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题库,有答案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 专题一
一、单选题
1、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2、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新阶段》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的论述 A 毛泽东 B 邓小平C 江泽民 D 胡锦涛
4、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A 中共十二大以后 B 中共十七大以后 C 延安整风以后 D 遵义会议以后
5、()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8、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9、“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提出的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0、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是第一次()
A 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B 阐述“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 C 阐述“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D 阐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A 坚持与时俱进 B 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先进性(核心)D发展生产力
12、()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 可持续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发展 D 协调发展
1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A 个体的人 B 广大人民群众 C 抽象的人 D 公民
1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公平B 正义 C 发展 D 协调
1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以人为本 B 发展 C 公平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江泽民提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发展 B 群众基础 C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 党的先进性
18、邓小平抓住()根本问题,并作了系统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理论创新 C 实事求是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A 《新民主主义论》 B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 《整顿党的作风》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2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22、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A 理论创新 B 实事求是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4、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A 陈云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25、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A 1927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
26、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为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号召全党()
A “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B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C “大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 D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7、江泽民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 批评与自我批评 B 敢将真话,做实事 C 与时俱进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8、邓小平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正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必须()
A 发展生产力 B 实事求是 C 敢说真话 D 解放思想
29、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
A 理论问题 B 实践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思想问题 30、在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31、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
A 研究 B 从实际出发 C 客观事物 D 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3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A 保持先进性 B 具有科学性 C 体现民族性 D 富于创造性
33、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3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A、实践创新 B、科技创新 C、体制创新 D、制度创新 35、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A、《新民主主义论》 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6、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A 1927年 B 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二、多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3、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统筹城乡及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4、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B、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A、一要吃透理论 B、二要搞清实际 C、三要解放思想 D、四要与时俱进
7、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讲求实效性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为重新恢复党的思想路线所做的贡献有()A、领导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B、拥护和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马克思主义 C
C、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D、提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专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 武装斗争 B 议会斗争 C 合法斗争 D 地下斗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B 大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问题
A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 革命的动力 C 革命的对象 D 革命的前途
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封建社会 B 殖民地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6、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 农民阶级的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无产阶级革命
7、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持久战》
8、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 领导权问题 B 革命对象问题 C 革命形式问题 D 革命动力问题
9、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的是()A 朱德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0、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11、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A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官兵平等的原则 C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D 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A 封建主义 B 民族资本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
13、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
A 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 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 工农联盟 D 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5、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7、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召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完全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2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
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24、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建立起来的 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B、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 C、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25、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条件是()
A、全国大陆解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 C、土改运动 D、“三反”“五反”运动
2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低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初级组、高级组
27、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A、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专政
2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A、个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9、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0、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3、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34、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定息 B、国家资本主义 C 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3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3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高级形式是()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经销代销 C、四马分肥 D、个别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 两头”指的是()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有()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良好的群众基础
C、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D、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包括()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互助组 B、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8、“四马分肥”包括()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专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建成社会主义 B 解放生产力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渡
3、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改革)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 阶级斗争
4、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A 实行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A 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 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得物质文化生活 D 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 稳定得国内政治环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和平安定得国际环境 D 自己的发展
8、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A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得时期 B 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 我国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 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 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
C 发展生产力 D 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
10、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改革 B 发展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 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1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 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的是()A 马克思 B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15、社会主义本质把()摆到了首要位置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
16、邓小平在领导全党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的本质
A 社会主义 B 市场经济 C 实事求是 D 马克思主义
17、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段话说明了()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D、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A、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B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C、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发展生产力上来
1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两个阶段 A、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1、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其社会性质而言应属于()A、资本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社会主义社会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A、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信息化的历史阶段 C、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D、祖国统一的历史阶段
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A、建立多党制
B、实行三权分立 C、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议会民主
24、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且不平衡 B、人口众多
C、贫富差距拉大并且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核心内容是()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富强、民主、文明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6、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是()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农民
27、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是()A、改革开放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四项基本原则是()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2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A、教条主义
B、机会主义 C、狭隘经验论
D、资产阶级自由化
30、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实现四个现代化 B.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C.建立富强 民主 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D.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依靠外援
C、加强党的领导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2、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的基本纲领 A、社会主义社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革命和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A、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发展重工业 C、发展信息产业
D、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高度发达、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D、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
36、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37改革的性质是()
A 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A 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 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3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40、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
41、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 经济体制改革 B 政治体制改革 C 科技体制改革 D 文化体制改革 4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发展 B 改革 C稳定 D 公平
43、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 C、改革开放 D、“三个有利于”
44、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三个有利于” B、四项基本原则 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生产力标准
4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
A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C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 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4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47、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 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8、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的关系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9、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C、经济特区 →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开放
D、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50、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 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
51、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先进
5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注是()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D、外资经济
53、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54、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 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有:()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D、关于改革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2、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
A、就要坚持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就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
D、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是发展
3、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
A、现实社会的性质 B、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 C、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的阶级构成
4、我们发展生产力可以()
A、增强综合国力,以便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 B、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C、解决当前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D、以便使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涵义包括()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C、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等的科学性和正 确性 D、可以使我们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而不会犯超越阶段的错误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A、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C、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D、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冒进情绪,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
8、在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
A、全面的 B、不全面的 C、发展很不平衡的 D、低水平的9、改革是()
A、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立国之本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对我们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C、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及恶狗战略性调整 D、有利于增强我国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12、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多层次 B、多渠道 C、全方位
D、宽领域 专题四
一、单选题
1,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领导人是()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云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上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3,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是在党的()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4,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
A 十三大 B 十四大 C 十五大 D 十六大
5,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统一于()A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 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量的比重 B 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D 控制力
7,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8,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9,()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A 基础产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10,()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A 基础产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11,()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12,()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13,()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14,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 发展新型产业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5,()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A 集成创新能力 B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C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能力 D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力 16,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键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7,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核心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8,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基础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A 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 B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 发展循环经济
D 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0,坚持(),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A 岗位责任制 B 劳动者自主择业 C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 市场调节就业
21,我国的国体是()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主协商制度 D 民主主义制度
2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实现工业化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无产阶级专政
2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A 农民 B 工人 C知识分子 D 人民
24,我国的政体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主协商制度 C 党政领导会议制度 D 各种联席会议制度
25,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最高法院 D 政治协商会议 2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公正、公平、公开 D 依法治国
27,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A 临时政策 B 基本政治制度 C 权宜之计 D 重于一切的制度 2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A 执政党 B 反对党 C 在野党 D 参政党
2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A 临时性制度 B 过渡性制度 C 可有可无的一项制度 D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0,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 基本方针 B 基本政策 C 基本方略 D 指导思想
3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A 方针政策 B 根本保证 C 基本活动 D 大政方针
3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社会主义道路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市场经济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A 改革开放 B 发展市场经济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办好教育
34,民主、自由、人权是()A 超阶级的 B 资产阶级的 C 无产阶级的 D 人类的普遍追求 35,民主是()A 一种国家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文化事业 D 意识形态 36,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的本质是由()决定的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阶级性 D 人们的意愿 37,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A 社会的产物 B 法律的产物 C 经济的产物 D 生产的产物 38,人权的基础是()A 经济发展 B 社会进步 C 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 发扬民主
39,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A 发展民主 B 依法治国
C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体制 D 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40,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A 人权 B 自由 C 民主 D 权利
41.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构成。A 精神文明 B 古代文明 C 现代文明 D 道德文明 42.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 民族的饿文化 D 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宏扬主旋律和()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 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 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 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
A 物质文明 B 现代文明 C 古代文明 D 精神文明 45 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
A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 D 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的关系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
A 政治建设当做中心 B 经济建设当做中心
C 民主建设当做中心 D 科技和教育当做中心 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跟本任务是()
A 培养四有公民 B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 培养四化干部 D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8 提高人的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
A 特有任务 B 根本任务 C 首要任务 D 根本方向 49 中华民族的核心内容是()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50 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称之为()A 依法制国 B 法制 C 法治 D 法律规范
以道德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称之为()A 人治 B 德治 C 以德服人 D 道德感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A 指导方针 B 工作方针 C 政治优势 D 政策 53()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A 科学技术 B 教育 C文化 D 管理
54()是提高人民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 础
A 文化 B 教育 C 哲学 D 管理 55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
A 喉舌 B 工具 C 中介 D 事业
56()是马克思主义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 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推动社会的进步 C 实现经济发展 D 发挥人的创造性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和谐理念,形成 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应在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 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 传承民族文化 58()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A 民族精神 B 时代精神 C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59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 宏扬民族精神
培育“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
A 理想信念教育 B 纪律教育 C 文化和知识传授 D 道德教育 61、我过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党的()把社会更加和谐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63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 部署的是()
A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6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
A 现代化
B 社会和谐
C 按劳分配
D 公有制 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关键在()
A 发展
B 协调利益关系
C 中国共产党
D 民生状况改善 6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坚持科学发展观
B 以人为本
C 发展民主
D 坚持对外开放 67()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
C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 与历史的和谐社会一致 69 社会和谐首先是()
A 加强党的建设
B 要发展
C 协调利益关系
D 坚持以人为本 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阐述的
A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中大问题的决定》
B 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中央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 “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
B “乌托帮”式的和谐社会
C 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 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7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对未来美好社 会的设想
A 马克思.恩格斯
B 毛泽东.周恩来
C 邓小平.江泽 D 胡锦涛 73()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 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活力
D 社会安定有序 74 党的()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75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A 发展
B 中国共产党
C 制度
D 秩序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77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完全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
A 智力支持
B 精神支持
C 政治保障
D 社会条件
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
A 智力支持
B 社会条件
C 政治保障
D 制度保障 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
A 以人为本
B 科学发展观
C 改革开放
D 民主法制 8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A 民主政治
B 以人为本
C 科学发展观
D 改革开放
二、多选题
1、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的范围内
A、合法 B、公正 C、适度 D、公平
3、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D、集体经济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处理好()的关系 A、经济 B、人口 C、资源 D、环境
5、社会主义人权最首要的权利是())
A、发展权 B、生存权 C、经济权 D、自由权
6、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体现在()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政府,成为执政党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7、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
8、下面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B、人权高于主权 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9、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是()
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
