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讲:如何写大纲(把握故事的整体布局和走向)
如何把握故事整体布局及走向
培训部分: 有话说
在发新文的时候我都会让你们把大纲和正文开头1万字发到我邮箱,这个时候很多姑娘会有疑问,说我不会写大纲,为什么一定要写大纲,我把文写好了不就可以了吗。
但是我想说,大纲是正文的基础框架,相当于高楼的钢架结构,没有大纲,楼会塌。每个编辑都会和作者强调大纲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才是大纲?
大纲是小说的基础?大纲是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这样说很笼统,或许很多新人作者都看不明白。你可以把大纲想象成一条绳子,一条路线,大纲只是一条路线,一条把你想写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路线,对小说主线剧情的分节概括。
大纲就好比一栋大楼初建之时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你只需要按照这个框架去把故事丰满起来。
可有的姑娘说了,我不喜欢给自己束缚,不喜欢写大纲,就算写了,最后还是和大纲完全不同。这个问题肯定很多人有同感,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你们可以仔细的听一下。重点部分 第一步
写个主线,明确自己要写个啥样的故事,俗称一句话简介。包含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果。
通常都是主角A遇到了主角B发生了时间C,经过一系列的努力D,最终结局E。
例:【开端】家境中落的女主A夏小爱在去谈合约的时候遇到了在同一咖啡厅的男主B荆南,男主欣赏女主内心的坚毅产生好感C。【发展】之后男主在自家公司的合作人中选择了女主所在公司,在几次合作后对女主心生爱慕。男主的父母得知之后极为反对,暗中寻找女主麻烦并且为男主安排了娃娃亲的女配蒋媛媛。【高潮】D男主为了和女主在一起暂时忍受了一些事情并让女主产生误会而离去。在将蒋媛媛和父母的压力解决之后,男主荆南千里追妻终于以诚心感动女主夏小爱。【结果】E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一句话】呆萌女和腹黑男为了爱情战公婆斗小三,最终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主线
很多故事的主线几乎是相同的,接下来就是看你怎么去以不同的方式达成同样的结果 这就是故事的主线,是你想要写的故事,接下来不管怎么写,至少你不会写成女配战胜了女主,和男主幸福生活在一起吧。第二步
列出你最想写的几个事件。我们称之为【关键事件】
比如
1、女配孩子掉了。
2、女主在峰会上一鸣惊人。
3、男主和父母决裂。
4、威尼斯水城的船上过夜。
假设这是你最想写的几个事件。他们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联系,你要做的就是将他们串联起来。用什么串联,根据什么串联?
我教你们的,是用因果关系,推出一系列的新的事件,就是接下来的第三步。第三步
写出关键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关键事件根据因果关系串联起来。我们称之为【必然事件】 对照刚才的关键事件
比如
1、【因】女配怀了别人的孩子,谎称是男主的,为了除掉孩子并在峰会上污蔑女主,让孩子以某种方式掉了。【果】女主在峰会上因女配的污蔑备受瞩目。女主拿出证据有力的回击,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在峰会上一鸣惊人。这是第一个必然事件,也是关键事件1、2 的联系。
2、【因】女主在峰会上因女配的污蔑备受瞩目。女主拿出证据有力的回击,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在峰会上一鸣惊人。【果】男主从此次的事件中察觉到了父母对女配暗害女主的支持,想到女主若真被污蔑的后果和父母决裂
这是第二个必然事件,也是关键事件2、3的联系
3、【因】男主从此次的事件中察觉到了父母对女配暗害女主的支持,想到女主若真被污蔑的后果和父母决裂
【果】父母为了逼男主回头断了男主公司生意上的客户来源,男主远赴威尼斯寻新客户谈判。这是第三个必然事件,也是关键事件3、4的联系
4、【因】父母为了逼男主回头断了男主公司生意上的客户来源,男主远赴威尼斯寻新客户谈判。
【果】女主被男主决心感动,陪同男主共同解决公司难题,在威尼斯的船上度过了浪漫的水上一夜。
必然事件不局限于这几个,可以使多个,也就是说可以一个关键事件,由几个必然事件串联起来,姑娘们可以看到,这四条的因果串联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情节。
这段文字中的情节都是根据你们最想写的必然事件延伸的最为合理的因果关系,所以在写文的时候,正文和大纲不会有太大偏差。因为以上的都是你们最想写的,如果还是偏离,那就说明,这不是你们最想写的。第四步:丰满剧情。
必然事件将关键事件串联起来,但是必然事件也有自己的因果关系,细分之下便是:必然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果。
将每个必然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果,罗列出来细化之前的必然事件,那么大纲到此也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每个事情都有因果,你一点点串联起来就是很大的篇章
当然大纲还可以更加的细化,从必然事件里延伸出多条支线。往下深入更小尺度的剧情细节,那就是更加详细的大纲。
不要写相同的事件,不要用相同的技巧。看下图:
第二层的必要事件,不是说我只画了几个框,你就只写几个,有多少必要事件,是你自己去根据关键剧情推出来的,找这些必要事件的时候,应该尽量努力把第一层的剧情断点补上,红色箭头连起来的这一组必要事件+关键事件,其实就是你的故事主线。小技巧:
卡情节了怎么办?
