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中国经典散文哲理卷
鲁迅的《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
李大钊的《今》
郭沫若的《梦与现实》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丰子恺《渐》
朱自清《匆匆》
第二篇:《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假期里我在家里读了由顾镶、雨柔选编的《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完后深有感触,它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受到不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智慧与对生活的信念,我觉得在一本书中,能够读到这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收集了不少近代作家的精美散文,并且每一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精品,文学家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是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
徜徉在百年哲思散文的海岸,一路的灵光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精选的经典散文作品就像构起了一个清新典雅的自然王国,无比悦目。也许这些文章并非全部是精美的珍珠,但他们一篇篇美丽而迥异,给读者播撒着智慧,向人们洞开了一片片思想的家园。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文章现在读来仍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虽然写的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这些事情在他们的笔下,却演变成了人生思考,使他们成了一系列人生边上的眉批,永恒纯粹超然,让人们觉得每一篇散文都由于浸入了思考而被垫高了层次,让人们不觉得便有一种被这些散文呼唤的感觉,它呼唤起了读者的审美愉悦,还有着启人心智、点悟生活的另一种功能。它们再次证明:优秀的散文作家都兼为驾驭文字的高手和深邃敏锐的思想家。
瓦雷里说:“诗歌是跳舞,散文是散步”。其实,仅仅在散文的世界里,就既有作家直接倾吐灵魂隐秘、气血充盈的情感舞蹈,又有闪烁着创作主体新知与睿见的智慧的思想散步。
书中许多作者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薄、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其他的,也都各有千秋。
正如季羡林所说:“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名篇。我所说的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人身旅途中的所历所感,无不包容于其中,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撷取其中一颦一笑,写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
合上这本厚厚的书,我轻轻闭上眼睛,感觉内心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澄澈和明净。仿佛受过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让我看到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广阔的胸襟。让我不禁感觉原来生活中很多我们认为的琐事并非只是淡然无味的,而是值得每一个人去细细的体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参悟出人生的真谛,变得越来越成熟。
第三篇: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作者: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类别:人物传记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正文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弘一法师之出家 李叔同 我的母亲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契诃夫的墓园 怀李叔同先生 悼夏丏尊先生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儿女
我所见的叶圣陶 致家人 林琴南先生 怀念赵元任先生 恐怖 母亲 旅人的心 母亲的时钟 悼志摩 爱尔克的灯光 再忆萧珊 怀念曹禺 纪念傅雷
清风明月 高山流水——我心中的俞平伯先生 私塾师
悼念俞平伯先生
坚信笃行的佛学家熊十力 赋得永久的悔 钱钟书写《围城》 吴宓先生与钱钟书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祭马思聪文 话黄胄 负笈东林寺 周公遗爱 程派千秋 怀念田家英 不能忘记的老师 访母校·忆儿时 多年父子成兄弟 金岳霖先生
美国家书(1987年)清风亭下哭信芳(节选)青山有幸 元白先生的豁达 父亲树林和鸟
上学第一天和墨刺的梅花点 绵绵土
怅望那座墓园(节选)关于父亲
梨园影坛两大师——忆父亲梅兰芳和卓别麟的交往 我的塾师 父亲的悔恨 三松堂断忆 文章与前额并高 笑声泪痕 我吻女儿的前额 老师窗内的灯光 母亲的鼾歌
华老师,你在哪儿? 父子情 杨绛先生印象记 父子篇
听朱光潜先生闲谈 母亲的厨房 专业外婆
侧影——参观台北胡适故居
无言的诉说——参观台北林语堂故居 美丽的错误——写给年轻母亲的信 觅渡,觅渡,渡何处?
