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相关

时间:2019-05-14 19:0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相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相关》。

第一篇:政治相关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并称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4.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7.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会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当选刚满半个月的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敢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今年的大纲相比去年有很大的调整,由原来的十五章结构调整为十二章结构。具体调整为:原来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成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原来第八章至第十一章,讲述“五位一体”的内容,现合并成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增加了第四章的内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其余各章节的内容均有所调整,整个框架结构比老版教材更加清晰,内容更加明了,但整体内容没有多大调整,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五大建设为重点。本学科逻辑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精髓。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2014年未出题)。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2013年和2014年均未出题)。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包括第五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六章的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第七章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二层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为第八章内容。主要阐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此层级是本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每年必考。分析题除2014年外都出自本层级,多以选择题和分析题出现,考分占比16-25分。

第三层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条件和力量,包括内外部条件:第九章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十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依靠力量和核心:第十一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2015考研政治大纲考点解析:思修易出分析题考点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014年第37题考查过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的理解。实际上考的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理想是圆满的,而现实往往是痛苦的。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索,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而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二、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2011年第37题考查的实际就是本专题的考点。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的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在社会关系中对于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伴随、相互统一。

竞争是指不同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的行为或意向。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两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四、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010年第37题考查的就是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时所发挥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基本手段来调整。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道德通过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而法律则主要借助国家的外在强制力。

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点:

主体: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客体: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所依之法:宪法、法律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三、依法治国的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6、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四、依法治国的时政热点

今年10月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中,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还是党史上第一次。十八大至今,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从司法实践方面来看,习近平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最近一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专家认为,四中全会从党的角度强调法治建设,非常有必要,怎么样贯彻实施宪法,怎样完善立法,如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如何推进司法改革,党如何在法律框架下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绕不开这些话题。

2015考研政治大纲考点解析:热点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当前面临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定高点,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2、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二、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1、党的十八大报告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效率和质量上来。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点)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备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和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五个依靠)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①牢牢把握扩大内容这一战略基点

②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动现代化产业和新兴产业

③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④提高广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微小企业

⑤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15考研政治大纲考点解析:搜索周年大事记

考研政治考点

一、虎门销烟

众所周知,正是由于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这一年才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作为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导火索,林则徐在1839年发动的虎门销烟就不能不提,2014年正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75周年。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得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更让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林则徐发动的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这让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但虎门硝烟的确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这次禁烟运动也大大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考研政治考点

二、甲午中日运动

如今中日关系也是时政研究的重点,2014年恰逢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战争爆发前夕的中国处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沉沦的晚清时期,而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趋强盛。由于1890年的日本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迫切要求开展。而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则成为战争的导火索。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甲午中日战争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于中国的影响重大。

考研政治考点三、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201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同时五四运动知识点作为史纲中重要的考点,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由于它是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的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因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考研政治考点

四、“振兴中华”口号提出

当120年前孙中山先生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时,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刚刚成立。当1894年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时,并没有得到李鸿章的重视,一路的北上他更是看清了清朝政府严重的腐败状况。由此他深信和平改革决不能解决当前的中国问题。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孙中山草拟《兴中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兴中会的成立。其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考研政治考点

五、国共合作

今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90周年,国共合作的知识点颇多,希望考生引起足够重视。从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失败原因、独特贡献、教训、意义等各方面都可以考察。

在长达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以发生事件、事件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评价等知识点作为考研政治考点的现象非常常见,知识点纷繁复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常常摸不着头脑。查阅周年大事记是很好的复习方法,有助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找到复习的中的核心。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第二篇:政治

《论持久战》读后感

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论持久战》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问世,立时震动中国。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毛泽东 抗日战争 持久战 胜利 在近代风云中,中国,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中国人民打胜了人们解放的战争,为世界和平有突出贡献。而毛泽东这一光辉闪耀的名字,则散发着他作为大国领袖的独特芬芳。他首创了持久战、运动战等精辟的作战方针,为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他的持久战是如何想到又是如何发展和起效的,又是为何能节节胜利呢?

我带着这些问题看文章,读完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著名的《论持久战》,我不禁为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领袖所折服。他的远见卓识,他的独到精辟,不是一般人能够匹敌的。所以论持久战一文发表后无论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域,都广为流传。即使在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也产生很大影响,蒋介石也对《论持久战》十分赞赏,并将其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同时,《论持久战》的提出还产生了深刻的国际意义和生机活力。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高度评价。

然而,《论持久战》的问世,不是偶然和孤立的。《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在此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问题;1937年,又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提高全党干部素质、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毛泽东还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了《实践论》、《矛盾论》的演讲。对伟人来说,这样的写作也恐怕是空前绝后。敌之强,我之弱,使领袖充分认识到,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必须要发动千百万的同胞,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1938年,毛泽东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速胜论”、“亡国论”,科学和系统地指出抗战的必胜,也是在那个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直至沉思中右脚布鞋被火盆烧了一个洞,直至突然头痛一阵晕厥惊动了医生前来。终于,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论持久战》一出,立时震动中国。全文共论述21个问题。前9个问题,主要论述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后12个问题,主要阐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

