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短新闻写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9: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场短新闻写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场短新闻写法》。

第一篇:现场短新闻写法

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短新闻应该是新闻的特质之一,短新闻之“短”是新闻“新、快、活”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科技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进一步丰富,所以,提倡写短新闻是时代的需要,是广大读者的需要,更是党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946年9月27日,胡乔木同志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即是“短些、短些、再短些”。文章指出:短新闻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充实,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和重要的思想内容。各个时代的新闻前辈们也都大力提倡刹长风,兴短文,倡导新闻文风的改变,我们必须认真借鉴前辈们新闻实践,大力改革新闻文风,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新闻“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履行好党报在新时期所担负的使命。现场短新闻

在短新闻中,现场短新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也被称为“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特写”等。它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运用视听等多种采访手段,捕捉事实变动的一个片断,并以具体形象的描述使之再现的短小精悍的新闻。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有:“现场”、“短”、“新闻”,其具体要求是: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

显然,现场感强是现场短新闻的第一个特点。要求新闻作品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立体,形象逼真,有强烈的形象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在表述上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可感性。现场短新闻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现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典型场面,给予绘声绘色的聚焦描写;

2、可视性。现场短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写出能为突出主题服务的现场氛围、活动等,要善于挑选有意义且富有形象表现力的视觉材料,让人身临其境;

3、可听性。语言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主要手段。现场短新闻要再现特定场景、特定形象,离不开人物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受众如闻其声;

4、可读性。现场短新闻接近生活,再现生活,有更广泛的读者群,文风应明快活泼,内容要新鲜别致,写作力求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总之,采写现场短新闻必须身到、心到、情到、手到,亲临其境抓“活鱼”。

短小精悍,是现场短新闻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现场短新闻并不是长新闻的简化,也不是缩写,而是一个精粹的有机体。现场短新闻的短,是用精妙洗炼的笔墨,传播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最重要的信息,做到短而不淡,短而不俗,短而不浅,短而不空。

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是现场短新闻的第三个特点。现场短新闻所报道的事情,必须是人们普遍关心、渴望知道的信息,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现场、又有新闻、篇幅短小,共同构成现场短新闻的三大要素。

一般说来,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要领有三:

1、寻找现场,感受现场,挖掘现场。显然,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新闻发生的现场采写的新闻。而现场大致有三种:一是被动现场。比如规定采访者只能站在警戒线外,或只能在楼下,不能到楼上,或只能在会外,不能进会场,等等。不过,采访者要有机动应变的能力,或想办法挤进第一现场,或寻找有利位置进行仔细观察。二是主动现场。即记者自己寻找到的、或被采访对象约记者去的现场。这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扩大采访范围和采访线索,或有目的、多侧面地发问。不管是在被动现场还是在主动现场,新闻工作者都要仔细听、仔细看,善于从被采访者的言谈、举止、风度上抓出特点,写出独家新闻来。三是随机现场,也就是事前并没有思想准备,偶然碰上的,或是突发事件的现场。这就必须有迅速判断新闻和抓住新闻的能力。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挖掘出很有价值的新闻来。

2、提炼主题。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一个现场往往呈现出多个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挑选其中最具新闻性的一个来确定主题。

3、再现现场。再现现场,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是现场短新闻写作的关键。一般说来,现场短新闻以固有画面、情景和具体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影响舆论见长。其现场感,不仅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受众这件事发生时的情景怎样。它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具体

形象有鲜明的直观性和证实性,对受众最具有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我们可以感受到,形象逼真的东西,能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全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中对某一事物的“扫描”越具体,投影在受众头脑“屏幕”上的图像就越清晰。从审美的角度看,生动的形象才能引起视觉、听觉的快感,再由快感转化为美感,抽象的概念是不会引起美感的。感觉和感情需要面对具体可感的事物情状才能引起,要激起人的美感,必须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此外,写活现场,还必须传神。所谓神,就是要在事物的深刻性上下功夫,写出事物的内在个性特征,写好典型细节,包括静态细节和动态细节。静态细节容易显示事物的属性,动态细节则常常飞荡着事物的神采,所以要特别重视动态细节,围绕主题,用一叶知秋的慧眼,抓住一个个的“本质瞬间”,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运动着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主题。要高频率地使用动词,写出场景和新闻事件动态进行的形象。

