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高一语文教案 课题: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课时
总第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掌握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3.理解课文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和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生动的修辞 教学难点:严谨的论证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实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二.解题: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改造”意味着不是一般地“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我们的学习”,这里主要是指我们党内的、革命队伍内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学风,三.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给本文的四个部分各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进步和成绩——缺点——两种对立的态度——具体建议
2.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文,其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请按此结构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引论——前言(提出中心论点)本论——第一、二、三部分(具体论证)结论——第四部分(结论)四.分析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给这一节划分段内层次。答:本节共分四层。
第一层,概括党的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 第二层,概括党的认识得到提高与丰富; 第三层,概叙党探索救国之路取得的成绩,第四层,肯定党的成绩。2.讨论以下问题
(1).“日益”一词是什么意思?若去掉第一句中的这个词,整句的意思有何变化?
答:“日益”是一天比一天的意思。去掉这个次则第一句的意思是武断地肯定,不能表现发展的过程。(2).“肤浅”和“贫乏”是从什么角度去评价“认识”的?它们的反义词各是什么?
答:“肤浅”是从认识的深度评价;“贫乏”是从认识的广度去评价。它们的反义词是“深刻”“丰富”。
五.阅读分析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5段)按总—分—总的顺序对党内的三方面问题展开论述。第二层(第6~9段)分别阐述上述坏学风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第三层(第10段)引起人们对坏学风的重视。2.讨论以下问题
(1).“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句话能否直接表达为“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
答:不能。书上的句子采用递进方式,肯定了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与前段相照应;而改后的句子则抹杀了成绩,突出并夸大了缺点,容易引起误解。
(2).两个“无法”表明应该对缺点采取什么态度?这两个“无法”之间是何关系?
答:这种态度是“必须纠正这类缺点”;两个“无法”是意义上的递进,由轻而重,由小而大,由工作而事业。
(3).“这类缺点”到底包括了哪些缺点? 答:①研究现状没有系统,一知半解; ②研究历史不曾有组织地进行; ③学习理论片面接受,不善于运用。
(4).第2—4段中各用了一个比喻修辞,请找出来,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答:(1)“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比喻不作调查研究,凭主观去毫无目的地开展工作;
(2)“漆黑一团”比喻对中国古代史,近百年历史一无所知;(3)“消化不了”比喻对马列主义不知深入理解,不领会精神实质。(5).党内存在的坏学风其根源和危害性是什么?
答:坏学风的根源是:“留学生”的留声机作用。危害性是造成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的主观主义作风;对自己的历史无知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怪象;理论和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思想。(6).作者谈到党内“极坏的典型”,从论证上看,这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典型材料的?
答:用的是例证法;作者在列举了主观主义态度的三个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典型材料进一步说明,充分证实了在我们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这种极坏的典型,必须高度重视。从而有力地证明“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突出了中心论点。
(7).本节中有很多过度性的具有分寸感的短语,试找出来体会其表达作用。
答:“据我看来”“一般地说”“确实的”“这就是说”“诸如此类”“这样一来”“当然”。这些词语既能使语意连贯,又能使表达得体,便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 字词(思考练习三)2. 思考练习题一1 八.教学后记
高一语文教案
课题: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
总第 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第三、四部分中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具体建议。2.体会并学习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3.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教学重点:不同的态度和建议
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三部分。1.自由朗读后,思考:
(1).“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主义态度”各指什么?请加以区别。
答:“主观主义态度”指不研究现状,片面地研究历史,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马克思主义态度”指善于调查研究,联系地看待历史,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
(2).这一部分的句式比较整齐,多用对称句,排比句,反复句,自由朗读课文,试找出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这样写富有气势,能增强感染力。
(3).作者是怎样批判“主观主义”的学风的?在给“主观主义”下结论的时候是怎样下的?这些判断是怎样排列的?
答: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革命,则害了革命。前四个“是”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五个“是”是总结性的结论,是实质所在。(4).作者列出的对联出自于何处?怎样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对联出自于明朝初年进士解缙写的对联。用在文中是对主观主义者的强烈讽刺和批评。二.分析第四部分。学生讨论:
1.这一节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答:①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②分析研究近百年的历史。③教育干部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2.从提出的建议来看,本文是怎样体现议论文的针对性的?
