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提纲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
准确了解大学生消费情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发现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电力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及高年级学生共200人。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各发放问卷100份
2、访谈调查——走访同学或朋友获取更丰富、深入的信息
3、资料调查——上网或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四、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注:在确定题目之后撰写提纲之前,请同学们先做一些资料收集、分析及思考工作,对自己所选题目的概况有个总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初步提炼出较为详细的提纲。)
1、大学生总体消费状况怎样,是否健康(饮食/衣服/娱乐/上网/谈朋友/学习……)
2、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或欠缺(总体消费较高、娱乐支出过度、学习开支太少……)
3、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每个月固定消费总额、做好支出计划、调整不合理开支、加强引导)
五、调查成果
1、调研小组每位同学各自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2、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PPT
3、推举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PPT,做交流发言,介绍调研经验和成果
六、小组成员及分工
七、时间安排
第8周之前,确定调研小组成员名单,选定调研题目 第9——10周,讨论调查问题,制作并完善调查问卷 第11周,选取合适的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 第12周,整理问卷及访谈记录,分析数据
第13——14周,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访谈记录及收集的相关资料独立完成调查报告
第15周,准时上交社会实践作业
(说明:此提纲的六项内容是以“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为例,同学可以根据各自选定的题目及实际情况调整对应的内容。提纲写好后交任课老师审阅,最后与调查报告、观后感(或读后感)装订在一起上交。)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实践报告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黄心奕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 12 月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
调查时间:12月16日到12月23日
调查地点:重庆理工大学
调查方法:个别访谈
调查主题: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
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是在我访谈过20位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后得出来的。其中女生10位,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各占10位,男女各占50%。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正在谈恋爱的占40%,大一的居多,占到了恋爱人数中的50%,大二占30%,大三的占15%,而大四的占5%,其主要原因是大一、二相对而言学习比较轻松,而且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恋爱比较向往,希望在大学里能遇到一个自己心仪的的对象,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希望自己的喜悦有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哀愁有人一起分担。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关怀他人与被他人关怀,希望彼此拥有的梦想,一起奋斗,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大
三、大四的学生则比较现实,通过调查他们,知道大三大四的学长不多考虑恋爱的事情是觉得大学谈恋爱几乎不会有结果,面对自己的紧张的学习也没有多少时间去考虑感情的事。特别是大四的学生有一部分要到公司、工厂去实习,很少时间在学校,而且觉得毕业后,特别是如果对方彼此的志向不同,很可能不能在一起,所以会觉得没有结果,到时候面对分离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暂不考虑感情的事情,待自己工作稳定了之后再谈恋爱。
关于男女生的恋爱心理也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男生对校园恋情比较积极乐观,而女生则欠乐观,即使目前感觉很幸福,也会有悲观的情绪,会觉得有可能这段感情在面对以后异地工作,感情会破裂。有时候就会患得患失,顾虑太多。
在选择恋爱对象方面,男女生差异较明显。90%选择自己喜欢的,这也体现了男生天性爱挑战的特点。而对于女生而言,接近30%会选择喜欢自己比较多的男生。而面对给自己很多感动的男生,女生是比较容易被感动的,到女生心灵得到真正的触动时,则会和追求自己的男生开始一段美好的恋爱。
在回答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学习时,几乎所有人都回答“会“,恋爱中双方的情绪会时刻牵动对方的喜怒哀乐,大多数人认为恋爱会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动力,更
加有激情。但是由于两人在一起独处的时间比较多,自然会影响与班上其他同学和宿舍兄弟姐妹一起的相处。所以平时更要注意增进与身边的同学的感情。在选择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的时候,大多数人回答是因为对方有极其吸引自己的地方,其中人品好占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对对方的外在不是很在意,只要人品好。穿着大方、简洁。符合自己的感觉。
和自己有共同的追求、理想,志同道合。
关于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男(女)朋友的时候,异地的同学多数说因为对方是自己的老乡,有亲切感,自然而然就走到一起了。也有不少人是通过自己的部门、协会认识的,还有部分回答对方是自己以前高中的同学。曾经一起经历过高压下的高考。一起奋斗过,容易走到一起。
大学恋爱有弊有利,但是要将利最大化,将弊最小化。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极端,更要明确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要心系祖国,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无论于国还是于家。要有周恩来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有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才会有一个安定幸福的家。大学生几乎都是20岁左右的热血少年,要活的有激情,要活的有担当,女子,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女子,然后像个男子一样去奋斗,男子,更要有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感,面对当下看似和平却处处骚动的世界局势,要有自己的理想。更不要一味的苟同,盲目崇拜,盲目跟从。要做个有思想,有气概的热血少年。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关
于
公
交
车
让
座
问
题
车辆与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二班
刘阳
关于公交车让座问题
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一个民族道德修养的高度就是从像一些公车让座的小事开始的,所以我选择调查此项。
调查人群:年龄八九岁到三十五六岁
调查问题:1如果你公交车坐上坐着座位你旁边站了位老人(孕妇或抱小孩的人)你的选择是?A起身让座毫不犹豫B犹豫一下看看我前后有没人让如果没有再让座 C视而不见不让D不知道视情况而定
2如果你公交车坐上坐着座位离你较远站了位老人(孕妇或抱小孩的人)你的选择是? A起身将她扶到我的座位上B如果我有同伴一起让他叫一下我来让如果没有就算了。C视而不见D不知道是情况而定
3如果一辆车上一位老人(孕妇或抱小孩的人)站着没做而你坐着但是你没让你心里? A有愧疚感B没什么那么多人都不让关我什么事C有些生气D不知道是情况而定 对上述的回答你还想补充什么:------------
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的人在第一个问题都选择了A
第二个问题上:75.6%A
12.3%B
2.1%C
10%D
但三个问题:94%D
3%A
1%C
0%D
结果分析:
对上述调查结果在下认为不够科学首先限于个人精力限制调查总量太小,其次跟现实情况不符欺辱说第二个问题情况,其实大多数人只是需要给让的人走到自己坐的座位附近时才会起身让座没,几个人会隔着老远就起身让座(只是说这种情况少并不是没有),不过从此次调查中我们可以欣慰的发现我们社会道德水平在提高,在地个问题上大家毫不犹豫地选了A,无论是否每次都能像选择题中选的那样去做,但我想只要去做有这样的想法就一定会有这样的行动而在第二个问题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其实大家更多的是B,而不是所选的出A,我可以理解大家选A的原因那是因为虽然生活中不那么做,但大家在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应该这样做的,只是有想法还没把想法转换成行动。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强盛想要富强,最基本的是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民族修养的上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尊老都做不到就更别说强盛,富强!一个民族的根本性在于他的道德,一个国家的根本性在于人民的素质,国家想要强大,民族想要富强就需要道德来规范,没有道德再富裕也是空虚的,有道德的社会再穷人们也是充实的。所以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调查建议:
此次调查我个人认为应当继续加强教育教导,加大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指导,政府可制作公益广告进行宣传指导,并且加大对青年人的教育,对大学生高中生也许教育,而我们以为的教育小学生,但我们恰恰忘了小学生经过那么多年上大学思想不再单纯变得复杂对最早的教育已经改变,所以对大学生的再次教育可对他们的身心进行更好的净化也对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和保证。因为就是这种小事上的进步才会使我们的民族的道德水平的进步我们国家整体道德修养的前进,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美好!也只有我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富裕才会变得有意变得充实,人与人之间才变得可靠变得相互信任,变得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生活才会更幸福,更美好!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 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3)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10、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12、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答:(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
13、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
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赠予,它能沟通心灵、美化生活、稳定和巩固社会。(3)友谊是需要平等、互助、互尊、互爱的心灵默契。
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做到:(1)与人为善,以心换心。(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3)严于律己,谨慎交友。
1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答: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1)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15、现代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简要说明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答: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1)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2)合作是人生力理的源泉。(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6、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17、什么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
1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修。
答: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1)常思己过,有则改之。(2)自觉锻炼,陶冶情操。(3)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19、简述“贵在立志”。
答:(1)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生命的去和、精神支柱。青年是理想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2)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对人类的贡献是与他在青年时期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分不开的。(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培养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1)改善认识模式。A、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B、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
(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其中包括:A、正确的人生观;B、高尚的品德修养;C、良好的心理品质; D、智慧和才能。
(3)掌握交往的艺术。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有:A、注意自我形象;B、与人交谈;C、注意动作行为;D、把握对方心境。
2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答: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好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情感。因此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爱恋中的男女双方平等互爱、排他专
一、强烈持久、纯洁严肃的感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的精神。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5)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是把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结合、和谐同意起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国家。
(2)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着崇尚法治意识的人民群众的国家。
(3)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家权力受法律的可靠保障和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有 充分和切实保障的国家。
4、什么是违法?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种类?
答: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下列条件构成:
(1)违法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就是行为人要有主观方面的过错或罪过。
(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5、什么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会、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7、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秘密投票的原则。(5)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6)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
8、我国诉讼法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两审终审制。(5)公开审
9、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此外,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0、什么是合伙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合伙企业是指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工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五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11、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12、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特定行业公司最低限额需要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3、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六个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应为5个以上股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1000万人民币。(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我国《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2)按劳分配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5、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答: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和收归国有的土地;(3)国家为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1)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土地。(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16、论述劳动合同的解除。
答:《劳动法》规定:
第一,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虽然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产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但是,《劳动法》还规定,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第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7、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有哪几种?
答: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⑴(1)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即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其 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18、我国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顺序是什么?
