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

时间:2019-05-14 19:3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

第一篇: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

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3.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决定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5.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6.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7.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8.需求曲线的特征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是负值。它们都表示水泥股票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9.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10.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1.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12.供给曲线的特征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13.均衡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14.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5.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1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7.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18.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

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19.经济理论

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20.经济模型

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2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参数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外生变量。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22.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23.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4.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25.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26.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7.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8.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29.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0.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31.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32.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33.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34.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3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36.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37.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38.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与交叉价格弹性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39.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40.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41.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42.基数效用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43.序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进行。

44.边际量

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45.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4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7.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48.商品的需求价格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49.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0.偏好

爱好或者喜欢的意思。

51.序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偏好的完整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52.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时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5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5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55.完全替代品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56.完全互补品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57.预算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58.预算线的变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

1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1的价格P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保持不变;

12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1259.最优购买行为的条件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60.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MRS12)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61.价格—消费曲线 1P

2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2.收入—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3.恩格尔曲线

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64.总效应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65.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66.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67.预算补偿线

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68.正常物品

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69.低档物品

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70.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7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总和。72.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73.期望效用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U[p;W1,W2]}pU(W1)(1p)U(W2)

彩票的期望值为:

pW1(1p)W2

彩票期望值的效用为: U[pW1(1p)W2] 7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75.风险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76.风险态度

某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爱好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中立者。77.生产者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78.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79.交易成本

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80.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8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82.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8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他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8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般形式为:Q = A Lα Kβ 其中的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 α与 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 β >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85.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86.总产量

总产量指与一定的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87.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88.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0.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显现出递减的特征。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9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9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9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94.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95.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投入量的不断调

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96.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97.等斜线

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98.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99.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则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100.机会成本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01.显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102.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103.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104.短期成本

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的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105.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它也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106.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L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LL107.长期成本

在长期,厂商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108.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张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于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109.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110.市场与行业

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11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都具备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11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113.收益

厂商的收益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114.总收益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115.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116.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117.完全竞争市场收益曲线的特征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此外,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上升的直线。

118.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19.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120.停止营业点

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出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121.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122.短期供给曲线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123.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12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

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125.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126.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127.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128.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129.消费者统治

消费者统治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130.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131.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132.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部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它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1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34.价格歧视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135.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6.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场上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包装,改善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137.生产集团

垄断竞争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8.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生产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39.理想的产量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140.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又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141.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

根据产品特征,可以把寡头行业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142.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143.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144.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145.囚犯的困境

略。见书P244 146.无限期重复博弈

所谓无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无限次的重复进行下去。147.有限期重复博弈

有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有限次重复进行。148.生产要素价格

西方经济学家们习惯于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被分别称作地租、工资和利润。149.边际生产率分配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150.引致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派生或引致需求。151.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152.完全竞争厂商与不完全竞争厂商 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

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三,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153.边际产品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154.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 = P * MP 155.边际收益产品

它表示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 MR * MP 156.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MFC=[L*W(L)]’=W(L)+L*[dW(L)/dL] 157.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或者MP*P=W。158.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即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局部均衡就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的分析。一般均衡就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159.瓦尔拉斯定律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160.超额需求函数、不动点定理

瓦尔拉斯通过计算方程数目和未知数数目来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是错误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极其严峻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有解。证明的基本思路是:

设整个经济中包括n种商品(要素和产品)。从家户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需求和每种要素的供给;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供给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用每种产品和要素的需求减去相应的供给,可得到每种商品的超额需求。这些超额需求都是价格体系即价格向量的函数。由于所有价格同时按比例变化不会改变超额需求的值,故可以通过变换将原价格向量集合“压缩”为标准价格向量集合。于是超额需求函数确定了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超额需求价格向量集合上的一个映射;如果再“构造”一个从超额需求向量集合回到标准化向量集合的映射,并将这两个映射“复合”起来,则得到一个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其自身的映射。根据布劳尔不动点定理,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不动点。而这个不动点就是一般均衡价格向量。

16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

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162.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的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个标准。具体而言,它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163.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164.帕累托最优条件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165.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交换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生产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166.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167.社会福利函数

需要知道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或者更一般地说,需要知道效用可能性区域或整个效用空间中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课本)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偏好,它由社会无差异曲线构成。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统一特性是它必定关于从原点出发的45度射线对称。不同的伦理观念形成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和无差异曲线。(上海财大财政学演示文稿)168.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人大)。169.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170.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由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首次系统阐述。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美国学者约翰·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美国学者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人民网)171.市场失灵

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172.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惠特—李法(1938)和塞勒—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

173.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作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统称为公共管制。174.外部影响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175.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的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176.公共物品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第二篇: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一章 导言经济学的含义: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人们社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问题,包括消费和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社会经济如何增长、稳定和发展。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稀缺资源)研究方法:实证和规范

实证经济学: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行为后果的一种方法,力求说明是什么。具有客观性,结论可以被检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答应当是什么。(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个量分析方法,又称个量经济学。

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即均衡价格理论。

宏观: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量分析方法,又称总量经济学。

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①单个消费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收入通过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本通过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②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作用而决定。

③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各个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同时决定。微观经济学四大基本理论: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

第三篇:微观经济学感悟总结

微观经济学感悟总结

软件学院54101017余兵杰

大一的小学期我们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期三周将近36课时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入门的认识,学习。当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微小的简单的学科,36课时的学习,可能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我相信在学习了这几章之后,每个人对微观经济学都有了自己个人的看法。下面就我个人而言,谈谈三周课程学习后,我对微观经济学的个人体会,感悟。

