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知识复习《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三)一、考点展示: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 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二、知识网络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⑴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范围内,包括
⑵分配的依据: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包括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 ⑶分配的内容: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不是其他产品 ⑷分配过程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不按资”)②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按劳不按需”)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性质和特点(3)按劳分配的意义(4)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非按劳动分配的主要形式
⑴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信息要素、管理要素等)。⑶其他分配方式(福利性分配等)。
三、考点分析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考点讲解]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之后,以劳动者的劳动(包括劳动的)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按劳分配的各项基本内容: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适用对象——劳动者;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3)分配标准——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补充)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4、个人消费品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原则的物质基础。⑵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⑶社会主义劳动的自身特点是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不按资”)②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按劳不按需”)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性质和特点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5、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课本P63。
(1)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了效率)(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6、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的劳动者而言,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占多数;
第二,就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而言,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辨析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来源中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2.非按劳动分配的主要形式
⑴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考点分析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即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个体经济中。注:个体户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既有劳动收入,又有非劳动收入,但主要是前者。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信息要素、管理要素等)。考点分析:
A.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B.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意义:课本P64。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因此它主要体现了效率,尚未能兼顾公平。(了解)非按劳分配还包括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和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收入。
⑶其他分配方式(福利性分配和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收入。)。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①这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②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最终原因)2)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确立分配制度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的客观必然性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和 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是决定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4.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考点例题] 1.(2003年江苏高考题)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根据这一精神,受国家保护的个人收入有 ①存款利息②股票收益③工资收入④传销收入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命题目的
本题意在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体会我国现有的几种合法的分配方式,以及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合法的收入形式。答案解析
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根据这一精神,①②③都是合法的劳动收入或非劳动收入。其中,①②属于非劳动收入,是按资本分配。③如果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则属按劳分配;如在非公有制中,则属按劳动力分配,它们都是合法收入。传销是非法经营活动,其收入是非法的,故含有④的不能选。正确选项为C。
四、知识拓展
三个“为什么”和三个区别
1、三个为什么?
(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一,因为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2)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是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二是多种所有制决定。三是市场经济决定(决定按生产要素分配)。
(3)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市场经济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三个区别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二)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二者都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二者的最终决定因素。#### 注意的问题
问1:劳动所得(或劳动收入)从形式上看有哪些?(劳动所得除了按劳分配收入:工资、奖金、津贴、联产计酬,还包括其他分配方式中的个人劳动所得。)问2: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A、公有制经济中的科技人员提供新技术所得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
B、科技人员以自己的科技成果入股而得到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也就是说属按生产要素分配。、C私营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D一部分科技人员,脱离原所属单位,自办科技实体,利用自身科研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其科研成果属于归自己所有的技术商品,以技术转让方式把它卖给有关企业使用,属正常的商品交换,其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并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问3:凡劳动所得,都应给予保护,凡非劳动所得,都应一律没收。
(分析:A你在国企工作,拿到的是工资、奖金和津贴。如果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甚至是伪劣产品,该不该保护?显然,这种劳动所得不应保护。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和经营中偷税漏税,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因此,并非保护一切劳动所得,而是保护合法劳动经营所得。B非劳动所得有哪些?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经营风险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等均属于非劳动所得。在现阶段,合法的非劳动所得受法律保护。总之,合法的劳动所得、合法的非劳动所得,都受到法律保护,不合法的劳动所得、不合法的非劳动所得都不受法律保护。)问4: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五个不等式”: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等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还包括其他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B、按劳分配不等于每个劳动者都能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①按劳分配是指„„②但在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的报酬。③无效的劳动(如生产的产品积压)不能获得劳动报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获得的劳动报酬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挂勾,各个企业经济效益不同,职工的收入不一样。④在现阶段,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并非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而是存在于许多场合的平均数中,使“不等量”围绕“等量”上下波动。
C、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在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主要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有制经济中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收入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由于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非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获得的劳动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D、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是一种非劳动收入。而按资金分配收入(如股份分红、银行利息、债券利息),风险收入(如股票交易、期货交易、企业承包者和经营者的风险收入),等不能说是剥削收入。
E、收入悬殊不等于分配不公。收入悬殊不一定是分配不公造成的。现阶段,由于分配方式多种多样,会造成收入差距。对目前收入悬殊问题应区别对待。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基础知识复习《兼顾效率与公平》
