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应该讲述好自己的家族史
中国人应该讲述好自己的家族史
追寻家族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我常常感觉,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接收到很多片段化的信息,却不太花时间去研究历史,包括自己家族的故事和历史。
拿我自己来说。由于较早去美国读书。对家族的了解仅限于小时候听祖父讲过的一星半点。比如他年轻时从湖南到了上海做茶叶生意。但他为什么要来,生意做得怎么样。我就不太知道了。再往前追溯呢。我就更不清楚了。
对于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遗憾。在这一点上,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人,做得却比我们好。
比如美国有一个特殊的教派摩门教,主要聚居在?q他州盐湖城,人数并不多。几乎每个摩门教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树”。里面悉数列出了所有家族成员的信息,久而久之,摩门教的官方网站竟然成了全美甚至全球最齐全的家族信息资料库之一。美国人对家族历史的重视程度也从中可见一斑。
我的另一位美国朋友托马斯?佩恩,是一位知名景观设计师,曾经在中国工作,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潘德明。
他所来自的佩恩家族,历史悠久――他的一位祖先是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之一,也是马萨诸塞州第一位大法官。
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墙上挂着一份《独立宣言》,每次经过时他都要驻足看看上面的签名。这是他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部分。
长大以后,他决心要填补更多的家族历史空白。他经常到摩门教官方网站和其它族谱网寻找家族成员的“蛛丝马迹”。不久前。他还在网上搜寻到太祖父约翰?布兰特?佩恩在19世纪写的一本航海日志,目前被完好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博物馆。
潘德明这才发现,佩恩家族其实与中国渊源很深。约翰在1809年就到过中国。在广州逗留了几个星期,由此结识了中国当时的成功商人伍秉鉴。通过约翰。伍秉鉴在1830年投资100万美元于美国铁路建设。是最早在美国投资的中国商人之一。
潘德明告诉我,他至今已经为家族填补了整整12代人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与家族的“连接感”空前加强。同时,追寻家族故事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也让他更加珍惜与中国的缘分。
潘德明对家族史的执著探寻,让我非常敬佩,也非常惭愧。其实,中国人有更长的民族发展史和家族演化史,但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家族文化”观念却慢慢淡薄了。
在全球化的同时,只有讲好自己和家族的故事,才能让中国人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第二篇:创业家族史
创业家族史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经常跟我说他小时候是如何奋斗,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次借李文胜老师的课题作业,综合性地把爸爸的创业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
七十年代,我爷爷是在我们家乡当地的食品站任站长,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社会资源极度匮乏(计划经济的年代有钱还买不了东西,日常用品还需要凭票供应),而且我们老家是在山里面,家里境况更是窘迫,所以爸爸十来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去山里面砍树,烧成炭,然后运到十多公里的县城里面去卖,维持家用。
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爷爷退休了,爸爸接替爷爷到食品站上班(那个时候国营企业和单位,儿子是可以接替父亲到工作的单位上班的),从一个小职员做起,没几年的时间,爸爸便熟悉业务,和领导、同事关系处理的比较好,慢慢地成为食品站的负责人。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没几个是能压抑内心的热情不去下海创业的,我爸爸也不例外,八十年代末,爸爸便辞去了食品站的职位,追随着下海创业的人潮,来到了深圳,带着他积攒的一些资金,承包起了一个小砖厂。那个时候的深圳就如雨后春笋,国家资金大力扶持,国外资金的入注,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爸爸的砖厂也算办的有模有样,但是好景不长。八十年代末的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让国外的投资人担忧这个刚开放的土地会就此夭折,大量外资撤离,高楼没资金的运作停建了,自然,建材价格一落千丈,爸爸的砖厂也就此破产,还欠下了一笔债务。
九十年代初,爸爸回到了原来的单位,从头开始做起,因为以往对业务的熟悉和积累的经验,没几年就当上了食品公司的经理,零四年的时候筹划兴建肉联厂,升职为商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肉联厂厂长,零六年的时候商业公司筹建旅行社,爸爸调任旅行社的经理,创造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几年后因城镇的肉类市场混乱,需要重新整顿一零年重新回到肉联厂兼任厂长至今。
脚踏实地地干,一步步从山沟沟里面走出来,这就是我爸爸的创业史。
第三篇:家族史调查报告
家族史
关注十八大 聚焦新农村
当代中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李振华
目录
摘要............................................................................................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2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3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5
新农村建设的成果....................................................................8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0
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1
新农村变化的感受.................................................................12
摘要
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作出承诺,让农民得到更多土地增值收效,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惠农政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手段,是共同富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因此农村生产发展,仍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百姓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党的工作的基本尺度。农村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农村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村民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能够让农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建设的重点,也是建设的难点,我们作为新农村的一份子,不能只是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更要发挥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为此做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了解,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起,党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家电下乡、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新农合、新农保……项目纵多,投资巨大。但由于配套政策的不够健全和市场监管的力度不够,部分资金流入了不法商人腰带中,农民需得一定实惠,但效果不够明显,城乡差距缩小还不够明显。而且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
从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2、主要目标
在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修编的基础上,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100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1)生态宜居村庄美。
3(2)兴业富民生活美。(3)文明和谐乡风美。
3.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2)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
