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在我国古代瓷器上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
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下面重点介绍20种我国古代传统瓷器纹饰及其喻意。
1、二龙戏珠
为二条云龙一火球;龙据说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广 雅》载“有鳞曰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蜻龙,末升天曰蟠龙。”在传说中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如果图案为多条龙戏珠,称为“群龙戏珠”。如果图案为二条云龙盘旋中间有一寿字,则称为 “云龙捧寿”。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颂的意思。
2、龙凤呈祥
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那里有龙出现,那里就有凤来仪,那里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龙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祥兽瑞鸟,为一种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此外也有称之为“龙祥凤瑞”。
3、龟鹤齐龄
为一龟一鹤;传说中的龟是四灵之一,为甲虫之长。是长寿的象征,可兆吉凶。故古时以龟甲刻文。《尔雅·释虫》中记载 “十龟:一神龟、二灵龟、三摄龟、四宝龟、五文龟、六篮龟、七山龟、八译龟、九水龟、十火龟。”日本人对龟有特殊感情,常有以龟字为名者,而取其长寿之意。
传说中的鹤是一种仙禽,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而龟鹤齐龄则寓有同享高寿之意。
4、松鹤延年
为仙鹤、松树;松在古代人们心目中认为是百木之长,在古籍中亦有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外,也常常作为有志有节的代表和象征。松鹤延年则寓延年益寿或为志节清高之意。亦有称“松鹤同春”。
5、岁寒三友
为松、竹、梅或竹、梅、石 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人们常以竹之节寓气节之节。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为有气节之人物。梅,不惧风雪严寒,明代杨维真曾有诗赞梅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览天下青”。梅花之品格为历代人们所称颂。松、竹、梅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而颂扬品德、志节高尚之意。
宋代名家苏东坡为清高之士,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其爱竹成癖。苏东坡亦曾题诗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
6、寿比南山
为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诗经》中有“如南山之寿。”在以前常见的对联中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或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寓以福长寿永之意。也有称为“寿山福海”。
7、三星高照
为三个老神仙;“三星”传说是福星、禄星、寿星。或称福、禄、寿三 星。传说“三星"是管人间祸福的,福星管祸福,禄星管富贵、寿星管生死。“三星高照”象征着幸福、富有和长寿。
8、年年有余
为两条鲸鱼;以“蛤”“年”“余”“鱼”同音,而表示一种对年年都有结余的富裕生活的向往。两条鲸鱼首尾相连者,称为“连年(蛤)有余(鱼)”。一妇人提鱼者称“富富(妇)有余(鱼)”。一童子击磐、一童子持鱼,称为吉(击)庆(磐)有余(鱼)。
9、马上封候
为一马上一蜂一猴;“候”为古时高官。以马上封(蜂)候(猴)的寓意来表达一种立即就要升腾的愿望。图案为一大猴背一小猴者,称辈辈(背)封猴(候)。图案为一枫树一印、一猴者或为一蜂一猴抱印者,称封候挂印、封候抱印。
10、太师少师
为一大狮子一小狮子;古代宫名中有太师,以“狮”“师”同音,而借音借意以狮为师,而寓以“太师(大)少师(小)”,而意思为教子成龙,辈辈高官的一种愿望。亦有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为“教子成龙”。
1l、八宝联春
为八件宝器;八宝分两类,一类是佛家八宝,一类是仙家八宝。佛家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共八件宝器。而一般则俗称为“轮、螺、伞、盖、花、缸、鱼、肠”,简称“八宝”。
仙家八宝即八仙之护身法宝。为渔鼓、宝剑、花篮、放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共八件宝器。也称为“八宝”。
12、八仙过海<
为八仙人各持宝器;下面有大海波涛。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人有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铁拐李、汉中离、何仙姑、蓝采和。传说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自用法宝护身为舟,竟相过海,以示神通。
13、天女散花
为一仙女提篮作散花状;佛经故事中说,天女将花撒于菩萨的身上,用以检验佛门弟子们的行道好坏。
14、长命百岁