再现现场,除了形神兼备外,还须情理兼备、情景交融。新闻要感人,必须有感情,有激情。记者要善于把在采访中的新闻人物的思想行为,现场生活情景等,用感动记者自己的事实表现出来。

现场短新闻中,除了要求有情,还要求有理。理就是事实中蕴含的思想。但新闻中的理常常又和情感交融在一起,因理见情,理在情中,理可以导情,通情可以达理。新闻中的思想,是饱含感情的思想;新闻中的感情,是充满理智的感情。没有思想的新闻,常常也没有什么感情;感情淡漠的新闻,思想往往也肤浅平庸。好的新闻,必定情理兼备、情挚理深。一个有使命感的记者,在从事新闻写作的时候,总是企图以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心灵的歌唱去影响受众,天然地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一则新闻的价值,既决定于它所运载的信息的量与质,决定于它的思想深度。信息是力量,包含在信息中的思想是力量,包含在信息中的感情也是力量。如果不是情理兼备、情景交融,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波澜,与记者共鸣共振、融成一体,就不能产生审美冲动;没有审美冲动与审美感受,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现场短新闻所“摄取”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新事,一个画面,或者一个片断、一簇浪花。但它应如同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完整性。这种结构形式上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其结构形式要有助于把事实表现得和事实本身一样,明了、生动而富有立体感;二是新闻中的事、理、情、景安排得错落有致,使事实中蕴含的深意能无声无言而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

现场短新闻应有利于突出新鲜感。新鲜性,是新闻事实的价值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突出新闻的新鲜感,也就成了现场短新闻结构形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着眼点。

现场短新闻应直接服从服务于突出主题的需要。它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与再现,绝不是凡现场发生的都“有事必报、有闻必录、有事必现”,它所报道的事实是经过分析、精选、综合筛选的事实。由于次要的不完全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能去的就坚决去掉,能省就尽量省用;对于最有典型性、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生动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加以显现。

现场短新闻采写“七求”

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不少记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对报纸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谈点个人浅见。

求“新”。所谓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特性是向公众传递最新的各种信息。求“新”,是采写现场短新闻的首要要求。清代学者李渔曾说过,“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新闻贵在新,是新闻的特殊性质和传播要求所决定的,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对于现场短新闻,读者最期待的是“朝朝新世界”,最反感的则是老生常谈。如果新闻了无新意,即便是“现场亲历”、“现场目击”,也不会打动读者。

求“实”。现场短新闻的“实”,简单讲即指新闻事实或事件要真实。人们常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就是这个道理。无论何时何事,真实都应该是记者永远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报道失真,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只会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求“短”。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要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避免冗长乏味。小品演员潘长江说过一句广为人知的台词:“浓缩的都是精华。”在新闻界,早就有人呼吁要学会做“五短身材”文章,即短文章、短章节、短段落、短句子、短标题。叶圣陶说过,一篇东西“500字可以说完的,不要说到600个字”。因此,现场短新闻要求篇幅精短,是因其特殊性使然。短有短的好处,新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报道出去。

法国在组织一次体育报道比赛时,一位名叫纽隆的新闻爱好者用“嘟嘟——0比0”这不足10个字的超短新闻稿报道了一场足球赛,结果独占鳌头,获得1.5万美元奖金,而不少名记者的大块头文章却名落孙山,这就是短文的魅力。

求“快”。“新闻的发布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这是上世纪40年代胡乔木曾经说过的话。然而,在信息时代飞速进步的今天,新闻报道不但要论钟点,而且还要分秒必争。尤其是现场短新闻,更要把快采快写快发当成一条“生命线”。迅速及时的新闻报道充满了吸引力和穿透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读者青睐。如果错过时机,新闻就会贬值,成为明日黄花。相反,如果善抓“机遇”,争分夺秒,就会赢得主动权,抢占报道“先机”。《解放军报》推出的“绿色快报”专栏,就是“快”的样板。他们刊登的诸多报道,都是当天发生、当天采写、当天编发上版的短新闻事件,深受读者欢迎。