(4)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点,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突出乡村特色。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防止中心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6)坚持以县为主,合力推进。省市两级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督查,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一、实施村庄建设工程
1、修编村庄布点规划。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科学确定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与城镇规划体系相衔接。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2、重点建设中心村。以村庄布点规划为依据,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化为方向,培育和新建中心村。扎实推进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利用。
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1、整治农村生活环境。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等多种垃圾处理模式。结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程,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状况。
2、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推进田、水、路、渠综合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3、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以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村村绿”和绿色家园示范建设活动,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 道路林荫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生态涵养功能。
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
1、发展特色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重点支持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3、发展农村服务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4、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5、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各地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
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数量不减少、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集中连片整治的方法,整村推进,全面 6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提高高 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
3、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应缴纳而留给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耕地占用税全额用于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
五、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统筹建设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3、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护,发掘、保护、开发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具有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
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农村刺绣厂房
西藏新农村的小洋房
新农村图书馆一角
新农村的生态农业
新农村里的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重返校园的孩子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新农村的“二十字”目标缺乏清晰性,不能唤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虽然是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话题,但发展到什么水平,富裕到什么程度,显然模糊不清。“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让人感觉平淡,难以打动人心。为此,大家期待中央为新农村提出一个更加醒目而动人的目标。
2、政策落实不到位,新农村建设成果不能共享。
(1)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一定数量的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大收入少,导致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村出现空巢现象。
(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对农业的科技支持不足以达到发展科技农业的需要。再次,由于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致使对于农村引进的产业不加以限制,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3)新农村建设过分强调速度,实际的达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些优秀的农村文化遭到破坏,出现千篇一律的农村格局,毫无新意和持续发展可言。
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多元投入力度。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改为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大力整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中心村,兼顾治理自然村。
2、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耕地、山林、水面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招商引资、作价入股等形式,发展二、三产业。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扩大“阳光村务工程”成果,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4、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市、县(市、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核,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新农村建设的感受
作为当代一名农村大学生,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和幸福,因为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致富了农民,也给农村孩子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怀着感恩的心情来谈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感受,回首近几年来农村的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崛起的小楼房,多起来的私家车,电脑的普及,真的是有点不敢想象。农民富了,乐了,心情也好了,对党的情感也更深了。
不过,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的幸福,还有幸福背后的隐忧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出去求学,可是学成归来的人却越来越少,农村发展和延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大多数的人向往外面世界的美好纷纷外出求职,绝大多数老人空守农田,农村老人成为又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农村里的差别也很大,有些人确实富了,可是却不曾以富带贫,导致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农村贫富差距拉大也日益明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反而要更加重视并用实际行动去解决。
我仅仅就自己的看法而言,我觉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有几年时间回到农村,支持家乡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锻炼我们做事的能力和品质,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机遇和回报家乡的机会。其实哪里都是有机会的,就看我们是否真正利用了它的价值。
第四篇:家族史(xiexiebang推荐)
家族史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 摘要:
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是逝去的时间,“那时候”祖父祖母是怎样一路走过到如今呢?
