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 大 学 生 消 费 的 论 文
有关 大 学 生 消 费 的 论 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 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结构
【论文关键词】本科生 支出结构 消费观念
【论文摘要】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从大学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成因,探讨了如何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杜绝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观念,进行合理的消费理财。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形成特有群体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特征。在消费率较低的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他们消费习惯的形成。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对象,研究他们的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把握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以培养和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
一、徐州师范大学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所需方面、通讯费方面、购物方面、学习方面、娱乐方面及其他方面的消费等。此次调查的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群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主要分析软件为SPSS;以全校学生为总体,在一到四年级中按1∶1∶1∶1的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各年级男女各20份。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13.87%,300-500元的占44.41%,500-1000元的占32.07%,1000元以上的占9.65%。每月生活费为300元以下的消费群体的比重与月生活费1000元以上消费群体的比重差不多,反映了目前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1、基本生活所需方面
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应该是重中之重。按徐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10元左右用于基本消费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调查发现,有83.7%的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只选择廉价的饭菜;60%的男生达到了每月净饮食费用300元的标准。
2、通讯费方面
大学生每月的手机费一般不低于30元,因为他们大部分加入校园集团网或组建了亲情号码群,所以每月的消费会在30元以上。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在30-50元;而谈恋爱的学生一个月的电话/手机费都会高于未谈恋爱的学生。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已成为时尚,很多同学都已经配备了电脑,上网费也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有的大学生每月的上网费高达50元以上,甚至更多。通常男生的上网费用高于女生,主要是因为男生经常上网玩游戏。
3、购物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特别喜欢逛街,购物方面的消费占她们消费支出中的一大部分。有些女生往往会因为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名牌服装而花了自己大部分的生活费,甚至不惜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同时,男生花在这方面的消费也不少,有些男生更换手机的周期很短,有时为了追求一双名牌运动鞋或名牌服装花费太多„„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攀比心理明显。
4、学习方面
学习方面的消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考证等消费。调查发现,学习方面的消费和基本生活消费这两个方面在大学生月生活费中占了很少的比例。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离毕业越来越近,出于求职的需要,很多大学生都卷入了“考证热”的浪潮中。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考证方面费用支出为300元以下的占了一半左右,在300-600元之间的占15%,有的则超过了1500元。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仍然不及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
5、娱乐方面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和健康方面的需要,他们的娱乐内容包括外出旅游、跳舞、健身、去练歌房(KTV)等等。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他们每年都会花一些时间外出旅游,在旅游内容上更注重自然风光和文化品味。据调查,大学生中每年外出旅行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29.1%,不外出旅游的大学生占26.9%。而从不外出旅行的人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身上,这与他们进入大学时间较短有很大的关系,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外出旅行的消费比重会增加。在外出旅行支出中,25.9%的人每年要花费200-600元,此外近45%的人每年外出旅行支出在1000元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了。同时,女生在娱乐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这与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主要用于购物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6、其他方面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生校园里两件较为重要的事情,人情消费在大学生日常消费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够意思”。据统计,60%的大学生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在500元左右,30%的大学生每年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多。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用于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比重在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正处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情消费比重在上升。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行为是“感情、认识、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攀比消费
追求品牌,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共同特点。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会缩减自己的必要开支,向别人借钱甚至欺骗家长获取额外的生活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部分大学生不懂得适度消费,盲目地过度消费、高消费,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理。大学生受社会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很深。当代大学生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于是他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社会地位的象征。
