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
一、人的定位
1、纵的坐标: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要顶天立地。这说明人具有独立性。
2、横的坐标:人生活在人与人之间,要出人头地。这说明人具有群体性。
二、人生的范围
一般人生:从生到死,即人的一生。佛教人生:前生前世-今生今世-来生来世
三、人的结构——精神、肉体
四、哲学的定义
1、古希腊观点:哲学乃爱智之学。
2、冯友兰观点:哲学乃求好之学。
3、分析派观点:哲学乃批评之学。
问题:每个人都有他的理想人生,都有他的哲学观点,为何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五、人生哲学的定义
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就是人生哲学。
六、人生哲学的目的
七、人生哲学的功能
第一章
道家的人生哲学
一、道家思想的产生背景
1、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人际关系失常。老子提出“无为”思想
2、到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本加厉。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方法。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3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同。
二、道、德的含义
1、道:道即自然之总名。“道法自然”。
“道无为而无不为”; “天地生于有,有生于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德:德者,得也。“道生之,德蓄之”。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
三、幸福
1、“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逐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之巢可攀缘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2、“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事,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四、人为之害
1、“及至圣人,蹩蹩为仁,缇岐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2、人为的目的有两种:模仿天然和改造天然。
3、“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短,性短非所续。”
五、齐物论
1、“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均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枭之在于笼中,亦可以为得矣”。
2、即一物有一物之好,不必强求。
3、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扑,少私寡欲”。
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7、“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8、“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9、“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六、个人的修养
• 老子曰庄子主张除去人们心中的私欲计划而复返于婴儿。
• :“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萧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冢,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瞬,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也”。
•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萧然而往,萧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道家好“愚”,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急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 “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第二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人生哲学
一、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
(一)时代背景
“波斯战争”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当时雅典人口40万,其中公民只有15万,导致许多公民无事可做。苏格拉底处于雅典由盛而衰时期,他疑惑:雅典为何会衰弱?
(二)思想背景 《荷马史诗》的基本立场是”强权就是公理”,但此思想受到质疑。“辩士学派”容易走上相对主义,相对之后又演变为怀疑,最后,大家都只注重当下的利益了。当时哲学界分成两派:一派追求自然界的真相,另一派则专门在现实世界里寻找利益。苏格拉底处于两派之间。•
(三)苏格拉底方法
1、反诘
2、普遍概念
(四)苏格拉底的德行观 知识即德行
(五)苏格拉底关于生命的内涵观点 • 追求真理;“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二、柏拉图的人生哲学
(一)柏拉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但他不满于当时的民主政治,尤其不满于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 2 格拉底的事件,希望改造国家,提出“理想国”,并为实现此,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
(二)思想背景 苏格拉底:有形可见的世界充满变化,人间的变化也相当迅速而复杂,该如何在变化中掌握不变的本质。毕达哥拉斯:灵魂不灭。(三)理念论 理念世界:原型,真实的,知识;感觉世界:摹本,不真实的,意见
(四)洞穴说
(五)柏拉图的理想国——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劳动阶级 第三章
叔本华、尼采的人生哲学
一、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一)叔本华的思想背景
• 一方面,叔本华虽是德国人,但对当时德国盛行的官方哲学思想,尤其黑格尔思想却极力反对;另一方面,当时法国拿破仑的势力正席卷欧洲,叔本华讨厌战争,因而设法避开,这与高喊普鲁士团结起来对抗拿破仑的作为大相径庭。所以,他的性格和整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一致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叔本华的意志论
•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叔本华: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1、人生是一种痛苦
2、人为人是豺狼 •(四)叔本华的拯救方法 1 禁欲2 自杀
二、尼采的人生哲学
(一)思想背景
1、希腊悲剧——酒神:狄奥尼索斯,重非理性; 太阳神:阿波罗,重理性
2、进化论——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尼采说“劣者生存”。尼采强调一种生命力,认为生命是要求进步的,但又有困难,这就需要超人
(二)虚无主义
1、虚无主义的几种表现形式(1)消极的虚无主义(2)积极的虚无主义(3)赖皮的虚无主义
2、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1)主人道德:肯定善就是高贵(2)奴隶道德:以弱势群体为考虑焦点
3、个人的消解——即一个人在自欺之中,忘记自己是谁,忘了自己本来的面貌。(1)语言(2)通则(3)成功(4)回忆(5)认识自己 转化:发泄、升华
(二)虚无主义
4、上帝死了
传统里,人们信仰上帝,但尼采说上帝死了,是因为很多人还在言行不一地信仰它,很多人的价值已经开始腐化。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
(三)权利意志
1、生命即权力意志的表现
2、超人是大地的意思
3、永恒复现 • 四)人生哲理
1、精神三变
骆驼——狮子——超人
2、超人与考验 第四章
扬朱的人生哲学
一、扬朱与道家的关系
• 关于天地不仁的理解:
• 道家:“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 扬朱:天地不仁,因为自然本是盲力,其所以发生万物,乃是由于必要或偶然,并非由于目的和计划,故不能谓之仁。
• “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虎狼生肉者哉?”