梁氏,是个十分古老的中国姓氏。明清时期,梁姓已遍布全国,且以广东、福建、浙江为主要聚居地。我们家就是梁氏的后人,现居住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一直以来,我对自己家族的历史都十分好奇,但也从没开口问过父母,只有偶尔听奶奶提起过“那时候”,“那时候”对于我来说该是很久很久之前吧„„
关键词:历史;艰苦;如今 梁姓源流: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王嬴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
得姓始祖:伯益。相传颛顼帝有一孙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后生了大业,大业娶少典氏之女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复续嬴姓祀,伯益便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西周时,因其后裔中秦仲父子征讨西戎有功,周宣王封秦仲次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建立梁国,立为国君,称梁康伯。公元前**一年,秦穆公攻灭梁国,梁伯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梁姓,伯益也就成为梁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
梁姓支派较多,但据史料所载,其最早发源地当是今陕西一带。晋代以前,梁姓多集中于北方居住,且以西北为主要分布点。秦汉时期,梁姓散居于山西,据载,汉景帝时,有梁林任太原太守。汉末,山西梁姓迁往陕西耀县、富平一带。汉平帝时,梁姓集中于安定(今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分地区)、扶风(今陕西关中西部一带)地区。其中安定梁姓最为旺盛,成为当地一支望族。此时,天水一带也有梁姓郡望,为少数民族改姓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而南迁者络绎不绝,梁姓自然也不外其列。据载,西晋“永嘉之乱”时,有梁芳率家族随晋南迁于浙江杭州与广东河浦之间。又有梁遐开基福州,被视为闽、粤始祖。此时,梁姓遍布南方的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一带。隋唐时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大的发展。宋元时期,由于金兵及蒙古军队的入侵,致使梁姓又一次大举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梁姓在南方的繁衍发展。明清时期,梁姓已遍布全国,且以广东、福建、浙江为主要聚居地。今日梁姓以广东为多,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占全国梁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四。
主要内容:
我们家就是梁氏的后人,现居住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一直以来,我对自己家族的历史都十分好奇,但也从没开口问过父母,只有偶尔听奶奶提起过“那时候”,“那时候”对于我来说该是很久很久之前吧„„
高二那年,在整理爷爷遗物的时候,翻出了许多“以前”,还看到了传说中的家谱。我慢慢翻开那“泛黄的历史”,上面的每一个名字,只是一个名字吗?不是的,是逝去的时间,是历史,也是我看不到的过去。一页一页地看着,我惊讶着过去家族的强大,也感叹着今天的人丁单薄,以前,是十几户的人家组成一个家族,但到了我父亲这代,就只有我和弟弟两个子女了,父亲也只有一个姐姐,即我的大姑妈,也只有一儿一女。翻看着族谱,翻到了祖父那代,不知为何是空白的,我带着疑问,跑去问父亲。
听了我的提问,父亲他跟我说了,他也是不太清楚的,说应该是60年左右,那时的父亲还没出生,奶奶是64年生的父亲,那是大饥荒的时期,周围都是荒地、一片萧条。
当时国家进行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1960年,是大饥荒时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其时国内盛行“浮夸风”、“大跃进”、“放卫星”,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生产口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等,各地虚报产量、土地亩产越报越高,导致缴粮多而农民自留粮太少。1958年丰收后,各地虚报产量,导致农民生活难以为继,此情况引起了中央的注意。