为一雄鸡长鸣状及旁有禾穗若干;古时的小孩常于脖子上挂一锁片,上面写长命百 岁。是小孩健康长命免于灾病的一种护身符。用雄鸡长鸣(长命)以及无数禾穗(百岁)来表示“长命百岁”的希望。
15、麒麟送子
为麒麟背上骑一娃娃;麒麟为毛虫之长,为四灵之一。《玉篇》说之为“仁兽也”麒麟是祥瑞的象征,是吉祥如意的征兆。以麒麟背上有一娃娃,来表达那时人们心中盼望得子的愿望。
16、五蝠捧寿
为五只蝙蝠中间有一寿桃或一团;寿字五蝠即五福,古时人们认为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日考终命。”寄希望于有福长寿。
17、平安如意
为一瓶、鹊辑、如意;以瓶寓“平”音,以鹊鸦寓“安”意,再加上一个如意,而称为平安如意。为一种祈祷和平的愿望。
18、教子成名
为一雄鸡引颈高鸣,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小鸡(子)鸣(名),而寓以“教子成名”之意。
此外还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龙”、“望子成龙”、“一品当朝”等。
19、玉堂富贵
为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壮丹花(富贵)寓意为“王 堂富贵”。若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者称“五世(柿)同堂(棠)”等。
20、英雄斗智
为一鹰一熊作争斗状;鹰《本草》载“虎鹰翼展支余,能博虎”。熊,《诗经、小 雅》载“维熊维罢,男子之样。”是力量的象征。以鹰英同音,熊雄同意,而鹰熊寓英雄。二猛禽凶兽相斗,二勇相争智者胜,以此来比喻英雄之大智大勇。
总的来看,我国陶瓷发展到明、清两代,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到以多种彩瓷,特别是以青花资器为主流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在青花瓷器或彩瓷的器物上,均可见到绘有一幅幅完美的山水、人物、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花纹装饰图案。取材生动,画法气势磅睛,不受构滞,自由奔放,泼辣清新,简练朴素,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使人观之精神陡健。这是我国陶瓷史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第二篇:古代玉器常见纹饰
古代玉器常见纹饰大全
1、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各种谷纹
汉代谷纹环
战国排列整齐、清晰的谷纹谷纹璧
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西汉 龙凤乳钉纹玉璧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
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双线云纹
云 纹
T型云纹
云纹
双头云纹
勾连云纹 剔地 春秋
西周 阴刻线 云纹、云雷纹
双阴线、菱形纹、皿纹、云龙纹 商代 龙鸟佩
人字纹雷纹皿纹云纹龙鸟佩 商代
4、蒲纹: 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汉代 蒲纹 璜
蒲纹 谷纹 璧 汉代
5、蟠螭纹:象四脚蛇或壁虎的爬虫。梯形头、无角、四支脚、圆形长卷尾。
三蟠螭纹 系璧浮雕
双螭剑格 明代 浮雕双螭纹
双螭纹 玉璧 浮雕
6、虺纹: 蛇状纹饰。无角、无腿
虺纹
7、夔龙纹:一足或两足龙形怪兽。圆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龙纹
夔龙纹
8、饕餮纹:一种贪吃的怪兽的头部。
饕餮纹
商代 饕餮纹玉佩
战国期 玉雕饕餮纹玦
9、兽面纹:怪兽的脸。
兽面纹 阴线刻 浅浮雕 西周
神人兽面纹 细如毫发的阴线 良渚文化
兽面
10、剪影状动物纹饰
象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如龙纹虎纹凤纹鹰纹鸟纹象纹 龟纹 鱼纹等。
龙山文化早期的镂雕 鹰纹 环形器
商代 鹰纹 云雷纹 双阴线
春秋晚期 龙纹璧
春秋晚期 龙凤纹佩
11、几何形纹饰
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
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几何纹青玉佩饰
12、人面纹
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图略)。
13、工艺与组合纹饰
宋 透雕 云龙纹 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清 白玉云龙纹盖瓶 浮雕
宋 白玉六龙带板多层立体镂雕、浮雕龙纹龙造型复杂高9.1cm 宽5.3cm 厚1.8cm
春秋 纹饰繁杂 龙纹云雷纹鳞纹兽面纹镂雕方形牌饰
清 镂雕 翡翠龙纹带钩
宋 白玉透雕孔雀衔花佩 工艺精湛 造型新颖 高4.5cm 宽7.2cm 厚0.6cm
白玉精雕饰物 清末 长15.6cm 纹饰多种: 动物、树、写实云、楼阁、勾云纹
镶宝玉器
玉器嵌金工艺
第三篇:五十七种中国古代纹饰寓意
五十七种中国古代纹饰寓意
转载中华古玩网
国古瓷上的花纹图案样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也代表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其构成有儒家的、佛教的和道教的,以及一些世俗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了。作为一个鉴定者对图案的一些寓意都看不明白,说不清楚,也是一大遗憾。因此对瓷器上的图案标记作一简释,对鉴定者来说,亦是有所裨益的。
1.龙凤呈样 图案为一龙一凤。
