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分析
家访分析
任登科
刚接这个班的时候,一名女生活泼开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接下来的接触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考虑到作为新生对于批评的心理承受力,我几次暗中提醒她,但收效不大。是自卑心理作怪?是盲目自负心理的原因?还是由于焦虑、抑郁、嫉妒或是逆反心理的缘故呢?不能任由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我决定联系家长,深入了解该生的情况。
家访对象:任珺怡
家访方式:电话联系、到家交流
学生基本情况:课堂发言不积极,学习自理能力差,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贪玩,自我约束力差;作业经过不断的监督提醒才能补上。
采取措施:经过深入与该生妈妈交谈,基本摸清她的问题所在。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时间比较紧张,父母让她自己拿钥匙回家,管束范围小,长期以来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该生:
1、多与该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她的想法,鼓励其扬长避短。
2、安排她做排长为大家收作业,利用自我监督的力量对她进行监督。
3、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
转化效果:与家长达成共识后,该生不完成作业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质量比较高,所写日记还作为班级中学习的榜样进行了范读。该生在同学们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起来劲头大了不少。现在课堂上带动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家长也反应近来两个星期懂事多了,基本能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欣慰于学生的变化,将继续观察,以期更加表现。
家访分析
任登科
张明雨是我们班一个聪明但是很调皮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休息时间,我按照学生开学报名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孩子的家。
家长很是热情,赶紧给我倒水喝。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张明雨,脑袋瓜子还是灵活。老师教给的任务能够完成。热爱劳动,平时班级有什么事情都积极参加。可是孩子比较调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而且对于学习上面没有动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然后和家长交流了,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父母工作在外打工,只有奶奶和哥哥在家照顾,没有时间管理。我和家长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家长不能持之以恒的教育孩子,有时间就管,没有时间就不管。第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很恰当,孩子一犯错误,家长就打一顿。第三,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孩子。走入孩子。第三,学生的自制力不行。自己放松了自己,不能很好的安排时间。又和家长谈了谈家长的职责:主要是检查督促,使之养成好的习惯。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家长听了连连点头。
最后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一、建议家长多与老师联系,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不要怕打扰和影响老师。
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干什么事情都要有规矩。不要经常打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三、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家访过后很期待孩子会有点变化,哪怕是很小的变化那也是进步。同时让我反思到,要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思想,家长也高兴。原来家长很怕见老师,也可能因为工作忙的原因,不能和老师多联系,这样我就要和家长主动的联系。家访对改变差生状况是不错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
第二篇:家访个案分析
家访个案分析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变得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就需要教师能走进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家访就为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班级有个叫高欣宇的女生,高高的个子,成绩一直属于中等,而且有一个顽疾始终改正不了——听课不认真,心不在焉。虽然对她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是效果不明显,她仍然我行我素,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就这样,我踏进了她的家门。原来,她家为了她上学方便,在街里买房,欠下许多外债,父母打工,生活很艰辛。而且由于父亲以前读书不多,而现在为了生计只得出苦力挣点钱,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就特别高,希望她处处优秀,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期望越高,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就越严格,孩子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的小错误就受到严厉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不升反降,而且沉默寡言,从不和父亲沟通,而父亲也越来越失去了耐心。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感觉心里隐隐作痛,父母感情融洽与否、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好的。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应该如何去教育子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我及时肯定了孩子的一些优点,同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多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哪怕是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甚至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
