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者到领导者成长十七步阶梯
管理者到领导者成长十七步阶梯
1.汇报工作说结果
不要告诉老板工作过程多艰辛,你多么不容易!老板不傻,否则做不到今天。举重若轻的人老板最喜欢,一定要把结果给老板,结果思维是第一思维。
2.请示工作说方案
不要让老板做问答题,而是要让老板做选择题。请示工作至少保证给老板两个方案,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总结工作说流程
做工作总结要描述流程,不只是先后顺序逻辑清楚,还要找出流程中的关键点、失误点、反思点。
4.布置工作说标准
工作有布置就有考核,考核就要建立工作标准,否则下属不知道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标准既确立了规范,又划定了工作的边界。
5.关心下级问过程
关心下属要注意聆听他们的问题,让其阐述越详细做好。关心下级就是关心细节,明确让下级感动的点和面。
6.交接工作讲道德
把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教训毫不保留的交接给继任者,把完成的与未竟的工作分类逐一交接,不要设置障碍,使其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7.回忆工作说感受
交流多说自己工作中的感悟,哪些是学到的,哪些是悟到的,哪些是反思的,哪些是努力的。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人物以及如今伟大的商业领袖,有哪位整天忙着做事的?这些领袖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学习成长,把握方向,分析市场,战略布局,制定方法。
一个商业领袖如果整天忙着做事,就失去了领袖的价值和意义...比尔盖茨说过:"一个领袖如果整天很忙,就证明一件事,能力不足。一个领袖如果整天很忙,就一个结果毁灭。"因此,当你此刻很忙的时候就问问自己: 1.我在忙什么? 2.我忙的事有多大价值? 3.我做的事别人会不会做? 4.我为什么会这么忙?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此刻你很忙,请你真实的面对你自己,该停一停,给自己充充电,学习学习!
历史至今所有伟大的领袖虽然有不识字的,但没有一个不学习的!思路决定出路,知识改变命运,专注成就未来!
你可以拒绝学习,你的老师、老板、老婆、竞争对手却不会!
一、领导角色
1、树立榜样的力量,领导的示范效应极为重要,领导坚持的价值观、原则、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很容易传导给下属,是一种宣示和标杆,如果领导不重视、不认真、不细致,下属自然也会效仿;
2、我的领导传导给我,我也会运用在对下属身上,感同身受,下属反馈给我的,我也会运用到面对领导的关系中,同理心的运用对中层领导而言尤为重要;
3、鼓励、激励、引导、启发、指点是领导的中心任务,给予信任是领导的首要观点,要善于启发、引领、示范下属;
4、留心观察员工,回应下属的思想、情感诉求,体察团队关系的细微变化,而不是忽略而过、处之任之,往往激烈的、深远的隐藏更深、更细,要见微知著,防患未然;
5、注意不要代替下属做事,应维护下属体现价值的机会;
二、组织能力
1、事件责任主体的分配,对所有到来的事情,考虑任务的分配,哪些自己做,哪些交代给其他领导,哪些分配给具体岗位做,要思考分配的准则和考量是什么?
2、完成任务预计的时间先后顺序,预计完成的时间长度,多大的工作量,需要多少人员参加,主要责任人和配合人员的分配,懂得分配、组织是中层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
3、不要追随完美的感觉及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跟完成任务仍是当下首要,甭想把整个太平洋的水煮沸;
4、确认问题是领导组织工作的第一步,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而实际上,错误和不足首先来自对问题的确认,往往是把次要问题当重要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抓不住问题关键;
三、协调沟通
1、首先弄清楚他人的站位和思考角度;
2、就部门事务,与同僚经常性交换意见,不要仅局限在自己的分管工作;
3、能打电话说清楚的,就不必当面打扰,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就当面坦诚沟通;
4、区别沟通的层次,哪些由下属去沟通、哪些需要自己去沟通;
5、坦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必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着重于共同目标、相互利益和共识;
6、运用《影响力》法则;
四、请示报告
1、向上级报告前充分理清思路,预计各种可能的局面,准备好相关可能的数据,尽可能考虑其他情况和局面下的应对;
2、就领导布置要求的事情进度,应主动向领导报告进度,不要等领导问,同样“不要报喜不报忧”,如确有难度和延误应坦诚说明,必要时降低领导心理预期;
3、应注意哪些先准备可行或可选择方案再汇报,哪些先与领导沟通其主要思路和框架;
4、凡事,事先应自己有思考、意见、答案或选项,领导通常喜欢做选择题、而非问答题;
5、让自己最大程度适应上级的思维方式、沟通方法,不能意气用事、主观行事,能够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五、公共关系
1、善于制造轻松、和谐的交谈氛围;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关注彼此兴趣的交集;
4、面对来访的各级政府组织、主管机关、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无论何级,都要充分表现尊重、热情;
六、时间管理
1、学会计划和统筹安排;
2、养成预约习惯,凡涉及其他人和部门配合的事情,均考虑事先计划,如所需时间越长,预约的提前时间则越长;
3、越重要的事,时间预估弹性越大;
4、最重要的原则是,从最重要的事情入手,一鼓作气做完;
5、在重要的事情上所花的时间应是其他的事情的很多倍,在重要事情上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
6、运用GTD工作方法;
七、公文写作
1、没有思路或没有想好时,也要把想到的写下来,一但下笔,就相当于完成了写作的一半;
2、视情况,先内容、后形式,或则先框架、后内容,有的适合框架式写作,有的适合头脑风暴式写作;
3、对于报告、方案、制度流程等的写作,有的能较容易的形成框架和条理顺序,但有的则是在过程内容中逐渐理清思路,构建框架;
八、团队管理
1、善于激励,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恰当的肯定、鼓励,肯定和鼓励并不只是直白的标准的语言,表扬有时是润物无声;
2、每个人都很重要,都希望获得重要感,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
3、激励员工自己去做,让员工感觉到成就感,自我实现;
4、绝对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员工;
5、领导应有80%的和善、20%的威严;
6、以原则和事物的本来面目考虑问题,避免以现象和个人好恶看问题;
7、树立知行合一、言行合一的榜样;
8、敢于放权,同时又敢于承担结果,要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把事情做好;
9、多听,少说,你说的少,下属就说得多,其当运用一些字眼、提示,打开对方的心扉,让下属说出内心的话;
10、及时对下属反馈你的意见;
11、就事论事,避免涉及冰山之下的性格部分,尽量不做定性评价,不要过分做具体事情的引伸;
