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

时间:2019-05-14 19:4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

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以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为例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现象。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大多数存在着对学校规章制度、集体生活、人际关系、以及课程设置的不适应,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针对这类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的合作,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控制。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适应学校课程设置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小学新生 适应 幼小衔接

Survey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Fresh Pupils Adapting The Primary School life ——A Case Study In Yan Dao Jie Primary School Zhuo Jin Branch

Abstract:Convergence an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early childhood and primary education has become a social education phenomenon of common concern.In this phase, most children are not adapt to the school rules , school regulations, collective life and relationships, there is a variety of reasons.So for these problems, schools,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combine together to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problems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to adapt to the collective life, th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formation of good relationships.Key words: Fresh Pupils, Adaptability,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目录

前言…………………………………………………………………………………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4

(二)核心概念界定………………………………………………………………4

(三)研究文献综述………………………………………………………………5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5

一、小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基本情况………………………………………5

(一)小学新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6

(二)小学新生无法适应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6

(三)小学新生集体意识不强………………………………………………6

(四)小学新生对多样化的人际关系掌控存在困难……………………………… 7

二、小学新生不适应校园生活的主要原因…………………………………7

(一)新生暂时无法适应规范的校园生活……………………………7

(二)学习任务的突然转变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8

(三)新生处于集体建设的初始阶段……………………………………………8

(四)新生不知如何应对新出现的人际关系………………………………………9

三、小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建议……………………9

(一)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学校规章制度…………9

(二)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0

(三)改善集体环境,增强学生集体意识………………11

(四)注重关爱与尊重,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12 参考文献……………………………………………………………………………14

小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以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为例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变是人的一生中无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人生是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但每一阶段的转变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孩童必须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是,在儿童期和少年期,孩子面临的转变时人生中最重要以及接受最困难的时期,在这期间会出现多种可能,以至于还在在未来的心理上会走向不同的道路。尤其是 6—7 岁儿童,在这个时期身心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转变的方向极具多样化和剧烈化。因此从儿童个体发展来讲,我们必须确保他们对新环境的接触和新时期的适应能向良性方面发展,因为新的开始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甚至会深远影响到他们的未来。所以小学一年级的校园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生活观和态度观。

根据德国的哈克教授的调查研究报告得知,有 30%—40%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不适应,因而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在我国,很多小学新生也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后续发展出许多问题,例如害怕上学,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与家长老师交流,甚至出现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跟从老师指令等等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呈现儿童在入学第一学期的社会适应状况,分析影响儿童校园适应性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 施提供依,教育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成功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有效促进儿童的真正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

(二)核心概念界定

适应性

何为适应性?国内外存在众多解释,但是普遍趋向于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心里能力,是一种能够和发生了变化的外界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能力。车文博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指出,“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现相应的变化的能力”。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的以一定行为积极的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的心理平衡能力。”②①

(三)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在我国关于一年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中,有来自一线教师及教科人员的经验总结,也有来自专门研究机构的实证研究,虽然出发点各不相投,但是都关注一个共同问题——关注儿童适应性发展状况。对于此项研究,有的侧重于研究幼小衔接中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如刘东的《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有的则研究儿童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基本状况,例如常源香的《如何使小学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有的则侧重于改进衔接工作的教育对策,如杨雪梅的《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综述》其中包括对儿童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性研究、对幼儿园课程的探讨,更多关注的是衔接工作对新生入学适应产生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主要内容

(1)新生适应校园情况的现状。(2)新生不适应校园的表现。(3)新生不适应校园说产生的原因。(4)针对以上状况要提出相应解决对策。(5)对此问题未来的展望。2.研究方法

①②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4页.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页.(1)观察法:观察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同伴交往。(2)访谈法:通过与学生本人、家长、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入学后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分析影响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诸多因素及有关学生发展的更详细情况。

一、小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基本情况

个体与新环境是相互作用适应的过程,因此个体是否适应环境,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自身的变化特征。如果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适应水平达不到处于变化中的环境的要求,那么个体就会对环境产生适应困难。小学新生在进入校园后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校园,这对迎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可知,多数学生能够慢慢地适应校园生活,但其适应程度并未达到教师或学校的理想效果,并且存在部分同学无法适应校园生活,或者是多数同学无法适应校园部分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新生难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

