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课堂的目的
家长课堂注意须知
一、家长课堂的目的1、2、3、提升幼儿园在当地的知名度。
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向,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帮助幼儿园老师有效的开展家长工作,最终达到家园共育。
二、家长课堂的三个必须
1、家长和孩子必须分开
2、家长必须做记录
3、家长必须通知到位、音响、话筒质量要好
三、家长课堂开始之前的开场主持,做好会后总结,老师跟踪。
家长课堂之后——幼儿园老师组织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
1、自我介绍、相互留电话
2、介绍班级情况、学期计划
3、年龄段所需:生活方面
学习方面
4、安全问题
5、幼儿个人卫生
6、需家长配合事项
四、家长课堂所需:
1、条幅:关注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幼儿园宣
陪伴孩子从爱做起,“爱孩子”从改变开始。
——幼儿园宣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幼儿园宣
家园共育,携手打造快乐童年。
——幼儿园宣
2、教师接待:家长课堂召开幼儿园须两位老师接待,一位接待,一位引导。
要求:
1、身披授带,统一着装。
2、面带笑容,积极热情
3、说普通话。
3、凳子的摆放,整齐不拥挤,要有讲义桌。
4、话筒音响质量要好。(提前调好)
5、放轻音乐接待家长。
6、发家长课堂邀请函或者电子版的校信通,强调时间。
7、家长签到。
博乐幼教宣
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释。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如果这样说能让你们满足,我愿意接受。并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而否定你。
第二篇:课堂目标的制定
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落实
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不可或缺的,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一旦确立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就会给教学活动以积极的影响,而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也会使教学活动遭受挫折。我国一些优秀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就是说,必须有一定难度,“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同时又不能过难,以至于使劲“跳”也摘不到“桃子”。这条经验也就是说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那么如何才能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呢?
一、确立明确的目标,体现目标的指向作用。
目标的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注意而实现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人在活动中就会把注意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或呈现明确的目标,他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也很清楚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因为胸有成竹,所以也就有可能从容自如,做到事半功倍。
在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堂课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我开门见山地提问“什么是策略”,在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词(如计策、方法等)来表述对策略的理解后,老师就提出在语文上,也会用到一些策略,马上让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要学会一些“策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逐步引导学生画圈的方法可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使条件清晰有条理,帮助解题。让学生一下子明确了这节课重点要学的“策略”就是用画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目标明确后,学生学有重点,整节课的学习效果自然是不用说了。如果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教学活动将不着边际,缺乏条理,尽管辛苦忙乱,却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二、确立难易适中的目标,体现目标的激励作用。
目标的激励作用是指所确立的目标能激发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要使教学目标起到激励作用,就必须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而教学目标是否具有激励作用,关键在所确立的这个目标是否难易适中,是不是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要求。一个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该目标而不懈努力。而一个过难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敢向前;一个过易的目标又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对学习内容满不在乎。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真正体现目标的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从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着手,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难易适中的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
三、确立便于检测的目标,体现目标的标准作用。
目标的标准作用是指教学完成后,确立的目标能否成为检测教学效果的尺度。教学检测就是以确立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可靠的数据以及成果来显示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而教学效果也为评价教学目标是否体现出标准作用提供了反馈信息。
教学目标要发挥标准作用,就必须是可检测的。如果教师提出的目标是含糊的,笼统的,那就难于检测。再拿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来说,如果老师只是很笼统地说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方面可能会有学生觉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学过了,就不再重视这节课的学习;另一方面到了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在练习反馈中如何以这个目标为标准呢,学生只要能把问题解答出来,那就是完成目标了吗?其实不然,这节课的目的不简单地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目标过于笼统,是难以检测的。这里的“学会”应该是指“再”学,并“学会”画圈的策略,检测时,可根据学生是否能把题目中的条件正确地摘录并整理,同样速度也是要看的。所以,教师提出的目标是如果是明确的、具体的,那么就便于检测了,也就能充分体现目标的标准作用了。
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论的研究都表明,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促进教学活动朝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因此确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教学目标的确立。
手:
