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

时间:2019-05-14 19:2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

第一篇: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

从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宗教文化

随着国产古装良心剧《琅琊榜》胜利收官,许多小伙伴纷纷表示:看完《琅琊榜》之后,韩剧、偶像剧神马的,现在完全看不下去!跪求舔屏好剧!今天新语君给大家安利一个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它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一位农村姑娘苔丝的悲剧命运。2008年,被英国BBC制作成四集的迷你剧,用电影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了苔丝的悲惨一生。

剧情概要:

苔丝生于一个英国农村的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以便改善家里的经济,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英俊正直的安吉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安吉尔坦白,安吉尔竟离开苔丝去往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亚雷克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亚雷克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苔丝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英国是信仰上帝的国度,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基督教,宗教信仰有着家庭的氛围的影响。哈代来自典型的基督教家庭环境,是英国19世纪中期-20世纪早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经历了对基督教从虔诚到怀疑再到彻底放弃的复杂历程。《苔丝》正处于哈代所经历的对基督教的怀疑阶段,既包含着对宗教的影响,也有很多困惑与失望。

一、《圣经》原型在《苔丝》的体现

苔丝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规模经济向农村发展,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小商贩的女儿,又作为一个最低层的雇佣劳动者,必然会受到暴发户亚雷克作为统治者的压迫与残害,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既是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同时也隐喻着基督教的内涵。

《圣经》是基督教的核心理论,比如原著中描写亚雷诱奸苔丝时把一颗猩红的草莓放到苔丝的口中,这跟撒旦引诱夏娃偷食禁果何其相似。

第二,在塔尔勃赛,苔丝被悠扬婉转的琴声深深地吸引,这跟《圣经》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被弹竖琴的天使迷住这一故事相吻合。

第三,当安吉尔和苔丝还不熟的时候,一个周末苔丝和三个挤奶女工在去做礼拜的路上,遇到一汪水滩而无法过去,而正好安吉尔路过此地,将他们四个分别抱到了水的对面。当时,安吉尔在抱苔丝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娶三个利亚只是为了一个拉结。利亚和拉结均是圣经中的人物,利亚是雅格的前妻,而拉结是雅格的挚爱之妻。

第四,将赴法场的苔丝问安琪他们死后是否会重逢的时候,这位现代主义宗教自由者默不做声。这一情节跟圣徒保罗坚信耶稣死后复活并与他们在天堂相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保罗坚定地说:“我们和主会在天堂相会并永远在一起。”

二、英国社会的宗教文化在《苔丝》体现 和中国的“人善论”不同的是,基督教认为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是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可以洗清人类原罪,而受洗就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用水滴在受洗人的额头,代表洗清原有的罪恶。苔丝被亚雷克玷污之后,生了一个孩子,却不能让教父受洗,孩子生病也不准出门看医生,就这样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夭折。

苔丝祈求教父给他一个基督教的葬礼,可是教父残忍地拒绝了。就这样,一个弱小的,从没有犯过任何罪孽的婴儿却只能和自杀的懦夫、臭名昭著的酒鬼和醉人胡乱地葬在一起。

后来,罪恶多端的亚雷克变成牧师,宣扬教义,可是却胁迫苔丝做他的情妇,完全与基督教义相违背,哈代在原著中写到:“罪过越大,越是大圣徒”。也显示了当时英国宗教被统治者利用,而来自社会底层的苔丝却成为基督教义下的受害者。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宗教的荒唐与无情。

苔丝的爱人安吉尔,安吉尔源于Angel,寓意着天使,他出生在牧师之家,却不信教,也是对当时宗教的暗讽。然而,即便安吉尔正直善良,也无法原谅苔丝有污点的过去,这个“天使”非但没让她的生活幸福起来,反而使抛弃了她,让她雪上加霜。如果说亚雷克从身体上玷污了苔丝,那么安吉尔却是从精神上摧毁了他。也可见当时的宗教对于底层弱者的强大摧残力量。

第二篇: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

从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宗教观

随着国产古装良心剧《琅琊榜》胜利收官,许多小伙伴纷纷表示:看完《琅琊榜》之后,韩剧、偶像剧神马的,现在完全看不下去!跪求舔屏好剧,今天新语君给大家安利一个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拿走不谢。

我叫苔丝,是19世纪的英国一个小商贩家庭的女孩。我的父亲爱好酗酒,不务正业,生活愈加困窘。于是,父母让我去到一个富老太婆家攀亲戚,以便能改善家里的经济。没想到,这件事竟促成了我不幸的一生。

