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长河里,那一抹诗意
历史长河里,那一抹诗意
黄绿色的液体在杯中肆意荡漾,水雾氤氲,液体滑入喉间,初生涩、涩生甘、甘后既是回味。茶香在不大的房间中飘荡。随手翻开早已泛黄的书页,那书本特有的蕴藏了多年的芸香和茶香融合在一起。眼波流转,微笑蔓延上嘴角,为的是千年来不变的优美辞藻,为的是文人墨客独有的华美韵意……
一、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七岁稚童都会念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高中课本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谁说,著作一定要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诗经》的存在便是这一愚昧无知的说法最有利的反证。诗经,已是先秦时代不朽的名篇,明明没有华丽无双的诗句,却有着人民心中最质朴的那份感情,亦是人们心中最为单纯的感想。因为厌战,所以有了《击鼓》;因为思念,所以有了《绿衣》;因为爱恋,所以有了《蒹葭》。这都是人们心底最为真实的想法,文人墨客们往往用更为华丽的语言反复书写者先秦人民所想所感,而现在的我们反复背记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称赞它们是千古名篇。但是,我们却永远不会忽视那本最初的《诗经》,那本简单、深刻、真情的诗经。
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也许以我现在这个年龄说这样一句话,有人会认为我还不够成熟,但我还是要说,在整个汉乐府里,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便是《上邪》
在我看来,《上邪》并非是一阕单纯的爱情誓言,更重要的是作者别具一格的匠心,连用三个反自然现象,为的,只是向恋人言明自己的忠贞不二与至死不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惊异,但可以让人深深地意识到女子对于爱情的坚定。
据说,长沙王吴芮听到妃子毛萍的这句有感而发,竟然想到了死,这倒也是,有爱情如此,生亦何如,死亦何如?若我是长沙王,早已是生无所恋,死无所惧。
三、梦红楼、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家里一直都摆有一本红楼梦,大概从小学开始,我开始看绘图本的红楼梦,登上了初中,才开始看原版,源于对这部书的喜爱,三年来我翻阅不下数十次。从粗略的看故事情节,到被文中人物所感动,再慢慢的开始探寻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
而如今,《红楼梦》之于我更像是一根隐藏心底深处极易崩断的弦。读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我会哭;读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会哭;读到“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还是会哭。金陵城里的贾史王薛从鼎盛到衰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从萌芽到不得善终,唏嘘、悲叹过后,我开始思考这究竟是宝黛的爱情不够不如先前的吴芮、毛萍一般矢志不渝,还是千百年封建社会里一个可悲而短暂的缩影?
梦回红楼三百年,红楼梦尽三十天。弹指一瞬间过去了,等再过三百年以后,《红楼梦》留在人们心中的又会是什么?
从《诗经》《离骚》到《汉书》《史记》再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源于对那浩瀚如海却又美丽异常的古典文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飘飘的衣袂,儒雅的气质,多情的哀怨和离别,中华上下五千来渊源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啊,早已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春风和煦、夏雨霏霏、秋风瑟瑟,冬雪纷纷。
静夜半,莞尔微笑,为的,不过是千年来不变的优美辞藻,为的的文人骚客独有的华美韵意……
第二篇:深秋里,感受那一抹阳光
深秋里,感受那一抹阳光
时光踩着年轮的肩膀,流星一样在天际间划过,岁月吹皱了春水,涟漪一般在秋色里沧桑。秋的金黄洒满了道路的两旁,参差优雅的枫叶红,像一个个伸长脖颈的红嘴画眉,百啭千声的吟唱,吟唱出一曲曲深秋的旋律和秋天画釉一样美的乐章。
春天的霓裳轻踩着莲花步,摇曳着曼妙的身姿,在你不经意间,悄悄隐退在季节的转角处。在经历了炎夏的酷恋,暴热的狂想,一缕缕清爽的秋风,荡去你眼中的迷茫,让你浮躁的心绪沉静下来,内心变得坦然安静。
清风荡漾,秋意微凉,在轻浅的泠冷中,静静地坐在深秋的一隅,眺望远山的浓墨重彩,凝视峡谷的枫红橘黄,掬一捧河塘清幽,拈一缕莲瓣馨香,吮吸着深秋的气息,感怀着秋韵带来的诗情画意。
江城如画里,如若是朗朗晴空,人的心胸会自然的舒爽,如清凉的溪水,欢歌悠扬,如若是烟雨蒙蒙,远看雨水夹明镜,眺望双桥落彩虹。你会忘乎自我,心随彩霞飞,陶醉在亦真亦幻之中。
往往,落入人们眼帘的不是秋的稻麦金黄,而是落叶的萧肃,失春的落寞。春去了无痕的一些悲伤,诸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的惆怅。
