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人教版)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人教版)
一、填空题(本题有8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电视机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__,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
的__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3、2013年12月28日12:00运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闸迎客,这也标志着郑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已经进入试运营,贯通郑州市东西,西起西流湖站,东至市体育中心,全长26.2公里,若试运营阶段的平均速度是30km/h,全程运行时间为_______分钟。
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5、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6、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________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___ 做测温物质。
7、中牟大蒜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肉粘味香,辣味适中的特点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享誉中外,现测得一瓣大蒜质量约为5g,体积约4cm3,则其密度为________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9、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10、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3m B.7m C.15m D.25m
1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2、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A.手影B.水中倒影C.钢笔“错位”D.彩虹
13、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4、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1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 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3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17、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A.仍是80gB.大于80gC.小于80gD.不能确定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三、作图题。(本题共有两个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9、在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0、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19题图 20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_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
22、(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23、(10分)我国南海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两个小题,24题6分,25题10分,共16分)
24、有一个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6kg,求:(1)此瓶的容积是多少?(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25、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玉兔号”月球车继续绕着陆器行驶,从不同角度与着陆器多次互拍。2013年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了第5次互拍,并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清晰全景照片,标志着两器互拍任务圆满完成。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1)“玉兔号”月球车可以使用__________(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最高可跨越25cm障碍物,当前方3m处有高于25cm的障碍物时,月球车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探测器不能利用________(激光/电磁波/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
(2)月球上的引力大约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玉兔号”自身质量140kg,当玉兔号到月球表面后,质量为__________。
(3)“玉兔号”月球车行进速度可达6cm/s,前方120米有一目标样品,“玉兔号”月球车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同学们要好好复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2014人教版初二物理期末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期末试题
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2×13=26分)
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g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3.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7.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8.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B.能杀死微生物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能进行遥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从地球运到月球C.把它轧成薄铁片D.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2.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13.下列几种镜子:①平面镜;②凸面镜;③凹面镜;④凸透镜;⑤凹透镜。其中能使光线会聚的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
15.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
1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其中指音调的是。
17.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那么小明是眼(填“近视”或“远视”),应配带透镜矫正。
18.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2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1.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树的倒影是光的现象,水中鱼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
2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应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请完成光路。
24.完成下图中所示的透镜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25.如图9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说明此地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f(选填“>”、“=”或“<”)。
27.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食用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3项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由图甲、乙可知,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_㎝3,醋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五、计算题(28、29小题各6分,30小题8分共20分)
28.(共6分)一辆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平凉汽车站到西安总站
(全程378km)需要多长时间?
29.(共6分)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50g,装水后总重550g,则:(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30.(共8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ρ钢=7.9×l03kg/m3ρ煤油=0.8×l03kg/m3)
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3=26分)
题号***13
答案BBCDBCDDBDBA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4.3403×108
15.1.0×103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
16.②、④①、③17.近视眼凹
18.1.6不变19.30°0°0°
20.直线漫21.反射折射虚像22.水平面左
三、作图题(共6分)
(23-24)图略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5.(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98、小于(3)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26.(1)11cm(2)同一高度(3)放大、幻灯机、<
27.(1)ρ=m/v(2)BCA(3)45、40、1.125×103
五、计算并回答题(29、30小题各6分,31小题8分共20分)28.(1)90km/h25m/s
(2)4.2h
29.(1)500㎝3
(2)550g
30.(1)是空心的(要有计算过程)
(2)20cm3
(3)253g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期末试题
第三篇:2018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范文)
2018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面所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体温是39.5℃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
C.一只鸡蛋的 质量约200g D.苏科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9cm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B.城市道路 两旁修建隔音板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可探知海洋的深度 D.医院中用B超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3.下 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
C.1kg 泡沫塑料和1kg铜块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D.物体被宇航员带入太空 后,质量要变小
4.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5.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 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
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地面不发生反射 D.水面发生漫反射
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7.如图2所示,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则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速度(v)-时间(t)图像是
8.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晓燕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9.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3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10.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8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
时,放大镜与药品使用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应
A.小于8cm B.等于8cm
C.大于8cm D.在8cm和16cm之间
1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2.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5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 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
A.像变小,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 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
14.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7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 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从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甲板起飞,如以 ▲ 为参照物,则飞行员是静止;如以 ▲ 为参照物,则飞行员是运动的.17.如图8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 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5m= ▲ m.18.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铅笔上,他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 尺测量铅笔的长度,铅笔两端在直尺上所对刻度如图9所示(铅笔的中间部分省略未画出),铅笔的长度是 ▲ 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 ▲ m/s.19.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 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会 ▲(选填吸收、放出)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 的性质而制成的.20.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 镜,对太阳光有 ▲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21.学校礼堂的墙壁做成 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目的是 ▲(填增强或减弱)声音的反射.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的 ▲,屏幕采用白色的原因是 ▲.22.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 光;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10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则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23.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 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如图11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24.(1)如图12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 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 为 ▲.(2)市公交公司为了保 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 ▲(填正立或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6分,解答26、27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5.(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完成图13所示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2)如图14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3)如图15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26.(5分)元旦期间,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地时看到路边有如图16所示的标志牌,请问:
(1)①南京30km的含义为 ▲;
②60的含义为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南京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27.(6分)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简称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 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近2300 km.该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京广高铁已于2015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从北京坐G81列车到广州时间约8h.(1)计算G81列车由北京驶往广州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取整数值)
(2)G81列车运行途中经过素有大别 山第一长隧之称的黄龙寺隧道,隧道全长8715m,已知列车长200m,若以题(1)中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求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28.(5分)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17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17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7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 图17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 g.29.(6分)图18中甲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90 95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气泡的现象是其中的 ▲ 图;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 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30.(3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②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31.(6分)如图20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如 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 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32.(9分)如图21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图中 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
(3)若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图21中A 处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 调(填左、右)到 ▲ cm处,此时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与开始相比变 ▲(填大、小或不变(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
2015-2013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6分,解答26、27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5.(每小题2分,共6分)图略
26.(2分+3分,共5分)
(1)①从此标志牌处到南京还有30 Km的路程 ②限速60km/h(2)30min
27.(3分+3分,共6分)
(1)288Km/h(2)约1 11s
28.(每空1分,共5分)
(1)右(2)①物体应放在左盘内,砝码应放在右盘内 ②不应该用手拿砝码
(3)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4)47.4g
29.(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91 A(2)图略(3)不变
(4)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温度,水继续吸热
能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教学案
(一)知识和技能:
1.加深对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理解。2.学会区分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征。
3.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练习:
1、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声波—— ——(或其它组织)—— 听 ——大脑;其它传递途径:。
4、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单位: ;简称为,符号为)
5、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6、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 声波; 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 声波。
7、声音的强弱叫做。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越大,响度越。
9、声音的三个特征:、和。
10、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为什么?。
12、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快速刮动梳齿比慢速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快速刮动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
13、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14、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天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
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嗡嗡声是靠 传播来的。
15、“不见其人,只听其声”也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人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
16、目前,国内、国际航线上已经在大量使用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速的速度运送旅
客,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 km以上(空气温度为15℃)
17、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 海豚能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 B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
C 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
D 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18、“引颈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的高低 B 响度的大小 C 前者指音调高低,后者指响度大小 D 后者指音调高低,前者指响度大小
19、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A 音量不够 B 响度不够 C 频率不够 D 音色不好
20、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下各种噪声中不是有利的应用的()A 有经验的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B 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 C 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D 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
21、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用声纳向海底水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受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22、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若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23、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我们会发现周围显得格外的寂静,周围环境的噪生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物态变化中考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06)3.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江苏省淮安市2006)6.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C
A.雨
B.露
C.霜
D.冰
(泰州市2006)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北京市2006)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B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广州市2006)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广州市2006)1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不变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吸热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
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
选用_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热胀冷缩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的.
13.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黄冈市2006)25 .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水缸是沙石材料制成的,比热较小,有散热作用 B、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热量
C、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D、水缸周围的水蒸气在缸外壁液化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
(黄冈市2006)
2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用心
爱心
专心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______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应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______________。(1分)(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______一水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06宜昌市)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2006年宜昌市)8.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2006宜昌市)25.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
时要
吸
热(填吸或放).(嘉兴市2006)
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莱芜市2006)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D)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莱芜市2006)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水蒸发时要吸热_______ 的缘故.(乐山市2006)55.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汽化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升华____"(丽水市2006)2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C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绵阳市2006)15.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006南通市)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C)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2006南通市)15.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熔化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_热_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2006福州市)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2006临沂市)6.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2OO6无锡市)2.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2OO6年无锡市)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B)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浙江省2006)8.含在嘴里的棒冰会逐渐化成水,这个过程是:
C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2006苏州市)9.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A
A.液化形成的 B.汽化形成的 C.升华形成的 D.熔化形成的(江苏省宿迁市2006)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C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江苏省宿迁市2006)1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06太原)2.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重庆市200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重庆市200612.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凝华
现象.
(广州市海珠区200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广州市海珠区2006)
22、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06河北)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C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江西省2006)17.“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BC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006年大连市
16.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2006大连市)19.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浦东新区2006)____温度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浦东新区2006)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C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济宁市二○○六
4、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C)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2006潍坊市)7.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2006年温州市
19.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C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用心
爱心
专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