几周的学习,我们意识得到,生活其实到处都是经济学。虽然可能我并不知道具体应该用什么理论去解释,具体应该怎么样去解释,但是经过三周的学习,最起码我知道这些案件是可以应用微观经济学来解释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例子,都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说明。例如几年来国内猪肉价格飞涨,国内石油价格一直上涨,又如几年前闹的很厉害的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汇源事件,还有现在让人渐渐“读不起”的大学,等等。下面我就关于国内近几年猪肉价格飞涨的情况和可口收购汇源事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是在自己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后的一点点小小的感悟(下面的资料有些来自网络)。

谈起猪肉价格,很多人马上就说明显供求关系紧张嘛,其实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也认为是这样的原因。因为我认为只有买的人多了,货不够卖了,不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才会使人们出更高的价格去买这并不值这个价格的东西。从而价格飞涨。可是,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发现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也并不是很重要的原因。影响价格的因素其实很多,供求关系只是最为大众做熟知的,当然也是最经常最普通的因素。下面我们就联系有关资料,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描述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从去年8月份以来,生猪存栏和出栏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猪肉的价格只有一个多月的微跌,后来又开始连续上涨。显然,如果我们仅仅用供求关系来试图解释这个现象是肯定无法明确彻底的解释的。

猪肉价格飞涨,从国家政策讲,主要是由于生猪生产专业化趋势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双重作用的结果(关于国家猪肉政策来源于网络资料)。现在,猪肉供给主要由定点屠宰厂和生猪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控制,猪肉供给已经高度组织化了。猪肉涨价联盟已经形成,他们完完全全可以毫不费力操纵猪肉市场价格。造成这种结果的制度之一就是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为了让人们吃上放心健康安全的猪肉,所以国家就要规范屠宰市场定点屠宰。然而定点屠宰,一方面宰厂将农村生猪收购权高度集中到其附属的为数不多的猪贩子,独断生猪的收购价格,欺压养猪小农户;另一方面,养猪小农不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参与供给,猪肉批发权垄断;与此同时,还实现猪肉零售商高度组织化,他们结成庞大的联盟组织,导致猪肉消费者受盘剥。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养殖生猪的农户不能宰猪在农村社区销售,这样就更加加剧了猪肉的一系列垄断,农村居民吃猪肉只能依赖农村猪肉零售商在城市(镇)定点宰厂采购猪肉后在乡村销售,导致养猪农民吃猪肉比城镇还贵。政府这样的政策虽然保证了一定程度上人们所吃的猪肉健康无污染,但是却导致了定点屠宰厂和依附其生存的猪贩子以及猪肉储藏批发商高度组织化,甚至垄断化,从而轻而易举获取暴利,而养猪小农和猪肉消费者任意受剥夺。

从农村猪肉价格高于城镇,可见猪肉供给阵营组织化程度之高、力量之强大了。现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阵营组织化水平尤其以猪肉和食用油最高,所以猪肉和食用油涨价最快最厉害。反调控的能力也最强。其实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在农产品市场上,供给阵营在快速组织化,而消费阵营却在日益分化,单位集中采购没有了,社区消费合作社垮台了,类似于政府组织供应“冬储菜”的制度也在逐步退出。个人认为,供需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是导致今天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个局面不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产品涨价的幅度和速度还可能会让人们甚至于经济学家目瞪口呆!

综上,政府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的“垄断”,当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同时供求双方力量上的巨大差距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因此我们如果要改变今天猪肉的价格局面,就必须要改变当今供求阵营力量失衡的局面。

下面再关于可口收购汇源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起可口收购汇源,我想起来了课本上的1990年美国ADM收购CCP公司的事

件。1990年美国ADM收购CCP公司,但是美国司法部反对此收购。依据是ADM和CCP共占据玉米糖浆市场份额为40%,司法部认为此收购行为会导致玉米糖浆市场的垄断。ADM公司不同意司法部的裁决,它认为甜味剂市场不仅包括玉米糖浆还包括糖。在此市场界定下,ADM-CCP公司的甜味剂市场份额要小得多,不存在垄断的可能性,因此并购是合法的。最终美国司法部判决此收购符合有关法律,同意收购。

关于可口收购汇源事件,我们先来看一点资料。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Euromonitor)预期,中国果蔬汁市场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12年的191亿公升。在中国的果汁领域,汇源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底,汇源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汇源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反观可口可乐,从2000年开始,可口可乐已经着手果汁市场。早在2001-2002年间,就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研发出了一种特色果汁饮料“酷儿”,2004年,可口可乐(中国)又把对旗下的非碳酸饮料市场进行了整合,与中粮集团、太古饮料集团分别组成联营公司,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美汁源”果粒橙及原叶茶饮料。一旦可口收购汇源成功,那么可口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幅加剧,完全形成垄断。因此政府阻止此次收购完全是合乎有关规定的.如果一旦收购成功,作为垄断者的可口可乐公司可以自己所以的制定出销售价格。这种销售价格的制定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垄断与竞争来解释。于是可口可乐,作为垄断者可以根据自由制定价格使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利润。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下,作为国家当然也要考虑一下。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成功收购汇源果汁集团,那么这两家企业的合并必然使中国的果汁市场的竞争性大大减弱,可口可乐就更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垄断,结果,整个中国的果汁市场受到冲击,失去国际竞争性。这样一来,中国自己的民族企业就受到了影响,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