无愧的暮年——写在翁独健师逝后 记忆
我们的父亲刘少奇 妈妈在山岗上
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挥手——怀念我的父亲 藏在相册里的命运 合欢树 回家去问妈妈 话说父亲 朱东润先生 旅伴 寂寞女儿心 民主斗士闻一多 父亲给我留下的 面包祭
第四篇: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张胜友等主编 顾问:季羡林、余秋雨
【目录】
描写华夏这片古老土地的沧桑变迁、人情风物、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展示地域文化的散文,历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南人北人、都市乡村;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古道西风、小桥流水;茶坊酒肆、市井人家,北人的豪爽刚烈,南人的精明练达……作家们用如花妙笔而不是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民俗、民生的浮世绘。
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70位顶尖作家的100余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陶醉的美文。读者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一幅幅风景画和风情画,了解国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感受到蕴含在人情风物后面的深层文化内涵。西湖雅言(节选)/俞陛云 ……………………………………………………… 204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弘一 ……………………………………………………… 205 江南乡试/陈独秀 ………………………………………………………………… 206 北京十大特色/陈独秀 …………………………………………………………… 207 龙山梦痕序/刘大白 ……………………………………………………………… 208 上海的少女/鲁迅 ………………………………………………………………… 209 “京派”和“海派”①/鲁迅 …………………………………………………… 210 “京派”与“海派”②/鲁迅 …………………………………………………… 211 北人与南人/鲁迅 ………………………………………………………………… 212 呜呼广东人/苏曼殊 ……………………………………………………………… 213 北京的街道及公众卫生/邵飘萍 ………………………………………………… 214 上海气/周作人 …………………………………………………………………… 215 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狱/周作人 …………………………………………………… 216 不除庭草斋夫谈荟/陶行知 ……………………………………………………… 217 重庆值得留恋/郭沫若 …………………………………………………………… 218 南京印象(节选)/郭沫若 ……………………………………………………… 219 丛墓的人间/叶圣陶 ……………………………………………………………… 220 《苏州园林》序/叶圣陶 ………………………………………………………… 221 苦菜/叶圣陶 ……………………………………………………………………… 222 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
略 证券交易所/茅盾 ………………………………………………………………… 223 新疆风土杂忆/茅盾 ……………………………………………………………… 224 苏州烟雨记/郁达夫 ……………………………………………………………… 225 杭州/郁达夫 ……………………………………………………………………… 226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
略 故都的秋/郁达夫 ………………………………………………………………… 227 北平的四季/郁达夫 ………………………………………………………………
略
中国园林建筑之美/宗白华 ……………………………………………………… 228 菜市口/许钦文 …………………………………………………………………… 229 杭州人的“那个”/许钦文 ……………………………………………………… 230 慈慧殿三号——北平杂写之一/朱光潜 ………………………………………… 231 后门大街——北平杂写之二/朱光潜 …………………………………………… 232 我是扬州人/朱自清 ……………………………………………………………… 233 海行杂记/朱自清 ………………………………………………………………… 234 温州的踪迹/朱自清 ……………………………………………………………… 235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 236 南京/朱自清 ……………………………………………………………………… 237 北平的夏天/老舍 ………………………………………………………………… 238 青蓉略记/老舍 …………………………………………………………………… 239 家/苏雪林 …………………………………………………………………………
略 汕头与潮州/杜重远 ……………………………………………………………… 240 可爱的中国(节选)/方志敏 ……………………………………………………