高尔基曾说过: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的一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三篇:家访案例分析
家访案例分析
共享阳光 快乐成长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黄 婧
刘琦,是我们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男孩。他个头不高,平时言语又少,说话声音轻轻的,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把他的名字叫错。还记得上学期时,因为他上课发言声音太小,我多次提醒他、鼓励他,都不见效,一时让我很头疼。到后来我点他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
新学期开始了,刘琦的变化却不大。不久,我在班上公布了本学期第一批家访名单,并把刘琦列在其中。中午放学后,我几经周折,在北门市场找到了正准备来上学的刘琦和他的妈妈。孩子在一旁玩耍,我们就地聊了起来。这是一个组合家庭。报名时,为了保护孩子,家长刻意隐瞒了这个事实。孩子心里有伤,这也许就是他平时少言寡语的原因吧!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一家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小心呵护。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孩子,妈妈辞掉了宜昌的工作,把自己读六年级的儿子交给外公外婆,心甘情愿地来到当阳。她把刘琦视如己出,照顾他的生活,也关心他的成长。听着这位妈妈的讲述,我替孩子高兴,因为他身边有爱。同时,也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 如果我早一点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早一点帮他解开心结,孩子就会早一天露出笑容啊!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在享受家庭的关爱的同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快乐的享受童年时光。
刘琦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享受父母没有缺憾的爱。而在这个班级中还有三个孩子没这么幸运——他们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们还小,懵懂的他们并不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但是,生活中那份残缺的爱确确实实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烙痕。他们少言寡语,从不主动与别人交流。他们小心谨慎,对自己缺乏自信。在家里,或许他们得到的并不比别的孩子少,可是在学校里,他们的心理又比别的孩子更敏感,更脆弱。作为老师,我想,我能给予他们的,而且首先要给予他们的是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爱。在学校里,他们应该像别的孩子一样享受同样温暖的阳光,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家访个案分析[范文]
家访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胡亚轩,我们班比较令老师头疼的女孩子,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还有一点就是爱撒谎,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可是我却从她眼睛中看不出一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纯洁。只要她没有完成作业,她总是会闪着她无辜的大眼睛说忘记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也会被她的眼神欺骗,后来才发现这是她惯用的法子。
要帮孩子改掉这些缺点还得找到原因。家访过程十分顺利,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了解到孩子父亲平时忙于工作,母亲会照顾到孩子的生活,父亲平时也会抽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但偶尔会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孩子比较惧怕父亲。
二、反思:虽然现在有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其现在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本抵不上对孩子学前期的教育。起初,我也会联想到是否是“后妈”的影响,可据他父亲说现在的妈妈对她也十分好,对她的生活照顾的十分周到。但是由于对方也是带了个女儿过来,而且已经上初中了,我想,她现在的母亲应该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从而忽视了对颖学习上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教育和指引,母爱的柔情和细腻是父爱所替代不了的,而这个时候的小女孩也正希望可以对妈妈撒娇,希望妈妈每天都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从颖身上看来,确实是缺少这份母爱——很短的头发、重复几件已经泛旧的衣服。家庭环境的变化对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颖的撒谎行为,也是由于她自卑而产生的,她不希望老师批评她、不喜欢她,以此用撒谎来推卸责任。我映象很深的就是颖每次完成作业都会很高兴地跑来和我说她作业都做好了,然后闪着那双大眼睛期待着我给她的表扬。这正是颖从小缺少父母关怀的体现,她渴望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给与她更多的关心、表扬、鼓励,在得到别人的赞许之后,她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在家访中了解颖的父亲有时会对颖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使得颖十分惧怕父亲,在家中也有撒谎的行为。家长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对家长说真话,易使学生产生说谎行为。通过家访找到了颖出现上述学习行为偏差的原因,同样在其他孩子的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家访这一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转变,结合家、校的力量为孩子有效学习、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家访个案分析
苏友明是我们班中的一个男孩。聪明伶俐,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在我上课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缺乏纪律观念,经常上课不听讲,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或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经常在上课做小动作,写作业时也慢,常是一节课只写几个题。并且是每次作业只要老师督促才有效,老师不说了,他就躲在一边玩。作业做不好,老师怎么批评他,他总是一个不在乎的样子。家长也没办法,多次说教,根本无效。每次考试成绩也总是不及格。