求“简”。清代学者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他指出,凡文笔老、意真、辞切、理当、味淡等,都应当从简,“故简为文章尽境”。从分量上看,一篇成功的现场短新闻,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和字数的多少,而在于信息和思想的容量。简洁的现场短新闻,应该浓缩新闻事实,聚集思想内核,宏观上着眼,微观上落笔。能说清的事实,尽量三言两语;能彰显的精神,尽量寥寥数笔。同时,概括而不抽象,精简而不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要集中精炼。

《光明日报》曾获全国新闻奖的现场短新闻《“飞天”凌空》,全文仅用了600多字,却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简洁精当语言,把一位参加国际跳水比赛的运动健儿写得活灵活现,如“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展开的身体,像轻盈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等,堪称简洁现场短新闻中的精品。

求“活”。人们在谈到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时,常用“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等来形容,这些形象的说法充分揭示出新闻语言的生动和构思的活泼之美。长期以来,纸质媒介摆脱不了呆板、乏味的报道模式,许多原本很“活”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后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动性和活泼性可言。现场短新闻怎样才能写得“活”?归根结底考验的是记者对文字技法的立体化综合运用能力。

“暴雨像天河倒泄,从漆黑的夜空中落下,弹丸小岛像万顷汪洋中飘浮的一片树叶,在暴雨中颤抖。放眼望去,天地之间仿佛扯起千万条银线,在闪电的照耀下编织成悬垂的雨帘„„”这是2003年1月31日《解放军报》现场短新闻《珊瑚沙滩风雨骤》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在文中通过对黑夜、雨线、闪电等特质景物的描写,把报道写“活”了,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求“深”。对于现场短新闻,不少人认为是“浓缩的艺术”,因此觉得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之所以难,是因为难在“短而不浅、短而不俗、短而不淡、短而不空”,要短得“一波三折”,“文约而事丰”。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里,写出能够反映无限时空交错和思想内涵的深度现场短新闻。因此,现场短新闻要体现“深”,除了要充分考虑到新闻的时新性、思辨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及趋向性等特性外,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在社会大背景或大环境下立意构思。要从全局的角度加以把握,分析它的整体性、联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以避免过于简单的一般性描述,让报道平淡无奇,流于肤浅或形式;要挖掘深刻内涵,深化主题结构,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这样的现场短新闻,方能写得有深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写法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因此,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这是一条来自美联社的经典导语:“如果石油是液体,美国政府就应该知道每一滴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这篇报道写于美国石油危机期间,当时有车族要在销售汽油的地方排起长队购买。联邦政府花费了大笔大笔的钱去跟踪和打击石油黑市的买卖,但在石油勘探方面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还有,下面这条绝妙的气象报道导语是由佛罗里达州湖地悬崖报的史蒂夫.坎尼写的:“如果说三月像绵羊一样姗姗离去,那么,在星期二,绵羊出汗了。”

这篇报道写于三月底,那天的气温高达摄氏37.7度。

好的导语看上去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它们非常自然流畅,绝不生硬做作。好的导语有一种很强的韵律感、结构感和步调感。它不强加给读者,而是以离奇、戏剧性和幽默感抓住读者,使读者面对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我要不要读下去?

陈望道先生曾在 《作文法讲义》中说过:“所谓流动,就是文章中事迹时时开展进行,事迹进行没有停顿的意思。我们整理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使这流动在记叙文中处处寻觅得出。”新闻是源于记叙文的一种报道事实的文体,又是侧重于反映客观事实变动的,因此,尤其需要体现出这种“流”来,具有动感。作为新闻第一个层次的导语部分,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在导语的写作中,既要着力提炼出新闻悠扬的精髓,在表述上也要力求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新闻导语一旦具有流动感,往往会使新闻活泼有生气。一开始就给读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使新闻赢得更多的读者。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一切人或事件的特征容易在运动过程中显露出来,带上各种不同的强烈色彩;还在于运动着的或将动欲动的事物比较惹人注意。为什么英雄人物的雕像大都是动中取势,正聚精会神或神采飞扬地做某项动作,如骑马的话那战马也是扬起前蹄?答案就在于动态的东西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闻导语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必须从流动中展现出事物发展的状态。首先,一种经常采取的手法是用时间最近点上事物的具体变化,来反映处于变动中的事物状态。像“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这样写来,就使地铁线路开通的新闻事实有了鲜明的动感。类似的有:“昨晚9点40分,引滦入津输水隧洞铺完了最后一车混凝土。至此,长达9.69公里的引水隧洞全部完工。”这个导语,也使隧洞完工的新闻事实带上了动的色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写法除了具有流动感外,还能显示出时间上的新,有浓郁的“新闻味”。