1959年的庐山会议,原本就是要纠正政策路线的“左倾”,但由于会议期间彭德怀所上的“万言书”,指出了当时存在的严重问题,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会议遂有“纠左”变成了继续“反右”,最终使问题越发严重。自1959年夏开始,全国开始大面积干旱,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缴粮任务却日益增多,出现全国性粮荒。其时与苏联交恶,苏联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资金、设备,导致国内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自1959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大范围“非正常死亡”,即饿死现象,尤其是河南、安徽两省,出现大量人民饿死现象。父亲说,他本来也是有两个哥哥的,据说也在那时被饿死了。奶奶当时都顾不得心痛只有继续拼命活下去,树根,草都吃过了。1962年,党中央痛定思痛,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调整、发展、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后来经济才开始好转。
我不能说什么话安慰父亲,什么都没经历的我,也不够资格,只在心里留着深刻的话语。我又问了母亲小时候是怎样过的。母亲也笑笑说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很苦很苦。外祖父有五个孩子,母亲排第三,而且外祖父还要养活自己去世的兄弟留下的两个儿子。我惊讶了一下,心想,那时的环境应该也不好吧,外祖父一个人该熬得得多辛苦才能把孩子拉扯大啊。然后想到外祖父的兄弟是怎么去世的呢?母亲说,是生病过世的。只能说医疗机构在那是也是少的吧,医生的能力也不如现在,没钱看病也是最大的问题。
我想起去世的祖父,他似乎还坐在摇椅上给我讲过去,我很后悔那时为什么没好好听一下,那是祖父用他一生来诉说的啊!对爷爷我一直都是有点畏惧的,但他确实真的对我很好很好,不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真的对我这孙女是满意的。父亲说祖父当过国民党的军师,写得一手好书法,是个有文化的人,祖父和兄弟们都是在香港出生,后来才回到新兴的,出生在动荡时期的他,还是有好好学习。十四五岁的时候随曾祖父又去了香港打工,后来的事也不太清楚了。直到和祖母结婚,才又回来了,生下了我的父亲及其兄弟姐妹。
祖母也是受了很多苦的人,到现在她还是十分简朴,一点一滴都不浪费。说起祖母,16岁就嫁入了梁家,当时,她还是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学生。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16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想些什么,在香港和我的祖父相爱,不顾家人的反对跟着祖父,嫁到了新兴,我的曾祖父还为祖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于是,祖母穿着新衣,坐着花轿嫁进了梁家的门。
一个十六岁的女子,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反对远离家乡,在那个盲婚哑嫁的年代该多令人佩服。
结婚后,经历过抗日艰苦时期,日子一天天地熬过去了。随着儿子的长大,女儿的出嫁,家里的生活逐步有了改善,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1984年,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凡是符合“四个条件”的家庭可以拿回过去的房产。之前是曾有间大屋的,但成了生产队的粮仓。祖父祖母又重新回到了梁家大屋。
经历了兴衰沉浮、荣辱生死,祖母在当年的豪宅里面过着平静的生活。父亲每天煲粥煲汤送来给祖母。比起年轻时所受的和中年所受的困苦,现在的生活算得上是幸福了。
但是,二十多年前不小心摔伤的腿痛,有时候还会发作。时常叫我帮她擦油。如今,祖母要靠着拐杖才能在院子里走走路。88岁的她思维清晰,神清气朗,风采依旧。
偶尔抽支烟,看一下电视,就是祖母最大的消遣了。让她唯一觉得遗憾的,是没能实现她年轻时候的理想,那是她也文化高,是想做医生的,可过去已经过去了。
总结:
以前的事,在这位经历过无数**的上一辈看来,已经是过眼云烟,不值得再提了。我只有听着前人的话语,跟着前人的脚步,在现在这安定的年代继续上一辈的生活。
第五篇:中国人应该如何学英语
中国人应该如何学英语——访英语教学大师赖世雄 教授
“学英语没有捷径,勤查字典,让嘴巴忙碌起来,每个人只要能够做到这些,谁都能学好英语。”
“学语言跟天赋没有关系。能学会中文,怎么就学不会比中文简单得多的英文呢?”