入学新生在刚进校园的时候对学校的规则制度很不适应。例如,上课时随便讲话,坐着便左右乱晃,随意下座位,不举手便跑出去上厕所是常有的事等等。案例:学生周某,男,2008年7月出生。他性格活泼开朗,喜欢于老师交谈,喜欢和同学亲密接触,但也有点任意妄为,不管是在课内课外,只要他想做的事情,他必须做了心里才舒服。最近流行一个综艺节目叫《奔跑吧,兄弟》,里面主要是分两大组去撕扯对方背后的铭牌,保住了的便是胜利赢家。于是某天,周某便在上课时在教室里匍匐前进,悄悄地给全班一大半的同学背上都贴上铭牌,下课铃一响他便疯狂地上前去撕扯铭牌。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对规则制度的不适应是孩子们最大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作息习惯和纪律方面。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不听讲,自己玩文具盒、叠纸飞机等,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些同学是对作息时间的不适应,例如,早起困难,认为午休时间太短,因而下午上课无精打采。

(二)小学新生无法适应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小学生活中,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而在幼儿园则是以游戏为主,所以突然的转变让孩童产生不适应是理所当然的。

案例: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总是两眼无神,不知道在想什么,抽出来回答问题也是一无所知,尤为同学甚至在课堂是进入睡眠状态,真是让人着急,并且课后作业也是完成地一塌糊涂,只好让家长对孩子加强家庭教育管理。

(三)小学新生集体意识不强

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在幼儿园已经经历过集体生活,集体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是认识还是比较单薄,尤其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案例1:上课时,东东坐得笔直,在老师提出问题以后,全班都闹哄哄的,你争我抢地喧闹,只有东东安安静静地举手,于是王老师便点名让东东来回答,回答完以后,王老师又说:“老师就是喜欢像东东这样上课坐得笔直,又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说完以后,在接下来的整个课堂当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是都表现得安静而有序。

案例2:运动会时,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为自己班级的小朋友得到的奖项而感到欣慰与高兴,但是当听到自己班级排名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甚至在得到全校批评纪律不好时也没有表现出难过。

通过调查发现,在新的集体里,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大多数学生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在得到表扬以后会更加积极,听到别的学生被表扬的其他学生也会积极效仿。但是,当全班集体受到表扬时,大多数学生则丝毫没有表现出自豪感,只有少部分学生意识到了“班荣我荣”。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小学新生对多样化的人际关系掌控存在困难

学校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他们的交际面也自然会扩大,人际关系开始出现复杂起来,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案例1:新学期开始,爸爸带6岁的贝贝进入小学,但是由于对学校的不适应,贝贝经常犯一些错误,于是老师便对贝贝加以严厉的指责,并让家长配合管理,但父母却经常在不了解状况的情况下对贝贝实行家规。从此以后,贝贝对所有的老师再无好感,把老师都当成恶魔。

案例2:在外教课堂上,外教老师Jason让孩子们分组进行竞赛游戏,英语课代表小志所在的组经常是最后一名,在比赛进行的过程当中他经常对某些同学说“某某,如果你不投我们小组的票我就和你绝交!”可是还是经常得最后一名,于是便向老师哭诉:“老师,我不想读小学了,我想回到幼儿园,我幼儿园的同学都很喜欢我,现在的同学都不喜欢我!”

二、小学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一)儿童的发展现状暂时无法适应规范的校园生活

通过分析,关于小学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生心理发展暂时不能适应变化过于剧烈的生活”。①心理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但是学校教育却不是衔接得特别到位。学校生活是规范性的,而入学前的儿童生活却相当的轻松自由。所以,当学生从轻松自由的生活一下过度到规范的学校生活,难免会出现不适应。

2.儿童的规则意识不强。当学生进入学校生活以后,教师会对他们进行学校规则教育,但是由于极个别同学的贪玩,在下课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因而在上课的时候或在课堂中间才去上厕所。这种情况一定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

3.学生因家校距离远而对作息制度不适应,而有些则是学校本身的作息制度不合理,所以对小学新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可以有一定的弹性。