A、思想道德建设 B、生态环境建设 C、党风建设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为经济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12、当前,我们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A、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B、教育公益性原则 C、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D、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13、实现社会和谐是()
A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 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C 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D 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A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 把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6、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 安居乐业
专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A.1978 B.1979 C.1981 D.1986
2、()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A.1978 B.1979 C.1981 D.1982
3、“三通”是指()
A、通商、通航、通邮 B、通讯、通航、通邮 C、通话、通邮、通商 D、通商、通航、通讯
4、“一国两制”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 B、澳门 C、港澳 D、台湾
5、()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会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一国两制”中的特别行政区()A、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 B、享有完全自治权 C、享有立法权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7、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
A、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B、国际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8、“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最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问题。
A、新疆 B、台湾 C、香港 D、澳门
9、实行“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是()
A、国际环境的繁荣昌盛 B、国外军事实力的增长
C.、国外物质文明的提高 D.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0、()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核心。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实行“一国两制”力求以()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A、军事 B.、和平 C、妥协 D.、谈判
1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13、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是()A、承认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不能分割
B、承认中国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解决问题 C、承认中国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承认外国不能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
14、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必须由谁治理()A、港澳台人 B、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 C.、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台人 D、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15、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受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 D、拥有独立司法权
16、“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构想,它是()A、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B、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 C、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一个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
17、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18、依据香港行政区的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A、对外代表中国的权利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以下不符合江泽民八项主张精神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台湾可以代表中国同外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倡导两岸领导人开展沟通和交流 20、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
A、1984.9.26 B、1987.4.13 C、1997.7.1 D、1999.12.20
二、多选题
1,对待台湾问题,我们坚决反对()
A “一中一台 B “台湾独立” C “一边一国” D “两个中国” 2,台湾问题产生50余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有()A 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 B 和平解放政策 C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D “九二共识”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A 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C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 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先后提出()A “叶九条” B“邓六条” C“江泽民八项主张” D “胡锦涛四点意见”)
专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反帝反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2、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D、独立自主
3、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和第三世界之间
4、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B、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C、导致各国矛盾的加深
D、可能重新恢复冷战局面
5、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通过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C、不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霸权主义
6、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A、一极化
B、三极化 C、五极化
D、多极化 7、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1987年党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新论断。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我国的国家利益首先就是要维护()A、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B、战争与和平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
10、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A、对话协商
B、反对霸权主义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
11、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陈云
12、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增添了()的新目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共建和谐世界 C、平等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
13、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独立自主
D、领土完整
14、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是大国是关健,周边是()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A、首要
B、中心 C、合作
D、和平
15、中国历来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本着()的原则,通过协商和谈,公平、合理地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争端。
A、互谅互让、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16、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A、国际金融秩序 B、国际文化秩序 C、国际军事秩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18、中国政府认为,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是()A、互信互利
B、团结协作
C、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
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19、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平等对话 C、互利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A、经济
B、军事 C、科技 D、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不结盟 C 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A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 反动力量正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仍然存在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B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C 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D 争大国主义的必然选择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专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A 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先进知识分子
2、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A、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B、最大公无私的阶级的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中国共产党 D、先进知识分子
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的先锋队.A、农民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先进知识分子
6、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是创造财富的一概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7、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A、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 B、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C、拥护祖国统一 D、党的领导
8、()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相互促进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祖国统一
9、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
A、一部分 B、主体 C、异己力量 D、领导者
10、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A、农民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先进知识分子
1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A、依靠力量 B、可以依靠的力量 C、根本依靠力量 D、不能依靠的力量
1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A、党的目标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13、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放在首位的。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14、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B、组织和领导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5、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A、改善党的领导 B、统一党的领导 C、服从党的领导 D、强化党的领导
16、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是()A、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按照“四化”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D、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17、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 D、巩固自己的地位
18、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忽视民主 D、组织涣散
19、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建军原则。A、绝对领导 B、根本领导 C、相对领导 D、思想领导
20、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必须始终把()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A、现代化建设 B、年轻化建设 C、思想政治建设 D、军队战斗力建设
二、多选题
1、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进入新世纪,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是()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实现党的现代化
4、党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5、人民军队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实现()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A、现代化 B、信息化 C、机械化 D、规模化
第二篇:毛概题库终极版(有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提出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早期领导人是(A)A.李大钊B.陈独秀C.瞿秋白D.周恩来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D)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B.1935年遵义会议后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D.延安整风后
3.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C)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 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4.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因在于(C)A.中国革命两次胜利的成功经验B.中国革命两次失败的严重教训
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D.延安整风过程中的学习与总结
5.第一个代表党中央明确肯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是(B)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D)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A)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8.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A)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思想B.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思想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D.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 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的正式形成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提出 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阐述 D.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10.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D)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B.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C.党的建设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
11.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是(D)A.《反对本本主义》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改造我们的学习》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2.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D)A.共产主义目标B.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3.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D)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毛泽东
1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B)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15.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B)A.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主要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C.《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 16.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C)A.一般著作B.重要著作C.集大成之作D.顶峰之作
17.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并写进党章,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的宪法修正案中B.十三大上C.十四大上D.十五大上 1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B)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D.十三大
20.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D)A.根本前提 B.一般条件C.关键条件 D.基础条件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坚持党的阶级性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阶级性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的根本问题是(D)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B)A.坚持党的阶级性B.保持党的先进性
C.扩大党的群众基础D.坚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B)A.立党为公B.执政为民C.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6.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A)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环境 2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D)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以人为本 28.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9.科学发展观三大基本要求是(A)A.全面、协调、可持续B.改革、发展、稳定 C.民主、文明、和谐D.和平、和谐、科学
30.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C)A.出发点和落脚点B.任务和内容C.基础和前提D.方法与措施 31.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是(A)A.发展目的问题B.发展战略问题C.发展模式问题D.发展道路问题 3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全面发展C.可持续发展D.协调发展
33.根据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所涉及的“五个统筹”的工作内容和“四个统筹”的相互关系来看,归纳起来就是(C)A.统筹国家与社会两者关系B.统筹党和人民相互关系 C.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D.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C)A.经济可持续发展B.文化可持续发展C.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D.社会可持续发展 35.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B)A.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人民参与自身决策D.新型工业化道路 36.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是(A)A.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C.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A.科学B.发展C.科学发展D.统筹兼顾
38.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基本问题是(D)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9.以人为本的“人”,是指(C)A.个人B.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C.最广大人民群众D.社会主义建设者 40.以人为本的“本”,是指(A)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 C.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D.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在于(ABC)A.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D.中国优秀文化的创新逻辑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指(ABC)A.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D.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面是(BC)A.马克思主义文本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C.中国实际D.时代特征
4.在延安时期提出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党的领导人除毛泽东、刘少奇外还有(ABCD)A.张闻天B.朱德C.王稼祥D.周恩来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BCD)A.不是象牙塔里的纯粹的纯理论工作
B.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C.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应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 D.对独创性的实践经验、独特的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就是说(ABCD)A.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发挥作用就必须民族化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
D.要批判继承,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并且创造出新的文明成果 7.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克服的错误倾向主要有(AB)A.马克思主义教条化B.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C.马克思主义民族化D.马克思主义封建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到目前为止主要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9.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就必须(ABC)A.与中国国情相结合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C.与人民群众共命运D.与国家民族共发展 1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B)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和旗帜,十七大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即(AB)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D.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2.中共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ABCD)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AB)A.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又根据中国文化精华和世界文明优秀成果进行创新 D.又吸取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因此它是(ABC)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一生思想与实践的完整体现
15.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是(BC)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C.《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党的建设的思想 16.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CD)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17.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历史条件有(ABCD)A.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B.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 C.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D.延安整风以及由此带来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
1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及其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包括的基本方面是(ABD)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
19.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具体包括(ABC)A.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B.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
C.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有益的东西 D.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20.邓小平和我们党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说,(ABCD)A.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B.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C.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D.他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的信任篡权谋私有本质区别
21.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主要观点有(ABCD)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D.发展是硬道理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指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一个(AD)A.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B.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党
C.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党,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
D.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3.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ABC)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关系
24.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ABCD)A.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C.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5.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BCD)A.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B.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C.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6.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ABD)A.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C.推进社会不断进步D.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主要是指深化了(ACD)A.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B.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D.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大根本要求是(ACD)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关键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29.“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其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为(ABCD)A.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三个代表”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B.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30.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正确运用执政党掌握的权力,做到(ABCD)A.权为民所用B.情为民所系C.利为民所谋D.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3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因为(ABCD)A.先进性是一个从根本上关系着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的问题,是党的阶级性的灵魂 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C.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要放到“三个代表”的实践中去考察 D.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32.胡锦涛在学习报告会上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BC)A.实现人民愿望B.满足人民需要C.维护人民利益D.提高人民素质 33.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ABCD)A.以人为本的发展观B.全面的发展观C.协调的发展观D.可持续的发展观 34.十七大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ABCD)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5.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依据是(ABC)A.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现实依据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或阶段性特征
C.历史依据或重要借鉴是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6.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五个统筹”是指(ABCD)A.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7.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做到(ABCD)A.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B.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C.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D.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3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表明(ABCD)A.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题
B.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条件 C.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科学发展观继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9.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讲就是(ABC)A.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D.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40.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或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民生问题是指()A.教育、医疗卫生B.就业、收入分配C.社会保障 D.社会管理 41.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基本要求是(ABCD)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42.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是因为统筹兼顾(ABCD)A.集中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和精髓B.深刻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规律性 C.可以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D.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目的 43.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就是要(ABCD)A.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局、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C.注重加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D.实现发展的均衡、协调、可持续 44.统筹兼顾的总方针是(ABCD)A.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B.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 C.尤其要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D.对主要工作、突出问题要着力推进,重点解决
45.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区别与创新,区别与创新主要有(ABCD)A.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完善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强调结构、质量、效益、速度相协调 B.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强调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增长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D.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著作是(A)A.1929年6月《给林彪的信》B.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D.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课题之一是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在形成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章是(A)A.《古田会议决议》B.《反对本本主义》C.《改造我们的学习》D.《〈共产党人〉发刊词》 3.毛泽东初步界定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著作是(A)A.《反对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C.《实践论》D.《矛盾论》
4.毛泽东最早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的时间场合是(C)A.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B.1937年《实践论》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其中包括《论新阶段》 D.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
5.毛泽东在创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首先作出科学界定的著作是(B)A.《反对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C.《新民主主义论》 D.《实践论》 6.党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的标志是(A)A.《反对本本主义》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新民主主义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7.毛泽东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两篇著作是(B)A.《反对本本主义》与《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B.《矛盾论》与《实践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与《〈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D.《新民主主义论》与《改造我们的学习》 8.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系统哲学论证中,《实践论》的作用是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角度(A)A.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根源B.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阶级根源 C.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社会根源D.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文化根源 9.党的思想路线的正式阐述者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毛泽东和邓小平
