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评论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最早出现在报刊。
2、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
3、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4、新闻评论的特点: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群众性。
5、新闻评论的功能:引导;解惑;表态;深化。
6、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1842年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7、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我国宣传变法改良的第一份报纸,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性报纸。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评论家。
8、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则是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
9、毛泽东(1893——1976)的报刊政论活动始于1919年。这年7月他在长沙 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成了我国又一位有影响的新文化与新思潮的传播者。《湘江评论》是以评论为主的报纸。毛泽东早年著名的《民众大联合》一文,就是发表在《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上。
10、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报刊评论家。
11、张季鸾(1888——1941),现代著名资产阶级报刊评论家,爱国主义者。
12、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选题是立论的基础,立论则是选题的思想升华。
13、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理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14、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包括:敏锐感、洞察力、预见性。
15、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1、评论标题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即使以评论中由头或论据的主要事实为内容做题,也是为引发议论服务。
2、在评论标题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意向往往直接表现出来,除叙述、描写等手法外,还经常采用提问、感叹、反诘、商榷等方式做题,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评论标题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极个别情况下才有辅题(多为副题)出现,显得一目了然。
4、评论标题相对显得抽象,虚题较多,句式上也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词组、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两个字,显得简捷、精炼。
16、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贴切、具体、鲜明、精炼、生动。
17、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评论标题可以反复阅读、仔细品味,因而其标题可以较为深刻、隽永、语伊丰富、富有哲理;广播评论受众面广、受众的平均文化程度低且传播上稍纵即逝,其评论标题应该浅显、平易、语义明确、形象生动;电视评论传播手法立体多样,文字符号为主的标题辅之以必要的声像符号。容易补充和突出标题的内涵,但因同样以线性传播的方式播放,标题在讲究一定的文采和寓意的同时应不失简捷、明了。
18、新闻评论的结构要求:布局合理、层次明晰、逻辑顺畅。
19、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引论、本论、结论):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20、类比: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的实质突出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21、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一、平易近人
深入浅出
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
2、要了解读者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
二、形象生动
爱憎分明
1、巧喻善比
2、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
3、注意形象的感情色彩
三、入情入理
情理交融
1、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
2、和读者有感情的交流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①用排比、对偶等句式渲染气氛②用设问、反问等语气增强节奏感③要有点幽默感)
四、朴素精炼
要言不烦
1、道理要讲得实在2、篇幅长短适度
3、语言规范,字斟句酌
22、配发言论的效应:强调、深化、协调。
23、哪些新闻事实需要配发评论:方向性新闻、批判性新闻、倾向性新闻、对比性新闻。
24、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25、社论、评论员文章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26、评论员文章介乎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27、评论员文章的形式: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
28、编者按语按照性质和内容分: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
29、编者按语的表现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30、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创设了《今日谈》小言论专栏。
31、专栏评论的特点:稳定性、时代感、群言型。
32、小言论的特点:群言型、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33、《人民日报••今日谈》言论专栏,自1980年1月2日创办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上海《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由林放(赵超构)于我国解放前后主持笔政达四五十年之久,直到90年代初期因作者逝世而终止。
34、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就其特点而言,可以说论坛评论是介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但又不同于这俩种文体。
35、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和方法:立论的针砭性、有一点前瞻性见解、深入浅出,虚实结合。
36、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形式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37、杂文简洁多样的形式:简洁而有骨力、画眼睛,抓要害、可省的处所不硬添。
38、画眼睛,抓要害:杂文就事论理、寓理于事的表述方法,作者的议论则画龙点睛,着墨不多而正中要害。也就是在分析说理时,抓住问题的实质,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笔墨。
39、杂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1931年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说的。40、广播评论的特点:快捷、浅显、平易、生动。
41、真正意义的“形象化的政论”:电视评论不同于仅靠文字符号传播的报刊评论,也不同于仅靠声音符号传播的广播评论,而是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于一身的声画合一、试听结合的新闻评论。
42、电视评论的另一类是试听结合的评论,即更加注意电视自身传播特性的评论。其节目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电视述评。
第二篇:新闻评论(模版)
第1篇:时事新闻评论范文
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去年6月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目前已基本结束。习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开篇即提出,此次大会不仅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是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简而言之,活动虽结束,但贯彻群众路线反“四风”永远在路上。