二、扬朱的人生观
• 扬朱认为人生甚短,生前既为暂时,死后亦归断灭。
• “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三、扬朱的人生术
• 眼下就能满足的欲望,是比较容易获得的,至于得花很多时间才能获得的欲望,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才能获得,扬朱一概不顾。故扬朱重肉体的快乐。
四、扬朱的不顾社会制裁
1、关于法律制裁:
• “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故不为刑所及。” •
2、关于美名:
• “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禅位于禹,蹙蹙然以至于死。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蹙蹙然以至于死。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蹙蹙然以至于死。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蹙蹙然以至于死。”
• “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桀借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足以震海内,纣亦借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罚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五、杨朱的不顾任何结果
• 杨朱所选,只是目前的快乐,如果目前快乐可以享受,则以后任何结果,都可不顾。•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朱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朱弗应。
第五章
墨家的人生哲学
一、功利派原理
• “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正也。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持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
二、客观的标准
1、有本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2、有原之者:下原查百姓耳目之实。
3、有用之者:废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三、人民的富庶
• 墨家崇尚节俭,反对奢侈。•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节葬之法: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 • 墨家主张节葬短丧,反对音乐。
•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意舍此。”
四、关于兼爱
• 墨子认为,一切奢侈文饰,虽都不是国家人民之利,但也并非其大害。国家人民之大害,在于国家人民之互相争斗;而其所以互相争斗的原因,则起于人之不相爱。故墨家以兼爱之说救之。• “仁人之事也,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相交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 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籍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尤为己也。为人之都,尤为己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哉?为彼尤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利也。名分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
• 墨家既以天下之大害,在于人之交争,而天下之大利,在于人之兼爱,故非攻。
五、关于宗教和政治的制裁
• 墨子认为人性如丝,其善恶全在“所染”。
•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甚也。”
• 墨家注重宗教的制裁,以为有上帝存在,赏兼爱而罚交别者。
•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而得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者也;昔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何以
• 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传称其善,方施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王。”然则桀纣幽厉,其得罚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诟天,中诟鬼,下贼人。故使不得终其寿,不殁其世,至今毁之,谓之暴王。”
• 于宗教的制裁外,墨家还重政治的制裁,即人间也需要一上帝。
• “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如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故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第六章
笛卡尔、培根的人生哲学
•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非一日而败。”
一、信仰的要素
二、进步主义产生的背景
• 奥古斯丁:“无论何是何地,只要上帝愿意,他皆能改变任何人之恶而引之为善。谁 • 能说上帝不能如此?不过上帝如此办时,那是他的慈悲;他不如此办时,那是按公道他不如此办。”
三、笛卡尔思想
四、培根思想
第七章
儒家的人生哲学
一、产生背景
1、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现象。孔子要求“正名”。孔子提出“仁”。
2、孔子生平
3、战国时期,社会**变本加厉,孟子提出“性善说”:“仁”、“义”、“礼”、“智”,“知性”、“尽心”、“存心”、“养性”,“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道的观念
•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三、礼乐
• 儒家认为,道德的生活,并非纯粹由于天然,也非纯粹由于人为;道德的生活,是由于“教”所“修”之“率性”。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儒家认为礼使“人之欲有节而得中”。
•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 礼之起源:
•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必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 “尧崩。三年之 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五、宇宙的演化
• 《周易》八卦:
•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 “亢龙有悔”
•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为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宇宙中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在宇宙的演化中,每一现象都含有自身的“否定”
•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于同人”。• “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于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于渐”。
• 宇宙的演化,没有止境。“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于蒙……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六、关于为
• 道家重“无为”,儒家重“无所为”,即只须于“为”(活动)中求好,而不必计其活动以外之成就。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七、关于忠恕
•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忠:以己之所欲施于人。• 恕:勿以己之所不欲施于人。•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
1、宽广能容
2、敦厚能载
• “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动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
3、以柔济刚
八、合理的幸福
•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 儒家认为我们只应于活动中求好,而活动的成功与否,则听诸命运。• “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 “乐天知命” 乐天知命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屈伸有度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生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
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仲存亡越而霸,勾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巧一也。或•
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故箕子去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 第八章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一、人生真相及人生目的
“人生即人之生活”2人生没有什么目的,就如山没有什么目的,水没有什么目的。3人生没有目的,不等于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二、欲与好
• “本来天然界中,本无所谓好与不好。但以人之有欲,诸事物之中,有为人所欲有者,有为人所欲去者,于是宇宙中有所谓好与不好之区分,于是即有所谓价值。”
三、天道与人道
•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有些欲好,有些又不好,乃是因为此欲与他欲有冲突,而不是欲本身不好,人生的不幸也正在此。• 天道:无为而自然,不能不遵,客观。• 人道:不得不然,可以不遵。欲望冲突的调和
• 经验的冲突:
• 杜威五法:感觉疑难、指定问题、假设解答、引申假设解答、实地证实。• 解决欲望的冲突:理性 • 和、通、中(适度)
四、人性与道德制度
1、欲本是天然的,本无所谓善恶,但人因为欲相冲突而求和,所求之和,又不能使所有欲都包括进去,因而便有善恶之分。• 善:被包之欲,天理。• 恶:被遗落之欲,人欲。
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而必定要产生道德制度,所谓“盗亦有盗”,一切社会,都有道德制度。
3、道家反对道德制度,要革去一切人为,恢复天然,但天然境界中,禽兽相害,人类相残,故儒家揭仁义,道家反仁义。
4、关于礼教吃人说,冯友兰认为一切道德制度,都不能包括一切欲,必定有被遗落而视为恶而被压抑的,即有恶。则杀一而得天下,于害中取小。故虽然有被道德制度所吃者,但可免人之相吃,因而冯友兰赞同礼教。
五、关于幸与偶
1、人生当中有不如意的事,有些能避免,有些不能避免;人生当中有如意的事,有些人凭努力能得到,有些人凭努力也不能得到。
• 范缜答竟陵王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溷粪者,下官是也”。
2、在人生中,偶然的机遇很重要。凡大人物之所以能成大事,一方面固然有其才,另一方面也由于机遇,使天才的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
3、成功失败的造成,都受机遇的影响,而机遇又不是人力所能制的,因此要“不怨天,不忧人”。
第九章
人生哲学的内在含义
一、人的结构和意义
(一)人的结构
1、灵与肉——灵魂:代表个人高贵部分。肉体:代表个人的卑贱部分。(1)佛教(2)基督教
(一)人的结构
2、男与女
3、感性与知性
4、德行与神秘性
• 德性与知性不同,知性重分辨,而德性重实践;知性显示出其能控制感性,能够统治世界的能力,但德性则使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达到完美的境地。
一、人的结构和意义
(二)人的意义
1、冲突与调节
2、竞争与互助
3、施与受 •
1、冲突与调节
(1)群体与群体之间,会因为利害关系的冲突而引起战争;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为争端而引起冲突。(2)对自己看不顺眼,理想太高,无法突破现实,这会引起内心冲突。(3)对于冲突,有主张调和,也有主张冲突。(4)无论何种解释,最终都要回归到自身的生命,以及自己的生活。
2、竞争与互助(1)在自然界:(2)在人类社会: •
3、施与受
(1)施比受有福(2)犹太文明(希伯来文明)观点(3)关于施与受的理解
二、人性与际遇
1人为何要向命运挑战?2人为何会有理想?3人的命运是否只有认命、抗命两种?4人为什么会失落?
