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理论基础(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9:4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角色游戏理论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角色游戏理论基础》。

第一篇:角色游戏理论基础

角色性主题游戏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论证了幼儿角色游戏的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中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解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对付环境。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发泄,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

例如,儿童的愿望是快快长大,做大人所能做的事,然而这种愿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儿童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行为,“过家家”,当父母,通过游戏寻求这种愿望的满足。同时,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打针、看病等不愉快的体验,这些不愉快在现实中无从发泄,压抑在内心,而在游戏中,儿童通过对第三者(伙伴或玩具)打针、喂药,而将伤害转移,从不愉快体验的被动承受者变为游戏的主动执行者,修复自己的创伤,“治疗”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论证了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3-6的孩子处于皮亚杰认知理论中的前运算时期,对应的游戏类型就是象征性游戏,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词语和表象),能把眼前不存在的东西假想为存在的,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他自己想要的,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

例如,幼儿玩”美食城”的游戏时,能想象自己真的在吃东西,能把纸片做的面条想象成真正的面条在吃,在游戏中,他们会学会新的概念如火锅、调料等,发展新的技能如招待客人、打扫卫生等。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认知的发展又将促进他们想要更准确,逼真的去模拟现实,如打针必须先消毒皮肤而不能先打针后消毒。

三、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探讨了幼儿角色游戏的起源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他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阐述了儿童角色游戏的起源。首先,在社会起源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工具愈加复杂化,儿童到一定年龄才能掌握生产工具,但在这之前,成人为了训练儿童以使其未来能够掌握使用工具的一般能力,专门为儿童制造了练习这些能力的物体,即玩具,儿童借助这些玩具来模仿那些他们尚不能参加但又很想参加的成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于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儿童的角色游戏产生了。其次,在个体起源方面,艾里康宁认为在3岁左右,幼儿使用实物的动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幼儿逐渐产生了对自己尚不能胜任的成人活动的向往。向往和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角色游戏的发生。角色游戏的内容是成人活动的重演,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即模仿成人活动来满足他们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

四、杜威的”工作与游戏”、“做中学”理论论述了角色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4-8岁是儿童的游戏期,这个时期的儿童通过游戏和工作而学习,他十分重视“作业”、“游戏”“工作”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杜威认为,儿童的作业大多通过游戏来完成,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年长者所做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成人世界里的生活经验,游戏越多,他们的计划性和能力就越精密,他们的生活内容亦因之越丰富。因为他们所做的游戏,无非是惟妙惟肖的一副他们父母日常生活图画,只不过是“在外面罩了一件由儿童的言语和行为所织成的大衣”而已。他们从游戏当中,不但可以学习成人世界中的种种作息情形和生活经验,而且还可以重新组织和加工成人世界中的种种现实元素。

例如,当儿童以“椅”为“车”,以“竹”为“枪”时,“椅”虽不足以代表“车”,“竹”虽不足以代表“枪”,但这完全是儿童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对成人世界中的现实元素进行加工和组织的结果。他认为儿童的本能活动若与社会的兴趣及人生的经验相联系,则所收的成效最大。

第二篇: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活动主题:《医院》 教师:邓佳珍

活动由来:大班第二学期的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了许多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行为,同时,大班幼儿在小中班进行过的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基本上能掌握角色游戏的活动规律,将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为了帮助幼儿树立较强的角色意识,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掌握基本的交际语言,培养幼儿应对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藉“医院”开展了角色游戏。预期目标:

1、初步了解医院的工作内容、环境、材料,人员和职责。

2、会发挥想象玩“医院”游戏,能用语言、动作表现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特点,体验游戏的乐趣。

3、游戏中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

4、缓解幼儿对医院、医生、打针等的排斥感和恐惧感心理。

5、激发幼儿对医生敬佩的感情,并能初步了解医生这个伟大的职业。

6、养成礼貌待人、爱护玩具、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医院的工作内容、环境与材料、人员和职责。

2、培养对医院这个职业长生敬爱的情感,环节幼儿对就医的排斥感和恐惧感心理。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家长结合带幼儿看病,丰富幼儿有关医院及治疗的知识经验。(2)请当医生的家长到园内介绍医院或带幼儿到医院参观。

2、物质准备:

(1)“医院”游戏主题图片及有关场地、服装标记。

(2)准备有关物品:白大褂、白帽子、蓝大褂、蓝帽子、听诊器、药品、消毒水、纱布、输液瓶、病床、电脑病历等医用的相关物品,及省立医院、省人民医院、市一医院、协和医院、附一医院等院牌。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题

1、老师边咳边说:“老师今天感冒了,该怎么办?”(上医院看病)

2、老师要去什么医院看病,谁能说说?(了解医院名称)——今天玩“医院”游戏。

二、谈话丰富知识:

1、医院里有那些人?医生、护士、病人、药剂师、收费员(看图法认识)

2、医生是干什么的?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桌上摆那些东西?(白大褂、白帽子、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笔、纸、电脑)