《论持久战》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始终,用以说明中日战争过程和结局。《论持久战》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论持久战》用客观和全面的哲学方法论分析中日战争,辩证地阐述了中日战争的形势,毛泽东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互化的典范,他引用了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对中日战争的作如此分析:“(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泽东深刻地洞察出解决中日矛盾的关键在于矛盾双方内部要素的不断变化,揭示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指出:“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望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望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与此同时,中国虽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地位,然而“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这种进步性和正义性会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从而使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后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用客观的和全面的观点分析和比对中日战争矛盾双方的基本特点。

(1)敌强我弱:日本是一个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能力较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则是一个军力、经济力和组织能力较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2)敌退步我进步:日本帝国主义从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目的在于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霸占中国领土,这是日本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则与日本相反,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日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然取得胜利的主要根据。

(3)敌小我大:日本是一个小国,其人力、军力、物力、财力均感缺乏,战争是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中国则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广土众民,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4)敌寡助我多助;日本帝国主义由于是侵略,必然受到国内外坚持正义人民的反对,失道寡助;中国则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必然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坚持正义人民的支持,得道多助。

《论持久战》还阐述了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的唯物辩证法范畴。比如,用“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有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揭示了必然性和盖然性的辩证关系;再比如,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指明了本质与非本质的辩证关系,也透视出“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同样重要的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有,用“战争的目的,防御中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阐述了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等等。此外,《论持久战》还引用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特色的名句,来说明全面看待中日战争和采取合理的战略战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 毛泽东正是从敌我双方分析论证。“持久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胜利”,毛泽东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所以要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

有人说,这是当代的《孙子兵法》。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战争论》。毛泽东的特色,是以弱胜强。这是军事上最难做到、又是军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具体而言,“《论持久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两个首次。” 一是首次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二是首次提出开辟敌后战场。由此,“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国民党正规军大步退却时,我们依然在敌占区的每一个角落,拖住敌人的脚步,靠的就是游击战,全民皆兵!这是个奇迹。奇迹的创造,得益于信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这一伟大创新与应用在世界史上有独特的地位。《论持久战》的思想也会一辈辈传承下去,一次次散发魅力。《论持久战》及一系列抗战时期的毛泽东著作,无疑正是战胜侵略者、推动那个时代前进的思想伟力。分析完《论持久战》,我感触很多。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持久战呢?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经历一帆风顺的一生,也不太会有注定失败的一生,成功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受过无数困难与挫折的洗礼,不可能不废吹灰之力就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只要你有毅力,不怕失败,不怕挑战,成功近在咫尺。所以“速胜论”与“亡国论”都是错误的,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持久战。在一生中,我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正如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一样,人生或许有更多的时期,认清每个时期自己的任务,确立不同的目标,我们会过得更加充实。论持久战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那么在人生中,自己就是胜利之本,每一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选择怎么样的人生道路,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归宿,你,都是根本。我想,作为大学生我们现在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学习思考论持久战,去体会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它不一样的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我们的使命,不断的成长与提高。

第三篇:政治

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3. 如何正确被我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7.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

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9. 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10.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6---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1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 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1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14.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的新要求?(1)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其一,“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

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此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比如,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使用“人均”一词,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再比如,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内涵。15.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6.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8.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

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0.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21.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

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由“快”字当头到“好”字为先,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努力调动各方面科学发展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3.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其新型性在于: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性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总之,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中国能够较快地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极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第二,将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第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又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4.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保持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们进行的挑战,面向新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6.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27. 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自治的内容上,群众自治的事务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能够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上,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使得民主参与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基层群众自治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大学校,有利于培养具有公民

意识的现代公民。

第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活动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问题,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这种适应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部署上的适应和促进。我们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中,始终以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比如,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对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则是适应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产物,在解决城市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实践推进上的适应和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许多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的,既锻炼了群众的议事能力,又维护了群众的经济利益,体现了民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第四,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党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是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的;二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基本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领域向多领域逐步推开的;三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法律和法规,是逐步健全的;四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能力,也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从做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一步一步推进。通过基层的民主实践锻炼,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提高了参政议政能力,逐步学会了依法、理性地行使民主权利,这种渐进推进式的发展,避免了不切实际的极端冒进,降低了风险和成本,使国家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也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在稳定有序的基层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实践证明,没有渐进的民主建设,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

总之,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条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国家主导作用有机统一的民主自治之路,是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机统一的民主自治之路,是一条发展的渐进性与发展的创新性有机统一的民主自治之路,是一条培育人民的民主意识与维护人民的实际利益有机统一的民主自治之路,是一条实体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有机统一的民主自治之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8.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9.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0.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1.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

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分别反映了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主要任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应从统筹协调社会群体的利益、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扩大就业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纠纷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3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

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5.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36.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决不妥协退让,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37.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即使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那部分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但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民族资产阶级。-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8.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

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

39. 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这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的、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问题。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第二,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丧失了先进性,有些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有一个人会真心为你哭,她舍不得你走,那是件很幸福的事

