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人】 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
她说:我已经老了。
如果你读书只死想单纯的读一个故事,我认为你应该是选错了书。如果你是认真的想倾听一位老人,讲述有关于她青春的回忆,那请你安静的,不要打断她的思绪。
人生有几回能去回忆自己的过去,活在当下就已经烦恼累累。没有哪个人的青春能用简单的一个故事来概括。
每个人的青春也都包括了太多的人与事,懵懂的我们不擅于去解决,只会凭空为自己增添烦恼。家人、朋友、同学、暗生情愫的那个对象。回忆一幕幕涌现,恍如昨日。才发现,原来最初的“我”,内心竟承担了那么多的东西。
《情人》在跳跃的叙事时空中将故事一一展开。文章开头是倒叙,其间伴有顺叙和插叙,并且这几个叙述手法相互交错,来回变换,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时间顺序。作者用这样的方式写出了两副面孔,一个是年迈老妪经时光、烟酒备受摧残的面孔,一副是稚嫩、无知,没有这些经历的脸孔。整部小说都是在这两个形象交替变换之下完成的。
我、我的母亲、我所惧怕的那个大哥,我胆小如鼠的小哥。年轻的我以为我是真的不在乎他们,他们对我的忽视、他们自私、他们没有温度,可能当时我以为我是最可怜的我。但通过回忆,才发现我是多么的重视他们,就是因为太过于在乎,才会为了他们那一言一行平白增添出那么多烦恼。可能年少的你觉得种族差异让你们忍受异样的眼光;可能会因为妈妈好像对大哥付出来多一点的爱而耿耿于怀;可能会因为家里的贫困而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回想当初。想法是稚嫩的,但初心是好的。为了家人为了爱!
那个黄皮肤的男人,让我饱受亲戚的歧视,母亲狠毒的话语。但是单纯的我,在当时并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既然发生了,就有发生的意义。那段生活,我不想多说。每个人读完这篇故事都会有每个人的感悟,而这个感悟似乎不适合用语言来表达。我想,简单总结就是:一个法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的“爱情”,一个中国人和另一个中国人的媒妁之约,之间的冲突了。但是我们不能去评判其好坏与正确与否。事情总会开始,事情也总会结束。这就是在人生每个阶段,你必定会认识的事情,注定会遇到的那个人。
你问我为何读“情人”这本书。其实在此之前,我从未了解过王小波,一如张爱玲,亦如韩寒。我相信世间的一切,总有一定的天时,会让你触碰到一种叫缘分的东西,不刻意,更不回避。我不会因为谁谁谁说哪本书有名,我就去刻意的读。而当我翻了翻王小波写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虽未看完,但却对王小波对情人的那份特殊的,影响他写作生涯的那份感情念念不忘。王小波那份发自内心的崇拜与崇敬之情,才让我有缘接触了玛格丽特的“情人”,才真的能了解王小波所说的“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的意思。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她死。
BY:曾小软 17.9.3
第二篇:情人 读后感
情人 读后感
说实话,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这本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并没有看的太懂,情人 读后感。她写的这部小说,更向是内心的独白。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的连接也很混乱,有些话说得更是不明白。不过这些似乎也是她独有的特点。就这点来说,其实我很赞同她。文学就应该是绝对的内心化,个性化的。不能写每一个字都想着读者会怎么看。那是不对的。应该是绝对的尊重自我。
若不那样,一味的满足读者,那会使文学向媚俗的文学堕落。比如现在流行的许多网络小说。完全是为了赢得读者群而写。文字粗糙,语法杂乱。当然,不能否认,那些作者的确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稿费——那也许是许多大文豪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数目。但是,那些小说并不能称其为文学,过不了多久就会湮没在时代的洪流里。说这些,当然,不能排除有些酸葡萄心理。我曾尝试过也那种很流行的小说,但是终究不能继续下去。因为找不到写作的目的,只为了卖钱么?那很难作为我写作的动力。所以,我愿一直当文学中的孔乙己。说了这些废话,现在言归正传,就小说本身而谈谈感想。上面说过了小说的情节很简单。
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个住在法国殖民地印度的十五岁的白人少女,‘我’的母亲是个小学的校长。‘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哥是个流氓无赖,赌博吸毒,并且偷家里的钱;而小哥哥则是个懦弱胆小的人,经常受到大哥哥的欺负,最后似乎(小说并没有说明死因)是被大哥哥害死了。但是我们的母亲却最喜爱大哥哥,包容他的一切。这一家是个很贫穷的家庭,遇到过很多的不幸。