3、病人看到医生会说什么?医生会问什么?做什么?(强调医生会问:“哪里难受?什么地方不舒服?量体温、听心脏、开药方”)

4、护士是赶什么的?穿什么?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护士桌上摆什么东西?(蓝大褂、蓝帽子、护士帽、注射器、消毒水、药棉、吊瓶)

5、药剂师、收费员是干什么的?他们桌上有什么东西?(药品、电脑、发票、病历本等)

三、初次分组游戏:

1、提醒角色分工与游戏规则:

(1)每个小组一部分小朋友当病人,一部分小朋友当医生、护士、药剂师、收费员。(2)每一个小组开一家医院,挂好院牌,安排好桌椅材料。(3)病人看病要遵守医院次序、排队、不争抢、有礼貌。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3、玩好角色呼唤,再玩一次。

四、集中交流评价

1、交流汇报:刚才玩什么?怎么玩?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

活动反思:玩“医院”游戏,幼儿有一定经验,但对医院的工作人员及其特征了解不全面,因此,教师通过看图说话丰富幼儿的认知,为幼儿较正确开展游戏打好基础。所以,在初次组织游戏中幼儿玩得很认真、投入,角色分工较清楚,玩得教有序。但幼儿进医院看病程序不清楚玩中动作不多,语言交往简单,礼貌语言少,下次要重点指导。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丰富医生、护士等与病人间的经验交流、用好礼貌语言。

2、复习玩过的与上医院有关的角色游戏:公共汽车、的士、小吃店

3、体验玩游戏的乐趣,培养有序玩游戏的合作行为和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医院工作人员及其特征有较全面认识,有扮演角色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

(1)“医院”游戏的各种材料(与第一次相同)(2)公共汽车、小吃店、的士游戏的相关材料。活动过程:

一、回忆旧知提出要求:

上一次玩医院游戏,小朋友知道了医院有医生、护士、药剂师、收费员等工作人员。懂得他们的工作内容,玩得很高兴。今天我们继续玩医院游戏,不过,玩的时候要注意

1、病人和医生对话时,语言要讲清楚,要注意礼貌。

2、病人去医院可以坐什么车呀?看完病肚子饿了可以到哪里吃点心?

3、今天玩游戏的同时,可以玩公公共汽车、的士车游戏和小吃店游戏,玩坐车、吃点心要注意什么?(让座、关心病人)

二、分组游戏、随机指导

幼儿分成6组,3组玩医院游戏3组分别玩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的游戏,一轮过后相交换,教师随机介入指导,重视语言表达的示范引领和及时评价、纠正可玩3—4次。

三、集中交流、评价激励

1、交流汇报:今天玩什么角色最高兴,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去医院看病要知道程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开始时由于注意提出要求和合理分工,幼儿游戏中能有序进行和谐交往,交往语言也丰富了,有礼貌了,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看病程序有点乱,有的没看医生就打针或拿药,下一次活动要重点指导看病程序。

第三次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到医院看病的程序,能按程序玩医院游戏。

2、能做到病人与医院工作人员间的和谐互动,有好合作,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3、体验医院工作人员关爱病人的情感,感受医院的高尚道德。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玩过几次医院游戏积累一定经验

2、物质准备:医院游戏的各种材料,与第一次游戏相同 活动过程:

一、反思旧知,提出要求:

上次活动,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交往的语言也丰富了,但是,有的小朋友进入医院没有先挂号就看病,有的没到医生处看病就打针、吊瓶就去拿药,这是不对的,今天玩医院游戏,病人一定拿药,这是不对的,今天玩医院游戏,病人一定要按程序,同时,跟医生护士一定要友好合作,有礼貌对话,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二、共同讨论,理清程序:(1、挂号

2、看病

3、缴费

4、取药

5、打针、吊瓶)

三、分组活动,随机指导

1、幼儿分6个小组,自由结合,自主协商角色分工,开展游戏

2、幼儿中病人按程序到医院看病,医生、护士等热情接待

3、教师随机介入角色进行指导,重在程序和语言、态度指导

四、交换角色,再次活动(可活动3—4次)

五、集中交流、评价小结

1、交流:今天病人按什么程序到医院看病?

2、评价:请病人说说最喜欢哪位医生和护士,为什么?喜欢他(她)什么?今天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3、小结:今天游戏开展得很好,小朋友熟悉了上医院看病的程序,还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但是还不敢大胆想象,材料没有创新。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明确要求,不断反复活动和随机指导,幼儿大部分能按照程序看病而且能与医生、护士等友好互动,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同时通过评价表彰,感受医生、护士认真、热情为病人服务的高尚品德。但游戏中存在想象不丰富,创新不大但的问题,有待下一次继续引导。

第四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发挥创造性,利用废旧材料替代医疗器械开展游戏。

2、能发挥想象,创造性延伸活动内容。

3、复习其他已玩过的游戏(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能熟悉玩医院游戏,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

2、物质准备:玩医院、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有关材料及一些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分组游戏,巡视指导:

按第二次活动分工玩医院、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游戏,玩法可以创新,发现材料不足,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

二、活动延伸:

1、集中讨论:医生热情为病人服务,治好了你的病以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会感激,送感谢锦旗、感谢信、感谢卡、说感谢的话等)

2、动手制作: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感谢的物品

3、送旗送卡:(1)讨论:感谢物品制作好了,该怎么送去?(敲锣打鼓)送到医生那里,要说哪些感谢的话?(自由表达)

(2)送礼:表达感谢的话(由不同“病人”分别表述)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和活动延伸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制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将游戏推向高潮,幼儿情绪高涨,并从中激发了感谢医生之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三篇: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娃娃家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尤其是小年龄幼儿。她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

角色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对于刚进入集体社会的上小班幼来说,脱离了原本独个的生活方式,进入一个集体小社会,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营业员、医生、理发师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所以,孩子们最先熟识和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角色身份的体验也就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幼儿体会不同身份的角色,最早最多从“娃娃家”开始,“娃娃家” 游戏堪称是学前教育中角色游戏中的“经典”。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很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学习他们的日常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老师要建立正确的游戏规则,指导幼儿参与角色活动

活动名称:我爱我家

环境布置:娃娃家的卧室(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电话机、床、桌子、洗衣机、电视机、全家福照片等)娃娃家的小厨房(蔬菜、鱼肉、水果、锅碗瓢盆、炉灶、水壶、勺子、筷子、箩筐等)

1、规定进入娃娃家的人数,如果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去娃娃家,可以建立两个娃娃家。一般娃娃家的人数在3到5人左右。一般是爸爸,妈妈,宝宝3中角色,如果娃娃家场地大,可以添加爷爷奶奶客人等角色。可以使用挂牌的形式。在娃娃家门口放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挂牌,每人领取一个挂牌挂在脖子里扮演该角色

2、明确幼儿的角色意识。先让幼儿了解娃娃家里有那些角色,与幼儿交流探讨这些角色各自的工作。商定后我就在娃娃家里投放了对应的人物挂牌。孩子进入娃娃家后一起协商各自担任什么角色,选择相应挂牌挂到脖子上,这样他们就明确了自己的角色。

3、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不要角色混乱。小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时,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共同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情景预设:俊俊和馨馨在娃娃家玩,只听见 “哇”的一声,闻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俊俊哭了,我走上前问“俊俊,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俊俊指着馨馨说。“馨馨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解决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要经常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经过我们的多次提醒,幼儿间争抢的行为会慢慢少。

4、玩娃娃家游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可是每一次玩好后,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有的孩子将材料搬到东搬到西,一些材料因此散乱不堪。等到游戏结束,有时顾不上整理好就匆匆下楼,弄得娃娃家每次都要再次回头整理并且花上好长时间。因此要培养幼儿养成及时整理玩具的好习惯,要求幼儿把玩具放到原来的地方。方法一老师可以采用参与的方法加入到游戏中,抓住小班孩子好模仿的年龄特点,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同时老师也可以把一些整理的要求,方法在共同的游戏中教给孩子。因此,教师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有了老师的指导,孩子就尝试去整理。(情景预设:游戏时,晨晨和静静当了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他们将灶头、碗等从厨房搬到了房间的床上,弄得家里很脏。我就扮成奶奶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我说:“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乱?”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以奶奶的口吻说:“奶奶和你们一起整理,好吗?”孩子们很想在我面前表现,静静说:“我会整理的,你看啊!”说完,就开始将碗、灶头等东西搬回到厨房间,忙碌了一阵子,一些东西不知道怎么样摆放了,于是我帮着他们一起整理。最后我们看着整洁的娃娃家说:“我们夸夸自己真棒,现在干净了。”)方法二,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急于干预,先让孩子玩个够,游戏结束是再让孩子回头看他们家里。通常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会注意到自己正在制造混乱,如果此时进行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游戏,游戏结束再让他们来看,他们会非常惊讶,有些孩子会发现自己家里很脏,很乱。青菜、蘑菇都到地上了„„有个别孩子会主动去整理,这是老师的指导目的自然而然的达到了。