第四篇:政治

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伟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杰出人物。他具有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魅力,融集中华民族种种智慧美德与共产党人的气质品格于一身,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宏博精深,吞吐日月。他曾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他的去世使中华大地有了亿万人侍立寒风哭英灵的旷古悲恸。当时已80高龄的胡厥文老人写的一首五言诗《悼念周恩来总理》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不以身代,凄然为国伤。”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许多人从心底发出以已之“灭”换周之“存”的愿望。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见一斑。稍后,丙辰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不怕高压,不惧邪恶,甚至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哀悼之情,谱写出一幕幕悲壮的史诗剧。

第一部分:中外各界人士对周恩来人格魅力的评价

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中,周恩来的人格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他在生前赢得人民广泛炽烈的爱戴,身后得到人民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和渊博的学识,以及过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品德高尚。他是我们党坚持党性的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典范,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体现了我们的党魂、国魂、民族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周恩来同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这是对周恩来一生的公正评价。邓小平同志说:“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李先念同志说:“周恩来同志这种为共产主义理想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以至在国际人士中,树立了忠诚、亲切、勤奋、坚毅、无私、无畏的崇高形象……中国共产党确实因为有周恩来同志而增添了光荣,中国人民确实因为有周恩来同志而增添了自豪感。”谷牧同志说:“回首往事,在人民共和国初建的那四分之一多世纪里,能有这样一位好总理,不能不说是我们党的幸事!是年轻共和国的幸事!是全国人民的幸事!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全党的尊重和全国人民的爱戴,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总理,作为一个不谋任何私利,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奋斗了一生的好总理,他是垂名青史,彪炳千秋的!”屈武老先生说,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乃人生不朽之盛事,周恩来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另一位党外知名人士说,长期以来,一提起共产党,脑子里就浮现出周恩来的形象;如果不是因为有周恩来,我们实在没法原谅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周恩来的高尚人格令“高山行止,景行行止”,人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从周恩来逝世后世界的舆论反映来看,他的人格魅力影响所及是超越国界的。当年联合国决定为周恩来的去世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有成员国代表以“此事没有先例”为由表示反对。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只有一位夫人?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受人民爱戴?在国外银行无一分钱私人存款?”反对的人无言以对,决定得以顺利通过。秘书长先生没有列举周恩来总理为中国革命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是讲了周恩来身上属于道德品格范畴的几点表现,正是这些看来不那么惊天动地的操行美德征服了“世界”,促使联合国作出了“没有先例”的决定。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二十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恩来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的一百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锐敏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伊朗《德黑兰日报》发表文章说:“凡是同周(恩来)会晤过的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无不为他的魅力、聪明、机智和精力所倾倒。”突尼斯一位朋友说:“全世界向他致敬,没有任何人唱反调,这是罕见的事。”德新社专稿说:“甚至周(恩来)的敌人也不得不尊重他。”

第二部分:

周恩来的高尚人格源于古老的东方文化这块沃土,是自身修养、民族气质、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与共产党人光辉品格的完美结合和集中体现,内涵极为丰富。现略述如下。

一 自强不息,正道直行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持正义、追求真理、讲求情操、崇尚气节的传统理想人格,培育了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强烈的正义感,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特别是在国家命运多舛、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总是以大局为重,用不屈不挠的斗争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命运。

周恩来从少年时代起就表现出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他12岁时(1910年)离开家乡,先是到东北的铁岭、沈阳读书,后又转到天津求学.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频仍,国家破败不堪。有一次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帐,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少年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不久他又在一篇作文中发表看法,认为中国要图富强,应该从根本做起,把教育办好。国文老师读到这篇作文后十分高兴,在卷末批了这样几句话:“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这时周恩来年仅14岁。此后,为了救国救民,周恩来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东渡日本,留学法国,追求真理,矢志不渝。“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临行前写下了那首抒发他青年时期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并给同学写下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当周恩来一旦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便以崇高的共产主义为其毕生的信仰追求,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周恩来从1919年参加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经历了许多艰难而又光荣伟大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上海工人武装斗争,南昌武装起义,白色恐怖的地下斗争,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抗日大后方的统战工作 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克服“大跃进”后的经济困难,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历程,其间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也有挫折和失误的苦闷,有的人退却了,有的人沉沦了。周恩来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百折不挠,遇挫弥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满怀深情地低声吟唱《国际歌》,坚信全世界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  2005-1-30 16:41 回复

219.153.6.* 3楼

二 敦厚宽仁、贵和持中与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宽阔胸怀

贵和持中,是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之一,并由此形成传统理想人格的一种规范,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注重和谐、和睦、和顺。所谓“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造成„和乐如一‟的局面。”和而持中,“中”是“和”的

界限。所谓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凡事去其极端而取其“中”,便可达到“和”。

诚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周恩来几十年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战场上枪林弹雨,谈判桌前唇枪舌剑,从没有胆怯过、退缩过,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 的斗争精神。然而对同志,对朋友真诚团结、宽厚大度在周恩来身上确实表现得十分突出。

