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下发《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连救[2005]46号
关于下发《市急救中心 急救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中心各党小组:
根据急救中心党支部研究决定,现将《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下发,望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抄报:市卫生局 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
1、当班医、驾、护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
2、严格执行交班制度,擅离工作岗位如应上班未到岗、在班离岗等,使调度无法安排出车,造成不良影响的按待岗处理,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擅离岗位者负责。
3、每天下班后、上班前检查车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工作日或上班前严禁饮酒,饮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同时按待岗处理。驾车违章罚款由个人承担。
5、一线人员通讯工具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如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联系不上,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6、严禁个人私自调班、代班,确因特殊情况需调班的,必须经过领导同意,由科领导安排人员代班,并通知当班调度方可。未经过领导批准的,当班人员按擅离岗位处理,代班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代班者负责。
7、调度是院前急救的指挥,医、驾、护人员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调度安排,及时出车,不服从调度者实行一次申告待岗。遇不服从调度时调度人员应及时安排其他人员出车,并及时报告科长和分管领导,否则后果由当班调度人承担。
8、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未经批准擅离岗位一次罚款50元,超过半小时罚款100元。当月检查超过两次者待岗。
9、应在岗而擅离工作岗位,调度安排其他人员出车,处罚擅离岗位人员100元,奖给出车人员。
10、交接班时间已到,接班人员迟到,交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对迟到者处以罚款,奖给坚守岗位的交班人员。如接班人未到,交班人离岗,按早退处理。
11、因病不能上班者,应持病休证明(市一、二、三院、中医院)提前到班按程序请假。急病不能到班请假的,提前2小时通知科领导,于第二天上午持病休证明请假,否则休息的时间按旷工处理。
12、私人用车,必须经科室同意,主任或分管领导批准,回中心2日内结清费用,否则从工资中加倍扣除。未经批准的私自用车按待岗处理。
13、不值班车辆应停放在车库中,每发现一次不停放者,罚款20元。
14、调度安排出车,谎称有故障,经诊断无故障或虽有故障,但不影响出车的,按不服从调度安排处理。人为破坏急救车辆的按有关规定作待岗处理。
15、医疗救护用车一律由调度室调派。公务用车由办公室负责,车管科安排,调度室登记。在派各种用车时,必须确保急救出车。
16、医、驾、护人员均应做好出车前准备工作,如药品、设备、油料等,如因准备工作未做好,导致用户申告,按局有关规定处理。完成任务后及时返回,途中不得处理私事,否则按擅离岗位处理。
17、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急救技术,因急救不当造成的责任、技术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造成经济损失按10-50%罚款。
18、收费人员应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应当场开据发票(不要发票也必须出具),特殊情况下可酌情下浮收费,需免收的必须请示中心领导。完成任务后及时向调度反馈登记有关项目,一次不反馈罚款20元。
19、预约的长途用车费和私人用车费,原则上按标准收取,如需照顾由分管主任酌情处理,但最低不少于2.5元/公里,低于此标准的收费由主任决定。收费实行医驾人员双签字。
20、发现有大头小尾发票等贪污行为的,除下岗外,另按贪污款20倍处罚。
21、各种处罚经相关科长确认由中心办公室通知财务从下月工资中扣除。
22、已订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未尽事项按局有关规定和中心相关制度执行,规定和制度不明确的由中心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急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值班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上班要做好出车准备,待命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外出。
5、遵守电话的使用规定,使之时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受并记录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迅速出车。
7、救护车辆未经中心领导批准,一律不得挪作他用;行政用车必须经医院院长批准。
8、出车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
9、司机行车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与速度相统一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
10、医师负责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和维护,并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品、药品、氧气等当班使用,当班补充,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11、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和保洁。医师负责车辆消毒。
12、爱护急救中心内一切物品,各种物品的管理要负责到人,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13、在日常急救工作中,如有违反救护车使用制度及院前急救工作制度者,责令其书面检讨、将列入医院医疗考核指标。
120医护人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2、在急救单元中实行医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3、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操作常规,积极妥善处理好院前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医师要将病情、治疗方案、转送医院及时告知病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转送中做好途中监护工作。
4、患者转送至医院急诊科后,必须与当班医务人员交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写好院前急救病历,严格遵守病案管理制度。
5、遇重大抢救和灾难事件应及时向中心领导报告。
6、保障设备完好,提高使用率,及时补充药品和器材,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按常规进行器械与车厢消毒。
7、严格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忠于职守,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120驾驶员职责
1、急救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院前急救事业,认真做好院前急救运输工作。
2、保护救护车内各种配套设备,做好出车前检查和日常保养清洁,保证救护车完好。
3、熟知本地区交通道路情况,服从调度室下达的各种急救指令,应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出车。
4、主动配合医师、护士,共同完成急救任务。
5、严格遵守物价规定、合理收费。
6、不准私自动用救护车。
7、积极主动参加安全学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能。
8、车辆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不合格的车辆不准上路。
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第三篇: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急救站管理制度