1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强调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并指出毛泽东所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A)A.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11.邓小平领导全党拨乱反正,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直接思想武器是(D)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本方法和精髓的人是(C)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
13.创造性地提出解放思想,并且将其规定为思想路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邓小平、江泽民 14.江泽民对思想路线作出的新贡献是(C)A.解放思想B.“三讲”C.与时俱进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是(B)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6.与时俱进的实质是(D)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创新
17.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B.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
C.从严治党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8.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A)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贯彻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达到(B)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1.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B)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2.在谈到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时,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A)A.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C.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D.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保证
23.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重新确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是(C)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B)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D.尊重实践的重要性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26.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B)A.解放思想,不断研究解决中国的新问题、新情况 B.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C.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D.求真务实,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7.胡锦涛对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的基本要求是(C)A.科学发展B.统筹兼顾C.求真务实D.解放思想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BCD)A.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D.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2.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中为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哲学论证的主要角度是(AB)A.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领导与群众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3.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科学论述、最终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发表的重要著作主要有(ACD)A.《矛盾论》、《实践论》B.《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 D.《〈共产党人〉发刊词》、《〈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
4.在新时期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解放思想的两个宣言书是(A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D.1992年南方谈话 5.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是(ABCD)A.首次对思想路线进行了准确完整的表述
B.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方法 D.正式把实事求是规定为党的思想路线
6.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有(AB)A.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 B.从狭隘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C.从小集团利益出发的宗派主义 D.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个人主义
7.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这是因为(AB)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群众路线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8.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其中尊重群众是指(ABC)A.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B.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
C.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D.尊重人民群众的一切
9.十六大报告揭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即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D)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尊重群众性D.富于创造性 1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要自觉地把人们的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1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ABCD)A.要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B.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12.解放思想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因为(ABCD)A.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B.解放思想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必须常提常新,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 C.解放思想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推动作用
D.解放思想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个部分、每个方面、每个环节
13.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ABCD)
A.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B.不断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C.不断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不断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14.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主要体现了(ABC)A.思想方法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统一B.基本立场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原则上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工作路线上领导号召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民主革命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A)
A.资本主义B.帝国主义买办C.地主阶级官僚D.军阀政治的掮客 2.决定中国革命性质的是(D)A.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对象
3.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了一个新阶级是(D)A.官僚资产阶级B.资产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C)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 5.正式制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是在(B)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6.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是在(B)A.中共三大B.中共四大C.中共六大D.中共七大 7.无产阶级掌握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关键是(D)
A.统一战线 B.革命武装 C.工农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8.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9.毛泽东将官僚资本明确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是在(D)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领导B.革命前途C.革命对象D.革命动力 1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是(C)
A.革命对象 B.革命动力C.革命领导权 D.革命目的 12.无产阶级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C)A.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B.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C)A.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前途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的纲领不同 14.无产阶级要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其核心问题是(A)A.对于农民的领导B.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C.分清敌友D.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15.“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C)A.抹杀农民阶级的革命性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16.“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在于(B)A.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对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C.革命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D.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1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A)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19.《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体是(C)A.工农民主专政B.苏维埃共和国C.人民民主专政D.资产阶级共和国 20.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文章是(C)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 21.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理论和政策准备的著作是(C)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B)A.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人民共和国 2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B)A.工农兵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C.参议会D.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4.毛泽东最早提出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法选举各级人民政府的文章是(A)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5.新民主主义经济是(D)A.社会主义经济B.半社会主义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过渡性质的经济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7.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28.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他们是(A)A.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 29.导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A)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 30.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工作是在(C)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C.《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31.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特点是(B)A.是否反帝反封建B.是否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 C.是否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上D.是否提倡科学、民主
32.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的总路线内容的文章是(A)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战争与战略问题》 C.《论持久战》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33.毛泽东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文章是(B)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战争与战略问题 34.毛泽东提出“三大法宝”的文章是(C)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党八股》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联合政府》 35.毛泽东最早论证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三者关系的文章是(A)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论》 36.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但是,把上述思想作为中国革命道路正式确立下来的文章是(B)A.1938年《论新阶段》B.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 C.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D.1945年《论联合政府》
37.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A.中国是一个大国 B.帝国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所实行的分裂剥削政策及其所造成的长期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C.中国的分裂和不统一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38.毛泽东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的著作是(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3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国民革命的影响
C.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40.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B)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批评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41.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A)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42.中共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献是(B)A.《古田会议决议》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问题》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八一宣言》 43.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44.毛泽东提出:“中国一切政党对于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要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文章是(D)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愚公移山》 C.《为人民服务》 D.《论联合政府》 45.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所有政党相区别的显著特点是(B)A.思想路线 B.党的宗旨C.三大作风D.思想建党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是(ABCD)A.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C.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D.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2.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发表的主要著作有(ABCD)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D.《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3.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总路线是(ABCD)A.依靠贫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4.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所谓“中间大”是指以下阶级(BCD)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5.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所谓“两头小”是指(ABD)A.工人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阶级
6.中国无产阶级除具备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优点外,还有下列特殊优点(ABC)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 B.大多来自于破产的农民,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C.分布相当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D.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7.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依据是(ABCD)A.生产力、商品经济落后的中国需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C.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对工人、农民有利
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能够引导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
8.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从初步形成到正式确立的代表性文章是(ABC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岗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
9.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各自的地位是(ABCD)A.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B.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C.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战略依托 D.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等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CD)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开展土地革命
C.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 D.对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 11.统一战线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原因在于(ABC)A.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C.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
D.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ABCD)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3.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是(ABCD)A.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C.建立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的建设 14.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作风有(ABD)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艰苦奋斗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A)A.社会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民主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B)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D)A.资本主义社会B.后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 D.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合作社经济的性质属于(C)A.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D.本质上仍然是个体经济
5.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D)A.资本主义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控制和调节的具有社会主义取向的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C)A.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B.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C.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D.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形式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A)A.唯一的经济基础B.主要的经济基础C.一般的经济基础D.次要的经济基础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A)A.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农业机械化D.农业集体化 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C)A.三大改造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实现工业化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A)A.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D.先合作化,后工业化
11.我国农业合作化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最初形式是(B)A.换工劳动B.互助组C.初级社D.高级社
12.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B)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
13.农业合作化最后在高潮阶段将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因而具有(A)A.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B.国有经济性质C.全民所有制性质D.低级公有制性质
14.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C)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15.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A)A.和平赎买B.剥夺生产资料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
16.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底的(C)A.国家对私营企业计划订货、统购包销或经销代销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全行业公私合营D.取消定息 1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C)A.1949年9月B.1952年9月C.1954年9月D.1956年9月 19.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20.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D)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与全行业公私合营 D.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D)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就全国范围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类似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 C.它从属于社会主义范畴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
3.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ABCD)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初步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4.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间社会阶段的历史定位是(ABCD)A.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B.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D.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因素同时存在又以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BC)A.社会主义经济B.农业手工业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它们是(ACD)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主要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他(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AB)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C.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 D.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之间的矛盾 8.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ABCD)A.国营经济 B.合作制经济
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9.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三改造”是指(ABC)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0.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的是(ABC)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D.改造人与改造生产关系的结合 11.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相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个体经济增长潜力有限,难以实现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 B.民族资本主义不仅工业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基础,无力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C.私营企业与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利益冲突加剧 D.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之间矛盾日益明显
1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具体是(ABC)A.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手工工厂是地方国营经济
13.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过暴力没收、和平赎买两种形式,而和平赎买的优越性在于(ABCD)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C.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D.有利于争取团结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
14.在我国之所以能够争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在于(ABCD)A.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 15.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的做法主要有(ABCD)A.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注意给资本家以合法权益 B.在政治上、工作上对资本家做出妥善安排 C.组织资本家及其家属参加政治学习和技术培训
D.让资本家自食其力,改造剥削制度的同时改造剥削者
16.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BCD)A.和平赎买政策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D.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 1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ABCD)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B.劳动人民从此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地位 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 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ABCD)A.要求过急B.工作过粗,改变过快C.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D.1956年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1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存在一些偏差和失误,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认识,表现在思想观念上的具体问题是(ABCD)A.过于追求纯粹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公有制形式的理解和选择过于简单化
C.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可以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0.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是因为(ABCD)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广大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2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ABCD)A.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D)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D)A.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
B.要坚定地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形象
C.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文献是(A)A.《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A)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B.中共八大召开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其基本方针是(A)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C.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B)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D.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其主要内容是(C)A.要逐步走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B.要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C.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D.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D)A.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9.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B)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D.慢一点,稳一点
10.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C)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B.中共八届五中全会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12.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D)A.基本不适应B.完全适应
C.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D.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
13.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B)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1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和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B)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C.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下一步是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基础
15.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B)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 D.1961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文章是(C)A.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经验》 17.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A)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陈云 18.“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最初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B)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19.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任务是在(B)A.1951年《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中
B.1956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 C.1956年党的八大上的报告中
D.1962年广州的科技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20.60年代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主张的是(C)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21.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是(A)A.陈云B.周恩来C.刘少奇D.毛泽东
22.在1956年后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经济的领导人是(C)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
23.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是(D)A.兼顾国家、生产单位、生产个人的利益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D.“两参一改三结合”
24.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思想的是(C)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25.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相比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A)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6.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大发展体现在提出了(B)A.建立创新型国家 B.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科学发展观