其次,用形象感的动作表示某种难以具体描绘的事物变动,同样能使导语产生动感。像“北京市北海公园‘园中之园’静心斋,11月30日摘下了长期悬挂的‘游人止步’牌子,国务院机关事务局正式将这个名胜归还给北京市政局。”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摘下“游人止步”牌子的动作表示实行对外开放,使导语有动感。

第三,导语里写上一些现场气氛或细节,也会增加动感,显出活力。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消防勇士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战斗胜利完成任务返京的消息,其导语是这样的:“妻子们眼中最欢喜的泪;孩子的脸上是甜甜的笑;战友们拥抱、握手;少先队员敬礼、献花。昨天中午,参加大兴安岭林区救火的一百零八名北京公安消防干警光荣凯旋。”在表现主要新闻事实之前,描写了一系列感人的细节,充分反映出深情热烈的现场气氛。有了它,导语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第四,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从新闻语言表述来说,活的东西不能写死,静止的却要求写活,使之跃然纸上。例如,上海民间艺术展览在旧金山开幕,新民晚报上一则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人工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上栖息。”这条导语将无生命的静态的事物当作有生命的能活动的事物来描述以后,显得非常有活力。

第五,运用贴切的比喻、顺乎情理的联想来达到静中见动。比如:“标志着公路通车的红色蛇行线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面上正迅速向边远山区伸展。”——这里用红色蛇行线条迅速伸展来显示公路建设的成就,使表面上看来处于静态的事实呈现出动势,富有吸引力。

如何使导语变静态为流动,具体手法是很多的。只要运用得当,都会产生古人所说的“板者活之”、“枯者腴之”的效果,深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篇:现场短新闻

“老板”听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9月05日电 8月24日上午,西宁市新时代大厦8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由省民营企业协会主办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9时整,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中国民(私)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钓先生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彭生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来自西宁市及州县近200多名民营企业老板,认真听取了保育钓先生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报告,精彩的演讲、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不时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报告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老板。青海天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刚说,保育钓老师的报告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发:青藏铁路开通之后,青海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学习新的东西,仔细研究市场动向,再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子了。

与杨志刚一样有着切身体会的西宁恒青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殷长清感慨地说:“听了保育钓先生的报告,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过去那种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做到集约式发展、科学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以新的心态面对市场变化。”

省民营企业协会会长杨菲菲告诉记者,“十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目前全省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58.16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农牧区每年转移的80万劳动力中,80%以上在民营经济中实现了就业。保育钓先生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多年,历任记者、编辑、副总编辑等,1996年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著作有《呼唤理解———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是非曲直》。他对民营经济十分关注,所以邀请他来讲课,让青海的民营企业家们多了解一些国内外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

“就选这样的人!”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13日电 8月2日这一天,对于大菜子沟村的农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投下庄严而神圣的一票,选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民代表。

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大菜子沟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当天到场参加选举的村民有近700人,有70多岁的老汉,有血气方刚的青年,连怀抱小孩的妇女们也赶了过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整个选举现场热闹非凡,村民们议论纷纷,你准备选谁,我准备选谁,有一个村民大声喊道:“只要能为咱农民办实事、做好事,咱就选这样的人。”他的话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在投票现场,村民们热情高涨,现年58岁、初中文化程度的村民邓生善说:“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了代表就能为我们老百姓办好多实事。以前我们推选出的县人大代表,为我们解决贷款,为娃娃们联系修建了逸夫小学,比其他村提前争取到了村道硬化工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这次我们还要选那些为咱们农民群众办实事的人。”有一位老大爷对记者说:“我识字不多,但村社里谁为咱老百姓做了好事、办了实事,我们老百姓平常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社里的干部们很辛苦,为了我们村民的事常常跑前跑后,还告诉我们一些《选举法》的相关知识,充分尊重我们的权利和意愿,这次选举我们都希望把那些能替老百姓说话、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代表选上去。”

欢快的锅庄跳起来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18日电 傍晚,夕阳洒满大地,风筝起舞。省城新宁广场上,一群小伙子、姑娘哼着歌儿,愉快地忙活着:拉电线、找电源、抬音响„„ 19点整,音乐声渐起。