周恩来早年在南开学校上学时,《同学录》中对他作过这样一段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周恩来温和诚挚、重友情的美德一

直伴他终生。李先念同志说:“周恩来的一个突出长处是„善于团结人‟。他确实能够做到团结一切应该团结和可以团结的人。他的这个特点,在党内早被承认,在党外更为著名。同他在一起工作,很自然有一种安定团结的气氛。”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早期历史,党

内高层领导频繁更替,主要负责人更是数易其人,这其中除了党处在幼年时期还不太成熟,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某些身居要位的党的领导人缺乏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广泛团结同志的大度胸襟;有的甚至压制不同意见、排斥异已,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致使革命事业屡受挫折。周

恩来始终不赞成那种事事斗争、处处斗争的“斗争哲学”,并在自已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以抵制。由于周恩来善于团结同志,协商共事,作风民主,因此从党的“五大”以后近半个世纪,他一直处于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然,周恩来之所以重视团结最大多数人,是为了同极少数敌人作斗争,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因此,这种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有利于革命事业成功的团结。马克思曾对拉萨尔关于无产者外其余一切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的观点进行过批判,主张无产阶级要搞“合唱”,反对无产阶级一

个阶级搞“独唱”,因为“独唱”则“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在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特别注意团结最大多数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并使之成为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周恩来不仅对反对过自己的人能出于公心,与人为善,搞好团结,如1930年

对李立三就是如此;而且能为了党的事业去争取某些曾陷害过自己的人。国民党要员张冲曾制造“伍豪事件”陷害过周恩来,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张冲赞成国共合作,共御外侮。周恩来从党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豁达大度,不计个人恩怨,与张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公谊而增友

谊”。1941年8月张冲病逝,周恩来亲往哀悼并致送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对张冲在团结抗战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件事在国民党上层人士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周恩来讲过,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

周恩来一生为党 的事业结交了无数的朋友,这些朋友把他看作引路人和知音,很多人通过与周恩来的交往认识了共产党。胡子昂说:“周恩来同志一贯十分重视并非常善于同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交朋友。他从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坦诚,虚心倾听朋友的种种意见,采纳朋友的良好建议。对于能够善意提出不同意见、大胆展开批评的朋友,他尤其欢迎并视为诤友。” 50年代我国畜产品公司经理、资本家出身的古耕虞说过这样的话:“周恩来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美国《时代周刊》40年代驻华记者白修德说,一见到周恩来,自己的

“怀疑和不信任几乎荡然无存。”

 2005-1-30 16:41  回复

219.153.6.* 4楼

林则徐曾拟一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干仞,无欲则刚。”周恩来对同志对朋友,胸如海洋,容量极大。在具有海洋一般胸襟的周恩来面前,什么样的个人恩怨不能抛弃呢? 三 廉洁自律,心中无我与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高尚情操

不贪曰“廉”、不污曰“洁”。古人从政做官崇尚廉洁,而只有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清正为民。因此,历史上的包公、海瑞等清官廉吏的事迹向为万民传颂并受到后世敬仰。

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取得政权后理所当然地要做到清正廉洁,在这方面,周恩来的表现特别突出。

周恩来身居一国总理的高位,从不谋私。他平时外出开会或到基层视察工作,喝茶、吃饭、洗衣都是自己付钱。每次因私事用车或是去看望党内外朋友,都是自己付汽油费,若司机偶尔忘了记帐,还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在外事往来中,凡是以他个人名义而不是以国家总理名义给外宾的礼品,按规定可以由公家出钱,但周恩来总是坚持自己付钱。有一次外交部礼宾司要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向某国送蜜桔,鉴于两国的友好关系,礼宾司建议以周恩来个人名义赠送,说这样更亲切。周恩来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告,既然用个人名义送,所有费用均由他本人负担。当秘书把总理仅有的400元存款交给礼宾司时,大家都深为总理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所感动。有时他为了工作请党外朋友吃饭,也是自己出钱。他对朋友说:“这是小超请客。”周恩来一生没有任何额外收入,他从来不要稿费,平时稍有节余便多交党费,卫士知道的就有多次,最多的一次交了5千元。因此周恩来没有多少积蓄,更没有遗产。他去世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恩来选集》,出版社给了3万元,邓颖超同志考虑到总理生前从不要稿费,而他又一直惦念着延安人民的生活,便把这3万元稿费送给了延安老区人民。

周恩来从不收礼,外宾送的礼品一律交公;国内送的礼品一律退回,不能退的就付款,然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周恩来家乡人民为表达对总理和邓大姐的敬意,淮安县委曾送过一点不值钱的土特产。第一次是藕粉、莲子、工艺品,由县委托人顺便捎到北京,不便退回,周恩来收下后当即委托办公室写信批评淮安县委“这样做是不好的”,并附寄了一份《中共中央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让他们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同时汇去一百元,大大超过所送实物的价格。第二次县委送了点茶馓子,是县委书记上北京开会带去的.周恩来委托办公室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又带给县委一份中共中央不许送礼的文件,亲自在上面批示:“请江苏省委、淮阴地委,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认真阅读一下,坚决照中央文件精神办!”此后淮安县委再也不敢给总理送东西了。

