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肌体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我们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使学习也成为生活,而不仅是生活的准备。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辑,叶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读完全书,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说实话,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第二篇: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感
悟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远方一棵大树,树影斑驳,一片光的海洋,我迷茫的走近。
树下,似一位老僧,慈眉善目,背影照到我脚下。低首自问,这不就是叶圣陶大师么?
“大师,您好!您能帮我解惑吗?能帮我治病吗?” “你有何惑欲解?有何病欲治?”
“是这样的,大师,现在教育理论书籍那么多,各种成功的例子太多,但又不能直接拿来唯我所用,无论那一种到我这里似乎都取不到好的效果,我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可能是我消化不良,需要良药治病,请大师指点迷津!”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些你能明白吗?”
“大师,我还是不能消化,不能明白,我具体怎样去做呢?” “哈哈哈……”
突然,白光一闪,进入眼睛的却是我的房间,原来是南柯一梦。
今年暑期,拿到了一本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虽不是一口气读完,但其中很多篇让我感触颇深,却又有很多地方不能读懂,满脑子想的全是叶圣陶大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在教育我的孩子方面取得益处,于是,便有了以上一梦,醒来后,虽有点好笑,但还是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一些!
阅读大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必须树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越高大越完美,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心底善良,舍已为人,关爱学生,淳朴谦逊,平易近人,才华横溢,治学严谨,施教有方,这种德才双馨的教师能征服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学生心悦诚服,自豪不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记》上也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认为,具有威信的教师之所以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因为学生把教师看作榜样,教师的示范可以起更大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时,学生就会产生处处向教师模仿的意向。
《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言教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教会学生读生活这本无字大书。没有写作经验和感受的教师,在认知、发掘、捕捉材料时比较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和悟性。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的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生活中可入文的材料比比皆是,只要做有心人,处处留意,时时注目,就可捕捉到丰富的材料,吸取有益的营养。这种能力既靠学生自身敏感性,更要靠教师对学生写作悟性的开启,像气功大师为弟子疏通气路一样,当时机成熟时,手指一点,气路便畅通了。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教师的写作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自然就有了仿效与追求的样板。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他们读教师的文章不能不产生动笔之情,他们聆听教师谈写作经验体会不能不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写作的勤奋刻苦精神不能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古道热肠,春风化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朝夕相伴,言传身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学生心目中点燃起兴趣之火,这种火会越燃越旺,成为他们学好的强大动力。
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光智中学
刘爱玲
第三篇:《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透过历史篝火的余烬,我们仍能见到在一个不平静的时代,赫然屹立着的一群教育名人:蔡元培、鲁迅、胡适、陶行知、叶圣陶等。他们在沉思、在酝酿、在燃烧、在传递······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们构建起了一个时代教育的高峰。时至今日,尽管他们给我们留下知识隐隐约约的背影,但仍然是我们追赶的方向。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永远是我们景仰的高度,更是吸取“营养”的不竭甘泉。
我们的教育有自己的传统,这个传统已经有上千年了。比如在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是世界的“轴心时代”,“人们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可是,要回到传统并非易事。庆幸的是,在现代种种的教育理论和事件面前,广大教师的热情是空前的,遗憾的是,许多教师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面前,茫然中,反而变得异常困惑、疲惫,变得手足无措:有了好胃口,却没有健壮起来!这是致命的问题。阅读大师是许多名师成为一个有自信的教育者的秘密“通道”,在知识传递、升学和效率之外,看到了教育是事关灵魂的事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说是要从小培养学生,而真正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我还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于现在的小学教育自然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可是有心的人都可以从邻居的小孩、亲戚的小孩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压力是多大,一堆写不完的作业,一堆看不完的书。尽管我不知道老师在课堂对学生的教法是怎样的,但是光从这些“作业”“书籍”来看,学生也必然得不到什么真正益于生活、益于学生本身的东西的。孩子们的目光从充满神采变得呆滞、无神,鼻梁上竟然还挂着个厚厚的眼镜,这究竟是有多悲哀。老师究竟把孩子们当成了什么?机器吗?我想,孩子们不是在学习、不是在长见识、更不是学有所用,只是在“读书”,很纯粹的“读书”,是的,“读书”!