早早在旁边等待的人心领神会,跳起了相同的舞步;刚刚在工地上干完活的农民工也走进舞场,在人流里尽情旋转。小小的舞台根本不够他们驰骋,锅庄的热情豪迈可见一斑。张大妈和女儿在一旁观看,从人群中伸出一双手,向她们示意:“来吧,一起跳。”张大妈走入舞场,她们羞涩的表情映照在余晖中。

这个锅庄舞点在新宁广场上已有6个年头,发起人姓王,大家都叫她王阿姨。交谈中,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刚刚那几名做准备工作的年轻人,此刻,他们成了领舞人。王阿姨说,因为锅庄,她和这些来自青海民院、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藏族学生结下了友谊。24岁的央措趁着间歇,接过王阿姨的话:“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在这里跳舞的人,都是因为这藏族特有的舞蹈结了缘。你看,这围成一个圈跳舞的一两百人,男女老幼、汉藏蒙古回大家跳得多高兴。”

此时,王阿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饰品,她说:“这是北京的舞友送的,一个星期前,他们慕名到这里参观,送给我这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王阿姨说,每天清晨,在北京日坛公园,也有不少人跳锅庄。发起人是青海人王建林。从今年3月底到现在,日坛公园锅庄点的参与人数由几人,发展到了百余人。“北京人对锅庄特别感兴趣,这几个月我教了六十多套锅庄,现在,我们正在排练《吉祥的日子》,8月25日要在日坛公园演出。”电话那端,王建林侃侃而谈。7月15日至22日,因为锅庄而对青海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10名北京人,在王建林的带领下,来到青海,他们在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以舞会友。

王建林说:“因)为锅庄,许多北京人对青海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锅庄,在每一个舞者心里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群众交融的载体。”

现场短新闻:学习开局

“今天是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今年首次集中学习会,节前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请大家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重要会议及文件中关于依法治省的相关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现在请大家围绕建设„法治浙江‟进行学习交流”,2月5日上午9时,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开宗明义,立即引起与会省领导的热烈响应。

省政协副主席梁平波率先发言:“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浙江‟新战略意义重大。省政协要发挥人才密集、联系广泛又相对超脱的优势,围绕法治浙江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调研,为民代言,建言献策,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建设法治浙江的关键是各级党政干部树立法治理念,依法执政。省人大要在法治浙江建设中发挥好立法保障、依法决策、监督制约、权利维护四大职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国行接过话题,言简意赅。

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坦言“现实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普法不够、立法不权,法治浙江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制权威、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弘扬法治精神四个方面着眼,推进法治浙江建设”。

省长吕祖善结合政府工作实际畅谈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有赖于法治浙江建设。全省各级政府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效率,着力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建设精干、高效、透明的法治政府”。

省委书记习近平最后作中心发言。他启发大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加深对“法治”的理解,从“四位一体”的角度认识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意义,从现实推进的角度把握建设“法治浙江”的方向”。他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谋划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根本保证的总体布局。根据党中央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现在,我们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浙江”,这样就构成了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今年省委将对建设“法治浙江”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大家今天的讨论,进一步谋划和理清了“法治浙江”建设的思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意义很大。我们要集思广益,探索创新,全力做好建设法治浙江这个十一五的开篇之作”。

“愿抚仙湖永保一类水质”

8月26日上午,抚仙湖碧波荡漾,大榕树下摆着几张木桌,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与百位保护抚仙湖先进个人围坐在草墩上。与玉溪市委市政府领导一道,徐省长向大家颁发奖状。他紧紧握着代表们的手高兴地说:“这是一次生态环保的颁奖会!”

抚仙湖是我国最深的高原淡水湖,蓄水量是滇池的12倍。前两年,湖水水质曾一度降低到二类。当时,徐荣凯省长徘徊湖边,忧心重重。他禁不住在有关会上呐喊:“一定要保护好抚仙湖,决不能让滇池的悲剧重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抚仙湖综合水质恢复到了一类。望着蔚蓝的湖水,徐荣凯十分感慨:“湖水比我两年前来更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抚仙湖的生态价值会更大。愿抚仙湖永保一类水质,群众永远生活在仙境中!”

