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49年的中国--海洋科技与资源利用社会愿景展望”征文
“2049年的中国--海洋科技与资源利用社会愿景展望征文”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海洋事业日新月异,海洋科技创新 与海洋资源利用进入一个新时期。
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宏伟目标的实现之年。届时,科技将高度发展,新资源和新能源被发现,传统海洋资源的利用将更加有效,科技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国家“三步走” 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科技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 强国,必须依靠海洋科学技术。
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明了许多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等,这些物品使人们方便。比如说电话: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有了电话还不够,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电脑比电话还好,电话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电脑则又可以进行文字沟通,还可以视频对话,能够看见对方。如果有什么节日,发一个电子邮件,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既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快速让别人收到……科技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2049年的中国--海洋科技与资源利用社会愿景展望征文”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与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相对的,我们称之为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叫做新型能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我们应该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海洋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呼吁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减少对污水的排放,从点滴的生活小事做起,才能让海洋重新得到往日的光彩,建设海洋美好的未来!
青岛第39中学 2015级初一九班 胡铭睿
第二篇:我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docx -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训练
我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从研究方法来看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 社会网络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从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来看: “关系社会学”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社会网络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将融合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中的社会资本特征、构成模式与人际社会网络形成互动。
关键字: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现状评述
近30年来,我国社会学飞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备受中国社会学家们的青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同时作为一种交叉性时代性科学性极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近年来也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我国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综合体,社会网络在国内社会学界的兴起,与一批美国知名社会学家推动直接相关,20世纪80年代,时任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社会学系主任的林南教授首先在南开、北大等第一批最早恢复或重建社会学系的高等院校讲授社会网络理论和研究方法,吸引了一批国内的追随者。①80 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社会学家通过与国内社会学者的合作研究项目,将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大规模问卷调查项目中。中国大陆涉及社会网络的开山之作是1985 年林南主持的“天津城市居民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随后由布劳(Peter Blau)、魏昂德(Andrew Walder)和阮丹青主持了1986 年在天津进行的“天津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状况”的调查。②随后由边燕杰等著名社会学家领衔在天津进行一系列大型的社会网络调查,边燕杰主持了“1988 年天津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Bian,1994)③、阮丹青主了“1993年天津城市居民生活与社会网络调查”④,张文宏主持了“1998年天津城乡居民社会网络调查”⑤。1986年的“天津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调查中,主要采用了美国社会学家博特(Burt)和马斯丹(Marsden)主持设计的“重要问题的讨论网”的提名法(Burt,1984;Marsden,1987)⑥。此后,1993年的“天津城市居民生活与社会网络调查”⑦、1998年的“天津城乡居民社会网络调查”⑧等调查均采用了经过修改的“重要问题讨论网”及范·德·普尔的“社会支持网”提名法。⑨
如果说 20 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实施的以社会网络为主题的大型研究多数局限于单一城市或几个城市,那么进入21世纪,在全国性的大型调查项目中,社会网络开始作为核心内容或核心板块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如由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和香港科技大学边燕杰共同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⑩(CGSS)2003年和2008年调查的主题均为社会网络与职业①
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中国报告:2010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5.阮丹青等.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J].社会学研究,1990,(2):89-91.③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 [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④ 李沛良、阮丹青.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 [J].社会学研究,2004,(6):32-46.⑤ 张文宏、阮丹青、潘云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 [J].社会学研究,1999,(2):108-118.⑥ 张文宏.从农村微观社会网的变化看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 [J].天津社会科学,1999,(3):18-31.⑦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 [J].中国社会科学,2004,(3):76-90.⑧ 阮丹青.城市居民的社会支持网 [J].社会学研究,1999,(3):27-43.⑨ 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张文宏译[J].国外社会学,1994,(4):38-42
⑩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45.流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2009);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主持的“中国社会状况调查”②、边燕杰主持的“中国8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北京大学邱泽奇主持的中国家庭跟踪调查”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09;2010),都有社会网络的专题或板块。可以这么说,社会网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调查项目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成果
边燕杰(1999)通过对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的经典研究成果的系统评述,对于网络结构观、弱关系强度命题、强关系命题及其经验发现做出了精炼的概括,由此提出的“在再分配经济中,社会网络不再是信息桥,而是人情网”,提出了著名的“强关系假设”④。以及制度安排假设、市场化假设和劳动力供给效应假设为后来的“职业流动中社会网络的功效”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边燕杰的成名作《找回强关系》(Bian,1997)开创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中国地位获得的先河。在分析计划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工作分配制度时,作者区分了在求职过程中通过社会网络流动的是信息还是影响及求职者使用的是直接还是间接关系。⑤“其主要发现是,个人网络习惯于影响那些主管工作分配的实权人物,他们将分配工作当做对关系人的一种人情回报,这种行为建立在以信任和义务为特征的强关系基础上。”⑥
李继宏(2003)⑦回顾了从格兰诺维特⑧以来社会网络经验研究的文献,认为应用研究中的视角和方法不断变化,但是“关系”概念和强—弱关系维度却始终是分析的核心。强关系假设的缺陷在于简化了社会网络和预设在多元社会中并不存在的高同质群体,而弱关系的缺陷则是先验地断定存在着两个或多个没有任何交往的群体,因此建议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不对称性、互为主体性以及关系的向度和强度来对静止的、客体性的、对称的和强弱二元对立的关系概念进行“去世俗化”的建构。
农民工的职业职位获得和社会网络重构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课题。曹子玮(2002)的研究发现,农民工主要通过社会网中的强关系来找工作,农民工社会支持网主要是初级关系,其社会关系的作用大于社会组织。⑨这表明,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角色、空间位置、资源获取方式虽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他们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基础——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关系——仍然没有改变。⑩