九、励志成功
1、真正做成事情的是我们的意愿,当自己想做成事情,那么就很容易把事情做成;
2、当能坚定的自持和自律,真正把握自己时,这就是一种成功;
3、避免浅尝即止,尽可能彻底了解事情的全貌和本质,让自己的分析、判断站在坚实的基础上;
4、滴水成溪,积沙成塔;
5、沿着千万人走过的路行走,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只有行走在无人涉足的艰难境地,生命才会留下深深的印痕,创新更容易带来成就感、满足感;
6、忠于个人性格和其中的优良品质;
7、修炼足够的胸怀,能够包容、适应不公平或看似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多角度思考,能够引导、调整自己低落的情绪;
8、有勇气坚定内心的声音,大胆的表达自己;
十、视野
1、关注与企业、行业相关的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和分析评论;
2、关注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专业新动向、新知识
第二篇: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2006年12月20日 8:25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杰克·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在他新近出版的《大抉择》中说:“美国不是要做世界的警察、管理世界,而是要去领导世界”,两人都从不同的角度、不约而同的强调了领导的重要,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了疑惑,到底领导和管理有何区别?为什么维尔奇和布热津斯基都那么强调领导的重要性呢?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作同义语来用,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而实际上,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的管理理论中,领导是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一,但是,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被研究和应用。管理和领导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管理通常是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管理注重做事,把事情做的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管理比较注意细节,注意手段,注意技术的应用。
相对应的是,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领导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
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管理是刚性的,领导则是柔性的,管理是共性的,领导则是个性的;管理是重制度的,领导则是重德治的;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
从管理到领导
在80年代享受了长达10多年的繁荣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却遭受了10多年的萧条,甚至于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复苏的迹象,东芝、NEC、日立、富士通、三菱5大电子工业公司同时陷入危机;创造奇迹的日本汽车产业,也在风雨飘摇,日产甚至被迫关闭。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从长期繁荣到长期萧条?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促成日本经济奇迹的核心技术,都属于机械技术。日本工业正是在机械技术最精致的顶峰上产生了繁荣,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面临数字技术的两次跳跃式的发展,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断裂。日本没有跳过去,日本没有产生比尔.盖茨,问题正是出在管理上,简单的说正是日本从企业到政府管得太多,管的太碎,太细,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把创新管死了,违背了信息时代管理规律。韦尔奇提倡的“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针对的也就是正向我们阔步走来的信息时代。
1、工业时代的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它重视对事的管理,重视做事的程序、方式、重视做事的效率。对事的管理越具体越好,越直接越好,对事的管理越多越好,越死越好。管理的越死就越科学,越严格。
而信息时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的需求、动机;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引导和辅助。对人的领导越灵活越好、越艺术越好。
信息时代是知识时代,核心是人,而不是机器,在信息时代管好不一定管好人,但把人领导好了,则一定能把事做好。
2、工业时代流行的管理是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它往往依赖严格的规章制度,借助管理者的权威和集中的权力,使被管理者俯首听命,按照管理者意志行动。
信息时代的领导是以激励为主要方式的,它借助各种各样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手段来满足被领导者的需求,激发被领导者的动机,开发被领导者的潜能,引导被领导者的奋斗目标。
3、工业时代流行的管理重过程、重任务、重目标和指标、重效率。而信息时代流行的领导重结果、重目的、重效益、重价值。领导追求的是价值最大化,他给被领导者留下了足够大的创新空间。“高举目的,降低目标”。所以到今天重视目的和价值的领导比重视目标任务的管理更受欢迎。
4、工业时代流行的管理追求的是秩序,是条理性、程序性和规范性。而信息时代流行的领导则追求创新,追求变革,追求突破,管理与常规和秩序不可分,领导与变革和创新紧密相联。
由于管理重秩序,所以管理强调的是共性和刚性,不管什么对象什么时候都用相同的方式去管理,由于领导重变革,所以领导强调的是个性和柔性,强调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来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
管理科学发展至今,领导已经从管理中相对独立出来,领导和管理已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着不同的理念,但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只有把二者融合起来,一致起来才能追求最大的效益。
但要明确的是,从科学上来说,管理仍是一个大概念,领导是从属管理的一个小概念,除了领导外,管理还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内容。
