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刺客列传》有感
读《刺客列传》有感
冬,济宁,窗外灰蒙蒙的,看不清不远处枝头上迎风而动的是又忍受了一夜饥寒即将离去的老鸹,还是一只有幸被风儿带上枝头一览运河风光的塑料袋。时而飞驰而过的汽车呼啸声的点缀之下,挖掘机不绝的轰鸣声与电钻时断时续的刺耳声相混合,让枯寂寒冷的冬天散发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笔记本上总有擦不完的灰尘,桌面上很快就找到了一页快捷方式,今天要读的是《刺客列传》。没有水墨书香,绿茶香茗,但并不影响我与太史公的天人交感,跨越千年岁月长河,得见那些湮没在历史中侠义之士。
岁月无情,如惊涛骇浪,或以日月记,或以年岁记,或以百年记,或以千百年记,无声无息,无休无止,冲涮着你我看不到尽头的未来。因此我们回顾历史,慨叹世事沉浮,从古老的字句间找寻,那些从人们记忆中遗失的而又使人心向往之的人或事。司马迁以如椽巨笔精雕细刻,终使我在两千多年后依然能够得见先秦侠义之士之忠勇仁义。
曹沫匕首劫齐桓公,以一己之力复得其三战所失之地,虽管仲不能止;专诸鱼肠剑以命换命,王僚立死;豫让一而再地自残献身替智伯报仇;聂政皮面决眼,自屠出肠,杀人而不被人识,他们都同样的知恩图报,用生命去回馈赏识他们的人。然而,太史公大半的笔墨却用在讲述荆轲的故事上。与前人不同,荆轲的刺杀并未成功。而这也是太史公施以重墨的原因吧。从太史公讲述的故事情节中,不难发现荆轲刺秦失败的蛛丝马迹。其一:“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
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我想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了,从文中可以知道,荆轲剑术过人,匕首又淬有见血封喉的毒药,若他想杀人,易如反掌。很显然,从一开始荆轲就只是想让始皇帝割地赔偿,以报丹仇,以壮燕国。其二: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等的显然不是寻常人,而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壮举好友。易水河畔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时的荆轲内心是怎样情景已不得而知,但是我想,他大概是很悲凉的吧。太子丹一心想要杀秦皇以阻挡秦军的铁蹄入侵,而并未能够体会到荆轲想要效仿古人劫帝自保的想法。如果杀死秦皇,他荆轲与秦舞阳皆不得活,且秦皇一死,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是不可避免的。而最好的结果是他与好友成功劫持秦王,割地求和,给燕国以喘息壮大之机,不仅为燕太子丹报仇,更是保全自身,壮大了燕国,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最有利的。然而事与愿违,与他献图的是秦舞阳而不是能够与他配合无间的好友,最终只能惨败身亡。
“士为知己者死”,读完刺客列传才能嚼出个中滋味。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了不知多少英豪,偶尔激起的几多浪花幸而能被被匆匆过客欣赏记录,被后来着观望,那是何等的荣幸。
第二篇:读史记-刺客列传有感
读《史记-刺客列传》有感
我喜欢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史诗巨作。我们所熟知的本纪、世家、列传、表等一系列的名词皆是太史公的首创。鲁迅先生眼中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特别喜欢刺客列传,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又有了和以前不同的感受。
记得专诸吗,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位刺客让世人记住了他。由于形式的神秘和危险,由于人在行动中爆发出的个性和勇敢,这种行为已经经常呈着一种异样的美。事发之日,一把刀子被秘密的烹煮与鱼腹中。专诸乔装献鱼,进入宴席,掌握着千钧一发,使怨主吴王僚丧命。这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书又被我翻了几页。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那个果断决绝的要离。这个身高不过五尺的男人却显现了他的高大形象。这也许就是侠客的义吧。这一次的主角把他的前辈的开创发展到惊心动魄。杀妻断臂,为求接近公子庆忌。滔滔的江水淹没了要离的腾腾杀气。一柄长长的画戟就让庆忌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这是另一个悲壮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埋藏了几千年的侠义。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刺客的卑微而为统治者去取舍。他的一笔,不仅是异端的死者名垂后世,要是自己的著作得到杀青压卷。
历史的轮子又滚到了豫让。他不仅以个人对抗强权的威武活剧,而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美的衣服,给豫让完成生命的绝唱。这是古代史上形式和仪式的伟大胜利。
荆轲不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然一位剑术不精的普通游侠却留下一段惊世之举-刺秦。就连一代霸王项羽远观秦始皇,也仅仅感慨“彼可取而代之。易水河边,高渐离的筑声显出几分悲凉,一个高大的背影低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历史的车轮并停止,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依旧一统山河。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谨以此文,缅怀忍辱负重的太史公。
第三篇: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词和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2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中重要的字词句。通过本文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教学难点】
荆轲在危亡关头不甘失败、背水一战的奋斗精神。【教学设想】
在理解课文大意和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重点赏析“荆轲刺秦王”这一部分,把握司马迁人物刻画艺术。【课文分析】
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关于荆轲的故事,重点叙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信条,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他们的道德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那我们来认识他。二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三 朗读课文,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5)记叙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何结交。第二部分(6——8)写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荆轲受命,做好了谋刺的准备工作,启程赴秦。第四部分(14)荆轲刺秦王不成,壮烈牺牲。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献身。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 2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 4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5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6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7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 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0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11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2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13卒起不意
卒同猝 14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 15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贫困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古义:提心吊胆/因失望而痛心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古义:行走,作为/人有意识的活动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7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9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
瞪视 使使往之主人
