扣除;而对结算中心开具的收据,税总通常认定为不合规票据,不允许在所得税税前列支。此时企业可到税务机关代开的利息发票,但代开利息发票时,税务机关则要求收取利息的企业缴纳营业税及附加,收取利息为个人的,还要缴纳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4、集团与资金池成员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在借款合同中,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纳税义务人为立合同人,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因为财务公司属于金融组织,所以,它和子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应缴纳印花税;而结算中心不是金融机构,它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不用缴纳印花税。
(三)集团“资金池”中税收风险的管控策略
1、尽量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采用结算中心的模式,不仅存在违法放贷的金融风险,还存在子公司存款利息缴纳营业税的纳税风险,支付的利息还要受到关联债资比例的约束,问题比较多,而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则可以绕开这些问题,所以对于资金池的管理运作,最好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当然,成立审批财务公司要比结算中心门槛高、程序复杂,但从规避金融和税收风险的角度看,还是合适的。对于确实不能成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收购其他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也可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就以下问题与税务机关达成共识:(1)“资金池”存款利息收入争取不缴纳营业税
根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的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子公司按集团资金管理办法将自己的资金上存结算中心,是一种归集资金的行为,而不是将资金贷与集团结算中心,况且资金结算中心与银行功能相似,不能套用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第十条的规定,更何况理论界和税务机关内部对此还存有争议。对于子公司上存结算中心的存款利息收入,只要存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征收营业税法律依据不充分。
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或内设税务部门应就这个问题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资金池”运作模式的实质和做出的税务判断,同时提供税收文件的支持,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让主管税务机关认可我们的税务判断。为了减低企业税务风险,最好还要尽可能地拿到税务机关书面同意的证明资料,这种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批复、往来函件、会谈纪要、以及电话记录等。对于会谈纪要,应该注意让参与会谈的所有人员签名,对于电话记录,最好能保留电话录音。
(2)对“资金池”取得利息收入开具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或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
在结算中心模式下,结算中心和各子公司收到的利息,应使用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或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由于结算中心和各子公司之间资金往来频繁,发票的使用数量很大,需要就如何取得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如何代开发票向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取得主管税务机关的支持和配合。
2、利息税前扣除尽量不受关联债资比例的约束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尽管第一条规定了非金融企业的关联债资比例,但第二条又规定: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或内设税务部门应就能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和支付利息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资料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这些资料,尽量确保企业支付的利息能全额得到税前扣除。
3、结算中心管理模式下尽量套用统借统还的税收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如果统借方将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按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则视为具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性质,应对其向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全额征收营业税。
依据财税字[2000]7号文对统借统还的定义,可以归纳出“统借统还”的3个要点,一是企业主管部门或集团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三是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文件并未对分拨层级加以限定。
关于“统借统还”借款利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凭据,税务机关一般不再要求代开利息收入的发票。集团公司总部每年可编制《统借统还本金及利息支出分摊计算表》,将从银行借来的资金下发使用及利息分摊情况进行统计,列明总计从银行取得多少贷款,下发各项目公司多少本金,每个项目公司应当负担的利息是多少,同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银行贷款合同等,证明自己下拨的贷款及收取的利息属于“统借统还”性质;而各子公司凭借该“计算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与主管税局沟通,证明自己使用的借款及列支的利息支出均属于“统借统还”性质。有些地方税局会要求企业如果发生“统借统还”业务,要在汇算清缴申报时要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证明资料。如:沪国税所[2009]31号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企业借款,分摊给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由实际使用借款的企业在汇算清缴申报时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如下相关资料: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借款合同复印件、集团内借款利息费用分摊的协议、实际取得借款额及支付利息费用的相关凭证。
对于企业集团“统借统还”的借款,可以税前扣除的利息规模是否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税务总局层面未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但从沪国税所[2009]31号的规定来看,应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因为该文规定: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利息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税前扣除。但理论界多数认为“统借统还”的借款,税前扣除的利息规模不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理由如下:
(1)“统借统还”借款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