2、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他们的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的特点,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更容易注重感官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也不只关注物品的价格与质量,而是更注重物品是否能赶上潮流,能否在使用和观赏物品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
3、形象消费
由于人力资源过剩和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消费。吉登斯说过,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当下的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各种化妆品和衣服,以求自己的形象较原来有所改变,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使自己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此外,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加快捷,大学生已成为善于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一族,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形象消费。
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引导
胡世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既存在着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不良的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有益的建议,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消费行为
理性行为
环境影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较以往相比有很大变化。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消费之外,满足发展需要的消费,如:专业培训、外语学习、考专业证书等费用,较以往有很大增长。但除正常消费支出以外,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如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无计划性,相互攀比,奢侈浪费,情绪化消费等,也很普遍。它对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1.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要的准备。
(2)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
2.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其表现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很多同学对“财商”表示陌生。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据调查,仅三成大学生在消费前进行自我计划。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消费结构按比重大小依次为:饮食、购物、恋爱、通讯等。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上海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但调查显示有的女生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有相当比例未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很多同学不怎么在意。通讯费用过大,据调查每月通讯费超过50元的占72%远超过半数。具体而言,经常可以看到有学生整堂课在玩手机。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三、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1.内在原因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相当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
(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8]
2.外在原因
(1)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
女的需要。
(2)社会环境原因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的纤毫毕露。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这些观念却未必合适。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招聘单位对应聘者外貌的要求;广告的诱惑;奢侈消费的相关报道;向往群体的消费代言等,都对高速发展环境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3)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广义上的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在这方面,媒体也许负有一定的责任。
四、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家庭对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应承担主要责任。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差异也很大。没有办法,也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消费水平一致。但家庭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合理地给予子女消费支持,而不应一味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父母卖血,子女攀比的情况是可悲的。发达国家的大学生靠课余时间打工挣学费、生活费的情况非常普遍。当然,在我们高校的食堂里、办公室及企业里也可以看到学生自食其力的身影。
2.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计划、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可支配资金,培养独立理财能力。注重精神消费,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中去。加强学习,准备应对工作的挑战。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起来,以陶冶性情、提高修养。
3.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应注重、关心学生的消费行为。首先,应该注意了解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没有了解就没有适当的措施。其次,应该加强教育。老生常谈、讲大道理恐怕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可否从一些成功人士励志性的事例中着手。如:比尔·盖茨穿开裂的鞋;开车找便宜的停车场;李嘉诚戴260美元的手表;李泽楷穿15港币的帆布鞋等事例,是否更有示范意义。再次,这些工作都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常规内容,而不是偶尔为之。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男,李素花.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C].辽风.2006.6.[2] 罗伯特·清奇 富爸爸穷爸爸.[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3.[3]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健康.[C].山经青年.2006.12.[4] 李文君.大学生消费的理性思考.[C].工学周报.2004.11.[5] 董健.大学生消费调查.[C].新华网.2006.8.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论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很多人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面对繁华和绚丽的都市,不少大学生盲目跟风,透支银行卡进行超前消费,不切实际的追求物质享受。