中的独立性就减弱了。这样势必导致我国对外国企业产生依赖。结果,引起整个国家经济福利减少。因此,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采取政策,禁止其收购。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通过我国的《反垄断法》禁止他们合作,这样一来,有利于保护我国市场的竞争性,从而阻止整个国家经济福利的减少。

以上两个事件是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后一些个人的看法。

两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我们学习了价格,市场,市场界定,实际价格,名义价格,供给需求,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边际效应,攀比效应等等各种经济理论,或者影响因素,或者典型事件。当然两周的课程我们肯定不能完全了解微观经济学,只能学习一点皮毛。学习一点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给我们所带来的也是很多的。例如,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的事件进行分析,来试着用经济学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解释。可能我们给出的解释并不专业,并不足够的说服力,但是我们可以给出自己的而且正确的观点。而且相信,在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后,我们一定可以给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

以上是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自己的一点点小小的感想,以及对生活中一些时间事件的分析,当然作为初学者,可能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第四篇: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推荐]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

edA

③点弹性 dQAPAdPAQA

Q%Q2.需求收入弹性:EM %M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

②平均成本(AC)= TC/Q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

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

6均衡条件Qd = Qs

Y X

MU1MU2MUn8总效用最大化== …… == λ P2P1Pn7边际替代率MRS =

预算线:I = P1Q1 + P2Q2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

9.边际产量:MP = d TP/d L平均产量:AP = TPL

三阶段生产函数 第一阶段 【0,MP=AP】【MP=AP.MP=0】【MP=0,无穷大)

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 ;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

MPL/wL= MPK/r,wL+ rK=C捷径 L=K=Q

11.平均收益AR = TRPQTR = P边际收益MR ==d TR /d Q QQQ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即MR=0

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

15.垄断厂商 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

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

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

MC=MR1=MR2(Q=Q1+Q2)

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TR2 = P2Q2总利润=TR1+TR2-TC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

第五篇:微观经济学考博总结(2012.3.11)

第一章、消费者理论

一、弹性概念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定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弹性有五种类型:

①当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②当0

③当ed=1时,需求为单位弹性;④当ed>l时,需求富有弹性;⑤当ed一∽时,需求具有完全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指y商品的价格变化1%引起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点。当e.<0时,y商品的价格上升'x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称x和y为互卦品;当ey>0时y商品的价格上升,x商品的需求量上升,称x和y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测度了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在商品需求函数可导的情况下,需求交叉弹性为。

(三)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如果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我们把这些商品或服务称为必需品;如果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我们把这些商品或服务称为奢侈品。如果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这些商品或服务称为低价品;如果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我们把这些商品或服务称为正常品。

二、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一般而言,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且比较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小,因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且不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大,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大。

(二)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三)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比如羊毛有广泛用途,其价格的提高,必然会从多渠道影响对羊毛的需求,从而使需求以较大的幅度减少。此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对不同商品而言,以上各种因素也会不同,所以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就不同了。

三、需求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变动因素

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币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1、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4、消费者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四、简答题: 劣等品

(一)劣等品是指商品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劣等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与此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正常品,即商品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

(二)劣等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商品降价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再根据劣等品定义,收入增加使得劣等品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劣等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由于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始终是正,因此劣等品的收入效应减弱了替代效应。劣等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商品。根据定义,吉芬商品降价将使吉芬商品需求量减少。由干吉芬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为正值(吉芬商品需求量增加),因此吉Z 商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并且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

五、论述题:

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芈的价格,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假定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调函数。

(1)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如何实现?画图说明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和)的负担如何衡量?社会福利如何变化?(2)由于部分负担由地方政府承担,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因素导致地方粮库发生拒绝收购的行为,画图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有可能损 2 害农民的利益?

解析(1)如果国有粮食部门不折不扣地按政府支持价格收购粮食,那么粮食场价格肯定会被抬高。如图1一10所示,假设政府不干预时,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o,均衡需求量为QO。假定政府制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Pl,那么市场需求量为Qi,粮食供给量Q2。政府为了维持粮食支持价格Pl,必须按支持价格Pl收购Q2一Qi数量的粮食。如果国有粮食部门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支持价格政策,按支持价格Pi收购Qz一Q 量的粮食,那么在支持价格Pl下,市场粮食需求量和国有粮食部门收购量之孥于】供给量,从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由于国有粮食部门按Pl收购Q2一Qi数量E+F+G+H I+J。消费者剩余减少B+E,农民盈余增加B+E+H,政府损失E+H+I,从而;福利净损失为B+E+E+H+I一(B+E+H)一E+I。(2)如果地方粮库拒绝按Pl价格收购Q2一Qi数量的粮食,由于农民生产出来茁粮食需要出售,那么私营粮贩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收购Q2一Qi数量的粮食。由于市:场均价格为Po,为了盈利,私营粮贩将以低于Po(如P2)的价格收购粮食,从而使受到损害。

第二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生产供给和需求要素

一、租金定义

无论何时,只要存在某种不变要素在妨碍进入某种行业,这种要素就应该有一个均衡的租金率。

(一)经济租金

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面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为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要素供给曲线越陡峭,经济租金部分越大。特别地,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因此租金只是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如果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时,经济租金为零。