(二)学习任务的突然转变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新生很难适应课程学习的原因如下:

1.新生入学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种突然的过渡使得他们智能遇到了挑战。以阅读为例,“人们阅读的时候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做 ①刘胜林:《小学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状况调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忽动忽停的跳动,看清字体的时刻并不是眼动的时候,而是在眼停的那一瞬间”。①所以,很多孩子会在这个时期出现暂时性的困难,但是大多数学生经过训练可以克服这个障碍,但极个别学生则会产生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困难、感知障碍等,有这些障碍的儿童在经过专业的训练和治疗也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儿童缺乏稳定的学习兴趣。儿童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转变为学习为主的状态,对非游戏的学习会表现出厌烦情绪,学习动机不明确。

(三)新生处于集体建设的初始阶段

小学新生不适应集体生活的原因如下:

1.小学一年级是班集体的始建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每个学生都处于探索阶段,都在探索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少有能关注到全局的孩子出现。

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并不是孩子在那里,那便是一个集体,集体是需要相互融合,相互适应,最终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是筷子组合一样,一根筷子折得断,十根筷子却折不断,集体一旦形成,便远比个体的力量强大许多。

3.现在的家长多属于80后,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注重给孩子自由的思考,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方法,只要孩子说得有一点合乎道理,家长便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

(四)新生不知如何应对新出现的人际关系

小学新生不适应人际关系的原因如下:

1.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学生总是对教师怀揣着尊敬、崇拜与惧怕,教师是儿童的重要他人,如果师生关系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那么便会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业成绩。

2.小学入学时新生第一次改变生活环境经历。由于来到新环境,很多学生都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与周末的陌生交往,缺乏同伴交往经验,有的甚至会出现不主动与人交往,导致不合群,继而被冷落。

3.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相当大的管理差异。在幼儿园,老师就是生活,老师 ①刘胜林:《小学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状况调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基本上帮助解决了学生的吃喝拉撒事物,对老师就像对母亲一样,会产生很大的依赖。而小学教师则更多的是注重学科教学,于是老师成为了孩子们眼中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因而不敢与之亲近。

三、针对小学新生不适应校园生活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学校规章制度

外铄论的代表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的良好习惯。”孩子就像是一块“白板”,需要外力对其进行雕刻,帮助其找到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以一年级新生来讲他们正处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期,对校园生活必然存在诸多的不适应,而学生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予以他们正确的引导。

1.把握特点,因材施教。

新生在进入小学之前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突然进入到充满规则制度的校园生活,必然会不适应,所以对他们的行为要求应该放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多运用游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儿童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作为教师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因材施教,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树立榜样,激发自觉。

低年级的儿童仍处于模仿阶段,模仿是学习的形式之一。因此,树立榜样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自觉学习的手段。在生活中多树立一些现实榜样,如表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样可以起到让学生自觉模仿的效果,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要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注重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孩子从中获益,帮助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家校合力,注重方式。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采用的方式方法要符合学生心理和审理特点。如:开展多样的亲子活动,由父母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家长监督,在校老师看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中经常开展有关文明礼貌和良好行为的主题班队会和主题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 到同学之间的情谊,同时也帮助培养了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4.尊重个性,严格对待。

教师采取的所有教学都是以为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个“度”,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自尊情况下对其进行严格要求,要批评与教育相结合。尤其是批评,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用善意的语言去进行感化教育,而不是对其惩罚打骂和冷嘲热讽。要以爱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被尊重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自己认识到不足而进行改正,这样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生入学以后,主要生活内容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游戏为主的生活变为学习为主的生活。这段时期,小学生很容易出现适应困难,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培养新生的兴趣,促进对课堂的适应。

1.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一年级由于离开了往常依恋的幼儿园或母亲,极容易产生心理恐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采用鼓励、激励性的语言,从而使他们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教师尽量使用商讨式的语言更能使孩子接受并跟随;教师采用建议性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表扬他的现状并提出建议性的教学要求,学生更能从心理上进行接受;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多运用开放式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自身的优势与特长。鼓励性的语言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内容与方式的整合。