5、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习惯独享玩具,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都非常宠爱他,放任他,迁就他,因此,他们没有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会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从娃娃家里传来了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瞧个究竟。只见怡怡和彦彦两人都紧紧的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以后,怡怡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家的妈妈。”彦彦也不甘示弱:“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我接过了她们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娃娃乖,不哭了。看,你们把娃娃弄哭了。快跟他说声对不起。”他们点点头“娃娃,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他们沮丧的眼神,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做她的妈妈,你们愿意吗?”“愿意。”她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6、幼儿年龄小,很容易将假想和实际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当作真的放入口中。但随着生活经验的逐步丰富,一些孩子也意识到这是游戏,是假的食物(游戏中妈妈提醒我不能吃是假的)。因此在游戏中,老师要提醒幼儿:不能把玩具放入口中,即不安全又不卫生。(情景预设:“我是妈妈,你是哥哥,妈妈给宝宝穿衣服,你自己到厨房里去烧饭好吗?”妈妈琪琪对哥哥楠楠商量道。“我不会呀,烧饭应该是妈妈的呀。”哥哥楠楠显然很不愿意。妈妈说:“我们是一家人呀!我现在没空啊,我要给宝宝穿衣服,她要上学了呀。”“那等爸爸回来烧嘛!(扮演‘爸爸’的孩子正好去吃饼干了)。”我上去参与他们的游戏:“我来做客啦!好饿呀!”。妈妈和哥哥开始愣在那里,后来哥哥反应快让我请坐。“妈妈”这时也停止整理,来到厨房胡乱的抓起一个水果和一种蔬菜就放在小碟子里给我示意让我吃,还提醒我说:“这些是假的,不能放在嘴里吃的,要假装吃。”我笑着做了一个假装吃的动作:“啊呜、啊呜”。我请妈妈和哥哥也坐下,大家一起笑着“吃”东西了。

7、进行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模拟展示,让孩子们能够在观看、讨论、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当幼儿对娃娃家的游戏已经比较了解,但有时幼儿的游戏行为似乎只局限在给娃娃烧菜、给娃娃洗衣服,晾衣服等。没有了更多的发展。有的只是停留在摆弄材料上时,教师可以在观察和指导中给予提示,有重点,并且以鼓励为主,进一步引导孩子了解不同的角色。(情景预设:天天吃完点心就急着去了小阁楼,他带上了爸爸的牌子将烧饭的材料全都拿出来,自言自语的说:“我今天要给烧许多好吃的菜。”说完就开始动手烧起来了。果果觉得无所事事,她今天是姐姐,看到有“爸爸”在烧饭了,没有事情做了,就站在阁楼角上和下面的孩子打招呼。我进入娃娃家,看到小床上的若干娃娃和衣服比较凌乱,就建议她去洗一洗,晒一晒,顺势模仿了洗衣机洗衣服的动作。果果果真也将一件件的衣服拿出来,挂在衣架上。做好后,她跑到爸爸那儿一起端饭菜。我以“阿姨”的角色表演给他们看如何做一个小客人,游戏结束时和他们一起参与整理。)小班孩子喜欢模仿,我们老师都是孩子模仿的镜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教师要多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如上例子老师的参与使孩子变得积极了,教师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愿意学着积极参与。

小一班 宋蓓琳

第四篇:角色游戏

大班

角色游戏:我的家

教师:陈世双

一、游戏总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角色游戏活动,使之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体验合作的快乐、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次游戏: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认识“我的家”,让幼儿了解家里的成员。(2)已认识我的家物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提供幼儿自制或替代用的废旧物品或其他物品 游戏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题,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2.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按意愿表演。

3.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正确、自如地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懂得互相礼让,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4.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5.引导幼儿收玩具。游戏情况分析

游戏中,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角色冲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看来孩子们都已经会运用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幼儿兴致很高,因游戏主题是幼儿最熟悉的家,所以许多的小朋友都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身份。还不时地要求“小宝宝”要多吃饭、乖乖睡觉等。可见幼儿大都模仿日常生活中的爸爸、妈妈的角色进行游戏,游戏时,我发现家里的“爸爸、妈妈”在组织活动内容较单调,如“炒菜”、“喂宝宝”。

反思与推进:

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来越投入了,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玩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但孩子们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利用替代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下次游戏多组织幼儿讨论,平常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做哪些什么工作?如:洗衣服、给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

第二次游戏: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家庭成员与邻里之间的关系。(2)初步会使用各种炊具、餐具。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

1.回忆上周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1)家里爸爸、妈妈、宝宝还做些什么?(2)爸爸妈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

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力弱的孩子当小宝宝,并引导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组织开展各种活动。3.提出规则:应该监守自己的岗位,不能乱跑。4.师幼共同游戏,师观察爸爸妈妈的游戏能力。

5.评价幼儿的表现情况。评价爸爸妈妈是否关心、爱护小宝宝。6.收拾场地结束。游戏情况分析

经过讨论和回忆,增强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家的理解,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当家里来了客人也会很热情的去招待客人,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与推进:

本次游戏中,孩子们对邻里间的关系还是没什么概念,不懂得互相走动,而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发展游戏情节。在下次游戏时教师要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游戏。

第三次游戏: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谈话: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为孩子做了哪些事?(2)家里来客人了,大人们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

1.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

2.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游戏,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所。3 .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选择可用的替代物。4.结束游戏,讲评游戏。

(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

游戏情况分析:

幼儿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一些幼儿不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大部分幼儿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但幼儿游戏的声音较以往较小,仍需继续培养。反思与推进:

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没有放开,不会选用替代物。下一次玩游戏时要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选用替代物。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

第四次游戏: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系已理解。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学习。(2)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情节表演。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