如此,心情会随着春去的踪影也蒙上了一层灰色,像阴雨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点亮色,如寂静的湖水,激荡不起一丝波澜。心绪搅上了泥浆,坠入烟尘迷雾。
情绪跌入低谷,一些忧郁的伤感缠绕着,像绿萝的藤蔓,牵绊着,撕扯着微疼的忧伤。感伤春天的短暂,感慨失去的青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是呀,人会老,落叶会发黄,一个蹦蹦跳跳的幼童,有一天也会柱起拐杖。花开花落,生老病亡,是自然界的规律,凭借人的主观臆想,是改变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红尘,势无阻挡,人生百年,只有珍惜每一寸时光。莫待到白发再空悲切。遵循自然,感受阳光,别虚掷了韶华好时光。
春去秋来,冬寒夏暑,每个季节都有其各自的景观,人也一样,既然,人在世不过百年,就会有一个成长和衰老的过程,而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美好的一面,应面对现实,正视自然,才能踏实坦然,开心每一天。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犹豫、愁怅、迷惘让它无处藏身,快赶跑心中的那一点点虚幻的忧伤。
光阴如滴水的沙漏,流失掉去不还,岁月荏苒,不觉已时过境迁,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踏遍了山河百川,仿佛溪流中的积石经过了洗礼和历练,人会变得如秋季一样沉稳和成熟。如秋日的暖阳一样,散发着七彩的光环。
深呼吸,呼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清爽的清新气息,人会变得格外轻松,秋日里晴空朗朗,阳光明媚,走进秋韵,步入阳光,让细碎明媚的光线驱散心中的阴霾。
今生,我不再忧伤,紫陌红尘中,我愿做一个温婉娴淑的烟火女子,携一片采菊东篱的悠然,拥一怀返璞归真的恬淡,采一丝阳光,氲一瓣心香,温暖在心,不在指尖微凉。
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在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深秋里,举目远眺,放飞心情,让恬淡和惬意充盈心田,让轻松和舒适沐浴心间,怡然自得,开心悠然。
让我们感受秋日里那一抹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广阔而又光明的航线。
文章出处http://
第三篇:那一抹绿色
那一抹绿色
九(7)班
刘乐
曾经,我感受过花开的芬芳四溢;曾经,我也看见过小树生绿叶的翠色青春;唯独那抹绿久久不能让我遗忘,它总会像璀璨亮丽的星星点缀着我的内心世界。不过,在这长河里,有一种光芒最为耀眼,它来自那寒冷寂寞的春天。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每次回到家总会在院子里活动活动。又一次,我和伙伴在玩耍,突然刮起了大风,我们就停止了游戏,靠着墙,突然我的伙伴大叫一声“哇,那是什么?”另一个同伴说“只不过是一堆枯草罢了,有什么可惊奇的”。突然,我脑袋里蹦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不如把它烧掉,取一下暖”。这个想法立即被赞同,我们找来了火柴,点燃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点燃了那团在墙角冻僵了的枯草,顿时烟雾四处飘散,它为了我们带来了冬日的温暖。虽然只是很短暂的时间,但却已经被烧焦了,化为灰烬,消失在那个墙角处。
第二年初春时,就下来了蒙蒙细雨。雨水滋润着万物,在雨后我尽情的呼吸清新的空气,诱人的花香,眼角出突然出现了一团绿色。走近一看,原来那几颗小草发芽了,它们就在墙角悄无声息的萌芽了。我愣住了。望着它们上面的雨滴,我思索着:那不就是它奋斗的泪泉吗?它是那么的鲜明耀眼,它不就验证了白居易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
望着这个幼小的即将破头而出的小生命,顿时我心里有一种情愫涌上心头,或许是懊悔,或许是敬佩,但过多的是感动。
绿叶虽枯黄坠落,但我们不能忘记它在夏日里奉献的浓荫:流星虽然会稍纵即逝,但我们不能忘记它在星空中划出那片彩虹:小草虽然会枯萎,但我们不能忘记它在春天里带来的那抹绿,不会忘记它带来的那份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总评:虽是写草的一抹绿色,却体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主旨鲜明构思巧妙。(指导老师 张仁文)
第四篇:那一抹绿色
那一抹绿色
一缕春风吹绿了树上的一抹绿色,吹过脸颊,拂过发梢,暖上我的心头。周末我与同学相约去书店,路过一家敬老院。里面静谧清幽的环境吸引着我,看看离约定的时间还早,我决定进去坐坐。初春的气息泛着丝丝的凉意,淡淡的阳光懒懒地打在身上,投下一片小小的光晕。
我坐在了长椅上,仿佛没有了中考的重重压力,只享受这难得的闲适。微微仰头,看见身旁一棵腐朽的老树执拗地不愿倒下,原来是另一棵树支撑着它。我的心头莫明的泛着层层暖意,春风拂过,我隐约看见了枝头的一抹绿色。
眯着眼,我有些陶醉的沉迷在春的怀抱。静谧的晨简单清浅。忽然我隐隐听到了一阵脚步声,循声望去,一对年迈的夫妇映入眼里。那位老爷爷坐在轮椅上,花白的头发,老奶奶则推着轮椅,弓着的背给人一种无言的安心。走近了些,我看到老奶奶把嘴贴到了老爷爷的耳边,低声地说着什么,老爷爷不知回了些什么,老奶奶的脸上是一阵会心的笑意。