为了家里更好过,我就厚着脸皮地去了。我的堂哥亚雷克对我见色起意,最终在一片树林里诱奸了我。我怀着愤懑回到了家里,向父母诉说着这一切,可他们还妄想攀图富贵,让我嫁给可恶猥琐的亚雷克。不久,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出生了,这件事让父母觉得丢脸,他们不让我出门,孩子不能受洗,生病了不能看医生,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夭折,我祈求教父给他一个基督教的葬礼,可是教父残忍地拒绝了,一个弱小的,从没有犯过任何罪孽的婴儿却只能和自杀的懦夫、臭名昭著的酒鬼和醉人胡乱地葬在一起,我发誓再也不会来这个教堂了。

我离开了家,找到了一份挤奶工的活,遇到了我的爱人安吉尔,他像一个天使,风度翩翩,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很快,我和他就订婚了,我很想把我的过去坦诚于他,结婚前我把往事写成长信塞到他的门里,却因为误塞到了地毯下面而没有达到。我以为我们的爱经得起原谅,新婚当晚,我把我的过去向安吉尔坦白,他竟决然地离开了我去往巴西。

从此,我没有了生活来源,生活陷入困窘,我在农场找了一份活糊口,却不想遇到了成为牧师的亚雷克,他依然那么伪善,自私,整天纠缠着对我说:我的爱人不会再要我了。后来,我的父亲病故,为了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我被迫和亚雷克在了一起,可是我的心是那么地不快乐。

不久,安吉尔竟然从巴西回国找到了我,我对他的爱从没改变过,如果不是亚雷克,我和他一定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也会继续坚持等下去。一切都是亚雷克的错,如果没了他,我一定会幸福,想到这里,我就只想杀了他。一天,我趁着他在睡觉,拿起桌子上的水果刀捅了他一刀,他就死了。我换好衣服去找安吉尔,告诉他我杀了亚雷克,我们可以在一起了。尽管只有和安吉尔在一起五天的幸福日子,我也死而无憾了。

我们已经听完了美丽的苔丝的悲惨命运,难道苔丝真的是命苦才会这么不幸嘛?其实,笔者觉得苔丝的不幸与当时的英国社会脱不开干系。

一、社会原因造成苔丝的悲剧

苔丝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规模经济向农村发展,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小商贩的女儿,又作为一个最低层的雇佣劳动者,必然会受到暴发户亚雷克作为统治者的压迫与残害。随之,她的孩子无法受洗,就医,完成葬礼。后来她遇到正直善良的安吉尔,然而安吉尔也不能撇开当时世俗的偏见-女人一定要有贞操,而抛弃了她。即便苔丝敢于大胆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这是社会固有的偏见。最终复仇的火焰变成苔丝的杀人利器杀死了亚雷克,同时也将自己推入了悲剧的深渊。虽然亚雷克的毁灭平息了苔丝的仇恨,但此时的资本主义依然笼罩于英国社会顶端,这里依然有千千万万个“苔丝”遭遇着社会的迫害,并以悲剧的形式告终!

二、宗教的束缚

英国是信仰上帝的国度,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基督教。和中国的“人善论”不同的是,基督教认为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是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可以洗清人类原罪,而受洗就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用水滴在受洗人的额头,代表洗清原有的罪恶。苔丝是对于上帝是虔诚的,即便是牧师拒绝给她的私生子受洗和完成葬礼,她也只是说:“那我将憎恨你,憎恨你的上帝,而且我以后再也不会进入你的教堂了”。她的软弱也体现在后来又和作为牧师的亚雷克在一起。亚雷克作为牧师,承担着宣传圣教的重任,却违背教义逼迫苔丝作他的情妇,这是多么可悲的对比。安吉尔虽是牧师的儿子,却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没有阶级等级偏见,热爱农场生活。即便是这样,也依然不能接受有了污点的苔丝。

第三篇:关于《德伯家的苔丝》

关于《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它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本书作者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非凡的诗人。哈代一生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研读不已,并受叔本华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致使他对人生的见解悲观宿命。他认为人类文明无论发展到何种地步,人类终是无法摆脱宿命的捉弄。这一思想几作的一大框窗。哈代作品,巧合频频可见,自然气入;役境为人,融性格与环境于一体,是乃作家别外,因哈代早年曾攻建筑,故其作品之营造最堪玩密完善,或情节、人物、风景、对话配合之紧凑和有比肩者。