第一步:梳理当前手边一切已有的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
1)人物
2)当前剧情所在的环境及相关道具、故事背景等
3)当前发生的事件的预设目的
例:张三,荒山圣崖之上,麒麟剑,好友怪病需要圣莲。打败荒兽取走圣莲
第二步:从上述材料中,寻找一切可以给当前角色的愿望造成障碍的,给当前事件发展造成阻碍的东西。
例如:荒兽
麒麟剑突然断了,风沙迷了眼
如果没有现成的原因,理由,条件,就用上帝之手(名词释义:就是突然出现的合理以及不合理的事件)去制造一些合乎情理的原因,理由,条件
例如:圣莲被突来的长念公子抢走了、脚下突然出现空间裂缝要被吸走
现成的原因,理由,条件,应该在逻辑上自洽。上帝之手制造巧合或者强行找理由,也至少要合情合理。
这是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合理性 第三步:让角色解决这些障碍
荒兽可以被杀死,也可以被收服,以各种方式,你们自行想象 麒麟剑断了,也许是剑中藏剑,藏剑才是真麒麟,也许麒麟剑断了,角色被逼激发了更大的血脉之力,自身修为更高深,等等
将劣势变成优势,讲优势存在隐患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你们自己定,只要能解决问题。第四步:让之前的设定充满可读性趣味性:
那也是将近圆满,不是真的完全圆满,其实第四步很简单,设定两个结果,主角解决事件之后,好的结果,和不好的结果。
比如说:张三面前有一朵莲花,张三需要这朵莲花给自己的好友治病,于是他采集了莲花。结果1:朋友病好了。
结果2:莲花镇压者此地的恶魔之门。莲花伤魔门开。(或者莲花有毒,朋友病情加重直接病危。)
通过结果二,又可以牵扯出一系列的事件,比如魔门打开之后出现很多魔物怎么办。莲花有毒,朋友病危怎么办。
在写设定二时,还可以在文中透露出角色解决问题之后的弊端,来让读者知道,但是角色本人不知道。那么当角色走到这个进程的时候,读者就会被吊起胃口,吸引读者去看接下来角色怎么解决剩下的一系列问题。
当大纲按照这个方式一点点的丰满起来,那么,这就不再是一个大纲,而是一个故事。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附赠:
3X标准完整版
1、开局300字内必须出现主角。
2、第一章3000字必须爆发第一个矛盾冲突。
3、1万字内,必须出现本书的一个大的卖点。
4、30000字内必须爆发第一个高潮,解决第一个矛盾冲突。
5、解决第一个矛盾冲突后马上拉开情节,至少展开3条支线,技能,装备,丹药,奇遇,任意选择。(现实类生活类作品中,主角的才华或者专业就是技能,买衣服买车就是装备,不要以为我只是在说玄幻。)
6、全书拉3段大情节,第一个在30万字前后解决。
7、每段大情节,拉3个阶段,每阶段要见到铺垫矛盾和解决矛盾。
8、每阶段,要看到至少三个不同要素,同样是技能,装备,丹药,奇遇任选,千万不要同样的剧情连续发生。(现实类生活类作品中,主角的才华或者专业就是技能,买衣服买车就是装备,不要以为我只是在说玄幻。)
9、每次高潮之后,主角至少得到3件战利品,一件可以马上使用的,一件不能马上使用,但关系后续情节的,一件可以用来送人情或者卖钱换东西的。
10、主角身边的异性,至少3个,但不一定全部推倒。
11、七分铺垫,三分打斗。
12、类似的桥段,全书不能出现3次以上。
13、每一章里边,不要超过3个场景。
14、每一章里边,对话内容3成,情节叙述3成,描写3成。
15、每一章里边,旁白和你所谓的“内涵”,严禁超过300字。
16、每一章里边,主角吃饭睡觉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严禁超过300字。
17、严禁同时使用3种以上视角进行描写。
18、严禁主角打酱油超过3000字。
19、每一章里边,参与情节的主要人物(能引发后续剧情的)不要超过3个。20、严禁连续3章通篇打斗。
第二篇:准确把握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资料.精讲
准确把握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
一、‚四个全面‛的形成与背景
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尽管总书记在不同场合11次谈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但是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远。
那么四个全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认为还是从2013年3月19日,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谈起:
2013年3月19日,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一个信息,外国领导人见面好问他: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习总书记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不仅国土大人口多,各地经济社会很不平衡。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迎来了经济新常态,(有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发展)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 期(中国经济处于高血压期经济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血,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很多人员死亡,出现带血的GDP;压,经济面临土地压力、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社会矛盾有所增加。在这样条件下,怎么在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建构一个生动而有序的社会,决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解决的最大课题是,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
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而又具体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并集思广益,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到底有哪些步骤?