“ 体验英语 共迎奥运 ” 北京市民讲外语系列公益讲座现场,一位来自台湾的教授被热情的群众团团围住,他的话不时引来群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微笑,他是谁?他就是闻名两岸三地的英语教学大师——赖世雄教授。
赖世雄,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和英语教学双硕士,台湾著名杂志社常春藤英语杂志社总编及社长,曾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学达十二年,被《中国图书商报》评选为十大名师,同时又是北京市政府英语活动周主讲教授。在长达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及研究生涯中,形成了轻松幽默的授课风格,深受广大学生及听众的喜爱。有听众形容其 “ 把英语讲得很易懂,又很有趣 ”!
不用功就像赖家老大一样
小时候,赖世雄家境不宽裕,他经常帮父亲卖面、送面、洗碗,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再加上无人督导,功课也不出色,而有些自卑。高中时,赖世雄参加学校的爵士乐团,有一段时间下功夫学英文,目的是唱热门歌曲,但是学不精,学三个单词忘两个。看不懂音标,每个生词都标上注音符号。“ 反正我又不是美国人,学那么像有什么用? ” 这是赖世雄经常安慰自己的一句话。大学联考,英语只考了7分,考大学失利后,赖世雄转考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爱玩的他,每天只盼着过周末,从不为自己的前途发愁。邻居教育孩子的时候常会说:“不用功就像赖家老大一样。”父亲对于孩子不思上进,感到很痛心,却也无可奈何。
军校对学术不是很注重,每天有艰苦繁重的训练任务,有一位学长对他说,当你在这么一个枯燥的环境中,你从早到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那么艰苦的训练和磨练就成为正餐之外的小点心。听了这句话,他受了启发。“ 我当时一心想要当新闻记者,买了很多书,本来只是想试试看,结果开始学习以后,就有一个理想在我眼前招手,我就想四年以后说不定我能考取专业的新闻人员的执照,会很有前途。”
“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英语
赖世雄爱上英语,是在军校一年级。有一天,美国西点军校师生来访,班上没有一个学生敢与对方接触,对方讲什么,也无人答腔,气氛尴尬极了。突然有位曹姓同学,以流利的英语跟对方谈论起来,态度之从容,让赖世雄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一刻,贪玩的他突然开窍了,他下定决心要把英文学好。
他央求曹同学教他英文,对方一口答应,从此,赖世雄没有一天离开英文。其实赖世雄跟一般人一样,记性也不好,背了几遍还是会弄错,文法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不怕失败,每天不停地磨,他并以 “ 不要脸 ” 来形容自己学英文的精神。原来,学校附近有一所美国教会,每个星期日早上,赖世雄一定准时出现在查经班,他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随时抓住机会跟牧师对话;下午他又转到天母——早年美军居住的地方,挨家挨户敲老外的大门,免费替人家洗车,代价是主人用英语跟他聊天。
刚开始,赖世雄跟着同学到教会,从会话开始练习,但由于基础实在太差,单词听不懂几个,学习速度远不及预期。后来,赖世雄自己领悟到,我们自己学母语的时候,就是从 “ 牙牙学语 ” 开始。他开始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学起,“ 把自己退化成婴儿,就像学汉语拼音一样,这些符号搞得清清楚楚,将来发音才能字正腔圆。” 短短三个月,他 每天只学两到三个音标,用大的胶片反复播放,要求自己不用成人的思维来学习,不去理解,只是模仿,只是重复。三个月以后,他拿着字典就可以流利地读了,并且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的发音与众不同,更像外国人在说话。学会发音之后,他开始学会话,虽然身边很多同学会去报培训班,但他觉得读培训班,要经过坐车的劳顿,还要花钱,而且一个教室二三十个人,轮到自己讲话的机会很少。他就决定自学。他买了一本《中美五周会话》,从最简单的会话开始学。