在这一部分,对教师有着极为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看做是一个整体,避免内容和形式的单一,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各之间的联系,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丰富教学内容。广泛运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允许并鼓励想法多元和正解多元,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思维灵活。在课堂中多采取游戏性质的教学,尽量减少枯燥的书面作业和讲解,以增加趣味性和活动性。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教师和家长往往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要知道一年级新生处于不稳定阶 段,所以“一考定终身” 对他们是不适应的,如果家长和教师只是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那么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才能的发展,不利于孩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采取多元的考核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只看成绩。

(三)改善集体环境,增强学生集体意识

学校生活是集体生活,学生要适应集体生活,那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培养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找到集体归属感。虽说在入学前,孩子们可能就已经接触到了集体生活,形成初步的集体观念,但是还是比较模糊的,认识是不够清楚的,所以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就要帮助他们强化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从班集体环境、活动、班风和舆论对他们进行感化和影响,密切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帮助适应集体生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改善环境布置,创建集体氛围。

教室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刚入学的孩子可能会对小学的整齐划一的教室产生生疏或畏惧。因此,在教室问题上,学校可以对教室进行大胆的改装,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商量商讨,合理对教室进行改造,把教室布置得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使他们感到温馨和快乐,这样才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知识。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添加自己喜欢的颜色或人物,在教室里种植一些植物让教室看起来更生动,在教室里使用一些鼓励性的标语等等,一定要加快孩子们融入校园的步伐。

2.强化教育,加深认识。

反复加强教育,让孩子们明确自己与集体的利害关系。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强不算强,集体强才能带动大家发展更好,强大的集体才能保护弱小的个体,但是强大的集体需要弱小的集体共同努力,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要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在今后6年的生活中一起走得更好。

3.鼓励参与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要让孩子清楚明白,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家,家需要大家的共同爱护。鼓励学生帮助班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整理教具、学具,要当众表要他们,但是同时也要提醒他们轻拿轻放,爱护公物。在做操或运动会等集体活动时,表扬那些听从指挥的同学,批评那些不听从指挥的同学,告诉他们个体行为会影响集体荣誉,培养他们的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4.鼓励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

班级是一个系统,系统就有分工又负责,岗位就是分工负责的基本单位。要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履行责任的能力。所以在岗位制度方面,可以采取多形式设岗,一岗多位,轮换上岗等,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的能力,教会他们爱岗敬业,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提升班集体的群体素质,这样才能促进全班同学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适应集体。

(四)注重关爱与尊重,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处理是新生进入校园后需要适应的两大重要关系,在学生适应校园中占有重大地位。如何让学生适应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1.尊重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应该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交往。这里,教师应该抛开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智力、样貌等因素,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同时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出发,要知道恋母情结在这个阶段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以爱的方式来关注学生,花时间倾听他们的心里话,抛开教师的架子,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多组织师生活动,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其次对他们的评价要多元,以提高他们的自信,最后对他们的态度要以鼓励为主。

2.进行指导,建立融洽同伴关系。

在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问题上,对待一年级新生,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指导,帮助他们关系的建立。要指导他们在学习上要互帮互助,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与合作,同学之间不能持强凌弱,不能排斥后进生等等。要鼓励同伴关系发展好的学生,并向其他学生展示,树立榜样。在学生之间开展讨论活动,激发思维,共同理出交友或恰当处理关系的好的方法。相信加上教师的指导,新生的同伴关系的发展会走向良性。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4、刘胜林,《小学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状况调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5、周明荣,《小学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上海教育科研》,2005 年第 11 期.6、常源香,《如何使小学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7、罗英智,《幼小衔接工作中的误区和走出误区的思考》,《辽宁教育》,1999 年第 2 期.8、郭伯良,《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年,第37卷,第2期.9、屈智勇,《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00

413 年,第27卷,第1期.10、杨雪梅,《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综述》,《四川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11、廖明英,《中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现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2卷,第2期.12、廖红梅,《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2期.13、陶公民,《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第20卷,第8期.14、李春,《儿童社会行为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洛阳师范学院》,2004年,第4期.15、沙世萍,《浅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下一年级教师应扮演哪些角色》,《中国人民教师》,2005年,第6期.16、党绥利,《浅谈对一年级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9卷,第4期.17、罗晓玲,《幼小衔接要在幼小教育差异上做工作》,《课改实验》,2004年,第23期.18、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19、秦芳,《论课堂教学中对小学一年级新生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卷,第4期.