习总书记的全篇讲话近12000字,全文总结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概括了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新认识、积累的新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文本中“党”和“群众”频繁出现,其意蕴深刻。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党”一词的出现频率达287次。依笔者看,一是强调树立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进步,也没有国家今天的稳定繁荣。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推进深化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是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改革合力的保证。二是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特别是在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情况,总书记在讲话中35次强调“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正如总书记所讲,“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三是强调增强党的“自我”能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聚焦“四风”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及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人民”、“群众”的出现频率达86次。“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共产党人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关注群众期盼。一是坚持为民服务,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不仅要树立服务意识,还要强化服务功能,更要提高服务本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好不好的根本标准。二是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真正动力。坚持群众路线,根本问题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对群众态度和群众感情问题。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党领导的事业才能永远兴旺发达。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屡提“党”和“人民”、“群众”,使我们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党员干部应时刻把群众当做亲人放在心上,情系群众,怀着赤子之心为群众服务,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样,党的工作才能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党和国家的各项改革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梦圆。
第2篇:新闻评论范文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些委员对公务员工资实行改革的提案,引发网友讨论。公务员薪酬高还是低?该怎么改革?围绕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杨士秋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15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杨士秋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工作肯定受影响,对此,社会各界应该达成共识。
经济观察报近日获悉,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说,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据透露,建立比较机制,是要求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以此来作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实施配套改革,则是指要将薪酬改革纳入到整个公务员体制机制改革,甚至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当中。
上述专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了。“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最终的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悉,在制定公务员薪酬改革政策的同时,人社部还与中编办、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正在筹划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其中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目前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改革方案,预计在年内将会正式出台。
调整薪酬结构
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经对各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做了调查摸底。下一步,人社部将制定严格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在大幅降低津贴补贴在公务员工资占比的同时,也使得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由暗转明。
上述专家说,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出台之后,受益最直接的将是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中西部、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国家将会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的依据是2015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组成。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职务高,相应级别就高,基本工资也高。从国务院总理到乡镇一级政府的科员、办事员,共分27个级别。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务员工资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现在国内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30%,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各省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同一省内不同县市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也差距很大。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多达32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
近两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在中纪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以及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都提到严禁政府官员违规领取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