龙的传说很多,记载的文献也多,但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说:“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祖。”凤凰在刘安《淮南子》一书中开始被称为祥瑞之鸟,雄曰凤,雌曰凰。龙凤都是人们心中的祥兽瑞鸟,哪里出现龙,哪里便有凤来仪,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2.二龙戏珠 图为两条云龙一颗火珠。
《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和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3.鱼龙变化 图案为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或一龙首鲤身;或一鲤鱼翻跃于龙门之上。
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在额头,都是未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
4.鹤寿龟龄、龟鹤同龄 图案皆为一龟一鹤。
《韵会》:“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
5.松鹤延年 图案为鹤和松树。
《字说》:“松百木之长”;《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6.鹤鹿同春 图案为鹤鹿与松树。
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7.岁寒三友 图案为松竹梅或梅竹石。
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癖,他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梅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8.喜上眉梢 图案为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
古人认为鹊灵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
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
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喜蛛。
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之为欢天喜地。两獾相嬉,叫“欢喜图”;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为喜相逢。
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
9.喜报三元 图案为喜鹊
三、桂元三或元宝三。
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式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仕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以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的图案,此外还有三元及第、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
10.相禄寿喜 图案为蝙蝠、鹿、桃和喜字。
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蝠寓以幸福之福;借鹿禄同音;寿桃寓寿意,加之以喜字,用此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的向往。11.五福捧寿 图案为五只蝙蝠一寿字。
《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还有“五福临门”的图案。
12.多福多寿 图案为一枝寿桃数只蝙蝠。13.福寿无边 图案为蝙蝠、寿桃和盘长。
14.神速齐眉 图案为蝙蝠、寿桃、荸莽和梅花。15.福寿双全 图案为蝙蝠
一、寿桃
一、古钱二。
这些图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16.福寿三多 图案为一蝙蝠、一寿桃、一石榴或莲子。
《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为祝颂之辞。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子之意。
17.三多九如 图案为蝙蝠、寿桃、石榴、如意。
《诗·小雅·天保》:“哪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天保》篇中连用九个如字,寓为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图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18.福在眼前 图案为蝙蝠与一枚古钱。
古钱是孔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亦称“眼前是福”。19.福至心灵 图案为蝙蝠、寿桃、灵芝。
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20.寿比南山 图案为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见的对联。这一图案亦称寿山福海。21.三星高照 图案为三位老神仙。
古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贫*,寿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征着幸福、富有和长寿。