略 留下镇上的黄昏/魏金枝 ………………………………………………………… 241 北平与上海/曹聚仁 ……………………………………………………………… 242 京派与海派/曹聚仁 ……………………………………………………………… 243 我到了北京/冰心 ………………………………………………………………… 244 中国人的严谨的亲属称呼/冰心 ………………………………………………… 245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梁思成 …………………………………………………… 246 金陵的古迹/石评梅 ……………………………………………………………… 247 一瞥中的上海/石评梅 …………………………………………………………… 248 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 ………………………………………………………… 249 街/沈从文 ………………………………………………………………………… 250 访人/朱湘 ………………………………………………………………………… 251 伙铺/艾芜 ………………………………………………………………………… 252 成都的春天/刘大杰 ……………………………………………………………… 253 冶城话旧(节选)/卢冀野 ……………………………………………………… 254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 ………………………………………………………… 255 城隍庙礼赞/楼适夷 ……………………………………………………………… 256 山城/施蛰存 ……………………………………………………………………… 257 驮马/施蛰存 ……………………………………………………………………… 258 话故都/吴伯箫 …………………………………………………………………… 259 山水/李广田 ……………………………………………………………………… 260 柴/吴组缃 ………………………………………………………………………… 261 津沽旧事/张中行 ………………………………………………………………… 262 北平的庙会/张中行 ……………………………………………………………… 263 往事三瞥/萧乾 …………………………………………………………………… 264 旧事拾零/杨绛 …………………………………………………………………… 265 老王/杨绛 …………………………………………………………………………
略 县城风光/何其芳 ………………………………………………………………… 266 街/何其芳 ………………………………………………………………………… 267 回首可怜歌舞地——西安记游(节选)/徐迟 ………………………………… 268 撞车记/吴祖光 …………………………………………………………………… 269 半夜跌交记/吴祖光 ……………………………………………………………… 270 旅京随笔/黄裳 …………………………………………………………………… 271 成都散记/黄裳 …………………………………………………………………… 272 老虎桥边看“知堂”/黄裳 ……………………………………………………… 273 苏州旧游印象钩深(节选)/何满子 …………………………………………… 274 乡笛/郭风 ………………………………………………………………………… 275 牙疼/汪曾祺 ……………………………………………………………………… 276 能不忆青岛/黄宗江 ……………………………………………………………… 277 园林城中的一个小庭园/何为 …………………………………………………… 278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 279 给人留饭/新凤霞 ………………………………………………………………… 280 思台北,念台北/余光中 ………………………………………………………… 281 危机迫在眉睫/叶楠 ……………………………………………………………… 282 尴尬二十四/流沙河 ………………………………………………………………
略
天津小洋楼的价值/冯骥才 ……………………………………………………… 283 拼贴北京/刘心武 ………………………………………………………………… 284 方言古语/王为政 ………………………………………………………………… 285 长沙:城与名人/韩作荣 ………………………………………………………… 286 大雁·细狗/叶广芩 ……………………………………………………………… 287 幌儿红/谢友鄞 …………………………………………………………………… 288 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哈尔滨/张抗抗 ………………………………………………
略 “北佬”看杭州/张抗抗 ………………………………………………………… 289 大江逆行/张抗抗 ………………………………………………………………… 290 梦中的河/陆星儿 ………………………………………………………………… 291 草原长调/韩少功 ………………………………………………………………… 292 两个大都市/王安忆 ………………………………………………………………
略 港岛拾遗/王安忆 ………………………………………………………………… 293 和平日子的恐惧/方方 …………………………………………………………… 294 民间的相册/叶兆言 ……………………………………………………………… 295 简单的生活/皮皮 ………………………………………………………………… 296
第五篇:哲理散文
《善忘,是人生的一种佳境》
冷冷的晚风,轻轻地吹着,吹乱了满怀的思绪。辗转的流年,悄悄从指缝中溜走,不留痕迹,无情的岁月,在脸上刻下道道年轮。
蓦然回首,青春已逝。脆弱的心,在红尘中落寞成一季风花雪月,一世情缘,刹那间成了海市蜃楼!
人,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记住的话,那实在是太多太多啦;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却。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快,以及他人对你的各种伤害,诋毁。忘记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
忘却吧!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忧伤,因为它只会让人颓靡。忘却吧!如果把它们深藏心底,那么得到的,只会是更多的心碎与泪水;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必竟过去的已成为过去,已画上句号,如云烟般消散。
走向明天,这是我在小学时就学到的,而从没有走向昨天之说。是的,昨天即为昨天,那就说明它已过去,不管它有多么的卑污,我们都可以做到忘却,然后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毫不畏惧的告诉人们:“我要走向明天,我要开拓我的明天”!
太阳每天必落。它毫不吝啬,更不会偏心于谁。我们也应该用新的心情,新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每一天。无需为昨天,已成为过去的忧伤而忧伤,亦,无需为昨天而得意忘形。
我们要面对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忘却吧!放下一天里的所有该放下的,让一切从零开始。如新的一天,新的太阳般重新升起,还自己一片澄清的天空!