另外一些学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个特定社区的外来人口群体中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深入考察。王春光(2000)⑪通过对聚居在巴黎和北京的温州人的长期观察发现,社会网络不仅是温州人传递流动信息的媒介,而且是其流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社会网络成为移居外地的温州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本: 他们依赖族人和同辈,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进入移居地以及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族亲、朋友和乡邻成为温州人社会网络的重要来源,为他们流动和迁移、就业和融资以及情感沟通提供了支持。移居以后的温州人在建构① 边燕杰,1999,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载林益民、涂肇庆.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 [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110-138.②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社会学研究,2002,(2):42-46.③ 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 [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2):12-34.④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68-89.⑤ 刘林平.企业的社会网络: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兼评边燕杰、邱海雄的“企业的社会网络及其功效”
[J].社会学研究,2006,(2):89-104.⑥ 刘林平.外来人群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中国社会科学,2001,(5):112-130.⑦ 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3,(3):42-50.⑧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 [J].国外社会学,1998,(2):34-51.⑨ 曹子玮.职业获得与关系结构——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的几个问题 [J].社会学研究,2009,(5):56-67.⑩ 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庄——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1-94.⑪ 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 [J].社会学研究,2000,(3):109-123.和使用社会网络方面发生了适应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的范围有所扩展和社会网络的地域覆盖面极大地拓宽。
从历年社会学者们的理论成果不难发现,社会网络分析以被广泛地使用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各个方面。中国的社会学家们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网络理论。
三、对我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展望
总的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学研究的日益进步,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定量的研究手段正逐渐被学者们重视、逐渐成为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目的也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其研究角度不断开拓、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创新、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界研究喜报频传。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总的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研究领域有所扩展、分析层次呈多元化、提名法和定位法的测量技术开始结合起来。①社会网络的概念、理论、测量方法和统计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的实证研究中,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正在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同时在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网络, 几乎涉及所有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领域。分析层次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微观层次, 以家庭、企业、社团等群体或组织作为分析单位的中观层次上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②
目前还没有设计出类似美国讨论网那样获得公认的提名法, 来综合地描述中国人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的特征。虽然学者们尝试着使用讨论网、拜年网、餐饮网、求职网等来测量中国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是无论是在提名法还是定位法的操作化测量中仍然没有形成一个获得高度认同的测量方式。③
2.中国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究正在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标志是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召开专业会议、拥有专业化的学术团体。一些重点大学的社会学系(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已经陆续开设社会网络分析和社会关系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2006年的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 首次设立了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专业论坛。一些社会学核心期刊(如《社会学研究》等)几乎每期都刊发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论文。甚至有期刊组织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专题(如《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作为专业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络专业委员会2009年 10月正式宣告成立。
3.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专业教材、专著、论文集、译著陆续出版, 引进吸收的任务基本完成。如《社会网分析讲义》(罗家德, 2004)④、《社会网络分析导论》(刘军, 2004)、等。这些著作系统介绍了社会网络研究的相关理论、自我中心网络和个体中心网络资料的收集方法, 重点评述了整体网络研究中的小团体、中心性、角色和网络动态性等分析模型,全面分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结合专业软件 UCINET的使用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中核心概念的操作化测量方法。
但是有关社会网络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 由此导致了测量的混乱和对于同一结果的迥异解释, 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将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界定和操作化测量宽泛化和随意化,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力。⑤
4.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的成果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 除了定量研究成果外, 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和深入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的质性研究占了相当大的①
②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 [J].社会学研究,1999,(3):54-78.李明欢.群体效应,社会资本与跨国网络 [J].社会学研究,2002,(2):46-58.③ 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改变:从一元到多元 [J].社会学研究,1998,(4):75-93.④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2.⑤ 林南.社会网络——争鸣的范式和实证检验 [J].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2):67-82.比重。
问题是在一种测量层次上得出的结论, 却与在其他分析层次上的研究发现进行比较和讨论。将在个案研究、田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普遍的意义上, 以致陷入了区位谬误的泥潭。①
总之,中国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由于起步较晚的先天不良因素,以及相关配套知识体系、社会环境不够完善等后天失调的因素与国外相比还是相差了一定的距离,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社会网络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的社会学家们立足中国国情,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之路。为此提出几点未来发展的建议。
第一、关系社会学可能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②如何借用在西方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社会网络的概念、测量方法, 创建国内外社会学者都能认同的关系社会学学科体系, 推动中国关系社会学的国际化, 增强对中国社会及国际社会中关系现象的解释力, 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同行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③
第二、在研究范式上, 阶级阶层分析视角和社会网络分析视野渐趋融合。④将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测量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分析社会成员的社会资本状况, 不论对于阶级阶层理论的发展, 还是对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完善, 都将做出预期的贡献。
最后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分析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建立和分割社会资本、虚拟社会组织和团体形成的参与机制、虚拟社会成员的社会人口特征、网上互动和资源交换的模式、虚拟网络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网络社
⑤会资本与现实社会资本的同质性和差异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阮丹青等.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J].社会学研究,1990,(2):89-91.[2]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 [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3]李沛良、阮丹青.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 [J].社会学研究,2004,(6):32-46.[4]张文宏、阮丹青、潘云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 [J].社会学研
究,1999,(2):108-118.[5]张文宏.从农村微观社会网的变化看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 [J].天津社会科
学,1999,(3):18-31.[6]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 [J].中国社会科学,2004,(3):76-90.[7]阮丹青.城市居民的社会支持网 [J].社会学研究,1999,(3):27-43.[8]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张文宏译[J].国外社会学,1994,(4):38-42
[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45.①