而大学生虽然已经成人,但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需要父母全方位的经济支持。面对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直接关系着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进而影响其品德行为。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成为我们组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2).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活状况和消费情况,并找出其特点(3).联系当前的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倡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理念 2.研究内容: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状况,其内容包括大学生生活费用支出、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并且涉及到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同学对其了解程度。同时,通过面访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高度。探究自个人的主观因素和外界的客观因素对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影响,包括个人家庭一方面,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涉及到其支出及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也包括其家庭经济收入因素、个人消费理念、个人能力,以及所在学校城市的消费水平等多个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家庭经济收入和个人消费进行研究。3.研究方法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和判断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亦即根据我们的经验与判断,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随机发放给本市大学在校生中,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填写,共发放问卷78份,有效回收50份。同时通过进行面谈,随机的提问有关消费状况的主观类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现象及结果
(1).日常经济来源与支出
就来源方面,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多是出自家庭供给(就我们调查的范围,并没有覆盖到特殊的家里供不起而由政府扶持的例子),但包含了一些靠补助金和助学贷款求学的同学,以及个别靠自己兼职赚取的同学。在其他经济来源中,将近一半的同学会获得奖学金(这也反映出当今大学生获得包括学习,文艺,工作等各类奖学金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其次,大部分同学正在或者有过自己做兼职的经历,其中大部分同学家里并不缺少这部分收入,而是为了早日积累社会经验而做,另外有些同学是为了早日自立,从
经济独立开始。
就支出方面,几乎所有同学的主要支出方向都是吃饭。其中包括日常饮食以及聚餐。通过面访形式,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尤其是在社团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都有偶尔甚至时常聚餐的习惯,这已经占了此类同学日常开支的大部分。此外,在恋爱中的男生开销会额外大些,这与大多数情侣的开销都由男方出有关。而女生在时尚方面的开销较大。她们会更多的购买衣物饰品等。
(2).贫富差距的消费差额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贫富差距较大,而针对其具体消费情况的调查也显示,分布在贫富不同两端的同学消费水平也大不相同。
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很少会参加兼职等活动,其平时吃饭穿衣,手机话费等也明显比他人“高”一档次。而且在聚餐、出游等场合,大多是家庭富庶的同学常常请客。他们通常不会计较谁出钱,也有人会认为这能表现自己的哥们义气。也不排除个别摆阔的情况。
而家庭比较贫困的同学多会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并有较高的积极性参加校内外的兼职活动以补贴学费和生活费。他们较少参加聚餐等社交活动,吃饭穿衣也比较仔细。
(3).消费情况与家庭情况的关系(家庭所在城市,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
这次调查的对象家庭所在城市类型分布比较均匀。通过调查发现
其消费习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大型城市长大的同学更喜欢参加聚餐,K歌,出游等社交类活动,而在这方面开销也很大。居住在中型城市的同学比较容易被上述同学所影响,进而改变自己固有的消费习惯。而在乡镇农村的同学很长一段时间会有保守心态与较强的省钱意识,往往不会随便在这些方面花费较大的开销。
在面访中,我们具体询问了同学父母的职业及其消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生长在高层管理者和公务员之类家庭的同学生活消费比较多,而生长在医生、老师、军官等家庭的同学消费比较有节制。同时,我们发现,家庭收入并不一定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成正比。
(4).消费情况与生活费供给形式的关系
这次调查我们在问卷中加入了生活费供给形式这一内容,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否与其生活费的供给形式有关。这可能是为大家所忽略的边缘因素。而调查结果确实也显示出其间存在了一些联系。
首先,大多数家庭给学生的生活费供给为,每月供给和每学期供给。其中每月供给的同学相比其他更加有节制,因为在较短的时期内生活消费有个额度,如果超支就会有饿肚子或者借钱,预支等现象。而每学期供给的同学通常在学期初的花钱会很大方,之后便开始借钱过日子,这种现象在男生中尤为常见。
(5).额外开销情况(聚餐,旅游,手机话费)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各种活动,娱乐等机会很多,随之而来的在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消费项目便是聚餐。各种社团活动的促及以及闲暇时光的泛滥,大部分同学已经将聚餐当做家常便饭。
同时,旅游也成为大学生排泄不满,释放压力的最佳选择,更多的同学逐渐喜欢上旅游,并且当成一种爱好,这部分同学在此方面的开销也是比较大的。
与传统的大学生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丢了再买,有的人甚至不只一部。而手机话费也成为大学生每月必不可少的支出项目。有的异地恋的同学经常远程视频或者长途电话,在此方面的开销会比较大。还有一部分同学经常收发短信,也增加了很大一部分话费。
(6).是否有省钱意识(是否有记账习惯,存钱习惯,是否有限额,是否超支)
调查回馈显示,男女生均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有记账的习惯,将近一半的同学有存钱的习惯,其中女生在这两项中所占的比重均大于男生。通过调查问卷中的主观题以及面访中的询问,我们得知大部分同学还是有节俭省钱的意识的,但是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实践与理论脱节,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这也导致了绝大一部分大学生花钱如流水。大多数同学觉得这种省钱意识是固有的,或者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等,而没有必要进行特意的讲座