(十四)一、考点展示: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知识要点有: 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二、知识网络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是什么)(1)效率的含义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3)公平的含义(包括: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致性,矛盾)
3、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为什么?共二点。注意新教材有改动,按学案)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什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为什么要效率优先?(3)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4)怎样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课本P67,理解即可
三、考点分析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是什么)
(1)效率的含义
A.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B.为什么要讲效率(Why)
经济活动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利润最大化)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
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下一个治理的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那就要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例
4、我们积极完善按劳分配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C)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3)公平的含义(包括: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A.公平的含义、-----是指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应该保持相对的平等。主要指经济意义上的公平。
B.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C.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知识拓展:
1、效率
(1)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效率提高意味着或。
(2)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就会提高效率。
2、公平
公平不在于差距的大小,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差别既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又能给人以激励,促进效率。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要求。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即共同富裕)的体现。
注: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
与公平背道而驰的,一是平均主义,二是两极分化。平均主义抹杀人们的贡献,其本质是不公平。两极分化指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且不断拉大,它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例
5、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B)
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问题。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致性,矛盾)1).概括:两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具体表现:
(1)统一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2)对立性:效率和公平强调不同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
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例
5、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B)
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问题。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为什么?共二点。注意新教材有改动,按学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坚持注重效率,维持公平相协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什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效率优先,实质是。
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2)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第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第二,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率优先,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第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兼顾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4)怎样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课本P67,理解即可)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①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这是先富的前提,体现效率优先。先富带动后富,这是先富的要求,体现兼顾公平。②三个“既要„„,又要„„”。“既要„„”体现效率优先,“又要„„”体现兼顾公平。③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初次分配,其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效率优先。
第二篇:申论:兼顾公平与效率
兼顾公平与效率
——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0.3扩大到了0.48以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指导精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政府的核心议题。
收入分配问题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绝对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大抑制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原则,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社会公平问题逐渐凸显。现在,我们应立足当前、回顾历史、放眼长远,看清效率与公平的内在联系,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首先要认识效率的重要性。效率是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最终只能是普遍贫穷,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不断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做好,才能为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能回到导致普遍贫穷的绝对公平中去,依然要认清效率的重要性,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本分配制度不动摇。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更要认清公平的重要性。公平是效率的保障,不顾公平而盲目追求效率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人民对社会制度的合理与公正产生质疑,进而产生社会不满情绪和仇富心理,处理不好甚至还会引起阶层冲突、造成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内在要求。政府应多措并举确保收入分配的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把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要用客观规律指导制度的完善。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现阶段,我们已经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得较大较好了,是时候考虑分好财富蛋糕的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到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方向,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公平的阳光将更加灿烂,相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逐步构建,人人能劳有所得、家家会生活无忧、社会将长治久安。
第三篇: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范文模版)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主要体验:让学生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能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并且能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建设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认识到现阶段收入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对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教学活动过程】
复习旧课:
展示画面,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
提问:他(她)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形式的收入。
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怎样的。(由同学来评价)导入新课:从分蛋糕趣事看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多媒体展示:深圳效率[视频] 什么是效益?学生分析。多媒体展示:效益的含义
深圳人幽默的说:“奖金不封顶,大楼快封顶;奖金一封顶,大楼封不了顶”。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通过学生探究得出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影响重要。多媒体展示: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什么是公平?学生分析。多媒体展示:公平的含义 课堂活动:招聘启示。通过学生探究得出。课堂活动: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没有差别未必真正公平(平均主义)
公平应指差别在合理的范围内。(基尼系数—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低于0.2绝平;0.2-0.3之间较平;0.3-0.4之间相对合理;0.4-0.5之间差距较大;0.6以上收入差距悬殊)(199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突破了0.4的警戒线)多媒体展示:触目惊心的数字、图片 多媒体展示: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以上我们了解了效率和公平的含义、意义,那么二者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
根据图片信息,老师启发学生概括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多媒体展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老师简要解释二者还存在着矛盾,并由此导入下一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是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呢? 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蛋糕做大)多媒体展示:华西村的启示(1)兼顾公平呢(分好蛋糕)多媒体展示:华西庄(2)多媒体展示:青藏铁路 先富帮后富以实现共同富裕 多媒体展示:《决定》的有关精神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老师简要总结: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钱,居者有其屋,看病有保证,收入大提高。你看咱们的政府是个怎样的政府?