1.教师提出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娃娃家客人人太多,怎么办? 2.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1)应协商角色的分配。(2)游戏中注意和同伴轻声说话。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进入各角色区,以各种角色身份询问幼儿角色,观察其履行角色职责情况,引导幼儿正确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情景。(2)引导幼儿注意各角色的互相联系。(3)鼓励幼儿利用替代物进行游戏。(4)提醒幼儿注意游戏时的说话声量。4.游戏结束,组织幼儿评价。游戏情况分析:

幼儿对于游戏主题已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但在游戏中仍有角色挣抢的现象,在教师的协调下也能通过轮流的方式得以解决。在游戏中,幼儿能与其他的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活动,特别是“娃娃家”的奶奶,带宝宝到“幼儿园”去上学,我觉得他们已经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游戏,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反思与推进:

教师作为观察者,通过游戏中幼儿的表现,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游戏需要,给幼儿具体的帮助、指导,利用相关的材料和空间的使用,以及亲自参与游戏、承担“幼儿园的教师”,支持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合作、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幼儿以物代物,合作、创造性游戏的特点。

二、游戏反思:

本阶段,投放材料较多,因此幼儿的兴趣比平时高出很多,我的家最重要的是需要创设家庭的温馨气氛,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角色扮演与良好的情绪,这次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形式,给幼儿提供一些幼儿可扮演的内容,但在本阶段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两个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煤气灶,我因没划分好,没说清这个煤气灶给哪个家,因此,这两个家的爸爸妈妈都要抢着这里做饭,总的来说,幼儿的角色扮演比以往有进步,肯定了这样的活动方式。

大班

角色游戏:服装厂 教师:陈世双

一、游戏总目标:

1、初步懂得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场地。

2、进一步学习扮演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3、继续学习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

4、游戏结束能迅速收拾玩具。

第一次游戏

2013年4月2 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物资准备:

(1)娃娃、炊具、日用品、食品、电话机等。(2)发动幼儿收集化妆盒、洗发水瓶等废旧材料。

2、经验准备:

(1)利用晨谈空闲时间等丰富幼儿有关服装厂的简单常识及其服装设计师、剪裁师的工作职责。

(2)通过美工活动学习设计各种简单服装的技能。游戏过程:

1、谈话“娃娃的衣服是怎么来的?服装厂里有谁?他们都做些什么工作?建议喜欢玩”服装厂的幼儿增设这一新主题。

2、师引导幼儿提出游戏要求,如:(1)游戏时做到“三轻”(2)收拾玩具动作要迅速。

3、幼儿分配角色时,教师可以建议请绘画技能教强的幼儿担任“设计师”,剪纸技能较好的幼儿担任“裁剪师”。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做到“三轻”,并指导“服装厂”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懂得角色职责。

5、游戏评价:

(1)幼儿评价“三轻”情况及收拾速度。(2)请玩“服装厂”的幼儿说说他们当什么角色?怎么玩? 游戏情况分析:

今天小妹那一桌的小朋友都到“服装厂”来上班了,他们平时的手工水平都较好,这次扮演这些角色,应该可以胜任。在我的建议下,孩子们进行了分工绘画技能教强的幼儿担任“设计师”,剪纸技能较好的幼儿担任“裁剪师”。毕竟是初次生产,“衣服”的大小及做工都有待改进,但看到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的场面,相信他们下次一定能生产出“好服装”的。反思与推进:

为了提高孩子观察和对比的能力,在下次游戏时,可以多提供一些“服装面料”,让“设计师”有更多的设计灵感。教师也可参与服装厂的生产,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帮助。

第二次游戏

2013年4月9 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服装的制作过程。

(2)幼儿初步了解衣服的不同种类,服装与人类的关系。

2、物质准备:

(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双面胶、及时贴(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游戏过程:

1、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引导幼儿明确多种角色所需准备的玩具材料。

2、帮助幼儿划分、布置游戏场所。

3、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服装厂”的不同角色所明确各自的职责:“设计师”――设计服装图案;“剪裁师”――负责剪衣服等。

4、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地的情况。游戏情况分析:

今天有更多孩子参与到服装厂的游戏中,游戏时幼儿能利用百宝箱的材料进行游戏,有的当设计衣服,有的当裁剪师傅,有的当剪衣服,大家都认真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服装厂的工作人员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潘健画了一张设计稿用了5张纸,剪裁师在装饰服装时,不懂得使用边角料。反思与推进:

在这个游戏引导和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的角色意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游戏时不再那样随意走动,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不再迷茫,游戏时的常规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下次活动中要重点提醒幼儿爱惜东西,不浪费设计纸。师并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一步观察幼儿的游戏,并适时给予指导。

第三次游戏

2013年4月16 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知道服装的种类、质地以及用途。(2)了解服装与人类的关系。

2、物质准备:

(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双面胶、及时贴

(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服装图片若干。游戏过程:

1、师:服装厂做了那么多漂亮的衣服怎么卖出去呢?建议“服装厂”开办一家服装店.2、提醒幼儿爱惜东西,不浪费设计纸。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爱惜纸张,并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指导“服装厂”的营业员模仿成人劳动,反映现实生活。

4、表扬和“服装厂”这一主题交往的幼儿。游戏情况分析:

游戏中幼儿浪费纸张的现象有所改进。娃娃家的“爸爸”一直过来报告:我们家的“妈妈”又不见了,她老是去买衣服,家里都没人煮饭啦!服装店吸引了较多幼儿的参与,且多数是女生。超市的生意也冷冷清清,“女人们”都去打扮自己了,造成游戏场地的拥挤,也影响了其他游戏的正常进行。反思与推进:

游戏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的表现,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游戏需要,给幼儿具体的帮助、指导,利用相关的材料和空间的使用,以及亲自参与游戏、支持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合作、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幼儿以物代物,合作、创造性游戏的特点。下次活动师应重点观察幼儿安排游戏场地的情况,引导幼儿合理安排各游戏主题人员。

第四次游戏

2013年4月23 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服装的种类、质地以及用途。(2)理解服装与人类的关系。

2、物质准备:

(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双面胶、及时贴

(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服装图片若干。游戏过程:

1、师:“你今天想当什么角色?你觉得怎么玩更好?”引导幼儿逐步发展游戏情节。

2、与幼儿一起提出游戏要求。

3、游戏进行时,教师巡视,指导各主题玩出和以前不一样的玩法。

4、再现式评议:请能够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幼儿说说他们今天怎么玩。游戏情况分析:

经过前几次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今天的活动过程每个孩子都很积极投入,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在游戏中我发现扮演服装设计师的胜楠小朋友在设计完服装后发现服装店柜有许多人等着买衣服就主动过去帮忙。孩子已经学会游戏而不是在等待游戏,知道如何去发展游戏情节。反思与推进: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也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在通过数次游戏、讨论,使幼儿在游戏前或游戏后,都能进一步理解生活、感受生活。下次游戏时重点应放在角色轮换上。

二、游戏反思:

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已初步懂得较合理地安排、布置场地。幼儿进一步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并且懂得运用更多的礼貌用语。游戏结束后能较快收拾玩具,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大班

角色游戏:理发店

教师:陈世双

一、游戏总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

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不同的语言、表情、动作表现角色。

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

5、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

6、发展交往能力和初步合作能力,初步学会协商、轮流、合作、友好地游戏。

第一次游戏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理发店。(2)初步了解理发店。

2、物质准备:

(1)利用废物制成梳子、镜子、剪子、电吹风、卷发筒等游戏用的理发工具。

(2)收集各种纸盒、废旧瓶子。游戏过程:

1、谈话引入:你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店里有谁?他们做些什么?

2、讨论平日里去理发店理发的情况。

3、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多人争执的角色采用“石头、剪子、布”等方法。

4、教师提要求:(1)游戏完较快地把玩具收拾好。(2)游戏时要用礼貌用语。

5、师重点观察“理发店”主要的人数,角色协商及其扮演。

6、师以“顾客”的身份去理发店,通过“顾客”和“理发师”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顺利地游戏。

7、游戏评价。游戏情况分析

“理发店”的角色及其扮演不尽人意,语言对话不完整,动作行为和实际不符,说明幼儿对理发店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反思与推进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在下次游戏时应多途径地引导幼儿熟悉了解理发店,增加感性认识,不仅知道理发店是干什么?还知道理发师及其工作。

第二次游戏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去理发店理发丰富“理发店”的知识经验。(2)了解理发店的用途及理发师是做什么工作的。

2、物质准备:

(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发型图、理发店标志、挂牌、窗帘等)。

(2)增材料:发夹、橡皮筋、蝴蝶结。游戏过程:

1、启发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教师根据上次游戏的情况,直接进入游戏,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

2、让幼儿解决一些工具问题,如:用盒子盖当粉扑,自制玩具电风吹,用手势模仿旋水龙头、洗发动作。

3、提要求:收拾玩具要认真,迅速。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

5、教师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要礼貌对话,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6、组织幼儿认真较快地收拾玩具。

7、表扬分配角色时协商好,玩具收拾块的幼儿。

游戏情况分析:

在活动中去“理发店”的顾客反映,服务员为他洗头,可没有水龙头(自来水),感到很不舒服。反思与推进:

从观察中不难看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游戏中已表现出来、替代玩具和材料的需要和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替代玩具和材料,有助于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反之,将影响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重视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熟悉各物品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合,同时要鼓励幼儿大胆自制游戏玩具,想象和发挥各种物体的功能,学会以物代物。引导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可减少幼儿面对问题的种种质疑而影响行为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虽不应去替代幼儿解决困难,却可为幼儿指点谜津。

第三次游戏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已了解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会使用代替物。

2、物质准备:

(1)百宝箱:饮料瓶、积木

(2)自制的水龙头、毛巾、洗头盆等。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谈谈今天想玩的游戏主题,怎么玩使游戏更有趣。

