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测试卷(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测试卷
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10月15日至18日 B.10月18日至20日 C.10月20日至23日 D.10月23日至25日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A.教育和预测作用 B.引领和规范作用 C.指引和教育作用 D.引领和强制作用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行政府(),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A.法律顾问制度 B.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责任追究制度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A.计划经济 B.竞争经济 C.法治经济 D.泡沫经济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A.十二月四日 B.十月二十日 C.九月二十日 D.九月三十日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D.党的领导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司法公正 B.司法独立 C.建立法治政府 D.依宪治国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执政 B.依宪治国 C.建立法治政府 D.以人为本
1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A.民主 B.自由 C.公正 D.人权
1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D.司法公正
1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 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A.民主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的关键是()A.提高立法质量 B.恪守以民为本.C.立法为民理念 D.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实施 B.规范 C.教育 D.惩罚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1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科学执政 B.依宪执政 C.民主执政 D.公平执政
1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A.依宪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宪治国 D.党的领导
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 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 D.诚信友爱
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A.审判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A.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B.党对军队指导 C.拥军爱民 D.为人民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
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B.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依宪治国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共同推进。A.坚持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行事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法治机关
7.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理
8.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9.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0.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2.法律草案重要条款不可以单独表决。()3.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4.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对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5.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6.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8.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9.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应,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10.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是什么?
2.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CBAAC 6-10 ADDAC 11-15ABAAC 16-20 BDAAA
二、多选题 1-5 ABC ABCD ABCD ABC ABC 6-10 ABC ABC ABCD ABCD ABCD
三、判断题:1、、4、5、6、7、9、10(√); 2、3、8(×)
四、简答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是什么?
答:(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2.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篇:(答案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测试卷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1、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C)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C)管党治党。
A、党中央指示 B、人民群众要求 C、党内法规
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B)是善治之前提。A、法治 B、良法 C、宪法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A、统一战线 B、人民当家作主 C、群众路线
6、十届四中全会指出,(A)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党对军队指导 C、拥军爱民 D、为人民服务
7、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A)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A、审判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是(ABCD)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ABC)
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理 3、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ABCD)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ABCD)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5、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ABCD)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6、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必须(ABCD)A、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C、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D、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7、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ABCD),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A、救济救助机制 B、协商沟通机制 C、利益表达机制 D、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8、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ABCD)
A、及时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有效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
2、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8、提高党员干部 法治思维 和 依法办事 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 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9、全会指出,加快建设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的法治政府。
10、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 内心拥护 和 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是什么?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4、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五、论述题(10分)
请结合个人实际,简述如何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身作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干部的使命与担当。针对“依法治国”的主题,众学生会成员还展开了积极讨论和互动交流。在举办的学习会交流上,部员们从“法与国家的关系、法与道德的关系、法与群众的关系、法与人情的关系”等问题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条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见解和体会。讨论倾听、深入思考之余,大家又专心的做了相关笔记。同时,组织部和宣传部的部长在学习会中带头发言,浅谈自己的感悟,将会议精神与学生工作相结合,鼓励部员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为以后的学生工作贡献自身,让青春无悔,让梦想远航。
第三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总结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部署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权威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一座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
总目标与五大体系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全会提出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是对依法治国理论的完善和升华。
“如果说法律体系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主要是从法律制度建设的角度、从立法的层面谈,那么法治体系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完整的系统性的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实现了从制度到制度实践的飞跃。”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封丽霞告诉记者。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体系的提出是从全流程来抓实施,来保障法律的实施。
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怀德特别注意到,全会强调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他认为,这说明我们党充分意识到,依法治国从党自身做起。将党内法规体系视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五大体系之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尤其对保证依法执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执政党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确立一个明确的坐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表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甄小英表示,现代政党的执政方式一定是要依法执政,治国理政一定是要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领导现代社会的政党,也必须不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克服人治,实现法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会强调,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能不能够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拓展空间和能达到的高度。”封丽霞说,全会坚定地表述,一方面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同时也要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不可偏废。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怀德说,应该明确的是,推进依法治国将加强党的领导,不是削弱党的领导。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发挥带头作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受访专家表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进,是依法治国更深入、更透彻的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而且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这是此次全会的一大亮点。
全会强调,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甄小英表示,过去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里没有法治建设成效这个指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了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助力,必将极大地加速依法治国的进程。
六大任务的实施亮点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封丽霞说,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是全会的亮点之一。这抓住了依宪治国的关键。
封丽霞告诉记者,如果宪法监督制度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会危害宪法的权威,保证依宪执政很大程度上会流于形式。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马怀德说,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党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一制度应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封丽霞认为,这个制度不但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是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保障。她说,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言压法,以权压法。