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告诉记者,2004年8月26日,是载入玉溪环境保护史上的日子。这天,市政府《禁止在抚仙湖使用机动船艇的决定》生效,澄江、江川、华宁沿湖三县的278艘营运性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一天告别抚仙湖,群众没有任何怨言。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将8月26日这天定为“抚仙湖保护活动日。”“湖水清,日子好啊!“68岁老渔民张玉生接过话茬说:“我们明星村原来100多只机动船艇,污染了湖水,水面上到处是油污,结果鱼大量减少,影响了生活。禁船之后,湖水变清了,名贵的抗浪鱼又多起来了,游客也多了。大家都说,以后的日子有指望了”。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破坏了,怎么能说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呢?这样的GDP有什么政绩呢?”徐荣凯在“保护抚仙湖,我们共同的责任”条幅上认真签上自己名字,转身对身边省市干部说道:“抚仙湖的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基础,高起点规划,如果投资项目设计水平不高,坚决放弃,宁可晚发展几年。”

与会的环保专家、沿湖村民代表畅所欲言,热爱抚仙湖之情溢于言表。青年志愿者、学生代表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抚仙湖。沿湖企业届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计成本地进行“三废”处理,变废为宝,保护好母亲湖。

先进人物为“公仆”上党课

1月28日下午2时30分,重庆市委小礼堂,一场特殊的党课正在举行。台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会标,将鲜红的党旗映照得分外夺目。

台下,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等1000多名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党员领导干部及市级部门的负责人,聚精会神地听着、记录着。

台上,四名来自四川维尼纶厂、开县正坝镇、奉节县政府、第三军医大学的优秀共产党员依次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清矍消瘦、年已五旬的知识型工人——米钰林28年来,在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车间这个岗位上,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级技师,掌握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的技术。他掷地有声地说:“党员不掌握当代的先进技术,还谈什么先进性!”

“我叫张建国,是开县正坝镇的纪委书记”,随着他一口纯正乡音的描述,把听众的思绪拉回到2003年12月23日晚那场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中。他凭着强烈的责任感,沿路呼喊、挨个动员,终于将1300多名村民,从死亡线上救出,自己却深度中毒,昏迷长达16个小时。

“朋友违法开煤矿,严处!亲戚违法砍树木,严处!” 罗启辉在奉节县林业局长的岗位上,被人们誉为“铁包公”。为此,他曾被犯罪分子连砍三刀,倒在血泊中。但值得他欣慰的是,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由原来的28.1%上上升到了现在的31.5%。

“就要离开丈夫、女儿、温暖的家了,说真的,一种上战场的悲壮袭上我的心头。”杨红,三军医大的一名女军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2003年自己与42名战友奔赴小汤山,抗击SARS的日日夜夜。当她讲述到刚刚入党的马炬的同志,用鲜血写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迎战非典,舍我其谁”时,许多人眼里噙着泪花。

报告会结束了,一位与会者对记者说:“先进性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党员队伍中。只要你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共产党员!”

“俺农民也用上养老金了!”

10月16日上午,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团结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代办站突然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们,三五成群,七八一伙,有的忙着领取养老金,有的在办理入保手续,有的手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小报,细细地读着。

在领取养老金办理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沓钱。数了好几遍,共244.8元。把钱攥在手里,老人家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叫袁秀芝,今年60岁了,是头一次领养老金。从今往后,俺农民也用上养老金了,再不作难老无人养、病无钱医!”

这时,一旁的王新让大伯凑过来,插言说:“唉,当初咱入保的钱太少啦,今天才明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利润高于银行存款,还免收利息税……这样的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难找呦!”

10点50分,一个约30多岁的青年人投保4000元,为举家4口人领到了《农村养老保险手册》。记者问起投保之事,他喜形于色:说道:“趁年轻能挣钱参加养老保险,将来不愁养老难,这也算是俺一家人的百年大事嘛!”

年过60岁的杨老汉领取了自己的养老保险金,又给5岁的小孙子投了保,他说:“俺搭上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福气,老有所养不犯难,为俺孙子来投保,也让他粘上这个光,享受享受老来福!”