(一)人性问题
1、性善说
2、性恶说
3、善恶混
4、无善无恶论
5、分析
• 人与周围人比较,当不公平时,能否接受? • 当理性与现实冲突,该何处理? • 有人喜欢算命,命是什么?
• 孔子讲时与命自己都不能掌握,能掌握的仅仅是德,修德是为什么? • 福与德是否一致?
• 有福得有命来享受,得“寿”,另要富裕,要“禄”,即“福禄寿”。•
1、命和使命
• 本应人人平等,但实际上人人又不平等,面对人生的不公平,有三种态度: •(1)抗命 •(2)认命
•(3)接受事实,发挥长处 • 二)人的际遇问题 •
2、理想与现实
• 人应该有理想,但不可妄想
• 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理想与现实冲突,该如何办? • 对待物应如何? • 如何完成理想的我? •
3、福禄寿
• 人生来追求幸福,而幸福的享受又必须拥有富裕的生活条件,最后还要有命来享福。因而,福禄寿三者共同构成理想的人生。
三、人际关系与人生境界
(一)人际关系问题
• 人生活在群体之中,人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人该如何适应传统习惯? • 人一方面有独立性,一方面有群体性,人是否应把他人当人? • 希伯来《创世记》中“三大祝福” • • A、个人独立性的完美 • B、人的群体性的完成
• C、人掌管世界万物,成为“万物之灵”。•
1、人与自己
• 人应慎独、反省、认识自己。•
2、人与人 • 基督教观点 • 孟子观点 • 其他观点 •
3、人与物
• 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 人为何要用物?人如何对待物?
(二)人生境界问题
1、真
2、善
3、美
四、人生目的
• 人为什么要生存在世界上?
• 人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享福?是为了过日子? • 生活是否有意义?
(一)人生三大问题
1、生从何来(1)基督教:神创造了人。(2)进化论:人由猿猴所变。(3)人文科学:物种进化,但人应互助合作。•
2、死归何处
3、应做何事
• 在福德一致的观点看来,善恶报应,应存善念,行好事。• 道德取向:立志做大事,立大功。但应从小事做起。• 如何做好事:
(二)人生三大祝福
• 个人的完美 • 群体性的完美 • 统御万物
第十章
正确人生观设计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意义的生命不一定幸福,幸福快乐的生活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生命。应如何设计人生?
• 先从内心开始,先培养心灵,使其接受生命的意义,然后在这意义上缔造幸福快乐的人生。
一、丰饶心灵的培养
1、手心向上者
2、手心向下者
二、面对挫折
1、失败在所难免,如果没有失败,就不需要奋斗。
2、并不是人人都生来都幸福,也不是凡是追求幸福的人都会快乐。追求幸福的心境及过程,才构成生命的意义。
3、当遭遇挫折,怨天尤人,不但不会化解挫折,反而加重心灵的混乱。应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
• 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们没有遭遇挫折,而是他们战胜了挫折。
三、尊重生命—关于自杀
1、要谈生命的尊严,蝼蚁尚且贪生,人更应尊重生命。
2、我们的生存不是只为了自己,在人性的群体中,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一个人自怀胎开始,一切都是接受的,人的生存过程,也都是接受的恩惠。在尚未尽义务回报之前,是不可以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
四、幸福的公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教授提出
个人幸福=物质财货/消费欲望
1、当消费欲望不变时
2、当物质财货不变时
3、当欲望和财货都在变时 快乐三级
1、不怨天:
2、在人祸面前坦然:
3、创造幸福快乐:
第二篇: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第三篇:人生哲学
柏拉图人生哲学与佛家哲学的比较
柏拉图的人生哲学主要是从「生」、「死」这两方面确定了生死轮回是人存在无可避免的必然处境,而人之所以要堕入生死轮回之中完全是基于自己对欲望的渴求及沉沦,不愿过合乎正义的道德生活,故此现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哲学、追求真善美、由肉体上的「爱」开始层层超升突破,转化为对精神上的爱,追求真、善、美的理型。这样去作哲学的实践,净化自己的灵魂的话,死后必定能够脱离肉体的束缚返回理型的真实世界之中,获得最终的解脱。这种由现实人生要面对生死轮回的处境而追求生死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思想跟佛教同出一辙。以下尝试将佛教的轮回思想跟柏拉图的思想作一简单的比较。
1.“人”作为存在主体的构造
佛教(原始佛教):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及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合而成。当中有物质性的元素(四大及色蕴),亦有精神性的元素(受想行识四蕴)
柏拉图:人由灵魂及肉身这两部份组成,灵魂是精神性,肉身是物质性的。而人的肉身是由火、水、气、土这四大元素所组合而成。两者均认为人是由精神性及物质性的元素组合而成,佛教的四大跟柏拉图的四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人之所以要轮回的原因
佛教(原始佛教):被贪、嗔、痴等无明烦恼障蔽,不断起惑造业,这便要偿付错误行为的代价:生死轮回。
柏拉图:被欲望、罪恶拖累、渴慕虚荣、耽于逸乐,甘于过比较卑贱及非哲学的生活方式。两者都是以自己生命中的不良因素作为轮回原因,大家都是自作自受的。
3.贯通三世的轮回主体
佛教(原始佛教)说无我,只是以业作为贯通三世的媒介,后来瑜伽行派吸收部派的思想而安立阿赖耶识作为轮回主体。
柏拉图:以精神性的灵魂作为贯通三世的轮回主体。佛教是无我的轮回思想,柏拉图是有我(灵魂实我)的轮回思想。
4.轮回的界域
佛教认为众生是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轮回转生的。
