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学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学建议
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三年级孩子正处于转型期,认识水平,意志品质都由所发展。在思维特点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不能和高年级相比。对他们来说,上这些思辨型的课文应该是有些难度的。
另外,《课标》对中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定本专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加强整合,学法灵活,阅读广泛,练笔多多。
具体编排:
一、整体感知,提供学习内容,引导制定学习计划。(一课时)
在精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所了解,并探讨一下可供学习的内容。自己写一写学习打算。以便日后经常检查自己是否言行一致。对一丝不苟执行计划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初步养成学生主动适应、自主发展的能力。
1、做实验谈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会游泳的鸡蛋.”(让学生通过亲眼看、亲手做、亲自尝,了解鸡蛋在盐水中会上浮的现象,体会到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才能掌握道理,体验成功。)
2、师:“做了这个实验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3、小结:“小朋友都从实验中获得了一个大道理,本领可真大,你们能告诉我,还能从那些地方获得道理吗?”
4、交流、板书:寓言,传说,故事,谚语,成语,格言„„
5、你能举些例子吗?学生说说知道的寓言、成语故事等。
6、(有学生举谚语的例子)补充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讨论,说说那些谚语的意思已经明白了。尝试背诵。
6、学习单元导语,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多读几遍。
7、课堂练笔:你打算怎么学这个单元,将自己的计划写下来。并要求贴在单元导语下,每天看一看。
二、部分展开,紧抓基础,拓展阅读(12-14课时)
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深挖洞,广积粮。”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寓教于乐。具体安排如下:
1、寓言两则+同步阅读+读书会
《寓言二则》精选了《战国策》的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意在了解寓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的寓言阅读方法,积累传统文化。
学习完《寓言二则》后,可顺带学习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言二则》: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还有接下去四篇寓言故事,都只作略读,了解大概内容即可。
最后开展一次寓言读书会,向学生推荐三本好书:《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寓言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体会寓意。直到学生体会寓意时,千万别直截了当的问:“读了这个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提问题。例如:《南辕北辙》一课设计一个想象表达:“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劝那个去楚国的人?你还可以用这些话劝劝谁呀?”
2、惊弓之鸟+成语故事+故事会+小练笔
《惊弓之鸟》原先是四年级的课文,现在三年级孩子来学习本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难点在理解关键词句和体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这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方式,降低孩子理解的难度。我想课的教学重点还应放在理解词语,运用语言上。
比如“愈合”的理解,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大雁的伤口还没有愈合?”
学生找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就不难理解愈合这一个词了。
这篇文章还适合让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比如提示语有这样一个问题:“真有这样奇怪的事吗?”
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一开始,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有哪些疑惑?” 生:“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大雁呢?” 生:“更羸凭什么说这只是受过伤的大雁?” 生:“身边其他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个办法?”
学生主动事宜探究思考讨论之后更累的形象也就突显出来了。
课文上到最后,必定要说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一般我们都会问:“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启发?”“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就换一种方式问,效果可更好。师:“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这只大雁呢?”
学生有可能说是善于观察、仔细推理的更羸,有可能归结到大雁自己吓唬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好。这样就产生了多元理解,文本也就变得活跃起来了。这时老师还追问一个问题:“这一个成语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既可以从更羸角度讲:平常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也可以从“惊弓之鸟”的角度讲。这时老师就补充了语言训练:“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就……”
生: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心理素质好,就不会丢了性命。
生: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不自己吓自己,就不会丢了命丧黄泉了。生: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冷静,沉着,就会保住性命了。生: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吃一堑长一智,就会平安无事的。
学生精彩发言层出不穷,既扎实地训练的语言,又潜移默化的明白了道理:这条成语就是告诫那些受过惊吓的人不要不大雁的后尘,一箭双雕。
《惊弓之鸟》学完之后,可以让孩子去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语文园地”就安排了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学生们可以选择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精心准备一下。然后再班上开展一次讲故事的比赛。最后评出优秀选手,“现身说法”,到一年级给小弟弟小妹妹讲故事。从中,孩子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阅读兴趣也就会随之再进入高潮。
此时,可以布置一篇小练笔:《有趣的成语故事》、《精彩的故事会》、《我到一年级讲故事》、《今天我获奖了!》。老师选出优秀的小练笔,张贴在教室墙报上。
3、画杨桃+口语交际+习作+读书会2
《画杨桃》通过一件真实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上,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在他们的脑海了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亲身体验——吃杨桃
上课前,老师特意选了几个颜色不同、成熟程度不一的杨桃切成小片,分给学生品尝。有的孩子一拿过来就塞进嘴里,结果酸得直眯眼; 有的孩子拿在手里舍不得吃,用舌头轻轻地舔着 还有的孩子拿在手上玩儿,还不住地说:“瞧,我的是一个绿色的五角星”’“我的是一个黄色的海星”……
二、阅读感悟——《画杨桃》
1、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2、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懂课文,3、探究活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中的老师是怎么让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的。
4、延伸: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 老师启发学生拓宽思路:我们在平时的哪些事情上、哪些时候也要用上这些方法,也能说明这些道理?如:写作文要认真观察,要写真情实感;要从不同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这样才公平、准确……
5、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课文中所讲的道理,还能有这么多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如果同学们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那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你们能运用吗?”