他将这些小说大体分为3类:性格与环境的小与幻想的小说和精于结构的小说。其中以第一类最于此类的长篇小说有《绿林荫下》、《远离尘嚣》、《还

说、罗曼史为重要。属乡》、《卡斯成囿哈代创息弥漫侵一匠心。此味,如此精调和,当少特桥市长》、《林居人》、《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一般认为它们是哈代思想、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其中又以悲剧故事《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最为杰出。前者写贫苦美丽的挤奶女工苔丝因年轻无知而失身于富家恶少亚雷·德伯,受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煎熬,最后失去自己真心爱恋的安玑·克莱,悲愤绝望之中,杀死亚雷,坦然走上绞架。后一部小说写贫苦善良的孤儿裘德·范立奋发自学欲赴高等学府深造,但无入门之道。他与志趣相投的表妹淑·布莱德赫双双摆脱法定配偶而自由结合,但为社会所排斥,流浪街头,最后家破人亡。

《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一生的遭遇。她渴望凭自己的劳动过日子,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接二连三地受到沉重珠打击。苔丝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上德伯家去当女工,遭到资产阶级纨绔子弟亚雷·德伯的污辱,怀了身孕,成为一个“失了身的女子。她忍受周围人们歧视和道德偏见的压力,孩子病死后,她在一家牛奶场工作,认识了一个牧师的儿子,青年大学生安玑·克莱,不久便和他相爱。苔丝向克莱讲述了自己过去的不幸经历之后,充满资产阶级的虚伪的伦理偏见的克莱,突然一反往常的态度,遗弃了苔丝,使她走上更加悲惨的道路。苔丝转到另一个农场劳动,受到资本家更为残酷的剥削。后来父亲死去,一家人沦落街头,纨绔子弟亚雷又来纠缠她,她不得已而又迁就了他。克莱的突然归来使苔丝受刺激太深终于酿成了她杀死亚雷的悲剧。她成了一个杀人犯,被法庭判处死刑。

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坚韧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但是同时却包含有人固有的复杂的心态。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她成为了人们心中嘲讽的对象。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不仅仅在于她得过去,更包含她的将来,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它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结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那么,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抑或是三种之外的什么?我下面作以简要剖析与阐释:

毫无疑问,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哈代的故乡也遭到强大的冲击,其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着者,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恋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哈代乡土小说的社会悲剧意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工业文明与宗法文明的冲突为切入点,采用由全景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客观描述笔法,深入地表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苔丝》中,哈代对当时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然后以苔丝家作为个体农民的缩影,深入展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社会悲剧是人同社会环境的冲突造成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位弱女子,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家贫如洗、经济拮据,负担沉重,她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农业工人,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这些压迫和凌辱有经济的、权势的、肉体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她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同时,亚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丝推向深渊的两种不同的客观社会势力,他们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丝的社会悲剧。

学号:9201120536 姓名:李娟

班级:11级注会5班

第四篇:从《德伯家的苔丝》看19世纪英国法律环境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19世纪的法律环境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摘要:文学与法律同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国内外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法律知识与法律现象。在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就蕴含着大量的法律知识,涉及到《婚姻继承法》、《财产法》、《流浪法》、《堕胎法》等。作者通过对苔丝一生悲惨命运的描写,勾勒出了19世纪英国处在维多利亚时期所特有的法律环境。

关键词:文学;法律;意识活动;法律环境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淳朴姑娘苔丝悲惨命运的描述,抨击了当时英国虚伪的社会道德意识与不公正的法律待遇。

一、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 20世纪的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先后出版过《德伯家的苔丝》、《还乡》、《远离尘嚣》、《绿荫下》等作品。哈代的作品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的英国资本主义向农村深入的社会变革现象,这期间英国腐朽的封建贵族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慢慢向农村渗透,致使大量农民成为自由人,许多老贵族失去了产业,沦为了平民。这些人迫于无奈,只得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当劳工。这一切的社会变革都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的。与此同时,英国先后出台了《遗产税法修正案》、《土地转让法》、《增值税法》、《时效法》等一系列法律措施用以支撑社会大变革。哈代亲眼目睹了在这次社会大变革中,低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与艰辛的生活,哈代用一篇篇小说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公,生活在借此对社会底层的人民表达内心的同情,《德伯家的苔丝》就是这类作品中比较优秀和突出的小说。

