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
领悟中央精神读“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 ——凝神聚气 强基固本
谈具体工作
◆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
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要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激发各族群众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感。
——2014年5月,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谈总体方法
◆落细、落小、落实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润物无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谈社会氛围
◆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谈青年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2014年5月4日,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二篇:谈“核心价值观”
我谈“核心价值观”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多大的成就?一个企业、一家医院能够有多大的发展?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反反复复的回答着同一个问题,思想碰撞之间,或许你会时常会碰见一个词汇——价值观,本能与需求之间,欲望与动机之间,它的出现决定了你行为的精神动力,同时,它也决定着“你能走多远”。简单的讲,价值观就是你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对于一个群体,象征着多数人价值观的总倾向,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我把它看做企业的“牵牛绳”。在一个企业里,往往存在着5种主要的价值观:
1、创业,与企业共荣辱
2、我为企业服务,企业为我服务
3、我工作,我获酬
4、我获酬,我工作
5、我获酬,我在岗。
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在企业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发生迁移的,这种价值观的迁移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奖惩,制度,福利,情感,事业前途等。
企业创建之初,一群干事业的开国元勋,他们顶风冒雨,不计得失,鞠躬尽瘁,打拼出一片天地,靠的就是他们“创业,与企业共荣辱”这个核心价值观。事业的成功给他们最大的动力,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利益。然而,人们总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实际上,对于守江山的人而言,难就难在如何守住和把握“核心价值观”。因为,随着时间的变迁,价值观也会随之迁移,人的因素实际上是成败的关键。搞企业管理的人常谈,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我认同这种观点。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靠的是科学的制度和千百次的执行而形成的文化。它的支持靠的是刚才提到的三点“事业、感情和物质”。构建第一种价值观当然是最理想的,我所提到的“科学的制度”应该是极力体现主人翁精神,奖罚分明,具有极强的向心力,能够把员工的思想集中到我们计划达到的目标上,也就是向心力的“心”上来,有功必有赏,有过必有罚。“千百次的执行”,这种形式最终形成一种模式,一种严谨的企业文化。
我的事业能否在这里发展?
我在这里的待遇如何?
恐怕所有的员工来到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两个问题莫过于此,他们反复提问,反复回答,时光流逝,在提问与回答中,价值观也不断迁移,在提问与回答中,他们决定着自己,也影响着企业。
康复中心 谢涛2009 10 13
第三篇: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戴木才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月17日电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17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主持开班式。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习近平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还要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在学习理解上,要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 “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同志们:
来信收悉。得知你们“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感到很欣慰。在此,我向你们,向全国广大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希望你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祝大家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习近平
2014年3月4日
第四篇:关于公司“核心价值观”--谈团结合作
关于集团“核心价值观”--谈团结协作
中国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可是,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了!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今天,随着市场规则的日益规范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靠什么?靠企业家的个人英雄主义?靠少数人的单打独斗?不!那已经是夕阳挽歌、风光不再了!因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好的工作!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竞争!翻看当代企业的荣辱兴衰,我们不难发现:一千个不成功的企业可能有一千个不成功的理由,但是一千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有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上下同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海尔的张瑞敏正是运用团队力量,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带领着一个亏空147万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是团队的力量为海尔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世界著名企业――美国通用公司,由一个机构重叠、亏损严重的问题企业,奇迹般地崛起并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得益于它的统军人物韦尔奇,更得益于韦尔奇huī麾下整个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努力。可以说,团队精神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浪淘沙中的英莱斯顿,已经站在风口浪尖之上。