柏拉图认为人会在畜生、昆虫及人这几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形态中投胎,在人这界域中分为九等高低不同的投胎。在轮回的界域上,佛教比较丰富,基本上,柏拉图只划分出人及畜生二趣。
5.超越生死轮回的方法:
消极方面:
佛教(原始佛教):受持五戒、十善。柏拉图:不犯错,不作恶因。积极方面:
佛教(原始佛教):修八正道、积习善因、以求解脱。
柏拉图:学习哲学、以「爱」去追求真、善、美藉以净化灵魂。两者的方法虽有差异,但目的都是一致的。
6.解脱的境界。
佛教(原始佛教):超出六道、断除生死,证入涅盘境界。柏拉图:灵魂脱离肉体的束缚进入理型界的真实存在。彼此的目的地虽有不同,但是同样有超越生死轮回的要求。
从上述的比较可见柏拉图的轮回思想跟佛教所讲的十分相似,尤其是在精神上大家是完全一样的,都是认为人自己行为上(生命中的恶及烦恼影响)的偏失引至到生死轮回,最终的理想都是要在现实人生上好好修行,突破自己生命的局限,最终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不过,在某些地方,如轮回的原因、轮回主体的具体运作及轮回的界域这几方面,佛教的论述是较柏拉图的要精密。佛陀所处的年代比柏拉图要早二、三百年,当时柏拉图有否机会吸收到佛教的轮回思想呢?这有待历史学家去作进一步的考证。虽然,柏拉图的轮回思想跟佛教的相比是较为逊色,但是柏拉图不竟是哲学而非宗教家,所以他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柏拉图能够以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前世今生的问题,并为现实人生确立方向、价值和意义,这已是柏拉图哲学的一大成就,这亦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价值所在───起了指导人生、安顿人心、确立人生超升方向的宗教意义。
柏拉图的人生哲学可以放在过、现、未三世的时间框架中以生死爱欲作为切入点来加以分析讨论。三世其实是处理三个主要的问题,在生死的交互循环之中引发了「生从何处来」及「死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前者是生命的起源问题,后者是终极归向,终极关怀的问题。对于生命的起源,柏拉图提出了创造神创造之说,指出神不单创造人的肉体,还创造了人不朽的灵魂,亦对人的结构加以分析。对于生命的终极归向问题,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脱离肉体束缚而重返理型界永久实存的主张。在处理了生死及轮回的问题之后,便可安立现实的人生,突破生命的局限而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在现实人生中,柏提图提出「爱」与「欲」这一对概念,提出人人皆有欲望,如果沉沦于物质享受及欲望之中,生命必定会下堕并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相反地,如果人能够遏制肉体上的欲望、突破肉体的爱而将之升华为精神上的爱,透过哲学的追寻而获得智慧,把握真、善、美的埋型的话,生命必定能突破局限,层层升进,待灵魂完全得到净化后便可摆脱肉体的束缚而与永恒真实存在的理型界相契相入,进入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虽然柏拉图有关生死轮及超越解脱的思想没有佛家那么精密,但柏拉图不竟是一位哲学家而非宗教家,所以他的学说较佛教逊色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柏拉图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考而能起着指导人生,安顿人心的宗教功能,这是柏拉图人生哲学成功及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参考书目
1.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2.杨绍南着《人生哲学概论》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6年3月初版第七次印刷
3、希尔贝克、伊耶著《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第四篇:人生哲学
人生哲學
期末報告
資管2A
495710034
簡雅筠
ㄧ、問答題 1〃
分別解釋:
元-開始,亨-通暢,利-有益,貞-正道,這是乾的四德。
ㄧ起解釋:
『元亨利貞』意思是說『這是一個大吉利大亨通的卦,對你詢問的事情非常有利。』
『元亨利貞』是乾卦的『卦辭』。『卦辭』是判斷此卦吉凶的斷語。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會動念頭,但是自己的念頭不ㄧ定對,不對的就不實現。天不會出問題,因為當天出問題的時候它就不亨,始而不亨,當它不亨時就是不通,不通就沒人接受。如果只有我沒有你就不通,就像只有乾沒有坤,就不成立。
2〃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天道的變化,都有他ㄧ定的規律,而在天道運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當每個人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到最好的自己,社會ㄧ定會相當的和諧。
3〃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每個人都盡了自己的本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不放棄,只要不輕言放棄,努力都會得到回報,在人生中,它扮演了一個激勵、策勵的角色,最後努力的結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6〃 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解釋:他終日的意思是白天,看到太陽的時候,日出而做,日入而息。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終日乾乾,每天都在做『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事,而『反復道也』,就是跟著天地的道一下白天一下晚上,一下有,一下沒有,一下有太陽,一下沒太陽,這叫反復。因為每天都是這樣,一直出來、沒有,出來、沒有,也就是一天出來、沒有才能夠修道,如果它一直出來或者它一直不見了,也沒有什麼好修的,就是出來一下又回去,回去又出來,才有道可以修,這叫反復道。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天行晝夜一周為一日,健而無有止息,九三終日乾乾,日乾夕惕,與天行一樣沒有止息,故曰:『與時偕行』。