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jú长尹蔚民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他还曾表示,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将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尹蔚民所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要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现在中央已经批准一些县市,开展公务员“职级并行制”试点。有关部门也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执行办法,有关专家预计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内,中央将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主要是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公务员的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也就是说,即使公务员没有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该专家说,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之后,一些职务不高,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其工资将可能与同层次职务较高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也就说,一个副科级的公务员可能比科级公务员的工资高,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同样也可能比处长还高。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县和乡镇层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涨工资呼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何香久认为,国家应该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其外,在提高公务员职务工资基数同时,要扩大职务之间工资的差距,以此体现不同职务公务员的责任风险和职务贡献。
何香久举例,一个正处级干部,从2015年至今的工资总涨幅约为37.2%,平均年增长4.7%,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74.8%。与企业职工相比,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是21001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提高至47593元,同比增长了127%,年平均增长15.8%。核算下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是公务员的3倍多。
但何香久的说法很快招致舆论的强烈反驳。反对者认为,何香久忽视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数偏低的事实,现在除了一些国企、外企职工的工资较高,民企、私企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工资中,津贴补贴部分,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公务员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灰色收入。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应该在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前提下,再提公务员涨工资。
据了解,2015年人社部已经就“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做了专题调研。尹蔚民在2015年年底的人社部工作会议上表示,人社部将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经济观察报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从今年6月初开始,就在陕西、湖南等地,就公务员工资收入、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在湖南常德调研期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表示,本次调研是为今后修改公务员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准备。
公务员分类改革
除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改革、制定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等方案,人社部年内全力推进的还有公务员分类改革(www.xiexiebang.com)。《公务员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就确立了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但据人社部专家介绍,目前除广东深圳、湖南株洲等极少数地区之外,公务员管理都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也就是对公务员职位没有什么类别划分。
深圳和株洲,先后在2015年和2015年开始起步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据悉,目前人社部下属的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对去年起草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做最后修改,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深圳的改革经验。
深圳最初只是在公安系统实施职位分类改革,到2015年,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深圳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到目前为止,三类公务员队伍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占比最大,高达69%,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占比居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人数最少。
按照深圳的做法,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之后,新进入深圳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的公务员全都实行聘任制,端的是“瓷饭碗”。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共分7个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级。目前深圳总计有4万多名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占比约为10%。自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以来,深圳解聘掉了20名公务员。深圳市人社局一位官员说,公务员队伍都是千挑万选进来的精英,没有任何理由要通过改革,降低公务员的待遇。
第3篇:新闻评论范文
连日来,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说他们发现了一桩怪事,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政府办公楼上怎么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这与那些以政府机关名义进行形象推介相比,简直是“最奢华的低调”,真让人感到很疑惑。(9月19日《大河报》)
奶店本是开在公共场合中,方便更多的人购买。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奶店开到了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内,仿佛成了为特殊人群提供,难怪被当地老百姓冠以“最奢华的低调”,这与政府机关形成鲜明对比,其形象根本就不搭调,更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背驰。
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此报道一出,自然又把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无风不起浪,是谁同意牛奶店开在政府大楼内?这牛奶店难道又是“特供”牛奶?牛奶店与政府大楼形成鲜明对照,很扎眼,更让人浮想联翩,政府大楼开牛奶店,给谁喝?养白谁?补了谁?这简直就是一大黑色的冷笑话。
政府大楼开牛奶店,不管是“低调的奢华”还是“奢华的低调”在百姓看来都是一种腐败,只是换汤不换药,危害更大,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理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警惕。加大监督、惩治力度,现在这种变向的腐败已经摆在家门口,是可忍孰不可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针对新发现的“低调奢华”现象,更多利用新媒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处罚的公开,让“低调奢华”如过街老鼠那样人人喊打,绝不能“低调奢华”沦为腐败的新阵地。
第4篇:新闻评论范文