三、认知升华——谈杨桃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在上课前我们还一起吃过杨桃,谁来说一说杨桃的味道?”
2、到底是甜的对还是酸的对?
3、学生争论,各抒己见
4、引导孩子感悟老师是考验我们是不是真的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师:大家吃的不是同一个杨桃?那刚才为什么还说别人不对呢?
5、回归课文,再读老师讲的一段道理,加深印象。
学习完《画杨桃》之后,学生都懂得了实事求是的道理,之后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了。多鼓励孩子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这里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更多孩子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比如,如以兴趣活动小组招收新成员,一名学生要接受众多考官的提问。或进行一次竞争上岗,引导孩子在对答交流中展现自我的风采。之后便可以将自己所说的记录下来。最好能够选择自己某方面的特点来具体写写。
习作结束就可以进行第二次读书会了。这一次,既有对第一次读寓言情况的反馈小结,又有引导孩子读真实故事的内容。首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并且谈谈对自己的启发。然后小组评一评,争取人人有奖。比如:某个孩子道理说得非常深刻,就给评个“入木三分奖”;某个孩子读了很多寓言故事就给他发一个“多多益善奖”;某一个孩子讲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听,就给他发一个“绘声绘色奖”等等。争取让每个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成功感,让孩子既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也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后留出一点时间,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天天好爸爸:365个睡前故事》,《小故事,大智慧》丛书。
4、我的发现+想别人没想到的+同步阅读+读读记记
出示“我的发现”前两句话,引导孩子发现反问句式。然后过渡到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作为略读课文,不需要字字落实,句句理解。只要让孩子参照课文前面的提示语,大体了解内容之后,围绕“小徒弟为什么能得到师傅的称赞”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理解师傅说的一段话。最后说一说,平常有没有我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情。
有时间的话,老师还可以补充:让学生画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和“踏花归来马蹄香”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们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涨。(出示学生画的画)老师还可以补充这两句诗后面的故事。
在下课前,出示“我的发现”后两句话,让学生再说说,巩固反问句式。这时特别要关注后进生。让他们真正理解到“别人想得到的,我一定能够想得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同步阅读还剩下5篇阅读,让孩子略读一下,讲讲大概内容,划出道理就可以了。语文园地的读读记记,主要是比喻的运用,学生们接触的较多,找句子也比较容易。
三、回顾小结,表扬先进(一课时)可选内容
1、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句子加工站、比喻大看台、成语擂台赛等等
2、说说已经留在大脑里的谚语、寓言或有含义的故事又多少?
3、看看自己定的计划完成了多少?
4、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学习小组排演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明星小组”的称号。
6、表扬先进,发奖
7、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参考题目:《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我的收获》、《我最得意时》
《当小演员记》、《我的真想____》《()我想对你说》
(课件罗列主要流程)老师们可能会问:课时那么紧张,哪有时间去搞读书会、故事会呢?这里就可以加强课程的整合了。利用班会课、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语文活动课。这样,课时不足的问题就解决了。学生在多样的语文活动中,阅读兴趣和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就像一部童年纪录电影。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展开,有孩子顿悟人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有同伴之间的尊重和互助,有同学之间的争吵,还有童年小伙伴比绝招的趣事
根据教材特点,向老师们提供三点建议:(课件罗列,再逐条深入)
一、抓住关键词句,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能初步掌握“抓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抓住课后思考题,联系上下文自主思考
例如:《和时间赛跑》中有这样的提示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检阅》一课,“学习伙伴”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和时间赛跑》的课后问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比如,“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让我们找一找,体会体会,再抄下来。《检阅》一课的课后问题:我有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些地方,都可以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过渡)当学生了解阅读方法后,要及时迁移运用,巩固方法
2、教学中,及时迁移运用,掌握方法
例如:《争吵》一课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挨”,体会它到底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联系前文,结合朗读,体会到主人公的犹豫、矛盾的心情。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字词,体会含义,欣赏用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语言,“生活中,你碰到过这个词语吗?”