答:作者提出的三个建议恰好是对照前文所述的三个缺点提出来的,这一呼应,正好充分体现了议论文的针对性,体现了文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3.“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际就是指什么?
答:“认识世界”就是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改造世界”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去开展工作,解决今天面临的问题。
4.朗读最后一段,试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答:表达了对改造学习取得成功的信心。三.总结全文。1.2.3.4.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结构怎样: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语言特色:
四.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用书》
第二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延安干部会上所做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重要文献之一。毛泽东在这篇报告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中,从思想方法上进一步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路线分岐,分析了相当广泛的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作风。这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他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这个号召,很快地在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引起了怎样以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怎样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怎样对待1931年初至1934年底这段时期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大讨论,巩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首先,我们作任何工作,尤其是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凭想当然,凭一知半解就公文有约在那里发号施令。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共-产-党人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走过了多少弯路呀?交了多少不该交的学费呀?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不能简单的为学习而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工作去学习,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与自身能力为目的的学。空洞的理论和说教是没任何用的。我们记学习笔记,不能什么都记,要摘录那些对我们有借鉴和帮助意义的文字。
再次,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知识与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
学习应该是一种能力。学习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首先是获取知识的能力。除了休息外,我们时刻接触着其他事物,也就是说人时刻都有学习的机会,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些人知识面广,而一样人却一问三不知,关键在于怎么去学习。因此要有“观一芽发而知春来,见一叶落而知秋到”的敏锐思维,善于在书本中学习理论,在工作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时刻把自己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努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储存到自己的脑海中。其次是选择性学习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有是非曲直、美善丑恶、轻重缓急之分,关键是怎么去明辨。第三是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世界,就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如果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只能成为空洞的理论家和不受欢迎的知识分子。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希望我能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选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是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干部会上所做的一篇重要报告。对于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这种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倾向进行了分析、批评,使广大干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得到提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保障。该文章反对主观主义等,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让我获益良多。在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毛泽东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作风的运动。毛泽东主张把全党的学习方法的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在文章开头,他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两者是逐步结合的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然而我们党内存在一些极坏的作风,如①不重视研究现象,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②不注重研究历史,对中国历史不了解。③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一些同志只是单纯地学习,但不会运用来解决问题。其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特为严重,许多同志只凭主观主义或者盲目地照搬外国的东西到中国,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主观主义的态度是脱离实际的表现,主观主义者对现状、历史不了解,任何事都只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它是共产党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其中的一副对子形容得活灵活现。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那主观主义者就如墙上芦苇,徒有虚名并无实学。与之相反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有的放矢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际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是党性的表现,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方面理论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我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并进行理论上的创造。毛泽东思想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它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巨变。其中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到实践中检验,深入实际,做细致的调查研究,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异于苏联,取得革命胜利之所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警示了我们反对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优良作风,把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将我们的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1世纪的中国,迈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财富剧增的同时伴随着官员的腐败贪污,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让领导先走先飞”等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而如今的党内学习也流于形式,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有的是组织上安排到学习才勉强学习、应付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高。