今天,党委中心组学习,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上周参加中国记协、“三教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的体会。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也是最高的成就。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新闻观便是这一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性质:新闻媒介为耳目喉舌;新闻宣传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宣传工作是重要的政治手段,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新闻宣传的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舆论监督;传播典型经验,服务经济建设;育人、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与“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做到边学习边提高、边学习边改正、边学习边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重点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既“四风”问题。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诠释中国梦。丰富内容:“一个梦想”的伟大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句诗的历史时空观: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明天;认识上的三个逻辑关系: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帮;意识形态上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必须”的基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力量、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维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通过培训学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开展培训的意义加深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观点加深了认识;对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新闻观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政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和政治纪律;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原则,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树立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和改进新闻报道文风。要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透明度。要发挥好报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要使采编人员的思想得到充分提高,队伍建设出现新的气象,媒体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面对面大讲堂”听李斌主任报告
她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一个统领”,即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二是把握“两个重点”,即必须坚持以深化医改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是构建“三大机制”,即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四是推进“四项建设”,即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作风建设和机关建设。
第5篇:第十一周新闻评论
最近,lā dēng事件很受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大到国际上,还是小到我们的身边。“lā dēng死了”,这条新闻一出来,很多人都笑了,不管是玩笑还是实意。国际上响当当的恐怖分子死了,还是引发了很多评论的。有的是从铲除lā dēng后看美国内权利斗争;有的是挖出lā dēng多少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有的则是在惋惜他的才智。
lā dēng事件的结束,其实也代表着美国权利的最后归属。由此看来,并不是我们说一个国家哪好就是好的,它里面的有些故事我们可能永远读不到,也有可能永远理解不到。lā dēng事件仅是一个恐怖事件?仅是给大众造成恐慌,带去不便?不是的,就如新闻报道的,这也是一种权利的最后竞争果。所以说,lā dēng也可以说是了结这方面的功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很浅的一面,因为我们无法深究,我们也就不必去深究了。“911”事件,谁会想到纽约的世贸中心就这么被毁了,有谁又会想到火车坐着坐着就爆炸了呢?等等突然的恐怖事件,又会让谁心里不难受呢?很多人都死不瞑目,可是lā dēng在死后会告诉地下的他们吗?一条条命,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没了,lā dēng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思想呢?在这,我只能看不起他了,大程度上应该是恨的那种感觉吧。再说说他的才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按说防御系统也算顶尖的,在第一个恐怖事件发生后,后面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应该不只是防御这单方面的问题。在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智慧,一份稳重吧!只可惜,很让人心疼,这份这么好的才智,没有被利用在善意的一面,最后终沦为一份被人看不起的恐慌感。
第6篇:新闻评论范文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昨日9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观看人文社科成果展。随后,他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了解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情况。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告诉总书记,自己已决心全职回国工作,并将带领团队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习近平说,很好!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要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从实验室出来,习近平沿着校园小路步入静园草坪,这里正在举行北大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走到他们中间,同大家一起欣赏师生们充满激情地朗诵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
10时40分,习近平参加师生座谈会。北大社会学系2015级本科生曾格有幸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校方早就通知他们五四期间会有一场座谈会,但不知道***要来,直到前一天才确认是***要参加座谈会,“现场没有特意排座位,同学们都是随机坐的”。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12点30分左右,座谈会结束,习近平告别北大,门外聚集了数百名慕名前来守候的北大学生。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潘林程告诉记者,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见***机会难得,他在风中等候了3个小时,最终得偿所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岳俊也很兴奋,他不仅见到了***,还跟他握了手,“他给人的感觉和电视上没有区别,本人比电视上更帅!”
第三篇:如何写新闻评论
如何写新闻评论?
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如何写作
一、注意导向性。不断强化导向意识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强化导向意识就是要坚持和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党报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真正做到舆论先行,正确引导。
二、注意指导性。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工作,评论要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三、注意时效性。好的新闻评论讲究及时、迅速,讲究时效,它要及时体现党的要求和指示,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如果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鲜感,就起不到指导、鼓舞、推动的作用。
四、注意理论性。一篇评论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夫,关键还要有思想性,要有一些真知灼见。运用理论的力量把问题讲透讲深,充分表明了理论的力量。