老奶奶推着轮椅越走越远,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像是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在春风中轻轻的低吟。那一缕带着希望与生机的春风轻抚着我,在我心头晕开了一抹淡绿。抬头,依然是老树不愿倒下的身影,另一棵树顽强地支撑着,那一抹绿色似乎更鲜明了,这或许才是它不愿倒下的理由吧。
站在中考的门槛,几许迷惘,几许憧憬,但我知道父母的鼓励,老师的支持就如那棵树支撑着我,是我努力向前、不愿倒下的理由。
绿色,承载着大地母亲的爱,寄寓了无数人的希望。那抹生命的绿色,是不离不弃的相守,是相濡以沫的扶持,还是默默无闻的关爱„„我相信它一定是这世上最朴素最美好的情感,就像是时光的伴侣,悄悄流淌在你我身边。
滚滚红尘,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单纯而执着的心。就像老树,就像老人,珍惜爱自己的人,我们都能收获那一抹生命的绿色,那便是在心上开花、生果„„
第五篇:那一抹桂花香
那一抹桂花香
东阳人民医院脑外科 任爱兰
1988年8月刚走出校门的我们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报到。这次我们共同进院的有14位同事。院长,与书记与我们开了个小会。就把我们安排在了一幢冬暖夏凉的宿舍区二楼。当时那幢楼里每层一个公用卫生间,一个公用自来水间。我们分到了一张床垫与床架。5个19-20岁的女孩子一个宿舍,隔壁的隔壁是吴金忠他们,也是五个人一间。每间房子除了一张床,一些日用品,就没有什么空间了。在那挤日隆隆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了我们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实践工作。我被分配在了外科。在病房大楼的五楼。整个病房大楼高6层,内外妇儿及骨科各一个科室,每个科室40张床位,6楼是手术室。大楼前小花园里,茂盛的草苹,边上种植着好几株茶树,桂花树,夜间在养花师傅不在的时候也曾去摘过那诱人的桂花插在瓶子里,那样整个宿舍就全弥漫了这桂花香。大楼门口是一个假山小池。池里养着好几尾红鲤鱼。上下班时经过常看着好几尾鱼摇着大尾巴悠闲地游着。再往前就是我们的门卫了。那时有严格的病员探视制度。家属要有我们护士提供的小卡片才能在医生查房时间探视患者。出了门卫往左拐20米就是我们的宿舍楼了。
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班,那浓郁的桂花香总让人充满人青春与活力。交班后做好晨间护理,医生开始查房。我们完成输液等治疗任务后就在办公室里做些棉球,棉签,那时执行的是功能制护理。我的第一位护士长是金菊芳,她严谨而慈爱。那时的病人对我们真的是很尊
重。医务人员说的几乎是言听计从。也因为如此,感觉自己做一个小小的护士,能为病人解除一些痛苦也很幸福。
很快的那一幢病房大楼不够解决病人的住院问题了。就在那房子的西边扩建了同样高的一层楼房,扩充了一倍的科室。
94年在王锡伍的资助下造起了急救中心大楼。有幸在那急救中心大楼的ICU病房工作了5-6年。想当年,ICU的成立真的挽救了好多本来不能挽救回来的生命。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成功抢救了生命以后,在社会上就流传了,只要能送到医院,患者就有生的希望。慢慢地除了单纯的抢救重病人,为更好地利用资源,扩了心内科病区。同样的心内科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新生。在金爱娟主任,厉伟民主任及后来的李国洪主任。赵水花护士长,王静雅护士长带领下,ICU兼心内科病房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在心内科危急病人多,多年来都实现了安全医疗,为心脏病患者谋得的健康的福祉。当时的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已逐渐转变为整体护理。整个护理工作程序已是完全不同。除了治疗以外,更加注重的是健康教育,病人的满意度,如何满足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如何满足越来越高的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如今在医疗第一线奋战的我们,看到的已是面目全非于进入东阳人民医院第一天的景象。整个医院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已天然不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已换了新面貌。包括楼房前的一草一木。那种花的老师傅也应该是早就修身养性去了。秋天到了,那扑鼻的桂花香还在否?走在那病房大楼前曲折的小公园里,那些花,草,树啊的都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一阵风吹来,哦,那是桂花香。20年过
去了。作为一个小小的护理分子。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也曾为人民的健康奉献我们的青春与汗水。医院有了蓬勃的发展,而我们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后在未来在我尽可能的能力内,我将继续在这里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见证我们医院健康蓬勃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谋求更高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