一是思想先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党的十八大之后,先是通过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从高层做起,一方面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另一方面把各级干部的行为规范到‚八项规定‛上来;接着,把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追求联系起来,提出了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理念,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上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热情。
二是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在统一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2013年6月,党中央认真地而不是走过场地在县处级以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雷厉风行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打老虎‛、‚拍苍蝇‛相结合的反腐斗争这两件大事,突显了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格局和治党思路,可以说软硬兼施,从严治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软的,铁腕反腐是硬的。
有人评价,打掉了新‚四人帮‛——有正国级***、副国级的苏荣、徐才厚和令计划,打破改革开放以来反腐的潜规则,根据惯例,政治局不死,常委无罪。
三是在从严治党的同时,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在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10月,制 2 定和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纲领性文件。这两个重要决定了,一个是提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是提出了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两个‚总目标‛,贯穿着同一个主题词即治国。一个是要通过制度现代化从根本上破解治国难题;一个是要通过法治谋求国家长治久安。
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2014年12月14 日,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概括提出了‚四个全面‛。
简单归纳一下: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集中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这一基本问题。
二、‚四个全面‛的定位及内在关系
(一)四个全面的定位—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一提出就引起中外媒体热议: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四个全面‛提出的背景,是中国在取得经济成功之后,更加重视治国理政。前三个‚全面‛是中国领导人熟知的领域,第四个‚全面‛似乎是专指正在推进的反腐败斗争。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刊文指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的领导方针,很可能会为共产党不断改善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足够契机。
人民网——总书记首次并提‚四个全面‛,是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
大公报——‚四个全面‛是对这些思想实践的概括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指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相互作用、螺旋递进,将贯穿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四个全面‛怎么定位?我认为,最权威的还是看看习总书记如何定位的?
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第一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亲自进一步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四个全面‛逻辑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接下来我就谈谈‚四个全面‛逻辑关系:
总体上,是一个战略目标与三大战略举措关系,用个形象的比喻说法,就好比‚三足鼎立‛,上面撑起一个目标。
看见三足鼎立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纲领性目标,是民族复兴关键一步‛。
改革30多年,征途跌宕。中国像一列从荒原中驶出的列车,不断换挡调速,穿山越桥。不知不觉间,绿皮车的效率已经变为高铁的速度,窗外萧条荒芜的景象已经变为了繁花似锦的风光。
在这时代的列车上,‚党的领导‛是火车头,而‚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这两者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在今天的发展大势下,要让这列载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列车行稳致远,不偏不倚地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方,势必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从而不断升级动力引擎、稳定方向系统。
改革是发动机,是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撬动复兴梦想的新支点。30多年改革实践,使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社保网络的国家:近年来,我们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严峻形势中一路逆势而上,转‚危‛为‚机‛,抵御风险能力让世界瞩目。同样,改革使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吸收前沿科技与世界文明的能力,形成了具有内在竞争性与创新性的开放型社会,并在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民主法治上,逐渐展示出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特征。
恰恰,就在一些人预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时,‚全面深 5 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应声推出,及时升级了中国的动力系统,以深化改革之‚全面‛支撑小康社会之‚全面‛。十八大以来的两年间,中国在金融、财税、国企改革、政府改革等方面‚啃硬骨头‛,再一次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驰而不息的发展势头。法治是稳压器,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就像引擎的升级会带来对稳压器的变化,‚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几乎与‚全面深化改革‛自然伴生。190项事关法治的改革,从微观层面打通改革的梗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在宏观意义上提炼和巩固改革的成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以改革的魄力和改革的追求完善法治,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一体承接的辩证法。‚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的姊妹篇,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党的领导是火车头,牵住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牛鼻子。没有火车头决定方向,再高效的稳压器也是无效;没有轨道,再有动力的引擎也只会导致烈马脱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核心都在于党的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则保证了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纯洁性、执政力,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稳定和方向。
概括地说,发展、改革、法治、治党‚四个全面‛如治国理政的四维,为我们第一次科学、系统、明确地指出了让这个13亿人口大国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和路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四个全面‛之所以赢得人民的关注和热议,就在于它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切中人民的脉搏,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催人奋进地提供了推进伟大事业的正确路 6 径。
‚四个全面’究竟‘全’在哪?