舉例:
天道是運作不息的,而道是一定是反復的,沒有反復就不是道,例如:白天作息,晚上的時候他就要警惕,警惕的時候包括兩件事,一個是反省,一個是檢討,檢討反省,然後策勵自己的未來;策勵第二天要做什麼,這個就是檢討反省。每天反覆的檢討與策勵自己,如果能這樣就無咎,所以每天都要警惕自己所作所為。
7〃 含義: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順上加順,直方大就是坤的道路是非常寬廣又直又大你要往哪個方向都可以,都是又直又大的康莊大道,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辛苦工作就能得到利益。
啟示:
人生道路往往都會有挫折,而這在說,人生過的平順又安穩,在哪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不過,沒有經過歷練的人生,雖然看似堅強,但也脆弱。
含義: 六五:『穿上黃色下裳,獲得大吉。』是說溫文謙順的美德自然蘊含在其中,然而不能總不發,時候適宜便要發,黃裳是說坤之柔順的美德已然表露,然而這美德不是虛假的,是有他的內在依據的,文其中,含而不露,待時而發。
啟示:
ㄧ個人沒有表現出他的才能,並不代表他真的就是如此而已,所以當對待人時,不要用眼睛所看見的去評斷一個人,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內涵。
9〃
印象最深的是咸掛,因為這個掛真的非常的好,咸加上心就是感,用心去體會、感受,不要被外觀跟眼前所見的給蒙蔽,咸卦主要在講男女、夫妻方面的事,就像熱汽球求婚一樣,雖然好像看起來很蠢的行動,但卻是一種浪漫,男生要多做些這種浪漫的事,女生會更高興,這讓我們知道,不僅要知道愛,還要知道,如何使愛更愛,使愛精練。
二、易經真的是蠻妙的一堂課,從來沒想過要學習它,因為,它令人感覺起來很像很古老的東西ㄧ樣,想說與我不相干的東西,何必去學習,可是,上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它不像我想像的一樣,或許是因為它的文言文讓我卻步,可是仔細
上過後,原來它其實也是很符合現代的,想法古老的不是它,而是我自己,是自己不懂得變通去轉換易經中的每個含義,讀過後才發現原來它也是很趕的尚流行的!!
三、我討論到的是咸卦,我覺得我們選到一個很好的題目,後來才知道咸卦加上一個『心』就是感,一開始還真想不到,知道後才發現道理,用心去感受,多麼讓人深感其受的一個卦,它講的男女之間,講到有些部分我很喜歡,像報告中舉例例子方面,告訴大家要懂得浪漫,感情會加溫,想不到用易經也可以道出如此的道理,人們深感其受。
四、人生並無法平安的過日子就好,有很多的挫折、絆腳石、榮耀、快樂、悲傷,這都是需要去承受的,與其說是自己的人生,倒不如說是大家的人生,因為,如果沒有了對方,那麼,意義或許不再那麼重要,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
第五篇:人生哲学
不要在错误的领域坚持
有一个人,日夜不停地磨一块石头。此人非常有毅力,每天刻苦勤奋,坚持不写。寒暑往来,几年时间过去,他终于大功告成,把一块巨石磨成了一个小小的玩具牛(《百喻静*磨大石喻》)。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觉得读书枯燥无味,于是逃课出去玩。他在山上遇到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棒,正在石头上专心致志地磨着。李白好奇地问,您这是在干什么?老太太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后,满脸羞愧,赶紧回去用功读书。小时候,老师常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只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可是仔细推敲,老太太的动机非常可疑。用铁棒去磨绣花针,除了用来消磨时光,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就像佛经里那个用巨石磨玩具小牛的人,花了很大的力气,获得的回报却极小。佛陀对此的评价是:“用功既重,所期甚轻。”显然持否定态度。能做绣花针的材料很多,干嘛非要用铁棒去磨,既浪费了材料,也能虚度了光阴。人只有一辈子,倘若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也太对不起自己。
目标错了,坚持就是失败,放弃就是胜利。吴宗宪最早是歌手出身,发行过好几张专辑,坚持了好几年,总是半红不黑。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身兼数职,既当歌手又当主持人,有时还在电视上跑跑龙套。歌没唱红,他那诙谐的口才和超级搞笑本领,却渐渐展露出来。吴宗宪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果断放弃了当歌星的梦想,转行当了主持人,全力以赴进军电视,终于成为一代综艺天王。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常胜将军,不是因为他多会打仗,而是因为他懂得选择战场—后来我发现电视是我的战场。”可以想象,假如吴宗宪还在坚持唱歌,恐怕永远默默无闻。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努力,却一事无成?多半是选错了“战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凡有所建树的人,都是努力经营长处的结果。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决心很大,勇气可嘉,可惜有力气却用错了地方。如果你是铁棒,即便磨成了绣花针,不觉得浪费吗?