(二)准租金 是指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准租金等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亏损时,准租金小于固定总成本。有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可能类似于租金,也就是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这一部分要素收入称为经济租金。

二、寻租行为

是一种非生产性行为,其含义是指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获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有关官员施加影响的行为。

寻租行为的特点包括:寻租行为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寻租行为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维持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在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行为上;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因此,经济学家把寻租行为称为负和博弈。

三、论述题:

1、.试用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说明其对劳动供给曲线形状的影响。解析:

(1)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劳动供给曲线。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都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8一3表示。此图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这是因为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被较高的工资所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是有限的。当工资上涨到足够高(如W:)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减少,比如当工资从Wl提高到W?.时,劳动供给从Li减少到L2。

(2)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 4 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3)一般来说,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变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变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此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较低,从而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是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由此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假定在一个实行开放政策的城市,职工有较大的流动性,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1)作图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职工工资水平和职工工资总额的影响。(2)根据所做的图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雇用劳动力的厂商的收入影响。(3)根据对前两问的回答,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的综合影响。解析:

(1)由于城市实行开放政策,职工有较大的可流动性,企业对进城打工农民和城市原有职工按工资高低聘用。农民进城向劳动市场提供更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如图8一4所示,该城市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为Sl,均衡工资水平为Wl,工资总额为面积B+C+D+E+F+G+H。现在,农民进城打工使得劳动供给曲线从Sl向右下方移动到S2,劳动需求曲线不变,从而城市职工的工资水平从W下降到W2,城市职工工资总额下降为C+D+E,进城打工农民的工资总额为G+H+,I+K。

(2)如图8一4所示,在农民进城打工前,城市厂商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A;农民进TI后,城市厂商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A+B+F+I。因此,农民进城打工使得城市厂生产者剩余增加了面积B+F+I。

5(3)农民进城打工前,社会总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为面积A+B+C;进城打工后,社会总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为面积A+B+C+D+F十r+J。因此,农民进城打工使得社会总剩余增加了面积D+F+G+I+J。但是,对于城亢来说,由于受到进城农民的低成本竞争,其福利下降了面积B。

第三章、市场交换理论

第一节、完全竞争

一、名词解释

(一)完全竞争市场定义

市场上的价格与每一家厂商的产量都无关,那么这个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及厂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将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商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其中,完全竞争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其市场效率也是最高的。

(二)完全竟争市场的特点:、、和四个假定条件。如果上述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不具备,竞争就是不完全的。

1、价格既定 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相互独立的买者和卖者,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同质 产品的质量都一样,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哪个厂商的产品是没有区别的。

3、资源自由流动 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进入或退出壁垒。

4、信息完全共享。

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必要性

(一)现实中没有完美的市场结构,只有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才是纯理论形式上一切可能市场中最完美的,才能保证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均衡状态,才能证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进而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

(二)完全竞争是各种市场结构的理论基础,能够充分说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实市场对这些假设的某种偏离,并不严重影响完全竞争模型所得出的结论。

(三)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具有的优势:

第一,资源配置最优化。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等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如果出现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情形,则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大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产品生产资源配置不足;反之,如果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情形,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小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产品生产资源配置过度。所以,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资源配置最优。

第二,净社会福利最大化。简单说来,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只要扩大产量就可以增加总收益,就能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减少产量会增加总收益。在均衡点上,价格、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实现了净社会福利最大化。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达到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才能实现净社会福利最大化。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和供给曲线

(一)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总是位于 7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上,并且两者仅在Y*点接触,长期平均长本曲线(LA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

(二)供给曲线

P=MC(y),边际成本线恰好是它的供给曲线。应在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并且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组织生产。长期供给曲线在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线之上生产。长期供给曲线比短期成本曲线更具有弹性。当规模报酬不变时,长期供给曲线就是长期边际长本曲线。P=LMC=LAC=SMC=SAC,当行业成本递增、递减时,长期供给曲线可以为右上方倾斜和向右下方倾斜曲线。

四、退出经营条件

(一)短期停止营业

P

P

第二节、完全垄断

不完全竞争分为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及寡头三种情况。

一、名词解释

(一)垄断市场定义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二)垄断市场的特点:

厂商就是行业,产品不能替代,独自决定价格。

二、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原因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二)形成垄断的原因:

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第三,政府的特许;

第四,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和供给曲线

(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叠;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在长期均衡点上,垄断厂 8 商一般可以获得利润。凡是在或多或少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AR曲线和MR曲线。

1、垄断厂商是某种产品的唯一卖者,所以垄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那些决定垄断厂商产品需求曲线形状的因素,同时也是决定该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形状的因素。这条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一般来说,厂商的卖价(即平均收益AR)都被假定为等于消费者的买价,所以厂商的AR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需求曲线重合。对于垄断厂商来说,由于它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其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其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平均收益曲线(即需求曲线)之下,且MR曲线的斜率为D曲线斜率的2倍

四、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如下关系:MR=P(l一1/ed)=MC(y*)。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遭受最小亏损。在亏损情况下,若AR>AVC,垄断厂商继续生产;若AR

五、价格歧视

(一)定义

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基本: 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并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被区分开; 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尽管一级价格歧视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但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剥夺了部分消费者剩余,垄断者有可能达到或接近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原则是MR1=MR2=MC。弹性大,对价格敏感的制定较低价格(如老人和学生)。

六、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一)自然垄断

行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9 供水、供电、通信行业等都具备这一特征。平均成本递减表明:边际成本曲线必定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