2.结果分析及主要结论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知,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原因。现阶段的大学生尚处于学习为主的时期,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仍然不具备完全自食其力的能力,故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仍然依靠家庭供给。因此家庭的供给能力很大程度的决定了该同学的生活费情况。一些富裕家庭出身的人有较为充裕的生活费用,通查能够享受更为优越宽裕的生活,而贫困家庭出身的人获得的生活费用会较少一些。通过比较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父母的职业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这一点。此外,另外一个影响着大学生生活费用的客观因素便是其大学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在不同城市,各类商品的物价是各不相同的,生活需要的开销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便是导致生活费用差异的另一个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事实上,主观原因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客观条件只是为每个人分配了不同大小的画纸,真正去描绘的人却是自己。个人的价值观,消费观以及性别,行为习惯、爱好的差异都将省委直接影响生活费用的支出。是节约还是浪费,是朴素还是奢华,是简单还是丰富,不同的消费理念将会导致不同的生活开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的支出方向是有相当大的差异了,除了吃饭之外,每个人支配自己生活费用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女生的生活费用在除了吃饭以外,多半花在购买衣服和零食方面,而男生在这两个方面的消费却会稍微少一些。此外,从结果上仍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兼职,或者通过获取奖学金等多种方式
增加了自己的生活费用。除了以上所述的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观原因来自父母。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水平是非常可观的,基本大部分人都保持在500元以上,有过半的人保持在800元以上,可是说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高的。现阶段独生子女占多数,都是从小被父母呵护着长大的,父母对子女的这种关爱和呵护导致往往会在生活费用问题上尽可能的多给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调查结果显示的生活费会偏高的另一个主观原因了。
(3)附加原因。当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碰撞,即当客观的条件和主观的条件无法协调时,就会产生一些附加的原因。简而言之便是超支。由于个人的一些不合理的消费导致需要的生活费用大于实际的生活费用,这时便出现了超支。超支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一些按年支付生活费用的家庭,由于支配计划的不合理或者自身的一些不合理开销,导致了超支的出现。故从节俭的消费生活理念来讲,按月支付能较为有效的避免超支的出现。
结论及其建议:在这个资源短缺,一切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节约型的生活消费理念是顺应时代特征的产物,应该被大力推广提倡的理念。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宰者和生力军,必须注意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树立节约的生活消费理念。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略偏奢侈安逸,并未能很好的诠释“节约”二字。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为了倡导大学生们树立合理的节约型消费理
念,必须倡导大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进行节约型消费理念的培养:(1)生活费用按月供给,有助于计划和合理支配。(2)培养存钱储蓄的习惯
(3)拟定生活目标和生活信念,原离骄奢淫逸
(4)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食其力赚取一些生活费用,减轻家里负担。
(5)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不随意购买不实用的物品。(6)适当控制在外社交聚餐的频率
3.调查回顾 缺点:
1.在问卷的发放与统计上,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提倡低碳环保节约的理念,同时也便于统计保存,本次问卷发放主要采用网络方式进行发放。虽然这种方式的确节约了不少时间和资源,但是却局限了调查的范围,接受我们问卷调查的人大部分是我们熟识的人,而且问卷的发放数量也较为有限,发至邮箱部分的问卷回收率很低,导致最后有效的问卷较少,从而影响力统计结果的一定客观性。下次将会考虑将做好的问卷挂在专门的网站上让更多的人能接受调查,也增强最后统计数据结果的客观性。
2.在人员的安排上,部分工作份量安排上不是很均衡合理。3.问卷的创新性和针对性不是很强,问题缺乏一定新意,答案不完备,缺乏一定针对性和整体性。题型的设置和安排均有一定的漏洞。
优点:
1.小组成员积极合作,认真投入,每人都尽己所能的完成安排的工作。2.调查结果统计严格按照调查方向,精挑细选,确保了所有有效问卷的高质性。
3.调查的准备充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较为完备。4.本次调查的结果基本与事实相符,完成了此次调查的意义。
四、对策及意见
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少数学生消费注重张扬个性
大学生储蓄观念淡薄,没有“财商”概念。因此开展一些讲座或者交流很有必要,来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财商观念,优化经营自己的生活。大学生应该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不应该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一个干净整洁的着装和充实智慧的头脑才能真正书写大学生应该拥有的青春活力,而不应该把重心放在消费娱乐上。在聚餐娱乐恋爱方面,应该理性的把握适度消费原则。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大,出现了两极分化。这也体现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贫富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下,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迈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
生应该适当的参加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同时获得宝贵的社会体验,让大学生在花费自己辛苦挣的钱的过程中,体会生活的艰辛,养成节约不铺张不浪费的消费习惯,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合理消费。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心理论文
在消费领域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和巨大的潜力,构成了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群体力量。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及特点将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其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就更显得重要了。
一、大学生消费特点
在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消费上也更加显现着的选择的自主权。而这种自主权的扩大,无形之中,形成了大学生独有的消费特点。
第一,在大学生消费中,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并存。根据我的实际观察发现,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是品牌,最后是质量。原因在于,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真正靠打工挣生活费的学生人数并不多。所以,我们在花钱时通常是十分谨慎的。当然,在众多的大学生队伍里,也有家庭条件较好,能够为其不成熟消费买单的大学生,但这一部分的大学生仅仅是一少部分人,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同学的情况。
第二,在大学生消费中,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的攀比消费的现象仍然突出。随便走进某个大学生的宿舍,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多名牌商品。尤其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学校园内,穿着名牌运动服,运动鞋的男生,用兰蔻美、宝莲、ck等名牌化妆品的女生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品牌的调查,就基本反应出这一地区市场上各品牌的销售情况。以青年人为主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也成为各大品牌越来越看中、追逐的主要销售对象!