27.邓小平多次指出,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28.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C)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D.意识形态的不同 29.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D)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 30.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B)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3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根本体现是(A)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 C.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人民获得切实利益
D.代表先进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和条件是(ABD)A.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需要总结“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C.“波匈事件”的发生,使我国需要认真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D.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以苏为鉴”
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问题的思想有(ACD)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 C.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BD)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D.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4.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AB)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5.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ABC)A.现代化的工业B.现代化的农业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D.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6.60年代初,对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表示支持和赞成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BCD)A.毛泽东B.刘少奇、邓小平C.陈云、李富春D.邓子恢
7.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来自(ACD)A.人民群众的监督B.舆论监督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D.共产党内部的监督 8.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ABC)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 9.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双百方针”的著作和讲话有(AB)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不要四面出击》
10.在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ABD)A.苏联属于第一世界B.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C.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一世界 D.亚洲(除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1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主要有(BCD)A.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 C.“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中国永远不称霸 12.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ABCD)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13.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局限在于(ABCD)A.艰辛探索但总体上没有摆脱苏联模式
B.探索的一些正确成果没有在实践上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某些严重的背离 C.探索中另一种“左”的倾向逐步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
D.最根本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14.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ABCD)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
15.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共同富裕是(ABCD)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16.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ABCD)A.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B.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 C.是20世纪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D.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17.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ABCD)A.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增强国家科技实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富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图在社会主义建成不久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始作俑者是(B)A.列宁 B.斯大林C.毛泽东 D.铁托
3.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A)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4.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B)A.《联共(布)党史教程》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5.在党的领导人中,较早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思想的领导人中,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C)A.陈云B.李先念C.叶剑英D.胡耀邦
6.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A)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B)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D)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C)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D)A.坚持社会主义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党的领导 1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B)A.1949年全国政协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 15.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D)A.七届二中全会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16.“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及其“两步走”战略的是(B)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陶铸
17.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D)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
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9.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A)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由贫穷到富裕
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2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21.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提出的新战略是(A)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坚持科教兴国,做到可持续发展
C.坚持科教兴国,实现人才强国D.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经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些思想观点主要有(ABCD)A.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
B.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刚刚建立”,但还没有“完全建成” C.我国社会主义需要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才算从根本上建成
D.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ABCD)A.公有制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居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主体,当时经济总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农业、手工业经济,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是社会经济主体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居于领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解决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BCD)A.我国最大的实际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ABCD)A.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
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
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
5.新时期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两个没有变”,主要是指(AB)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
6.在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ABCD)A.只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不讲发展程度与水平,会产生“左”的错误 B.只讲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讲性质与方向,又可能离开社会主义 C.只有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水平的统一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科学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全面把握社会性质、方向与发展程度的水平才能克服“左”和右的干扰
7.依据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历史发展进程的曲折性和跨越性,所以(ABC)A.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B.以为革命成功后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认识根源
C.认为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很长一段时间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唯物辩证法
D.认为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这一课”的观点,是自由化观点 8.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里讲的“不够格”主要是指(ABC)A.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B.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无法逾越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 C.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D.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
9.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A.社会制度性质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D.社会发展模式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是(ABCD)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C.是防止和反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证 11.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包括(ABCD)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本方针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因为(AB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B.是兴国之要以及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C.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
D.如果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党的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1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因为(ABCD)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C.离开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D.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14.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作用是(ABC)A.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B.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5.江泽民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是(ABCD)A.2000年到2010年GDP翻一番B.2010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GDP翻一番 C.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D.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BCD)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科教更加进步 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D.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A)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D)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 3.改革的性质是(B)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4.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A)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A)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C)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9.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A)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 10.对外开放的开端是(A)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C)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D.1982年十二大 1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A)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C)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 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D)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5.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D)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C)A.请进来B.走出去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17.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C)A.技术安全B.贸易安全C.金融安全D.投资安全 1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B)A.到境外去旅游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C.到境外去学习D.到境外去贸易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ABC)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ABCD)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ABC)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
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
C.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想进步的道路 4.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ABC)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
5.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ABCD)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6.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D)A.废除人民公社B.改革人民公社C.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7.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ABD)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ABCD)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BCD)A.改革是革命B.改革是动力C.发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
10.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ABC)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11.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ABC)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12.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他指出(ABCD)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出发点和立足点 B.对外开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条件;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对外开放要为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服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13.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ABCD)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D)A.陈云B.邓小平C.刘少奇D.毛泽东
2.邓小平最早提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专利品的思想是在(B)A.1978年B.1979年C.1982年D.1992年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B)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4.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概念的领导人是(C)A.邓小平B.陈云C.江泽民D.胡锦涛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A)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C)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C)A.1.5亿元 B.2亿元C.2.5亿元 D.3亿元
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D)A.行政力量的支持 B.产业结构调整
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10.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C)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1.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决定于(D)A.企业法人代表 B.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控股权掌握在哪一种经济成分的手上
12.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B)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础是(D)A.公有制 B.非公有制C.公平准入 D.现代产权制度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B)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B)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6.2006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建设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着眼点是(B)A.调整过高收入B.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C.扩大中等收入阶层D.取缔非法收入
17.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方针是(B)A.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效率与公平并重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18.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B)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19.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A)A.人才B.技术C.对外开放D.体制创新
20.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A)A.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B.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关系
C.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D.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生活宽裕是(A)A.根本目的B.主要手段C.根本方法D.前提条件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D)
A.完善市场体制B.健全基础设施C.形成保障体系D.培养新农民 23.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是(B)
A.健全农村市场体系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4.新世纪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D)A.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改善农民生活
C.扩大农民消费D.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5.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D.增加农民收入
26.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指标是(B)
A.比2000年翻一番B.比2008年翻一番C.比2007年翻一番D.比2010年翻一番 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A)A.发展循环经济B.发展绿色经济C.强调国民幸福指标D.发展知识经济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在于(ABCD)A.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面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B.当时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C.当时人们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与特征 D.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显示了巨大成功,缺陷和局限性还有待人民所认识
2.陈云在党的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就是要求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ABD)A.一部分个体经营 B.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 C.一部分报酬自主分配D.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是(ABCD)A.198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
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BC)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是(ABC)A.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D.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矛盾的要求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征有(ABCD)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宏观调控的存在D.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在于(ABCD)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8.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ABC)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BCD)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10.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是(BD)A.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优势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1.所有制实现形式(ABCD)A.是所有制关系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B.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D.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12.股份合作制经济(AD)A.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B.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具有社会主义性质D.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提高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 13.近年来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的特征主要有(ABCD)A.是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B.是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形式
C.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
D.共同分配劳动成果,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 14.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A.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B.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D.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公有制经济 15.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中非按劳分配收入主要有(BCD)A.集体企业工资收入B.国有企业福利收入 C.个体劳动所得D.资产收益
16.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有(ABD)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 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D.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
17.现阶段我国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ABCD)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D.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的结果 18.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ABCD)A.社会保险、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D.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19.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ABCD)A.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失业保险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我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是(ABCD)A.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B.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C.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
D.统筹公平与效率、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 2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ABCD)A.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B.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
C.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强调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
22.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在于(ABCD)A.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增长方式转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B.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进入新世纪,自主创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C.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D.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ABCD)A.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 24.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是指(ABC)A.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B.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C.形成强大的国家科技竞争优势
D.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措施有(ABCD)A.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点是建设国家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各种科技创新主体有效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与其他社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C.继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D.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创新行为,提高创新回报;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导人才,造就各种创新人才
2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正确处理的重要关系有(ABC)A.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服务
B.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自主创新为主,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基础研究支撑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后劲 D.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国家为主导,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 27.国家创新体系是(ABC)A.政府为主导B.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结合,有效互动D.企业为主体 28.我们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是(ABC)A.企业为主体B.市场为导向C.产学研相结合D.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9.经济增长方式彻底转变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BC)A.投入和产出的关系B.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C.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D.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30.中共十七大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具体是指(ABCD)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1.新型工业化主要内容是(ABCD)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2.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ABD)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以农业为基础D.服务业全面发展
33.根据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是(ABC)A.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内容
C.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D.努力加强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尤其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4.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BC)A.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从投资拉动转到消费拉动的轨道上来
B.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关系,在立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扩大国外消费需求 C.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实现良性发展
D.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消费制约和促进生产,生产与消费相协调 3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要求是(ABCD)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B.乡风文明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
36.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问题之所以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依据在于(ABC)
A.农业基础仍然落后,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B.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C.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D.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部挑战在农村
37.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ABCD)A.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B.生活宽裕是目的,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也是农村工作的基本尺度或衡量标准 C.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新农民,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对农民群众基层民主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8.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是(ABC)A.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B.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C.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D.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小康阶段
39.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新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是(AB)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B.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C.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
D.国家和政府大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条件、生产条件 40.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方针、新要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应该做到(ABCD)A.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B.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C.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D.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4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是(ABCD)A.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B.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C.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D.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 4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ABC)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共享性原则 43.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特征是(AB)A.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方式进行生产B.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C.以最低的消费进行生活D.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生产 44.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ABC)A.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B.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C.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关键,通过人才开发实现经济发展