2、幼儿商量分配角色。

3、游戏进行时,教师重点观察并启发幼儿发展游戏情节。

4、采用再现式评议:请理发店的幼儿说说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怎样玩。游戏情况与分析:

开始的时候理发店由于没有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当老师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 “如果„就好了”的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游戏的行为。

反思与推进:

在下次游戏时引导幼儿利用百宝箱可操作和替代的材料,如:用饮料瓶替代”洗头膏”,用积木替代卷发筒,这样就使游戏的内容更丰富些,在交流中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如:"理发店”怎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可以请大家帮忙出点子。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和沟通。

第四次活动: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知道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了解理发店里的成员。

2、物质准备:

(1)发型图、理发店标志、挂牌、窗帘等。(2)新增材料:围脖、杂志、图书。游戏过程:

1、请“理发师”和“顾客”谈谈自己上一次游戏的感受。

2、师幼示范游戏,丰富经验,加深印象。

3、组织谈话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

4、幼儿分组游戏。

5、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游戏,必要时以简短的语言给与提示,强化幼儿的行为表现。

6、评价本次游戏。游戏情况分析:

理发店的“理发师”在游戏中手里拿着剪刀和梳子边给“顾客”剪头发边嘴里还跟“顾客’唠哩唠叨说了很多。原来“理发师”就是这样的。游戏中一幼儿不满足现有的主题,当别的幼儿都“找到工作”后,他却无所事事,原来他是一个“下岗工人”。反思与推进:

随着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领域的拓展,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人和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经常有有意无意地在游戏中加以模仿和表现,此时如能得到恰当指导,不仅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按意愿游戏,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认知经验及游戏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下次游戏时、重点引导幼儿丰富哪些经验、创设哪些环境条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反映是一条重要的线条。

第五次游戏: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熟悉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

(2)知道理发店里的成员应该做什么工作。

2、物质准备:

(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2)新增材料:发型图片,百宝箱。游戏过程:

1、根据游戏情况作相应的游戏导入。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会剪头发吗?会洗头吗?”以此来帮助幼儿提出自己想玩的游戏主题。

3、启发幼儿说说对游戏的想法。

4、引导幼儿思考游戏需要的材料。

5、教师重点应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在导入后的反应,幼儿是否受到启发,并主动地去游戏。

6、教师参与游戏,了解情况,适当的启发提示。

7、游戏评价:

(1)请幼儿详细介绍他们的游戏,以此来丰富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2)教师提出游戏中不足的问题让幼儿讨论,以他人的经验来丰富个别的幼儿。

游戏情况分析:

今天“理发店里”显的生意显得很忙,“一顾客”见没人给他洗头就走来走去,一会儿动动梳子发夹,一会儿玩起电吹风。“服务员”看见后大叫“不能乱动东西,不要你来玩。” 反思与推进:

儿童的世界色彩斑澜,生活中各种体验感受都会在游戏中得到反映,其中有积极的同样会有消极的。通常教师习惯于用禁止和说教的办法来处理幼儿游戏中表现的消极内容,但这种做法容易束缚幼儿,使幼儿产生更多的顾虑而不愿或不敢大胆表现,甚至会压抑诸如情况之中幼儿所表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急于阻止,看幼儿游戏的发展情况再作指导,也可以将问题放置在游戏后的谈话中师生共同讨论。

第六次游戏: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2、经验准备:

(1)熟悉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

(2)知道理发店里的成员应该做什么工作。

2、物质准备:

(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2)发型图片,百宝箱。游戏过程:

1、尝试提出游戏新玩法,动脑筋、想办法,大胆游戏。

2、回忆幼儿已有的游戏生活经验,利用谈话、讨论,访问等多种手段加深幼儿对想表现反映理发店的生活的印象。

3、教师根据游戏的情况作相应的游戏导入。

4、教师重点观察想出游戏新玩法,并主动地去游戏,情节的发展是否能主动地把体验的生活创造性地反映等。教师也可参与游戏,以“顾客”的身份加入游戏,了解情况,适当的启发提示。

5、游戏评价:请幼儿详细介绍他们的游戏,以此来丰富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

游戏情况分析:

经过前几次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今天的活动过程每个孩子都很积极投入,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在游戏中我发现扮演服务员的嘉丽小朋友在招待完顾客后发现有许多人等着洗头就主动过去帮忙。孩子已经学会游戏而不是在等待游戏,知道如何去发展游戏情节。反思与推进: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也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在通过数次游戏、讨论,使幼儿在游戏前或游戏后,都能进一步理解生活、感受生活。下次游戏时,重点应放在角色轮换上。二.游戏反思:

经过一阶段的游戏,幼儿已初步懂得较合理地安排、布置场地。幼儿进一步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并且懂得运用更多的礼貌用语。游戏结束后能较快地收拾玩具,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大班

一、游戏总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角色游戏活动,使之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体验合作的快乐、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次游戏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