第三,信用卡带来的超前消费与冲动消费。信用卡以其特有的快捷、方便、安全等特点,迅速在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人群中广泛流行起来,信用卡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90后”,尤其是大学生的超前消费和冲动消费的不良习惯。信用卡所提出的“透支未来钱”的时尚消费方式,这种新奇的消费观,对大学生们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是,作为没有无固定工作、没有收入、没有无稳定还款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信用卡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理财观念,培养个人信用的养成,但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大学生的冲动消费。
第五,由于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角色,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 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又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长;另一方面,现今,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均采取默许的态度,甚至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恋爱。但是,大学生们在恋爱过程中的消费通常多是缺乏理智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每个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笔消费在大学生每月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的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心理发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包括消费者观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决策购买方式、使用商品形成心理 感受和心理体验、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反馈等等心理行为。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该决策过程除消费者本人外,旁人无从知晓,故又常被称为消费者“黑箱”。虽然消费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观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通过运用消费心理,就可以对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
(一)对非理性消费、盲目消费的消费心理分析
1、对于非理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可以说是因为个性而引起的一种消费自主心理。大学期间,每位大学生在伴随自我意识的不断加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也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开始对家庭的消费有了发言权;开始要求自我消费的自我选择权,不再是全都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所购买的服装表现出不喜爱 甚至反感的情绪。同时也开始要求自己作主进行消费的支配。作为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网更宽,外出、聚会、出游等活动也越来 越多。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相对足量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并能够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实现。
(二)追求时尚名牌的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分析
1、在面对名牌商品时,不光是受群体消费心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努力,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 建立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体系,使 得最终能够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炫耀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虚构的心理,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评价的自我虚构。表现在消 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逐流行、追逐名牌。
2、而攀比心理可以说是由于人的好胜心而引起的。大学生青年的争强好胜心理反映到消费上,就成为了追逐潮流、相互攀比。因此在校园 里,突显出了“人有我就有”的从众心理和求新求奇的求异心理。一个方面,他们消费常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别人有的我 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然,攀比心理隐含着一种竞争意 识,只不过这种竞争是一种错位的竞争。另一个方面,他们自卑。常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就产生自卑心理,这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四)对于超前消费和恋爱消费的消费心理分析
1.包括在恋爱过程中的表现欲,物质性,也反映出来了大学生的将“虚荣作怪充当慷慨”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恋爱就是花钱的“潜规则”,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得到印证。爱情既是浪漫的,也是现实的,爱情是必须有物质支撑的。作为无经济来源的完全消费者,这种恋爱消费方式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大学校园里“摆摊设点”,抢占、争夺大学生这又一“领地”。他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方式,并且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但是,透支信用卡若不能及时还款,不但会造成其自身信用度的损失,对其大学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校园信用卡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是否能真正使用好信用卡,就要看持卡人的自身素质。
四、结论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未来消费时尚和方向的领导者,尤其在中高档商品的消费上,大学生是将来的主力,而且他们的消费方式对整个市场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把 握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也是抢占未来中高端用户的心理市场,这对将来企业市场的开拓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大学生消费也会为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起到“指示灯”的 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篇: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报告论文
题目:华东师大本科生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开题
1、题目的目的、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发的体育热潮退去,2010年广州亚运会拉开帷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显示了巨大的体育市场所蕴藏的无法估量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快速的扩大,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消费群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增多,大学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作为高文化素养和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种社会的进步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充分享受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如今,我国大学生群体在客观上已经满足了体育消费的三个条件:一是具备健康投资的消费理念;二是有一定的实际支付能力;三是有比较充裕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的实体组织提供市场决策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国外对体育消费的研究多集中于体育消费心理和体育消费行为等方面。其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动机研究,近年来对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项目中男女或不同种族体育动机的对比。国外消费动机方面消遣娱乐因素排在首位,而经济因素对体育消费影响最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已达到很高水平,人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的30%-40%,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消费每年300-500美元。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比较少,通过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研究。
国内:
在我国,伴随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消费活动,已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众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有所关注。随着国外体育社会学思想观念的大量引进,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体育消费,如邵淑月等的《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欧阳柳青等学者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指标体系、概念体
系、影响因素、现状及发展对策和体育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得到的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查性研究,大部分是各大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学生自制调查问卷,为了解在校学生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的研究。另一类是理论研究。有些研究消费行为学或心理学的理论专家,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或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分析和预测。
3、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采用现场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数理统计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进行归纳统计,进行比较.4、分析基本思路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本校本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和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以及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5、分析主要内容