② 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社会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 [J].社会学研究,1999,(3):22-45.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社会强度 [J].学习与探索,2002,(3):32-48.③ 刘军.关系:一种新的分析单位 [J].社会,2005,(5):88-103.④ 韦尔曼.网络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 [J].国外社会学,1994,(3):78-92.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01.[10]边燕杰,1999,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载林益民、涂肇庆.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 [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110-138.[11]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社会学研究,2002,(2):42-46.[12]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 [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2):12-34.[13]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
学,1998,(2):68-89.[14]刘林平.企业的社会网络: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兼评边燕杰、邱海雄的“企业的社会网络及其功效” [J].社会学研究,2006,(2):89-104.[15]刘林平.外来人群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中国社会科学,2001,(5):112-130.[16]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3,(3):42-50.[17]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 [J].国外社会学,1998,(2):34-51.[18]曹子玮.职业获得与关系结构——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的几个问题 [J].社会学研究,2009,(5):56-67.[19]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庄——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1-94.[20]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 [J].社会学研究,2000,(3):109-123.[21]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 [J].社会学研究,1999,(3):54-78.[22]李明欢.群体效应,社会资本与跨国网络 [J].社会学研究,2002,(2):46-58.[23]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改变:从一元到多元 [J].社会学研究,1998,(4):75-93.[2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2.[25]林南.社会网络——争鸣的范式和实证检验 [J].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2):67-82.[26]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社会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 [J].社会学研究,1999,(3):22-45.[27]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社会强度 [J].学习与探索,2002,(3):32-48.[28]刘军.关系:一种新的分析单位 [J].社会,2005,(5):88-103.[29]韦尔曼.网络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 [J].国外社会学,1994,(3):78-92.[3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01.
第三篇: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
正文
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
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同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人口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人们一面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一面增加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努力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面对这一现实,首先就是要使环境不再恶化,守住现有较低的环境质量水平线;其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供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相应的决策选择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种选择——保护环境。唤起近13亿民众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
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1资源的定义
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它包括三层涵义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
2、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短缺严重。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量的增大,总体资源稀缺性加剧,耕地、淡水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为很强的“加权效应”。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扩张受到限制,消费资源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受到限制。进入工业化社会冲破这许多限制,在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驱动下,消费资料尤其是多种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使人均消耗资源大增,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强有力的“加权效应。”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表明,1960~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倍加于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为人均能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欲望无限,21世纪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呈增强态势。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这种“加权效应”不断升级,资源短缺加剧,许多已亮出“黄牌警告”。
(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资源的有利方面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实现节约和优化资源的产业结构,包括节约和优化使用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工业结构,节约和优化经营使用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外贸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也都有不足的方面,总体上是稀缺的。要从稀缺性上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从源头上保护好资源,在实践中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社会的发展,主要使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有
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说中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使资金回拢,由国家统一规划,减少了科技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国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由原先提出的义务教育到教育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利用权力集中资源使广大受教育群体得到资源优化的待遇。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中国而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的。央央中国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资源多样,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着13亿的大国而言,这让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又是少得可怜。所以巨大的人口又迫使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资源的利用。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人的任务。
3、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1社会经济的定义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
3、2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人口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
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消费的主体也是人,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消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首先,对人口过少的国家:1,缺少潜在需求。2,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3,市场规模小,影响贸易活动。其次,对于人口过多的国家:1,人口增长吞噬经济发展成果,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那么所需要的资本额也要相应增大。2,在土地及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压力九越重。工业社会前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得从农业中准备。而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量减少,劳动力生产水平及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以及起飞所必需的资本形成也会随之降低。并且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多不利条件: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加失业;降低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导致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2)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些国家由于抓住了人口爆发所带来的机遇,而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例如,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及其有利的一面:1,增加投资吸引力,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发展初期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加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利用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
