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

时间:2019-05-14 18:4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

第一篇: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

读《姥姥的剪纸》有感

通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人生价值观的谭老师;坐在轮椅上,用无可比拟的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成为科学巨匠,被人们成为“宇宙之王”的霍金......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我帮助最大、印象最深的是《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也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文章写得活泼生动,蕴含着作者对姥姥的喜爱与思念。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感悟有三点。

一是高超的技艺来自于点滴积累。邻居说“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为什么呢?结合课文排比句“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使我明白姥姥技艺出神入化,这是苦练的结果,剪的时间长,次数多,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了。我们学习也是一样,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重要的是我们注重点滴积累,天天勤学苦练,基础知识就能刻在我们心中,一见到题目,就知道该怎么做,写作文更是文思如涌,一气呵成,再也不会写了上一句,不知道下一句要怎么写,拼拼凑凑,看到作文就头痛了......这样,何愁我们成不了学习的尖子呢!

二是“栓”子诠释了的能力重要。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姥姥用旧作业本剪纸就能把我栓住,凭什么呢?凭的就是姥姥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我们小学生又要凭什么鹤立群鸡,吸引别人呢?是穿漂亮、时尚的衣服,那可应成了我们农村的一句歇后语:“绣花枕头一包草。”我认为一名小学生,必须练就本领,在学习上不说成为学霸,最起码也是佼佼者,这样,才是真正的美,才有神奇的力量,引起别人瞩目。

三是要全身心投入才能练就真本领。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这说明什么呢。前边有一句话:“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从中使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这也是我们学习成功的秘诀,就像书里边说得: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像姥姥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时时练,长年累月练,练就一身本领,做到身心合一,手心一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了。

从今以后,我一定把姥姥成功秘诀记在心间,谱写我成功的开篇。

作者:昌宁县翁堵镇中心完小六3班 杨亚兰

辅导教师:杨继龙

第二篇:教《姥姥的剪纸》有感

教《姥姥的剪纸》有感

上周,通过集体备课,执教了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作者笑源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因为是和杜老师同题异构研讨,所以在她备课研讨时,我还在反复研读文本中,到底如何解读文本呢?

通过反复研读,自己对文本的确实能够深入理解体会了。于是我抓住了文末的一句话为主线,以“有声有色”为抓手,来回忆姥姥剪纸的画面以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然后,通过“刷刷”的剪纸声来串联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因为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各有一句话含有“刷刷”)。线索有了,于是开始了教学设计。

在第一课时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我抓住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理清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神”在哪里,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再仿说,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以剪纸为纽带的浓浓祖孙情以及作者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课堂中,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成为感悟作者和姥姥之间浓浓亲情的一把钥匙。

反思:

一、对于类似于《姥姥的剪纸》这样的长文本该如何处理?

高年级的课文篇目越来越长,当我深入其中的时候,总会觉得这里也好那里也好,想要借助这个文本给学生的似乎很多很多。就像《姥姥的剪纸》一课那样,这边的字词要抠一抠,那边可以想象说一说,只觉得内容太多,教不完,所以也就有了一二两课时这样的划分。但仔细想来,这样的划分却是第二课时失败的地方之一。

我想长文本短教需要找准精当的切入点,要在把握主体的前提下,提炼出一两个看似平易却能牵动全篇的问题,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聚集于一点。而每篇文章“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关键点是不同的,需要老师的一双慧眼。

二、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教师对教材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把握之后,如何让学生也能感悟到呢?在教学中,我过度关注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也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投入其中的状态不是很热烈,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机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中理解,着实是个难题。

我想,范校引导我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或许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在学习了杜郎口中学、天卉中学和前景学校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后,我想,我们确实到了应该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作出变革的关键时刻了。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的展示的舞台,把我们的课堂还给学生,让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成为学生积极踊跃、主动学习的讨论、表达的声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篇:读姥姥语录有感