一、问题分析: 通过家访,我发现苏友明的家庭对孩子特别溺爱。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他4岁时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其非常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放纵、蛮横、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里他很爱看电视,不大喜欢和同伴玩,常是一个人呆上几个小时。另外也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独个儿玩玩具,所以就养成了一个人默默做事的习惯,性子也很缓慢。
二、对班主任商量对策 1、于是,我和苏友明的奶奶沟通爱孩子,更要管孩子,关心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耐心对待,多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2、苏友明在班级中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没有知心好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和班主任胡红老师不仅达成共识,以后要多鼓励他,并把他的座位和班上很活跃的陈诗晴坐在一起,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些。
家访案例 xx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里生活条件很差。他很聪明,但是从来不想用在学习上,只想怎么玩的开心。为了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会努力学习,我作了一次家访。
我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他的家里,他的外公接待了我,当我说明来意后,老大爷非常高兴。他向我介绍了家庭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他说: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回家一次,两人还不是一起回家,孩子同时见到父母的时候很少,可想而知孩子肯定是想念父母的。所以老人看着孩子可怜,就加倍的疼爱她,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从来不让他干任何的事。现在都11岁了,还是外婆每天给洗脸,早晨睡懒觉不爱起床,外婆就等在床边,看上学快要迟到了才叫醒孩子。孩子不爱学习,怕写作业累,外婆就不要求孩子写了,有时还替孩子写作业。听到这些,我心里已经想好了怎样做好老人家的思想工作了,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我说:xx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讲卫生。外婆听了也点头,可是,不学习可不行,将来没有知识干什么都吃力。现在管还来得及,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什么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我们老师有责任管理学生,但是家长也要在家管理,我们双方要密切配合才能管到位。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就完了。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后来外婆听了连连点头。最后我又给外婆提了几点建议:
一、建议家长孩子尽量自己接送,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
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在学校打架回来就罚。管就要管得彻底,一边打还要一边教育,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三、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家访过后一星期,xx就明显有了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我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思想,家长也高兴。原来家长很怕见老师,现在主动和我联系。一个多月下来,xx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作业不拖拉了,打闹现象少多了,没事时还能看看课外书。虽然他的理解能力还很差,成绩提高不太大,但是作业上错误少多了,我相信有了好的开始就有成功的可能。
家访工作总结
墨尔根小学 李艳
几十年书教下来,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学校也将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已经与自己相处一年多的学生们的成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有许多综合素质不高的家长对于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是很明白,在这次家访中,我耐心地为家长介绍和讲解,有许多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
四、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同,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班主任应该具体分析问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一味不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2、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希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与孩子在学校一起参与活动及互动。
3、希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4、希望其他任课老师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第五篇:家访个案分析
家访个案分析
新学期开始,我班一名女生佳佳活泼开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接下来的教学接触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考虑到作为一年级新生对于批评的心理承受力,我几次暗中提醒她,但收效不大。为了不让她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我决定进行家访,深入了解佳佳的情况。经过深入与佳佳妈妈交谈,基本摸清她的问题所在。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把她放给年迈的奶奶照顾,老人家过于疼爱孩子,基本不过问其学习方面的事,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佳佳:平时多与佳佳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她的想法,鼓励其扬长避短。安排她做组长为大家收作业,利用自我监督的力量对她进行监督。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与家长达成共识后,佳佳不完成作业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质量比较高,我及时的给予了表扬。佳佳在同学们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劲头大了不少,现在课堂上能带动很多学生积极参与,佳佳妈妈也反应近来两个星期懂事多了,基本能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使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而家访工作就是教师主动与家长交往的较好方式。为促进家校之间的亲密联系,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以班主任的身份家访了10多个孩子的家庭,在这过程中,我通过和家长的正面接触、交流,掌握了学生及其家庭的更多信息。这有利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加以引导,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备好课”。