45.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是指(ABCD)A.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C.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提倡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D.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46.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要求是(ABCD)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B.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C.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实现 D.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D)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联系
2.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针是(D)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A.如何组织政权B.如何行使统治权C.哪个阶级居统治地位D.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A.普选制B.民主集中制C.议行合一D.分权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高原则是(B)A.共产党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民主自由原则D.法制原则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根本上体现的是(C)
A.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作用B.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 C.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D.制度更具有根本意义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 C.怎样实行民主D.民主是什么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中,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B)
A.党的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9.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到多党合作问题的著作是(B)A.《论联合政府》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是(A)
A.四项基本原则B.民主革命时期的共同经历C.统一战线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我国具体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质是(D)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咨询机关D.社会主义民主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C)
A.以聚居区为基础B.建立自治地方C.设立自治机关D.行使自治权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B)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基层民主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民族区域自治 14.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形式是(B)A.村民海选B.村民自治C.村民委员会D.村民小组 15.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最大特点是(A)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直选基层组织领导人
C.与基层党组织相分离D.与基层党组织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6.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核心是(B)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7.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B)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D.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8.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关键是(A)A.执法必严B.有法可依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C.行使自治权利D.民族平等
20.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说明(C)A.人好坏不重要B.个人没有责任
C.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D.制度决定人的好坏 21.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B.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C.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2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郑重载入宪法的是(C)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B.1978年全国人大C.2004年全国人大D.1982年全国人大 23.在自由、民主、人权的现代政治价值观中核心是(A)A.民主B.自由C.人权D.法制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ABC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人民当家作主是(ABCD)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和核心要求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 C.是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目的 D.依法治国的主题和中心内容 3.依法治国的实质是(ABCD)
A.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B.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C.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务D.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BCD)A.是以工人阶级(由共产党领导的)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B.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C.取得全国政权后,担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D.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5.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现在(ABCD)A.从阶级结构看,人民范围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B.从政党关系看,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从政权组织形式看,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从概念表述看,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提法更全面 6.除中国共产党外,中国大陆目前还存在的民主党派有(ABCD)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D.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8.在我国政党制度下,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有(ABCD)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9.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最突出的特征是(AB)
A.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B.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C.共产党决策、多党派咨询D.共产党决策、多党派协商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政策咨询 11.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CD)
A.科学发展B.和谐社会C.团结D.民主
12.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多种因素的内在统一,其中主要是指(ABC)A.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B.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D.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
1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和优越性有(ABCD)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与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中国在历史上虽有战有和,有统有分,但统一始终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共同革命经历,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团结、统一、富强与繁荣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刻现实依据
14.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主要有(ABCD)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15.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有(ABCD)A.村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职工股东大会 16.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ABCD)A.有法可依是前提B.有法必依是核心 C.执法必严是关键D.违法必究是保障 17.对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强调三条,它们是指(ABC)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8.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主要表现为(ABCD)A.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B.正面规定中标榜自由,限制规定中否定自由 C.地位巩固时标榜自由,形势不利时取消自由
D.把资本和金钱的自由,论证为全人类的普遍自由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为什么人的问题B.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
C.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D)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C)A.共产主义的理想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
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B.公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D.社会主义荣辱观
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D)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共产主义D.人本主义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ABCD)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
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2.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BCD)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3.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ABC)A.贴近时代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D.贴近实际 4.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ABCD)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BC)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6.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要(ABCD)A.尊重多样性B.承认差异性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7.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在于(ABCD)A.每个国家、民族、文明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B.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C.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向心力、凝聚力、精神动力
D.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 8.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ABCD)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B)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AB)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C.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D.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1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AB)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AB)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 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C.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D.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3.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BD)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14.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ABC)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15.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BCD)A.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1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ABCD)A.教育机制B.修养机制C.示范机制D.评价机制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B)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B)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B)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C)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D)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B)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B)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BD)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ABC)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
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ABD)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4.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BCD)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ABCD)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D)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社会范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即(ABC)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B.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D.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
8.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BC)A.本质属性B.基本特征C.基本要求D.根本目的
9.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强调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AB)A.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B.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C.共同设计的和谐社会D.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ABCD)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11.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六大民生问题,并且依据六大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概括为(ABCD)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ABCD)
A.学有所教、劳有所得B.病有所医C.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13.我国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是(ABCD)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C.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D.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有(ABCD)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D.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
1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ABCD)
A.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C.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D.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6.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要形成相应的社会管理局面,即(ABCD)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口号的时间是(A)A.1949年B.1950年C.1954年D.1956年
2.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60年,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的思想、政策方针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C)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接受大陆中央政府领导、管辖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志着我党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转变的是(A)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台湾问题讲话 C.1982年1月邓小平谈话
D.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C)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5.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C)A.外交问题B.国际政治问题C.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C)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7.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1960年周恩来的归纳总结,为了达到“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的目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有(ABCD)
A.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
B.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2.“一国两制”构想(ABCD)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在香港设立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BD)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独立的外交权D.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独立
4.中国政府提出,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ABCD)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5.“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BCD)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6.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关系的意见,内容是(ABCD)A.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B.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D.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C)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B)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
3. 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一系列主张的我国领导人是(B)A.周恩来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B)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B)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B)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7.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所作的最大的调整是实行(C)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完全的不结盟政策 D.反美统一战线 8.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D)A.和平与发展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A)
A.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权利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决不干涉别国内政D.平等互利
10.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B)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D)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所说的第二世界国家有(ABC)A.日本 B.英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ABCD)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D.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在于(ABC)A.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B.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C.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D.是基于和谐世界理论的必然选择 4.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的基本含义是(ABCD)A.对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
B.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C.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D.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5.中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A.民主的世界,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和睦的世界,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公正的世界,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包容的世界,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6.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ABCD)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7.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BCD)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B)A.维护全体职工的经济利益
B.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C.稳定全体职工的工作岗位D.大力提高全体职工的文化水平
2.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B)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
D.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3.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资产阶级 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4.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B)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 C.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各自独立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A.阶级矛盾问题B.阶级斗争问题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6.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C)A.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B.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C.爱国主义D.共同的文化传统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A)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民族团结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A)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9.在“四个尊重”的方针里,核心是(C)
A.尊重知识B.尊重人才C.尊重劳动D.尊重创新 10.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民族互助 C.民族融合 D.民族交流 1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是(D)A.各民族共同繁荣 B.各民族之间消除差别
C.民族地区稳定 D.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2.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D)A.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D.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C.打得赢、不变质 D.加强战备、服务经济建设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新时期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ABC)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削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D.工人阶级是国家主人翁,又是私营企业的雇佣劳动者
2.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有(ABC)A.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B.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各类非公经济企业中就业的职工已经达到职工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D.80后新工人开始成为骨干力量 3.我国知识分子是(ABCD)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D.科技兴国的主力军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主要包括(ABCD)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 D.私营企业主
5.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政策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是指(ABCD)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主要看(A)A.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B.它由什么人领导 C.它的党员出身于哪个阶级D.它的党员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首先是由(A)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B.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C.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决定的D.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决定的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C)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B)A.党的根本任务的体现 B.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C.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 D.党的奋斗目标的体现 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C)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D)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密切联系群众 7.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党政不分 D.组织涣散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共产党性质是指(ABCD)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ABD)A.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B.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C.由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D.人民的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3.党中央强调指出,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ABC)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D.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4.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A.标本兼治B.综合治理C.惩防并举D.注重预防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是(ABC)A.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于(ABC)
A.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与时俱进地把握了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
B.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要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时代前列领导改革开放,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C.也是适应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变化,切实解决党自身建设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然要求;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治国理政、自身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必然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得到加强 D.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构想的必然要求 7.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主线是(AB)
A.先进性建设 B.执政能力建设C.作风建设 D.思想建设 8.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是(ABC)
A.党要管党B.从严治党C.为民、务实、清廉D.学习、创新 9.按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总要求,党的建设的重点是(ABCD)
A.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B.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C.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D.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ABCD)A.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ABCD)
A.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2.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ABCD)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B.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经验是(ABCD)A.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B.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篇:毛概有答案
第一章
◎ 单项选择题
1、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正确答案:B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延安整风
D、中共七大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A
A、毛泽东
B、陈独秀
C、周恩来
D、李大钊
3、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报告是 正确答案:C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
D、《论持久战》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是在 正确答案:C
A、八七会议以后
B、遵义会议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
D、中共七大以后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正确答案:D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 正确答案:B
A、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要求相结合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要求相结合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正确答案:C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毛泽东思想
8、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
A、中国革命的实践
B、中国建设的实践
C、中国改革的实践
D、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9、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时期是 正确答案: B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0、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 正确答案:C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以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1、毛泽东思想继续和发展时期是 正确答案:D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2、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正确答案:A
A、中共七大
B、中共六届六中会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3、毛泽东思想是 正确答案:D
A、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B、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关于中国改革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 正确答案:C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15、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 正确答案:D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16、比较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正确答案:C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八大
1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是 正确答案:C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18、1930年5月,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著作是()答案:A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9、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正确答案:B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是在 正确答案: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正确D C.抗日战争期间
D.延安整风期间
2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独立自主