答:法定继承人是指按法律规定有资格继承遗产的人。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我国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序中的继承人的权利是相等的。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律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19、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答: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20、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21、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1)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22、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宣告死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宣告死亡,是指我国《通则》规定的,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1)下落不明满四年的;(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答:(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25、什么是法人?法人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答: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根据我国《通则》规定,法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1)依法成立(2)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6、什么是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答:直系血亲,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的亲属。如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这以下的直系晚辈。
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同胞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7、什么是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 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形为;(3)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28、论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1、(1)大学是知识的海洋。(2)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2、大学生活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2)生活环境的变化。(3)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理念。2树立全面学习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理念。4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培养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什么是历史使命: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而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历史使命与你是否意识到无关,它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4、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事业的挑战(也是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的挑战):(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1、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总体)
三、塑造当时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3)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5)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6)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4、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你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据统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你的基本内容的含义的实践要求:(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它既是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2、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法律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5、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
一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2、理想的特征:(1)理想源于现实,有超越现实。(2)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3)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信念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层次。(2)信念具有多样性。(3)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当代大学生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如何实现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实践才能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志”具有双重含义:(1)对未来目标的向往。(2)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 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有不同的内涵。
4、我国现阶段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现阶段,爱国主义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国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在如何把握技能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要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于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概念: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平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弘扬时代精神)
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
1、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
2、要立足于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尊敬其他民族同胞
3、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分明的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国家统一 台湾问题
四、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1、国防观念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
2、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的概念: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人生观的概念: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3、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5、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联系:世界观与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观的体现: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2、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3、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的概念: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认知、情感、意志是在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2、人生观与人生态度的联系:(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应。二)端正人生态度
1、端正怎样的人生态度:(1)人生需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要注意抵制不良的人生观:(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3、人生价值的概念: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就无法存在。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1、恰当的人生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对大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有特殊要求:(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所谓的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上表现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一代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2、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3、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3、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正确认识竞争。(2)正确认识合作。(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我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对自然的改造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存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风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的历史前提。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得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到的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道德的功能的概念:道德的功能是指作为社会意识和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2、道德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1)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与效力。(2)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行为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功效与效力。
3、道德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还有导向,激励,辩护,沟通等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概念:到的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2、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到的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存在有重大影响;(4)到的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到的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总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现实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精华也有糟粕。
2、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根据四个有利于来发扬和摒弃:(1)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 建设事业,(2)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3)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他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运作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她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1)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2、八荣八耻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是社会成员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识和信念。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地提出及其意义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地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深刻把握。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地提出,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地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开拓。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大学生应该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和实践:(1)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把握其内容和要求;(2)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的选择;(3)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三、努力锤炼个人品德
(一)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1、个人品德的概念:个人品德是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的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
3、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1)个人品德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依据。
4、如何锤炼个人品德:首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1)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2)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5、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1)学思并重的方法,(2)省察克制的方法,(3)慎独自律的方法,(4)积善成德的方法,(5)知行统一的方法
(二)加强道德修养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公共秩序的概念: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道德和法律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的概念: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现状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对网络生活应该:(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作用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1、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事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得到的要求和行为准则。
2、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1)鲜明的职业性。(2)明确的规范性。(3)调节的有限性。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三、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职业活动中的主要法律
1、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等
2、《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3、《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二)坚持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原则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宗旨(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2、《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三)明确职业活动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四)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1)当事人协商。(2)调解委员会调解。(3)仲裁委员会仲裁。(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1)申诉。(2)控告。(4)仲裁。(4)诉讼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1、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须抓好如下环节:(1)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2)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1、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时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改善。(3)就与观念有待更新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一)爱情的本质
1、爱情含义: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2、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其他情感区分开来,理想赋以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是爱情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二)恋爱中的道德
1、恋爱中的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
(三)大学生恋爱
1、大学生恋爱应注意:(1)不能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3)不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2、大学生恋爱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恋爱与学习的关系。(2)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3)恋爱与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二、婚姻和家庭
1、婚姻的概念:婚姻是指有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有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2、家庭的概念: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亲属之间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3、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三、家庭美德
1、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四、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 大学生应该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5.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是什么?理想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信念?
3.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共同理想? 5. 联系理想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6.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爱国主义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2.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是统一的? 4.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6.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二者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观是错误的人生观?
4.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为什么说,这个“必然的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辨证关系的基础? 5.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6.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
7.为什么说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和贡献? 8.怎样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
9.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那几个方面?应该怎样正确认识? 10.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1.人生价值的实现为什么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1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保持心理健康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3.与他人和谐相处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是什么? 2.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6.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何在?
7.当今社会为什么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8.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
1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 遵守社会道德 维护公共秩序 1.社会公德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生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4.《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如何理解《维护网络安全的决定》关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劳动法的概况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3.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5.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做起?