家访案例: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行为、心理的影响
基本情况:颖,我们班比较令老师头疼的女孩子,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还有一点就是爱撒谎,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可是我却从她眼睛中看不出一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纯洁。只要她没有完成作业,她总是会闪着她无辜的大眼睛说忘记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也会被她的眼神欺骗,后来才发现这是她惯用的法子。
要帮孩子改掉这些缺点还得找到原因。家访过程十分顺利,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了解到颖现在的家庭十分特殊,是组合家庭,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才从老家来到苏州,跟着父亲现在的家庭一起生活。而另一半家庭也是带了一个女儿过来。父亲平时忙于工作,现在的母亲会照顾到颖的生活,父亲平时也会抽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但偶尔会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孩子比较惧怕父亲。
反思:在8岁之前那段时间,颖缺少父母亲的关怀和教育,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需要家庭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时段。人在幼年时,如果生活在一个爱的环境里,其精神上是愉悦的、满足的,倘若生活在亲人分离这种焦躁不安的环境里,他会有一种不安全和被抛弃感,在这种环境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在个性上会沉淀一些弱点,如:自私、自卑、嫉妒、暴力倾向或压抑自闭。
获知颖的爷爷奶奶在照看颖的那段时候根本无暇顾及对颖的学前教育,这十分不利于孩子今后个性发展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此导致颖现在出现学习行为上的偏差。虽然现在有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其现在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本抵不上对孩子学前期的教育。起初,我也会联想到是否是“后妈”的影响,可据他父亲说现在的妈妈对她也十分好,对她的生活照顾的十分周到。但是由于对方也是带了个女儿过来,而且已经上初中了,我想,她现在的母亲应该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从而忽视了对颖学习上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教育和指引,母爱的柔情和细腻是父爱所替代不了的,而这个时候的小女孩也正希望可以对妈妈撒娇,希望妈妈每天都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从颖身上看来,确实是缺少这份母爱——很短的头发、重复几件已经泛旧的衣服。
家庭环境的变化对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颖的撒谎行为,也是由于她自卑而产生的,她不希望老师批评她、不喜欢她,以此用撒谎来推卸责任。我映象很深的就是颖每次完成作业都会很高兴地跑来和我说她作业都做好了,然后闪着那双大眼睛期待着我给她的表扬。这正是颖从小缺少父母关怀的体现,她渴望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给与她更多的关心、表扬、鼓励,在得到别人的赞许之后,她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在家访中了解颖的父亲有时会对颖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使得颖十分惧怕父亲,在家中也有撒谎的行为。家长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对家长说真话,易使学生产生说谎行为。
通过家访找到了颖出现上述学习行为偏差的原因,同样在其他孩子的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家访这一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转变,结合家、校的力量为孩子有效学习、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学生“课后访万家”家访个案分析 苏友明的个案分析: 花开需要等待
苏友明是我们班中的一个男孩。聪明伶俐,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在我上课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缺乏纪律观念,经常上课不听讲,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或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经常在上课做小动作,写作业时也慢,常是一节课只写几个题。并且是每次作业只要老师督促才有效,老师不说了,他就躲在一边玩。作业做不好,老师怎么批评他,他总是一个不在乎的样子。家长也没办法,多次说教,根本无效。每次考试成绩也总是不及格。
一、问题分析:
通过家访,我发现苏友明的家庭对孩子特别溺爱。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他4岁时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其非常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放纵、蛮横、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里他很爱看电视,不大喜欢和同伴玩,常是一个人呆上几个小时。另外也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独个儿玩玩具,所以就养成了一个人默默做事的习惯,性子也很缓慢。
二、对班主任商量对策
1、于是,我和苏友明的奶奶沟通爱孩子,更要管孩子,关心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耐心对待,多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2、苏友明在班级中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没有知心好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和班主任胡红老师不仅达成共识,以后要多鼓励他,并把他的座位和班上很活跃的陈诗晴坐在一起,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些。