是个以人为本,为民、亲民、务实的政府,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跟老百姓贴心的政府,有了这样的政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人们的工作效率更加提高,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社会更加和谐,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多媒体展示:本课小结 【课外作业】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董事长如来拿出100万元奖励他们。结果师徒四人因为如何分配奖金而闹得不可开交。
请你替他们设计一个奖金分配方案,注意要考虑效率与公平哟。
第四篇:3.7.2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 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重难点: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基础知识
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他表示(),效率提高就是()。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如果()就会(),促进(),反之,则会(),阻碍()。
1、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
2、我国坚持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原因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体现,他有助于()实现()()。
3、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另一方面()。(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a、兼顾效率与公平,要()
b、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又要()既要()又要(),在()同时,倡导()。
C、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关系。初次分配注重(),就是在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通过完善()等;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个方面群众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五、巩固练习
1、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
(1)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3)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4)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A、(1)(2)(3)B、(1)(2)(4)C、(1)(3)(4)D、(2)(3)(4)
2、“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这种观点()
A、错误,其实质是主张平均主义 B、错误,其实质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C、正确,因为效率与公平总是对立的 D、正确,它主张公共富裕
3、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灭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A、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效率与公平的对立面已经消失 B、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兼顾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提高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5、我们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这一政策是()
A、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体现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6、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应当正确出来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做到()
A、使个人收入与其经济活动的贡献相联系 B、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D、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8、从公平与效率关系上看,我国的改革以效率为目标是因为()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效率是公平的理论基础 C、公平是效率的社会保障 D、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基础
9、不公平开始严重影响效率,这从反面证明了()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公平的实现有待于效率的提高 C、有公平自然就会有效率 D、公平从来就离不开效率 10、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和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公正和公平从经济上讲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公平。下列对收入分配公正和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1)收入分配公正和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2)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
(3)收入分配公正和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4)收入分配公正和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1)(2)(3)B、(1)(3)(4)
[ C、(2)(3)(4)D、(2)(4)
第五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
从1993年中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经济界、学界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讨论再掀热潮。赞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认为它符合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现在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就是要坚持效率优先。反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认为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原因是讲效率多了而不重视公平,这与我国的基本制度安排以及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人提出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7月29日,由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北京城市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讨论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
本报记者 柏晶伟
效率优先 增进公平
黄范章(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
最近几年,中央文件开始的提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来提法变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在思想界、理论界引起了一些误解,认为效率优先不能提了。也有人公开讲改革初期提“效率优先”可以,现在已经不合适了。我的观点是,效率优先,增进公平。
我不否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在改革初期是起到过重大作用的,没有这个提法就没有小平同志讲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不可能有市场经济。当然,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公平问题突出了,因此这些年文件里没有提。虽然没有提效率优先,但提了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我很赞成坚持效率优先,然而仅仅提重视公平我感觉还是不足,因为重视公平只是表明市场经济有缺陷的一方面,而且对于政府的操作性不很明确,如何重视没有明确的操作性。因此我提出来要增进公平。