6.爱情的本质?恋爱中有哪些道德要求?大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爱情? 7.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8.婚姻家庭法的内涵是什么?
9.如何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条件有哪些?结婚的程序是什么?
11.我国婚姻法规定关于家庭关系中的夫妻、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 12.离婚后的过错赔偿制度有哪些内容?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什么是社会法?它包括哪些主要的法律?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主要包括哪些环节?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5.法制与法治有区别吗?为什么?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中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念以及权利义务观念? 7.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理解宪法的基本特征? 2.我国的国体、政体各是什么? 3.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5.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具有哪些职权? 6.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7.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各是什么?
8.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规定?(注意:会做这方面的案例分析题)
9.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10.如何理解代理的内涵(注意:会做这方面的案例分析题)?代理有几种类型?
11.什么是继承权?如何理解继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法定继承的概念、顺序、代位继承?
12.什么是人格权和身份权?它们又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13.什么是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分别是什么? 14.什么是民事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15.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6.什么是刑法?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7.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18.什么是正当防卫?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9.什么是紧急避险?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20.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有哪些形式?每一种形态是怎样规定的?(注意:会做这方面的案例分析题)
21.什么是共同犯罪?对于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应当承当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22.什么是主刑?它包括哪些具体的处罚方法?每一种处罚方法又是怎样规定的? 23.什么是附加刑?它包括呢些具体的处罚方法? 24.具体的量刑制度包括哪些?
25.我国《刑法》规定了几大类犯罪种类?每一种都是怎样规定的?
26.什么是民事诉讼法?什么是民事诉讼管辖?民事诉讼管辖分为几种?每一种是怎样规定的?
27.什么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狭义、广义的当事人是怎样规定的? 28.民事诉讼的程序有哪些?如何理解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补充内容:继承法
继承权:指自然人依法享有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根据继承权产生方式的不同,继承权主要有法定继承权和遗嘱继承权之分。(P192)
继承法:继承从法律上讲是指财产继承,即公民死亡后依法或依其生前所立的合法遗嘱,将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
基本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养老育幼的原则;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依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是主要的继承方式,并且对遗嘱继承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遗嘱继承人也只能是法定继承范围内的人。
法定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对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照顾。
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本应由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由已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法律制度。其中,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被称为代位继承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B)A.理想
B.信念
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D)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 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D)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 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D)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
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B)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C)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A)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C)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B)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A)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C)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D)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D)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C)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A)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C)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17.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C)
A.陶冶情操
B.省察克治 C.积善成德
D.择善而从 18.当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
A.依人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礼治国
1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是(B)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20.维护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的是(B)A.实体正义
B.程序正义 C.分配正义
D.结果正义 21.在保存或收集证据的时候应当注意证据的特性,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强调的是证据的(A)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完整性 22.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C)A.立法的重要性
B.学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
D.护法的重要性
23.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这体现了法的(A)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
24.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D)
A.实体法
B.程序法 C.法律渊源
D.法律体系 25.法律部门有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分。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26.按照法律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法律解释,称为(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2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D)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总称为(D)
A.行政法
B.民商法 C.经济法
D.知识产权法 29.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的措施是(A)
A.拘传
B.传唤 C.拘留
D.逮捕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D)A.司法局审查决定
B.公安机关审查决定 C.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D.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的有(ACD)
A.热爱故土山河
B.热爱竞技比赛 C.热爱自己的国家
D.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 32.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有(AB)
A.幽默
B.乐观 C.猜疑
D.嫉妒 33.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34.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其主要表现在(ABD)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力量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3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ABCD)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还在逐渐扩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ACD)
A.活动范围广泛
B.交往对象简单 C.活动方式多样
D.活动结果相关
37.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有: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ABCD)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从中国国情出发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8.根据全新的国家安全观,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BD)
A.金融安全
B.食品安全 C.贸易安全
D.公共卫生安全 39.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法律实施的有(BC)
A.法律制定
B.法律适用 C.法律执行
D.法律解释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仲裁法基本原则的有(ABC)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独立原则
D.两裁终局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答:(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贡献。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答:(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答:法律适用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2)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3)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答:(1)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行政法本质和具体制度规则内在联系的共同性规则,是贯穿于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所有环节,并由全部行政法规范反映出来的共同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程序正当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答:充分认识理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
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1)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2)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3)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理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答:家庭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家庭美德既能增进人生幸福,也能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对于个体人生具有重要意义。(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重点]:引导新生尽快从各方面适应大学生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
[难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1、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
2、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3、培养求实的学习态度
4、培养不囿于前人,刻意创新的学习精神。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2、迎接挑战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一)确立新目标的主要依据
1、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相结合。
2、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和现实可能性相结合。
3、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二)全面素质发展是大学学习的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树立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形象。树立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形象。树立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形象。树立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形象。树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形象。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