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河岸中学留守儿童管理办法
二0一二秋大河岸中学“留守学生”管理办法
留守学生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呈现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共性。其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缩小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为了确保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最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
一、建立机构组织
1、关爱领导小组。指导工作开展。
组 长:徐高明
副组长:张胜松 周 云 姚东锋 陈孟辉
组 员:唐华松 王启明 程 辉
2、关爱实施小组。制订实施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实施过程指导和操作。
组 长:周 云
副组长:唐华松 王启明 程 辉 组 员:各班班主任
3、关爱活动小组
(1).帮扶结对组。组长:唐华松。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各校务会成员与心理障碍明显、性格暴躁的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五个一”,即给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学生”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家庭,每月与他们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学生”每期写一封亲情信。
(2).心理辅导组。组长:王启明。心理辅导教师由周云、张龙两同志兼任,定期组织任课教师举办心理辅导策略培训,定期组织“留守学生”举办心理讲座,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救助基金组。组长:程辉。以我校希望工程基金为基础,动员社会有识之士、企业家赞助,号召师生募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救助贫困留守学生,不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并奖励积极追求进步的优秀留守学生。
(4).课题调研组。组长:唐华松。
1)第一,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来增强“留守学生”的约束力,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空白,破解“5+2=0”的德育难题。第二,以正常家庭为轴心,建立互助学习小组,让留守学生走进正常家庭,感受家庭温暖,学会交流合作。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的情趣,并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实现以情激情的育人目的。第四,开展感恩体验活动,如“记住爸妈的好”、“我来当一天老师”等,实现以人育人的目的;如“有话给我说、有难我帮你”等交流活动,实现以心唤心的育人目的。2)开展代理家长培训活动。每学期开学之初,由校长挂帅、政教处牵头组织留守学生代理家长培训。让各位代理家长明确职责与义务、把握“教与爱”的尺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
3)落实“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考核措施。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对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5)。档案收集组。组长:程辉。主要对各位教师结对“留守学生”的成长档案、交心谈心记录、家访记录、通信记录、亲情信件、成长日记、各活动组资料等收集存档。
二、创新实施办法。
1、建设书香校园。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学校要加大图书室、阅览室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让“留守学生”找到他们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
2、健全活动形式。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举办各种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大赛等。学校团队工作关注留守学生,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学生“留心”在学校,对老师、同学信任,对学校产生依赖感。
3、建立信息档案。对“留守学生”在每学期开学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学生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4、加大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开展“一帮一”、“交心谈心”等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学生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
5、强化综合管理。开办监护人培训班,开办 “家长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意识。通过家校互动,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6、加强师资培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要增加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的技能,以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7、开展心理辅导。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创新教师家访办法,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及时解决“留守学生”成长中出现和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帮助其塑造健康心理;引导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明辨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抵制外界不良风气的能力,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
8、加快寄宿步伐。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生活条件,让更多适龄学生在校寄宿,让更多学生感到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9、注重亲情培养。设立亲情室,开设亲情电话或计算机视频,确保每月让每位留守学生与父母通一次电话、书信交流或视频聊天一次,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10、鼓励互爱互助。开展“牵手留守学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
第二篇:中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方集镇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为认真落实阜阳市教育民生工程,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根据《阜阳市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建设标准
(一)硬件方面
1、活动用房不低于20平方米,房舍安全、方便、实用。活动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以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4、配备基本的课桌。
(二)软件方面
1、建设学校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管理领导组;
2、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3、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活动安排计划。
4、有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资料、关爱活动开展情况资料,成长记录袋资料等。
5、有工作总结和工作档案。
五、日常管理及保障措施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咨询辅导、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要积极争取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机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一支社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教师管护志愿者队伍共同参加的管理机制,并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
2、有牌子。活动室有明显的标有“留守儿童之家”字样的牌子。
3、有制度。有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和管理制度、活动制度等。各类制度既要上墙又要形成文字材料汇编。
4、有安排。年初有计划、有措施、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
5、有资料。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有能反映留守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工作档案、个人档案联系卡、“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表、帮扶结对花名册、兴趣爱好作品、心得体会、以及活动开展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6、有宣传。学校要加大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并利用各种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留守儿童之家的性质和功能、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7、有活动时间。留守儿童之家开放的时间为:学期中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双休日及假期可明确固定时间开放;鉴于寒假大多数外出父母回家,活动形式以上门家访或电话家访为主。
8、有奖惩。要积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好、使用好,将惠及留守儿童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六、活动内容
各项目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质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吸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第三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
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组织领导
各地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大局、利在长远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思想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
各市、县(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三、阵地依托
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主要依托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可单独设立,也可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四、标准要求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硬件方面
1.活动用房面积不低于20平米,安全、实用,确保留守儿童方便使用留守儿童之家有关设施;
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
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二)软件方面
1.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2.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计划;
3.有反映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进步成长的记录簿册;
4.有工作总结和档案。
五、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积极争取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动员组织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之家实行定点、定向、定期挂钩,协助教育管理,尽力提供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空间,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
六、活动开展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
第四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
留古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小朋友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家长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协助,生长中缺少了家长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发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和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推荐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协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推荐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平安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推荐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推荐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一起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第五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为认真落实亳州市教育民生工程,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根据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建设标准
(一)硬件方面
1、活动用房不低于60平方米,房舍安全、方便、实用。活动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以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二)软件方面
1、建设学校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管理领导组;
2、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3、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活动安排计划。
4、有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资料、关爱活动开展情况资料,成长记录袋资料等。
5、有工作总结和工作档案。
6、留守儿童家纺录。
五、日常管理及保障措施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咨询辅导、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要积极争取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机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学校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一支社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教师管护志愿者队伍共同参加的管理机制,并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
2、有牌子。活动室有明显的标有“留守儿童之家”字样的牌子。
3、有制度。有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和管理制度、活动制度等。各类制度既要上墙又要形成文字材料汇编。
4、有安排。年初有计划、有措施、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
5、有资料。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有能反映留守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工作档案、个人档案联系卡、“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表、帮扶结对花名册、兴趣爱好作品、心得体会、以及活动开展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6、有宣传。学校要加大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并利用各种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留守儿童之家的性质和功能、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7、有活动时间。留守儿童之家开放的时间为:学期中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双休日及假期可明确固定时间开放;鉴于寒假大多数外出父母回家,活动形式以上门家访或电话家访为主。
8、有奖惩。要积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好、使用好,将惠及留守儿童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六、活动内容
各项目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质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吸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石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