一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但是有些种子竟然不能发芽,即便发了芽,竟也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或许,是它遭逢的环境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又或许那栽培它的种植家不知其根本,横加摧残。就好把植物比作小学生,小学老师是种植家。现在的小学老师对小学生真正负责的又有几个?都说小学教育是为了小学生的,可是我们究竟希望小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地步呢?若是单叫他们摹仿古人,记忆古人的思想,那教他们识些字也就完事了,若是单叫他们学得一技一艺,那么叫他们去那种专门招学徒的职业学校就好了呀,何必要受教育呢。
试问现在的小学教师对科学抱得是什么态度?莫名其妙,从未接触过的是一类;略一涉
猎便嗤为无用的是一类;而那些真正受过师范教育的人,在师范学校时就把心理学、伦理学看做最无味的东西,等毕业了,抛出脑海还来不及呢,怎么还肯花心思研究呢。教师只知道教人读书,却不教人怎样读书,更不知道读书是要学生知道“以往”,为“未来”做准备。老师只顾教书,却不管学生是否需要。读书只求记忆,没有研究的方法,没有实验的机会,那是丝毫没有用处的。如果一个人的幼年时期都被老师引导在死读书上,就如同被抛入了汪洋大海。
在学校,如果你“学”的好,“读”的好,“记”的好,“考”的好,那他们便是好学生,如果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走神、开小差,老师们便会认为这些学生不思进取,不好学,甚至还觉得他们在扰乱课堂,所以,教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压制他们,甚至是惩罚他们。小学的学生,他们都还只是孩子,他们喜欢一切直观的东西,喜欢亲手去触碰、去实验。不喜欢只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教师所教授的并不是切合学生的生活的事事物物,学生就不会感到缺少这些知识的困苦,对这些知识自然无所需求,更不可能会提起兴趣。我们试想,使喜欢活动的儿童离开了他们玩弄、抚摸、观察、实验的环境,坐在教室里,所占的地位不过一桌一椅,所见到的东西不出一室一外,所接触的事物也就是某某科目,这不是一种特异的拘束的境界吗?如果不能在野外教学,如果一定要在教室教学,那么,老师如果注意启发、引起旧观念,授予新事物,那也是好的啊!
虽说读书、看书,但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好好利用书籍。书籍的效用在于传授以往的成绩,流布个人的思想,用书制度的好处,就在于使学生知道这些成绩和思想,并备遗忘。可见、书籍有多重要,可是知识的获得不一定要靠读书,读书不过是种种学习方法中的一种罢了。书籍只是作为我们的一种参考。所以,读书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后的目的。我们既然认定知识不是可以传授的,那么对于儿童,我们决不能将现成的知识装进去,而要儿童自己做出来,不是使儿童学习了现成的知识预备应付将来的事物,也不是使他们只为了有知识而去求知识,而是使儿童从事物中寻求真知识,并用真知识来支配他们的行动。学生有一种本能,在粗心的老师看来,这没有什么意义,有时还加上“无意识”的评语,表示厌恶和不屑。其实本能正是教育的原料,如果能加以引导,没有一种本能没有积极的倾向,不过有的比较容易陶铸成良好的品德,有的比较难一些罢了。教师如果能留心儿童的本能,便可以在教育上找到扼要的手段,随时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儿童的某一本能倘若有善的倾向,便应该设法使他们尽量发展,渐渐成为有意识的习惯;倘若有恶的倾向,便应该设法引导他们转向积极,不使造成恶的结果。阻遏绝不是正当的方法,如果将儿童的各种本能阻遏净尽,教育就失去了原料,那还有什么教育?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欲望的起源由于感到缺陷。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推而广之,便是哲学科学,哪一件不是从弥补缺陷起源的。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物。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它所感兴趣的范围之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人的生活,以他的兴趣所及的事物来划定广狭远近的范围。一个人兴趣所及的事物很少,那么他的生活就分厂狭小浅近。所以教育者须要扩充自己的兴趣范围,更须要真切了解儿童的兴趣可能及到的范围。
要使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须要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方法来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教育是有最终目的和价值的准绳的,教育者的义务便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确定他们的新人生观。教师对儿童自然要担负帮助和指导的责任,但是教师自身也随时长进经验,随时有所创作有所进步。教学事业就是教师的社会生活,帮助和指导儿童就是他的“尽其所能”。
我觉得现在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升学问题。现在的事实是,升学不易,就业困难。撇开就业,单说升学。我只是想说在如今的教育状况之下,大可不必升学。不必升学,升学问题不解决就自解决了。为什么不必升学,因为从如今的学校教育学不到什么。这所谓学得到学不到,系指受教育者本身有无真实受用而言,不指零星的知识,空洞的概念,以及分数和文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希望受教育者的头脑是个空瓶子,用他们那些东西装满它,即便真的装满了,杂七杂八的像间杂货铺,哪里说得上清澈的认识?何况头脑到底不是空瓶子,硬装也是在不大容易装进去。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在学校里拜拜花费若干年的光阴?再说得到的知识是否真实受用,有些东西不进学校也可以学到。如辨别是非,具有正义感,你若认为优良的习惯,尽可以在人群中学。如看好书,读好文章,尽可以在家里干,可以约几个朋友一起来干,共同研究,相互指正,只要你识字,了解文义,自己养成读书的能力。如要研究理科,你家里没有实验的设备,当然也难办。但是如今学校里的设备仪器也少的可怜,甚至只是装饰,实习实验只是偶一为之。我们现在什么都谈不上,科学落后是注定的了,学校里的科学研究实在是个空名儿。落后当然可以拔脚追上去,但是照如今办学校的作风,绝对不像个拔脚的姿态。要受像样的教育,先得改造教育。要改造教育又得改造有关的种种方面。教育不是一件独立的东西,不像空地上的一所房子,觉得不好,可以拆了重新建筑。现在的教育不像样,至少可以说不受它也并不吃亏,在真实受用的观点上并不吃亏。但是,受学校
教育可以得到一张文凭,有了文凭可以占个地位,谋个职业,虽然不见得绝对可靠,可总比没有文凭的好些。如果把地位职业也包括在“真实受用”之内,那么,自然非升学不可了。然而这样的升学,其意义并不等于受教育。