财税〔2008〕121号文件可以看作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反资本弱化避税条款的配套文件。由于“统借统还”借款的最终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而不是集团母公司,且在分拨下属使用过程中集团没有加收利息,这与资本弱化避税中的资金运作完全不同。“统借统还”借款的实质是集团母公司或集团核心企业将从银行借来的资金转拨给下属企业使用,集团母公司所起的作用仅仅是经手和管理,这种资金关系不能认定为母子公司的关联企业借款。
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前,国家税务总局曾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837号)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申请使用,只是资金管理方式的变化,不影响所属企业 使用银行信贷资金的性质,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该文件作废,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一条又做了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借入方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可以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地分摊利息费用,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由于31号文的发文日期晚于121号文,且未提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可以理解为税务总局默认“统借统还”借款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
我们再来看其他地方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
①《广西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集团公司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桂地税字[2009]106号)规定: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的模式下,由该公司统一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所属企业申请使用,并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收取利息归还银行。根据国税函[2002]837号文规定,对其所属企业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所支付的利息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②《天津市地税国税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地税企所[2010]5号)第六条资金拆借利息的税前扣除问题规定:实行统贷统还办法的企业,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应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子公司按照协议实际占用资金支付给集团公司的利息与集团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部分,准予扣除。
③《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辽地税发[2010]3号)文件第二条关于企业统一借款转借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单位使用税前扣除问题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并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分摊利息费用的,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但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不得重复扣除。
④《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发[2009]48号)第八条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贷款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⑤《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继续执行的企业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吉地税发[2009]52号)”第六条总机构统一向银行借款后划拨给下属企业使用收取的利息扣除问题”中规定:企业集团或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总机构)对下属企业实施紧密型管理,采取由总机构统一向银行借款,然后划拨给下属企业分别使用的,总机构按使用银行借款金额分配给下属企业的利息可承认扣除。向下属企业分配的利息金额是否正确合理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审查确认并出具适当的证明资料。
⑥《关于做好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苏州地税函〔2009〕278号“⒘问:集团公司统贷统还的利息,是否可以税前扣除?”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从集团公司取得使用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⑦《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大地税函〔2009〕91号)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从集团公司取得使用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⑧《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规定》的通知》(大国税函[2010]20号)规定: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的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和利息计算分配表的,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
(2)统借统贷行为不属于债权性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9条对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的范围进行了原则性地界定。根据该条规定,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从获得方式上,债权性投资既包括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又包括间接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其中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包括:(1)关联方通过无关联方第三方提供的债权性投资。(2)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由关联方担保且负有连带责任的债权性投资。(3)其他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具有债务实质的债权性投资。间接债权投资的第(1)种情况主要是指关联委托贷款;第(2)种情况主要是指关联方担保贷款。而情况(3)主要是指名称不叫借款,但实质属于负债性质的情况,如购买关联方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或者股权等。而“统借统还”虽从名义上看属于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但从实质上看还是属于向金融机构的融资,并且没有被列入关联方间接债权性投资的范围。因此,统借统贷不属于关联债权投资,不受财税[2008]121号文件关于关联方债资比例的约束。
(3)统借统还行为可以认定为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关于独立交易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条有明确的界定: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统借统还”借款尽管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但不符合关联企业借款和债权性投资的定义,并且自始至终都在执行市场利率——银行借款利率,完全符合税法对独立性交易原则的要求。