对于自然垄断厂商,这种解决办法通常视作一种合理的定价政策。理想状态下,这些价格应该恰好使厂商盈亏平衡,即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解决自然垄断问题的另一种办法是政府经营。

(二)政府如何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

垄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效率,当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是缺乏公平,垄断企业通常凭借着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三是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产品价格高、产量低、抑制需求且不利于增加供给。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正是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的,政策措施有以下三种:

1、用税收减少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政府向垄断企业征收固定数额的税来降低垄断企业的利润。由于固定数额税相当于企业的固定成本,它不影响企业的边际成本,只是使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通过征税,可以将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转化为政府的税收收入。

2、采取反垄断法。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行业重新组合是把一个垄断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以便通过竞争把商品价格降下来。对垄断进行处罚是为了防止垄断的产生。如果,可以借助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反垄断法是上述措施的法律形式。

3、采取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可以用来防止垄断企业收取高价,总的来说是降低价格、增加产量。价格管制通常考虑两个目标,即效率和公平。通常采用的定价方法有:①边际成本定价。为实现帕累托最优,就要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②平均成本定价法。为实现公平,应尽量消除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当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企业能获得正常利润,避免了垄断今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不公平状况。

七、垄断低效率

什么造成了垄断决定性的因素是最低效率规的大小,即相对于需求的规模,使平均成本实现最小化的产量水平。是行业中的几家厂商可能会串谋限制产量,以图提高价格,从而增加利润。当厂企图减少产量和提高价格时,我们就说这个行业已组织为一个卡特尔。一方面,纯粹是出于历史的偶然,一个行业可能只有一家主导厂商。如果一厂商最先进入某个市场,那么,它就可能拥有足够的成本优势,从而限制其他厂商进入这个行业;垄断竞争会导致极细微的产品差异化:每一家厂商都使自产品尽量趋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以抢夺它们的顾客,事实上,与最优的情况相比,这类市场具有过度的模仿。

第三节、垄断竞争

一、名词解释

(一)垄断竞争市场定义

又称不完全竟争,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1、厂商能自主确定价格,产品差异化,拥有某种市场力量。

2、各厂商必须在价格和产品方面争夺市场,新进入垄断竞争行业没有任何限制。这个行业又是一个竞争行业。

3、新厂商进入使每家厂商的利润为0,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是是帕累托低效率的。

4、过剩的生产能力。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需求曲线和均衡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二)需求曲线和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面临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两种需求曲线:

(1)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2)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集团内其他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单个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的实际销售份额。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是相对于d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 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和AR=LAC=SAC。

第四节、寡头垄断

一、名词解释

(一)寡头市场定义及形成主要原因

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几家厂商的该行业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由此控制了这个行业的供给,对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控制。

(二)形成主要原因

第一,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运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控制。第三,政府的扶植和支持等等。

(三)寡头市场的特点:

厂商数极少,新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产品既可同质,也可存在差别,厂商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竞争;厂商之间也相互依存,在做出决策时必须考虑该决策对对手的影响和对手的反应;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反应是独立的,很难预测。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更接近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二、不同市场的效率比较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益越高;市场垄断程度越高,经济效益越低。

(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很高,并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很低。在寡头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寡头厂商的均衡模型。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4)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但会导致产品同质化,缺少多样性;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性、个性化,但市场效率较低。在评价一个市场结构好坏时,可能评价标准需要多元化,不能只依靠效率标准,因此在选择市场结构时需要综合平衡各个目标,不能简单地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就是最好的。

三、不完全竞争的经济成本

主要是通过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而得出来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较之完全竞争市场,其主要经济成本是:产品的价格过高,产量供给较少,生产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没有得到 12 有效利用,市场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着效率损失。

第一,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供方可能会采取种种手段(如产量领导、价格领导、联定产、串谋等)来谋求个体或行业利益的最大化。不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竞争的不公平性。竞争的作用在于它能产生诸如代理人努力程度等信息。而在不公平的竞争下,信息会被扭曲,而且竞争越不公平,信息被扭曲的程度越大,这会导致业已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使伦理风险的产生更加隐蔽。不完全竞争市场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由于竞争的不公平性而导致对市场主体的约与激励均不足。竞争是有效激励的源泉,激励可以引导人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而约束其实是一种负激励,可以降低人的败德行为的动机,限制人的不合乎预期的行为。但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对有关利益主体的约束与激励通过不完善的市场结构后,其作用均有所减弱。缺少了约束和激励,有关利益主体便很可能做出非伦理行为。

第二,完全垄断的效率损失更大。完全垄断使稀缺资源得不到良好的配置,存在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价格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价格歧视的存在,对消费者来说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会使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完全垄断也有可能阻碍社会技术的进步。

第三,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情况不符合竞争性市场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即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是低效率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无效率是指某种产品生产太多,而其他产品生产太少,从而减少了社会的总福利或社会剩余,使资源没有达到最优配置。垄断会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具有资源配置最优和净社会福利最大化性质。在竞争性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在垄断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导致了高价格和低产量。这意味着垄断厂商并非用最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必须按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购买产品,这使消费者得不到最大效用,因此垄断导致了净社会福利损失。

四、使用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均衡状态的特点,并与完全垄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是: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厂商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厂房、设备等规模②在企业调整生产规模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和亏损厂商退出该行业,直到该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最小长期平均成本时,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在长期均衡状态,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从而不再扩大产量,新厂商也不再进入该行业),也不亏损(从而不再缩小生产,原有厂商也不再退出该行业,最终该产品的价格、产量和生存下来的厂商数不再发生变化。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是:①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具 13 有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低的成本。②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止。②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不仅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而且必然是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

(3)两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比较。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在长期均衡状态,均衡价格等平均成本,也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厂商确定的价格(一般)高于平均成本,并且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这意味着厂商增加产量会降低平均成本。一方面,垄断厂商没有利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同时,完全垄断厂商由于高价格而获取超额利润,也不利于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低于社会给予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评价,即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增加产量会增加社会福利。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是缺乏效率的,因此各国政府都对垄断行为采取一定的限制。.