1、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学生实际水平。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组成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目标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共同构成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着力改变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问题,但并不等于不要知识与技能。为了体现这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服务与“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应更侧重于学生“学”的目标是否达成了。所以教学目标的实际应该有针对性,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发挥每个之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再则传统教育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目标”来自官方的、传统的教学安排,容不得学生置疑和追求,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接受和记忆,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落实这个目标。但新的课程改革承认并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价值,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针对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所教班级情况不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不可能一样,因此,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围绕课程总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发展需求,即使是同一年级段,面对不同学生,教师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因为大纲教本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确定学习者具体准确的学习需要,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跳一条摘到“最近发展去”的果子。
2、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准确、简洁、全面。
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准确、简洁、全面,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评定,要能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即能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美术教学的特点,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陈述上要准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期望学生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结果的方式对教学目标作出检测。如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本格式可参考:(学生能)了解××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用××材料、××方法做(画、设计、制作等)出××作业(技能)。在这里教师把动词“了解”改为 “讲出、阐述、学会、掌握”等动词,所表达的目标是完全不一样的,直接影响目标的检测,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要准确地运用相应的动词,以便于操作与检测。
3、教学目标的落实应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只注重教学过程或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关联,是很多课堂教学走上形式主义的直接原因。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说有教学过程就一定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教学目标具体地表述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它预先设定,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
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同样教学过程是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开展和实施的,做到有的放矢。没有教学目标,任何的教学过程都是毫无意思的;同样,没有教学过程,什么美好的教学目标也只能是个空谈。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标,应灵活地运用教材,大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整合和增减,对无助与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容给予坚决的舍去,以整体把握书本和教材。
总之,只有正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深刻领会新的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才能准确认识和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因而也就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和行动,这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制定目标——具体明确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比较随意,用词过于抽象概括。比如有位教师把《梅花魂》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样的目标设计看似没错,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它过于笼统,似乎放在不同的课文中都能套用。考虑细致一些的话,可以将它改为:(1)能正确认读“魂、幽”等12个生字,书写“魂、缕”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知道作者是通过五件事表达自己对外祖父的怀念之情,能画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3)会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修改后的目标设计操作性强,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与检测。
二、落实目标——贯穿始终
“写在前头,忘在脑后”,这是不少教师对待教学目标态度的现实写照。实际上,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活动总的走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以教学目标为灵魂,以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指向,精心预设相应的教学环节,如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等,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有位教师执教《开天辟地》一课,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感受对偶句的特点”。为此,他在教学流程的安排中设计了如下学习活动:一是在课前谈话中和学生一起对对子。师说“天”,生对“地”;师说“天高”,生对“地厚”;师说“天长”,生对“地久”等。二是安排了一个“初读课文,认识对偶”的学习环节。先由教师出示“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学生观察、朗读这个句子,接着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前后结构相同,字义相对,字数相等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比如“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预设的这些教学环节,能让学生比较充分地认识对偶句的特点。这样,教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它的现实达成也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三、达成目标——灵活扎实
关注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使所有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许多教学细节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让课堂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教学目标方向的生成,做到既扎实又灵活地落实教学目标。