五、注意艺术性。一篇评论要有好的论点,好的论据,提出的问题、阐述的道理才能在社会上立得稳、站得牢,经得起读者的挑剔和时间的考验。这是评论的灵魂和基石,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评论。同时,也要注意评论的艺术性,艺术性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如果文章内容好,但文字死板、干巴、枯燥乏味,也会影响宣传效果。
评论文字要力求顺口、优美,并且适当运用群众当中很有影响的语言,还可用作评论的题目。前几年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说法抓住了不正之风的特点。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祥,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六勤:
1、脑勤(勤于思考,对新闻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
2、眼勤(勤于观察,能迅速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3、嘴勤(不耻下问,善于打听);
4、耳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5、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脚勤(近距离观察,身临其境,有现场感)。
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 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但是种种差异中,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和梳理出稳定的规则和大致的认识框架。
根据个人的体会,我从内容、品质、力量、语言、心态、风格、语境、思维和感染力等九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业务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第四篇:新闻评论
习近平名言析读十七则
2013/9/2 21:46:06 [稿源:红网] [作者:刘细云] [编辑:叶鹏] 红网官方微博
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治党治国方略。其中不乏经典名言,为世人传诵。笔者不揣浅陋,择17则析读如次,以求教于大家。
一、理想信念是“钙”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析读】:
这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理想信念问题所打的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
鲁迅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而理想信念则是精神的内核和支撑。什么是理想信念?从哲学上理解,就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对此做出的不同选择,体现出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或社会团体或个人航行的灯塔。做为政党、团体和个人,缺乏理想,就会迷失方向;缺乏信念,犹如丢失灵魂。缺乏“钙”质和营养,就会骨骼疏松而软弱。
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教条主义者讥之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她唤醒国人,感染、号召和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舍命相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虽九死其犹未悔”;广大共产党员直面困难与挑战,矢志不渝,前仆后继。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一串串闪光的形象镶嵌入鲜红的党旗,映照着共产党人的赤胆忠诚。是什么给人们以理想、希望和智慧?是什么给亿万人民在探索真理、追求进步、推进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如此巨大的正能量?这就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追求,因为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周恩来总理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今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里,要有效抵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和“精神滑坡”,自觉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下所出现的诸如“否定革命论”、“社会主义歧途论”、“党史诟病论”以及史学上表现出来的“侵略有功论”、“现代西化论”等异端邪说。做为共产党人,更应经常给自己补“钙”,坚守信念的高地,找到精神支点和动力源泉。
补“钙”的途径多种多样:一是学习思考,多读马列原著,多读经典,补理论之缺,增灵气;二是实践磨炼,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接地气;三是自身修养,慎独正己,澄怀悟道,树正气。
做为党员干部,不妨读一读(英)特里·伊格尔顿所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必将获益匪浅。笃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传承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信念,挺起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二、道路理论制度“自信”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就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析读】: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句古语,表达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七绝,诗人表面上是写竹,实质上是借竹以写人。
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千疮百孔。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一次又一次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条通向未来的阳光大道。正如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最生动的诗句概括和总结了其光辉历程: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国情,特点优势鲜明。历经沧桑和艰难曲折,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旗帜不容改换,红旗不能褪色!
溯史励斗志,自信壮前行。中国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关节点上。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展现出一片新的前景、新的天地。畏首畏尾,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带来的将会是千古遗憾。唯有坚定信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方可美梦成真。
三、先禁其身而后人
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析读】: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改进作风。发人深省,不失敲响一记警钟。
其中引用了东汉·荀悦《申鉴·政体》“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句古语,翻译成现代文,即: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
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带头人,一言一行都是一种导向。“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自身做不到勤廉、清正,是很难让其他人信服的。如果一项制度或规定出台后,领导干部自己都无法做到,其结果可想而知。正如明代政治家钱琦在《钱公良测语·规世》中所讲“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又是一种为官之德。
翻开一部中国廿四史,会发现其先例不胜枚举。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晚年针对自己在位五十四年中,穷兵黩武,弄得“海内虚耗,人口减半”,于是在公元前89年下了一道《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错误,调整了政策。位居九五之尊的封建帝王,尚且能检讨自己,向天下人悔过,实属难得。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之后,曾上书朝廷,给后主刘禅写了一封书信,请求自贬三级,以示用人不当,自愿接受处罚,维护法纪之严明。曹操也曾因自己的坐骑受惊践踏了麦田,割发代首,取信于军,不仅教育士兵,而且震慑了那些以为“法不加于尊”的将校和亲信谋士。这是敢于担责、自省省人的一种体现。