2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将提到了党性高度的文章是 正确答案:D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23、“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 正确答案: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怎样发展生产力
2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正确答案: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怎样发展生产力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为人民服务
D、邓小平理论
2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正确答案: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密切联系群众
27、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真理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真理
2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正确答案: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密切联系群众
30、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首次作系统概括的中共领导人是 正确答案:C
A、陈独秀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少奇
31、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 正确答案:B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3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是在 正确答案:C
A、1978年概括的 B、1979年概括的 C、1980年概括的 D、1982年概括的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正确答案: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34、1937年,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是 正确答案:以C
A.《反对本本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古田会议决议》
C.《实践论》《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矛盾论》
35、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以谁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是 正确答案:C
A、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主题
B、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3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正确答案:D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3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正确答案: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密切联系群众
39、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正确答案: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0、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共领导人是 正确答案:A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正确答案:A
D、江泽民
41、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是 正确答案: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2、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正确答案: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43、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 正确答案: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正确答案:D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5、最早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正确答案:D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毛泽东
4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者是 正确答案:D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毛泽东
47、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是 正确答案:C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48、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正确答案:C
A、创立了中国革命理论
B、创立了中国建设理论
C、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创立了中国改革理论
49、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是 正确答案:B
A、中国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5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是 正确答案:D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5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5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正确答案: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53、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践检验真理
D、与时俱进
54、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 正确答案:A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践检验真理
正确答案:B
D、与时俱进
5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正确答案: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56、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
A.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B.实事求是
C.发展生产力
D.提高综合国力
57、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是
正确答案:D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8、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正确答案:C
A、“八七”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党的七大
5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实现了几次历史性飞跃? 正确答案:B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B
60、思想路线,亦称 正确答案:C
A、政治路线
B、基本路线
C、认识路线
D、组织路线
◎ 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必须 正确答案:BD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B、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D、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是因为 正确答案:BC
A、源于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B、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是西方国家的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 正确答案:ABC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
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C、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D、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
4、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 正确答案:ABC
A、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
5、马克思主义要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只有 正确答案:ABC
A、与本国的国情结合 B、与时代发展同步
C、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D、与西方文化相一致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三大基本问题是 正确答案:AB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什么是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 正确答案:ABC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8、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 正确答案: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求真务实
9、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10、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于它是 正确答案:AB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D、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指示
11、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它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外,还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D、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12、下列关于毛泽东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正确的论述有 正确答案:ABCD
A、毛泽东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B、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C、毛泽东提出了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
D、毛泽东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
13、江泽民关注的两大问题是 正确答案:AB
A、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D、关于改革开放
14、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15、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 正确答案:BCD
A、独立自主
B、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16、1987年党的十三大主要功绩是 正确答案:ABC
A、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D、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是
正确答案:BC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正确答案:ABC
C、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19、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其中“是”是指 正确答案:BC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规律性
D、我们去研究
20、实事求是是 正确答案:BCD
A、一切政党的思想路线
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D、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1、实事求是是 正确答案:ABCD
A、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B、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D、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2、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正确答案:ABCD
A、方向
B、途径
C、原则
D、方法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ABC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确立了改革开放理论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BCD
A、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与时俱进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正确答案: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正确答案: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7、毛泽东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的文章是 正确答案:BD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矛盾论》
28、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 正确答案:ABC
A、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
B、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C、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D、不要理论的指导
29、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正确答案:ABC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改革开放
3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确答案:ABCD
A、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B、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
C、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D、总书记把它形象地表述为中国梦
◎ 判断题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正确答案:对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正确答案:对
3、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正确答案:对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正确答案:对
5、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正确答案:对
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正确答案:对
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正确答案:错
8、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目的。正确答案:对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答案:错
10、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正确答案:对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答案:对
1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正确答案:对
13、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答案:对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答案:对
15、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解放思想。正确答案:错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正确答案:对
17、江泽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错
18、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正确答案:对
19、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正确答案:对
20、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错
2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四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正确答案:错
22、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答案:对
2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正确答案:错
24、江泽民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答案:错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正确答案:对
26、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答案:错
2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正确答案:对
28、胡锦涛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正确答案:对
29、党的八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正确答案:错
30、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第二章
◎ 单项选择题
1、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认清()正确答案:A
A、中国的国情
B、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正确答案:B
P34
A、封建社会
正确答案:对
P34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正确答案:A
P34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统治的腐败
B、帝国主义的入侵
C、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正确答案:B P34
5、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正确答案:D
P35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6、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P36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革命形势的新变化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7、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正确答案:C
P36
A、兴中会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国民党“一大”
8、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正确答案:A
P36
A、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B、关于农民问题
C、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D、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9、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会议是 正确答案:D
P36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0、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正确答案:A P36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正确答案:B
P36
A、发展党的组织
B、开展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
D、开展军事斗争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C
P38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团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各爱国阶层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革命
C、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13、毛泽东第一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的著作是()正确答案:B
P38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联合政府》
D、《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4、毛泽东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论联合政府》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5、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正确答案:B
P38
A、武装斗争问题
正确答案:B P38
B、分清敌友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16、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正确答案:A P38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17、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A、封建地主阶级
B、中国小资产阶级
C、中国大资产阶级
D、中华民族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A P38
18、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正确答案:B
P39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封建地主阶级
19、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正确答案:B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C、北洋军阀
D、国民党新军阀
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正确答案:A
P40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P39
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
21、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正确答案:B
P40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22、中国革命的基本的问题是()正确答案:B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P40
23、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正确答案:B
P40
A、工人运动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运动
2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是()正确答案:D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5、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正确答案:B
P41
A、争取多数,反对少数问题
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C、政策和策略问题
P40
D、政治纲领与路线问题
26、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有()正确答案:C
P41
A、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B、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C、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D、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正确答案:B
A、民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2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答案:C
P41
P41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广泛性不同
29、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正确答案:C
A、是自然而然得来的B、是天然的C、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D、是在与封建主义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正确答案:A
P42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农民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P42
3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正确答案:A
P43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封建主义
D、共产主义
32、毛泽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文章是()正确答案:D
P43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3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正确答案:A P44
A、总路线
B、宣言
C、旗帜
D、宗旨
34、把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具体阐述的文章是()正确答案:C P44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3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正确答案:D
P44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工农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3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正确答案:A
P44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正确答案:C
P45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38、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成分是()
正确答案:A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P45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9、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正确答案:B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4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正确答案:D
P45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C、消灭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P45
4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正确答案:C
P47
A、《中国的工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42、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道路
正确答案:C
P47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43、中国革命的特点是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这是因为()
正确答案:B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农村比较薄弱
B、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P48
C、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44、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正确答案:B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军政一致
45、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正确答案:A
P48
A、武装斗争
B、议会斗争
C、地下斗争
D、罢工斗争
46、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正确答案:D
P48
P48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统一战线
D、农村革命根据地
4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属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是(答案:D
P48
A、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策
D、全面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8、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正确答案:B
P49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正确)
D、《新民主主义论》
4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正确答案:D
P49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党的建设、根据地建设、人民军队建设
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0、党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的原则。B P50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独立自主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以斗争求团结
51、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正确答案:C
P50
正确答案:
A、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有理有利有节
5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采取()
正确答案:A
P50
A、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B、坚决打击原则
C、彻底消灭原则
D、团结-批评-团结原则
5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正确答案:B
P50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54、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D
P51
A、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B、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5、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正确答案:C
P51
A、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B、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思想上最主要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正确答案:C P52
B、无产阶级思想同农民阶级思想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无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矛盾
57、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始终放在首位
正确答案:A P52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5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作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是()正确答案:C
P52
A、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59、毛泽东指出,()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正确答案:D
P53
A、土地革命
B、根据地建设
C、党的建设
D、武装斗争
6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的文章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多项选择题
1、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A、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CD
P53 P34)
C、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P34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3、中国革命的的主要对象是()正确答案:ABC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AB
P38)
4、封建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因为它是()正确答案:ABCD
P38
A、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
C、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D、不推翻封建制度的根基,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5、毛泽东明确将官僚资本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是因为()P39 P45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强取豪夺
C、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它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正确答案:ABCD
P39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正确答案:BCD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下列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D
A、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B、属于剥削阶级
C、是革命对象
D、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8、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9、中国无产阶级和各国无产阶级都具有以下优点()正确答案:ABD
P40 P40
P41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B、大公无私,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C、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D、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10、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正确答案:AC
P42
A、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特点有()正确答案:ABCD
P43
A、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B、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正确答案:AD
P43
A、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1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正确答案:ABC
P44
A、政治纲领
B、经济纲领
C、文化纲领
D、社会纲领
14、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有()正确答案:AD
P44
A、以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国体
B、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国体
C、以民主共和为政体
D、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政体
1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正确答案: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6、没收官僚资本属于()正确答案:AC
A、社会主义革命
B、农民革命
C、新民主主主义革命
P45
P45
D、旧民主主义革命
17、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正确答案:BCD
P46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内容上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
D、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8、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就是()的结合。
正确答案:BCD
P46
A、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B、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C、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D、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9、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答案:ABC
P47
正确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战争和战略问题》
20、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正确答案:CD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2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的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BD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农村革命根据地
P48
P48
2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正确答案:BCD
P49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3、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正确答案:AC
P49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4、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中间”是指()正确答案:BCD
P49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其他的中间阶级
25、在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正确答案:CD
A、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政策路线
B、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法宝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D、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2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正确答案: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P49 P50
第四篇:毛概题库
单选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1.军队 2.中国共产党 3.人民群众 4.工人阶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推进(),同推进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党的建设 2.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道路 4.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1.发展生产力 2.消灭剥削
3.消除两极分化
4.达到共同富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发展。1.自由 2.个性 3.全面 4.主体
5、()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1.邓小平2.习近平3.江泽民 4.胡锦涛
6、关于“八个明确”,错误的是(不知道)
1.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3.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1.辛亥革命 2.新中国的成立