‘我’的父亲死了,我们买的土地是块盐碱地,并且经常受到海水的侵蚀。浸泡在如此不幸之中的我,心理扭曲,但却极度渴望着爱,就是这样的‘我’命中注定,也是绝对会,在一艘渡船上遇了一个富有的中国少爷。从此开始了充满了***的恋爱,但是这份爱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因为种族、贫富差距的原因,我们分开了,最后‘我’回到了法国,而那个少爷娶了家中定下的家乡抚顺的未婚妻。故事的最后,是许多年之后了,‘我’收到中国少爷的信,信中说他最爱的一直是我。小说虽然整体上感觉很杂乱,但是人物却塑造的很丰满,复杂的性格跃然纸上,读后感《情人 读后感》。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言情小说中纯情的女主角,是个很真实的女孩。因为贫穷、并且得不到爱使心理极度的扭曲变形。十几岁的女孩子却是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异常的现实,却充满了矛盾。
她很聪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当机遇来临的时候该怎么做。她是个白人的女孩,在印度支那本来是高人一等的,但是却又是贫穷的,以致于她永远戴着可笑的男式的帽子,和有金条的;凉鞋。她渴望摆脱这些。就在这时,机遇来了。那个男人,那个家里有漂亮蓝琉璃瓦屋顶的富有的中国男人来到她的身边。当第一次见到那个男人的时候,她就知道那个男人要什么,像是一切都是注定,只是迫不得已的发生。她只个小球,只能顺着已经规定好的轨道前进。
她同意了男人送她去学校,和男人坐着那辆黑色的汽车去了个陌生的房间,和那个男人从彼此的身体上得到慰藉。最后和她永远的再见。这一切她都是知道的。当然,她并非只是为了钱,她爱了,但是她爱的只是爱情本身。她渴望爱情,爱情来了,她就欣然接受,那个男人只是个附属品而已。谁都可以的,只是遇到的是他而已,所以就在一起了。分开,是一定的,她知道。因为她是白人,他是富人。不知道她有没有怨恨过,我想应该有吧。小说里,‘我’很清楚的表达过我厌恶战争的情感。那个女孩是不幸的,是的,也许她可能会是很天真的小姑娘。她的不幸,放远了看,应该是战争很种族的歧视,贫富差距造成的。
她曾经说过,她是个充满***的女人,这一点在她很小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或许,这些也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谁不渴望着被爱呢?既然得不到爱,那么也只能从***上寻求些许的安慰,来欺骗自己。另一个人物那个中国的少爷,也是个很成功的形象。他也是很怯懦的一个人,没有担当。听凭父亲的摆布,爱那个白人女孩却因父命不能娶她。他也是个可怜人,除了钱他什么都没有。他和那个女孩虽然截然不同,却又是如此的相似。都渴望着爱人和被爱。他反复的说他最爱的是那个白人的女孩,但是我却认为,他只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让他能撕开那密不透风的网,让他有些许的自由。所以他疯狂的爱着那个女孩,抛弃礼教道德。
就算是一次也好,执起撒旦的魔杖毁灭世界上被公认为对的事情。他想,他很想,但是他却怕。怕得在船上搭讪白人少女时双手发抖,因为他是黄种人。怕得在做完爱后,放声哭泣,因为他知道这是没有结果的爱。对于这部小说,我的理解就只能到这里了。这部小说总的来说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这部小说曾被拍成电影,是梁家辉和一个法国女明星演的。梁家辉演的很好,将那个中国少爷心中的矛盾演绎得很完美,但是这部小说***成分太多,就算是看删节版还是很难接受,所以没有看完。其实没必要这样的,虽然小说里也有写到这些,但只是以此为手段表达主人公的心理痛苦罢了。这并不是一部猎奇***的小说。最后还有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人看这部小说,心理其实是很复杂的。那个中国少爷如此无能实在是让人面上无光。并且不知作者是有心还是无意,她的一些话,我认为是侮辱了中国,污蔑了中国人。这让人看着很是气愤。
第三篇:情人 读后感
我拿什么诉说--------读杜拉斯《情人》后
作为文科生,说起自己读小说的原因肯定要惹大家笑话的。我绝不是一个纯洁的文学爱好者,因此,不是为了增加文学修养而读那些书,只是想要增加谈资,以获得别人的称赞与夸奖。文学是非功利性的,然我这一己之私却还是有好处的,比如,他让我为此而看更多的作品,当然总是在别人之前先显示自己的博知。有了这样的借口,虽怕贻笑大方,可我也就堂而皇之了。
喜欢在阳光和煦的下午,躺在床上,拿起书慢慢的读,任阳光在身上肆意流淌,这时候耳中再回荡着轻柔的钢琴曲,生活真是惬意。但是杜拉斯却是个例外,读她,需要在黑夜下,一杯冰冷的白水,一盏白炽灯,看黑夜吞噬时间。是不是真的有一天,有那样的一天,像叶芝的诗写的那样------无奈。当你老了------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读到叶芝的这首《When you are old》的时候,又不自然的脑海里就回想起了杜拉斯,那个被时间已经洗的泛黄的照片(而且一定是黑白的),那个被岁月无情的雕琢着的脸庞,那个似在长夜里娓娓低诉的女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Marguerite Duras,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1921年她父亲去世。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上个世纪30年代,湄公河潘德渡轮,故事正是在这样一个湿漉漉的氛围下为我们展开的。