学生的质疑有时就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而这个问题又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个生成的问题进行讨论。如有位教师上《顶碗少年》时,一个学生问道:“文中的少年是一个人在表演,为什么课文中却说„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时也有学生说道:“拼搏都是有对手的,就像运动会上的比赛活动。可是这里只有少年一个人,用„拼搏‟不合适。”上述问题看似普通,其实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密切关系。于是,这位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交流中大家认识到,这里的“拼搏”以及后面的“搏斗”“搏”实际上是指打一场心理战,对手就是少年自己,成败在一念之间——是否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样借助生成的问题,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便巧妙地解决了,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四、反思目标——全面深入
一个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这个设计是符合学情的,是有效的。反之,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么我们就要回到最初的目标,反思自己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下一步应该如何改进。
反思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思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和学情,是否超出了年段目标和学生的接受水平;二是反思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是否背离了预设的教学方向。这样,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改进,不断地循环操练,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小精灵儿童网站
第三篇:家长课堂
家校沟通无障碍
—— 一年级10月家长课堂 时间:2013年10月29日18:30----20:00 地点:学校大礼堂
主讲人:黄勤(区家庭教育指导站)
第四篇: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父母必读的九个经典家教故事
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一句话改变学生命运: 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就这么一句普通的话,却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那句话,并给予他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住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罗尔斯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
宽容的力量: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那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点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像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么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挨到天亮,向守林人致谢后便匆匆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恢复得怎么样?”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4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培养了你这样的一个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
第五篇: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今天,丁子恒的爸爸来给我们进行家长课堂,内容是汽车知识讲座。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几乎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1894年奔驰velo是最早的量产汽车。材料方面,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二十世纪初,皮尔庞特.摩根创建了美国钢铁公司,为迅速成长的汽车工业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爱德华.巴德发明了全金属车身.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技术方面,1890年panhard levassor公司(法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为后来汽车设定了很多标准并沿用至今.如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布局和最早的变速器.1904年panhard levassor又对汽车布局做出了注解,包括发动机舱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现代汽车雏形。
德国发明了汽车,美国则把这个行业带入了艺术设计的圣殿,而哈利厄尔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汽车设计大师,对现代汽车的影响不可估量.哈利厄尔进入通用公司,1927年设计出凯迪拉克lasalle,哈利厄尔时代开始.它有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1928年哈利厄尔在汽车设计中加入了镀铬装饰.三十年代开始,他建立的艺术色彩使通用汽车逐渐成为最强大的汽车帝国.1938年.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车别克Y job.船型车身,复杂曲面构建的流线型车身都是此后几十年厂商模仿的对象.Y job还第一次引入黏土模型技术,使汽车外形更加灵活.该技术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凯迪拉克sedanet用银光闪闪的镀铬装饰和漂亮的尾鳍征服了世人是哈利厄尔将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艺术和时尚.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二战结束的20年,是汽车设计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由美国人独占鳌头的汽车设计领域也加入了欧洲人.欧洲在流线型设计方面走在前面.意大利giuseppe merosi1913年为count ricotti公司设计的汽车是流线型的最早期作品,paul jaray第一次开始了风洞实验并获得了美国专利.由于经济不景气,美国制造商也认识到空气动力学在节省燃料方面的重要.流线型在30年代几乎就是时尚的代名词.车头变宽,将轮胎包入,前大灯陷入车头,挂在车尾的独立式行李箱也与车尾融为一体,奠定了现代三厢轿车的雏形,完全摆脱了马车的影子.1934年克莱斯勒airflow采用了更轻的承载式车身,达到了54:46的前后轴质量分配大幅提高了操控.但习惯了浮夸风格的美国人并不甘心完全屈从于空气动力学,因为这让车看起来过于相似,不利于刺激消费.到了40年代,流线型潮流如时装一样褪去.以别克J job为代表的新型汽车拥有了高高隆起的鼻子和向下的车尾,成为船型车身。
汽车是由以下几个基本系统组成:
一、车身
二、动力系统
三、传动系统
四、行驶悬架系统
五、转向
二、操控系统
六、制动系统
七、灯光信号系统 概念车(Concept Car)可以理解为未来汽车,汽车设计师利用
概念车向人们展示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反映着人类对先
进汽车的梦想与追求。概念车(包括自行车)往往只是处在创
意、试验阶段,也许永不投产。与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不同,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摆脱生产制造工艺的束缚,尽情地夸张地
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概念车已经从高科技、强动力走向低耗能、求环保,例如标榜零消耗、零污染的叶子
概念车。
这次家长课堂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