利用《检阅》的课后问题,引导学生:“你有什么问题想和同学讨论讨论?”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多多提倡在书上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划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在文中留下自己的瞬间感受或疑问。”
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方法一定会转化为学生的习惯,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的。(鸟儿大了,什么林子便都有了。)
二、换位思考,挖掘空白,深化感悟
本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曲折,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所以他们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我常常发现,文中主人公心情的变化,孩子们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化。这时,孩子已经有了换位思考的真切体验,对课文感悟得就比较深刻。
让孩子换位思考的方法有很多,像老师语言渲染,学生朗读体验等等。本单元课文还可以挖掘空白,让学生在合理想象中,与课文对话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课件出示)《检阅》一课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里为教师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更为珍贵的东西找到了契机。
问题设计:(课件出示)
“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
第一个问题,孩子可能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不让他参加(因为让一个靠拄拐走路的人参加检阅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二、把他藏在中间,(因为这样既让博莱克参加了检阅,又不会影响到检阅的队伍,岂不是两全其美?)
三、让博莱克参加,至于让他站在哪里,我会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来决定,这样做就很公平。
只靠文本,孩子还是很难与博莱克的心灵产生共鸣,毕竟学生还是较难体会一个残疾人内心世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博莱克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孩子们会有自己的经历。比如:“我长得胖,有些同学就取笑我,还给我取绰号。”“我因为跑步跑得慢,一些同学就不让我参加接力赛,其实我很想参加,我觉得好难过。”“我妈妈经常说我笨,对我几乎都没信心了,我觉得好难过,我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
听了学生的心灵对话,老师最后追问:“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
此时,学生会有新的感悟:“我一定要让博莱克去,并且我要告诉他,他一定能行的。”“我不但要让他参加,并且要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让大家都羡慕我们。”
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像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如果老师们仔细钻研一下课文,像这样的空白能找到很多。
三、阅读牵引,联系生活,真情写作
每个孩子都有童年,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段难忘的故事。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和课文对话,与主人公一起成长,一同体验之外,还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的快乐。
比如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说说写写自己学本领的故事。《争吵》的课后练习还有一次小练笔,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写的内容不一定是争吵,注意引导孩子写印象深刻的事,写真实的事。(举例附件1:出示学生作文《去年校运会上发生的事》)
学生写真实的事,往往是有感而发,写得也亲切流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随机上些口语交际和习作课,比如上一节科学课做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实验,那我的下一节语文课就变成了“聊天课”。我发现,正式的口语交际课往往上得了无生气;而“突然袭击的”课却常常是异彩纷呈。我想让老师们看一段学生作文,看看学生有多喜欢(举例附件2:出示学生作文片断)
怎么抓时机?选择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大家猜猜学生接下来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段时间,学生的课桌就像个绣花枕头,趁早操机会,我偷拍了几个典型。第二节语文课就上了堂口语交际课,之后就写了这篇小练笔。)
(举例附件3:出示学生作文《给老师的一封信》)
写给王老师的一封信 王老师: 您好!