我认为效率优先、增进公平表明效率与公平不仅有负的相关关系,还有正的关系,效率优先是增进公平的前提和条件,而增进公平是效率优先的归宿和目的,效率优先的结果是增进社会公平。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公平可以给我们的政策操
作提供一个原则性的导向。
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何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效率优先指的是什么?兼顾公平是指什么内容?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说清楚,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同观点。我的理解,效率用在经济学上就是劳动生产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不高?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的盘子很大,但是效率低下。为什么有人现在反对效率优先,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把效率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作为效率优先来看待,因此认为现在只重经济增长不注重社会公平。事实上,GDP的增长不等于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可以和经济发展同步。也可以不同步,我国现在是经济发展了,但是效率没有优先,各级政府只注重经济增长,而不注重效率优先。
公平指的是什么?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比分配公平范围广得多,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平等,不公平首先是指社会利用资源的机遇上不平等、不公平,由于政府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而造成社会成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公平,结果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最主要的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行政垄断行业的设置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收入差异扩大,对于这些社会不公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废除效率优先。现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即便是将公平放在优先地位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是再分配的问题。初次分配由市场来决定,再分配由政府来做。所以我认为要想解决分配不公不是兼顾效率优先,而是应当对政府进行改革,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垄断行业市场化,舆论监督社会化,这才是解决当前
分配不公的最根本的办法。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局限性
吴忠民(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重要价值。但如今的中国改革已经结束了初期的启动阶段,而进入现代制度建设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这个提法就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第一,这一提法没有区分价值观和具体政策这样两个层面上的公正。第一层面是作为基本价值观的公正,这个公正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现在社会在基本制度建设安排方面必须以公正这样的价值观为基本的依据,在这样的层面上公正是最为重要的,不存在公平和效率谁是优先的问题。第二层面上的公正问题是具体的政策制定,这涉及到我们经常谈论到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也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经济效率和再分配两者的分量谁轻谁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解决公正和效率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某个历史时段偏重于效率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趋向应以不损
害社会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这样的定位是不全面的。社会公正是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依据,无论是在社会再分配领域还是初次分配领域都必须遵循,初次分配领域如果不重视公正问题会增大再分配的难度,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现在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重视初次分配的公
正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第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意味着政府主要职能的错位。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公正,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扮演着全能型的政府角色,而在开放以后试图扮演经济型的政府,以取代企业家和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一个经济型政府职能定
位的明确表述,这是它的局限。
正是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说法存在上述的缺陷,所以这一提法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经济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必定产生不利的影响。现在的制度建设必须以现代的价值观包括现代的社会公正观来进行,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的提法是轻视了现代的基本价值观,尤其轻视了社会公正观,从而会延误中国社会的建设发展。
防止效率和公平双缺失
赵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认为,效率和公平兼顾是一个一般规律,但是在发展基本阶段特别是初期阶段要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的问题是,目前在中国效率和公平双缺失,很难说哪个优先哪个兼顾。有人认为现在效率问题解决了,要重视公平了。效率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我觉得没有,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廉价劳动力、高能耗、高污染,虽然比起解放以前我们好了很多。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已经沿用了50年,是不是可以从这种思维方式里摆脱出来了?我觉得不要多重视提法,要重视机理分析。马克思分析问题不像斯大林,马克思不在乎表述,而重视机理分析。我们在学经济学的时候,学到关于资本主义的表述,结果从斯大林思维回到马克思思维也找不到具体的经典表述。整个资本论是把剩余价值本身怎么产生、遵循了什么方式进行了分析,是机理分析才创造了这样的理论,而斯大林讲了那么多基本经济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用处却不大,说明机理分析是重
要的。
对效率和公平也要重视机理分析。效率和公平关系实际上是互补的,瑞典的人均GDP原来是世界排名第三名、第四名,后来降到第十六名。瑞典人的健康状况没有下降,可是生病请假的日期越来越多,平均每个人请病假的时间越来越长,结果影响到GDP,说明瑞典的公平搞过了。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放在具体条件下分析,不好笼统地讲谁先谁后。
市场主导效率,政府主导公平
王珏(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
效率优先,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效率优先也应该是必须遵循的。今后任何时期没有效率优先就不可能出现、也不可能维持社会公平,所以对效率优先不能产生任何怀疑。