第二篇:一年级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一年级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学校生活与幼儿园有明显不同,在幼儿园,孩子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以游戏为主,而进入小学以后,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时,他们会感到自己已经长大,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学习并非是一件易事,与游戏相比,它就更显得单调乏味了,而必须完成的作业,又使一些孩子望而却步,心里在闹别扭,学校没有幼儿园好玩,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让孩子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一、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小学的群体生活。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依赖性强。许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扫地,不懂得照顾和同情别人,缺乏社会义务感。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让孩子为自己以长大而自豪,我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其次,对于个别自理能力太差,不适应群体生活的孩子,需要家长的配合。老师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能否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孩子的特长爱好、性格、健康状况,还有家长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以便及时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群体生活。

二、了解孩子,制定对策,激发孩子向往学校的感情。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好动,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作为教师对初入学的孩子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在教学上要创造一些情境,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组织教学上,应该为孩子的动手动脑创造机会和条件,如孩子在动手动脑中健康全面发展。有些家长,当孩子调皮或学习不认真时,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留下阴影,认为老师是个坏人。当孩子失去兴趣时,家长可以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小时侯刻苦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从小认真读书,长大才能成材。另外,让孩子讲一讲自己在校的情况,好的可表扬鼓励,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激发孩子向往学校的感情,增强对新生活的信心。

三、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从小养成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家长应该配合学校指导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辅导孩子学会上课,要求孩子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不想不说不做与本课学习无关的事,开动脑筋,不懂就问。

其次,辅导孩子学会做作业。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不要陪读陪做,要求孩子做作业时要精神集中,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磨蹭”。

第三,辅导孩子学会阅读课外书。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让孩子去读,知道孩子的读书方法,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第三篇: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级对策 广园小学实验学校 黄健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儿童经过了幼儿园的洗礼后进入小学,他们面临的是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的生活是充满童趣以游戏为主,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性的学习,学习成为其主导活动。学习与游戏不同,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笔者长期担任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发现:学生在此的许多问题都与学业有关,尤为突出的就是学习适应不良现象。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社会期望等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考试焦虑恐惧、厌学情绪等 “学习适应性障碍问题”的产生。那么如何更好的解决好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育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问题上,幼儿园进行了一些入小学前的教育准备,比如,组织小朋友到小学参观、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加强纪律要求等等,但这些措施比较单五且大多流于形式,且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并不会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对真正提高儿童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并没有起的多大作用。很多时候教师也只是按照幼儿园的要求比较被动地组织入学准备活动,并且认识上比较肤浅,明显呈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此外,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也时有体现。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往往将入学准备的重心放在知识层面的准备上,认为只要提前多识字、能够算数就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这种认知无疑增加了儿童的负担,同时也误导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方向。

新生在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往往会有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在:

在学习层面: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会在上课时站起来,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书包。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问也不回答。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孩子一开始对功课有好奇心,可是好奇心过后,就会觉得是种负担,要么不想做,要么很磨蹭,花大量时间在并不困难的功课上。有些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写一个字,如果觉得不满意,会反复擦掉重写;经常有学生会在下午的课里打瞌睡甚至睡着。孩子贪睡,不能按时起床,上课迟到。

在人际关系方面: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将近放学时眼睛骨碌碌盯住门口,等待下课铃响就冲出去找父母。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有些学生比较含羞,遇到问题,不会找老师解决;有些同学不尊重其他同学,检查捉弄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心理方面: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还有小朋友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又没病。有些学生已进入到教室里面就大哭,怎么哄都没有用等

在纪律方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都坐不定,经常会在课堂上发出声音;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午睡的时候经常跟邻座讲话等现象。

那么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跟新生刚入学不适应有很大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新生的学习和心理,那么怎么样解决这种问题呢?笔者认为:

1、幼儿园应做好入学准备:幼儿园作为儿童入学之前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学龄前儿童主要的教育工作,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重要基地。幼儿园方面应为儿童做好相应的必要的入学准备,例如对儿童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调整等。尤其,要在大班重点培养注意力集中与倾听习惯,因为这两项学习习惯是影响一年级课堂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有了好习惯做基础,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塑造都大有裨益。因此,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重点不在于学习内容的多少,而是要着眼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2、小学应做好衔接工作a、布置童趣环境,缩小环境反差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生动活泼,深受幼儿的欢迎。在开学前,学校就可以大胆地对一年级的教室进行改装,把教室装扮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以漂亮可爱的教室文化来迎接新生,使新生喜欢新的环境。开学后教室里可以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种植的各种小花草的植物角、科技角、图书角;黑板前的教师讲桌也一改“高高在上”的老样子,变成一个平面低矮的半圆形,高矮与学生的课桌一样,条件允许的学校学生的桌椅可以有创新的排法,以更利于师生的交流学习为准,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室里的评比栏上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改为笑脸、无表情脸和哭脸,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枯燥生硬的评比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 接受,生动形象地激励学生力争上游。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在校园里和墙壁上还可以贴上漂亮显眼的“我长大了”、“我能行”、“相信我”等提示语。这些环境的变化,减轻了儿童刚入学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儿童的疲劳、精力不集中、自信心降低、害怕上学等不良现象,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班集体生活。b、改变教学方式,减轻新生学习负担 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做好小幼衔接工作,不能太脱节,让孩子 慢慢完成从“玩童”到“学童”的角色转换。这就要求一年级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用具有童趣的情节把知识串起来,学生渐渐地感到学习的吸引力,从而很轻松地融入学习生活中。而且,我们老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学生,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小主人”。同时一年级新生以读拼音为主,教师不要布置学生过多的书面作业,而应该 多些口头作业,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作为教育者来讲,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笔者在做好适应性孩子问题一般都遵循这些原则: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

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篇:一年级新生入学调查问卷

各位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很高兴您的孩子能成为我们洵阳路小学的一员!为了尽快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入学之前个性差异,及家庭学习生活的情况的差异,我们特地为孩子们设计了这份详细的调查表,希望通过您悉心的配合填写,能使我们深入地真实地了解孩子,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地均衡地发展!在此谢谢您的真诚合作!

问卷调查表

孩子姓名()填表人姓名()和孩子关系()

1、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专E本科F无G其他

2、孩子现阶段与()住在一起共同生活。

A父母B爷爷奶奶C父母以及爷爷奶奶D亲戚家E其他

3、家里孩子有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

A有自己的房间B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是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有固定的书桌)C没有固定的学习空间,学习环境相对教差D其他

4、在家中主要由()照顾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A妈妈B爸爸C父母双方D爷爷或奶奶E其他

5、孩子在家中喜欢和()在一起,最听()的话。

A妈妈B爸爸C爷爷D奶奶E外公F外婆

6、父母和孩子一起玩。()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7、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例如读书报]()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8、父母和孩子谈话、交流。()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其他

9、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

A严格管理B公平民主C自由放纵D溺爱E其他

10、孩子在家中最喜欢的是()

A看动画片B玩玩具C画画D唱歌E看书F做游戏 G打闹H其他

11、孩子在幼儿园最喜欢学习的是()

A讲故事B数数C画画D手工E做操F唱歌G其他

12、简单描述孩子的性格()

A内向腼腆B活泼开朗C调皮好动D倔强好胜 E自觉内敛F文静懂事G其他

第五篇: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总结2017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总结

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对新生的入学工作做了非常精心的安排。首先对一年级所有教师进行了开学适应教育的集中培训。适应教育的真正落实者是一线的教师。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他们接受新的理念,校召开了全体一年级教师会议,布置“适应教育”的具体工作。会上周学珍副校长要求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多样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师生的情感交往等,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产生愉悦情感,让学习充满快乐。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刚入学的前两周是十分重要的入学适应阶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校园健康、快乐地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因此,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学适应阶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第一周紧锣密鼓的入学适应教育,我的教育措施和成果如下:

一、落实习惯的培养

九月是我校每年的习惯培养教育月,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一套新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其今后适应校园生活十分重要。