其次,工业时代的管理是控制为重点的,而现代信息时代的管理是应该以领导为重点的,在今天,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种领导型的管理。在这个以人为本,个人主体意识张扬的年代,应该凸现领导的作用,加大领导的分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才能符合信息时代管理规律。
(作者:陈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管理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联系电话:
***025-58693891,联系地址:江苏南京龙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研究生三队,邮编:210045)
第三篇: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非常不同的两类人。在动机、成长历程以及如何思考和行动方面,两者都截然不同。什么是培养领导者的最佳方法?各个社会各有其答案,而商界的答案是培养管理者就是培养领导者。但是这种机制虽然能够保证控制得法、各方权力平衡和管理者胜任其职,却不能保证组织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或者在道德上不偏离正轨。而且,管理者倾向于集体领导,使企业内部不免滋生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类非常不同的人。管理者注重理性和控制,他们是问题解决者。成为管理者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你坚持不懈、工作勤奋、聪明睿智,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对待管理目标,管理者很少投入感情,他们设立目标是为了完成管理任务。但是领导者却主动设立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促成过程,他们像外交家和斡旋人一样,利用谈判、讲价以及赏罚等手段,让观点相左的各方通过妥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在于,这种做法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而领导者对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会创造性地给人们描绘出振奋人心的远景,然后才制订解决方案。而面对机遇时,领导者的个性决定他们会主动冒险,而管理者则较为保守。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管理者一方面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原过多投入感情;而领导者却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这是因为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做事,而领导者关注的是事件和决策对于参与者有何意义。为了调和出双赢的状态,管理者往往把别人的注意力转向如何作决策,而不是作什么样的决策;与下属沟通时,管理者喜用暗示而不用明示。在领导者主宰的组织中,人际关系常常显得混乱和紧张。但是这样的氛围也会鼓足人们的干劲,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管理者是“生而处优”,他们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管者,社会化赋予了他们指导组织以及平衡现有社会关系的管理能力。而领导者是“生而处艰”,他们一直在为获得某种秩序感而奋斗,深感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希望变革并且寻求变革,自我超越的欲望推动着他们去争取心理和社会的改变。即使拥有超群的禀赋,如果培养不当,也难以塑造出伟大的领导者。有天分的人需要与良师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艾森豪威 尔有幸遇到了康纳将军,卡内基则得到了托马斯·斯科特的指点。
第四篇: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领导者?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就是领导,管理者就是领导者。”简单来看,管理和领导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引导组织完成为预定的目标。但是仔细研究来看,管理者并不等于领导者。
“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去楚,为什么向北走?’他却回答我说:‘我的马跑得很快。’我说:‘马好,可是路走反了?’他又回答说:‘我盘缠带得多。’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
马车夫是很好的管理者,他驯马技术高明,而且准备充足,但是他却找错了根本方向,管理水平再高,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向,还是会一无所获。
有人曾经说过我们正处在一个管理者太多,而领导者太少的时代。只有懂得了管理和领导的差别,我们才能有意识地、积极地培训领导、发现领导,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管理是执行者,领导是决策者。
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
管理者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在现有的环境中,运用制度和职位权力,控制员工行为,他强调的是正确的做事,强调方法和效率,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注重的是工作的短期目标,可以说是听话的士兵;领导者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预测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未来,通过各种方式,梳理员工的价值观,强调组织和员工的未来发展方向,考虑事情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鼓励员工进行变革,是自己的主人。
简单例子来讲,领导者就相当于把一面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墙上才是对的,他关注的是一种方向;而管理者则是如何顺着这个梯子最快地爬到这个顶端,也就是达成目标。只有领导而无管理,则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
第五篇:领导者和管理者(56)
领导者和管理者(56)
领导者,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方向感,第二是驱动力。什么叫方向感?就是别人没有方向的时候,你能够知道往哪走。
领导者他需要呢是培养一种规划和随机应变的习惯,不断的综合大脑信息和内心的信息,不断对你的选择做出评估。领导者就是这样,他能知道方向感。还有一个就是说他有驱动力,驱动力就是说他就会激励人,让他们去做事情,按照既定的那个方向去走,然后你给他们激励,帮助他们,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他们那种驱动力.宋江的外号。他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北斗星,一个叫及时雨,额,正好一个是方向感,一个是驱动力,领导者就是做对事情,管理者是做好这个事情.