“现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问题,只有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才能让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到公平正义。”马怀德说。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会提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甄小英表示,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就是要全民守法,全会对全民守法的强调就是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杜绝选择性守法。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的表述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以前没有提到过的。”封丽霞说,强化规则教育、法治教育从娃娃开始抓,从学校、家庭、单位,全方位推进,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速前行。
第四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最新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从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全面”二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涵盖了党、国家、社会生活以及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法治的“全覆盖”。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安排,至少体现出了四个方面的新意。
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总书记多次提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之中国,复兴中华之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之藩篱,攻克深层复杂之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之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提出了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总目标包含了多重意思。首先是道路、制度、理论的融合性: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者的融合贯通对应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其二是体系的完备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了两个方面五个部分的体系:一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二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意味着国家法律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共同构成了法治体系,党内法规体系要与国家法律体系协调发展;三是推进的一体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意味着法治建设必须要实现各个领域的协调、结构层次的均衡;四是努力方向的现代性: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还要落脚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表明依法治国要朝着现代法治的方向努力,进而通过法治化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强调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革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这些重大任务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立法工作和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突出强调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完善和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党的立法决策程序,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法赋予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等等。
第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六点特征: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要求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等。
第三,公正司法与提高司法公信力。在三中全会决定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确保司法权独立行使和科学配置的制度机制,例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司法责任制、司法公开、人民参与等改革举措。
第四,培育法治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等具体措施。在法治社会建设层面,强调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司法救助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等。
第五,法治职业和人才队伍的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始终还是要靠具体的人来加以实施。全会指出了法治专门队伍的建设方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明确了“四个忠于”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机制保障。
第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全会指出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可以预料,很快会有具体的举措出台。同时,还提出了党委依法决策、党组织监督、党内法规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具体要求。而且,更有新意的是,将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和依法保障“一国两制” 和推进国家统一明确提了出来。
这些创新性制度机制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法治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难点的针对性部署和安排,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
开启法治中国新征程
廖永安:从总体上看,四中全会公报就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容体现了“新”、“实”、“全”三个特点。
首先,公报内容表述“新颖”。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等富含法哲学思想的表述,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份极富思辨的会议公报,更是一幅全新展开的法治蓝图。
其次,全会所明确的依法治国内容“实在”。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几项重大任务,不仅是纲领性的,而且都明确提出具体措施。比如,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都把法治任务落在了实处。
最后,全会明确的依法治国六项重大任务内容“全面”。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党对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整体把握。
薛刚凌:十八届四中全会尤其强调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标志着我国的依法治国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过去的法治建设主要是各部分孤立地推进,把重视系统性提上日程是第一次。这样的推进具有一定必要性,因为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尤其是我们处在转型期,只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伦理走向理性,顺应时代需求,才能加速转型,缩短发展的瓶颈期。
杨伟东:公报全面深刻总结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提出了我国法治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决定。任何形式的腐败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权力逾越了它的界限,背离了它的目的。法治是从根本上约束住权力的一剂良药,是防止腐败、反腐败的一种重要机制。约束住权力,腐败出现的几率就会降低,查处的腐败案件就会越来越少。
第五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长岛党校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制定详细计划和时间表,分阶段扎实有序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通过培训学习,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会准备和召开期间,广大教职工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密切关注大会进程,及时了解全会精神。全会闭幕后,学校精心安排部署,组织2位骨干教师赴山东省委党校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界四中全会精神师资培训班;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3位宣讲 教师赴烟台市委党校参加全市党校系统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在长园宾馆参加中央宣讲团视频学习和市宣讲团宣讲。培训后组织培训成果报告 交流会,购买相关书籍光盘,切实巩固培训成果,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学深学透,为授课宣讲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专题备课,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组成宣讲备课组开展专题备课。在深入研究决定内容,细致梳理决定逻辑的基础上,备课组确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等多个专题供教师选择,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无论是资料搜集、文稿整理,还是内容安排、课件制作,都做到高标准 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试讲评议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试讲评议,全面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两轮集中试讲,全体教职工对四堂党课集体评议。开创“2+1+X”党课试讲评 议模式,即教师2小时试讲,全体教职工1小时评议,再由教师总结评议意见,投入适当时间修改完善。通过试讲评议,教师在模拟演练中熟悉课程内容,在互相切 磋中实现优势互补,在思维碰撞中寻求共同提升,打造出全面解读全会精神的精品课、优质课,力求为广大党员干部呈现出精彩生动、系统全面的专题党课。
通过广泛宣讲,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派出四位骨干教师加入县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广泛宣讲,确保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生动进课 堂、扎实进头脑。宣讲教师接受各县直部门、乡镇街道邀请,送党课到基层,联系党员干部工作实际,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高频率密集宣讲、长 时间细致宣讲、多渠道广泛宣讲,用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词解读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这是指将法律预先规定的行政裁量范围加以细化,并设以相对固定的具体判断标准的制度。全会强调,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确立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为行政权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有必要对其实施有效控制,避免权力滥用。要依法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规定,明确行政裁量权基准的效力与范围,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行政裁量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确保行政裁量的公平公正。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
这是指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机关办案活动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全会强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司法人员在办案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上级机关、领导干部的干预,对依法独立公正办案构成干扰,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这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切实支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对违法干预司法个案和插手具体案件的领导干部,要及时记录在案,并予以通报和问责。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这是指通过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考核对象的相关信息资料,从而综合反映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指标体系。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于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全会指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法治建设纳入与其他建设相并列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明晰相应的标准与分值,把考核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是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我军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石和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必然要求牢固确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从而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就是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有效贯彻。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工程。如果说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标志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相适应的法治中国,那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梦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标志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