苔丝出生于一个条件穷苦的小商贩家庭,有着天真淳朴的性格,无奈趋炎附势的父母逼她到一户富贵人家攀亲戚,导致苔丝被富家少爷亚力克强奸的悲剧发生,不幸的是,这只是苔丝悲惨一生的开端,法律的不公将苔丝渐渐逼上了犯罪的道路。苔丝后来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克莱尔,并真心相爱步入新婚的殿堂,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将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丈夫时,换来的不是原谅,而是抛弃,克莱尔抛弃了妻子,只身一人逃避到巴西。几年后苔丝因种种无奈的原因再次陷入了与亚力克的纠缠中。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并醒悟过来,真挚地向苔丝表达了自己的悔意,苔丝将这一切仇恨都归结到亚力克身上,愤然将亚力克杀死。最后苔丝难逃法网,被处以绞刑。

原本淳朴善良又勤劳美丽的苔丝由于一次年幼无知的过失而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大家将苔丝定义成一个堕落、肮脏的女人,又遭到丈夫的遗弃。面对这一切不公的待遇,苔丝并没有想到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偏激地选择手刃仇人这一冲动错误的做法,最后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一切悲剧的发生都源于当时社会的无知偏见、法律的漏洞与不完善,让犯了罪的亚力克钻了法律的空子一度逍遥法外,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哈代创作《德伯家的苔丝》时,英国正处于动荡变革时期,《德伯家的苔丝》表达了哈代对英国变革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切。哈代在《苔丝》中详细地描述了都市文化和新兴工业化给古老的威赛克斯带来的变化,揭露了强调贞洁、禁锢人民思想、压制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苔丝的悲惨命运充分地反映了英国大变革时期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虚伪的宗教、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人民经济贫穷和资产阶级的虚伪。

王忠祥曾这样说过:“苔丝是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伦理偏见和为富人服务的法规刑律的牺牲品。”哈代也称:“悲剧是由人的制度和敌对的环境造成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土地财产制度决定着所有人的命运和出身,《婚姻继承法制度》让人无法违抗,《刑法》和《堕胎法》足可以使苔丝身败名裂,那时的《流浪法》更是不讲道理,而那时的司法审判程序更是毫无公正可言,正是这一系列不公正的法律制度逼迫苔丝一步步走向了绞刑架,苔丝的悲剧是她自身性格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更是当时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的悲剧。

二、《德伯家的苔丝》涉及的法律

1、不合理的《婚姻继承法》

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婚姻是被理解成上帝的旨意,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当时的法律规定,双方一旦结婚,就永远不可以离婚,除非一方犯有和近亲通奸的罪名。根据这一规定,提出离婚就约等于向全世界宣布了其中一人有罪,而这种罪过在当时,是不被保守的英国所接受的,所以由于不人道、不公道的《婚姻继承法》的存在,致使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结束婚姻。苔丝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终于重新振作起来,远离是非之地来到农场,在这里,她认识了克莱尔并与之相爱,诚实的苔丝在新婚之夜将自己的“过错”告诉了克莱尔,这非但没能赢得丈夫的同情和原谅,还致使克莱尔远走他乡,逃到巴西。克莱尔抛下苔丝一走了之,让苔丝陷入了经济危机,而又在这个最难熬的时候,苔丝的父亲去世了,这对苔丝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为依据当时的婚姻法,在一段婚姻中,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是不能平等地享有男性的任何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所以,苔丝的父亲去世后,苔丝与母亲只能被房东解除了合约,赶出家门,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2、不人道的《流浪法》

无家可归的苔丝一家走投无路。在19世纪的英国,像苔丝这样无家可归的家庭比比皆是,那时,资本主义正在向农村发展,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瓦解,大量农民失去了耕地,却又不愿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工作,就只好四处流浪,流动人口的激增,导致社会治安异常混乱。政府为了逼迫流浪农民去工厂做工,颁布了极其不符合人道的《流浪法》。《流浪法》规定,凡是在社会公共场合露宿的,一律逮捕入狱。所以,苔丝一家迫切地需要一个合法的安身住所,迫于《流浪法》的逼迫,苔丝不得不再次牺牲自己,受制于亚力克的魔爪。命运捉弄人,就在这时,苔丝的丈夫突然回心转意,回到了苔丝身边。克莱尔的归来,更加剧了苔丝的罪恶感。苔丝最终被亚力克逼到了绝境,一怒之下杀了亚力克。哈代在对苔丝杀人这一情节的描述中,详细地阐述了苔丝的内心情感活动和精神状态,侧面表明了苔丝是在盛怒的特殊状态下才杀人的。所有这些详细的阐述,都是在为司法细节打伏笔,这些伏笔中包含了许多辩护的理由,可是,维护上层社会利益的司法部门根本没有考虑这些因素,而是潦草地将苔丝判以死刑,并且立即执行。当象征着死亡的黑色旗帜缓缓升起时,也代表着苔丝悲惨痛苦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3、多样的《财产法》