周恩来没有子女,但他对自己的亲属、晚辈要求很严。亲属有困难,他或者给予经济上帮助,或者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以公为私,这是严格的。”他唯一的胞弟在20年代曾投入大革命洪流,解放后是政府工业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后因病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被有关部门安排到内务部任参事。周恩来为此向内务部部长曾山多次提出意见,又在大会上讲了这种事,说他的胞弟既“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就应该按规定办理因病退休”,不能当参事“拿干薪”,“如果他因此生活上发生困难,我个人给予补贴。”并说“我讲的不是客气话,是要让你们按规定去办的。”后来他的胞弟周同宇提前办理了因病退休手续。

周恩来的侄子周尔辉在北京当教员。为了照顾夫妻关系,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有关方面打算把周尔辉的妻子孙桂云从淮安调到北京。周恩来知道后说,照顾夫妻关系为什么不能从大城市调到小城市?后来由邓颖超出面给侄媳做工作,组织上调周尔辉到淮安县中学当一名普通教员。当我国开始实行机关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时,周恩来又教育侄儿周荣庆下基层,由北京到河南当了农民。后来周荣庆当上拖拉机手,在农村成了家。在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时,周恩来又教育和鼓励侄女周秉建到内蒙草原当了牧民,后来周秉建大学毕业又回到内蒙古大草原,并与蒙族青年结了婚,在内蒙安家落户。此事在人民中传为美谈。

  2005-1-30 16:41 回复

219.153.6.* 5楼

周恩来是党内透明度很高的领导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他多次讲过自己亲属中有劳改分子,这是指与他一同长大,小时候交情很深的一位堂兄。抗战时此人帮助我们建过电台,解放后仍留在铁路系统工作。1953年因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被判刑劳改。这个堂兄的孩子因家庭关系,入党后一直没能转正,1958年来找周恩来。周恩来帮助他正确认识家庭问题,鼓励他接受党组织考验,说“不能因为你是总理的亲属就去干涉”你的转正问题。这个堂兄的孩子后来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转为正式党员。

周恩来去世后,晚辈们在人大会堂听邓大姐传达总理的遗嘱:希望亲属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要到北京来。如果他们一定要来北京,应该自己花路费,一分钱也不要政府开支,不能有丝毫特殊。

周恩来个人生活极为俭朴,甚至可以说是“清贫”。建国后,他一直住在西华厅,这是一座前清留下的老式旧平房,柱子的油漆已经脱落,地是大块方砖。组织上几次要给他修房,均遭拒绝。周恩来睡的是普通木板床.他的衣服修了又修,补了又补.他出国从来不要置装费,总是自费做衣服。一次他出访开罗时,卫士们忙,使馆女同志争着给总理洗衣服,一看总理的衬衣领子、袖口都是后换上的,内衣还打了补丁。她们含着泪水给总理的卫士提意见:“总理代表我们几亿人民,你们怎么能让总理穿这么破的衣服?”一位女同志说:“是不是国内买衣服要布票,你们缺布票?”她出钱买了件衬衣送给总理,但周总理不收。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一向尊崇的清、正、廉、洁,在周恩来身上都有最完满的体现。

四 重民亲民,体恤下情与密切联系群众、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民为邦本,重民亲民,是历代进步思想家所尊崇的道德准则。唐太宗李世民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宋代朱熹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共产党人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理所当然地应时时处处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周恩来一生关心人民疾苦,密切联系群众、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称楷模。

在周恩来整个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最不能容忍那些高高在上、不关心人民疾苦的现象。1955年至1956年间,广西一些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一些干部对救灾未采取有力措施,饿死了几百人.周恩来听了这一事件的报告后,心情沉痛地说,事情的性质是严重的,“我们的国家制度所以优越,就是因为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我们的人民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不关心人民疾苦或者关心不够,那是不允许的。”他终生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以人民之忧为忧,以人民之乐为乐。因此,他最难过的事,就是看到一部分人民群众还未摆脱贫困。“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陪同外宾访问延安,看到延安人民生活还相当贫困,他难过地哭了,说:“我作为一个人民哺育的战士,一个国家的总理,我感到对不住老区的人民啊!”在场的干部、群众都感动得落泪了。在访问的间隙,他召集当地党政军代表开会研究如何把老区的生产搞上去。

周恩来关心着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从党内同志到党外朋友,从专家学者到一般文艺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从东北鞍钢到云南个旧锡矿的工人,从延安保安县婴儿死亡率到全国农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的地方病,从水旱自然灾害到地震的破坏,凡是与群众疾苦和生命财产有关的事,都牵动着他的心。1966年3月,邢台地震时,他冒着余震危险,几次到现场慰问灾区人民,指挥救灾工作。4月1日,他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一天没吃饭,一刻也未休息,连续工作,使灾区人民大为感动。