财税[2008]121号文件第二条规定:“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从该条规定来看,对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情况可以不受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统借统还借款应可全额税前扣除。
第四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问题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问题
所谓集团公司资金池系指集团公司将所有下属单位的资金统一汇总在一个资金池内,统一调度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并向上划资金的下属单位支付利息,同时向使用资金的下属单位收取利息的业务行为。资金池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集团内部的结算中心运作,二是通过集团的财务公司运营。这两种“集团资金池”的现金管理模式涉及哪些税?存在哪些税收风险?又如何管控这些风险?本文先分析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和财务公司管理资金池的具体运营情况,然后对“资金池”管理中的税收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策略。
(一)集团“资金池”的运行模式
1、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的具体情况
集团母公司设立的结算中心是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一般隶属于财务部门,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具备经营金融业务的许可。结算中心主要借助网上银行对资金池进行管理。根据集团与银行之间就“资金池”业务签订的协议,集团及纳入“资金池”管理的下属企业必须在指定银行开户,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集团结算中心对于上存资金的子公司,一般按照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支付息,对使用资金的子公司,一般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这样,集团结算中心的收入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资金池存款在银行与拨付下级公司之间存在的利差收入。二是向子公司收取的贷款利息。
集团公司在计算营业税时,将贷款利息收入全额计征了营业税。根据与银行的协议,有些公司委托银行计算并代扣代缴,有些公司则自行计算缴纳。有的集团公司遵循谨慎性原则,未使用地税发票。如中煤能源集团,其向下属公司收取的利息收入未给对方开具正式发票,主要是由于集团公司认为自身为非金融机构,无法针对利息使用发票。对于资金池内的子公司而言,子公司从资金池中取得的收入为将存款上拨至总公司账户从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对于这部分利息收入,总公司认为是子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所以子公司在取得收入时也未缴纳营业税。
2、财务公司管理资金池的具体情况
与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不同,财务公司为集团子公司之一,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提供的服务也类似于商业银行,主要功能是提供解决集团内部融资、资金信贷风险的平台。在运作中,财务公司同样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操作层面比结算中心模式更自由和便捷。简而言之,谁的钱入谁的帐,用款自由,存款有息。
在支付环节,成员单位可自主支配各自在财务公司帐户上的存款,只需在集团公司系统中给财务公司一个申请用款指令,财务公司即会将款项随时划拨至成员单位的指定银行帐户。在成员单位需要贷款时,可向财务公司申请,财务公司根据集团的长远规划,逐笔审批,将可动用资金池的资金贷予成员单位。
另外,也可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调动资金满足成员单位用款需求。资金池只用于短期贷款,一般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
作为财务公司,其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资金池在银行存款的利差收入。二是向成员单位收取的贷款利息收入。三是利用资金池资金做风险较小的一级证券市场的投资收入。由于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投资收入只占一小部分。目前对于后两种收入,财务公司已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在票据使用上,主要使用自制的经银监局备案的票据,未使用地税发票。
(二)集团“资金池”管理中的涉税风险分析
1、“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到的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1)结算中心管理的资金池
结算中心资金池模式下,子公司收取“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缴纳营业税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集团结算中心不是金融机构,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又是不同的法律实体,“资金池”导致了不同法人账户间资金的转移,也就是说形成了公司之间的借贷,根据上述规定,子公司收到资金池账户的存款利息应缴纳营业税。
②不缴营业税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资金池”只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的公司之间借贷性质上有所不同。“资金池”成员企业在集团公司的监管下可以自由支配各自在资金池内的资金,其资金使用模式更像项目公司在银行的存款,所以,“资金池”成员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实质上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并无二致,按现行的营业税规定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目前,税法对“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存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没有明确规定,从征税角度出发,税务机关大都倾向于第一种观点,企业出于对税法的朴素理解并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认为缴税有些不应该,对这部分利息收入大都未进行营业税的申报和缴纳,进而形成税企争议。税企争议最终的处理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块很大的税收风险,再加上税企争议的最后自由裁量权在主管税务机关,在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博弈中,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资金池”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存款利息的问题一旦被发现,企业就面临缴纳补税、滞纳金和罚款的较大可能性。
(2)财务公司管理的资金池
财务公司属于金融机构,“资金池”成员企业从财务公司取得的存款利息,和在银行取得存款利息一样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2、集团收取“资金池”借款利息是否缴纳营业税
无论是结算中心模式,还是财务公司模式,只要是成员企业从“资金池”借入资金,都属于企业拆借行为,因此,集团母公司向成员企业收取的“资金池”借(贷)款利息应缴纳营业税。
另外,《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资金池”结算中心管理模式下,集团母公司向成员企业放贷违反贷款通则,存在较大的金融违法风险;财务公司由于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金融业务的资格,向成员企业放贷符合贷款通则,不存在风险。