今天下午,您为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记者招待会”。在这节课上,您一一回答了“记者”们的问题,为我们讲述了关于您的左手受伤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在昨天我校举行的教师排球赛上,陆老师的一只刁球打过来,您身子往后一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摔倒了。您讲到这里的时候,许多同学都笑了,我却没有笑。因为你们队输了,您没有接到那个球。您又继续说,忽然您发觉您的屁股下有您的一只手,开始您没有感觉到痛,到了晚上,您说您觉得左手很痛。部分细节您讲得栩栩如生,听完了这件事,我想到了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今天一整天,我真得很害怕,不敢看您,怕看到您的左手,更怕看到您在慢慢地摸您的伤口——这是您感到痛的记号。因为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真的很爱您。
今天下午,於思琪的爸爸来接於思琪时,看见您的左手像白面包一样,便问您怎么了。您把事情说完后,还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小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时您的手在隐隐作痛,是吗?王老师您很坚强,虽然您的手受伤了,但您仍以微笑面对生活。
祝您
早日康复
您的学生
文文
2004年3月30日
第二篇: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到四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教学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一单元,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中年级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重温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从本册开始,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对识字进行归类学习,在作业和小练笔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在阅读中加强词句练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抓住导语、思考练习及课文中关键处提出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这一单元导语就用诗一般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用心去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金色的草地》在课文中关键处提出思考问题,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体会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爬天都峰》在课文中关键处提出“终于”一词在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汲取力量,克服种种困难才爬上了天都峰,这种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意义。在习作方面,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一次作文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重在激发习作兴趣,树立习作信心,同时感悟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教师:
XX XX XX 这一单元,都是一些名人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件事,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精神品质。因此,在帮助学生读懂每一个人物,完成每一篇文章时,我是抓住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把第一课时上成“汇报课”;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的方式,找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分析。再以“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意思?你读懂了什么?”一条主线完成生字词教学和通读课文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文章内容,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我只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他们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体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规定每人都说,先一人说一次,达到“人人参与”的要求,让人人动起来;每人都发言一次后,还有没说完的,再继续轮流补充,最后集体交流讨论后的体会。这样避免一人堂,调动起全体参与的积极性。因这一单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章,所以在活动课上,我让学生自己组织编排课本剧,将文章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组织能力、朗读能力及表演才能都得到了锻炼;同时,通过表演,学生也更深刻地理解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情感。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 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五篇略读课文《找骆驼》,而且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花钟》一课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花开进行丰富精妙的表达的,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丰富,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教学《蜜蜂》时,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玩出了名堂》一课教学后,让我反思到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找骆驼》一课教学,教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利用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关键句。
2.通过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3.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4.会读会背古诗《滁州西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重点
会背古诗《滁州西涧》。
难点
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一节,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的有关内容。下面,我们走进园地,看看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吧。
学生听讲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一.
交流平台
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交流读后的感受。小组讨论怎样找关键句?
再全班交流。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你能找一找本单元课文《花钟》《蜜蜂》《小虾》中其他自然段的关键句吗?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小组内交流评议。
全班交流。
二.
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课本第57页的两个语段,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两段话都是先写观察到的现象,再提出问题。
生活中你观察了哪些现象?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疑问?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课本第58页的语段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师巡视辅导。
三.
日积月累
自读古诗《滁州西涧》,圈出生字,组内互学。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逐句朗读古诗,你知道诗句的意思吗?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的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横在水面。
指名读,齐读。师指导背诵。全班进行朗诵比赛。
四.
拓展提高
你会通过观察写一写吗?
摩擦起电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项有趣的小实验,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名字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纸碎片,还有一支塑料笔。首先,我用右手拿起塑料笔,在头上反复摩擦。塑料笔在我头上滚动的时候,我觉得头皮阵阵发痒,就像小精灵在给我挠痒痒。
当摩擦到头皮有点发热的时候,我赶紧拿起笔靠近桌上的纸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桌上的纸片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吸到笔上面来了。这时你如果抬起笔,纸片也会紧紧地跟在笔的屁股后面,就像一对分不开的亲兄弟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笔在摩擦的时候起了电,电就会吸住这些轻的纸片。
摩擦起电这个小实验真是既简单又有趣,你们喜欢吗?
五.
课堂练习
默写《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你了解作者吗?
韦应物,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六.作业布置
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
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呢?理解诗意吗?
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鸟鸣涧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学生思考
学生浏览
学生练习
师生合作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修改符号和古诗等内容。激发了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板书
语文园地
关键句
观察
修改符号
古诗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_人教新课标
语文园地三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听听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5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了解你自己吗?你愿意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吗?这节课我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自己,好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并且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的特点?
第 1 页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学生评议。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4教师小结: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展示一个真实的你。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明确目标
要求: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根据自己的介绍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三、写作方法
1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3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四、范文借鉴,拓宽思路
范文一:
第 2 页
贪吃的我
我叫刘娅淑,今年九岁,就读于实验小学三年级七班。别看我年纪小,可是个名副其实的“精灵鬼”,小姨常夸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呢!
