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评课稿

时间:2019-05-14 19: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记》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记》评课稿》。

第一篇:《日记》评课稿

《日记》评课稿

宁安市渤海镇杏山小学

马文宇

《日记》是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能说会写的内容。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简要介绍什么是日记;第二段文字提出本次写话的要求:请你按照日记的格式,也试着写一篇和冬天有关的日记吧。第二部分为插图和日记的范例,示范了日记的标准格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日记书写的格式与简单要求。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合理筛选一天中经历的事情,避免把日记写成流水账。

赵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不错: 1.课前的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为下面写日记提供了素材。

2.回忆以往记忆深刻的事,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许多开心的、难过的事,很多事情学生虽然记得大概,但却记不清具体怎样。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明白了写日记的重要性。

3.以“文文的一天”为例,让学生明白,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但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一些每天必做的事,不需要写,要写一天中你觉得值得记下来的事,以此突破难点,避免了学生把日记写成流水账,重点事件不突出的毛病。

4.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日记的格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二年级的学生,写叙事的习作是难点,尤其是语句的通顺,过程的叙述更是难中之难。在这一点上赵老师做得非常好,做到了有梯度,层层深入,一点点地增加难度。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 先到„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使学生的习作更轻松、语句描述能更完整。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桌说一说,并补充说明自己的感受。接着,教师再深一层提出要求,用上学过的词语,使句子更加丰满。这样的方法,学生从易到难,很容易掌握了叙事的习作该如何写。

6.教师能够合理地利用教材,教材要求写一篇和冬天有关的日记,由于季节不符,教师将要求改成写一篇普通日子的日记,降低了习作难度,却一点也不缺少要教给孩子的知识。

本节课赵老师做到了“授之以渔”,学生也掌握了日记的格式,并且明白了日记的所写的内容。赵老师的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很具有亲活力和感染力的。课堂上她能做到关注学情,适时调控,引领和评价能力强,教学智慧丰富,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好好学习。

经过听课,我想提几点本人的建议:

1. 课堂上,时间安排有些满,学生的思考、习作时间有些短。2. 二年学生的句式积累不是很多,在给学生提供句式时,可以多提供几个,如“先„接着„”“先„再„”等。以上是本人对本节课的看法,如有不当,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第二篇:观察日记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百安小学 谭朝阳

牟仁蓉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牟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如:长方体,球体入手,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侧面、上面和正面,同时学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牟老师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1)

观察药箱,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箱子,从而得出结论: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能一次看完一个物体所有的面,但是至少能看到箱子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到这个箱子的三个不同的面。(2)观察并画出所观察到的面的形状,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尤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师的温馨提示:你从哪个面去观察,就要正对着这个面;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这样的提示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一些误差,值得我们借鉴。因为这其实的对于只能观察到一个面的最好方法。(3)观察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和球,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右侧面、上面。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印象深刻。(4)出示从一个角度所观察到的面,然后猜一猜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比如从一个正方形可以想到时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从一个圆可以想到时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生空间观念。(5)两个立体图形放在一起的观察。通过观察组合物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调整教材。如:先观察无标识的长方体,再观察有标志的长方体的药箱,就是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又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微增加点了难度,例如圆锥和圆台以及四棱锥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图形知识。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五、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上课的节奏有点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有些学生不听课的就在那里闲聊。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评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篇二:《观察物》书面评课稿

《观察物体》书面评课稿----庄四化

合肥润安公学实验部09~10学年第一学期,我和王锡述老师一起合作了一节公开课《观察物体》,并由王锡述老师进行执教。

本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在三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教学了由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节内容继续教学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正确选择或描述出相应的视图;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王锡述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来看,较为全面、具体、适宜,重难点突出。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在本课的设计上,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

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时间设计上,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比较恰当、合理。教师的讲授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时间安排上,教师活动的时间多了一些,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如,在总结同一角度观察物体的特点时学生用的时间较少。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生独立操作和同桌合作的教学形式。练习时采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5、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自然、明朗,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

6、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精设练习,拓展思维。教师设计了六题的知识技能训练。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课后我和王老师对备课和上课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1、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

虽然学生曾经学过对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进行观察,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授部分适量加一些观察方面的训练。

2、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在总结知识点和提问时多找一些学生去说。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篇三: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说课稿

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观察日记应该是让学生明白状物类的文章一定要按顺序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选择孩子熟悉的水果来进行启发教学。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按一定的顺序从几个方面抓住特点来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

2、运用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畅与连贯。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把水果的几个方面说清楚。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具有仔细观察愿望。重难点:能够按照一定得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水果