他把音标查完,就慢慢念,念熟以后,他就把会话丢掉,自己扮演两个角色,从早演到晚,不断地加自己的词,“乱扯乱讲”,活化会话内容。碰到外国人的时候,他现自己居然听得懂他们的一点对话。之后,他开始大量看文章,查完字典,就念出来,念很多遍之后把文章丢掉,用英文讲出来,讲到三更半夜,这培养了他以后能长时间说英文的能力。他用声音来记单词,而且因为勤查字典(四年读破六本字典),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能知道后面的词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这让他很兴奋。大三以后,赖世雄开始接触电台、办英文报纸、担任外文社社长,四年的大学生活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忙”。
在当时就开始每天念15-16 个小时英文,每天晚上2点或3点才睡觉的赖世雄承认,刚开始实在相当辛苦,但因为他不急,一篇读者文摘的文章是一段一段慢慢念,相关的单词、词组、句型、文法,“ 祖宗八代都把他搞清楚 ”,逐步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
后来,赖世雄总结自己当年的学习方法:第一个是善于利用零星的时间。“Make full use of every sigle unit of time”,你要把所有可能的一分一秒的零星时间都要利用。第二个少就是多,慢就是快。“Less is more, slow is fast”,很多人想把英文讲得流利,但是他忘了他还是婴儿,他的程度可能只是一两岁走路的小朋友,他想马上讲成年人的话,那是不可能的。第三个是持之以恒。“Never give up”,不放弃,持之以恒。只是三分钟热度的话,很难学成。
传播英语的使者
军校的学生有学习开车的机会,赖世雄就到地处南方一个小镇的中原大学学习开车。过了没多久,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 球,他 拿一个收音机收听现场直播的报道,并坐在院子里做翻译,有三四百个同学做听众。“ 虽然我翻译得并不是特别好,但我看到同学很依赖我的样子,所以蛮有成就感,我就想以后可以教书。刚好该大学理工学院的教工有个小女孩,对我说:‘ 大哥哥,教我英文好不好? ’ 我就爽快地答应了,教 她 和她弟弟,他们很高兴。虽然是免费的,但当时感觉当老师很好,于是我就在心里种下了以后要教书的 想法。”
大一的时候这个被女生忽视的男孩子,大三以后,就得到了不少小女生的青睐,这让原本自卑的他喜出望外,但是他告诉自己不能分心,不能谈恋爱。“因为埃及的马,眼睛看前面,两边都有眼罩罩住,怕他分心,不然的话坐马车的人就会很危险。所以,我就忍住没有谈恋爱,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
毕业以后,他偶然遇到一个小女孩,让他觉得她很善良,有一种想要保护她的愿望,很快,他们就结婚了。刚结婚的时候很穷,他就去台北士林一个叫中美英文培训中心的补习班去做兼职的老师。面试的时候,他因为太过紧张而干呕,正式登台的时候,也双腿发抖。最终,赖世雄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后来,担任了常青藤英语杂志社的社长兼总编,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了长达12年的教学节目,培养了很多忠实听众。他去地方演讲的时候,那些听过他节目的老人、孩子,热情地拥抱他,还不停地流眼泪。对于他本人,有怎样的收获呢?“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很多害怕英文的人,喜欢上英文,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我现在出版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上海方面的出版社希望我能够推出高考指导方面的书,出版工作很繁忙,不过,我是不会退休的,能把我小小的知识传播给年轻人尤其是身处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那些竞争公平性相对较差的地方的年轻人,对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现在从事广播教学的时间比较少,不过也不排除如果有机会,我会从事相关工作。”
16个小时之外的生活