公平问题,严格地说,它是政治方面的问题,也就是社会的问题,为什么?公平就是起点的公平,从分配角度说它必须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者的分配,生产资料的分配结构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结构。生产资料被少数人垄断了,或者说被有些人垄断了,那肯定就不可能有公平,所以公平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必须多样化,必须对过去的那种所谓的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进行彻底改革。市场主导效率,政府主导公平,第一次分配主张效率,第二次分
配应该重视公平。
目前在有关效率和公平的讨论中,有人利用公平领域矛盾过多而主张回到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我不能理解。因为我们在改革之前从农村来说有2.5亿人吃不饱饭,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只有3000万人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怎么说我们的改革不公平了?公平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所谓不公平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或者更长远地说是历史遗留
下来的。
效率优先核心是资源配置效率
周为民(《学习时报》总编辑):
迄今为止,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原则的批评主要的问题在于概念是不一样的,效率指的是什么?很多人理解为仅仅是生产效率,实际上从经济的角度、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讲,所谓效率不仅仅是指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的经济效率,核心是资源配置效率,而资源要达到有效配置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也就是说有市场经济。兼顾公平,这个公平指的是什么?指收入分配当中的在一定程度上的收入均等,中央的历次文件到十六大报告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用的,所以不能把公平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以至于和社会公正混淆起
来。
有人批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往往是以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相伴,往往批评的就是市场经济,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中央现在强调,根据现实当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够简单地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效率优先不对了,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是在改革初期所谓为了当时的什么情况提出的,而是在1993年也就是说改革进行了15年之后提出的,同时中央是在关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提出的,这就是说,是我们最终明确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提出的。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基本特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要否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话必须提出三个证明,才可以有逻辑地否定,这三个结论需要证明: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对的,要证明发展是硬道理过时了。第二要证明不能搞市场经济。第三要证明收入分配制度不是起激励作用,而是首先保证大家分配的均等。事实上,只要赞同机会均等就是赞同效率优先,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也是这样的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所谓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一个秩序良好、规则公正的市场分配过程,也就是说一定要保证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个原则能够贯彻。所谓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市场配置资源是同一个过程,所以要否定效率优先,必须否定在收入分配不能搞平均分配,如果不能证明以上三点,就不能否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与公平相辅相成 傅正泰(北京城市学院院长)
效率跟公平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公平说的是公平的竞争、公平的机会。假如没有效率,我们中国就无法发展了。在当前的形势下不搞市场经济是不行的,所以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国家只有具有竞争力,民族才有生存权。国家只有发展了,社会才有公平,只有有了效率,国家才能发展,我觉得这两点不矛盾。
造成当前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腐败,造成垄断的也是腐败。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公平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生产关系上有不同的标准,只有生产发展了,公平的标准才能变化。追求平均主义是错误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要大力发展教育,要有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得大家能够参加公平竞争,要反对不公平的竞争,反对垄
断。
公平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把公平分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注重规则的无差别性的公平,即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从这种意义上说,机会公平也就是规则公平。平等待人,就是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得其应得,就是按人的能力和贡献分配。机会公平所奉行的是激励原则,它充分尊重主体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激发主体的活力。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机会公平即平等竞争的原则,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由资源稀缺性和人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与机会公平不同,结果公平是注重人的差异性的公平,即充分考虑人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人的先天禀赋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对不同的人实行不同的规则。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人们的先天禀赋和社会背景是不同的,这是无法选择的。由于人的起点不同,即使是平等竞争,仍然会导致结果的差别:能力强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而能力弱者会获得较少的资源,甚至丧失掉已有的资源。可见,机会公平实际上是默认了“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页)因此,对于由于先天禀赋和社会背景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我们必须贯彻补偿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处于最不利状况的人的期望。”(罗尔斯语)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对于弱者给予补偿,实现结果公平(当然,结果公平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确保弱者的基本权利)。我们之所以强调结果公平,是由人类社会的整体性所决定的。无论强者还是弱者,每个人都应享有基本的权利,即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可否认,强者获得更多的财富固然与他们个人的努力相关,但财富的获得离不开社会,即使强者的先天禀赋也与社会息息相关。所以,对富人征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结果公平,使更多的人提高主体选择能力,甚至提升人的先天禀赋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以上对效率和公平的分析表明,尽管效率和公平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但二者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它们的联系比较复杂,是对立的统一,是动态的平衡。