派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唱歌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上前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住
皆白衣冠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
穿上朝服 天雨粟,马生角也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第5段)天天
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 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在北面 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在右边,在左边 偻行见荆卿
弯腰曲背
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双膝着地向前 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在国内 太子日造门下
天天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向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觉得奇怪
(四)倒装句式
和而歌于市中
介宾短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给贡职如郡县
介宾短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五)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6
父母宗祖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六)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将奈何(“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有所”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揣度,是否„„呢。)荆卿岂无意哉(“岂„„哉”,表反问,难道„„吗。)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对文章重点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分析
1、易水诀别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廷刺秦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小结: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三 对荆轲形象的分析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一)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为了塑造荆轲的形象,文章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教师板书: 沉深好书
(二)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三)谈谈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课时
一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
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二
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例如: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第四篇:《刺客列传》教案
《刺客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词和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2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
第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信条,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他们的道德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那我们来认识他。二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二、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 2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 4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5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6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7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 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0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11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2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13卒起不意 卒同猝 14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 15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第7段)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今义:贫困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7 古义:提心吊胆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8 古义:行走,作为 今义:人有意识的活动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9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9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11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7北蕃蛮夷之鄙人 14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4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9持千金之资币物 14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14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16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盖聂怒而目之 瞪视(2)使使往之主人 派
(3)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唱歌(4)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5)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6)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上前(7)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住(8)皆白衣冠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9)秦王闻之,乃朝服,穿上朝服(10)天雨粟,马生角也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1)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天天(2)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3)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在北面(4)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5)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在右边,在左边
(6)偻行见荆卿 弯腰曲背(7)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双膝着地向前(8)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在国内
(9)太子日造门下 天天(10)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11)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12)发尽上指冠 向上(13)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1)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来