3、集团收取资金池借款利息能否在成员企业税前扣除(1)资金池的性质对扣除的影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对于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由于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成员单位支付给它的利息支出可全额扣除。而采用结算中心管理的资金池,成员单位的利息支出则只能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内准予扣除。
(2)关联关系对扣除的影响
无论是财务公司还是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都会形成关联关系。为了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为了减轻集团整体的税收负担,集团企业往往借助关联企业相互之间的存贷款,通过资金池设定不同的存贷利率水平调节公司利润。为防止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法转移利润,操纵整个集团所属企业的税负水平,《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与关联方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其关联方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定价原则和方法进行调整。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一般企业的关联债资比为2:1,项目公司从资金池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借款)与权益性投资超过2:1部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利息单据对扣除的影响
从目前所接触的企业来看,无论是财务公司模式,还是结算中心模式,“资金池”取得利息收入均未使用地税局监制的发票。财务公司一般使用自制的经银监局备案的票据,结算中心则使用收据作为结算凭证。
实务中,税务机关对财务公司开具的经银监局备案的票据通常予以认可,各子公司可以凭此票据做税前扣除;而对结算中心开具的收据,税务机关通常认定为不合规票据,不允许在所得税税前列支。此时企业可到税务机关代开的利息发票,但代开利息发票时,税务机关则要求收取利息的企业缴纳营业税及附加,收取利息为个人的,还要缴纳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4、集团与资金池成员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在借款合同中,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纳税义务人为立合同人,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因为财务公司属于金融组织,所以,它和子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应缴纳印花税;而结算中心不是金融机构,它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不用缴纳印花税。
(三)集团“资金池”中税收风险的管控策略
1、尽量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采用结算中心的模式,不仅存在违法放贷的金融风险,还存在子公司存款利息缴纳营业税的纳税风险,支付的利息还要受到关联债资比例的约束,问题比较多,而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则可以绕开这些问题,所以对于资金池的管理运作,最好采用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当然,成立审批财务公司要比结算中心门槛高、程序复杂,但从规避金融和税收风险的角度看,还是合适的。对于确实不能成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收购其他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也可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就以下问题与税务机关达成共识:
(1)“资金池”存款利息收入争取不缴纳营业税
根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的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子公司按集团资金管理办法将自己的资金上存结算中心,是一种归集资金的行为,而不是将资金贷与集团结算中心,况且资金结算中心与银行功能相似,不能套用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第十条的规定,更何况理论界和税务机关内部对此还存有争议。对于子公司上存结算中心的存款利息收入,只要存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征收营业税法律依据不充分。
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或内设税务部门应就这个问题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资金池”运作模式的实质和做出的税务判断,同时提供税收文件的支持,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让主管税务机关认可我们的税务判断。为了减低企业税务风险,最好还要尽可能地拿到税务机关书面同意的证明资料,这种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批复、往来函件、会谈纪要、以及电话记录等。对于会谈纪要,应该注意让参与会谈的所有人员签名,对于电话记录,最好能保留电话录音。
(2)对“资金池”取得利息收入开具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或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
在结算中心模式下,结算中心和各子公司收到的利息,应使用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或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由于结算中心和各子公司之间资金往来频繁,发票的使用数量很大,需要就如何取得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如何代开发票向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取得主管税务机关的支持和配合。
2、利息税前扣除尽量不受关联债资比例的约束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尽管第一条规定了非金融企业的关联债资比例,但第二条又规定: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或内设税务部门应就能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和支付利息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资料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这些资料,尽量确保企业支付的利息能全额得到税前扣除。
3、结算中心管理模式下尽量套用统借统还的税收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如果统借方将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按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则视为具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性质,应对其向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全额征收营业税。
依据财税字[2000]7号文对统借统还的定义,可以归纳出“统借统还”的3个要点,一是企业主管部门或集团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三是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文件并未对分拨层级加以限定。