四、分析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

寡头市场的情况很复杂,厂商的各种决策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寡头垄断厂商均衡价格的决定,多种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分析和解对于竞争对手的反应,寡头厂商有两种假定:一种是理想假定,假定对手不会对其决策做出反应;一种是现实假定,假定对手和自己一样聪明,从而在考虑到对方和对方可能对策的前提下做出决策。

第三章、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及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外部效应

一、定义

(一)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如果某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危害,但他自己不用承担这种危害的成本,就称存在消极的外部影响或外部不经济,如一个工厂污染了周围居民的空气或水质;相反,如果某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而自己却未得到补偿,就称存在积极的外部影响或外部经济,如一个人养了一群蜜蜂,使得周围果园获得丰收,增加了产量。

(二)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1、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两种方法来抵消外部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课征税金或罚款,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灭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或单位,政府实行补贴。

2、内部化合并也是解决外部性的一种途径。比如甲企业的生产污染了乙企业的环境,给乙企业带来了损失,若能把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则合并后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自然就会考虑污染所造成的损失。

3、解决外部性对社会影响的另一种措施是确定所有权,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所有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极低或等于零,则不管所有权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的外部影响问题。

二、科斯定理

(一)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所有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极低或等于零,则不管所有权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谓的所有权是指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个体占有某种财富的权力。

(二)运用科斯定理可以解决外部性对社会的影响。根据这一定理,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者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例如,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农场主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化工厂对农田的污染并获得赔偿,这也使得化工厂要考虑作为赔偿金的成本,从而重新安排生产以获取最大利润。由此,社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

三、庇古税

(一)在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干预。干预可以采取税收的方式,比如对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等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灭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 15 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政府应进行补贴,这就是庇古税。

(二)采取庇古税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这类政策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性,并且它的实施需要相当大的成本。比如政府向产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时,政府要能对外部性活动进行直接度量,以确定征税金额,这显然成本很高。

(三)科斯定理为解决外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可以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所有权明确且交易成本较低,也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消除外部性的影响。

四、外部性治理政策

外部性将导致完全竟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政策包括税收和津贴政策、内部化、明晰财产权。

(一)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有时外部性问题可以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2、另一种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慈善行为

3、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二)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管制

2、庇古税和补贴

3、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五、为什么外部性会导致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外部性会使资源配置失当。微观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设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

(二)但在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而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令VP、VS和CP、CS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设存在外部经济,即有VPCP一VP。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由此得到的好处(VS一VP)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的损失(CP一VP)。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该项活动,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有多余,也就是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CPVP>CP,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活动。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Cs一CP>VP一VS。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后,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社会整体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六、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试利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

1、为什么环境污染不能依靠市场,通常需要政府加以管理?

2、试分析和比较下列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A.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B.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企业实施惩罚C.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收费

解析:

1、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解决,原因是环境污染是外部性问题。外部性使得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并由此造成市场失灵,从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环境污染中存在着外部性影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以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问题)为例,由于交易费用足够大,污染者和受害者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所得到的好处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②解决外部性存在搭便车的现象。③势力的不对称性。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有可能达成协议,但通常是一个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因而污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2、A.,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实现零污染,但由此造成的社会产量损失可能远大于污染的成本,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彻底关闭污染工厂反而有可能形成失业、减少社会产品的供给,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福利水平。

B,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企业实施惩罚,这种做法称为限量法。限量法是有关当局根据其评估,选择某一污染程度作为指标,限定厂商的污染程度不得高于此限量,否则给予重罚。限量法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信息是非对称的,企业或许完全掌握其排污的成本等信息,而政府却未必掌握这些信息。因此,政府很难准确地根据企业的污染成本等制定合理的排污标准,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收费。有关当局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往往对制造环境污染的厂商收取费用,以减少这些厂商乱放污染的现象。这种做法也存在类似前面的问题:信息是非对称的,政府很难确切地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难以合理制定排污费用——既能实现最优排污量,同时又不会使企业大量减产。

七、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析:之所以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最终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 17 护。因此,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一个必然。在环境问题上,制度安排的成败就在于有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将等于社会收益,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悖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可以有以下途径:

(1)强化产权约束。必须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各司其职,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必须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使得资源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换,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2)矫正制度,征收环境税。所谓环境税,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收。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也符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第二节、公共物品

一、不同类型的物品

(一)公共物品

是指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条件是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私人物品最优数量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个区别源于物品是否具有消费的竞争性特征。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使用它的能力。例如龙卷风警报器是一种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是指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只要社会存在一种和服务时,就不能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或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物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成本的任何增加。国防、海上的导航灯塔就是公共物品。

一个人享有公共物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公共物品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