三、‚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习总书记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小平首先使用小康来界定党的战略目标。1979年3月他第一次提出小康。同年12月,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现代化水平就称之为是小康。1978年4月,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他的‚三步走‛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1990年GDP比198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500美元,基本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第二步,2000年年GDP比1990年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结果到2000我们是800美元,2003年才突破了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的增加。第三步,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事实上,2013年全中国人民13亿多人均GDP是6700美元,接近7000美元了。因此今天的状态跟历史做一个比较就能够看出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
再看江泽民的‚三步走‛战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提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第一步,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到2020年,根据十六大规划,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任务,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三步,通过30年奋斗,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又叫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为什么不叫四个现代化了?因为四个现代化不用到2050年,我们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所以我们就不再用四个现代化来表述了。现在我们现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不再是高速度的增长,而是平稳发展。平稳发展到2020年能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去年定调在7.5%左右,完成是7.4%。今年定位是7%左右,很多人说今年有可能是7%以下。因为左右嘛,左右都可以,6.9%能不能完成我们的预定指标?所以告诉大家,完成翻两番的总量,可能用不到2020年,在明年2016年我们就能够完成翻两番的历史重任。到本世纪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报告重申,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5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胡锦涛同志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论述:第一,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快 8 更好地进行。第二,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和谐社会是胡锦涛同志一个突出贡献。所以从胡锦涛十七大开始,我们建设的目标就不再说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强调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进建设小康社会里面,比江泽民时期多了两个字,同时将两者进行了结合。
下面就是习近平同志的新‚三步走‛。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跟记者见面就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而这些方面,衣食住行都谈到了。
习近平指出,‚我坚信到中共100年成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所以21世纪中国有三个梦想,这三个梦想是什么?
第一个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比2000年就是翻两番了。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是63.6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4%。63.6万亿人民币合美元多少钱?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是1:6.2左右,咱们现在已经超了10万亿美元了。小平说第二步到2000年完成1万亿美元。现在我们2014年以后,我们完成的数量是10万亿美元。美国多少?美国2013年是16 9 万亿美元,我们跟美国之间的距离拉的越来越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是14.9万亿美元,应该在14万亿美元问题不太大。2025年中国GDP将达到22万亿美元。这是第一个梦想。
第二个梦想,到2050年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时是一个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法治中国、文明中国,也是一个美丽中国。
第三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不是一句空话,怎么去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步,在经济总量上应该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0%以上。现在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球的20%多,美国的经济总量在历史上最高时期曾经达到三分之一。现在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的经济总量在往下掉。第二步,在技术创新方面应该站在世界的最高点。第三,在政治制度方面应该成为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应该引领全球的发展。第四步,根据专家分析,人均中国GDP应该在2万美元以上。现在是多少?我刚才已经说了,前年是6700美元,增加7.4%,应该是7000多美元。
所以我们讲今天经济新常态,平稳增长取代了高速增长,这是一个特征。你们再看看美国未来,美国未来2020年19万亿,我们多少?14.9万亿,我们跟美国之间只有4.1万亿美元之差。2025年,美国是21万亿,中国是多少?22万亿。没有意外,没有战争发展,我们中国将在10年之后超越美国,已经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了。因为这个钱数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出来的,就是在美国。所以美国人预测,将在2025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当然我们是指经济总量。
在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中,已经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他说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由此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带有里程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如何理解这个‚全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全面。简单说,这是‚不分地域‛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新总书记踏访河北阜平‚看真贫‛,给独龙族乡亲们回信希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延安座谈‚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贯穿的都是这种百姓情怀。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个‚全面‛,体现在涉及的领域全面。简单说,这就是‚五位一体‛的小康。比如谈政治建设,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小康,谈经济建设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谈文化建设,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的小康‛,谈生态文明建设,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康……总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就是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习总书记所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初步实现‛,也不是‚局部实现‛,而是‚全面实现‛,体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其科学内涵,首先指的是改革总目标之全面。在此之前,我们党也提出过一些着眼于具体领域的改革目标。比如,我们讲过,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 11 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这个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目标认识的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其重要科学内涵,其次指的是覆盖领域之全面。2014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覆盖了‚5+1+1‛的广泛领域,即覆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加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一个改革决定中覆盖如此广泛的领域,并且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有336项之多,这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历次有关改革的全会《决定》中还是第一次。这是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到2020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相对应的。