关于“统借统还”借款利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凭据,税务机关一般不再要求代开利息收入的发票。集团公司总部每年可编制《统借统还本金及利息支出分摊计算表》,将从银行借来的资金下发使用及利息分摊情况进行统计,列明总计从银行取得多少贷款,下发各项目公司多少本金,每个项目公司应当负担的利息是多少,同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银行贷款合同等,证明自己下拨的贷款及收取的利息属于“统借统还”性质;而各子公司凭借该“计算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与主管税局沟通,证明自己使用的借款及列支的利息支出均属于“统借统还”性质。有些地方税局会要求企业如果发生“统借统还”业务,要在汇算清缴申报时要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证明资料。如:沪国税所[2009]31号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企业借款,分摊给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由实际使用借款的企业在汇算清缴申报时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如下相关资料: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借款合同复印件、集团内借款利息费用分摊的协议、实际取得借款额及支付利息费用的相关凭证。
对于企业集团“统借统还”的借款,可以税前扣除的利息规模是否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税务总局层面未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但从沪国税所[2009]31号的规定来看,应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因为该文规定: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利息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税前扣除。但理论界多数认为“统借统还”的借款,税前扣除的利息规模不受2:1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理由如下:
(1)“统借统还”借款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
财税〔2008〕121号文件可以看作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反资本弱化避税条款的配套文件。由于“统借统还”借款的最终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而不是集团母公司,且在分拨下属使用过程中集团没有加收利息,这与资本弱化避税中的资金运作完全不同。“统借统还”借款的实质是集团母公司或集团核心企业将从银行借来的资金转拨给下属企业使用,集团母公司所起的作用仅仅是经手和管理,这种资金关系不能认定为母子公司的关联企业借款。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前,国家税务总局曾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837号)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申请使用,只是资金管理方式的变化,不影响所属企业使用银行信贷资金的性质,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该文件作废,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一条又做了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借入方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可以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地分摊利息费用,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由于31号文的发文日期晚于121号文,且未提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可以理解为税务总局默认“统借统还”借款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
我们再来看其他地方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
①《广西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集团公司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桂地税字[2009]106号)规定: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的模式下,由该公司统一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所属企业申请使用,并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收取利息归还银行。根据国税函[2002]837号文规定,对其所属企业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所支付的利息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②《天津市地税国税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地税企所[2010]5号)第六条资金拆借利息的税前扣除问题规定:实行统贷统还办法的企业,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应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子公司按照协议实际占用资金支付给集团公司的利息与集团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部分,准予扣除。
③《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辽地税发[2010]3号)文件第二条关于企业统一借款转借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单位使用税前扣除问题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并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分摊利息费用的,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但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不得重复扣除。④《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发[2009]48号)第八条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贷款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⑤《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继续执行的企业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吉地税发[2009]52号)”第六条总机构统一向银行借款后划拨给下属企业使用收取的利息扣除问题”中规定:企业集团或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总机构)对下属企业实施紧密型管理,采取由总机构统一向银行借款,然后划拨给下属企业分别使用的,总机构按使用银行借款金额分配给下属企业的利息可承认扣除。向下属企业分配的利息金额是否正确合理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审查确认并出具适当的证明资料。
⑥《关于做好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苏州地税函〔2009〕278号“⒘问:集团公司统贷统还的利息,是否可以税前扣除?”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从集团公司取得使用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⑦《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大地税函〔2009〕91号)规定:对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采取“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属于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从集团公司取得使用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⑧《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规定》的通知》(大国税函[2010]20号)规定: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的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凡集团公司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和利息计算分配表的,其所属企业使用集团公司转贷的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