他关心工人,亲自过问“王铁人”的病情,要求医生经常向他汇报治疗情况;他关心农民,在遵化县“穷棒子社”与贫下中农促膝而谈;他关心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象参天大树,保护了一大批科学家、专家、学者;他关心干部,“文革”期间,冲破种种阻力,保护了大批干部;他不顾医生劝阻,抱病参加贺龙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接连七鞠躬,令在场的人涕泪交流。

  2005-1-30 16:41 回复

219.153.6.* 6楼

周恩来关心人民群众,从不放过一点一滴的小事。一次,他夜间乘车通过宽阔的长安街时,想到行人横穿街道时不安全,建议在路中央设置安全岛。雨后,他嘱咐司机小心行驶,不要把街道的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他住的西华厅墙外是14路公共汽车站,汽车往来,上下车很吵,有人建议把汽车站挪开。周恩来说,我们办事要从人民方便着想,不同意挪。直到现在,14路汽车站还设在那里。

周恩来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1975年3月一次大手术后,身体十分虚弱的周恩来把医生叫到床前,问:“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并交待,“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还关照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

志吧,那里更需要你。”

鲁迅先生说过:“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在饲养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周恩来正是这样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人。

五 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与勤政高效的工作作风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即面向现实,重视务实,因而朴实无华,实事求是历来是中国人的认识原则和道德信条。

作为彻底的唯物论者,周恩来“一生的认识和行动都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准则。”他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考虑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周恩来早年在一封信中说他旅欧求学的主要意旨是:“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用之于吾民族间者。”他还表示“我求真的心又极盛。”

基于这种认识,后来他坚定地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指导,用以指导自己的一切实践活动,做到既敢想敢做,又尊重客观规律,不超越实际,不做“狂想主义者”。

1956年,周恩来针对当时出现的“左”倾冒进情绪,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得出了不能提早宣布实现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这条科学结论,并及时对那些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坚决压缩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免遭重大损失。“大跃进”时,周恩来对下面报来的浮夸数字不相信,但苦于得不到实际材料。于是他就利用各种机会,找一些能向他说真话的同志个别询问,了解国务院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向党中央和汇报。

周恩来经常教育党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讲真话。他针对一些人爱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只喜欢表面韵轰轰烈烈、不愿意踏踏实实干工作的现象,强调“要做实实在在的事,做实事,收实效,才会对人民有利。”“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

周恩来是人民忠实的公仆,也是勤政高效的公仆。他在工作上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在日理万机中送走一个个不眠之夜,迎来一个个繁忙的早晨,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从不午睡。周恩来规定,从白天到深夜,凡有重要事情,无论他是在盥洗室、办公室、会议上,还是在睡眠,都要随时报告。他疲倦了,就走一走,或是用湿毛巾擦把脸。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就在汽车里吃点干粮。他患癌症后仍然忘我地工作,从1975年3月至9月间,他还和各方面人士谈话、谈工作102次,会见外宾34次。

周恩来常说,共产党员“应该象牛一样努力奋斗”。1966年春节,他对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说:“一个人应该不怕死.如果打起仗来,要死就死在战场上,同敌人拼到底,中弹身亡,就是死得其所。如果没有战争,就要努力工作,拼命地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国家和人民。

六 博闻强记、睿智豁达与灵活高超的斗争艺术

智慧力量是保持和实现传统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德”人和“贤”人同时也是“智”者。非如此,怎能担当“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大任?

  2005-1-30 16:41 回复

219.153.6.* 7楼

周恩来积几十年革命斗争经验,形成了他那超群的智慧和非凡的斗争艺术,并因此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和崇拜。

周恩来一生接触过成千上万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不为他那渊博的学识、丰厚的阅历、非凡的气度和超人的记忆力所倾倒。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几个动人的例子。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在异国他邦,对周恩来的高度评价也不鲜见。本文第一部分摘引的几例便是,下面不妨再摘引几例加以佐证。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社论称:“在近代中国政治领袖中,周恩来是以辩才最佳、手腕灵活而最善于排解冲突意见的人物著称于世……他灵活的手腕配合着坚强意志,充分显示出其公私分明的态度,获得朋友及敌人的一致尊敬,实在是历史上罕见的领袖。”尼日利亚一位叫阿贡的人说:“他(周恩来)显示出的才能使得同他接触的人都大为倾倒,他极富幽默感,善于掌握情况,他的坦率的态度以及他对历史和哲学的深邃的领会是惊人的。”苏丹《新闻报》社论称:“他(周恩来)无疑是一位灵活的政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国家领导人。他谈吐文雅而充满了魅力。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辩才。”

周恩来真正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他的才智气度是从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的,在那次会上,他把革命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给国际上企图孤立中国的势力以有力的一击。