一、急救站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二、急救站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三、值班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四、上班要做好出车准备,待命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不离站外出。
五、遵守电话、电台、车载系统的使用规定,使之时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六、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受并记录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迅速出车。
八、救护车辆未经中心领导批准,一律不得挪作他用;行政用车必须经医院院长批准,上报中心领导同意并备案;社会保障用车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安排。
九、出车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
十、实际行车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与速度相统一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
十一、护士负责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和维护,并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品、物品、氧气等当班使用,当班补充,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十二、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和保洁。护士负责车辆消毒。
十三、爱护急救站内一切物品,各种物品的管理要负责到人,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十四、在日常急救工作中,各急救站如有违反救护车使用制度及院前急救工作制度者,将由120传真,责令其书面检讨、答复,并汇总交自控委员会讨论,将列入医院医疗考核指标。
第四篇: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转入的 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妇必须要求住院分娩。入院后,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有
关检查,针对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卫生宣教工作,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和顾虑,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危重和痛苦呻吟的病人应分别安置,病情严重时,应保持镇静,注意不影响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不在病人休息时间内进行检查与治疗。
7、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早晨进行开窗通风一次,大小便器随时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卫生。
8、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当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3、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4、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5、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要有人参加。
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
7、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五、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1、凡高危孕产妇或估计在分娩当中可能对新生儿有危害的,在分娩时均应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一切准备。
2、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要密切配合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
3、儿科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和出院时要进行体格检查。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转儿科治疗。
4、保健科、产科、儿科医生要密切配合,从孕期、分娩期到产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围产儿。
5、儿科医生要向家长交待新生儿情况,指导并教育母亲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
6、保健科与儿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儿随访工作。
五、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急危重症病例讨论会:凡遇急危重症病例,应立即组织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2、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二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提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对需二次手术的病例,必须提出手术理由。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3、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七、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1、加强对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
2、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应立即报告急救小组组长组织抢救,同时向院长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凡正在抢救的危重病人,要常规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上报医务科、家属或单位,留一份进病历。并对其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作详细交待和说明,做好思想工作。
4、凡经抢救的病人,必须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和效果,及时总结分析情况,以便补充、修改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请求紧急会诊。
八、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抢救室(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护理部每月督查一次。分管领导随时进行抽查。
2、所有配置的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3、保持仪器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
4、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抢救室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
九、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1、配血和输血工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以保证病员输血安全。
2、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审批手续。
3、输血前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谈话并签字。
4、输血前常规定血型并使用正确的交叉配血方法。
5、确保输入血与病人血无相斥性,必须有2人同时核对,确认血液或血液成份及接受输血的病人两者正确无误并签名。
8、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查血液有效期及容器(袋)、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量、血品种、血型、交叉配血化验单,也包括献血员姓名、血型、编号、交叉配血化验单等。