记者手头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新野县已有6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从县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处领到了养老保险金。(

第三篇:短新闻两篇(精选)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教学时数2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 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二、介绍有关新闻的知识(可在课前准备)

新闻也叫消息,它以事实说话,篇幅较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三性)。一条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内容要求,但不是每一篇新闻都必须有这几部分。

1、正题

标题是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它可以吸引读者,起导读的作用。如果读者时间有限,来不及仔细阅读,那么只看标题也能大体了解要报的内容了。因此消息的题目文字偏多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字。标题包括有正题、引题、副题。其中正题是标题的核心,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引题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对正题起一种引发烘托、提?的作用。副题是提示新闻的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的内容提要,补充解释主体。这三种标题有四种组合方式:

(1)正题(2)正题、引题(3)正题、引题和副题(4)正题、副题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它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要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点)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他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4、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也可以用激励启发性的语言给人希望、发人深思、催人振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掌握的新闻知识,对新闻有进一步认识,为阅读新闻奠定基础)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全文共11 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 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 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第1 层(第2~4 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告别的时间:6 月30 日下午4 点30 分到4 点40 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2 层(第5~7 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时间:6 月30 日晚上6 时15 分到7 时45 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 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②156 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第3 层(第8~9 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时间:6 月30 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 月1 日的第一分钟。场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意义: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人民正式在香港行使主权。

第4 层(第10~11 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间:7 月1 日零点40 分。场面: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数字的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又不无辛酸的感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意味悠长的思考和回味。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 段),第1 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 段照应第1 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 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 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第二部分(第6~16 段),新闻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第6 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 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第8、9 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 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 英尺宽,3 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 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第12、13 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 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 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四篇: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教学辅助: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5、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性消息的特点,注意它和一般新闻的区别。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

1、新闻特写、一般新闻、通讯的区别。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

二、简介文题与体裁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有人也把它称为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新闻稿异于一般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新闻的稿件。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注意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上面加粗文字。)

三、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四、分析课文

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新闻特写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特写改写成一篇一般新闻,可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通过这步教学,让学生更加明确特写性消息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也是对“二”中加粗文字的具体理解。)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这些语言充分体现了新闻特写的特点,而一般新闻则是不需要这样的语言的。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仍然可按导语和主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七、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傍晚降旗(特写)二交接仪式 三子夜告别感悟→情感 四零点40分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2)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写了哪些场景?请圈点出来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三、精读课文:

1、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文章的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今昔对比,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深化了主题。

2、对比这两句,哪句话更合适,为什么?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①语言的含蓄,英国结束殖民统治,中国人扬眉吐气。

四、合作探究——品析课文精妙

1、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

①好。(1)句式倒装,更能表达感情。香港回归,中国雪耻。

(2)虚实结合,匠心独运,了无痕迹。“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2、下列两句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①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五、拓展运用——堂上练习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生动的可听性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2)过程与方法:

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2)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3)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4)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5)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6)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5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纳粹颤抖

(2)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4)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5)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看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二、简介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

1、简介作者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5月10日),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2、关于奥斯维辛:

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思考:

1、参观者参观游览了哪些地方?

参观毒气室和焚尸室——死囚牢——女牢房——试验室——纪念长廊——绞刑室

2、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为什么作者罗森塔尔或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种手法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的原因。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分析: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以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描写“雏菊花在怒放”这个小细节,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分析: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五、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第六自然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

3、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这就是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但是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现在我们以它的颁奖词来结束今天课文的学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拓展延伸:

德国总理勃兰特为纳粹屠杀犹太人深深忏悔,而日本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七、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香港回归纪录片)

一、新课导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家国情怀”都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课文讲解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③快:时效性

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文中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时候的降旗很平常,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辛德勒的名单)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课文讲解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⑤“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4.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明确:“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法西斯的暴行。6.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明确:一开始,作者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7.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四、总结

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附资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关于练习

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究2”。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参考答案: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4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参考答案:

对于1、3、4句的理解可见“课文研讨”。第2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参考答案略。教学建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让读者感同身受。教学时可以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前文可找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后文可找一些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

二、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时时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可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三、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最好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四、《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五、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有关资料

一、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刘保全)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选自《楚天新闻人》2001年第2期)

二、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情感(黎信)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其中第一、二、四三篇的作者,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像”来添油加醋。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摘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三、新闻标题意境谈(赵健)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像,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则消息的标题。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第五篇: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

目的:

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时事。重点:

筛选信息、理解背景材料的作用 难点:

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消息。一般来讲,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新闻的结构,提取重要信息。【朗读课文】

朗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讲授新课】

(一)解题

请问题目有几层含义?