如今,赖世雄教授差不多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多的时候会达到18个小时。公司的人都说,他不是人,是神。“我不是的。我喜欢我做的事情,我桌子上是很凌乱的,整天埋在书堆里面,我能学到东西。”工作压力如此之大,怎么样排解呢?他很喜欢听音乐,wddv这个电台24小时播他最喜欢的英文老歌,另外,他自己收集很多CD,有空的时候他就听听。他还喜欢摄影,到深山里面去,捕捉不一样的灵感。含饴弄孙的生活,是他的满足。“我喜欢孙女儿和小孙子在他的身上爬来爬去,看他们发呆两个小时,我都不厌倦。”
有一次,孙女拿到英语课外书,看到插图不仅眉开眼笑:“好好看哦”,可是,不久就嘟起了小嘴,来找爷爷,看着孙女愁眉不展的样子,赖世雄有些心疼。他发现,这本进口的英语读物上面,小小的故事里既有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又有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太复杂了,难怪孙女要皱眉头。于是,他打算用很单纯的时态,全部都是简单的独立句,来编一套教材。他跟外国人一起合作,编出了《赖爷爷亲子故事》,一共有十五本书。五本书学完之后,接下来的五本开始有过去时,最后五本开始有正常的时态,全部学完,就能达到小学六年级应该达到的程度。孙女喜欢上了学英语,而这本书一出来,就得到了家长的追捧,在台湾一直很畅销。
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
自从学英语以来,赖世雄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学校偶尔会有外宾来,通常找人来做翻译的时候,那么多学生,没有人敢讲,赖世雄敢讲,当场作交替翻译,因为他那时还做不了同声传译。当他做完翻译,外宾向我翘起大拇指的时候,他感觉自己非常神气。“更重要的是我们学校有女生,很多女生说一年级看不出来怎么样的人,结果到了三年级很棒。我本来是很自卑的人,没想到受大家肯定,心里美滋滋的。”后来赖世雄常常对年轻朋友讲,不要因为自己的外形抱怨父母,你好好读书,争气,这样无论是找男女朋友也好,还是做事也好,都能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件是一次应聘的经历。台湾有中国网络公司,相当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待遇非常高,英文考试的时候有400多人,包括外语系的系主任,还有从事外语工作多年的人。考试的第一关是上机器,让你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读《Time》杂志的一篇文章,结果刷掉了200人;第二关是笔试,第三关是口试,我居然得了第一。那时我很年轻,那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我发现学语言并不是一定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只要把每一个字词都搞懂,学习得法,那么很容易在这方面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自己并没有天赋,但我觉得我这几年的学习效果还不错。
等他年长的时候,还有得意的事情。他是广西壮族人,老家在广西横县。他在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英文教学节目的时候,他了解到很多像广西这样的偏远地区,还有很多想上进的朋友在听他的节目。“能够利用我小小的经验让他们得到感动,能继续向上走,我就很满足,很快乐。”有一次,当赖世雄在广播里说到,学语言跟天赋没有关系,可以怎么怎么学的时候,大连王兴宁小朋友的爸爸带着浓厚的山东腔就跟女儿说:“闺女,从明天起我要好好学英文,跟赖爷爷一起学。”父子俩甚至用英文吵架,蹦出“you pig”这样的句子,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吵架,而是为了好玩,营造说英文的环境。7个半月后,ABC都不会的王兴宁小朋友,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英文演讲比赛,得了少儿组特等奖。父亲看到女儿这么争气很高兴,他甚至用这种方式来办学。
记者:现在很多电视广播节目,面向的都是低起点或者零基础人群,那么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上班族,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呢?