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是(不知道)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我们在第(不知道)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也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1.一 2.二 3.三 4.四
10、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1.先进性 2.阶级性 3.纯洁性 4.时代性
11、按照十七大部署,2008年9月起,我们党开展了历时()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1.一年 2.一年半 3.两年 4.两年半
12、关于“八个明确”,错误的是(不知道)
1.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3.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4.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13、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阶段的社会主义。1.萌芽 2.初级 3.中级 4.高级 14、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不知道)的重大问题。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1.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 3.新中国成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1.“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 3.“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4.“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定于()。1.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2.时代发展的主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4.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阶段
19、()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2.“十四个坚持” 3.“八个明确”
4.“十四个坚持”和“八个明确”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知道)关系。1.辩证 2.特殊 3.对应 4.统一
21、在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不知道)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较慢 2.飞速 3.较快 4.均衡
22、(不知道),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1.“一个中心” 2.“ 两个基本点”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改革开放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振兴中华
24、()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发展 2.革命 3.改革 4.开放
25、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错误的是(不知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1.群众 2.人民 3.多数人 4.最大多数人
2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1979年 2.1982年 3.1983年 4.1984年
28、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变和铲除原有的经济制度 3.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3.新时期的目的 4.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30、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1.农民阶级 2.工人阶级 3.地主阶级 4.资产阶级
31、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错误的是(不知道)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3.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我们已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合作社经济是(不知道)。1.社会主义性质 2.半社会主义性质 3.个体性质 4.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3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1.发展 2.以人为本 3.全面协调可持续 4.统筹兼顾 34、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不知道)次提出科学发展观。1.一 2.二 3.三 4.四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6、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7、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1.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 2.物质和意识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物质和运动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衡量党的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必须坚持(不知道)的标准。1.客观性 2.系统性 3.全面性 4.规律性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0、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1.城市 2.农村 3.内陆 4.沿海
第五篇:毛概题库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我国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对)标准答案:对 2.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错)标准答案:错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错)标准答案:错 4.改革是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错)标准答案:错
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错)标准答案:错 6.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互不相干、相互排斥。(错)标准答案:错
7.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对)标准答案:对
8.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标准答案:对
9.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标准答案:对 10.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对)标准答案:对 1.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标准答案:错 4.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标准答案:对 5.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错)标准答案:错
9.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错)标准答案:错
6.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错)标准答案:错
9.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错)标准答案:对 10.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错)标准答案:错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10.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错)标准答案:对 7.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标准答案:对
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列宁。(错)标准答案:错 二.单选题 注:每题1.5分。(得分:7.5)
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B)标准答案:C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中国发展的需要
12.我国的改革()(C)标准答案:C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
13.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D)标准答案:B A.改革开放 B.自己的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4.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D)标准答案:D A.惩治腐败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发展生产力 D.改革开放
15.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B)标准答案:B A.“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B.“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16.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B)标准答案:B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精神激励
17.改革是()(D)标准答案:D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标准答案:C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检验真理的标准
19.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A)标准答案:C A.政治管理 B.社会经济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D.税收
20.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B)A.特别优惠 B.严格监管 C.减税让利 D.国民待遇
1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D)标准答案:A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
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B)标准答案:A A.基本国策 B.基本方针 C.基本制度 D.基本政策
标准答案:D 19.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B)标准答案: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长期的基本国策 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20.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C)标准答案:C A.政府 B.企业 C.人民群众 D.国家
14.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D)标准答案:C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邓小平提出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A)标准答案: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1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的()(D)标准答案:D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19.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A)标准答案:D A.海南 B.重庆 C.厦门
D.上海浦东新区
11.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C)标准答案: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A)标准答案:A A.改革
B.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多选题 注:每题2分。(得分:10.0)
2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机遇 B.是挑战 C.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D.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2.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ABC)标准答案: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目的
2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正确关系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相辅相成的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立足点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D.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2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AB)标准答案:ABD
A.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25.改革开放的成绩证明()(AC)标准答案:ABC A.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B.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C.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26.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归结起来就是()(CD)标准答案:ABCD A.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混乱 B.经济停滞不前濒临崩溃
C.人民生活物资匮乏,生活得不到改善
D.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
27.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应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B.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C.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创新相结合 D.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28.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AC)标准答案:ABCD A.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解放生产力
2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D)标准答案: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0.对外开放中的全方位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资本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23.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
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
25.对外开放中的多层次包括()(ABD)标准答案:ABCD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
28.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AD)标准答案:ABCD A.金融 B.保险 C.房地产 D.科教文化
30.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核心()(ABC)标准答案:ABC A.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D.坚持中国制造
26.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是()(ABCD)标准答案:CD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对外开放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建设创新型国家
27.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ABC)标准答案:ABD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D.世界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
30.对外开放中的宽领域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资本市场 C.国际技术市场 D.国际劳务市场
23.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加入WTO后,()(ABCD)标准答案:ACDB
A.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B.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C.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D.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29.改革开放的成绩证明()(AC)标准答案:ABC A.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B.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C.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2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是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需要 C.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D.是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需要
23.“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D.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
第八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4.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错)标准答案:错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对)标准答案:错
3.市场经济是对少数人有利的,计划经济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错)标准答案: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对)标准答案:对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错)标准答案:错
6.近些年社会矛盾加剧是由于搞了市场经济而带来的。(错)标准答案:错
7.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对)标准答案:对
8.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错)标准答案:错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标准答案:对
10.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对)标准答案:对
1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错)标准答案:对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对)标准答案:对
13共同富裕是指全国各地、所有人们同步富裕。(错)标准答案:错 14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错)标准答案:错
15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与自然无关。(错)标准答案:错 1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对)标准答案:对
17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对)标准答案:对
18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兼得,中国的发展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错)标准答案:错 19.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错)标准答案:错 20.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错)标准答案:错
21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这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错)标准答案:对
22.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方式之间是矛盾的。(错)标准答案:错
2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标准答案:对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对)标准答案:对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错)标准答案:对 26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27.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标准。(对)标准答案:对
28.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对)标准答案:对 2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标准答案:对 30.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标准答案:对
31.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对)标准答案:对
3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标准答案:对 33.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错)标准答案:错 34.非公有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错)标准答案:错 35.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对)标准答案:对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对)标准答案:对
37.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日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之时。(对)标准答案:错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对)标准答案:对
39.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标准答案:对
40.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5)
1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A)标准答案:A A.社会保障制度
B.按困难群众需要分配制度 C.维护社会稳定制度
D.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平均分配制度 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市场、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A)标准答案:A A.资源节约型社会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和谐社会 D.创新型社会 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标准答案:B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A)标准答案:C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标准答案: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A)标准答案: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D)标准答案:C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标准答案:D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A)标准答案: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10.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C)标准答案:C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标准答案:A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建设 C.教育事业 D.文化建设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B)标准答案:A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3.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B)标准答案:B A.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B)标准答案: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5.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D)标准答案:D A.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 B.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 C.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D.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
16.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B)标准答案: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纠
17.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标准答案:A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8.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D)标准答案:D 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19.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B)标准答案:B A.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B.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B)标准答案:B A.广泛性 B.真实性 C.阶级性 D.现实性
21.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C)标准答案:C A.肯定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区别 B.否认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联系 C.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本质 D.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
2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标准答案:C A.建立人民共和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D.人民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会后工作的总基调是()(C)标准答案:C A.稳中有为 B.稳中求变 C.稳中求进 D.稳中有变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B)标准答案:B A.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25.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D)标准答案:A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标准答案: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D)标准答案:D A.大同社会思想; 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8.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标准答案:B 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29.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A)标准答案:C A.党的领导 B.发展公共事业 C.制度建设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C)标准答案:C A.让人民监督权力 B.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C.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1.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标准答案:B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32.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B)标准答案:C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A)标准答案:B
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34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3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A)标准答案:A 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按单位分配名额 D.实行等额选举
36.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B)标准答案:B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3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B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D)标准答案:C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标准答案:A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实现全面小康
40.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 A.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 B.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 C.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 D.和谐社会只是中国人的理想
4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标准答案: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4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标准答案:B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4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标准答案:A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4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标准答案: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5.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标准答案: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B)标准答案:A A.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47.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标准答案: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标准答案: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A)标准答案: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50.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标准答案:A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 B.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D.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
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标准答案:D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D)标准答案: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2.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4.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ABCD)标准答案:ABC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BCD)标准答案:A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除优先发展教育外,还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D.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0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ABCD)标准答案:ABC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13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指导方针是,必须坚持()(ABCD)标准答案:ABC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助于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ABCD)标准答案:ABC A.二者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6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是()(ABCD)标准答案:ABC A.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B.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C.制定国家安全战略 D.确保国家安全
17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D.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8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ABC)标准答案: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
19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ABCD)标准答案:BCD A.任何社会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可能是一样的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公平正义; B.民主法治; C.安定有序;
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2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ABCD)标准答案:BCD
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BCD)标准答案:AC A.生存权 B.经济权 C.发展权 D.政治权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ABCD)标准答案:ABC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ABC)标准答案: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2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7.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还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提高社会治理水平B.维护国家安全
C.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D.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BCD)标准答案:ABD 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30.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1 文化体制改革要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B.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的体制机制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动分配外其他分配方式有()(ABCD)标准答案:ABC A.按资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33.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B.建设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34.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C.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D.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36.邓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ABC)标准答案: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
3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C.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D.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38.生态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B.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C.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D.形成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
39.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4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 A.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把耶稣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ABCD)标准答案:BCD A.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D.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43.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BCD)标准答案:ABD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ABC)标准答案:ABCD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B.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C.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45.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抓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BCD)标准答案:ABCD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第九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5.0)
1.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2.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对)标准答案:对
3.1955年一二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金门岛和马祖岛。(错)标准答案:错 4.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对)标准答案:对 5.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对)标准答案:对
6.为了争取和平统一,可以承诺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错)标准答案:错
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对)标准答案:对
9.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对)标准答案:对
10.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对)标准答案:对
2.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错)标准答案:错
3.对于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对)标准答案:对