全面深化改革,其重要科学内涵,再次指的是全面之中有重点。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全面依法治国
其科学内涵,首先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全面。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是贯穿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其科学内涵,其次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之全面。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执政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强调要坚持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上着力,就是要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要坚持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上用劲,是因为这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所以,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维护法治权威,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同时指的是要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全面,这被称为‚新16字法治方针‛。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推进公正司法,重点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推进全民守法,主要是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四)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党作为一个经历90多年大党老党,历来重视从严治党,一贯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精神长存,邓小平的话掷地有声:‚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要求,胡锦涛提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整治‚车轮上的腐败‛,狠刹会所中的歪风,清理天价培训中心,清查‚裸官‛,叫停‚形象工程‛……‚反四风‛的举措紧锣密鼓,不断传导着治党决心。
从习总书记在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和此后一个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阐述的内容看,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内容无死角。就是要覆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14 记提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现在,党的建设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还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总书记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二是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在巩固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成果的基础上,把责任落实到地市一级。
实例:9月1日下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正式被中央免去现职,调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原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继任执掌山西。从2010年5月到现在,袁纯清的任期本来还尚有数月,但他已经不能完成剩下的任期了。
袁纯清去职的时间可谓敏感:目前山西正在经历一场十八大以来剧烈的官场地震。据统计,山西被查的省部级官员已达7人,5名在任省委常委纷纷落马。对此,当地官场一名知情人士对搜狐财经戏称‚常委会都快没办法开了‛。
据其介绍,山西官员抱团腐败塌方式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和中组部部长赵乐际1日亲赴山西,讲话之中明确显示,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省委班子这番 15 大调整,是经中央慎重研究决定的。这也意味着,作为原来的‚班长‛,袁纯清似乎应当对现状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三是劲头不松懈。做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坚持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习总书记以巨大勇气查办‚新四人帮‛打破党内反腐的潜规则。有些专家称新四人帮是指正国级的***、副国级的苏荣、徐才厚和令计划。周也判处无期徒刑,打破了‚政治局不死、常委无罪‛反腐规则。中纪委‚抓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大‚老虎‛100多只,其中4只为正(副)国级的特大‚老虎‛。中央海外追讨共计500多人,追赃共计30多亿元。
四是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党规严于国法。出台了八项规定: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出入娱乐场所。比如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这是纪律所明令禁止的,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那么,有些干部聚在一起搞同乡会、同学会,什么黄埔一二三期,看似漫无目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结交情谊,将来好相互提携。这就不符合规矩了。
再比如,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都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就有人打‚擦边球‛,有的子女家属长期在国外居住但不是正式定居,就觉得可以不报告;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离婚、结婚许多年,也不向组织报告。这些都是不讲规矩的表现。规矩一旦被突破,离违纪就不远了。
‚打老虎‛‚拍苍蝇‛,忙坏了纪检干部,吓坏了不法官员。有些纪检干部说:暗访越来越没成就感,这也说明官员守规矩了。
四、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战略布局,不但要管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因此,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
(一)、用唯物辩证法统筹推进‚四个全面‛
在这个问题上好有一比。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其中,‚一个中心‛,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明确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元论‛;‚两个基本点‛,即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为解决上述主要矛盾在方法论和策略原则上必须坚持的‚两点论‛。
两个基本点是统一于和服务于一个中心的。在实践中,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做到既须臾不可偏离,又丝毫不可偏废。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是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是对应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的,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可以说是对应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的。因此,对这‚四 17 个全面‛同样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同样必须做到既须臾不可偏离,又丝毫不可偏废。
2015年初,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对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通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军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等组织,加强对‚四个全面‛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集中统一领导。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这是保证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性安排,是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党的各级组织统筹‚四个全面‛在本地本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各级干部敢于善于担当
面对世所罕见的改革攻坚任务以及大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领导干部要像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念。面对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和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积弊,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坚持党性原则、勇挑千钧重担,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歪风邪气面前敢斗争,矛盾问题面前敢攻关。强化问题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四个全面‛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好,今天下午就交流这些,谢谢大家!