周恩来灵活高超的斗争艺术还表现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林彪、“四人帮”的抗争上。原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同志写过一篇题目叫《大树参天护英华》的回忆文章,记述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在自身安危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使他们免遭林彪、“四人帮”的毒手。读后令人感动不已。林彪折戟沉沙以后,中央决定解放一批受到林彪一伙迫害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当时主持政治局会议的周恩来针对江青一伙的胡搅蛮缠和从中作梗,便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一个一个提出来通过解放。一般情况下每念一个人的材料,江青、张春桥都要发表反对意见。周恩来从不在会上与江青公开争论,只是找准时机在要害处说一两句,江青一伙就争不起来了。如果江青一伙诬人太甚,乱扣帽子,周恩来就用很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然后反问一句:“这个事能扣这个帽子吗?”至此,江青哑口无言了。当时在微妙的政治形势下,军队高级将领的解放工作基本上是周恩来点一个解决一个,而周恩来点将的方式又十分巧妙,常常在会上突然问一句:“X X到哪里去了?”“X X是怎么被打倒的?”一句话便提出了一个或几个将军的解放问题。就这样,前后共有175位将军在不长的时间得到解放。

周恩来高超的斗争艺术,源于他深厚的马列主义功底,源于他对客观情况深入细致的了解,更根本的是源于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周恩来人格的内涵不仅仅限于以上六个方面。可以说,中华民族所有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所有的高尚情操在他身上都有非常完美的体现。他是传统理想人格与共产党人光辉品格完美结合和集中体现的光辉典范。

第三部分:周恩来人格魅力形成的原因

一般认为,理想人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赖于自身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周恩来人格的形成,主要也是由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从客观上看,中国是一个有5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理想人格影响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贤人名士。塑造理想完美的人格是历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出身于人文荟萃之地封建仕宦家庭的周恩来自幼不能不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绍兴周家是一个世代聚居的大家族。说来有趣,鲁迅(周树人)也是出身在这个家族的。1938年10月,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的纪念会上,周恩来曾提到过这件事,他说:“在血统上,我也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是出身浙江绍兴城的周家。”到了周恩来祖父周殿奎(字攀龙)一辈时,他这一家就离开绍兴,迁到江苏淮安。

  2005-1-30 16:41 回复

219.153.6.* 8楼

周恩来出生地淮安,历史上商贾云集,书院林立,人文荟萃,与苏州、杭州、杨州齐名,为京杭运河沿岸四大都市之一。从楚汉相争到明清盛世,淮安出过许多有名的文臣武将。这里是辅佐刘邦开“四百年帝业”的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的故乡,出过击鼓抗金兵的巾帼女杰梁红玉,御敌抗英捐躯虎门的关天培以及一代文学巨匠吴承恩。城内现有汉韩侯祠、梁红玉祠、关忠节公祠、吴承恩祠等。淮安的人文历史对少年周恩来影响是很深刻的。

周恩来祖父周殿奎早年当过师爷,晚年做过一段时间山阳县(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的知县。到了周恩来父辈时,家庭经济情况已相当衰败,算是一个没落的封建仕宦家庭。

周恩来生母姓万,人称万十二姑。她性格开朗,精明果断,很有办事能力,婚后生了周恩来和她的两个弟弟。周恩来不满周岁时,为了替病重的叔叔“冲喜”而过继给叔叔为子。不久叔叔病逝,周恩来便跟着嗣母(婶母)陈氏生活。陈氏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读书人家,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在诗文书画上都有较好的修养.那时陈氏才22岁,因年轻守寡,从不外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周恩来4岁时,嗣母就教他识字,5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周恩来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就把他叫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空暇时就教他背诵唐诗宋词,给他讲,《天雨花》、《再生缘》等故事。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离开过她。嗣母的教育以及她身上体现出的中国知识妇女贤淑文静的品格对幼年到少年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影响是异常深刻的。40年后,他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他又说:“嗣

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他还讲过: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响的。

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母亲、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外祖父家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私塾里读书。外祖父万青选当时任清河县知县,家里藏书很多,周恩来能够大量自由地阅读。外祖父家人口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矛盾,常要请周恩来的母亲万十二姑去调解,周恩来常跟着母亲去,学到许多办事的方法。

此外,周恩来幼时,嗣母陈氏还给他请过一位出身贫寒的乳母蒋氏。在这位勤劳、耿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哺育教养下,幼年周恩来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当了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时常回忆当年乳母领着他在两个宅院之间那小小的水井旁栽种腊梅、雪松、翠竹的情景。

后来,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9岁的周恩来就肩负起支撑门户、照顾两个弟弟的重担,从而磨炼了同他的年龄似乎很不相称的那种精明果断、富有条理的办事能力。直到他12岁时应四伯父之召到东北铁岭、沈阳上学才离开故乡。这次离家远行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早期(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对日后的人格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从周恩来的出身及家庭文化对他的影响不难看出他人格形成的痕迹。后来他参加了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他那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人格融入共产党人的品格修养之中,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周恩来逝世后,日本一位叫林慧儿的学者撰文这样评价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可以说,生在江苏省淮安,长在东北沈阳和河北天津,这也许给周总理幸运地提供了北方人有南方人的性格,南方人有北方人性格这样一种兼而有之的坚韧与灵活的机会,而且有过日本和法国留学的经历……更加关系到周总理的成长。再加上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动荡时期以及在成立之后必须着手从事建立国家机构和充实核心部门的工作,结果这些都使周总理的品格更为炉火纯青了。”

