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聆听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临终之时的请求--(板书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是他离世前的叮嘱。
2.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是谁?(肖邦)(显示画像)3.人物介绍:你对肖邦有何了解?请简单谈一谈!出示补充介绍:
肖邦(1810——1849)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代表作有《革命练习曲》《第一叙事曲》《E小调协奏曲》等。
二、检查预习
1.教师检测生字词的学习,出示词语。
肖邦 深渊 维斯瓦河 雾霭 盛满 疾驰而去 悲痛欲绝 催人奋起 呐喊 蜡烛 消逝 肺结核 亡国之恨 与世长辞 2.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词语的意思。
悲愤欲绝:①断;②尽,穷尽;③极极端;④一定,无论如何。
与世长辞:①告别;②不接受,请求离去;③解雇;④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3.指名试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
三、精读感悟
1.出示导学提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下来,默默地读几遍。2.学生按要求自学。
3.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分享?追问:为什么感动?
(1)“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这是他临终时的嘱托,从他的话中你可以体会出什么?(肖邦深深地爱着祖国,至死不忘祖国,他有一颗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
(2)“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这句中的“才”字你读出了什么?(伤感,惋惜,遗憾„„)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两小节。
(3)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①你能给第二小节加个四字小标题吗?(深情送别,师生歌别„„)
②面对着自己朝夕相处而又即将远走异国他乡的同学肖邦,此时,送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会对肖邦说些什么呢?
出示:“即使你远在他乡。”
③我想,同学们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那首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的歌词。出示歌词: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 不论你在哪里流浪, 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 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 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爱!④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浓浓,师生情依依不舍,浓浓的爱国之情)
⑤读歌词,让我们将这依依惜别的情感,浓浓的爱国情读出来。(齐读)
⑥“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
⑦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要送这份礼物?(告诉弟子,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波兰人,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用心良苦)
⑧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深情送别,肖邦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引读:当老师和同学咏唱《即使你远在他乡》为他送别时,肖邦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埃斯内尔把盛满波兰泥土的银杯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他时,肖邦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银杯时,肖邦_____________________。肖邦始终没有说话,他真的没有话说吗?不!他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老师和同学诉说!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将肖邦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⑨指导背诵第二小节:这一节描绘了哪几个送别的场景?分别给这几个镜头取个合适的名字。(歌别——嘱托——赠礼——离去)按这样的顺序练习背诵。
4.肖邦在国外是用何种方式来爱国的?(夜以继日地作曲)(机动:播放《革命练习曲》)
5.既然肖邦如此爱国他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呢?(联系第1小节,补充故事背景)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波兰大音乐家肖邦,你觉得肖邦是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才华横溢、酷爱音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肖邦“把心脏带回祖国”感人至极的爱国情怀。
五、名言积累
朗读,练习背诵爱国名言: 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第二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
1、齐读课题。
2.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3.交流肖邦的资料。
二、词语过关
(1)读生字,并组一两个词语。准备默写。(指名几生读生字并组词。重点指导“黎”的写法。)
(2)大声朗读课文,同桌抽读,互评。
(3)画出“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查字典,准确地解释“绝、辞”的意思。
(4)听写课文中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认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想想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用“//”在课文中标出。
(2)认真地读每一段文字,想想,此时的肖邦在做什么?找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连词成句”的方法,简洁地概括每一大段的段意,写在书上。实在不会的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四、当堂训练:
1.完成《练习册》一、二、三。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告别亲人
思念祖国
客死他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题。
二、交流展示: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一分,课文写了几个告别的场景,标在书上。
(2)连起来读读老师说的两句话,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老师说的话。
(3)画出肖邦接受礼物时的有关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品读想象,此时此刻,肖邦内心在想什么?在书中写几句话。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6分钟后比比谁回答的好)。
(4)交流会报
(5)朗读背诵。
▲学习3、4两个自然段。
学法指导:
(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肖邦情感的一个词语。联系上文想想,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2)在这样的情感下,肖邦又是怎样做的?联系下文,边读边画出肖邦行为的关键词句,品味品味,在书中写出自己的体会。
(3)展开想象描写肖邦忘我创作的具体情景:肖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音乐创作之中。这一天,他的肺结核病又犯了„„提示:仔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要写出肖邦是怎样语病魔作斗争坚持进行音乐创作的。
1.学生自学,在书中写自己的体会,在练习本上想象写话。
2.组织交流并指导。
▲围绕目标学习第5、6自然段。
自学指导:
(1)先读课文,画出描写肖邦行为的句子,想想: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2)从肖邦最后的请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自学。
2.交流点拨。
补充出示肖邦的爱国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3.指导感情朗读肖邦临终前的请求。让学生自己说说该用什么语调和语速来读。在指名读,而后评价,再练习朗读。
4.这样一个爱国志士英年早逝了,如果让你在肖邦的墓碑上写上一句碑文,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你准备写什么呢?