读《姥姥语录》有感

郑浣

《论语〃为政》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倪萍写的《姥姥语录》中姥姥仿佛就是这一古训的真人秀,书中的姥姥,不是遥不可及的伟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她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近的期颐老人,生活的阅历赋予她长者的睿智,世态的洞悉让她从心所欲,不逾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听惯了形而上学的高深哲学,忽然听姥姥一番家常唠叨道出了最大的人生道理,朴实而富有哲理,充满了生活的大智慧,让我受益匪浅,经历99年酸甜苦辣衍生的智慧使我深深体会到生活才是我们最伟大的导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姥姥说:“念书的人不管长得怎么样,你仔细看都长得很好看,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没念过书的人眼神都是傻的。”古人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现代人也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只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习惯了抬头赶路的我们总会忘了停下脚步,低头品味书中的智慧。我们总是在给自己找各种理由逃避读书,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灵魂已经贫瘠孤独到了可怕的地步。到乡镇工作以来,这种孤独感受尤为强

烈。经历了乡镇工作起初的新鲜,经历了日复一日的繁琐,很多时候就习惯了放任自己虚度时光,忘了要多读些书让自己生活丰满起来,在单位做完领导布置的工作后,常会无以聊赖,不知道该主动去干些什么;下班回家躺在床上,回忆自己一天的收获,那片空白总会刺痛我的神经。

当我读完《姥姥语录》后,触动之余我明白了工作与读书不但不矛盾,反倒能相互促进。用读书沉淀我们孤独的心情,用读书改变心浮气躁的工作状态,用读书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知道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迫在眉睫。于是我在工作之余总会捧起书,细细品读,徜徉在书海让我的日常生活变得充实,让我仿佛又感受到了校园时光的那种求知欲望,让我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无限风光在险峰,吾当奋进以求索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遍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少年时的我们怀揣着梦想努力学习,当我们一天一天长大,一天一天成熟,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磨灭了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在这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生活中忙碌,再回首时,那些单纯而又有满腔热情的我们越走越远。生活让我们积累了经验,学会了对生活、工作处之坦然,但是也让我们忘记了爬坡的顶点,忘记了我们曾经的壮志豪情。

无限风光在险峰,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在基层工作中要忍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安下心,扎下根,俯下身,在基层公务员的路上拒绝平庸,勇攀高峰,用青春和努力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大业伟功。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人的一生很长,因此,不管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情感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人的一生又很短,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很多事情来不及便已经逝去,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享受现在的生活,坚持做自己,用平和的心态对面对已知的和未知的困难。

我们眼下遭遇的每一件事情,最终都将被时空无情的穿越,无论亦好亦坏,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享受当下,但美好总会过去;有很多苦难的事情,我们也要把它扛过去,这苦难也会过去。在我们这个红尘俗世中,人会遭遇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机遇会来,一切**会走,在每一个机遇中把握自己,认清自己的本质与需求比什么都重要。总之,一

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云淡风轻,一切都会远逝,重要的是

把握每一个当下,用现在的努力换取一份迷人的光辉。润心无声小快乐,慧眼识趣大享受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姥姥用她最朴实、最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让我明白了路漫漫而修远,坚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念;让我知道了保持自我,知足常乐,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重要;更让我体会到了积聚身边小幸福,品味生活大享受的快乐。我们这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有美好的,有伤感的,有幸福的,有痛苦的。这些经历编织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七彩生活。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姥姥这些话语萦绕耳旁,我相信自己会将七彩生活之路走的越来越好,走出一片天地,走出一份美丽,走出一抹绚烂。

2011年8月18日

第四篇:《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李晓云

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说教材: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共有13个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通过动情的读就可以感受姥姥对作者的深情以及作者对姥姥的思念。

二、说目标: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的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能力目标: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能力。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材料中感受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联系自己学会感恩。

三、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认为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勤劳善良,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是: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四:说教法 教法: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安排与意图: 第一环节:导入