不知道别人看这部小说时是怎样的,自己的的确确的被开头吸引住了。“我已经上了年纪,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个男人朝我走过来。他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对我说:‘我始终认识您。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副被毁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不得不佩服杜拉斯的老道之处,勾起我无限的遐想。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
她的愁与苦,宛若山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实实在在却总叫人捉摸不透。时光抛洒在湿润柔软的内心处,渴望着光亮,然而生活却总是在不经意间玩弄着我们。奔跑在宿命为我们刻画的生命线上,曲曲折折、断断续续。生活却又是厚待我们的,给了我们健全的思维,可以去改造生活、玩笑命运。
倒是朴树的歌唱的好,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一路春光啊一路荆棘呀
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
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生如夏花》在杜拉斯看来,爱情就像空气,只要活着就不可或缺。当然,把爱情看的像生命般重要的人,肉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就像我们说的那样:零落的可以是花,却绝不是春天。
苍凉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欲念和泪水,是灵魂的嗜杀。她是一个唯美的爱情追随者,可以抛弃世俗,但世俗决不饶恕她。故事一步一步的进行着,男人、女人、黑夜、痛苦的压抑着彼此,以致心灵的共振。没有对与不对,两个孤独的人,相依着舔舐悲伤的味道,夹杂着空气中的热浪。原来,爱,是两个人相互取暖,露骨却真纯。
我其实是不怎那么喜欢看外国文学的,经常听说的那些作家如萨特、乔伊斯、海明威等,因为图书感中摆放的作品集太繁大而不敢动手。这样就很难将《情人》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作比较,唯一想得到的就是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同样是灰色的基调,不过,芥川龙之介透露出的是某中阴郁的气质如《海市蜃楼》中“可是我对那人的脸一点兴趣也没有。正因为这样反而感到可怕。觉得在我们的思想意识的界限之外还存在着各种东西似的„„
好比是点上火柴就能看见可种东西一样吧。”
到这儿又想起了日本作家的自杀情结与抑郁气质,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现在比较被我们这样年龄的人知道的大概是村上春树、渡边淳一了,所描述的也多是寂寞之人发生的寂寞之事。
可以说是电影版的《情人》真正成就了杜拉斯,电影背后,人们开始完全的了解她。《情人》已经成了杜拉斯的象征。
当生命的阅历与文学作品有了惊人的相似的时候,这时,被迫的就产生了思想的共鸣,此时此刻,已经不是在写小说了,而是书写个人史。周国平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是现实中却成了碎片。”怎么就突然感觉很心酸呢?有人总结说《情人》的独特魅力在三:语言、场景唯美的描述、基调的绝望。绝望是因为对生、对死都已无所追求,于是,生死已不再是问题了。就像结尾写的那样
战后多少个岁月过去了,从前的那个白人姑娘几经结婚、生育、结婚、写书。一天,那位昔日的中国情人带着妻子来到巴黎。他给她挂了个电话。是我。一听到这声音,她便立刻认出他来。他说: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是我,你好。他有点胆怯,他和从前一样感到害怕。他的声音突然颤动起来,而这一颤动,使她突然发现他那中国的口音。他说他知道她已经写过好多书,他是从她妈妈那里听来的,他曾经在西贡看见过她的妈妈。然后他对她说出心里话,他说他和从前一样,仍然爱着她,说他永远无法扯断对她的爱,他将至死爱着她。哀莫大于心死,此后的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了。
沧海变桑田,谁都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谁的悲哀?