一方面,要把习惯落实到细微处。课上,如何站,何如坐,如何读书,如何写字,如何听讲,如何举手;课下,如何打水,何如换课本,如何在楼道走路,如何在教室控制音量;中午,如何端饭盒,如何排队盛汤,如何用抹布擦桌椅,如何扫地、擦地,如何去书架拿书、放书;放学,如何收拾书包,如何摆桌椅,如何站队,如何出校门,没见到家长如何做,等等。

另一方面,要把习惯常挂在嘴边。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记忆力相对较弱,不能要求学生一次性记住全部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不断地重复这些日常的点滴细节。经过一周的习惯培养,学生已经对学习习惯和校园生活习惯十分熟悉,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无需老师提醒,只有个别学生需要稍作提示,但均能马上自我纠正。

二、树立主动的意识

从开学第一天,我便给学生树立要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意识。无论他是否认识这位老师,都要主动去喊“老师好”。一句主动的问候,不但能够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的角色已经转变为一名小学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主动探索校园和主动融入校园生活的自信心。

多数孩子比较腼腆,习惯于被动地认识陌生人。但经过一周时间的锻炼,几乎班里的每一位孩子都有了向老师主动问好的意识,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做其他事情的主动性,如主动问老师用不用擦黑板,主动为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文具。

三、把教室交给学生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当你为做好一件事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你变会倍加珍惜。我认为,让学生爱上他们教室的最快方式,就是一起动手为教室进行打扫和管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我先从指导他们擦桌椅和柜门开始。吃完午饭,便是孩子们打扫教室的时间。有的孩子做得快,会主动提出擦门、擦窗台、擦墙壁的请求。

当做卫生成为了一件集体性的事情时,就成了一件十分令人期待的任务。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打扫卫生,不仅提高了对教室的管理意识,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熟悉校园文化,建立班级文化

我校在第一周根据我校特色开展了“讲文明,懂礼貌,争做纯真儒雅小公民”的活动,使一年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我校以文明、儒雅为主的校园文化,并逐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为一年三班的班主任,我根据自身所教学科的特色和孩子们率真的性格,建立了本班的班级文化,为本班起名为“金星班”,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勇敢地在任何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小小演讲家。第一周,我班的演讲主题是“自我介绍”,班里的每一位孩子都走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在课堂举手的数量在增多,孩子们的自信度在提高。相信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每个孩子不仅能够成为小小演讲家,还能成为优秀的听众。

五、勤与家长互动

开学前的家长会,我便申请了一个QQ群账号作为班级群,并要求家长加入该群。从开学第一天,我便争取一切机会抓拍学生在校园的精彩瞬间,并做到每个孩子都在镜头里,包括上课的坐姿、做操的专心、课余时间的看书、中午的打扫、吃午饭的模样,等等。几乎每一天,家长都能通过微信群相册查看到孩子们在校的照片,很多家长都表示在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轨迹后很放心,很满意。

此外,我会利用群通知功能将重要通知放进群里,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有任何情况也利用聊天功能进行沟通。

抓住第一周的时间与家长做好密切、及时的联系,不仅提高了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还为以后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支持与便利。

下载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老师自我介绍并让学生初步体会上学的意义。 师: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是你们将来的好朋......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XXX,今天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啦!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小学一年级新生自我介绍

    小学一年级新生自我介绍 小学一年级新生自我介绍1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各位好友:大家晚上好!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热烈祝贺李xx先生和xx女士爱子xx参加人......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们第一次家长会。 首先向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一年级(1)班的班......

    小学一年级新生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大家好,秋天到了,我也来了。我叫XX,今年6岁啦!非常高兴能成为XX小学的学生,心情激动地站在这里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我好动并且很喜欢玩,妈妈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总......

    小学一年级新生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秋意渐浓的日子里,我们告别幼儿园,走进文艺二校,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新学习生活,感到非常自豪。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做到:遵守校规校纪,尊......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方法三步走 马上就步入九月份了,幼升小的孩子们也将步入小学。在孩子刚入小学就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

    小学一年级新生面试题

    专家意见:选名校 更要选合适的学校 金宝贝佛山中心主任指导师刘映生表示,小学部分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学知识,一块是人格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名校,看中的是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