1、本校本科生体育消费现状;
2、分析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
3、促进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的策略
6、预期结果
以一定的实地调查材料和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做出初步的论证与综合,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并为有关社会实体组织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经济的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渐向小康型过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物质条件,改善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的社会人际交往动机明显高于女生.由于男性、女性的生理、心理的特征不同,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及行为上也有很大差异.反映了男生把体育爱消费作为加强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选择以韵律感、美感较强的锻炼形式为审美追求动机要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想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端庄、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有关;精神娱乐,强身健体这两种最直接的功能,也是相当一部分男女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2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2.1大学生体育消费基本特征
调查显示本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以“运动服装、鞋、袜、体育器材”实物消费为最多,由于这些消费资料有运动和日常生活双重功效,加之,其新颖的款式,流畅的线条,超强的现代感和个性感,所以倍受大学生消费者青睐.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是保健和健身场所及彩票等支出。问卷知:对月均总消费支出分别为50元以下,50元一100元,100-200元 200-300元 300元以上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作了调查,通过计算得:月均总消费为500元以下学生的实物消费均为165元,非实物消费为85元;月均总消费为500元一700元之间的学生的实物消费均为245.62元,非实物消费为98.72元;月均总消费为700元以上的学生的实物消费均为 275.72元,非实物消费为132.27元.这说明随着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提高,实物消费与非实物消费均提高,呈正相关.月均总消费水平越高,非实物消费水平提高越大.2.2性别与体育消费的比较分析
男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为主,其次观看体育赛事、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等观赏型体育消费支出;女生体育消费以参与型为主,实物消费次之(这也是由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差异造成的).2.3大学生体育消费场所
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是以学校免费场所为主,其次是学校收费场所和公益性场所.社会上的高端场所表示极少参与。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消费主要在校园.2.4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项目
明确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项目,这对将来的场地建设,器械生产,师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男生消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健身。这说明男生喜欢集体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与男生相比,女生体育消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网球,游泳。可以看出:女生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的项目,这些项目参加的人数不多,可以随意控制;又能健身,也体现了女性对优美身姿的偏爱.2.5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市场上质量好的品牌产品,如:品牌服饰、鞋、袜、器材等价格太高;社会上的比赛场地又太贵,大学生在经济上很难承受,很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负担重,已无暇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场地少,条件差也无法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树立,消费的独立性较差,“乐意花钱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很小,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低.作为大学生群体这种状况,学校应该增加和促进他们的非市场消费,深化教育改革,树立体育消费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激发潜在的体育消费能力.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最多的是:男生为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网球,游泳。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加强场地建设,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体育知识的教育水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与他们获取的运动生理、生化、保健、恢复等知识密切相关.学校应该重视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的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播.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会坚持较为稳定的消费倾向,因此,对大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会增加他们未来的体育消费.
第五篇: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报告论文
题目:华东师大本科生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开题
1、题目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快速的扩大,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消费群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增多,大学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体。作为高文化素养和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种社会的进步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充分享受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运动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国外对体育消费的研究多集中于体育消费心理和体育消费行为等方面。其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动机研究,近年来对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项目中男女或不同种族体育动机的对比。国外消费动机方面消遣娱乐因素排在首位,而经济因素对体育消费影响最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已达到很高水平,人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的30%-40%,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消费每年300-500美元。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比较少,通过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研究。
国内:
在我国,伴随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消费活动,已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众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有所关注。随着国外体育社会学思想观念的大量引进,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体育消费,如邵淑月等的《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欧阳柳青等学者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指标体系、概念体系、影响因素、现状及发展对策和体育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得到的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查性研究,大部分是
各大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学生自制调查问卷,为了解在校学生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的研究。另一类是理论研究。有些研究消费行为学或心理学的理论专家,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或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分析和预测。
3、调查对象
以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等赣州各大高校为调查对象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网络资源收集、鉴别、整理有关高校体育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分析奠定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采用现场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分析基本思路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本校本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和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以及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5、分析主要内容
1、赣州高校生体育消费现状
2、分析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
3、促进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的策略
6、预期结果
以一定的实地调查材料和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做出初步的论证与综合,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并为有关社会实体组织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
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二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三给商家的一些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2001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来源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