第三篇:史老师阅读作文记叙文第二讲整体感知多件事联系题
太原E度史老师阅读作文
一、童年酸鼻子树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颗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根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酸鼻子树在我老家屋旁的菜园地里,又高又直,年年见长。儿时,带给我无数的乐趣。因了枝繁叶茂,不少鸟儿选择到酸鼻子树上安家。父亲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多次用竹竿把想在酸鼻子树上筑巢的乌鸦赶走;喜鹊是报喜的使者,不但受欢迎,有时还能得到父母馈赠食物。清晨,鸟儿用悦耳的歌声将我们叫醒,傍晚,鸟儿归巢的情景动人。幼时,我们常站在树下看鸟妈妈给小鸟喂食。
酸鼻子的成熟期是在冬季。那时,家乡几乎没有水果,酸鼻子就显得格外难得。暖暖的阳光下,熟透了的酸鼻子经微风一吹,不时掉下几颗到地上,捡着了,仿佛捡着了水果糖似的,心里欢喜不已。菜园地里捡完了,就爬上崖去,扒开草寻。
第一次学会用劳动挣钱,也是从酸鼻子树开始。地上铺层稻草,爬上酸鼻子树,抱住树枝轻轻一摇,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一个一个捡起来,轻轻放进背篼,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成熟好看的,五分钱一斤,有点青涩生硬的,四分钱乃至三分钱一斤卖给小贩。大约8岁那年,我第一次背了6斤酸鼻子进城,卖了三角钱,高兴得不得了,什么都舍不得买,回家后,如数交给了父亲。
随着林地的开发,乡村的山林也越来越少,许多鸟儿选择到我家酸鼻子树上安家,于是我家那颗酸鼻子树上,筑了好几个鸟巢,开始热闹起来。有天傍晚,酸鼻子树上忽然传来阵阵扑打嘶叫声,原来是一群群白鹤,前来霸占喜鹊的巢。喜鹊们惊恐地站在巢边,一边大声嘶叫,一边迎击入侵者,坚定地守护着家园。白鹤仗着势众,扑扇着翅膀,一轮接一轮地强袭。我们拿着竹竿,甩着土疙瘩,大声吆喝着替喜鹊助阵。然而,没用,第二天清晨我们到酸鼻子树下一看,鹊巢已经易主。
酸鼻子树,把童年的情绪与记忆挂在树梢。
1.文章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呢?