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如果没有效率的提高,就只能是贫穷,而在贫穷的条件下,不可能有公平的进步。因此,要实现公平的不断发展,惟一的正确途径就是提高效率。效率的提高恰恰依赖于公平。没有平等竞争,就不会产生高效率。所以,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公平,特别是取决于机会的公平,当然也取决于结果的公平。可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曲折地表现为效率与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关系。机会公平是通过激励的方式促进效率,结果公平则是通过补偿的方式促进效率。这就是效率与公平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表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效率,是把蛋糕做大。而提高效率、把蛋糕做大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保证公平,就是把蛋糕分好。也就是说,不是等把蛋糕做大之后再来解决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在做蛋糕的同时,就开始了蛋糕的分配(初次分配)。不然,蛋糕是永远做不大的。当然,蛋糕做大之后,也需要进一步解决分蛋糕的问题(再次分配)。由此可见,效率包含着公平问题,公平隐藏着效率问题。效率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效率。效率和公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关系。我们不能把效率和公平截然分开,更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
浅论公共政策选择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洪瑞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坚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要历史经验。当前,随着政府在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中相关职能的转变,公平与效率问题已不仅仅是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分配过程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公共政策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公平与效率是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
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一般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政府用来调控社会利益的基本工具,公共政策制定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优化为根本目标。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必须是体现对人的关怀、对公民权利以及社会进步的关怀。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把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基本政策目标。公平是从属于价值理性范畴的概念,效率则被定位于工具理性的界限之内,作为公共政策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其本质的涵义。
效率原则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一项原则,它要求行政主体在公共政策行为的过程中,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以尽可能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功效”。而公平作为现代公共行为的基本价值目标,要求公共政策行为体现公平的结果,尽可能满足社会主体(公众)的公平需求,恰当地运用公平原则,统筹短期和长期利益、微观与宏观等因素,兼顾个人、集体、国家等不同主体的利益主张,平衡与之相关的利益冲突。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政策带来良好的行政效应。这实际上意味着行政管理者(包括公共行政主体)不能是价值中立的,他们应当担负起实现社会公平的责任,应当把出色的行政管理与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为的基本原理、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和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同时,社会公平这一社会准则本身又赋予新的公共行为以新的使命,即它有责任改革那些妨碍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与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二、公平与效率两者紧密相关,辩证统一
其实,如何看待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科学界曾经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效率和公平无关论,即效率和公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追求效率不必考虑公平,追求公平也无需关注效率。第二种观点:效率和公平“两难选择”论;认为效率与公平二者不可兼得。上述两种观点,把效率和公平截然对立起来,完全割裂了二者的关系。第三种观点:效率与公平是倒U型曲线论(此消彼长论),即在效率不高的初始阶段,比较公平;伴随效率的提高,贫富差距扩大;只有在效率极大提高的阶段,才能实现公平。第四种观点:效率与公平互动论,即公平离不开效率,效率也离不开公平,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在学界普遍认同“效率与公平互动论”,这种互动论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如果公共政策缺乏效率效应,则政府就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社会将进入无序状态,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从而必将破坏并无法实现公平。相反,经济效率的提高则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可以说,经济效率甚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如果公共政策中贯彻公平理念,则可以博得公众的信任、支持、配合,从而提高政府的威信,取得良好的行政效应。
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是公共政策选择的努力方向 高效率的行政活动具有稳定社会经济的作用,并能克服官僚主义“拖拉扯皮”的弊端。但是如果公共政策片面追求效率,则往往会侵犯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主体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权衡,在公平与效率的价值上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公共政策特有的背景、情势以及轻重缓急来定夺。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价值目标,在其国家经济落后或者当公共政策对公众权益影响较小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当国家经济发达或者公共政策对公众权益影响较大时,则应当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通常认为,现代公共政策所追求的公平应当是达到效率目标的公平,现代公共政策所追求的效率应当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效率。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公共政策行动中的效率一般分为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等不同的层次。从微观层次上看,每个具体的社会政策行动都有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都应该强调少投入、多产出。例如,我们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社会福利服务部门等都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而提高其自身运行的效率。这与市场经济行为中的效率原则是一样的。