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结: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等都是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丽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龙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龙口,264000 张巧玉,宗世富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李建民 原新 陈卫民 朱镜德 黄乾 姚从容 吴帆
第四篇:东阳科技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日益显现,在工业和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污染,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同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将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必须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人们亟需探求一种新的固体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以及资源化的方式与途径,这种需求与愿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经显得十分迫切。秦皇岛东阳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0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一、固体废弃物以及其处理的相关原则
固体废弃物的概念为: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在人们进行开发建设、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生活行动中向产生的相应的固体和半固体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弃物来源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固体废弃物适当的堆置,就会对环境产生十分严重的损坏作用,同时还可能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扬尘,进而对大气产生相应的污染。同时固体废物经过雨水淋溶或者地下水的浸泡作用, 相应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淋溶水进行渗透和迁移,进而会对附近的湖泊以及地下水产生相应的污染作用。此外,淋滤水的渗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的团粒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还有可能影响到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会对植物的生活发育产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固体废弃物会对环境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采取相应多措施对固体垃圾进行妥善的处理。
对于如何进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在环境保护以及循环经济运行领域中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对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相关的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三化”原则,即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相应固体废弃物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作用,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循环使用之后,能够实现相应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化是进行废物处理方面公认的最好方式,这样能够充分实现对于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同时能够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良好的融合,进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二、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特征(1)污染性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自身的污染性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二次污染性。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固体废弃物排放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生成二次污染物,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视角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这说明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
(2)资源性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和固体废弃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固体废弃物只是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固体废弃物,当条件改变后,固体废弃物有可能重新具有使用价值,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因而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及经济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固体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不一定大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总体而言,固体废弃物是一类低品质、低经济价值资源。
(3)社会性
固体废弃物的社会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产生、排放与处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是社会每个成员都产生与排放固体废弃物,二是固体废弃物产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消耗,对社会产生影响,三是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处置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影响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活动主体的活动影响他人的利益。当损害他人利益时成为负外部性,当增大他人利益时称为正外部性。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其污染性具有负外部性,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具有正外部性),产生社会影响,这说明,无论是产生、排放还是处理,固体废弃物事务都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固体废弃物排放前属于私有品,排放后成为公共资源。(4)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 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较废水、废气易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可回收利用。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5)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级状态。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富集成为固体废物;废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6)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大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水、气和土壤环境的释放速率很慢。土壤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导致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约为土壤水运移速度的1/(1~500)。
(7)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可能在数年以至数十年后才能发现,但是当发现造成污染时已造成难以挽救的灾难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危害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1]。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1)浪费大量资源
固体废弃物产量大,且存量固体废弃物量(填埋包括简易堆置处置量)亦很大,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占用大量土地资源。2012年全球固体废弃物年产量估计超过100亿吨(仅电子垃圾便达到4890万吨),中国达到15亿吨(电子垃圾230万吨),存量固体废弃物量全球达到380亿吨,中国高达70亿吨。巨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意味着巨量物质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巨量存量固体废弃物意味着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与浪费。如果假定填埋废弃物的表观比重为1和废弃物堆置平均高度为30米,全球380亿吨存量固体废弃物将占用1900万亩土地,中国70亿吨存量固体废弃物也将占用350万亩土地。而且,固体废弃物产量增长迅速,增长速率往往超过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增长速率,后果是出现“垃圾围城”困境。与工业快速发展随影同行,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固体废弃物产量迅速发展,曾出现垃圾围城困境。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固体废弃物产量也迅速增长,《2009年到2012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称: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此外,除浪费大量的物质、土地资源外,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还将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信息和时间等资源。
破坏生态
固体废弃物,尤其是有害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1)一次污染。
如将固体废弃物简易堆置、排入水体、随意排放、随意装卸、随意转移、偷排偷运等不当处理,破坏景观,其所含的非生物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进入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系统,对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系统造成一次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尤其是将有害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泽或通过管网排入水体,或粉尘、容器盛装的危险废气等大气有害物排入大气,不仅导致水体或大气污染,而且还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后果相当严重;偷排偷运导致废弃物去向不明、污染物跟踪监测困难和污染范围难以确定,后果也相当严重。如将有害废弃物不当处理,可能引致中毒、腐蚀、灼伤、放射污染、病毒传播等突发事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有些有害物,如重金属、二噁英等,甚至随水体进入食物链,被动植物和人体摄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引起疾病(种类)增加,对机体造成即时或潜在的危害,甚至导致机体死亡。