摄入过量食用盐的危害
食盐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世界卫生组织对每天食盐摄入量的建议值是5g,我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是12g。盐是好东西,它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食盐过多会对身体造成很多危害。
1.食盐过多会导致高血压:经过许多调查发现,食用摄入量过多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尤其在我国西藏,是患有高血压人数最多的地方,这与西藏人爱喝盐茶有密切关系。
2.食盐过量会诱发哮喘:高盐饮食可以引起肾小球的通透性改变,加重肾脏的负担,食盐过多还能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的反应性,因而高盐饮食可加剧哮喘的产生。
3.食盐过量会伤骨,盐的摄入是决定钙排出量多少的一个主要因素,盐的摄入越高,尿中钙的排出量越多。动物实验表明,给小兔喂食高盐饲料十二个月后,其骨密度降低了50%.4.多吃盐的人易患感冒,因为高浓度食盐能一直呼吸道细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减少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5.高浓度食盐可破坏胃黏膜从而诱发胃炎。动物实验表明:当喂给大白鼠高浓度的食盐水后,其胃黏膜易受损,容易诱发胃炎和胃溃疡。
6.实验表明,食物中的钠含量与淀粉的消化、呼吸速度和血糖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食盐可加速淀粉的消化或加快对葡萄糖的吸收,以至于加重糖尿病。7.儿童经常吃过咸的食物,易导致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会导致孩子缺锌。看来低盐饮食应从“娃娃抓起”。
奥运经济
从以往举办城市的历史实践看,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会由于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二给举办城市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奥运经济是品牌经济,通过良好的运作通常能造就一批知名产品和企业品牌;奥运经济是借势经济,将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产生类似加速器或催化剂的作用。奥运经济因其特有的聚合、裂变和辐射效应,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从奥运经济的内容上划分,有将奥运经济划分为红线经济和绿线经济的说法,红线经济就是奥组委与国家奥委会就设限边界进行商讨和灵活应用相应规则所处理的奥运会举办期间的经济事宜。绿线经济就是举办城市借奥运之机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经济事宜。
一、直接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
二、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
三、主办城市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
一些专家对三个组成部分也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既三个组成部分包括:由于举办奥运会,奥组委在国际奥委会领导下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由于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举办城市与奥运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就奥运经济的特点来看,角度不同,也有不同的表述。从发挥作用的机理,可以概括为注意力经济、品牌经济、借势经济。奥运经济是品牌经济,通过良好的运作通常能造就一批驰名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奥运经济是借势经济,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所在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从而产生一种加速器或催化剂的作用。以上三种特征突出表现为三大效应:
聚合效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裂变效应。在特定条件下使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释放出新的力量。辐射效应。主要是从举办城市中心点传导、递延出强大的市场和经济力量。从奥运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看,它又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覆盖性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扩张特点相关,包括TOP计划的行业分析,热衷者都是着眼于全球发展趋势的企业和商品扩张覆盖更大范围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周期性特征,即从申办成功到举办奥运的7年期间的影响力、聚焦、发展、效益等经济现象都具有明显的周期特点。时效性特征,经济发展受速度因素制约极强,奥运经济的周期性决定其明显的实效性,即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速发展的空间和效益。规定性特征,奥运会的运行有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又要充分利用规则的附加值发展自身经济。需求性特征,奥运经济具有需求性特点,其领域清晰、层次清晰、市场清晰的经济现象都是以需求而定位的。如:领域清晰: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旅游服务业、电子信息业等领域。层次清晰:主要包括国际奥委会法定的、奥运会组委会管辖的、城市自身的和市场形成的几个层次。市场情绪:主要包括筹备市场(服务业空间)、赛后市场(旅游和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等。
在奥运会开始前一段时间,经济在该城市或地区会急速的发展,甚至膨胀,直至奥运会结束,结束后经济开始出现收缩,收缩幅度甚至会低于奥运前降级状况。
而这次伦敦奥运动的经济状况到底如何呢?那要等伦敦奥运开完之后,才能确定。
珍惜的变数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补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他饿着,一面他长不大。
新去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是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不太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珍惜使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给猴子摆在眼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这种办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懂得了珍惜,才使我们无处不获益。总之,拿一切“稀少”、“难得”当成宝贝,对一切够不着的东西努力去够,是人类的本性。这种伟大的本性,也是生命不断延续下去的深奥秘密。
《职场法则》:职场女性必知减压技巧
一、稍微放慢你的节奏职场
不仅仅是男人的战场,也是女人的竞技场。面对身边的瞬息万变,女性所承受的压力与日剧增。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承担着妻子、女儿、母亲这些角色,很多人每天的工作生活就好像有一只大老虎在身后紧追,在人生这列高速快车上你仿佛欲罢不能。我近期经历了痛失几位好友的悲伤,看到三四十岁撒手人间的悲剧,我感悟到减轻工作的疲劳和压力真的应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那么,就请你先尝试放缓你做事的节奏,试着做什么事都慢一些。除了调节工作的节奏,平时让走路、说话、开车和吃饭都再放慢一些吧。
二、将自己的目标放低一点
女强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女人更不能为了工作学习二不顾健康和快乐。你的CPA考试、MBA学业、还有职场升迁的夙愿,其实并不是生活的主要目的,而只是让生活质量上一个台阶的措施而已。我觉得不必在短时间内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实现阶段性目标,并给自己点闲暇时间去感受幸福。因为别人眼里成功的你不一定是幸福的,生活是否幸福完全来自与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尽量别把工作带回家 下班时尽量别将工作带回家中。如果迫不得已,每周在家工作别超过两个晚上。你可以每天下班前两个小时列一个清单,提前为下班做准备。弄清哪些是你今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哪些工作可以留待明天。这样你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从而减少工作之余的担心。
四、在办公室保持精神活力
每天在职场打拼的你,应该格外注意在办公室保持精神活力。请你保持良好的坐姿来预防颈椎腰椎问题,平时走路时也注意挺胸,这不仅能保持形体,而且能让你每天都精神焕发,富有朝气和活力;午饭后尽量别坐在那里不动,尽量利用倒水、到咖啡、打印、法传真的时间活动活动;找同事的时候也尽量亲自走过去而不是打电话或发邮件;避免在工作中有情绪化的表现,可以交几个办公室朋友,适当的谈天,有时她们也会帮你排忧解难,是很好的倾诉对象。
五、保护你的消化系统
女性相对男性消化系统容易出现问题。在同样的压力下,男女吃同样的食物,女人需要比男人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它。因此,女人患慢性便秘和胃肠疾病的概率要高于男性。姐妹们,大家需要了解自己的这个弱点,加强保护自己消化系统的健康软肋。
六、SPA释放身心
都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有时间做个SPA释放身心。SPA的愿意是“水疗”。如果你去专业护理中心,你可能会享受到美容、瘦身、温暖、泡澡、针灸、芳香精油按摩、身体各部位保养护理等等服务。
这些享受真的能帮助你缓解疲劳,放松身心。但如果你没时间去专业地点,完全可以自己在家营造一个SPA氛围。先花个20分钟静坐冥想一下,让纷扰的思绪慢慢沉淀;然后泡个热水澡,让精油的芬芳遍布你的全身,抛开焦虑,品上一杯花茶,真的是由内到外的放松;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就来试一下吧。
期待在我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
少女情怀总是诗。这是一封写给未来情人的信。浪漫真挚,感性动人。是否会让你想起曾经的自己呢?