再看近代中国工农红军朱德总司令在井冈山根据地最困难时期,以身作则,与红军战士一起下山挑粮,同甘共苦,“朱德的扁担”传为佳话。李银桥在《卫士长读毛泽东》一书中讲述了当年毛主席送子上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毛岸英不幸牺牲,毛主席得知消息后老泪纵横说了句:“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其言义薄云天,感人肺腑。领袖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流身汗,做个好榜样。在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要肩负起净化党风政风的神圣使命,带头按照党中央关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严约束自己,祛除“庸”、“懒”、“奢”、“散”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做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牟私利、清白做人的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自然可以取信于民,赢得百姓的口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析读】: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原意是指人踏在硬石上也能留下印记,抓到一块钢铁也能留下较深的痕迹,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工作扎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深入、务求实效。这与“蜻蜓点水”一词互为反义。常识告诉人们,石头也好,钢铁也罢,都是非常坚硬的东西,不下真功夫,不下苦功夫,印记和痕迹是留不下的。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来表达抓作风、反腐败的狠劲和韧劲,既充满底气、彰显决心,又情真意切、恰到好处。
关键在会抓。抓作风、反腐败要在抓准、抓紧、抓成上狠下功夫。“抓准”就是要善于抓住核心要害,紧盯风险点,牵住牛鼻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抓紧”就是既要抓得快,加快节奏,雷厉风行,又要抓得牢,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成”就是要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逐项分解,集中攻关,出实绩、见成效。
重点在力行。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行“踏石”之举,务“抓铁”之实,都是一种硬碰硬的功夫。这必须具有三种精神:一是打铁精神。铁匠铺里打铁要把握火候,要连续不断地趁热敲打,把击碎的东西击碎,夯实的东西夯实。二是钉子精神。要像钉子一样深入下去,掌握情况,了解情况。三是滴水精神。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入手,一步步一点点地解决问题。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一阵风、走形式,虎头蛇尾,最终会失信于民。领导干部要有“成功不必在我任期”的胸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承前责,忧后患,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踏”出干劲,“抓”出实效,把发展的蓝图绘得精确,把百姓期盼的事做得精细,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
六、老虎苍蝇一起打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析读】: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问题,特别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成为我党反腐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是对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更高要求。
“打老虎”体现了我党反腐败的决心,更传递了我党反腐败的信心。“老虎”,顾名思义,是指上层的、掌握大权力的人,他们腐化堕落,危害极大,必须果断除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实践证明,“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打“老虎”,可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打苍蝇”体现了我党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较之那些动辄数百上千万、过亿元的大腐败,较之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贪官,那些脱离群众的小腐败:诸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索拿卡要;诸如套取、侵吞、挪用涉农惠民资金;诸如教育乱收费、医生收红包、药价虚高;诸如垄断行业的垄断收费等等,有如“嗡嗡”乱飞的“苍蝇”,同样令群众深恶痛绝。这类“苍蝇”因面积广、数量多,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却如同“温水煮青蛙”。因而,反腐败不能“抓大放小”,在打“老虎”的同时,也要打“苍蝇”。这不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反腐正能量的有力彰显。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必须要有勇气和胆魄。在打“老虎”的时候,不能有畏惧情绪;在打“苍蝇”的时候,不能时松时紧。在惩治贪污腐败问题上,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触犯了,就要坚决出手惩治。坚持大贪小贪一起抓,做到重点突破、立体打击、逐一排查、不留死角。对大的要严惩不贷,对小的,绝不姑息迁就。
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析读】: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这一讲话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高度概括。
自从人类有政治社会以来,权力随之生长。但如何限制权力,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一直是政治社会中的一个难题。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英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因此,无论何种社会,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都不失为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克服腐败的根本方法。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我党对制度反腐的高度重视。反腐败,不仅仅靠查办一些案件和惩处腐败的干部,关键是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相关机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怎样才能使其无缝可钻?以往,我党在惩戒机制上下了很多功夫,近年来诸多贪官落马就是明证。但是,在防范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尚需完善和加强。就防范机制而言,对权力施行的范围仍然缺乏明确的界定,如大量的行政审批权限造成大量的审批腐败,甚至还出现“前腐后继”现象。此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威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部分地方对批评报道的遏制导致官员的侥幸心理加强。进一步限制权力施行的范围,让权力关进制度之内,充分保障公民的批评权、监督权,才能够真正防范腐败行为和压缩腐败发生的空间。
腐败如同野草,它会滋生蔓延。制度反腐,就是要通过体制创新来逐步消除管理的“盲区”和“死角”。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唯有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让权力时刻保持警醒;唯有长期性的拒腐防变,清除权力滥用的缝隙,不给“权力寻租”者以机会,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和肌体健康。唯其如此,反腐就不会陷入“运动式”、“一阵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泥潭。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我们党员干部而言,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作为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既不能专权、越权、以权谋私,也不能因有权力的约束而无所作为。要对制度心存敬畏,自觉按制度用权,按制度办事,依法履职,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析读】:
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庄严承诺自己必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他引用《尚书·周书》当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开宗明义,然后对社会各界殷切希望,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要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其言辞恳切,令人鼓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其意是:取得伟大的功业,则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做到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要勤奋不懈的努力。凡事,勤则易,惰则难。任何成功,都是勤奋的根茎上长出来的甜果。“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能补拙”、“人勤春来早”、“业精于勤荒于嬉”、“一勤天下无难事”等,都源自中国典籍和民间俗语,是历史的实践积淀下来的“真理”。
志向远大与勤奋工作,前者务虚,后者务实。非务虚不能目标高远,非务实不能积跬步而至千里。“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就是对那种“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辛辣的讽刺。没有勤奋和毅力,再美好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热忱,只是纸上谈兵。《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语中的两个故事,就是很好的诠释。习近平重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在厘清务虚与务实之间的关系。中国梦的最高境界就是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人民脚踏实地付出艰辛的努力!
九、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析读】: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提到世界各国关系时,郑重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习近平以通俗的道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时代主题。
鞋子和脚的问题,让人自然想起《韩非子》里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鞋子的长短、大小合不合脚,只有自己试穿才最准确。但郑人不这么认为,他宁肯相信“度”(既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是“遂不得履”,落得个无鞋可穿。《淮南子·说林训》里“削足适履”的故事,也异曲同工。一双鞋子摆在那里,穿不进去,就把足削了,结果穿是穿进去了,但人已疼痛难忍、寸步难行。
上述两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要变通,不能死搬教条,墨守陈规。陈云同志指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是说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才最靠得住。橘树生长在淮南能结出香甜可口的橘子,生长在淮北结出来的却是酸涩难咽的枳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而妨碍其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鞋子之于脚,美观也好,护脚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走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要做的是不但要有鞋子穿,而且要穿上适合自己的鞋子,这样才能走得远,才能走得精彩。
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析读】: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引用了西汉散文家桓宽《盐铁论》中的一句古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号召大家勇于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亚洲和世界繁荣提供不竭动力。
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昭公废卿士,以省事节用,不可谓变祖之所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而未可谓忠臣孝子也”。
把上述古文译成白话,文学说:“明智的人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有学问的人会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来制定策略。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鲁定公以昭穆制度为依凭,给闵公和僖公安排合适的位置,把颠倒的顺序恢复过来;鲁昭公废弃卿士制度,以节省开支,恢复民力,他们都改易了父祖的成法,可没有谁说他们这样做违背父祖的意愿。秦二世崇尚秦始皇的意趣,继续完善阿房宫,赵高推广秦严苛之法,进一步完密法网,可是没有人说他们是忠臣孝子”。
原文当中的一小段话,127字,如用古代人不用标点的著书之法,仅103字,但内涵丰富:孔子赞成新礼法,主张节俭;鲁定公、鲁昭公易父祖之法,却受肯定;秦二世和赵高师法前朝,却受否定。这说明一个道理:世事常新,法令制度当应时而动。
当今世界,地球一村,世事纷繁,祸福此去彼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随机应变者风生水起,因循守旧者坐待成败!习近平提此古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没有改革创新,梦想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新世纪新时期,我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压力的挑战,希望与困难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这需要识时务,善驾驭,激活力,顺潮流,以创造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十一、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
【析读】:
和平有多重要?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给出了答案:“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没有和平,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将和平比作为空气和阳光,浅显易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和平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传递了中国的一贯立场和正能量。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全人类、全世界的共同财富,看似天天在我们身边,但是一旦失去,人类将难以生存。一战、二战摧毁了无数生命,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仿佛就在昨天。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一部悲壮的战争史。“三国乱世”的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开元盛世”的万象更新、富庶繁华,这只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缩影。战争与和平,犹如地狱与天堂。和平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呵护,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任何妄图干涉别国内政、挑起战争事端、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都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滋润着自然,养育着生命。没有了和平,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无从谈起。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和为贵”的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爱护和平、促进和平,是中国的责任,更是中国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平是基础。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上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战略,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只会给整个全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和平这样宏大的命题,似乎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很远,其实很近。每一个人都要生存、要发展,如果没有和平,我们连起码的生存都没有,更不要谈什么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为和平尽到一个“匹夫”的责任。这样我们就能拥有和平,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沐浴到灿烂阳光,享受到幸福生活。