四、实施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苏友明有了一些进步,迟到的次数减少了,作业速度也快些了。以前发了试卷,他总是不改错,塞进书包了事。现在一考完试,他就来追问成绩,老师讲评试卷,他在下面专心听着、改着。通过他的努力,学习成绩进步了,最近一次测验,他竟然还考94分的好成绩,打架次数也少了些,笑容也多了,也能和大家一起玩,奶奶也说他的变化有很大,在家也听话多了。
五 反思与讨论
苏友明的进步是令人欣喜的,也促使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对一个任性、倔强的孩子,怎样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待后进生犯了错,是批评还是讲理?在日常的教育中,怎样启迪孩子的良知和爱的意识,让他们感受被关心的愉悦,从而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在教育和转变苏友明的过程中,我感到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动,感染学生,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后进生,对于 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过,在转化的过程中,这要求教师一定要胸有成竹,不厌其烦,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因为期待花开的过程它需要一个等待,而这个等待的过程就是爱心的坚持引导和精心的浇灌!我班曾经有一个叫蒋康伟的学生,他在上课时非常好动,就连老师盯着他的那一刻,他也会不停的摆弄着他的文具之类的东西,上课找他回答问题,他通常不知道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尽管他的智力很好,但上课从来不听课,不能静心,所以他的成绩还是平平。我对他几乎使出了所有的招数,但仍不见效,于是,我按照花名册上的地址,找到了他家,从此,我也找到了他的问题的症结。原来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在家里对他的学习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什么《同步活页试卷》、《学生一拖三》等摆满了他的书桌。孩子放学一回家,父母就把他关在屋里,规定他看这个、做那个,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因为他的父亲非常严厉,蒋康伟非常害怕他的父亲。因此,父母的规定他从不敢违抗,在家里非常老实,而到学校后,他就尽情地放纵自己,就像飞出笼的小鸟,无拘无束。我不禁在心里感叹:蒋康伟怪不得在学校如此“活泼”。我坐下来和他的父母悉心交谈,指出他们在孩子身上施加压力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也逐渐认识到自己操之过急的做法是欠妥的。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蒋康伟逐渐改掉了他好动的坏习惯。后来,他上课听讲认真的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坐不住了,他的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因此,我认为家访在班主任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与家长接触后,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家访案例分析
对于班主任老师而言,班级管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学生来说,从幼稚园到升入一年级的那刻起,他们就要面临着各种班级规章制度。刚踏进学校门的他们,也要学着去如何配合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要不断学着自觉遵守纪律,并且知道纪律的重要性。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看班主任怎么做了。有人说:“会当的班主任累三个月,不会当的班主任累三年”。那么,让我回顾最近班内个别学生家访的情况: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王*的学生,因为小时候发烧,耳朵差不多听不到声音了,智力也不是很好。上课时,也许因为这些原因,总是目光呆呆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作业倒是完成的不错。对此,通过家访和其家长的交流,也认识到多关心他,多提醒他应该怎么做。偶尔对写完作业的他进行表扬与鼓励,为此,这个孩子也在慢慢进步着。他的妈妈最近总是高兴的对我说起孩子进步的表现。案例二:班里有个叫张**的孩子,天生活动活泼,是个小“机灵鬼”,可是最近他总是在犯错。因为在家中妈妈总是教他学习,好像对妈妈的教育产生了“依赖”,上课总是不怎么听讲。在课堂上,我多次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他吧就是听那么一会,一会又找个小东西在桌子底下玩。于是,与他妈妈交流了之后,他妈妈也承认觉得孩子对他教育有一些依赖,并且也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上课要认真听讲。通过和他妈妈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现在有了一些好转,不过,作为老师,多对他表扬与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三:通过家访了解到,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爸爸去打工了,妈妈在家也是经常去给别人做工,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一段时间发现他学习很努力,但最近两天,上课时总是蔫蔫的。于是下课后,问起他家里的情况,知道了原因。我于是,劝导他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只有有了好的学习成绩,爸爸回来后才会更高兴,妈妈也会给你鼓励的奖励的。他听了,也懂了,不过,现在我做的应该还是,不断与他交流,并且找个时间去他家做个家访。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老师,无时不刻的为他们着想才是啊!
家访心得: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月,两个月就能看到结果,也不是只靠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就会有收获,而是需要我们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引导,用爱的教育区感染他们。因此,对于他们,是等待的艺术,慢的艺术!
在家访中听其言,看其家,辨其神与貌,问其因与果,明其心声,多赞扬,多宣传教育大势,笑驳其谬理,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把孩子的优点一一放大,给家长定心丸,激起家长孩子希望之火,同时用孩子的优点来照家长的不足,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感化教育。这是我的家访方法。家访需要反复抓、抓反复,需要先变化家长,后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这是我对家访的认识。家访不是一个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沟通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效信息,只有善于整合多方面的优势力量,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这是我在家访活动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