7、不能将药物加入血液或血液成份中一起输注。
8、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原则上是开始速度应慢,5ml/分,观察10~15分钟无异常后适当加快速度,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功能差者酌情加快或减慢。
9、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实行一人一针一管,10、输血后,应将输血反应记录卡于24小时内送回血库,瓶内余血应保留24小时,以备发生输血反应时复查。
十、接受转诊病人情况反馈制度
1、建立母婴安全绿色通道,保证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转诊24小时 畅通。
2、转诊单位按上级要求填写好高危转诊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存转出单位,一份交接诊单位)。
3、接诊医生应详细了解病情和用药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必要时参与抢救,并做好院前急救记录及接诊有关登记。
4、在病人出院后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用电话反馈给转诊单位的妇产科。如由医生送来的高危孕产妇,当时已作出了诊断的,应立即将情况反馈给医生,并嘱转诊医生参与处理,以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
5、每月4号前将上月的高危孕产妇数字上报保健科,每年10月4号前将全年高危孕产妇的花名册上报保健科。
十一、孕产妇工作流程图制度
十二、业务培训制度
1、由医院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兼管。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日常工作及计划并具体实施。
2、培训时间:每年对急救小组人员进行至少2次的培训和演练。
3、培训内容:职业道德、各种抢救常规、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脏骤停人工复苏技术、急性心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合理用血、急救药品的使用等。
十三、抢救小组工作制度
1、抢救小组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通信畅通,随叫随到,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及时书写有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6、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7、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8、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第五篇:急救中心医疗急救紧急预案
急救中心医疗急救紧急预案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受灾人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真正体现急救中心“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有效的救治”这一宗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急救中心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急救中心的机构设置、组织保障及人员职责
1、机构设置
诸暨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下设调度室、急救车队、急诊科,并有一流的医院重症监护中心、手术室及附设在院内的诸暨市中心血库可依托,急诊大手术和急诊大量用血能以最快速度得到满足。
2、组织保障
为加强医疗急救工作的领导,成立医疗抢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急诊科。
3、人员职责
(1)、医疗抢救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医疗急救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挥。
②参与重危病人的抢救及会诊工作。
③检查、指导、督促急救中心工作。
(2)、调度员职责:
①坚守岗位,确保120专线电话畅通无阻,二十四小时接受呼救。
②定时接受诸暨市地图考核,对全市各村镇、街道名称及地理位置做到了如指掌,对报警救助能快速反应,准确定位,呼救响应率达到100%。
③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医疗急救信息。
(3)、急救车驾驶员职责:
①坚守岗位,随时做好出车准备。
②精力集中,接受任务坚决,能迅速准确安全到达呼救地点。
③努力掌握基础救护技能,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抢救工作。
(4)、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职责:
①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常见急诊疾病的抢救处理知识。
②服从抢救领导小组的调度,制定、实施各种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③协调各方关系,做好病人转运工作。
(二)、院前急救紧急预案1、120话务员接到群死群伤急救信息后,立即通知急救车队,并向急诊科主任汇报。
2、车队根据伤员人数确定派车数量,在1分钟内出车。
3、急救车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并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迅速将病人安置到急救车上,快速向医院急诊科转运,途中给予连续有
效的救治。
(三)、院内急救三级紧急预案
1、第三级紧急预案(绿色预案)
(1)、适用范围:各种原因所致的伤亡人员在4人以上(含4人)时。
(2)、负责人:急诊科主任(或副主任)。
(3)、启动程序:
①120话务员在接到此类事件急救信息后,在派出急救车的同时做好病人在医院本部及江东分院间的分流调度工作,同时报告急诊科主任(或副主任),由其判断决定启动预案。
②急诊科主任(或副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即开始组织人员,并到场组织、指挥,同时召集接收病人科室人员,协调抢救。
③开放生命绿色通道,伤病员生命危急时先进行抢救用药及各种检查,费用由医院暂时垫付。各相关科室及辅助科室全面配合。
④护士长(或副护士长)负责登记病人的一般情况、去向,统计救治费用并上报。
⑤特殊情况总值班、医务科负责人到场协调。
2、第二级紧急预案(黄色预案)
(1)、适用范围:
①各种原因所致的伤亡人员在6人以上(含6人)时。
②伤病员身份特殊。
③严重生产事故、治安事件、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群死群伤情况。
(2)、负责人:分管院领导
(3)、启动程序:
①在第三级预案运作基础上,如果伤病员符合上述适用范围中的任何一条,急诊科主任即向分管院领导汇报,由分管院领导判断决定启动第二级紧急预案。
②分管院长到位指挥,120话务员通知总值班及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负责人到场协助。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在接到上述职能科室调度时,必须在5分钟内快速赶到,协助抢救。
③根据伤员病情,及时分流护送到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④分管领导负责事件评估,并决定是否汇报院长及市卫生局。
3、第一级紧急预案(红色预案)
(1)、适用范围:
①各种原因所致的伤亡人员在12人以上(含12人)时;
②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
③伤病员人数较少,但事件性质特殊,社会影响大。如:集体中毒、重大生产事故、不明原因群体疾病、自然灾害及严重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群死群伤等。
(2)、负责人:院长
(3)、启动程序:
①在上述两级预案运作的基础上,由分管领导或急诊科主任汇报院长,院长判断决定启动第一级紧急预案。
②院长到场全面指挥,各分管院长和总值班人员到场协调,急诊科主任负责现场抢救并向院领导汇报具体情况。
③接到第一级预案启动指令后,由总机值班室人员负责快速召集医院抢救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主任到急诊科或现场投入抢救。
④医院领导负责事件评估,并向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局、市政府汇报。★特别强调:该预案同时为全院性医疗紧急预案,涉及到全院每位职工。当预案启动时,全院职工必须绝对服从指挥,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