无法忘记过去伤痛与愉悦的人,往往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无法忘却昨天的人,往往会连今天都把握不住!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有真情、有假意;有悲伤、也有欢乐;有感恩、也有抱怨。
人总是一个矛盾体。一边希望自己能够活的超脱些,轻松自在些;可,常常又事与愿违,总在不经意间自己给自己制造很多的麻烦与负担。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懂得忘却之人也是最明智之人,她们的心中只装着大局,她们追求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因为有了忘却,她们便不会斤斤计较在情绪的漩涡里,也不会迷茫与徘徊在情感边缘。精神便得到了一份放松,心,便有了一份愉快。从而,使自己轻松迎接新的每一天!
人生如歌,何必去过份的计较与留恋那些过往的东西,何必把那些已成定局的怨恨背在肩上,让心灵去承受这种不必要的负载,让精神再去遭受这种无谓的折磨!学会忘却吧!
善忘,是人生的一种佳境!学会忘却吧!就像春去了秋来,花开了又谢,世间万物皆如此。
淡品人生
人生有许多事情,表面上输了,其实你是真正的赢家。人生有几次机遇,机遇来了你一定不要错过,要好好得去把握它!
婚姻是件瓷器,要想收藏好它的确困难,但是打碎它却很容易,要想把碎片粘合在一起,却是一件不易的事。
恋爱就像无数个饭局,一个不成功,还可以接着谈。而结婚就不同了,结婚就只是一个饭局。
男人之间最沉重的话题,就是说到自己的女人;男人之间最轻松的话题,就是说到别人的女人。女人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自己的老公;最让她操心的事情是孩子的学习。
在办公室,你可以得罪忙人,因为他们没时间跟你计较;但是,你千万别得罪闲人,因为他们有时间跟你周旋。
有关系就是有关系;有关系好办事;没关系的托关系,这是人际之间的交往。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了不起,说明你今天做得还不够好。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就会感觉到很无助;那么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你就会心中有数。
人到世上走一回,全当赴了一次宴,吃饱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再回去。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若有100岁的境界,80岁的胸怀,60岁的智慧,40岁的意志,20岁的激情,再加上两三岁的童心,那该有多好啊!
做普通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可以爱小零钱,但是不能胸无大志。
每块木头都可以雕塑一尊佛,只要能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完美,但
只要肯去掉他的缺点和瑕疵。
父母象件老棉衣,驱寒能保暖;朋友像件雨披衣,挡风又遮雨;爱人像件粗布衣,体贴又舒服;情人像件纸花衣,好看不中用。
爱情和金钱一样,有时你越想它,它就越不在你身边。有些事情不必去强求,让其一切顺其自然。
人生在世很是不易,希望朋友们在平淡的生活里活出自己的韵味,展示人生的精彩。祝愿朋友们能够寻找自己的快乐,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应有的觉悟,应有的境界。
知足,就是要知足常乐。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冲动和失去理智,不能去做那些不明智的蠢事。最好是用知足常乐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平衡点,这时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会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放下包袱,重拾信心,以力再战。
而知不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楼外有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与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自己总会在某些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个人要想继续进步和发展,就要学会知不足,善于知不足,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正确评估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 身的不足或欠缺,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明确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做到取人之长,补己所短,使自己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地创造出新成绩。
不知足是与知足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知足与不知足,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知足还是不知足,都是一种人生的心态。知足能使人安详、平静、达观、洒脱、超然;不知足能使人渴望、激情、拼搏、奋进、登攀。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可行。不知足者,智在知可行而必行。如果知不可行而强行,必无功而返;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则会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升华。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一个人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人生则户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则会更顺利,更辉煌。
人生是没有草稿的
人生如戏,可又有别于戏。它没有预演的机会,一旦拉开了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因为,人生是没有草稿的。面对人生,有人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以求尽可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有的人却漠不关心,乱冲乱撞,直到自己无力地在生死边缘挣扎时,才懂得流泪。乱涂乱画的人生,注定逃不过被丢进纸篓的命运,成为一张毫无用处的废纸。细心描绘的人生,尽管可能它并不是完美的,但它却可以得到命运的垂青和怜爱,成为上帝的宠儿。