我这张小嘴巴只要看见香喷喷的饭菜就想立马尝一尝,好像嘴巴里长了很多馋虫一样。我吃小馒头小包子都是一口一个的,才懒得慢嚼慢咽。吃完饭我转悠两圈后还能吃很多零食,妙脆角、薯片、辣皮等等都是我的最爱,有时候妈妈担心我吃多了消化不好,影响健康,就禁止我吃零食。可是我就会转转小脑袋,咕嘟着小嘴巴,挺着个小肚子,撒娇地说:“妈妈,你看我胖乎乎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啊,你就让我再吃点吧!”妈妈招架不住我这又可恨又可气的样子,狠狠地说:“吃成个小胖子就不美了,看你怎么办?”我只管享受美食,认为把自己吃得胖胖的才有力气,男生也不敢欺负我。
我性格比较活泼,每次跟爸爸妈妈出去玩,看见我喜欢的熟人我就会大方地打招呼,因此大家常夸我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过我也是有个性的,看见我不喜欢的人我是懒得搭理的,因此也常听人说:“这个小孩子脾气还不小啊!”
我的兴趣爱好很多,也喜欢交朋友。你们愿意做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分享美食,共同成长吗?
【总评】本文小作者抓住了自己的主要特点———贪吃,向我们介绍了最可爱的自己,而且紧紧围绕中心选材,语言生动,内容有趣,确实让大家了解了自己。
第 3 页 范文二:
调皮鬼
在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尽管其貌不扬,却非常引人注目。你从同学们送给她的“蓝精灵”的绰中,就能猜着她身上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你看,她那一排齐齐的刘海儿像一幅门帘从额头上垂下来,把眉毛都盖住了。眉毛下那双眼睛虽然不大,却显得很生气。美中不足的是鼻子上面长了好些小雀斑,不过,她压根儿没想过要为这些小玩意儿而烦恼,她整天快活得像个小神仙!
一有空闲,她便拿出铅笔在随身携带的素描本上画画,有时,三笔两笔就能画出一只哈巴狗或一只胖鹅。有时,画厌了,她又不知从哪里摸出一团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捏起来,要么捏个猪八戒,要么捏个大肚子七品芝麻官。无论是画画还是捏橡皮泥,她都喜欢开点“玩笑”,不是把七品芝麻官的乌纱帽给捏丢了,便是将小狗的尾巴画成了马尾巴,叫人看了真要笑破肚皮。就在别人大笑不止的时候,她却一本正经地说:“笑什么,再过几百年,这可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哩!”
你们猜,这个调皮鬼是谁?如果你愿意为我保密的话,我就告诉你:这个人就是我!
【总评】作文中列举的几件事都生动地表现了“她”既调皮又可爱的特点,这种分寸小作者抓得很准,语言也生动、幽默。
习作
一、明确目标
第 4 页 学生完成初稿并修改。
二、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三、把写好的习作加个题目
习作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评议标准: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
二、教师小结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教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教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第 5 页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五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与此类似的句子。
(二)读读背背。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3开火车背诵。4齐背。
三、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默读故事,讨论、交流:商人错在哪儿?(只注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
第 6 页 4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语文园地·三》的学习以介绍自己入手,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特点,把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并且选取合适自己的角度描写自己,突出自己的优缺点,从外貌、性格、爱好入手。学生对自己都很了解,都能很好地叙述描写出来。
出示两篇范文,从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从范文的构思、立意来说,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习作指导中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学生修改。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但在习作指导中也存在着不足,学生描写自己太过详细,没有抓住重点。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 7 页
第五篇: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29课《掌声》、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本组课文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腿脚残疾的英子在三次掌声中留泪了,此泪化作了她生活的勇气。一个有趣的实验终于在三个孩子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了,小女孩之所以得到老教育家的青眯是因为她有着先人后己的品行。金吉娅在“给予树”上摘下了一个卡片,用二十美元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了一只洋娃娃。爱搞恶作剧的查理在草地上抽刀出鞘,杰西坐在轮椅上,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信守诺言的他做了真正的好汉。在连学了两篇充满异域情调的文章后,编者在《语文园地八》中匠心别具的安排了一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感叹教材编写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
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没有过度阐释人文层面上的东西。“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那么,语文课中的人文因素,怎样才能形成于学生的素养结构中去呢?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读着读着体会到了;读着读着感悟到了;读着读着共鸣到了……读能激起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理解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情感;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提升文化品位。“读中自有真情感,读中自有真性情,读中自有真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