图案为一老寿星一只鹿一只飞蝠的,亦称之为福禄寿。22.流云百福 图案为云纹蝙蝠。
云纹形似如意,表示绵延不断。流云百蝠,即百福不断之意。23.平安如意 图案为一瓶、鹌鹑、如意。
以瓶寓平,以鹌鹑寓安,加一如意,而称平安如意。
24.一路平安 图案为鹭鸶、瓶、鹌鹑;另有图案为鹭鸶、太平钱的叫一路太平。
以鹭鸶而寓路,瓶寓平,鹌鹑寓安,祝愿旅途安顺之意。
25.事事如意 图案为柿子、如意。
《尔雅·翼》:“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蠢,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啖,七落叶肥 大可以临书。”事与柿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万事如意。
26.诸事遂心 图案为几个柿子和桃。
几个柿子寓为诸事,桃其形似心,表示诸多事情都称心如意。27.必定如意 图案为毛笔、银锭、如意。
笔必偕音,锭定同音,再加如意,音借意为必定如意。28.岁岁平安 图案为穗、瓶、鹌鹑。
以岁(穗)岁平(瓶)安(鹌)之偕音惜意表示人们祝愿和平的良好愿望。29.年年有余 图案为两条鲇鱼。
鲇与年,鱼与余同音,表示年年有节余,生活富裕。
图案为两条鲇鱼首尾相连者,童子持莲抱鲇鱼者,均称年年有余。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了持鱼者,皆称吉庆有余。一妇人手提鱼者,称之为富贵有余。
30.马上封侯 图案为一马上有一蜂一猴。
以马上封侯(蜂猴)寓比立即升腾的愿望。
图案为一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侯;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蜂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挂印、挂印封侯。
31.太狮少狮 图为一大狮子一小狮子。
太师官名,周代设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太师为三公之最尊者;少师官名,周礼春官之属,即乐师也。以狮与师同音,而寓以太师少师之意,表示辈辈高官的愿望。
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之为教子成龙、望子成龙。32.八宝联春 图案为八件宝器相连。
八宝分为两类:佛家八宝有**、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八件宝器,俗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仙家八宝即八仙护身法宝为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宝器。八件宝器相连接的图案称之为“八宝联春”或“八宝吉祥”。
33.八仙过海 图案为八个仙人皆持宝器,下有大海波涛。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舟,竞相过海,以显神通。34.麻姑献寿 图案为麻姑仙女手捧寿桃。
麻姑,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自言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想:“背大痒时,以爬背,当佳。”又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以绘有麻姑献寿图案之器物为礼品。35.群星祝寿 图案为众多仙人各持礼物。
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姐寿诞之日,各路神仙来祝贺,而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
36.万象升平图案为一象身上有卐字花纹,腰背上负一瓶。卐字在梵文中作“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释迹牟尼胸部所见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制定此字读万。万寿升平,表示人民祝愿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国富民强的升平景象。还有“太平景象”、“景象升平”等图案。
37.平升三级 图案为瓶上插有三戟。
瓶与平同音,戟寓级。平升三级乃表示官运亨通,祝愿连升三级之意。38.天女散花 图案为一仙女提花篮作散花状。
佛经故事《维摩经·观众生品》记载,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身,即皆坠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坠。天女说:“结习未尽,花著身耳”。谓以天女散花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宋之问《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故取其“春满人间”之意。
39.嫦娥奔月 图案为一仙女奔入月宫状。
嫦娥乃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
40.四海升平图案为四个娃娃抬起一瓶。四个小孩(海)抬起(升)一瓶(平),表示四海升平,以此表达人民厌恶战乱,热爱和平之善良愿望。41.福从天降 图案为一娃娃伸手状,上有一飞蝠。
以天空中飞舞的蝙蝠即将落到手中,而寓其意为“福从天降”、“福自天来”、“天赐鸿福”等。此外还有“五福临门”、“引福入堂”“天官赐福”等图案。
42.长命富贵 图案为雄鸡引颈长鸣,牡丹花一技。
雄鸡引颈长鸣(命),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还有长命百岁的图案,雄鸡引颈长鸣旁有禾穗若干。
43.流传百子 图案为开嘴石榴或葡萄。