播放剪纸的图片,配上民乐。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再次走进姥姥的剪纸,去认识这位可亲可敬的姥姥,重温那浓浓的祖孙亲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兴趣,才能挑起学生心中那颗想学的心。我通过图片再现情景,让学生从剪纸图片中感受到剪纸人精湛的技艺,由此与文本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

第二环节:感悟姥姥剪纸的神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最后再感悟。这样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具体是这样的)

首先,请学生浏览1-6自然段,问:你能找出一个字概括姥姥的剪纸技术吗?(神)默读这一部分,你是从哪些描写感受到姥姥剪纸神的?画出相关语句。并作批注。(意图:)这一步让学生默读、勾画、批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要求,进入边读书边思考的境界。同时,自主阅读,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是与人交流的基础。第二步: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抓住两个指导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再抓关键词指导朗读,如:都、左邻右舍、无所不能等进行朗读指导,通过练习“你姥姥神了“剪 像,剪 像,剪 像。”这个句式来体会姥姥心灵手巧。

在突破难点方面:如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一句含义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熟能生巧的句子,读一读,之后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熟能生巧的事例。最后再让学生悟悟姥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样设计,在教学中把读、说、悟相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的谈话中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二个重点是:感受姥姥的勤劳善良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抓住姥姥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指导学生读出姥姥的勤劳善良。

(过渡: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抓住的是“神”这个字来感悟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第三个环节我是紧扣“拴”这个字来体会姥姥与我之间的浓浓亲情。)第三环节:感悟我与姥姥间浓浓的亲情。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7-12自然段,找出姥姥用哪几幅兔牛图拴住的我。并找出我与姥姥的对话。然后再利用课件展示牛兔图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牛的勤劳、兔的顽皮,最后抓住拴、缠进行师生分角色对话表演,感受姥姥与“我”的浓浓亲情。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在教学中通过给一幅兔牛图取名,体会姥姥对“我”的期待。通过朗读最后一段来体会我对姥姥的怀念。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儿时的人,更拴住了“我”长大后的心。

第四环节: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我先总结,再动情范读原文中作者写的姥姥临终前的这段回忆的片段,最后出示:“姥姥,我想对您说---”的句式进行续写。已达到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会感恩的情感教学目的。(意图:)读是为了积累语言,写是为了升华情感,于永正说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就是学语文。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收集有关剪纸的作品,办一期剪纸展示会。开展剪纸的活动,谈谈感受,并写下来

这样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对剪纸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延伸。这样也较好地贯穿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一要求,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说板书: 说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它要求简单明了,提纲挈领。所以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神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姥姥的剪纸

拴 浓浓亲情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孩子的头脑,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读书笔记.doc读《剪纸有感》

读《剪纸》一书有感

——让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华严小学

沈文利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云中天编著的《剪纸》一书,了解了中华民俗文化——剪纸以及它的历史渊源、品种与民俗应用、独具特色的地方剪纸和剪花娘子:库淑兰、中国第一剪:高凤莲、中国民间比加索:林桃、剪出吕梁的神品:王继汝等剪纸名家的独特魅力和剪纸与民间生活。正如勒之林先生所说,剪纸本身就是“民族艺术之源和魂”。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有着不同的人文特点和历史的烙印,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本丰富的历史教科书。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植于人民生活的。特别是河北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威誉的民间艺术,剪纸工艺流程别具一格,在中国品种繁多的剪纸纵横中独树一帜,蔚县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刻纸技法要求下刀准确,运刀流畅,尤其是“拉胡须”的技法,那一根根细微匀称的毛发和胡须,都能看出其难度。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那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色剪纸;作品染色与刻制有机的结合,形成强烈对比又和谐和统一,鲜艳明丽而不愠不火的优美色彩效果。

剪纸又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地域的差异、习俗的不同,使得剪纸风格各有千秋。对此,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气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国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小小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绵绵不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行走轨迹。因此,我们应立足学校实际,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资源,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注重将教师、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民间剪纸基本技法,认识剪纸艺术基本语言和表现手法,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心,参与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