财产对于苔丝一家来说,举足轻重,作家在小说中讲到,“同出名门的苔丝一家却因为失去了祖先留下的不动产而沦落为贫苦的自耕农阶层,全家依靠父亲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与名声显赫的德伯家族其他的后人有着天壤之别。”在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政府统治者为了尽早加速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封建贵族顽固势力,颁布了《谷物法》。《谷物法》要求开放国内粮食市场,这种行为导致大批外国物美价廉的谷物冲击英国本土市场,冲击了本土封建贵族的收入,加速了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步伐。继而,英国政府又提高了遗产税,让封建贵族的土地遗产在世上代代相传中缴纳高额甚至高得不着边际的遗产税,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封建贵族因为无法上缴这种高得离谱的税款而不得不自动放弃祖先留下的遗产。英国政府为了进一步逼迫封建贵族的土地资产,又出台了《时效法》,这样一来,更让相当一部分的新兴资产阶级开始明目张胆地掠夺原有封建贵族的土地遗产。

经过这几种法律的出台,封建土地保有制度渐渐土崩瓦解,封建贵族最终面临破产的结局,资本主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就在封建贵族与资本家展开争夺期间,木材商人亚力克的父亲趁机掠夺了苔丝家的所有财产,失去了容身之地的苔丝一家一下子坠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4、不公平的《堕胎法》

在19世纪的英国,人的地位和权益是完全不平等的,书中提到,苔丝由于一次意外,弄死了一匹马,就把全家都推到了死亡的边缘,让全家陷入了恐慌,为了挽救全家人的性命,苔丝只好去亚力克家里认亲,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又得在仇人的鸟舍做工。

相反,苔丝“失身”这件事,不是触犯道德的诱奸,更不是别人为亚力克开脱解释所说的“两情相悦”,而是彻头彻尾的触犯法律的强奸,是实打实的犯罪行为,而罪魁祸首亚力克却一直逍遥法外。苔丝失去了少女的贞洁,经历了无数人的唾弃与鄙视,比这更不幸的是,苔丝意外地怀孕了,被没有人性的《堕胎法》逼迫,不得不将这个足可以令苔丝身败名裂的孩子生了下来。许多人对苔丝将私生子生下来这一行为表示不解与质疑,其实这都源于那个年代的《堕胎法》,在保守的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英国,政府一直用法律的形式来禁止堕胎,迫于无奈,苔丝才将孩子生下,之后,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苔丝不仅要忍受失身之痛,更要忍受丧子和被周围人羞辱之痛。

三、文学与法律

文学与法律自古就是既古老又联系密切的学科,文学是作家反映社会现象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形式,法律则可以充分地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文学与法律都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文学与法律都是为了建造一个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社会而存在的,不同的是,文学的呈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文字表述等抽象的形式,而法律则多以法庭、监狱、警察等具体手段用以强制束缚公民行为。

我国著名法学博士郝铁川先生曾这样解释过文学与法律之间的差异与关系:“文学以情为本,具有神秘性、模糊性,而法律是行为规则,追求明确、稳定性;文学追求个性化,总喜欢试图冲破既定规则的约束,而法律是公意的体现,追求普遍性,强调既定规则的稳定性;乱世和盛世都可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法律的发达只能在盛世出现。”文学与法律的运动在美国,早于1973年就正式起步了,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作为文学的法律、有关文学的法律、法律中的文学以及通过文学的法律等四个文学与法律运动的分支。

文学,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学,侧重点在人,在于关注社会生活;而法律则侧重于保护人的合法权益,其本质也是关注人与社会生活。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样都是建立在尊重与维护人权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理解,文艺复兴就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文化复兴,更是一场促进现代法律诞生、解放人权的运动,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应该从文学中寻找理论依据。

时至今日,文学和法律依旧没有形成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模式,尤其是在文学与法律运动中的“文学中的法律”备受关注。文学与法律都是对时代的反映,同样都会侧重一些共同的社会话题,例如犯罪、复仇、报复等。所以,文学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人们通常可以通过对一些具有官方性质的法律案例等对法律有初步的了解,但这只能了解法律的大体轮廓,若想更加深入地领会,则要通过一些文学著作来进一步了解、领会,单凭一个官方的法律条文素材是无法让我们透彻理解法律的。