我们总是犯着同样的错误:总把希望寄予明天,并不会把握今天。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让人跌倒的是泥泞,而让人站起来的也是泥泞!没有一段在泥泞中打滚,在沙漠中干渴,在沼泽中沉陷的人生,是经不得起考验的,懒惰,亦是谱写人生的最大劲敌之一。因为懒惰,使我们在时间里徘徊,使我们在岁月里蹉跎,止步不前。人们总是为昨天的遗憾而叹息。但这只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因为昨天已成历史,已确凿地写在的人生上,摸不去,擦不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
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选择是再所难免的事,你选择了其中一条,这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选择。人们常说:“早知道这样,我就„„”这是对自己选择不尊重的表现。面对选择我们不能犹豫,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生命未到尽头,没有人知道这一次选择所带来的真正意义。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任凭它穿树林,越沙漠,还是翻山头,渡大海,在这条路上会有着你一生所追求的答案。走好今天的每一步,让明天少走歧路,让人生少有污点,少有遗憾。无论对与否,我们都应将其沉淀与心,作为明天的参照,人生的导航。
如果活过来的人生只是一个草稿,能够把它纂写一次该有多好!是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都想让它精彩且辉煌。可惜的是,人生是没有草稿的。人生没有完美可言,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遗憾,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纵使人生有着许多遗憾,如果你能平静的注视自己,然后将一生串联起来,无论平凡还是伟大,你的生命都会被赋予不菲的价值,因为它已经经受过灵魂的洗礼,因为我们已经能够回答自己人生的命题了。人生没有草稿,每一步都应是弥足珍贵,步履芬芳。
佛说:人有八苦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记得以前听过的潘多拉的故事,潘多拉由于受到众神的祝福而变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女人,但是由于太完美而让她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于是她打开了那个盛满罪恶的盒子。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很小,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笨啊,放着好好的幸福不要,偏偏要去碰那个罪恶的盒子。现在想想,如果世界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罪恶只有幸福和安宁,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没有黑暗的阳光是否还能像现在那样让我们奋不顾身?
生气不如争气
快乐是一种心,无关贪欲。心怀豁达、宽容与感恩,生命永远阳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聪明的人懂得放弃与选择,幸福的人懂得牺牲与超越。能安于真实拥有,超脱得失苦乐,也是一种至上的人生境界。
唯美的文字,能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哀怨缠绵的文字,能使人充满忧伤与惆怅;充满鼓励性的话语,更能引起人的共鸣与奋发„„但是现在的我只欣赏一句话:生气不如争气。
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去争取。
人生中,处处皆有“气”,事事都有“气”。没有“气”的人生,那不是生活,是幻想中的“乌托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学着莫生气,就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就像一首打油诗写着:“人生就像一场戏,别为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记得生气时也要微笑。
山不过来“我”过去,要有一种傲气,把逆境看作是成功的一所最好的学校。在逆境中微 笑,就愈显得笑的不易,笑的可贵。就像有些人说的:流泪,不代表我伤心,微笑,不代表我开心„„所以在挑战逆境的道路中,不乏有“失败”相陪,但要谨记失败不失志。要学会的是,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然乐观,专心致志,一路上前。常言道: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人生不就是要痛痛快快的活着吗?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总为失去而痛苦,因为失去就代表着重新拥有。聪明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才是人生价值。“世上本无妒,庸人自扰之”,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时刻与愤怒为伍!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刷新你的明天,忘掉你的过去„„
怨天尤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气包”。倒不如,把所有的怨气运用到自己的斗志上,虽然很苦,殊不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才能为以后的成功铺平道路,要学会变怨气为争气,来“填饱”自己的底气,即使不能如愿而行,也要尽力而为!
乐观的人懂得选择与放弃,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拥有一个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那就必须少点生气,多点微笑。可是,当你为生活琐事斤斤计较的时候,当你为一件已经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的时候,当你让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的时候,你又怎么会快乐呢?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人生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一切。一味地抱怨与生气,最终受伤害的只有你自己。
当打完这篇文章的时候,自己的心变得豁然开朗了,“生气不如争气”,没有错,那些琐碎、令人心烦的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生气,也不要再有患得患失的不良情绪!每一个人有生气的权力,但是我要尽量的不去行使这个权力„„希望身边的朋友都和我一样,不要再为一点小事而生气,那只会降低你做人的档次,影响你生活的态度,最后伤得最深的也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