2)二次污染。
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固体废弃物所含的一些物质(包括污染物和非污染物)参与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物生化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导致二次污染。二次污染形成机理复杂,防治比一次污染更加困难。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及其产生途径有:
①长时间不当储存与堆置过程中,废弃物堆体滋生霉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加速老鼠、蛇和蚊虫等生物体的繁殖与生长,带来疾病和疾病传播危险; ②储存、堆置、运输、分拣、填埋等过程中,有机易腐物发酵腐烂过程产生甲烷气、臭气等大气有害物和有机废水(甚至含有重金属和病原体等污染物)等土壤和水体污染物,同时也会滋生多种微生物;
③焚烧处理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有机氮、氯、硫等转化成氮氧化物、氯化氢、硫氧化物等大气有害物;
④焚烧处理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过程生成二噁英,并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二噁英等污染物的飞灰(属于危险废物);
⑤堆置、填埋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及迁移,生成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
此外,易燃易爆等有害废弃物物的不当处理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产生大量有毒害污染物,给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灾害。
精神伤害
当提及固体废弃物时,人们想到的便是脏、乱、臭、有害、有毒、危险等垃圾形象,引起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不良反应(不妨称之为视觉污染、听觉污染、味觉污染、嗅觉污染和触觉污染),加之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的潜在危险,而且,现实中,因传统、意识、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地理等原因,固体废弃物污染又在人们身边发生,使得人们唯恐对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设施避之不及,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的“邻避效应”日益彰显,影响所在地的投资环境,给周边居民的荣誉、心理等造成精神伤害,同时,也给居民造成健康损害和不动产损失,减少所在地的发展机会。固体废弃物,尤其是生活垃圾,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看到,固体废弃物不仅具有资源性和经济性,同时也具有污染性和危害性,而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危害具有迟滞性、潜在性、长期性、间接性、隐蔽性、综合性和灾难性等特点,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造成污染
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份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河流,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缩小,其有害成份的危害将是更大的。固体废物的有害成分,如汞(来自红塑料、霓虹灯管、电池、朱红印泥等)、镉(来自印刷、墨水、纤维、搪瓷、玻璃、镉颜料、涂料、着色陶瓷等)、铅(来自黄色聚乙烯、铅制自来水管、防锈涂料等)等微量有害元素,如处理不当,能随溶沥水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能随雨水渗入水网,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摄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我国个别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周围发现,地下水的浓度、色度、总细菌数、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严重超标。
污染大气
固体废弃物中的干物质或轻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污染土壤
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不断增加的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片地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难怪科学家从卫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围绕着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么显眼。
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通过对生活垃圾中塑料和厨余有机质垃圾的自动分选,把厨余有机质垃圾破碎、脱水、脱油、去杂、加温搅拌,利用东阳特种生物菌生化发酵,24小时高效,快速将餐厨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本产品对学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部队等集体进食场所,以及宾馆饭店、餐馆等接待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饮食垃圾处理困难区等产生的厨余残渣,人类可食用的全部剩余食品,进行环保处理,使厨余发酵分解,变为无毒、无臭、无害之粉状有机肥,种菜树花草均可,不仅可以保持厨房环境卫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一次性完全处理,杜绝了厨余的危害。
本机具有以下功能优势:
一、自动化程度高、整机选用PLC自动化编程,实现各个功能的自动化运行。采用触摸屏界面操作和人工操作两种模式。
1、自动提升进料;
2、自动把农村垃圾中塑料分选出来;
3、自动破碎大块物料;特殊垃圾物料(笋根、骨头、枯枝、甘蔗头等坚硬性固体)预先粉碎,保证充分发酵;
4、自动油水分离垃圾物料经过螺旋式压力脱水,自动控制水分,达到发酵要求.并且调节调节水分、控制含水率;保证正常发酵
5、自动调节温度恒温加热控制,采用导热油不锈钢缸体发酵装置,热量均匀,物料分解迅速;确保物料发酵所需温度;
6、自动正反转搅拌,保证物料均匀充分发酵;
7、添加东阳特种生物菌,24小时快速制肥出料定时自动间歇搅拌,节省电运行成本;
8、自动抽排发酵缸内产生的废气,并且进行除味除臭处理。保持缸内含氧量
9、自动旋转出料,省时省力。
二、避免二次污染
1、设备选址无特殊要求,使垃圾处理控在源头;
2、产生废液通过油水分离器,自动分离,废水处理成有机液肥;废油统一收集利用,杜绝地沟油;
3、产生废气经过无害化空气处理器进行喷淋雾化溶解、生物菌分解、多层活性炭除味,达到气体的无害化处理。
三、运行成本低:
1、多个功能一体化,结构合理,避免重复损耗;
2、全自动控制,一人一机,节省人力;
3、合理化的功率可以节约电费;
4、半年添加一次生物菌,节省成本。
四、售后服务体系完善
1、售前调研,量身定制;
2、一次购买,终生维护;
3、配备专线,快速反应;
4、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一站式;
5、运输、安装、调试一条龙。
东阳科技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目前国际上对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这种方法以循环经济的模式走出了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填埋、焚烧、堆肥、饲料化等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健康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达到了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o*排放低温磁化处理机
秦皇岛东阳科技公司借鉴日本焚烧分解技术,利用等离子切割原理以及低温磁化分解原理研制成功垃圾“0”排放处理机。填补了国内诸多不可回收垃圾源头上治理,垃圾减量化处理的空白,减量化达到1/200。
陈腐垃圾分选制肥设备
陈腐垃圾,也叫矿物垃圾,陈腐垃圾这里指填埋场埋入或堆放多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原生垃圾中不含或含量小于 10% 粉煤灰)。陈腐垃圾处理设备是把陈腐垃圾自动分选分类处理的自动化机器。
我国现有几十座卫生和准卫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一般堆场 , 已填入或堆放垃圾几千万吨。当中的一些垃圾经 8-10 年的降解后,基本上达到了稳定化状态,因而被称为陈腐垃圾。在上海市,这种陈腐垃圾至少有 4000 万吨(老港垃圾填埋场 2000 万吨,市区和郊区历年来的堆场、江镇堆场等近2000 万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所堆存的陈腐垃圾估计也有几千万吨。因此这些陈腐垃圾的资源非常充足,可以认为是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秦皇岛开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陈腐垃圾处理设备就是分类分选处理陈腐垃圾的机器。同时陈腐垃圾还含有大量的具有很强生存和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在填埋场中,这些微生物可降解诸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糖和木质素等难降解有机物,因此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生物介质,只要条件合适,完全可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陈腐垃圾经过陈腐垃圾处理设备开采,可以得到 50-60% 的有机细料,10-15% 的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塑料、玻璃、金属等)。有机细料可以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包括填埋场渗滤水),也可以作为园林绿化的有机肥料,这在上海市当前大规模绿化运动中是很有意义的。可回收物品经适当处理后(清洗等),可以出售给有关厂家再生利用,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当明显。并且可以做到土地再利用。
第五篇:农村学校物理学科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1引言...........................................................................................................................................1 2农村课程资源概述...................................................................................................................2
2.1课程资源........................................................................................................................2 2.2 社会课程资源与农村课程资源...................................................................................3 2.3 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原则...............................................................................3 3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4