从宏观层次上看,公共政策行动的效率涉及到资源投入、资源分配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高效率的社会政策模式应该是在资源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更加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而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例如,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而使社会政策能够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更好地达到缓解贫困、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文盲和提高平均受教育程度、改善人们的住房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目标。从宏观层次看,公共政策行动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公平的原则要求社会政策行动始终遵循正确的社会价值目标,而效率原则要求公共政策行动高效率地达到其目标。另一方面,公共政策行动中效率复杂性还表现在其测量和评价体系的模糊性。在市场经济行动中,可以通过同样的货币单位来测量投入和产出,因而比较容易评价其效率(投入一产出比。但在公共政策行动中,投入的资源 经费 可以用货币单位来测量,但其产出的健康、安全、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居住条件、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等无法用货币单位测量,因此也很难对其效率作出精确的评价。这是导致人们忽略公共政策行动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说明提高公共政策行动效率的难度更大,因而向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公共政策以维护社会公平为其基本目标,但同时也应该注重效率。一味将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有害于公共政策的选择和推行。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合理的机制,达成公共政策选择上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者单位:市民政局)
二、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第一,民主化原则。
这也应该是公民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决策的民主化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要体现公共利益,每一个利益主体都能够参与进去,让自己的利益需求都能够得到体现,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符合绝大多数的利益,它追求社会公正,强调公民参与。
第二,规范化原则。
制定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具有严格的规范,不是随意的,也不是任意的。规范化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复杂性,都要求遵循规范化原则,不能是拍脑袋决定。比如过去我们南京地区的有些公共政策,现在看起来是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规范的程序,可能是某个领导的主观决定的。如果我们有规范的程序,一些负面的、现实中很难操作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会出台或者会被取消。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范性行为,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化的制定程序。
第三、合法化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宪法、法律和相关的法规。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违反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之前我们一定要分析是否符合宪法,符合我们相关的法规。这里所指的法规既有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也有地方性的法规,我们在法律效力层次上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宪法效力最高,其次是法律,然后是法规。公共政策应该在次一点的地位上。在法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个原则:下位法不得和上位法相抵触,那就是公共政策不得和法规相抵触,法规不得和法律相抵触,法律不得和宪法相抵触。我们制定的公共政策也许合情合理,但有可能会不合法。因此,我们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关注利益,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有合法和非法之分。所以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要坚持合法化原则,要坚持把我们正当的利益、合法的利益贯彻到我们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过程中。
第四,公开化原则。
这个公开化原则要求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当中,要透明、公开。这也是民主化的具体要求。听政会就既是民主又是公开,在我们国家的个人调节税法律修改的过程中,就召开了听政会。我们在社区要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也应该事前公告,告诉大家我们要制定一个公共政策,可以进行民意调查,要制定一个初步的意见,请大家参与,一步步的制定草案,制定的规范化内在地要求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化,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黑箱”操作。,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建立容纳多种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科学的论证制度,严谨科学地对待“异见”。
(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
继续发展咨询机构,可以考虑形成一些综合多学科专家、多种优秀人才的大型智囊机构;建立咨询工作的程序制度、预算制度,增强其独立性;政府要真正重视咨询机构的作用,为专家学者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建立民间的咨询机构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学: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公共政策的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属性
1、价值相关性。与政策的价值相联系的是其利益相关性,多数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2、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应该通过法定程序获得,这种法定程序可以通过立法机关通过,或者经过得到立法机关明确授权的有关部门的认可。
3、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与其合法性紧密相关,而权威性又与强制力相联系。
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是组织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并非所有的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是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公共政策执行的各种手段。
(1)行政手段——最基本的手段,是行政机关采用规章制度、命令指示、组织纪律等方式来推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无偿性、发挥作用快等特点,值得强调的是,行政手段容易产生“一刀切”、瞎指挥等现象,因此不能滥用,必须有强而有效的监督。
(2)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法令、司法、仲裁等工作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的特点。
(3)经济手段——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等特点。(4)说服引导手段——较少有强制性,采取循序渐进、耐心说服的手段,是更易被政策对象接受的执行方式。
(5)技术手段——采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改进政策执行的方式,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例如网上工程招标、网上征税等电子政府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