回首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东奔西跑的,是我在躲着他们还是他们远离了我?怕被烧的粉身碎骨,我只能期期艾艾的嘴里嘟囔着,上路吧„„
第四篇:情人读后感
天生的演员
——读《情人》有感
哈罗德·品特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作家。在英国,品特被誉为“现代莎士比亚”,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语言的起伏变化与散漫,在平淡的处境中逐步增强危险、恐惧与神秘感,刻意省却人物行为的动机与解释等等。这些特征也多少决定了评论家们对其剧作荒诞风格的肯定,也奠定了品特作为当代英国重要的剧作家以及荒诞派戏剧传人的地位。
《情人》作为其代表作,坦白的说,第一遍看这个故事,荒诞而情节诡异,丝毫没有看懂作者写作的意图。在进行一番资料查阅后,我才对这部荒诞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人》以一对度过激情期的夫妻对话开篇,理查德过问其妻子萨拉的婚外情,而其妻子竟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进行回答,似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这样反伦理道德的对话,我相信不只会使我,更会让任何的读者感到万分诧异。而当继续往下品读,当一段段怪异的对话摆在人们面前时,一切都不那么怪异了,因为后来在台词中发现,无论是一脸正经的理查德,还是放荡猥琐的麦克斯,或者是不拘言笑的萨拉,还是风骚妖冶的妓女;其实从头至尾都是一男一女两个人。
对复杂矛盾的剧情的顿悟给了读者一份喜悦。当理解到了这一层面,也就差不多懂得了品特写这部剧的用心了。
人生就是如此一出戏,你是谁只取决于你究竟想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可以说理查德和萨拉是真实的,情夫和妓女只是幻觉中的人物;或者,情夫和妓女分别是理查德和萨拉的深层自我,而丈夫和妻子只是他们彼此的面具。
在生活中绝口不提游戏的情节,却在游戏中扮演着对方的隐私,久而久之,游戏也变成现实,生活越来越荒诞,最终真真假假男一分辨,我究竟是谁?这里究竟是看园人的房子,还是我自己的家?理查德试图打破这个游戏,他跳出角色去警告妻子,终究无果。最终却无奈的发现他只能转身,不能回头,这场闹剧已经不是游戏本身了。荒诞而讽刺。
究竟哪个是游戏?而哪个又是人生? 品特的荒诞剧给我们的是一个亦真亦假的世界,里面一个个的演员诉说着自己的人生,然而,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虚伪时,又是否能确定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由一个个演员组成的一个演出呢?
第五篇:《情人》读后感
一场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情人》读后感
一场深沉而无望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一场爱情,影响了她的一生,就是那个陌生的中国男人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
杜拉斯的《情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从十几岁开始写作,但直到她70岁的时候,《情人》的出版,不,是《情人》拍成电影后,她才广为人知。《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奖。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她于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这部电影,才使得中国读者熟悉她。
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走上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路。《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情人》的独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语言,她的语言对历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从而使文章中充满了悲绝的意味,读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又回味无穷。她是那种把风格与先锋视为至高目标的作家,也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对语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场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场景: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他们一次次地激情相拥,除了做爱,还是做爱,什么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他们的呻吟;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透过木格子的门和窗投进来……”大胆又不失含蓄的镜头处理;最后,那场不同寻常的唯美的离别;那首肖邦的圆舞曲,小姑娘终于轻轻滑落的泪水……
《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调的绝望。笔下的爱情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甚至连语言都是绝望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传性,真实的自传性。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惨痛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情人》中绝望无助的性爱,无言悲怆的离别,爱到尽头的孤独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把爱情的本质阐述得如此淋漓尽致。
也许,那份伤痛,那份绝望的无助,那份无法理解只可体察的苍茫。
一份值得用一生去怀念和回忆的爱情,即使是无望,同时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