(2)统借统贷行为不属于债权性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9条对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的范围进行了原则性地界定。根据该条规定,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从获得方式上,债权性投资既包括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又包括间接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其中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包括:(1)关联方通过无关联方第三方提供的债权性投资。(2)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由关联方担保且负有连带责任的债权性投资。(3)其他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具有债务实质的债权性投资。间接债权投资的第(1)种情况主要是指关联委托贷款;第(2)种情况主要是指关联方担保贷款。而情况(3)主要是指名称不叫借款,但实质属于负债性质的情况,如购买关联方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或者股权等。而“统借统还”虽从名义上看属于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但从实质上看还是属于向金融机构的融资,并且没有被列入关联方间接债权性投资的范围。因此,统借统贷不属于关联债权投资,不受财税[2008]121号文件关于关联方债资比例的约束。
(3)统借统还行为可以认定为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关于独立交易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条有明确的界定: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统借统还”借款尽管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但不符合关联企业借款和债权性投资的定义,并且自始至终都在执行市场利率——银行借款利率,完全符合税法对独立性交易原则的要求。
财税[2008]121号文件第二条规定:“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从该条规定来看,对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情况可以不受关联债资比例的限制。统借统还借款应可全额税前扣除。
第五篇:试论多元化经营的盐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试论多元化经营的盐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作者:卢立新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26期
一、引言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共同作用下,资金管理中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等诸多问题,此外还存在库存现金超限、超范围使用现金、坐支现金等不良现象。如何加强盐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广泛调研,集团将资金集中管理的定义概括为企业集团按照“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总体原则,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将全部资金资源集中到集团总部,并由总部来统一管理和统筹运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帐户管理、资金预算、信贷管理、内部结算和保险管理等。
二、盐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案例
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食盐专营主体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负责全省食盐专营工作。集团公司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有93家分公司、两个10万吨的现代化食盐分装基地及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产、经营和遍布全省城乡的营销网络体系。集团公司食盐专营实行计划管理,购销价格由国家制定,由于销售点多面广,实行分级管理三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集团公司除保障国家食用盐调拨计划的完成外,还兼有激光防伪标识、螺旋藻、包装、印刷、化工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自2011年起,集团公司开始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全面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管控。寄望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强集团公司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集团财务管理运行机制能产生重大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湖北盐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实施方案 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框架是建立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实施“收支两条线”和“资金集中监控”两种管理模式。“收支两条线”即集团公司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均通过集团资金中心统一归集和拨付。“资金集中监控”即集团公司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暂不通过资金中心办理的,资金中心要对其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集团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降低集团公司整体资金成本,防范成员单位资金风险,增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务监控能力,促进深化全面预算管理。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集中在银行账户管理、信贷管理、计划管理、综合管理四个环节方面。
(1)银行账户管理。经过多方对比,集团公司选择两家实力雄厚、结算便利的商业银行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银企直联合作银行。成员单位只能在这两家合作银行办理业务。除此以外的银行账户要逐步清理和撤销,现有业务到期后不得再办理新业务。集团为此制定了时间表,按期考核各成员单位的清理进度。
(2)信贷管理。集团公司原则上只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单位发放内部贷款,不对监控管理单位发放内部贷款。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之间禁止自行拆借资金或变相拆借资金,集团通过资金中心对所有成员单位的资金状况进行监控。由集团公司综合授信额度的办理、分解和使用,办理所需银行保函、资信证明和其他信贷文件等。
(3)计划管理。集团公司对资金收支实行计划控制,成员单位的一切资金收支均应纳入资金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管理以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流程为基础,在资金管理系统平台上实现。资金计划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的全过程控制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成员单位各部门、各环节协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负责资金收支计划的审核和汇总,并对计划执行进行监督和分析,每年将对各成员单位资金计划编制的准确率进行考核评比。