一、注重教师培训,挖掘民间艺术。

把教师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摈弃了教材是知识权威的代表和化身的僵化的观念。教师必需具备根据具体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能力。上期教研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上级专家辜敏短期培训大家,对民间剪纸进行搜集和挖掘,把适合教学的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引进课堂教学;要求全体美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即是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教育活动之中,在学习、生活中自己主动积极去感知、解读、建构新的课程观念,自觉成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把剪纸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剪纸艺术。

如:上手工课时通过大屏幕示范剪纸给学生看,学生看到我像变戏法一样剪出各种小动物,精美的人物脸谱,对称图、花边等学习剪纸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里,直接感受到美的存在,触摸真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的审美情趣。也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多媒体展示运用剪纸艺术基本语言:锯齿纹、月牙纹、几何纹、火纹、水纹、云纹、山峦纹、花纹„„运用对称法、多方连续法、折田字格、米字格的方法剪出简单的对称纹样等。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成功的作品,体验到剪纸创作的乐趣,对学习剪纸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

三、积极运用各种方式,习得剪纸方法,启迪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积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发现折叠剪纸的奥秘,孩子们在我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蝴蝶、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也学着叠叠、折折、剪剪。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剪纸作品。

另外,教师在传授除“欣赏”以外的剪纸作品时,要配有另一形式的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即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在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具有图片等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

如:二年级《漂亮的花边》一课,我首先采用“二方连续法”剪出手牵手的小朋友,然后又用“多方连续法”剪出许多小朋友,这时教师的示范成为了教学的焦点。低年级学生好动的天性被激发,只要引导得法绝对让学生产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冲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而乐学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好奇和兴趣的支配下,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剪纸的基本表现语言:锯齿纹、月牙纹、几何纹„„在表现方法上有很多,主要有单色和彩色两种。其中,单色剪纸包含:阳刻、阴刻、阴阳结合、剪影等;而彩色剪纸包含:套色剪纸、点色剪纸、衬色剪纸、填色剪纸、分色剪纸等。引导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创作一些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会主动思考了,并自觉采取行动,从而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则,由于是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在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的体会,那么教学活动将会更加生动。在制作成功的基础上,通过激励有创新者,展示创新作品,会更加激发同学的创新欲望。

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锻炼综合能力。

剪纸活动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明白做事必须按顺序进行。每次剪纸活动前让孩子们知道:桌上放上装废纸的盒子,剪纸时知道不将剪刀对着别人,剪好后会把剪刀放回原处,活动结束后地上不会有一点废纸,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如此。开始也曾为剪刀的安全担心过,可实验以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点点意外。在剪纸过程中,要剪出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必须要按先后顺序一步一步的进行,先剪细节,再剪轮廓,否则就会失败,学生通过反复的实践,明白了图示与图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他们对待每一次剪纸活动都是十分认真,剪纸活动极大的增强了学生规则意识;并且学生在作品制作中,不再是单一的模仿,而会有自己的思考,如:装饰小动物的衣服时,剪出的花纹各式各样;随意撕出形状,再据形想象,贴上花纹装饰,体验“因材造形”民间剪纸手法的独特之处„„这是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才使创造有了保证,这是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促进。剪纸对学生的强烈吸引力在于它具有的可塑性,具有魔术般的变化,这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玩纸”的感觉,儿童的天性使“玩纸”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剪纸是中国民俗文化永远的风景,剪纸使学生在津津乐道和制作剪纸的纸趣中,得到滋长享受美而又陶冶美的心灵与情操,主动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真是“剪在纸上的梦,梦在纸上诞生”。

下载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姥姥的剪纸》有感[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姥姥语录有感[合集5篇]

    读姥姥语录有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姥姥语录有感,希望......

    姥姥的剪纸 教案

    12 姥姥的剪纸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

    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一至六小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 3、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范文 1、说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

    《姥姥的剪纸》用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生1: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

    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从中明白日积月累的重要,技艺给生活带来的情趣。 2.通过“拴”字体会剪纸中饱含的祖孙之情,仿照结尾句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