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追问,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我们应该发扬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几年前,近40名热血青年,满怀渴望和憧憬,投入市场的洪流;我们不能忘记,在过去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有多少平地高楼起,有多少荒郊变城市,有多少堡垒变通途,有多少高峡出平湖!我们更不能忘记,全公司40多名员工,有多少人为了英莱斯顿的改革与发展披荆斩棘、殚精竭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有多少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奋战在施工第一线、辗转于各地市场;又有多少个家庭天各一方、两地相思,将亲情溶解在为职工富足、企业发展的拼搏和奉献之中!这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是英莱斯顿人团结协作的战斗力,是英莱斯顿人上下同欲的凝聚力!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从年产值几百万到近几千万,从山中野花到遍地开花,从名不见经传到名扬四海,英莱斯顿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英莱斯顿的每一次成功,都显示了英莱斯顿人团队精神的力量!下半年,公司的平台紧张筹备,可谓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经营模式的严峻形势,使公司职工忧心忡忡。,千百双眼睛拭目以待!危难之时挑起重任的新班子,面对巨大压力、困难重重,他们坚信“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圣源人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接曙光。
战斗中,他们把困难当作试金石,把压力化作牢不可破的团队凝聚力,带领40多名员工,经过一年的负重爬坡,扭转了公司紧张的局面,很快步入了正轨,正常生产经营。尽管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及待解决,但前进的脚步决不能停歇!公司在平日组织了分享活动,演讲活动这活动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团队的协作意识。这届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好,团结协作强,风气正,工作有深度、有力度、见成效。这是一个公司走向成功应有的血统,让我们点亮心中的希望,跟随公司的脚步一起成长,在来年之日去收获一生的幸福。
2015.11.24 社区事业部: 赵杰
第五篇: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1-01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砺人心,是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知识形成、传播和创新的场所,也是构筑思想文化建设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我们要自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心骨,依托实际,夯实理念,真知笃行,提振精气神,弘扬价值力量。
1.夯实价值理念确保落地生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是前提、是基础。只有认同价值观,才能在行动上生根开花。面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我们要站在价值观理念先行的高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三个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基本内涵,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以“立标杆,树榜样”为出发点,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定位、人文环境、树新风、讲正气等综合因素,加强组织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拟定学习计划方案,确保学习策略、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职工理论学习、领导的讲话等平台,把本单位的理论学习做实、如何做人、如何管理人等有机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职工明确根和魂,知晓理和义。全体职工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载体,紧密联系实践,以领学为主阵地,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有机结合,精细安排,精准施教、精准发力,抓住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用可亲可学、可感可知的“最美宣威人”、道德模范和凡人善举来直观激发大家来认同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最大化发挥价值观和主题教育的效应,汇聚时代潮流新风尚,点亮真善美价值星空。
2.强化文化引领彰显时代价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地方,重在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引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总书记指出,5000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转化,以读一本好书、唱一首红歌、写一手好字等为载体,细读《颜氏家训》、《三国演义》、《傅雷家书》、《平凡的世界》等名家经典著作,感受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时代价值,读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等诗篇,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学校可注重从家乡的革命烈士入手,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推波助澜之效。比如今年是纪念卓琳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单位职工可以搜集卓琳同志革命故事,感受卓琳同志默默奉献、忠贞不渝、平凡至伟的精神。我们也要注重广大人民的大众文化引领,浸润“爱岗敬业、凡人善举、诚实守信”的文化滋养,用丰厚的文化价值底蕴引领我们坚守理想信念、前进方向。
3.凝聚实践导向弘扬价值感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要着力于“行”字上,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价值观的魅力。我们全体职工,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更要立德修身,自觉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中,强化党性教育,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洗礼,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务必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独特的人格魅力等去立德树人,感召职工。单位要把无形的价值观念依托有形的实践载体,组织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体悟大爱无疆的内涵;组织职工上街宣传,美化亮化我们的大家园,心生景美,人美之情;组织职工参加10公里的远足拉练活动,让职工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组织职工参加“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让职工体会“立德以立身为本,立身以读书为本”的价值内涵;利用元旦、清明、中秋、国庆等节庆假日,开展文艺汇演、打篮球、颂家风、听讲座等喜闻乐见的活动,既怡情益智,又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