我没有看过都少文章,没有读过多少诗书,我写不出或婉约或华丽的辞藻,或温柔或精辟的句子,但是现在只身一人的我,落入俗套的想写封信,给你,未来的你!
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何时能遇到你,我希望自己遇到你的时候正是自己最美丽的时候,现在的我不够成熟,不够优秀,我怕配不上你,我羞于见到你。现在自己是一个在人上不把别人当人,在忍下不把自己当人的女生,内心充满着小小的虚荣,小小的自卑。这样的我,我想不是一个你需要的我,所以,我努力,我付出,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就像“追着风筝的人”中哈桑对阿米尔一样---Fou you a thousandmes pver.为你,千千万万遍,都值得。
其实现在的我不是很好,不够温柔,不够体贴,不够美丽,不够智慧,但是我有一颗向上的心,一颗努力想把自己变得更好的心。我时常猜想,你需要的妻子,一定是温婉善良。伶俐智慧,孝顺父母,会照顾家庭;独立自强,又俏皮可爱拥有自己的小风格和大原则。最重要的一点是爱你,无论你身处何境,都能在你背后定力照顾你、支持你。愿意陪你走过苍山洱海,愿意与你执手走到白头。相信我,我正在努力,为了未来,为了你。
在我的期望中,也有你的一个模糊的轮廓,也许过于完美,但原谅我,那也只是一个妙龄女子花痴般的向往。你不必帅气多金。只要有比我高15cm的身高,清晰的轮廓,健硕的身材,乐观的性格,幽默的言辞,智慧的头脑,最重要的是,同我一样,有颗向上的心。愿意彼此包容,愿意一起共甘同苦,愿意理解支持各自的理想和追求,原以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携手奋斗。愿意陪着对方走到人生的尽头,那时候,欣然的道一声:一路有你。
最近,正是周末考试周,复习没有状态,些许反草,些许忧伤。我想到了你,也许未曾相识已相思,我想我现在需要你,有不需要你。需要你,因为我难免失意落寞,小家子性格,遇事儿爱钻钻牛角尖,需要你的一个肩膀靠靠,需要你在身边而与几句,安抚安抚。需要你伴着我款过障碍,需要你同我一起奔跑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也许仅仅是有你在,就好。不需要你,因为我在烦恼,就代表我在成长,我需要完全独立,我需要练就自己自购强大的内心,我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些事儿,只有经过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历练,才能造就,才能出落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我现在不需要你。因为我不能形成任何依赖,只能依靠自己。
现在不是什么七夕,不是什么情人节,只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写这篇随笔只是为了缓解一下对你的思念之情,等到我最美丽的时候遇到你,那将会是最的事。
相遇时,也许,你会觉得,我们似曾相识,我会道一句:好久不见。
当年自行车后的她,为什么没陪你走到最后
现在依然有很多姑娘愿意在你自行车上笑的。如果有一天她离开了你,是因为你把她弄哭了。眼泪流干了的时候,人就再也留不住。
《非诚勿扰》里乐嘉老师曾发过一段微博,大概是说乐嘉老师自己初恋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很爱他,那时候乐嘉人又穷,又桀骜,又倔又愤,就觉得你爱我你就应该怎样怎样的证明,最后有一天,姑娘终于跑掉了,确实跟了个有钱人,于是乐嘉就又觉得姑娘是因为嫌贫爱富,着实的去跟姑娘纠缠闹腾了一阵子。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乐嘉老师自己也成熟了,有钱有地位了,可以心平气和的想这段往事,才真的承认,人家姑娘当初跟他分手,不是嫌他穷。
年少的时候常常想能开一辆敞篷车又带着自己喜欢的人在满是落叶的山路上慢慢开,可是现在我发现这是很难得。因为开着敞篷车的时候旁边没有自己喜欢的姑娘,而有自己喜欢的姑娘在边上的时候又没开敞篷车,有敞篷的车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的时候偏偏又只能被堵车在城里。然后随着时间过去,这样的冲动也越来越少,不像上学的时候,觉得可以为一个姑娘付出一切—对了,甚至还有生命。
偶只是觉得,什么都变得现实了,无论男女,可能纯真的爱情真的只能在学校里发生,我想,也只有在学校里才能不计较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并且无铃。也只能在高中大学里,可能会不计较男友贫富,好看就行,在寝室的室友面前也显得很有面子,但是一出大学,看见昔日的鸟朋友们都是宾士来接的,或者办公室微微有姿色的女友们都是名车接送,可能车的牌子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是车里的人很难看,这时候你是否会对你的骑自行车宾士过来的男朋友依然像以前一样?