3.1农村独特的社会课程资源............................................................................................4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4 3.3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素质................................5 3.4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教学活力........................................................................6 4如何开发与利用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7
4.1转变观念,提高意识....................................................................................................7 4.2教师应成为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主要力量....................................................7 4.3让学生成为开发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亲身实践者....................................................8 4.4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利用........................................................................................8 4.4.1在新课标教材中的利用.............................................................................................8 4.4.2低成本物理实验.......................................................................................................10 4.5充分地、多途径地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12 5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i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物理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了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虽然缺乏一定的课程资源,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农村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物理教学有独到的价值和作用,也是保证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物理学科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课程资源的涵义及划分类型,详细地阐述了对农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这对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ii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Physics new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commendation” has placed special emphasis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Physics new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commendation” has placed special emphasis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will have a unique value on physical teaching and role, ensuring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in rural school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s, system introduction of the mean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type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expounded in detail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the principles of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inspired by the physics teaching have a certain role.Key words: Physics;course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ii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联系实际、面向社会。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这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充分开发和广泛吸纳社会上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对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就农村学校而言,虽然缺乏一定的课程资源,但其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无论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将它们转变为课程资源,这对于培养农村学生有着更大的促进意义。不仅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让学生掌握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农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对于广大农村学校,要将自身的劣势转化为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动力,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手段和措施,努力促进新课程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目的。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农村课程资源概述
2.1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目前已经出现三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1]:
第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第二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学校有将课程资源无限扩大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课程资源如果被过于宽泛地界定,那么反而可能造成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困难。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2]。
2.2 社会课程资源与农村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泛指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它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科技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工厂、社区、农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应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建立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3]。
农村课程资源主要指农村地区的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它包括生产活动、社会经济、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自然环境等。比如,农、林、牧、副、渔等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城镇单纯朴实的集市交易,纯真而人性化的交际氛围,古朴的建筑,简单的手工制作及生活用具,小作坊和小工厂,小型水电站,空旷的原野,绵延的大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甚至国家课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2.3 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要明确物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社会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性原则。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应简便易行、省时高效,要与教材内容相配合,要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能力的发展[4]。
(3)适宜性原则。由于各学校的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时,要因地、因时而异,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
(4)和谐性原则。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要与物理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等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3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3.1农村独特的社会课程资源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很大差异,传统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尤为突出。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经济条件落后,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资源相对不足,在需要较大经济、技术支持的课程资源方面没有优势。同时,由于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自身因素,当前物理教材的编写、物理课程的设计多多少少有一种城市化倾向[6]。
这一现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未来的信心不足,理科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已经停办了理科班,物理教师的教学热情越来越低。面对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作为农村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在这种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淡化课程资源落后的意识,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
虽然农村学校传统课程资源相对城市而言较为缺乏,但也应看到,农村学校处于社会课程资源的海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乡村文化、生产劳动、人际交往、生产工具、独特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现象等社会资源,更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它们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最佳的场景,是物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优质的社会课程资源。