(2)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则称为私人产品或私人物品、私人品。比如面包,当一个人吃一个面包时就排除了另一个人吃这一个面包,同时也减少了面包总量。一般来说,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均属于私人产品。

(3)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则称为公有资源。比如海洋中的,鱼,当一个人捕捞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捞的鱼就减少了,但不能阻止其他人也去捕捞。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具有排他性而没有竞争性,就存在这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垄断。

(4)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享其成。搭便车问题意味着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二)公有资源

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例如海洋中的鱼

(三)自然垄断

当一种物品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时,可以说存在这种物品的自然垄 18 断。例城镇中的消防。

搭便车者:是得到一种物品的收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人。二、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一).国防

(二)基础研究

(三).反贫困

三、公有资源

公地的悲剧

公共资源是指那些所有权是大家的、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归属却比较模糊的那类资源。例如,江河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等。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不同,它在消费上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不具有排他性说明某人对公共资源的消费不会阻止别人对于该资源的消费;有竞争性说明任何人对资源的使用会减少他人消费的数量,尤其是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公共资源的竞争性很大。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会使资源被过度消耗、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对于公地的悲剧,其解决方法是采取一定措施来限制公共资源的消费数量,如限制公地上放牧的牲畜数量等措施。

五、分析为什么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一)在经济学中,一般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的类型进行区分。纯公共物品一般是指同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共有资源,而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则为私人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两大特性如下:

①非竞争性是指一种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意味着共享消费的可能性,即一个个体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得的消费量。竞争性源于商品本身的属性——成本属性,公共物品往往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于是私人市场上的均衡定价法则“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一价格”失效了,需要引进新的定价法则。

②非排他性是指无法将这种商品据为己有,而将其他人排除在消费之外,这意味着不能或很难对人们消费这种商品收费。排他性不是物品的自然属性,往往依赖于一个社会的法律架构和技术实现能力。具体而言,生产者之所以能向消费者收费,一方面是因为法律(一种公共契约)赋予他该商品的产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能帮助他实现“占有”,易于实施的是对诸如椅子、面包的占有,技术难度较大的诸如用加密技术实现对软件或电视节目的占有。

(三)对公共物品而言,或者无法设定产权,或者无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占有”,因此无法向消费者收取费用,生产者也就失去了供应这种商品的动力。可见,排他性是影响物品性质的关键因素。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才会因无从收费而产生外部性,甚至成为共有资源或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市场配置机制的失灵,这就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由;而面对非竞争性,所需做的只是改变一下定价法则。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十分容 19 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进而导致公地的悲剧现象出现,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解决。

第三节、信息经济学

一、信息不对称

(一)定义

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完全相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非对称信息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

(二)主要来源包括

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一)逆向选择

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选择的行为。逆向选择一般发生在交易发生之前。例如,居住环境最不安全、失窃率最高的地区中的家庭最想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经常生病、医药费支出高的人最希望参加医疗健康保险。解决的方法有信号传递和机制设计,政府对市场干预。

(二)道德风险

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人利用行动信息不对称对其他参与人进行欺骗,从而使得参与人的行为变得不道德、不合理,并损害其他交易参与者利益的情况。道德风险一般发生在交易之后,比如买了汽车保险的人不再注意保管自己的车子,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总是要医生多开些不必要的贵重药品等。主要应用于保险市场,解决方法风险共担。

(三)委托一代理问题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一代理问题。由委托一代理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颗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来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三、论述题'

(一)利用信息经济学原理说明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现实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行为,从而无法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最优。

1、在信息完全的市场条件下,竞争性的结果是不同的商品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在有效的价格竞争下能够实现市场的效率。

2、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两个问题:一是隐藏信息导致逆向选择,使有效率的交易无法达成;二是隐藏行动带来道德风险。在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以上两种问题都可能产生。

3、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辨别的为搜寻商品(如服装、锅碗瓢盆等),而那些需要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在搜寻商品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由于难以隐瞒商品的质量信息,或者说对于商品的质量信息基本上是对称的,所以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在经验商品市场,生产者可以通过隐瞒商品信息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因而信息不对称主要研究的是经验商品市场。

4、经验商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用二手车模型来叙述。在二手车市场交易中,由于用户无法区分二手车的质量。假设市场上有50%的车是好车,平均价格为4万元;50%为坏车,平均价格为2万元。但事实上,买主无法甄别某辆车是好车还是坏车,所以当他进入这个市场时,购买任何一辆车时,他买到好车或是坏车的概率都是50%,因此他也无法区分哪辆车该卖4万元,哪辆车该卖2万元。于是,定价为平均数,即3万元/辆。此时,好车的车主觉得不合算,于是退出市场,市场上只有坏车。而现实中不可能所有的坏车都是同一种价格,其中有卖2.5万元的,有卖1.5万元的。按照同样的博弈,可卖2.5万元的车主也陆续退出市场,到最后,市场上只有最差的车子了。这便是二手车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是好车的卖主希望卖车却没有卖出去,部分买主希望买好点的车没有买到,市场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5、由于以上逆向选择问题,市场需要相关机制来防止逆向选择。一个办法是提供售后服务,比如包修等。售后服务会提高假冒伪劣产品的成本,所以售后服务期的长短和服务内容成为消费者甄别产品的途径之一。但是,售后服务也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DIY电脑(组装机)的免费上门维修服务。电脑销售商在销售DIY电脑时承诺半年内上门服务,但一个月后电脑出现故障时,他们或者以忙为理由把服务往后拖延,或者以故障在他们的服务范围以外为借口推卸(对电脑故障的原因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当消费者享受免费维修的机会成本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他只有直接找修理商付费维修了,这便是道德风险问题。防止逆向选择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支付信息租金,引进经纪人。经纪人了解买卖双方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支付信息租金以达到市场次优,已经不是最理想的效率了。