有一篇文章《那个和你一起吃路边摊的姑娘,为什么没有陪你走到最后》讲了一个故事,主角是D小姐和S君,一对很普通的青年男女,毕业后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后来恋爱了,很常见的办公室恋情。一段工作结束之后,S君提出到别的城市去闯一闯,看一看,D小姐二话不说,打包了行李就跟他走了。又过了几年,他们所在的城市的发展也不看好,遇事双双回到了原来的城市,再再然后,两人分手了。偶然的机会,作者问起两人分手的原因,跟大多数苦逼男一样,男主角对分手的原因归结为经济问题。而在问D小姐的时候,D小姐则说是由于自己家里突遭巨大变故时,S君表现得比较孩子气,给予支持也有点不那么给力,让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回家解决。然后再加上后面发生的一些事,促使了D小姐开始下决心离开。D小姐说,她…实在太伤心了。
故事的最后,老朋友们一起聚会,D小姐不在,大家纷纷问起S君,分开的原因。S君被追问的尴尬,再次笼统的回答,经济问题。故事讲到这里,你们猜猜,朋友们都有什么反应?听完S君的回答,预想的大家淡淡的安慰几句就算了的场景没有出现。出乎意料的,一桌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开始数落起S君,女孩子说D小姐不是那种人,男生说肯定不是钱的事儿。
一个老大哥一语中的,他说:我不知道你们之间交往的哪些细节,但是一个姑娘,把她最好的几年都给了你,什么都给了你,跟你去流浪,当初你就穷,人家也跟你了,最后跟你分手,你如果还认为这是因为经济问题,那就是你有问题了!(你们看,这世界上总还是有着那么一群可爱的人们的)的却现在是有些姑娘是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但依然有很多姑娘是愿意和你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就像文中的D小姐,从大概23岁的时候跟着S君,奔走天涯,飘泊异乡,租小破房子住,S君偶尔事业的时候,也义无反顾的赚钱养家,到分手的时候,李静四五年,她已经快三十了。她不是为了要去坐在宝马车里哭,才离开的。我周围也有着许多像S君这样的男孩子。
当姑娘在公司受到上司无理的责难需要安慰的时候,当姑娘对于职业选择犹豫不决需要意见的时候,当姑娘辛苦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时候,当姑娘给你发短信说感冒生病的时候。我的一些男性朋友在干什么呢?他们只会安慰说,哎呀,小事情,乖,想开一点嘛,然后继续专心的看他的英超联赛。只会说,新人都是这个样子嘛,累一点多正常。忍一忍就好了。老婆,你昨天做的那个菜很好吃哎,今天再给我做一个吧。只会告诉她,听你的,你的选择一定是对的,然后转过身盯着屏幕,专心走位,冷静补刀。只会说出那句已经屡试不爽的黄金万能句,宝贝,多喝点儿热水,然后冲着YY大喊,治疗加大治疗量,T注意开技能。、而一些所谓的高帅富在干什么呢?他们会在姑娘辛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时候,对她说,累了一天啊,走,今天咱们出去吃,好好犒劳你一下。他们会在姑娘对于职业选择犹豫不决需要意见的时候,能够沉静的听你倾诉,温和、理性的给出自己的意见。在姑娘被上司无理责难需要安慰的时候,他们会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一些人真的遇到了一个不嫌贫爱富的好姑娘的时候,却不懂得怎么珍惜。最后一归结呢,就都觉得是经济原因,全世界的姑娘都是嫌贫爱富。
现在虽然的确是有很多姑娘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但依然有很多姑娘是愿意和你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如果她有一天离开了你的自行车,是因为你把她弄哭了。眼泪流干了的时候,人就再也留不住。
有时候离去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身,而是一辈子的幸福。
走自己的路,不要期望每个人都对你满意!
担心别人对无论做任何事,你不能使每个人都满意。因为每个人都有看问题的标准和角度。为了获得别人的支持,你可以尽量迁就别人的要求,但是你不能期望每个人对你都满意。
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感觉,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界。
所以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你就是拿出百分百的心对待,你也不可能获得他百分百的满意。不要期盼!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即使你是好心,既便你尽了全力,但你还是不可能使所有的人满意。
不管你做什么,你打算怎么做,总有人对你表示失望,甚至有人在背地里骂你恨你。大千世界,人也是千奇百怪,不能把别人的感觉放在自己的感觉上,这样只能会使你失败或者压抑。
不能被别人的舌头压死,走自己的路,拿自己的主意,做自己的决定,凡是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整天忧心忡忡自己的看法,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直至成功。
好老婆都有哪些功能
1.漂亮女人可以有养眼的功能
男人通常都是视觉动物,绝大多数时候都会被自己的视觉所折服。在如今的社会,漂亮的女人总是会成为男人追逐的目标,即便是无法将美女娶回家,就是用眼光欣赏一下也会赏心悦目。2.聪明的女人可以有养脑的功能
男人通常喜欢跟聪明的女人打交道,尤其是那种头脑反应非常敏捷的智慧女人,不但可以教会男人如何勤奋工作快乐生活,而且还可以让男人摒弃那种胸大无脑的陈规陋习,让自以为是的男人们知道跟聪明女人在一起是可以养脑的,如果娶了这样的老婆,男人可以延年益寿啦。3.善良的女人可以有养心的功能
男人长年累月地出入浑浊不堪的职场,人之初,心本善的那些东西早就被消磨的所剩无几。因此,如果是心地善良的女生,可以让男人被扭曲了的良心被熏黑了的灵魂重新得到修复。4.温柔的女人可以有养神的功能
绝大多数男人都不喜欢娶一个性格刚强的女强人,这会让男人善于保护弱小的天性没有用武之地,而那些知书达理的文弱女子,永远都是男人追逐的目标。因为,这样的女子不会强迫老公先洗脚再睡觉,也不会动不动就给老公脸色看,让老公必须迎合她的大小姐脾气。5.知性的女人可以有养气的功能
待人处事落落大方的知识女子,善于运用身体语言。她是懂得时尚,行为得体,爱惜自己,尊重别人,善于生活的女人,因此,跟这样的女人在一起,她的女性魅力就会熏陶到男人,而她的处事能力同样会让男人折服。6.健康的女人可以有养身的功能
健康的女性不但身心健康,而且心智也很健康,她会用自己诠释生活的态度来影响身边的男人,把自己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告诉别人,跟健康女人生活在一起的男人,绝大多数不可能成为颓废的男人。
好女人和好老婆是一座学校,可以让男人和老公耳濡目染的成长机会,也可以让自己的家庭和睦相处共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