物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规律为探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内容有其容量、时空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农村地方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使物理课程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性要求,又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7]。
在农村山区,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件生产工具、一件生活用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都是可待开发的课程资源,都在向我们招手。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农村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亲历性、具体化。农村课程资源就是学生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看得见,摸得着,十分形象具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体。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学生可去观察、调查、勘察、访问,触摸、感受、体味周围。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授之于渔。学生只有知道了怎么去学习,会学习,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生活中一些鲜活的物理问题为素材来分析研究,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利用新教材活泼有趣和通俗的编写特色先引领学生进入高中物理的大门,只要学生想学物理,我们老师就有办法了。
现实世界,操作起来也经济、简便、易行。因此,若用农村课程资源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丰富的内容可谈,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果用来设计探究题目,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能量”以后,调查社会和家庭能量的利用,并设计提高利用率、防止损耗的方案等,可以大面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同时,由于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对家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化,更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
3.3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素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性资源。传统的课程观念,认为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知识的传声筒”,往往忽视了教师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现代物理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是简单地教授课本,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资源遍地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应性;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要努力让课程资源形成课程教育互联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障,能把物理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崭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
物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主导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能只教“教科书”或用“教科书”教,还应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在学过“杠杆的原理”以后,教师可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像门窗、压水井、称、天平、扁担等等,让学生直观、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可要求学生用一些常见的材料,像木棍等,设计一些简单的工具,从而体会运用杠杆的便利[8]。
实践证明这些教具中呈现出的新奇物理现象和成功的制作,能自然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而且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会使趣味性更加稳定,就会继续探索,继续登攀,从而喜欢物理,热爱科学。
3.4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教学活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与学生互动起来,把一些生活、社会实例,引入教学之中,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有关知识后,要学生调查、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机械运动的事物和案例,如农村的交通工具,像自行车、拖拉机、木板车,了解它们的构造原理以及运动方式,并讨论怎样改进才能更经济方便。再比如,在学习过“安全用电”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村民违反安全用电的事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办法。这些实例不但简单易得,而且形式多样,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处处皆物理,用现实、易懂、经济的材料,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力。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如何开发与利用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
4.1转变观念,提高意识
物理教师受传统角色的影响,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就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缺乏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对社会课程资源往往视而不见,依赖于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这给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广大农村物理教师对于农村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又受到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因此,农村教师要突破传统束缚,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努力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4.2教师应成为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主要力量
学校如何评价教师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落实。如果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以学生的考 试分数论教师,课程改革就难以实质性地开展。以学生考试分数给教师排名,最明显的负面作用表现在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很难实现。新课程的综合特征则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进行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而排名无法使教师走出孤独和封闭的状态,无法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教师很难与他人形成真诚紧密的合作关系,互动互助变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身这个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课程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得到发挥。这何尝不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开发和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与探索。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社会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出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农村的课程资源变成源头活水,那么,农村学校就可扬长避短,开辟出符合农村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途径来[9]。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3让学生成为开发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亲身实践者
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实现人的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发展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意味着一种思想上的解放和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所以在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时,不能忽视学生的重要性。首先,新知识的获得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为基点。其次,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之中,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到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
4.4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利用 4.4.1在新课标教材中的利用
城市中的很多东西,农村没有,这是不争的事实[10]。农村中的很多东西,城市也没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任何可能的课程资源,因地域、文化、学校、师生等各自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因而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的特点。课程资源的独特性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和独特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目光。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中,一般都是用典型的物理模型来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模型的良好意识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是高中物理的重头戏。现在的省、市示范高中仍然适用此方法,但是农村高中学生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如果在高一学习之初就急于帮助学生建立各种物理模型的话,会使得学生感受不到物理情景的真实和鲜活的一面,认为物理离现实很遥远很抽象,教师为了使学生接受并理解物理模型,只能通过大量做题来强化认识,大家知道这对农村学生来讲是个巨大的伤害,刚开始学习,学生就对物理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试想,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还能往下走多远呢?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要如何来贴近生活呢?在新课标教材中举出几个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1:水车