两层。一层是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一层是英国撤离香港(或说:香港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二)理解导语

1.第一段我们称之为导语,请问在导语中,作者交代了哪个重要事实?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2.作者指出这个事实的什么意义?

标志着英国撤离香港。

(三)理解主体部分

1.第二到倒数第二段是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展开,我们叫它为新闻的主体。请问主体部分写了哪些重要事实?分别发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意义?

(1)6月30日下午4时30分,举行降旗仪式。(2)4时40分,彭定康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3)6时15分,举行告别仪式。(4)7时45分,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5)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6)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升起。

(7)7月1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2.对于有些事件,作者还指出了意义,请找出来。

(1)意义是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3)象征英国管治结束。

(5)表明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6)表明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四)分析结尾

1.最后一段是新闻的结尾,起总收全文的作用,常与导语呼应,最后升华主题。这篇新闻的结尾告诉我们哪些重要事实?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从1841年1月26日开始,于1997年7月1日结束。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英国人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对香港殖民统治;英国人现在又乘船离开香港,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关键词语:“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五)分析背景材料

这篇新闻在叙述事实的时候,还加入了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它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各种联系。如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第4段就是背景材料,请问这段背景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这段背景材料交代了港督府的历史,并由它成为历史遗迹表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成为了历 史,彻底结束了。【探究】

作者称告别仪式为“日落仪式”,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请结合文本和历史知识回答。

①告别仪式在晚6时15分举行,这时是日落时分。

②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而香港是它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在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小结】

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新闻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五个部分。

标题表明重要事实,有的标题揭示重要意义;导语揭示信息的内容核心;有的新闻有背景材料,介绍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等,对新闻事实起到明注释等作用,背景材料的位置不固定,可以穿插在导语中,有的出现在主体中。有的新闻有结尾,起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我们读一篇新闻,需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新闻事实和事实的意义。【作业】

典中点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英国撤离香港(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举行降旗仪式 殖民统治结束 离开了港督府 统治成为历史 告别仪式 彻底结束 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

第二课时

【复习】 新闻结构特点和新闻内容

新闻结构特点是呈倒金字塔结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朗读课文】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讲授新课】

(一)分析导语

1.第一段叙述了一个什么事实?

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白杨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2.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事情是最可怕的?

因为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

(二)理解主体

1.第3和第4段介绍了背景材料,核心内容是什么?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纳粹在这里进行了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2.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

①毒气室 ②焚尸炉 ③女牢房

④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⑤贴有囚徒照片的长廊 ⑥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3.参观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①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②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③惊惧万分,浑身发抖。

④庆幸没有他没有打开门,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⑤她在想什么呢? ⑥感到窒息。跪下,画十字。恳求离开。【探究】

1.第8段写道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请问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使参观者终生难忘?

①毁灭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与象征生命的雏菊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②纳粹的暴行能够残害生命,但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

2.第6段写道:“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纳粹的暴行让作者产生写作的使命感,必须写文章来揭露纳粹的暴行,纪念遇难的人们。【作业】

典中点

【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居然阳光明媚 毒气室 特别恐怖 毁灭生命 生命 白杨婆娑起舞 焚尸炉 浑身发抖 对比 儿童追逐游戏 女牢房 惊惧万分 不能阻止 曾经是人间地狱 不育试验的地方 庆幸 揭露暴行 杀人工厂 长廊 想什么呢 纪念 集体屠杀 地下室 感到窒息 做各种实验

下载现场短新闻写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场短新闻写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

    《短新闻两篇》学案

    《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

    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把握本文结构特点,.学会提炼主要新闻事实。 3体会本文的独到之处(新闻背景的运用,语言含......

    新闻写法

    新闻写法——消息写作 (2009-08-27 08:32:50) 转载 新闻写法——消息写作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关新闻的写作技巧,但愿我讲的内容对......

    新闻写法

    新闻写法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关新闻的写作技巧,但愿我讲的内容对各位有点启发。分两部分:一是消息,二是通讯。 天下文章,总体来说,都是......

    13《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110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2、......

    短新闻两篇 教学设计

    编号:11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高一(1部) 语文备课组张秀娟 一、 教学内容及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