教学准备:谜语图片 香蕉一根 学生每人带一种爱吃的水果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一:激趣导入

首先进行猜水果谜语的游戏,通过问学生有没有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引出课题《我爱吃的水果》,并板书下来。

教学情景二:指导观察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问该如何去了解它。老师边引说边板书,1.用眼睛(看),看什么 ?(形状、颜色)2.用手(摸),摸什么?(表面)3.用鼻子(闻),闻什么?(气味)4.用口(尝),尝什么?(味道)

老师出示自己喜欢的香蕉让大家用以上方法边引导边说。接着让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然后由老师组织一段话:“瞧,香蕉弯弯的,像月牙,又像小船。它穿着淡黄色的外衣,顶端的枝柄就像绑了一个小辫子,显得十分可爱。我用手摸一摸,它的皮非常光滑,把它靠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再把它的外皮剥下来,露出奶黄色的果肉,我忍不住轻轻地咬上一口,软乎乎,甜滋滋的,叫人吃了还想再吃。”并说说这段话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按顺序、比喻、拟人,好词)

教学情景三:创设情景,从说到写

创设一个“水果超市“的情境,先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要怎样把喜欢的水果介绍给顾客。然后由同学上台当售货员,老师当顾客。再请同学之间扮演顾客与售货员。介绍好的就评为“优秀营业员”。说完之后让他们写下来写具体,写的好的稿子将在其他班的水果超市展示出来。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教学情景四:课堂评讲,集体修改

出示学生文稿评议,让大家分别指出写的好的地方与写的不足的地方。这样的修改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情境五:丰富内容,完成习作

分析例文,从例文中得出:我们要把水果写全面还可以从它的营养价值及各种吃法来介绍。同时还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这样才能更具体完整。布置作业:

写一篇《我喜欢的水果》,如果想写的更有趣,也可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做自我介绍。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课的教学内容。

观察日记—我喜欢的水果 眼看 形状、颜色 手摸 表面 鼻闻 气味 口尝 味道 以“香蕉”为例 弯弯的、黄黄的 滑滑的 香香的 甜甜的篇四:称赞评课稿

《称赞》评课 天桥区实验小学

王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来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好”这些重点词,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另外,老师及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当时礼堂的环境,说一说“一个比一个()”,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三、图文结合,突破重难点

王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比如,从哪里看出板凳很粗糙?以此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

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有很多,比如,王老师教学扎实,上课时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适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学习劲头足,兴趣浓等。另外,在理解“粗糙”一词时,通过看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最终说出“不光滑”,方法很好。还有王老师能够扶放结合,在认真教学生学前文的基础上,明确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依据同样的方法学习下文。整个课堂的呈现都体现了王老师平时的一种综合素质。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话不完整,而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篇五: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xx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热情,激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下几个亮点: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材料,如:从图书箱入手,再到冰箱、捐款箱。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同时学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黄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多层次观察。(1)观察有标志的实物,如捐款箱,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2)观察无标志的实物,如观察长方体,体会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观察正方体,体会每个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观察由两个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印象深刻,促进和完善了学生空间观念。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安排上,能有所突破,如:小测试,观察捐款箱,就是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灵活使用习题。在书本上的最后一道题是“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横着拼在一起,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几号图形?”教师还让学生把两

个正方体竖着摆。摆的方法不同,从同一角度看到的图形也就不一样。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了铺垫。

5、学科间的整合。课结束时,老师出示古诗《题西林壁》让学生从诗中体会蕴含着的数学知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议:

1、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声音很动听,如果能让这动听的声音在学生的脑海中多停留片刻,就更好了。如讲如何确定像长方体一样无明显标志物体的正面时,就一闪而过了。确定无标志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正是重点,因为第二课时以及四年级的正方体拼摆首先就是确定它的正面。

2、观察时教师最好能指导学生要有一个顺序,我们观察物体一般是从正面到侧面再到上面。

3、我觉得“想想做做”的第三题有必要通过挂图或课件展示让学生说说不同面的颜色。教师虽然通过实物长方体让学生说说,但从观察实物到立体图形是一个飞跃,也为最后一题的观察打好基础。

4、一个面的观察教师是否能做适当指导,因为要观察到物体的一个面反而是不容易的。

第三篇:日记两则.评课记录

《日记两则》评课

《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邱老师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重、难点较为突出,教学过程较为流畅。

本课生字较多,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邱老师采用了先指名读再齐读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读准字音。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读生字的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当采用如“摘苹果”等一些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们识字的兴趣。