创业和做管理者,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以前你作为管理者的时候,你关心的是权力,创业者,更多的是追求责任。所以好多的成功的企业家,他有一个角色就是,他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的文化教父,啊。张瑞敏的话,叫什么首席文化官,这是管理者是做不到的,甚至他觉得这个没有必要。他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领导者他总是心里头想的是,整个氛围,整个团队的事情。
管理者实际上是用老板的钱去奖励员工,领导者、创业者他实际上是把我们一起创造的一个东西我们来分。就是担当,就是责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在……德鲁克特别强调这个责任。就是一个领导者,他如果不是敢担当的,他不能叫领导者。
创立一个企业的时候,应该从Who,就是谁,开始。而不是从Where,到哪儿去,开始。后来就有人把它概括成先人后事,为什么呢?就是这个人呢,包括你本人,和你的团队,因为风投他来考察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是要看你这个人,他甚至假装跟你一块到一个地方,看你开车的风格是什么?你是开车特别面呢,还是特别猛啊,这个猛里头是勇敢还是莽撞啊,等等。车特别堵的时候,他看你的表情啊,等等,他要看你这个人的。还有呢,就是整个团队,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这个团队里头,他能够有一种凝聚力,变成了一股力量,而不是说,大家各自力量都很大,到一起就互相消耗,也不是这样的。
柳传志的所谓九字真言呢,它叫: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个三个顺序是不能够颠倒的,首先是搭班子,班子不搭对,我告诉你,肯定是不行的。然后再来,搭了班子,就我们这些人,啊,能够拧成一股绳,我们要做一个什么东西,这是第二步,是吧?还有呢,领导班子起来了,你下面你要带队伍,带队伍就包括是传帮带嘛,是这样一个过程,你不能够倒过来,带队伍、定战略、搭班子,那完了。说起来,很多企业失败,我觉得都是这样的,先一下子,就弄一帮人,啊,然后弄的起来啦,企业已经搞了好几十人了,然后再来定战略,啊,最后就是高层里面一会儿谁进来了,一会儿谁出去啦,都是不对的,就是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顺序,先人后事。
其实创一个业啊,绝对是跟人性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比你刚开始的这个计划、战略要重要很多倍,从《兄弟》里面能读到什么呢?第一,做事情,尤其创业,还是要有某种的突破常规,哈……的那种勇气和劲头;第二呢,你要敏感的,发现并创造某种的价值,并且满足大家的这种希望;第三呢,他很好的完成了这个顾客需求的分等级,于是呢,就形成了所谓定价策略的不同。
广东的商人有一种先天的这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两个标准,第一,先收钱,后花钱;第二,多收钱,少花钱。创业也好,做生意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赚钱,是要有正向现金流。你的故事讲的再好,团队再豪华,愿景再漂亮,其实,都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赚钱。
关于创业呢,其实还有一些很简单的公式,我觉得也很值得和大家分享。比如说,任何一个生意,都是由两个东西乘出来的,一个是单价,第二个是数量,德鲁克概括的,就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就是创造客户。创造客户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创新,就创造价值,就是如何才能够卖的更贵一点,是吧?然后呢,是营销,就是告知价值,如何使人能够知道你的价值,并且能够方便的成交,这就是如何卖的更多一点。实际上说来说去只有这两个目的。
关于创业的这个话题哈。第一,创业是要为别人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别人钱包的钱赚到你的手里,所以炒股不能称之为创业;第二,创业者他扮演的更多是领导者的角色,或者是领导者加管理者的角色,这与纯粹的管理者是不一样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做对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方向的事情,管理者有点时候,更侧重的是,如何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那同时呢,创业者不仅仅要追求权力,还要追求责任,要有担当。就有如宋江的那样两个外号,一个是北斗星,另外一个是及时雨。同时,在最后的时候,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所有的生意,无外乎两个简单的法则,多收钱,少花钱,先收钱,后花钱,就是如何形成正向现金流。
牛根生:财散人聚,财聚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