史
第四篇:史老师阅读作文 记叙文第二讲整体感知多件事精讲题
史老师阅读作文
一、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史老师批注:
本题在“史老师阅读作文”讲义中属于整体感知多件事的题
方法很简单“什么人干了什么事”一般不需要“结果怎样”
本题4分,应该来讲写四件事,但建议多写一两件事情,作为备选答案。
所以本题答案:妈妈辛苦持家妈妈热情待客妈妈应对变乱妈妈筹款送我上学妈妈除夕与“我”别离
需要注意点:什么人+动词+事情。如果有的同学写成热情好客。显然就不对了。好客常用作形容词。
第五篇:高中语文语文必修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二部分整体把握情节脉络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十八)
一、基础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的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加广阔的背景。
B.(第一回)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第三回)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二人竟有似曾相识之感,为此后二人的爱情奠定了基础。
D.(第三回)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她当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答案 D
解析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父亲还没有去世。第十二回至十四回交代林如海病重去世。
2.下列有关文学著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B.(第四回)“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门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指的是贾政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薛家。
C.(第十三回)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助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她果然不负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D.(第五回)“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暗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
答案 B
解析 贾母姓史,是金陵四大家族的史家。
3.下列各项对《红楼梦》中有关的情节内容,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回)元宵佳节,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英莲因要小解,他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但是转眼间哪有英莲踪影。霍启自顾,逃亡他乡。
B.(第七回)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贾家三姊妹、林黛玉、凤姐送宫花。当黛玉得知各位姊妹都有了,最后两枝是自己的时,不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C.(第十三回)给秦可卿送殡时,族中众人皆在铁槛寺下榻,独凤姐带宝玉、秦钟去往水月庵。庵中老尼也借此求凤姐帮忙解决张家退婚一事,熙凤逞强贪财,索要银子替张家办事。
D.(第二十七回)宝钗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取出扇子意欲扑了来玩耍,蹑手蹑脚跟到池中滴翠亭边,无意中听到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里谈论贾芸还手帕的事,宝钗遂装作寻找黛玉掩饰了过去。
答案 A
解析 霍启因要小解,把英莲放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导致英莲失踪。
4.下列有关情节内容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十八回)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她回家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场大典,修建了极其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生世家、遁入空门的妙玉也在这个时候进了荣国府。
B.(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可见他对儿子的态度有变化。
C.(第十三回)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D.(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晚上,宝玉亲自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答案 C
解析 宝玉把这串念珠赠给了黛玉,但黛玉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有着__①__,“协理宁国府”(第十三回)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在她的性格中,有__②__的一面,如逼死尤二姐等;也有__③__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爱。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的气。可以说,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刻画始终是与贾府的矛盾及其演变联系在一起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出众的才干和权术 ②心狠手辣 ③爽朗大度
解析 这一段是对《红楼梦》中人物王熙凤的描写。要抓住文段中的事件来概括其性格特点。意思相近亦可酌情给分。
二、文本精读
阅读《红楼梦》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三回节选)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④’。”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紧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担搁了听曲子。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注】 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②《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③倾国倾城貌: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④“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6.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假装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C.“银样蜡枪头”是《西厢记》中红娘挖苦张生中看不中用的话,黛玉此时以此挖苦宝玉,说明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
D.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清晰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疾首。
答案 C
解析 黛玉对宝玉并没有生气。
7.选文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黛玉不喜戏文,便不留心;②感慨大好春色、美丽青春无人欣赏;③感叹自己也是如此,能否与宝玉共享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④眼看着这如花美眷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失,不觉心动神摇;⑤青春逝去,只幽闺自怜,站立不住,如醉如痴;⑥想人生短暂,爱情珍贵而不可定,愁多情浓,心痛落泪。
8.一样惜花爱花,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方式不同:宝玉兜起花瓣,放入流水之中。而黛玉用花冢葬花,让花日久与土相化。
②心态不同:宝玉怕落花遭人践踏,故以对待女儿的心来对待落花,把花放入清澈的水中。以为流水干净,不会玷污花瓣,不甚关心或没有想落花的归宿。黛玉认为流水眼前虽是清澈,可到了有人家的地方,仍旧有可能会被糟蹋;且流水还会让落花继续漂泊,漂泊之中仍会有一番苦难的历程。泥土才是落花的归宿,让落花与泥土一体,以此希求落花的洁净;自己就是落花,以此希求自身的超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红楼启示录(节选)
王 蒙
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和奇异,也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⑤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结合原文内容,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D.作者认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答案 A
解析 B项所说,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在文中也从未提出这个观点。C项也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说“完全地写实”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涉嫌提倡异端、犯上作乱。D项犯了绝对化错误,作者只是说“荒诞化”“幻化”是“间离”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必要条件、唯一手段。
2.第⑤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给作者留下创作的自由;②给读者留下阅读欣赏的自由(或给读者留下二度创作的自由)。
解析 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思考时要重在理解“间离”这个词上。有了间离,创作、欣赏就有了自由,没有间离,创作、欣赏就失去了回旋的余地。
【主题活动】
活动一:选取《红楼梦》中的一段经典情节,演出一幕课本剧。
活动二:阅读第37回、第38回、第50回、第70回,模仿大观园众儿女们结诗社的诗词,从“海棠、菊花、螃蟹、雪、红梅、柳絮”等话题中任选其一,作一首小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题活动示例:
活动一示例:可以选择“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滑稽、搞笑,借刘姥姥所见所闻重点表现贾府的奢华。
活动二示例:南方酷暑几时消?怕热蝉鸣树上摇。欲老荷花芳韵在,偏知红菊未夭夭。(立秋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