教育应该变了,为了学生着想,我们必须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而传统的教育精神又是什么呢?让一些人读书、应考,考上了的做个或大或小的官,帮助皇帝统治老百姓。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一读了书,做了官,就站到皇帝的那边,事实上与老百姓对立。这样的教育,说得好听点,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拆穿了,就无非是替皇帝找帮手的途径而已,当然,如果碰到个忧国忧民的皇帝,那倒也无话可说。照理说,这样的教育精神早就该废弃了,其实不然,现在的教育无非想造就一班公务人员与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高不高明无关紧要,能不能为老百姓服务尤其不须顾虑。在受教的一方面,看重分数,看重文凭,认定自己走的是利禄之途,此途走通的时候,就可以出人头地,高高在上了。试想,谁还会去管老百姓呢,如果受教育不能为老百姓服务,那又何必受教育呢。教育要变,就得在精神上变,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认定以老百姓为本位。学制与课程之类也不是不重要,然而精神不立,单就这些上讨论如何如何改革,就是舍本逐末,必然没有什么好处。对谁没有好处呢?我想,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自己是过来人,也当过好长时间的学生了,我很清楚,这么一路过来,我真正记到的东西没有多少,真正用到的更是少之又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都是这样的吗?课程规定把一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了,装到限度就算毕业了。可是毕了业又能怎么样呢?经过了些时日,装进去的忘干净了,跟自始什么都没有装进去有什么区别?徒然耗费了若干年一去不返的光阴,以及若干的学杂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并非是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学生学习。学习不等于读书。难道你们没发现吗?现在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把进学校说成“读书”,这随便说说无妨,可是看得太死就吃亏了。我们上学是去受教育,受教育才是我们上学的全部意义和整个目的,而读书只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学校的立场很重要,老师很重要,学生也很重要。学校,它必须满足学生学习所需要的一切学习材料、仪器、场所。还有可供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老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地位,我们不是要教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即使离开了教师,他也能独立获取新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要让他们喜欢上学习,使其觉得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身体力行,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话说,学生也很重要,毕竟这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本人
并不想学习,那么,教的再怎么好,再怎么用心,都不会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说真的,如果以后我要当教师,我要和学生做朋友,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去引导他们。当然,教师不要按自己的思想去引导他们,不要以为你认为是错的,就一定要学生也这么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哪错了,为什么错了。现在的学科很多,分科很细,可是从总的来说,除了英文,就全都是中文了,教法应该大同小异才对。因为不管学哪一科,学生们都是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解字义,然后拿笔来抄写老师的板书,记录老师的讲解,我们的学习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什么教学理论都是假的,只有学生有兴趣学才是真的。我觉得,学校教育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为什么人都要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呢?而且一做就是45分钟,中间也就休息了10分钟,又再坐着听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以前古代也就“十年寒窗苦读”,而我们居然要如此忍受长达15年之久,天啊,想想都觉得枯燥。你说,如此环境之下,教师的讲课如果都是枯燥无味的话,那得是多大的煎熬,对学生是多大的摧残,最美好的光阴就这么葬送在所谓的“读书”之上了吗?所以,不要怪学生上课东张西望,不要怪学生不认真,任谁都无法直挺挺的呆坐一天。如此古板的教学方式,会泯灭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天性。什么教育纲领,什么课程标准,就算这些理论写的再好,定的怎样完美,如果还是这么枯坐听讲,那完美都是枉然。如果以后我有能力,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围成一圈,跟玩游戏一样上课,不仅动手、动脑,还能全身心的活动,上课也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学习也就能变成学生所热爱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才是我所追求的。
第四篇:《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韦琴
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我感悟颇多。
首先感悟最深的是老师应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这本书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第五篇:《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1暑假里,我捧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一书,总能感到似有一位老人在向我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书中陶行知以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精彩的论述,或者娓娓道来,或者一脸严肃。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徜徉在教育界泰斗陶行知著述的理论海洋中,我感触颇多。
首先,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其次,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
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2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人读罢《叶圣陶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3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黄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选自《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
——选自《教育与人生》
“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选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是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是多么重要的工作。”
——选自《小学教师的工作》
诸如此类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如珍珠般散落在一篇篇文章和一次次演讲里。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大师用浅显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易懂的论述揭示了教育的真相。让星星之火闪耀成横跨时空的教育恒光,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辑,叶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读完全书,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说实话,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