朗读课文的环节,邱老师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文中巩固生字。但是,在读通句子方面却没有落到实处。针对一些难句、长句,教师也做了适当范读,帮助学生克服难关。针对学生读书容易加字、减字的普遍问题,可以采用设置障碍的方法。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读,听出老师故意加、减的字。既能调动学生认真听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读书不加、减字的好习惯。由于时间把握不够好,写字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书写前应先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写前先要求学生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再让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写得好的及时表扬,没写好的及时纠正。本课重点指导“女”、“日”两个偏旁的写法。

(徐世平评课,邱红艳记录)

2012-11-26

第四篇:评课稿

评课稿

千阳县启文小学 李红荣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本周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听了四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使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谈谈自己听了赵静老师和王瑞平老师的收获。

听了一(3)班的赵静老师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赵老师人年轻,漂亮,驾驭课堂的能力更漂亮,让人佩服。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例如本节课教师先从学生熟悉的打扫卫生情境图引题,请学生认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既熟悉又简单,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老师又及时准确的表扬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没有得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些失望,紧接着老师又说:“今天学习新知识时,大家表现好的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成长卡”,更加激化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赵老师还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手,创设教学情境很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特别好。

听了一(1)班王瑞萍老师的这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王老师在传统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注重强化知识点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同时又注重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深高的教学素养把整节课演绎的十分精彩。例如王老师在0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理解0的两种意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0,教学0的写法,0的加减法几个环节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优秀的常规课。先不说课本身的好坏,就看班级五十多孩子在课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训练有素。即使是后排的孩子离老师比较远也能把小手放好不乱动,真的很不容易。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开学一个多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这么好的习惯的确很难做到。还有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盯着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听课状态,并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听课。教师语言具有亲和力,声音不大不小,听起来特别舒服,值得我学习。

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以下两方面注意些:

1、在课堂中教师要少让学生齐声回答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齐声回答问题的现象比较多。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一般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是中等生或学优生,这样的回答听起来热闹,但其实是放弃了中下学生和学困生,这些学生本来就习惯不好,基础差,懒予动脑,如果老师只让学生齐声回答,他们就会只看热闹。我认为,教师应多让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简单的问题让中下学生或学困生回答,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这样既能强迫了他们学习,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还可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2、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要互动。

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要互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次教研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们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虚心向年轻人请教,不断努力地学习、钻研,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显示出实效性。

第五篇:评课稿

浑然天成,熠熠生辉

——浅谈一节好的语文课

前天,在市马市街小学认真的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语文优质课,听后,我感慨万分。对于一节好的语文课,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总以为,只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目标,只要学生学的会,就可以了。这次听课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一节好的语文课,恰似一块美玉,处处闪耀着美丽的光辉,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张扬,老师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文本中充分交流、对话,共同为文本所讲述故事所感动,共同为文本中人物的命运所牵绊,共同为文本中的某种感情所震撼。

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我感受比较深刻的几点。

首先,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整节课中势必会给学生传达着丰富的信息,而不单单让学生停留在文本的学习上。这些信息的呈现如一种催化剂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我们常常会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知识点的掌握,以至于怕过多的容量学生应接不暇,以至于过分担心一节课本身的目标完成的不好。通过这次听课,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恰恰是这些丰富的信息,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助推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比如:在潘利民老师执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节课中,潘老师就给学生拓展了大量的信息,在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的时候,潘老师用这句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让学生感叹陆游的豪放气概;在让学生感悟诗人的报国热忱的时候,潘老师配乐朗读陆游的另一首爱国诗篇《示儿》,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诗人的一腔爱国热情;在全课总结的时候历数历代爱国名人的名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潘老师用这些饱蘸爱国之情的诗句,把学生的爱国之情层层推向浪尖。学生也许未必对这些诗句很熟悉,但是这些诗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人的爱国热忱。在教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学生这首诗的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豪气冲天,激情澎湃的诗句,不禁会这样的感慨——“原来古诗的语言这么有魅力!”从而爱上古诗的学习。

其次,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整节课上,学生都能激情澎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和老师势必都与文本水乳交融,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好像整节课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个角色。

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能够让学生跟随自己,在课堂上一步步把学生的情感层层推进,直到飞跃巅峰。在王敏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中,起初,学生在一首熟悉的《生死不离》的音乐的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围绕“了不起”三个字,一次次感悟到文本中的人物的了不起。而在王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重点让学生感受人物心中所想,把人物的感情注入到一次次的朗读当中,学生仿佛跟着文本亲身来到了洛杉矶的那场大地震中,学生仿佛也跟随那对父与子一起面对那个危险万分的时刻,和他们一起等待,一起拯救,一起看到那一幕幕感人的父子情深的场面„„学生真的被触动了,真的被感染了„„仿佛自己就是阿曼达,仿佛看到了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于是在王老师安排的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父母之爱时,孩子们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甚至泣不成声„„