(2)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觉得奇怪
(四)特殊句式
(1)和而歌于市中 介宾短语后置句(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3)给贡职如郡县 介宾短语后置句(4)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5)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6)父母宗祖皆为戮没(7)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七)一词多义
1、顾:(1).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也不顾(2).顾野有麦场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5).大行不顾细谨(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之所出耳(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3).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3、间:(1).凡天地之间(2).奉命于危难之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安得广厦千万间(5).彼节者有间(6).遂与外人间隔(7).间以诗记所遭(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间关莺语花底滑
(11).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4).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刺客列传》教案
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疏通课文
1、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5)记叙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何结交。第二部分(6——8)写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荆轲受命,做好了谋刺的准备工作,启程赴秦。第四部分(14)荆轲刺秦王不成,壮烈牺牲。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献身。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二、对文章重点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分析
1、易水诀别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廷刺秦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小结: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
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三 对荆轲形象的分析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一)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1)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2)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3)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4)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为了塑造荆轲的形象,文章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
(二)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三)谈谈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五篇:《刺客列传》读后感
《刺客列传》读后感
世外中学 六年级 徐智翔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他为了编成史记着一本伟大的书而漫游华夏各地。在他的雄心壮志以及辛苦付出之下,史记作为一个伟大的存在流传了3000多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将千百年来的历史浓缩在这一本书内。
史记中的故事真是数也数不清,我最喜爱的荆轲列传这一篇了。我十分敬佩其中的刺客荆轲。他的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性情刚烈也被放大突出。他儿时便喜欢读书击剑,结交的朋友还是个宰狗的酒友。荆轲自己也是个酒鬼,天天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喝酒。这从小培养了他的豪情壮志,以及不怕死的精神。等他长大以后,为自己的国家赴汤蹈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奉献,也为燕国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作出牺牲。故事围绕荆轲刺杀秦王展开。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牺牲自己刺杀秦王,在失败过后也毫不畏惧死亡,光荣牺牲。
荆轲作为中国几万刺客中的一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史上的刺客都有同一个特点:他们都对死亡无所畏惧,对于牺牲坦然面对。之所以荆轲有名,不过是因为他刺杀的是秦王而已,而无所畏惧则是所有刺客的共同点。刺客不仅是刺杀别人的残酷工具,更是敢于打破自己内心的畏惧的勇士,不畏艰难勇敢冒险的人。在这篇文章里,刺客精神也不仅仅表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文章中的许多人物都拥有着刺客精神。他们为了保住机密而宁愿自杀,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
我们也应该要有刺客精神,虽谈不上要以生命做代价,但是要有不畏艰难的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刺客列传》读后感
文来中学 六年级 袁轲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他早年就心怀大志,为写《史记》漫游各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一言的《史记》。
《史记》一书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史书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二十六史之首。《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讲述人物的分别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它们讲述的对象分别是帝王,诸侯大臣和平民。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一句话,贯穿了整篇《刺客列传》。从春秋至战国末期,太史公司马迁共为我们讲述了五位著名的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以及最著名的荆轲。他们之中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的活了下来,有的被就地正法……
五位刺客可以说都是“士为知己者死”,其中最具名气的刺客就是荆轲了。
荆轲是燕国人,他喜好读书,擅长剑术。但是,他在外游说,可不为他人所重用,直到太子丹的谋士田光把他引荐给太子丹。田光先后用了很多技巧,为荆轲成功刺杀秦始皇找到了机会,但荆轲刺杀秦始皇未成功,反被秦始皇刺死。最后,秦国来攻打燕国,灭掉燕国。
从个人品德上来看,他是个集勇气、智慧、爱国情怀于一身的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荆轲不是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他没有出将入相,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只是一个普通的游侠,但他却做了一件当时无人敢做的举动——刺杀秦王。燕太子丹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想让荆轲效仿曹沫劫持秦始皇而立下盟约,但是秦始皇很强大,也说明了秦国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能力。
其实我觉得荆轲是有实力刺死秦王,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代太子丹逼迫秦始皇签下盟约,所以他并没有把带毒的剑直接刺向秦始皇。说明他一味地追求最完美的结果,而丢失了绝佳的机遇直至丢了性命。所以他爱国,剑术也好,只是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像荆轲这样,不畏牺牲为国捐躯的刺客,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才会在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英雄。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成功,但是他们的光辉事迹,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