在看到文学中蕴含法律知识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形式传授法律知识的途径存在的缺陷。第一,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中通常都会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所以对一部作品做法律剖析时会发生一定的分歧,每个人看待一部作品都会因人而异地做出评价;第二,这种文学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与官方出台的法律知识相比真实性要缺乏些,官方出台的法律可信性更高。

美国作家詹姆斯·伯艾德·怀特在他的著作《法律想象:法律思想和表述的属性研究》中这样阐述道,“文学名著为法律的各种人文价值提供了最好的伦理描述”,在怀特看来,文学著作是为发现法律价值而存在的,是作为法律传播的媒介而存在的。《德伯家的苔丝》让女主人公苔丝的形象深深刻在人们心中,让人们更清楚地领略到当时英国不合理的法律体制和冷酷无情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于冬梅.苔丝的悲剧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王雷霞.苔丝命运悲剧的透视与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7).[3]鲁瑶.生命的悲歌——苔丝悲剧根源的探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4]薛青.苔丝悲剧成因的法律批判[D].浙江大学,2008.[5]眉睫.略论法律与文学——以法史学为视角[J].博览群书.2008(1).

第五篇:《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

作者:(英)哈代 著,张谷若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4-07页数:577

阅读时间:2011年5月

《德伯家的苔丝》,听上去便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有同学推荐看的,于是就先到图书馆里借来一本减缩版的先看了看,后来觉得不错就又看了汉译本原著。受故事中女主人公苔丝深深地吸引,索性把电影版的也看了,觉得更加生动形象。《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受东家少爷诱迫而失身怀孕。从此,这一耻辱的事实剥夺了她接受真正爱情的权利,致使新婚之夜遭丈夫遗弃。后来,万般无奈之中,她重回了少爷的怀抱,不料,就在这时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拖着病驱千里归来,苦苦寻觅。苔丝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同居的少爷,在与丈夫短暂欢聚后,走上了绞刑台。

父亲德伯的愚昧无知,对于金钱的贪婪推使苔丝跌下了社会的的深渊;而亚雷的邪恶无耻则将苔丝少女的所有美好梦想化为灰烬,促使她遇上了改变她人生的第三件事——与安玑·克莱相爱。而正是这个安玑·克莱,这个有着天使之名的懦弱男人——最终造成了苔丝的悲剧。有人会说安玑·克莱才是真正该批判的人,但是无疑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他需要时间来释放自己,不可忽视的是,安玑·克莱是爱苔丝的,至少那爱是真的,而不是像亚雷一 样,只有肉欲,把苔丝当做自己的玩偶。所以我认为苔丝的悲剧应该是当时的时代所酿成的,或许在现代社会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对于像苔丝一样的人来说,生存的机会就多了。《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她成为了人们心中嘲讽的对象。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不仅仅在于她得过去,更包含她的将来,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它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结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毫无疑问,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哈代的故乡也遭到强大的冲击,其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恋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

苔丝这个女性角色,她不同于传统的柔弱的女子,美丽迷人是她的资质,可是她在更深层次上来说是一个想凭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追求自己起码的幸福权利的淳朴姑娘,可是社会的强权却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在遭遇了诱奸、抛弃的重重打击与伤害后,最终酿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1700字左右)

09 级 4 班李华

下载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读《德伯家苔丝》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小说家哈代的晚期作品,也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优秀作品之一。 作品描写了贫穷俊俏的农家女子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 》观后感喜剧留下的印象是淡漠的,悲剧带来的思考是持久的。因为悲剧更能触动内心.令我印象 最深刻的是《德伯家的苔丝》,很久以前就看过这本书了。虽然剧情已......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11英语师范肖娟娟20110451115 德伯家的苔丝的读后感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doc

    “我过去是牺牲品,就永远是牺牲品——这就是规律!”——《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摘要:苔丝是一个没落贵族德贝维尔家族的后代,同时也是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长女,因父母的虚荣和家......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前一段日子,读完了《苔丝》——流着眼泪读完的。这是我第二次读这篇小说了,可从次数上来看虽是第二次,实质上只能说是第一次,或者说是一次多一点点。我第......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苔......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观德伯家的苔丝有感 初中的时候就看过德伯家的苔丝,当时看的是书,但是没有什么映象,只模糊记得苔丝被强奸了,其余的估计也没看懂。前段时间,无意看到电视剧版的德伯家的苔丝,却被......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班级:09机械4班姓名:姜伟杰学号0915020011《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整部小说是以乡村为背景,通篇描述的是一位乡村少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