同样潘利民老师也做的很好,毕竟古诗不像现代文中语言那么容易打动孩子。但是潘老师那些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一度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恰似和诗人陆游一样在那个孤村,在那尘土飞扬的战场,在那钩心斗角的朝堂,在那铁马冰河的边疆„„以及那胡人铁骑的蹂躏,流离失所的逃亡都形象一幕幕展现在学生面前。由此陆游那荡尽敌寇的英勇气概,那壮志未酬的孤愁苦闷,那誓死报国的满腔热忱一一都让学生感同深受。

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够让我们震撼,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够让我们看到这才是课堂教学的光辉!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课堂,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没有负担,不必担心学不到,不用担心学不好,更不用担心不想学。

再次,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有着极其巧妙的过渡和转折,每一次转承,都恰似都恰似珍珠在丝带上自由流转闪烁,惊心动魄,却柔美万分。

在潘利民老师执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每一次转折都那么流畅,每一次过渡都那么水到渠成,整节课浑然一体。比如在学生三次读诗题后,潘老师这样过渡:“当时南宋王朝面临着强敌侵略之风,南宋的统治者贪图享乐之风,南宋王朝国土沦丧,南宋政权就在这样的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这样的过渡既紧紧扣着诗题,又巧妙的把时代背景展现给学生;接着,在学生自己读过几遍诗后,潘老师这样转折:“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在老师读的时候,同学们把节奏划出来”,这样的一个转折很自然的把学生的朗读过渡到对节奏的划分上;在潘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完对全诗的体会的时候,潘老师这样引导:“通过诗人的所思所梦,表达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此时陆游身在何方?(生争相发言),那你可以想象到陆游的心在何方?(学生纷纷展开想象发言),此时陆游身心分离,他的心都碎了,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学生纷纷要表达),你怀着一颗身心俱碎的心,想到国土沦丧,胡人入侵,想怎么读?(学生激情地读)想到百姓生灵涂炭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怎么读„„”这过渡,张弛有致,情感一次次的被升华,学生情感的火花一次次的迸发出来,跳跃在学生一次次的饱含激情壮志的的朗读中。如此动人的转承,每一句都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每一次以激情碰撞着孩子们的灵魂。孩子们都被感染,无需我们老师说教要如何爱国,他们已经在灵魂深处铭记了!无需我们说陆游多么伟大,学生已经被诗人深深的震撼了!

最后,一节好的语文课要求语文老师要有娴熟的语言的驾驭能力。

潘利民老师的开场白:“今天窗外时而阴雨霏霏,时而风雨大作,教室里也要风雨大作了„„”多么简洁多么有力,有多么机智巧妙!学生读到“夜阑卧听风吹雨。”时潘老师这样评价道:“‘风吹雨’,三个字都读成珍珠了,要读成项链„„”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马上就知道了要怎么读了。曹金凤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奇思妙想》的教学中,学生喊口号的时候,曹老师这样说:“看你们的高兴劲,把谁喊出来了?”于是“多拉A梦”就出来了,学生沉浸在无限的愉悦中。

这些有趣的,幽默的,深情的语言总是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总是能够更愉快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所以,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要从这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节成功的语文恰似一块美玉,无论是否精心雕琢,总是浑然天成,时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尽管我们的课堂不能节节如此,但是只要我们从平时的每一节课做起,精心准备,认真上课,时时反思,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像这些老师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动。

下载《日记》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记》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评课(推荐)

    如何评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每一次外出听课,听完课总会有评课这一环节,每到这时候,我就特别佩服那种能系统地有理有据进行评课的人,反观自己,一节课到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

    评课(模版)

    评 课 珍珠老师 听了全国阅读课老师一堂声情并茂的语文课,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

    评课稿

    数学研讨课评课稿 城 关雷 小 学 鹏 数学研讨课评课稿 本周我们通过早读时间,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 秦老师这节课的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

    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2018年4月25日上午,我听了一节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

    评课稿

    评张丽君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张老师在语言表达,语调控制,课堂组织上的表现极其出色,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和听课老师都跟着教学思路,学到了东......

    评 课 稿

    评 课 稿 中心发言人:宋正梅 今天听了张巧凤老师执教的《奇异的琥珀》这一课,感觉整节课实效性很强。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里的第一课,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一直都让人......

    评课稿

    蒋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小学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评课稿

    《七颗钻石》课堂视频观后感 通过观看视频课的方式听了吕xx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感觉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语文学科外行人,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吕老师的课,体现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