▲拓展: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设计:
1.搜集爱国的名言、诗句各两句。
2.读一个爱国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课文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课后练习4.【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划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2.肖邦在生命弥留之际哪里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拓展提升】
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
导学单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咏.唱
深渊.
忧.愤
悲愤欲绝
弥. 留之际
肖邦..
蜡烛.
巴黎.
与世长辞
一腔热血
2.组内读词,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全班展示。
二、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思考:
肖邦在什么情况下说“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全班展示。
第四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了解肖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读课题,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谈
谈感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小组学习课文,试给课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标题(组长记录,准备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三、读后交流: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题的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
2、出示投影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原来课题是由肖邦的一句话压缩而来的。这句话是肖邦在什么时候说的?(弥留之际)在投影上划线。“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重病将死)
4、肖邦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圈点词语“紧紧握着”“喃喃地”,谁来试读这句话(比较指导)。
5、一句话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他深深地爱着祖国)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
6、那么,他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分段朗读,理解课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简介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这时,引读(第一节)——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2、肖邦离国的原因。
3、就在肖邦离国的那天,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读课文,注意肖邦情感的变化。(小标题:深情送别)
4、出示重点句子
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
读读这句话,体会老师的期盼和叮嘱。
出示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小标题:忍痛离国)
5、引读句子。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送上祖国的泥土,深情的对肖邦说。你能明白老师的用意吗?再读老师的话。
6、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话及肖邦的表现。
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从肖邦的泪水中我们看到其实他已经理解、体会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他有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小练笔)
8、小练笔交流。
(二)、指名读第2小节
1、自由读三、四小节,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一想,①肖邦创作乐曲的时候心情怎样?②肖邦是怎样彻夜作曲、弹琴的?小组讨论。
①讨论思考题。
②《革命进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③听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④配乐朗读三、四小节。
2、指名读五、六小节,①出示句子:“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②学到这儿,你眼中的肖邦是个怎样的人?
③指导朗读这两小节。
二、回环整体,诗歌赞颂,升华情感
1、沙皇俄国曾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严辞拒绝。肖邦临终时,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身旁.应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音乐.他的遗嘱是要求把心脏送回祖国,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调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他把他的一生的才华都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人民,象一只泣血的天鹅,为祖国奉献了一切。
2、这位爱国音乐家曾受到世人无数赞美之词。但我想这些都无以表达我们此时此该我们的心情。也许我们可以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五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我对语文书里的每篇课文都印象深刻,可我对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情有独钟。
课文讲的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为了自己的国家在外长年奔波,最后不幸去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其中,有十分之九的土地落到了可恨的沙皇俄国手里。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可在不远的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和同学前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老师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乐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还送给了肖邦一个意义重大的礼物——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对肖邦叮嘱道:“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这个银杯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接过礼物,回首望了望华沙城,坐上马车,急驰而去。
肖邦在外国,时时刻刻都在思念自己的祖国,可当他听说波兰军队被沙俄军队打败后,悲愤欲绝,写下了着名的《革命练习曲》。
此后,肖邦不停地工作,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又复发了。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的手,用最后的力气说道:“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就这样,一代伟大的天才便与世长辞了。
看完这篇故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肖邦弥留之际说的那句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遗言是那么感人肺腑,这好像是肖邦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极致表现。至死不忘祖国,这就是伟大的肖邦!
从这则故事中,我也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就像曹植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为国捐躯,应该把死当作像回家一样。只有有了这种爱国的思想,我们活在人世上才有意义,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会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毕节一小六年级:周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