热情来了学习一会,没有热情了或工作忙了就不学习;学习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自己缺什么,应补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只是不加选择地拿来便学、毫无目的或目标的学;学习与思考没有结合起来。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必须要有思考,他们在学习中只会生吞活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学习的灵气和灵感。在共产党已经建党九十周年的今天,毛主席的这篇《改造我们的学习》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虽然《改造》一文是针对党员的学习而言,但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现行教育制度同样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作为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一届大一新生,对于中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有很多感触的。就拿高中来讲好了,我们是湖南高中和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试验品,我们自己戏称为‘白老鼠’。说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于是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并没有成为我们升学的门槛。教材换了,新教材错漏百出,条理不清楚,有消息称教材是那些编者的学生代编的,老师们抱怨教材编写太差,学生们学得糊里糊涂。高二又多了一个学业水平考试。到头来实际上却还是一考定终身,我们却无缘无故地又增加了一些负担。改革最后变成一堆证明高优秀率的数字,成为某些领导的政绩和升官的垫脚石。这样的改革有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认清中国教育的实情,高考纵然有很多弊端,毕竟实行了这么多年,也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培养出了许多人才。中国众多的人口、国人的性格、传统思想等让我们不可能实行和西方一样的教育。改革当然是提倡的,但在改革之前我们必须保证制定的方案能正常的执行下去,而不是徒增一些无意义的形式。中国教育的改革是一条很长很艰难的路,不要急于一时,计划周详了再实施对大家才真正有利。事物是联系的,联系又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造成改革不易的因素有很多,在受阻的时候不妨规范一些其他的东西:对于一所学校的好坏不以升学率优秀率作为主要指标,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只看学生的成绩„„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了,实际才能改变。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还有另一条路的,大学的改革也许比其他的方式更行得通。大学不用以升学率和优秀率来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是从主要以硬件软件的配备,师资力量来分出高低。中国现在的大学是“严进松出”,容易造成大学生们的懒惰和颓废,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没有好处;如果反过来“松进严出”,不仅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又可提高大学生素质。认识和改造我们的教育与学习需要以实践为基础,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改造和变革。并且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遵从事物发展从质变到量变规律。实践改造之后,我们还要客观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和修正之前的认识,再用新的认识来指导改造的实践活动。如此循环,才能找到最好、最合适的的方法来改造我们的教育与学习。而我们学生应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理念,调动我们的学习的激情、培养我们的学习习惯,使我们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以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提高修养。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要单纯的为学习而学习,应联系社会需要学习,联系自身的实际学习,要在结合实践的学习中树立目的性,要在学习中按照预定的目标去实践,尤其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这样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完后觉得这书并不像想象中的深奥无味,反而觉得毛主席平易近人,文采飞扬。其中,我对《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印象最为深刻。
文章写于1941年五月,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左倾右倾错误,而且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一直来不及清算,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产生很大困扰。为了提高党的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我党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神色的马列思想教育。毛泽东的这篇文章针对党风学风问题,号召全党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对于整风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开头,毛主席就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改造并陈述为什么要改造现状的理由,抗日战争以来,我党已经将马列注意的普遍原理与抗日的具体实践结合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我党仍存在不注重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的坏作风。如果不及时革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定会受到影响,对革命的胜利产生消极作用。许多知识丰富的党员只凭主观臆断,不从实际出发,抽象无目的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拿来指导革命则是害了革命。毛主席提倡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找出规律作为我党行动的向
导。斯大林说:“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毛主席十分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在次基础上发展提出了著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我党就是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最后,毛主席提出几点建议进一步改造学习问题。,简单说来就是1研究周围的环境2研究中国的历史3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结构饱满的议论文。毛主席以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向我们论述了改造现今学风党风的重要性,循循善诱,教育我们怎样更好地改造学风,易于被广大党员接受,对整风运动产生很大的作用。
《毛泽东选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涵盖军事,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但由于我们生活在新时期不能理解当时战斗的艰辛以及时代的不同,只能略知一二,算是对历史的铭记。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再上战场打打杀杀,冒着生命危险保卫祖国,可是人活着是要有信仰的,比如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积极向上人生观等等。这是我们比较缺乏的也是要从《毛泽东选集》中学到并实践的。通过读《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方面欣赏了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另一方面也教育我们,在现今大学生学习知识并不是死记硬背能考高分就行,而要实事求是,了解国内大事,通晓古今,并能熟练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才是活知识真财富。我们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70年过去了,我们的学习仍需改造,我们会以《改造》一文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摸索去总结经验,不断地优化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制度,提高人民、党员的素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四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王振洪2011年6月10日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的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其表现是:
1、不注重研究现状2,不注重研究历史3,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并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危害:危害之一: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危害之二:对自己的历史一点都不懂,只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危害之三: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接下来写到两种态度:主观主义和马列主义。最后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具体有三条:
1、研究周围的环境;
2、研究中国的历史;
3、理论联系实际。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党内的一些人士的问题,在现在我们身上依然存在,读完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文中提到许多革命同志学习马列主义并不是为了去革命实践,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这跟我完成公司读书计划一样,没有目标,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懂得读书学习来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从去年开始,姜总要求我们读书要跟我们工作联系起来去思考,写读后感也要将书中所讲到的联系结合到工作。我想这也是姜总的出发点。不深入地去联系实际工作的情况去思考,只能去被动接受学习的内容。而不能去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去碰撞得到一些方法。不能简单的为学习而学习,要带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状态去看一些适合的书籍,这样才是会读书,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做作任何工作,都要注意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想当然。在业务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客户的了解或者对客户的话自己想当然去判断、下结论,不去理性地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很容易思路被客户牵着走,这样反而不利于客户的开发。克服主观主义需要对事物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得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减少错误。
《改造我们的学习》告诉我们理论跟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读完这篇文章启发我的学习和工作方法都需要改进。希望改进我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文章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延安整风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重点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回忆二十年来,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绩:我党幼年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我党经过艰苦的奋斗牺牲,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指出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并指出要纠正这个缺点,否则工作就无法更进一步。首先是缺少对国际国内现状的研究。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管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违反了这一原则。其次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气氛不浓,只知道研究马列,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再次就是在学习国际革命经验方面,只知学马列,不能应用于实际。违背了马列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对两种态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一种是公文有约欢迎访问主观主义的态度。即对于周围的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管热情去工作。毛泽东对于这种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道背诵马列著作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用一副对联比喻之,相当深刻: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二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做工作,不能割断历史。要实事求是。
四、提议:
1、向全党提出系统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
2、研究近百年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废除静止的孤立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这篇文章对于现在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作任何工作,尤其是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根据想当然,根据一知半解就公 文有 约在那里发号施令。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不能简单的为学习而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工作去学习,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与自身能力为目的的学。空洞的理论和说教是没任何用的。我们记学习笔记,不能什么都记,要摘录那些对我们有借鉴和帮助意义的文字。
再次,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知识与通过调查
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
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一点个人体会。
我是作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根据科学院的指示精神,现在正搞后勤转制工作。针对这项工作,各单位的想法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没必要转制,事情总是要人干的,现在的模式很好;有的认为,后勤职工干了一辈子了,现在条件好了,就把我们剥离出去,不近情理;有些人认为就应该彻底转制,面向社会。我对此问题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经过慎重思考和对本所后勤工作的地位和特点,我认为以上看法都不对。从长远发展考虑,后勤转制势在必行,否则,研究所将无法轻装前进。但后勤转制又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其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所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100多人的切身利益,不能草率行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通过学习,我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将后勤所属各部门现在所担负的职责搞清楚,将这些部门与高能所的发展的关系搞清楚。这些部门的现现状如何?与单位的发展重要吗?与其相关的社会市场如何?是否具备自我生存能力?人员构成如何等。这是搞好后勤转制的前提条件。如果连这些都搞不清楚,只凭主观想象是行不通的。
其次是认真分析上面说的各种因素。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可以克服,哪些不利因素经过努力可以克服?哪些是根本无法克服的,需要特殊的政策予以特殊的支持。哪些部门虽然属于服务部门,但对高能所的发展至关重要,起码目前是至关重要的?再次,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和周密分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制方案。哪些部门可以彻底转制?哪些部门经过政策(人、财、物、市场)支持后可以转制。哪些部门经过几年的铺垫后可以转制。哪些根本就不能转制。不能转制的单位将来的去向如何?是必须留在研究所里,还是关、停、并、转?根据这些判断,制定这些部门的发展规划。
最后要做出转制失败的善后措施。重要是人员的安置问题。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制定政策,最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实施前还要作很多具体的工作,如:国有资产的划分,如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转制单位和研究所的各种关系:人的关系、资产的关系、经济利益的关系等。总体的方针应是以有利于研究所的稳定发展为前提,不是简单的为了转制而转制,要积极稳妥。
以上就是我学习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一点体会。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但愿我能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回所后将其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