(二)论述市场为什么会失灵?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论证,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众多原因的限制,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出现资源配置失当,这种情况称为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1、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下面以完全垄断的厂商为例。为简单起见,假定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固定不变,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曲线(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从而决定了其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确定价格。其结果是,这样确定的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由于价格度量了社会福利,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标准,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2、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成本或收益没有由经济行为人所承担或得到。外部性有正的和负的之分。无论是消费的外部性还是生产的外部性,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是,即使整个经济仍是完全竞争的,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导致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一致。

3、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意供给或供给不足,原因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只有按商品价格支付的人才有权支配或消费这种商品。然而,公共物品却没有这种特性。此外,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消费引起成本增加。但对天气预报等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似乎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其结果是,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搭便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私人部门很难供给或全部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4、不完全信息是导致市场交易缺乏效率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当事人只以平均水平判断交易对象的质量,因而交易的结果将使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三)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理论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 22 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1、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2、基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的代理理论

(1)代理人、委托人道德风险的问题。有关代理人业绩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其度量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代理人可能无法观测到委托人观测到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合同,当观测到的产出高时,委托人应该支付给代理人高的报酬,但委托人可以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责任,而把本应支付给代理人的收入占为己有。而如果代理人预计到委托人可能要耍赖,就不会有积极性努力工作。马尔科森的模型证明:类似于锦标制度的激励合同是解决委托人道德风险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如果一个企业雇佣多个工人,合同规定一定的工人将被支付较高的工资,那么,委托人就必须对给定比例的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他完全有积极性将较高的工资支付给努力的工人,因为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激励工人努力工作。(2)关于监督问题的模型

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无法避免监督问题。事实上,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信息的了解程度可以由委托人自己选择。比如说,通过雇佣监工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委托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了解代理人的信息。从而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监督。但信息的获取又是有成本的,于是,委托人面临着选择最优监督力度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取决于工人的边际生产率。但发展经济学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二者的关系似乎正相反:边际生产率取决于工资。而且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也存在。索罗(Solow,1979)和夏皮罗和斯蒂格里茨(Shapiro and Stiglitz,1984)将较高的工资解释为企业为防止工人偷懒而采 23 取的激励方法。当企业不能完全监督工人的行为时,工资构成工人偷懒被发现,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工资越高,机会成本越大。因此,较高的工资有利于减少工人偷懒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在激励工资模型下讨论监督力度问题,我们发现代理人的边际生产率越高,监督带来的边际收益越高,委托人监督的积极性也越高;代理人努力的边际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无法避免监督问题。事实上,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信息的了解程度可以由委托人自己选择。比如说,通过雇佣监工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委托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了解代理人的信息。从而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监督。但信息的获取又是有成本的,于是,委托人面临着选择最优监督力度的问题。我们发现代理人的边际生产率越高,监督带来的边际收益越高,委托人监督的积极性也越高;代理人努力的边际成本越高,任何给定激励下的努力供给越低,且给定代理人行为的观测信息的方差下最优的激励也越低,监督的边际收益也越低,委托人监督的积极性自然也越低;此外,监督越困难,监督的边际成本越高,委托人监督的积极性也越低。

(3)在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代理人都是给定的。但张维迎(1994,1995)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更为基本的问题:在一个特定组织中,谁应是委托人,谁应是代理人?或者说,委托权应该如何在不同成员之间分配?在现实的组织中,信息不对称是相互的。以企业为例,企业中有直接的生产者,也有制定生产决策的经营者。经营者不易完全观测生产者的行为,工人更不易观测经营者的行为。张维迎证明,最优委托权安排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成员在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和监督上的相对有效性。如果经营者在生产上更为重要,如果经营者监督生产者比生产者监督经营者更容易,则将委托权分配给经营者是最优的。这一模型对古典资本主义企业及合伙制企业的委托权安排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里,不确定的环境使经营者的决策相当重要,而且经营者的行为也很难监督,于是经营者拥有委托权;合伙企业当中,两个或更多成员,他们都同等重要,因此,采用合伙制是最优的。

下载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当人们沿着需求曲线往下移动时,边际替代率递减 2,当人们沿着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时,效用水平上升 ( ) 3,恩格尔曲线总是向上倾斜的( ) 4,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劣质商品......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范文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黎诣远主编,高教出版社 第一部分:导论 (包括教材第一章经济学) 一、 名词解释 1、经济品 2、自由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 4、边际转换率......

    微观经济学习题

    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正常情况下, Qs=a+bP可以用来表示某产品的供给函......

    微观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 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 1、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 ) A.A与B是替代品 B.A与B是互补品 C.B一定是低档物品D.A一定是正常物品......

    微观经济学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判断题 (你认为是正确的句子,在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 F,下同) 第一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存在稀缺问题。( ) 2、稀缺问题之所以产......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 1、如果某产品零部件价格上升,将导致该产品(a ) A.需求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下降; B.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上升; C.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 D.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下列哪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E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经济学课程;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不属于经济学的核......

    微观经济学习题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 √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