5.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6.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标准答案:对
8.“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9.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港澳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错)标准答案:错
10.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对)标准答案:对
2.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对)标准答案:对
6.6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对台工作一直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对)标准答案:错1。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行两种制度长期不变。(对)标准答案:错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8.在解决港澳台问题上,大陆行使对其的治理权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对)标准答案:错 9.“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10.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对)标准答案:对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4.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标准答案:对
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1.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在()(C)标准答案:C A.30938 B.31035 C.35612 D.32993 12.中葡关于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是在()(B)标准答案:D A.30938 B.31880 C.35612 D.36514 13.“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标准答案: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是在()(B)标准答案:A A.17958 B.18172 C.18233 D.19906 15.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标准答案: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6.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解放台湾”的是()(B)标准答案: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大
17.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C)标准答案:C 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台、港、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没有国防和外交权
18.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年份是()(C)标准答案:C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A)标准答案:A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20.香港澳门问题是()(A)标准答案:A A.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B.中国内政问题
C.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问题 D.不可以谈判的问题
11.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以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B)标准答案:D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台湾问题产生主要是()(D)标准答案:D A.南京条约 B.开罗宣言 C.马关条约
D.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
17.澳门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B)标准答案:B A.南京条约 B.中葡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9.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是()(D)标准答案:B A.19541 B.20059 C.19968 D.17958 20.《反分裂国家法》被审议通过的时间是()(B)标准答案:B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B)标准答案:B A.30926 B.31868 C.35612 D.30195 18.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解放台湾”的是()(A)标D)标准答案:D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B)标准答案:B A.“一国两制”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9.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标准答案:B A.1979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5.0)
21.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ABC)标准答案:ABC A.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外交事务不变
2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BD)标准答案:BD A.通过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民主自治权利,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单独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锐 C.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D.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5.香港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ABD)标准答案:AB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6.目前解决台湾问题()(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具有重要意义,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说明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B.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问题的卓越能力 D.证实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28.台湾问题是()(ABC)标准答案:ABC A.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 B.属于中国内政
C.主要是由于美国直接插手造成的 D.主要是由于中日甲午战争造成的
29.“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 B.实行“两种制度”
C.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30.台湾问题的实质()(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主权问题,B.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D.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1.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标准答案:ABCD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
25.从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推出实施的措施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港股直通车 B.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 C.开放人民币业务 D.增加个人游
26.邓小平在谈到台湾有必要同大陆统一时,提出的几点理由是()(ABCD)标准答案:ACD A.统一是民族感情的问题,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B.不实现统一,两岸“三通”就没有现实的可能
C.只要台湾不与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 D.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统一,台湾人民的利益没有损失
28.2013年6月,习近平提出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意见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30.在我国八十年代祖国统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ABC)标准答案:ABC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26.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ABD)标准答案:ABD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民进党上台执政
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27.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BD)标准答案:ABD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行政管理权
29.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BCD)标准答案:BCD A.我国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B.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25.在台湾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反分裂国家法》
26.香港是亚太的()中心(ABCD)标准答案:ABCD A.经济中心 B.金融中心 C.贸易中心 D.航运中心
第十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3.0)1.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对)标准答案:对
3.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错)标准答案:错 4.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对)标准答案:错 5.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错)标准答案:错
6.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对)标准答案:错
7.党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对)标准答案:对 8.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对)标准答案:对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决定的。(对)标准答案:错
10.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人才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对)标准答案:错
1.、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对)标准答案:对
2.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对)标准答案:错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对)标准答案:对
2.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7.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错)标准答案:对 89.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对)标准答案:对
3.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年轻化正规化建设,是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思想(对)标准答案:错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失去了领导地位。(错)标准答案:错 8.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错)标准答案:错 9.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1.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最有效的途径是()(D)标准答案:B A.建设美丽中国 B.实现人民利益 C.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2.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B)标准答案:C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C)标准答案:C A.一切为了党 B.一切为了国家 C.一切为了人民 D.一切为了发展
14.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标准答案:A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5.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D)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6.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7.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C)标准答案:D A.革命化与年轻化 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 D.机械化和信息化
18.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标准答案:B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9.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20.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B)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2.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A)标准答案:A A.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与国家分离 C.限制宗教发展 D.鼓励宗教发展
14.1997年,中央军委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A)标准答案:C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智能化
17.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A)标准答案:A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20.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标准答案: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11.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13.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A)标准答案:A A.实现人民的利益 B.维护党的利益 C.推动生产发展 D.提高综合国力
14.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建设放在第一位。(A)标准答案:D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革命化
1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A)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6.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B)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5)
21.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2.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ABCD)标准答案:ABCD A.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B.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C.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D.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标准答案:ABC A.队伍迅速壮大
B.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 D.不再是领导阶级
24.在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B.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C.反对和取缔邪教 D.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25.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ABCD)标准答案:ABD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B.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7.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BCD)标准答案:BCD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8.人的全面发展()(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B.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动力 D.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9.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ABCD)标准答案:BCD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30.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D)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1.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ABCD)标准答案:BCD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ABC)标准答案:ABC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28.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关键是建立和完善()(ABCD)标准答案:ABCD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体系 B.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C.军队保障体系 D.国防动员体系
21.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ABCD)标准答案:ABD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ABCD)标准答案:ACD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ABCD)标准答案:ABCD A.他们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B.他们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
C.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D.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9.共同富裕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第十一章
一.判断题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5.党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对)标准答案:对
10.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错)标准答案:错
1.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错)标准答案:错
2.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错)标准答案:错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对)标准答案:对
4.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人才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错)标准答案:错
5.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对)标准答案:对
6.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错)标准答案:错
7.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8.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9.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对)标准答案:对
10.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错)标准答案:错
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对)标准答案:对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决定的。(对)标准答案:错
二、单选
8.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错)标准答案:错
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14.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5.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最有效的途径是()(B)标准答案:B A.建设美丽中国 B.实现人民利益 C.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C)标准答案:C A.一切为了党 B.一切为了国家 C.一切为了人民 D.一切为了发展
19.“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A)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A)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2.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1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15.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A)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6.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A)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1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标准答案: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18.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A)标准答案:A A.实现人民的利益 B.维护党的利益 C.推动生产发展 D.提高综合国力
20.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A)标准答案:A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11.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12.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建设放在第一位(B)标准答案:D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革命化
13.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4.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B)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15.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B)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6.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标准答案:B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7.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D)标准答案:D A.革命化与年轻化 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 D.机械化和信息化
19.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A)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20.“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C)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4.0)
21.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C)标准答案:BCD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4.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2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BCD)标准答案:BCD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6.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7.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ABD)标准答案:ABD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B.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3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ABCD)标准答案:BCD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2.共同富裕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4.人的全面发展()(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B.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动力 D.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5.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26.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D)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7.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ABCD)标准答案:ABD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8.在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B.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C.反对和取缔邪教
D.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30.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ABCD)标准答案:ACD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ABC)标准答案:ABC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23.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6.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7.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十二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12.0)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错)标准答案:对
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标准答案:对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标准答案:对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对)标准答案:对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对)标准答案:对
6.当前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错)标准答案:对
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党的建是一项伟大工程。(对)标准答案:错
8.建设学习型、革命型、智能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对)标准答案:错
9.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政治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错)标准答案:错
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错)标准答案:错 2.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对)标准答案:对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错)标准答案:错 8.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对)标准答案:对
9.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10.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致的。(错)标准答案:错 4.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对)标准答案:对
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错)标准答案:对
7.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标准答案:对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标准答案:错
7.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在多年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执政的成功经验之一。()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1.5分。(得分:6.0)
1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A)标准答案:D A.思想 B.政治 C.文化 D.经济
11.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中国共产党是()的政党(A)标准答案:A A.中国工人阶级 B.中国农民阶级 C.广大人民群众 D.中国社会新兴阶层
1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A)标准答案:C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标准答案:D
A.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结合 C.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D.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15.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D)标准答案:D A.全国各族人民 B.工人阶级 C.人才 D.党
16.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标准答案: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7.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标准答案:C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国梦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共同富裕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D)标准答案:D A.工人阶级 B.全国各族人民 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D.中国共产党
19.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任务。(D)标准答案:D A.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 B.生产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0.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相结合的产物(A)标准答案:B A.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实际 B.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C.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历史 D.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15.()强调,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己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A)标准答案:D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A)标准答案:A A.党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组织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17.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标准答案:C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国梦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共同富裕
19.()强调要坚持“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C)标准答案:C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0.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的根本要求.(C)标准答案:D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保持先进性、纯洁性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主线”是()(D)标准答案:B
A.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多选题 注:每题2分。(得分:4.0)
2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C.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D.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须()(ABC)标准答案:ABCD
A.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D.必须抓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23.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就是要()(A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B.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D.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ABCD)标准答案:BCD
A.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 B.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 C.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
D.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设()(D)标准答案:ABD A.学习型 B.服务型 C.知识型 D.创新型
2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党的执政能力包括()(ABD)标准答案:BCD
A.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策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B.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C.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D.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8.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B.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C.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D.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9.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的同时,()(ABD)标准答案:ABCD A.精神懈怠 B.能力不足 C.脱离群众 D.消极腐败
30.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ABCD)标准答案:ABC A.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B.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C.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D.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党的建设
23.《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ABCD)标准答案:ABC 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4.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B.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C.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D.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5.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AB)标准答案:AB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C.共产党以外的政党也能救中国 D.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A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C.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 D.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26.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标准答案:BCD A.无所不能的党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C.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完全巩固的党 D.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
29.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标准答案:BCD A.坚持从法制教育入手 B.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C.提高领导骨干素质,夯实组织基础 D.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
27.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标准答案:ABCD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D.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6.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考验有()()标准答案:ABD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计划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29.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标准答案:ABC A.执政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路线领导
23.坚持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能()()标准答案:ABCD
A.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C.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D.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