第五篇:新闻评论
7839《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②强烈的时效性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3、①面向广大受众②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三、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
2、监督的作用
3、表态的作用
4、深化的作用
第二章
一、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提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二、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二、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2、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 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准确性具体要求
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云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表现:重提示、洞察和预见性。
第三章
一、评论标题的功能
1、概括论题范围
2、昭示中心论点
3、表明作者态度
4、吸引受众注意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
1、题文一致
2、意向鲜明
3、言简意赅
4、生动引人 如何做到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2、活用成语、俗语。
3、采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等)
第四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评论的论据: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常用和有效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 A 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B通过若干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论点。
(2)引证法
(3)反证法
2、虚和实的结合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一类是务实的。
(1)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
(2)务实性言论指的是写作有关工作、业务问题的评论。
3、破和立的结合(1)以正面立论的评念经则需立中寓破
(2)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二、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1、据事议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
2、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的具体方示:
(1)纵横比较法。(2)对比法。(3)类比法
3、论辩交锋: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4、算账说理:正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第五章
一、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2、演绎式结构: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3、并列式结构:一种将总论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4、递进式结构: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四、评论的开头与结尾(分辩、选择)
第六章
一、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二、形象说理分为
1、善于运用比喻。
2、形象化的语言。
3、巧用诗文典故。
三、以情动人,分为
1、有感而发。
2、寓感情于形象。
3、修辞手段的活用。
四、要言不烦。
第七章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
2、加强政策观念
第八章
一、社会是代表报刊通讯、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二、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未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梁启超创办并主编《时务报》
三、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出,精心写作社论内容是一项极重要任务
四、党报社论向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五、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1、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例《光
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第九章
一、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
二、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第十章
一、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念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二、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大致可以分为:
1、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
2、政论性按语。
3、注释性按语
三、按语的功能
1、提示说明。
2、评价表态。
3、提醒建议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3、文字精粹,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第十一章
一、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1、具有群言型的特点。
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专栏评论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三、个人专栏评论。例: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
四、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第十二章
一、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三、1、工作述评。
2、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3、事件述评。
4、思想述评
四、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一、杂文的主要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2、强烈的战斗性。A、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B、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
4、简洁精粹。
第十四章
一、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再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
2、浅显明快。
3、平易近人。
4、上口动听
三、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1、广播谈话。
2、口头评论。
3、录音评论
第十五章
一、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1、声画兼备。
2、视听结合。
3、双线互补。
三、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1、口播评论。
2、录像评论。
3、电视新闻评论。
四、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
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选择10分,填空10分,名词解释12分,简答18分,对评论进行分析10分,针对材料写一篇评念经40分。
有可能进行分析的评论:
P40《“寒童”的呼唤》
P77《希望在人间》
P100《“助廉”与“助贪”》
P217《于细微处见精神——国庆纪念活动改革有感》
P243《活鸡进港第一天华西新春新事多》
P265《催一催不如推一推》
P300《是“维护人权”还是推行强权?——评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