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小课题
指导学生欣赏与修改,变学生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一、课题的提出
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与修改,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了解与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全体共同提高。
(二)理论依据
1.成功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即成功教育。2.《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习作”的阶段目标有“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要求。
3.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指出:“平时作文,教师很少提自我修改的要求,学生往往懒于修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只提笼统意见(如内容不具体,语句不形象等),学生也不愿修改。如果提出具体的要求,划出需修改的词句,或朗读了班中同学的优秀作文,榜样具体,容易取长补短,上进心被激发,则愿意修改。”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1.欣赏的引导。欣赏与德育、美育的导向作用;学生自己欣赏与教师指导下的欣赏相结合,欣赏与习作要求相结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真实”、“新鲜”、“创意”、“个性”的表达。
2.修改的引导。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3.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4.“学会欣赏与修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五、具体做法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3.培养学生对欣赏与修改的兴趣,还必须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
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对比实验法、个案发展观察法。
(三)研究的步骤(计划周期为一年)1.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2.
实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9月—11月)交流研究,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2月)
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0年1月—2010年2月)
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
3.总结阶段(2010年2月)进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张店金山学校语文教师
侯梅菊
2009 年3月
第二篇:语文小课题小结[范文]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学会品味与修改,有利于
学生发展的习作评改研究》小课题研究小结作业批改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批改都是教师一人包办的,教师受苦受累,却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在讲解与批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针对作文教学中的以上问题,我校教师采取新的批改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批改中。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把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主导地位,放之前,我们要用很长时间去扶他们一段,教师范改,授之以
“渔”,明确要求,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能够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美词佳句。在作文空白处批出作文的精妙处或不足处。写评语,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
对于批注的具体写法,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做批注: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哪一个好词,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句话给人一种什么感受?等等。对于评语的写法,不能过于笼统,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应细化,如可以列出具体的批改方向:内容上的批改,可以从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方面去批改;结构上的批改,可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过渡与照应安排如何;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方面去批改;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找出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
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去修改。
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一定拿出批改学生作文的示范,打印好,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按照示例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批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范文的榜样作用,学生批改起来就可有的放矢了。
最后,通过修改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其兴趣,学生体会到了修改的好处,修改作文成为一种需要。
中梁小学
六年级
2011年6月
第三篇:语文小课题总结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课题总结
初二语文韦海燕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因此本学期以研究“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课题,学期即将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谈谈收获 一)书籍选择类型多样
本学期除了要求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活着》,《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三本书和《读者》,《故事会》等杂志,引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读书。截止到学期结束,两个班100%读完一本,86%的同学读完两本,23%的同学读完三本。从学生阅读数量看,达到了预期目标。二)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读书过程中,我建议学生将其优秀的句子或段落随时摘抄下来,并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赏析。一学期下来,学生都能够坚持下来,有的同学还用两支笔的颜色将摘抄和赏析分开,而且在点拨之后,学生不仅能够摘抄运用修辞的语句,也会从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思想主题角度进行赏析,在每次批阅下,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期中考试成绩中,学生阅读平均分从原来的8.2分,提高到10.2分,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理解力初见成效。三)随笔迁移思路开阔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将《读者》和《故事会》穿插进来,一篇篇立意深刻的文章,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很快将学生吸引住了,每月一期的内容,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随笔最明显的进步是,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利益也很深刻,读起来颇有味道,我想或许是这些文章和故事对学生的无声的影响吧。四)读书交流收获满满
两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会,是分享的盛宴。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的畅谈读书的感受,和对人物的点评,也可以分享自己积累的优秀篇章,同时还可以展示自己的随笔佳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促进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爱。
二、说说不足 一)时间不够充足
当真正和孩子们读书开始,突然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每天10分钟的阅读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二)教师指导次数少
教师的指导应该对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本学期主要以放羊式自由阅读为主,缺少老师的指导。
三、想想未来
已经初步感受到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希望在下一学期,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适当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课题总结
初二语文韦海燕
第四篇: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小课题的确立:
1、源于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而需要迫切解决的。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有阅读、写作、积累与运用。因此,我们六至九年级分别确立的课题为:
六年级:写字教学
七年级:阅读
八年级:生活化作文
九年级:作文指导
2、这也是教研一体化的体现。
二、小课题的实施:
简单的说,小课题进课堂。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以常规检查促研究。
具体要求:
1、双备课:建立单独的小课题备课,总课时不变。
2、上课:包括备课,根据本年级课时安排,一至两周一课时。
3、听课、评课:教研组组织听课的重点在小课题课。
4、作业呈现。
这些都纳入常规检查与打分。
三、小课题的呈现形式:
1、研究方案
2、备课
3、上课、听课、说课、评课
4、讲座
5、活动与作品展示(上课与讲座是教师展示,作业、作品是学生展示)
6、研究记录、阶段总结等其它过程性材料。
四、设想与其他要求
以小课题推动高校课堂建设。
1、依托六年级写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做好基本功。
依托七年级阅读教学,着力在文体教学上寻求突破,并在预习、讨论、展示、反馈、拓展等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依托八、九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及作文指导,着力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依托小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2、学习与共享
组织分年级分小课题听课、说课评课及听讲座等,以学习语文教学内容其他板块的好方法、好资源。
力争做到一年后,积累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谁都可以拿来用。
3、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和网络资源。
要学习、借鉴、吸收、运用,也要充分考虑我们的教学实际。
4、明确分工,强化合作。
5、阶段性总结与反思。每月末教研活动,总结、反思、交流。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课题研究阶段心得体会
建昌营镇新房子完全小学
张艳如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这个阶段的学生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即使理会图意,也表述不清,语句不通。经过一段时间的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2、语句不通,重复性语句和错别字多。
3、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局限于图上的内容。
4、格式错误,不能合理运用标点符号。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查、摸索,我觉得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喜欢写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
1、培养观察力: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练习常见的句式:谁 在哪儿 干什么
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
(或心情如何)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说话,能说完整的话,一步一步为写作奠定基础。
3、由说到写: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话能说完整,就慢慢让学生开始写,逐步达到写作的目的。
只要我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在看图些话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