在《物理选修3-3》中,有一幅照片(如图1所示),是水车被高处落下的水冲击而运动。通过水车及其运动,我们可以研究机械结构,可以学习圆周运动的规律,可以研究能的转化规律,可以学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图1 水车
案例2:小昆虫停留在水面上而不陷入水中
在《物理选修3-3》中有一幅照片(如图2所示),小昆虫停留在水面上而不陷入水中这一神奇的现象可以将我们带人水的表面世界。学习了表面张力后,谜底就可以揭开了。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后,类似的实验也可以由学生完成,比如,怎样使钢针浮在水面不下沉,怎样使硬币浮在水面不下沉等。
图2 昆虫浮在水面
案例3:植物中的毛细现象
在《物理选修3-3》中有一个毛细现象的实验(如图3所示),染红了的水通过植物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叶子里,把叶子都染红了。实验现象明显,很有说服力,用到的材料却很简单,一点墨水,几片树叶而已。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图3 叶子变红了
案例4:斧头劈柴的受力问题
在《物理必修1》中有一幅照片(如图4所示),劈柴是农村中一件最普通的家务劳动。切菜用菜刀,劈柴用斧头,似乎人人皆知。然而,人们为什么不用斧头切菜、用菜刀劈柴?是锋利程度的原因?还是重量的原因?或是刀背厚度的原因?还是兼而有之?这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力学问题吗?弄清了原因,也许学生可以设计出更省力的劈柴工具。
图4 劈柴
4.4.2低成本物理实验
低成本物理实验是国际物理教育界所倡导的一种物理教学工作行为[11]。其宗旨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以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短缺问题,满足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中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物理实验,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里举出几个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1:鸡蛋可做的物理小实验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惯性实验
用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为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由于惯性,摇晃不定,很快停止转动,由此可准确判断生鸡蛋熟鸡蛋。由此说明:惯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2)压强实验
用手捏鸡蛋,由于鸡蛋表面各处受力均匀,受到的压强较小,鸡蛋难以捏破,可是如果我们用同一只手捏两个鸡蛋,由于鸡蛋与鸡蛋之间接触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很容易把鸡蛋捏破。由此可证明压强的大小跟受力面积有关。
(3)大气压强实验
在瓶口比鸡蛋稍小的广口瓶瓶底铺层沙子,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待会儿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熟鸡蛋会被玻璃瓶吞进去。
案例2:气球可做的物理小实验(1)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先将手机装入气球内,用一根长线密封好。然后把它慢慢浸没于水槽中,并让手机的屏幕正对着学生。用另外一个手机对其进行拨号,手机开始振铃。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又可以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如图5所示)。这就证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图5 手机在水槽中
(2)物体的沉浮条件
用一个薄气球,装入水,密封好,缓缓放入水中,就可以看到物体在水中的悬浮现象。然后在气球中装入酒精,则可以看到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现象。最后在气球中装入盐水,则会看到物体在水中的下沉现象。这有效证明了液体中物体的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案例3:注射器可做的物理小实验(1)阿基米德原理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用注射器连接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接上装满盐水的瓶子,然后浸入水槽中。将输液管浸入水中,注射器慢慢往外拉,使输液管中的盐水进入注射器内,可看见沉入底部的输液管慢慢升起,然后漂浮在水面上。再慢慢的压注射器,使注射器内的盐水浸入输液管内,可看见沉入底部的输液管慢慢升起,然后漂浮在水面上。
图6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连通器原理
将两针筒用输液管连接好。从任意一个针筒加水,当水通过导管到达另一针筒时,停止加水,将两针筒固定,观察其液面看是否相平。将其中一针筒升高(或降低),待其稳定后,看两液面是否相平。
4.5充分地、多途径地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
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本地区各种社会与自然资源。同时,在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可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实习等途径,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物理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并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实践能力[12]。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农村地方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方面: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容和对象。诸如水土流失及保持、物理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污染、电磁污染及核污染等)的产生与防治的调查与研究,山区中对声的传播的学习与体验等。这些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具有明显的优势。
(2)从农村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方面:如农村的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乡镇企业、村办工厂、林场、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农业科技示范田等去参观、访问、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产,从古代人民的生活起居中找寻祖先对物理的发现及运用,体会古代人民智慧。
(3)从农村的社会活动方面:如参与农村科技宣传、“知识、文化”下乡、农民服务小组、文体教育等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更广泛、更实际、更生动的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
(4)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方面:如农业工具,犁、耙、锄头、手扶收割机等的使用及其构造原理,农村社会中阅历丰富的长者,技术精湛的农业技术人员等,他们都能够在不同层面、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素材或见解,这些都是很好的具有多向性的教育资源。
(5)从农村民族文化传统方面:我国拥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多种民族、多元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课程资源。物理学科的学习与探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并获得民族文化的熏陶。诸如:客家土楼的构造原理、“赛龙舟”的结构等就可成为当地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结束语
“生活—物理—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说明了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对于广大农村学校,要把自身劣势转化为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动力,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手段和措施,努力促进新课程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目的。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物理教学始终不能脱离实际,而正确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是保证教育工作持久、有序、高效开展的基础。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3):26-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姜海峰.课改: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3-10-09(04). [6]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科教育,2002(2):2-3.
[7]谢宏, 于基兵.基于农村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现状的教学策略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6):122-124.
[8]陈红君.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143-145. [9]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7-52.
[10]黄国雄.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怎样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J].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79):24-28.
[11]刘炎松.物理实验创新研究[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32-36.
[12]钱崇武.西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J].社科纵横.2008(23):238-240.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利娟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她严谨精细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孜孜不倦的工作热忱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我将铭记在心!感谢物电系的老师对我成长的关心和帮助。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关爱使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是他们使我安心完成学业。最后感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我提供查找资料的场所和优质的服务。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江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以在论文中作了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内江师范学院读书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内江师范学院所有,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