(4)综合管理。集团公司负责资金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维护及日常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保证资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并对资金集中管理辅之以经济奖罚措施及适当的行政手段。
(二)湖北盐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
(1)监控管理存在阶段不足。目前,集团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第一步将资金结算功能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在一个软件平台,局限于财务管理部门,而没有将影响资金流的销售开票业务、物流业务购销系统纳入监控管理平台,财务与业务部门不能形成数据之间相互核对与共享,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监控管理。集团公司在多元化经营中对非盐商品销售实行市场化运作,购进商品数量由市场销售情况决定,成员单位利用非盐商品购销难以监控管理漏洞,采取推迟销售开票等手段打时间差,形成坐收坐支及将辅业资金用于主业开支等不良现象,逃避资金集中管理限制。
(2)财务信息化运用欠缺。盐业产业由于食盐专营计划管理的特性与所面临市场经济需求差异,集团化发展产业链延伸与面临投资控股、参股导致其市场需求具有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如何获取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对于资金集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集团公司由于管理链过长,管理层次过多和业务环节多等诸多因素,导致缺乏规范的资金调控制度和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处理数据的方式还不够全面和科学,因此直接导致财务信息的获取速度慢,难以跨越管理幅度、地域分布和交通通信方面的限制实施监督管理。
(3)融资管理不完善。集团公司实行统一融资,银行贷款由集团公司统借统还。各成员单位在每的正式预算批复后,以文件形式上报全年的信贷业务需求,资金中心进行汇总平衡后,编制《集团融资方案》,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作为控制各成员单位信贷规模和办理各项信贷业务的依据。成员单位出现资金缺口时,应首先向集团公司提报申请,未经集团公司许可不得自行对外融资。虽然集团公司引入外部银行运作模式,按银行运作规范操作可以办理定期存款,一年内的内部贷款,但这样的操作,只针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单位,而对监控管理模式单位则难以管理,因而从集团整体上仍无法实现由集团公司统一筹资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意义。
(三)湖北盐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若干建议 具体为:
(1)提升集团公司总部的风险管控能力。当前,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银行账户管理、内部资金调剂和资金预算管理等制度体系,但是具体的落实力度仍需加强,执行手段需要完善。建议:一是推进并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一方面防止成员单位盲目投资,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另一方面防止资产负债率的不断升高,建立并严格执行融资预算管理,严控成员单位不计成本、不顾财力的融资行为。划定投融资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比例红线,在规模和比例内才考虑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结合投融资目的、成本(效益)、方式、政策及可行性上综合考虑、分析判断作出决策。二是加强信用管理。要在全系统全面推行信用管理,建立覆盖全系各成员单位的信用管理档案,做到防患未然。同时要积极研究集团公司自身信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以有效促进相关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
(2)优化资金集中结算管理信息平台。“资金中心”负责集团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保证资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但是目前来看,仅仅是集中结算的功能,停留在简单的资金收付和资金归集上,其融资信贷功能、监控职能以及信息反馈等金融服务职能并未充分发挥。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建议加大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将销售开票系统和业务购销系统纳入资金管理监控平台,做到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三者统一于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引入ERP的集成化资金管理系统,实现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运营管理的科学化,提升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平台软件功能,对资金流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控,逐步把资金结算中心构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平台,实现盐业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高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服务。
(3)拓展集团公司的融资渠道。集团公司已从单一经营盐类产品批发销售扩展到兼营非盐商品(如酒、洗衣粉、豆奶)销售代理业务等。过去集团化发展中的资金主要从银行贷款、吸收入股和内部资金解决。随着集团公司发展步伐加快,通过投资、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盐及盐化工产品,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产销一体化、科工贸相结合的大型集团公司,但由于银行贷款规模限制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入股资金又有许多管理约束,融资难成为制约集团发展的瓶劲。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是开展集团化金融运作的基础和保障。鉴于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和市场信誉好,因此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采取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为优惠的条件。本文建议集团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和模式:一是可以利用债券开展市场化直接债务融资,即在利用集团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的基础上,发行金融债和公司债;二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重组、资产置换以及并购等市场化运作,建立并完善集团公司多种经营的产业链;三是积极推动保险业务的集团化运作,通过研究财产保险和经营保险等相关政策,指导成员单位利用保险工具实施风险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盐业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已经成为满足集团资源一体化运作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举措。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模式的分析梳理,结合现阶段我国盐
业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现状分析,提出了若干想法,希望对提高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