(1)认识“我的家”,让幼儿了解家里的成员。(2)已认识我的家物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提供幼儿自制或替代用的废旧物品或其他物品

角色游戏:我的家

教师:陈世双 游戏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题,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2.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按意愿表演。

3.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正确、自如地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懂得互相礼让,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4.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5.引导幼儿收玩具。游戏情况分析

反思与推进:

第二次游戏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下午

游戏准备:

2、经验准备:

(1)了解家庭成员与邻里之间的关系。(2)初步会使用各种炊具、餐具。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

1.回忆上周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1)家里爸爸、妈妈、宝宝还做些什么?(2)爸爸妈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

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力弱的孩子当小宝宝,并引导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组织开展各种活动。3.提出规则:应该监守自己的岗位,不能乱跑。4.师幼共同游戏,师观察爸爸妈妈的游戏能力。5.评价幼儿的表现情况。评价爸爸妈妈是否关心、爱护小宝宝。6.收拾场地结束。游戏情况分析

反思与推进:

第五篇: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第一周角色游戏:幼儿园

目的: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体验游戏的乐趣。过程:

1、准备幼儿园常用的设施和用具。

2、向幼儿介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

3、引导幼儿逼真地扮演各种角色如:扮演教师的幼儿能大胆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扮演幼儿的能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

4、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行为要正确引导;启发幼儿能知错就

5、通过评选“好班级、”“好老师”、“好孩子”的形式进行评价游戏反思:幼儿再扮演的过程中都挺大胆的,扮演小老师的小朋友能模仿老师的样子教育几个小朋友平时常规表现较差幼儿都展示在今天的游戏中。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口角时,扮演老师的幼儿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缺乏经验。

第二周活动内容: 商店

(一)目的:

1、复习巩固相关的玩法、规则

2、增进主题间的联系,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

3、培养爱护材料等习惯

准备:

1、玩过商店的游戏

2、商店的商品等。

过程:

1、妈妈带小朋友去上街引商店店,请两个幼儿表演,让幼儿复习巩固

商店的玩法、规则。

2、幼儿自选角色游戏,是帮助协调角色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爱护材料,注意自己的岗位职

责。鼓励个别幼儿大胆的游戏。

5、收拾材料

6、评价:师对此次活动给予点评,对下次活动给予提出希望。反思:幼儿游戏时,扮演售货员的小朋友能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以及有礼貌接待顾客,扮演顾客的幼儿能遵守规则很好排队付钱。

第三周内容:商店(2)

目的:

1、通过游戏加深对商店的认识,了解商店的服务性质.2、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懂得物品归类、懂礼貌。准备:准备开展商店活动的各种材料

过程:

1、教师对上次的游戏进行小节,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记住上次游戏出现的错误。

2、教师引导幼儿对商店的物品进行分类。

3、向幼儿说明游戏的规则,和基本的要求。

4、角色分配。

5、游戏开始:教师指导个别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

6、游戏结束。

7、教师小结。

第四周内容:理发店

(一)目的:让幼儿通过大胆的进行遐想、学会模仿和扮演理发店里人物角色,能够真实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准备:洗发水的瓶子,毛巾、剪刀(塑料)、头梳、海棉等理发时的用品。过程:

(1)先让幼儿谈谈理发店里面的人和物

(2)出示提供的玩具、材料,并介绍它们利用它们做理发店的游戏。分配角色,根据幼儿的角色成员教师有意的识地照顾个性差异,将能力强弱的幼儿搭配,以利于协调合作和游戏的发展。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游戏逐次发展的各个阶段,有重点地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表扬认真参与游戏的幼儿,并与幼儿共同讨论下次游

戏应怎样玩,玩什么。

下载角色游戏理论基础(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角色游戏理论基础(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公共汽车 总目标: 1、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司机、售票员与乘客的角色,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2、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进行交流,学会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中......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串串烧 预定游戏主题:串串烧,肯德基,儿童剧场,幼儿园,公共汽车,娃娃家等 情况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游戏的常规有所加强。。从上个月开展角游的情况来看,幼儿已经能......

    角色游戏

    【游戏主题由来】 洗发、理发是每个幼儿都经历的事,它有生活经验作支持,贴近幼儿。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孩子们喜欢在娃娃家里用头梳在娃娃头发上梳呀梳,女孩子还喜欢给娃娃扎鞭......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邮电局 游戏由来: 我班幼儿对角色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游戏他们反映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

    大角色游戏

    大角色游戏 篇一: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中心园 时下,幼儿园里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家注重主题活动的开展,园本课程资源的......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大全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大全 随着心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心理沙盘游戏成为心理应用技术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项心理技术。心理沙盘游戏治疗到底是如何起的作用呢?它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

    角色游戏反思

    新和县幼儿园角色游戏反思 角色游戏是在儿童对社会角色模仿的基础上,通过想像、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他人进行交往,体验不同的社会情感,有着不同......

    指导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特点和概念 (一)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的社会生活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就越新颖、越充实。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