第五篇:政治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决定》指出,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这个日子都会开展哪些活动呢?专家认为,至少可以有七种形式组织宪法日活动。第一,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宣讲宪法知识 ;第二,组织公务人员向宪法宣誓;第三,开展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第四,宪法知识竞赛;第五,宪法征文;第六,通报违宪违法的案件;第七,电视台或者网络组织晚会等与宪法有关的多种文艺活动„„不管哪种形式,活动核心都是让宪法权威深入人心,树立公民的宪法意识。

设立“宪法日” 体现宪法自信

焦洪昌

2014年12月02日13:47 来源:北京日报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据此建议,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设立宪法日是国际惯例。在现代法治国家,宪法是最高权威,很多国家大都以宪法日这种形式纪念宪法实施。设立“宪法日”培养的是对宪法的认同。国民对宪法的忠诚,是加强对宪法的敬仰和敬畏的主要方式。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但没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定位很高,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宪法的自信。这种宪法自信非常重要,因为这凸显了宪法的崇高地位。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在每年的12月4日也会对宪法制度有一个反思:政府思考如何依宪治国,民众思考如何对宪法忠诚。

“宪法日”不光是简单的让人们知晓宪法的宣传,而且将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效果使社会各界深化对宪法内容和效力的直观感受,并以此促使宪法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宪法权威和宪法实施得到落实。比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日子,对公众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一天通过对一些侵权、欺诈等违法行为的集中曝光,既让大家注重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社会公信和企业的诚信。相信宪法日也会有这样的影响。

新中国宪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4年12月03日09:15 来源:法制日报

历史会记住这个瞬间: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3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1982年宪法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在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上,1982年宪法的制定,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形势的召唤

在1982年宪法制定之前,我国曾先后制定过三部宪法。1954年制定的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1975年制定的宪法,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很多错误的观点。而粉碎“四人帮”后制定的1978年宪法也受到“文化大革命”较大的影响。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和1980年不得不接连对1978年宪法作了两次个别内容的修改。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制定一部新宪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长期从事法制史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在其所著的《中国宪法史》一书中,对1982年宪法出台的背景作了介绍: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次会议提倡实事求是,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开始了改革进程,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形势发展要求制定一部新宪法取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所制定的1978年宪法。

1980年8月30日,党中央向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修改宪法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

顺应时代呼唤,制定新宪法被提上日程。

历时两年出台

1982年宪法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产生的。

1982年11月26日,宪法修改草案被提请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真代表宪法修改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这次宪法的修改、讨论工作前后进行了两年之久,是做得相当认真、慎重和周到的。”报告介绍了宪法修改的过程: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主持修改现行宪法。宪法修改委员会和它的秘书处成立以后,经过广泛征集和认真研究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于1982年2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用九天时间对讨论稿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部分委员、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领导人,中共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门、人民解放军各领导机关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负责人,也都提出了修改意见。1982年4月,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又进行了九天的讨论并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次全民讨论的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影响之广,足以表明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界人士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热情的高涨。通过全民讨论,发扬民主,使宪法的修改更好地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讨论中普遍认为,这个宪法修改草案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合乎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全民讨论中也提出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意见和建议。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草案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许多重要的合理的意见都得到采纳,原来草案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动,具体规定作了许多补充和修改,总共有近百处,纯属文字的改动还没有计算在内。这个草案经宪法修改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历时五天逐条讨论,又作了一些修改,于1982年11月23日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

彭真指出,宪法修改草案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他谈到,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整体已经消灭,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工作的重点和方针,必须适应这个基本特点作出重大改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这个宪法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彭真说。

1982年12月4日,宪法经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公布实施。

彰显中国特色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年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5章组成,共138条。它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深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宪法在序言中明确: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宪法在序言中突出明确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宣布“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982年宪法,是一部让人感觉面貌一新的宪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修宪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认为,篇章结构的调整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凸显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反映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在宪法内容上,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确认了四项基本原则;增加了“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内容;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司法制度,增加了基层自治制度的规定;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任期制度,废止职务终身制也是1982年宪法的重要贡献之一。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这次修改宪法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如,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就是要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从而树立起新的社会道德风尚。

1982年宪法还强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将原来属于全国人大的一部分职权交由它的常委会行使。如,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有权制定法律,并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后,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现行宪法又经历了四次修正,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

2014年11月1日,在新中国宪法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助于更好地传播宪法精神,提高公民法律信仰和守法意识。相信随着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提升,法治观念必将更加深入人心。(【习近平: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新华视点

下载政治相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相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

    高2012级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余篇。这形成的时期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初一部分: 专题一:学会自我保护,保证健康成长 材料: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一男子持刀杀害8名小学生„„„„ 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

    2015政治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必修科目)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

    政治(精选合集)

    2017—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7. 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呢?弟子答不......

    政治

    传统文化 41.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

    政治文档

    2.2016年1月16日,在中方倡议和积极努力下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举行开业仪式。该行一共有57个创始成员国,除部分亚洲国家外,还有欧洲、大洋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国......

    政治..政治...

    1. (读上图,回答问题。 (1参考答案:2)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 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1)人的需......

    2014政治

    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 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