赖世雄: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很多节目都是面向低起点人群。因为我们英语学习的人群呈金字塔型结构,底层学习的人永远是最多的,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要在电视做节目,需要有企业支付广告费或者购买时间段,电视台不得不把节目的受众范围拉大,因此,这样的学生永远是他们进行语言科普教学的特定对象。当然,基础水平的英语教学内容简单,比较好教,但是如果发音不准,或者教学方法掌握不好,就容易误人子弟,所以门槛既低也高。
中国人通常比较害羞,不敢讲话,因此,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或者在职进修的人,他们想学的通常就是口语。针对这些学生,不要以为会话就可以开口,不妨采用我的方法,自我学习。要尽量多读文章,然后用简单的英文来讲。一遍讲不好,就讲第二遍,第三遍,这样反复多次,最后一定是朗朗上口的。到处都有英文素材,所有的文章,你念到很熟,发音一定会很棒。具体可以归结为诠释法、翻译法和描述法。
第一,诠释法。不断诠释,可以用大量的辞藻,你学过的,不断运用它们在你的嘴巴,这样你就找到了交替翻译或者同声传译的门槛。第二,用翻译法。学校老师校长致辞的时候,你私底下把它翻译成中文。你可能只能讲很慢,老师讲八句,你只能翻译前两句,没关系。甚至拿着报纸也可以翻译。第三,描述法。把你身处的周围环境或者某些场面用英文描述出来。比如你到了英语角,你就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况、你想到的情况。
记者:提高职场英语,您可否推荐一下教材?
赖世雄:职场英语的教材,市面上已经很多了。不过,英语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是老外发明的,所以,要学英语,最好能使用原汁原味的教材。目前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比如朗文教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学英语花最少的钱,比如《China Daily》就是很好的报纸,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里面有中式英语,其实报纸在出版之前,报社都有老外做顺笔的。报纸上每期都有外电、社论、包括艺术类的内容,买一份就够了,看一年,单词都查完,从头看到尾,就够了。任何基本的用语、谈商业的、外交的、军事的、生活的、音乐的,常用辞藻全部在内,好好念完,然后用英文诠释里面的内容,那时,不光是让你学了好多单词,而且因为你勤查字典,知道了很多周边的用法,更重要的是,你在同外国人讲话的时候,随便谈一个东西,刚好你从报纸上多少知道一些。无形之中,将来你练习听力部分,就会高人一等。我常常讲,看英文报纸是最好的素材,对于那些大学毕业的人,打算要深造的人来说,尤其是如此。
记者:对于大学生,您有怎样的建议?
赖世雄:以台湾大学生为例,首先他们的英文水平较低。因此,在踏入社会之前,必须要把两个东西做好,一个是你的专业,比如你学医学技术的,在器材方面你钻研很深,第二个你必须把语言搞好。阅读当然很重要,但是口语表达也很重要。现在台湾和大陆,从目前的走势看,将来都会走向日本的英语教育模式。现在在日本,他们有一种考试,叫托业考试(TOFIC)。目前,大陆有10万人考,台湾已经逼近15万了。它和托福不同,考语法和听力方面的能力,将来会加上口语,但是它不会很刁钻。现在在日本,他已经取代了政府主办的日本的全民英检,所以将来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必须在听说读写方面能力要加强,尤其是说的能力。将来你在面试的时候,对方觉得你对自己的专业很精通,并且能够用英文侃侃而谈,找工作就不成问题。大陆学生的英文水平,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而落后乡村的学生英文水平就差一些。台湾的大学生,虽然英文水平不像大陆学生那样有明显的差距,但英文水平整体较低,而且逐年下跌。第二,抗压性比较弱。或许是因为曾经享有过经济的发展,家庭照顾比较好的缘故,压力比较不会承受,这是台湾大学生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状况。第三,求职危机意识不浓。因为物质比较丰富,玩的地方比较多,KTV、游戏等,求职的危机意识并不浓厚,所以在求职的时候碰壁,也已经来不及了。当然,名牌大学生是例外的。
如果大学生能从这几个方面早有意识,早动手,就会有利于今后的求职,这也是为什么高校请我去演讲的原因。我将自己的经历跟大学生分享,希望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启发。我常常讲,你也许现在失业了,没关系,你现在开始先把你的英文能力先打造好,比如很多企业认定托业成绩,990满分,你通过700分以上,人家会觉得至少你大学没有白读。当然最好是能考到八九百分以上。当然,这种分数的标准认定很难,不像新托福和旧托福认定的标准。比如说,旧托福,你要到研究所至少要550分以上,你能考到600分以上,650,那是最棒的。新托福,120分的话,你能考到100分,那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