旧时传说,文王有百子。“榴开百子”表示子多。还有“子孙葫芦”、“百子图”、“麒麟送子”、“莲生贵子”等图案,表示子孙万代、万代长春等愿望。44.教子成名 图案为一雄鸡引颈长鸣旁有五只小鸡。
以雄鸡教小鸡(子)鸣(名)叫,寓以“教子成名”。还有“五子登科”、“一品当朝”等图案,表示殷切期望子孙取得成功的业绩。45.官上加官 图案为雄鸡和鸡冠花。
46.玉堂富贵 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47.五世同堂 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
以上图案都以谐音题名,同音寓意,表示古人的升官、富贵、五代团聚的美好愿望。
48.渔翁得利 图案为鹬蚌相争状,旁立渔翁。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49.英雄斗智 图案为一鹰一熊作争斗状。
《本草》:“虎鹰翼广丈余,能搏虎。”《诗·小雅》:“维熊维罴,男子之样。”鹰与英、熊与雄同音。猛禽凶兽相斗,二勇相争,智者胜。还有一松树上落一鹰,地上有一熊,作相互怒视欲斗之状的图案,以此比喻英雄大智大勇。
50.珠联璧合 图案为珠点连续有白头花蓝点。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联珠。”后借以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
51.八骏图 图案为八匹马姿态各异。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名称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史记·赵世家》:“造反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骡、绿耳,献之缪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其他传说钧由此而派生。
52.博古图 图案为鼎彝钟磬、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各种器物造型,种类繁多。有各式各样的博古图,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53.天马图 图案为一飞马、马生两翼。
天马一词,最初见于《楚辞·离骚》、《史记·大宛列传》和《淮南子》等书中。张骞使西域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后得大宛汗血马,比乌孙马强壮,改乌孙马名为西极,大宛马叫天马。史书记载,汉武帝“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歌。”元狩三年(公元前119年)后,天马发展成“龙之友”、“龙之媒”的地位。神话故事似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使人想向出“马生两翼”,慢慢被称为龙马。《西游记》中有白龙马,便是一例。天马似马又生翼,空中行走又似龙,这种动物图案在古时瓷器、地毯上常见。
54.麒麟图 图案为一兽,头长一角,狮面,牛身,尾带鳞片,脚下生火,其状如鹿。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称之为“仁兽”,多作吉祥的象征。“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效橄。”“橄”同“薮”即沼泽。汉代砖上的麒麟图案与马和鹿的样子相似,汉以后,逐渐完善了麒麟的形象。由于麒鳞是瑞兽,常借喻为杰出之人,麒麟送子、麟吐玉书等图案等皆有杰出人士之降生的寓意。55.四艺图 图案为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玩,用以增进学识,提高雅兴。图案中的四艺,其造型设计,古朴、优雅,富有韵律感。56.踏雪寻梅 图案为风雪中一老人头戴浩然中,骑驴过桥,手持梅花。
踏雪寻梅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故事,编写而成的图案。孟浩然(689~约740年),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年好学,酷爱梅花,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还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一首诗。有人传出,孟
浩然游长安,王维私邀入内署,适唐玄宗李隆基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告,玄宗大喜,诏浩然出,诵所为诗,玄宗发现无求仕之心,即入还。其实从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诗中只见“当路谁相假”之句,那有皇帝发现他不愿为官,放他归去之事。孟浩然头戴浩然中,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已成为我国古代诗人的佳话。这一图案在古时瓷器、地毯上常有出现。
57.伯牙摔琴 图案为一人举琴面对一墓,旁立一老人。
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位俞伯牙善弹琴,一日乘舟游至汉阳江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弦断之。疑有人听琴,命左右搜之,遇一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相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来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故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之说。古时瓷器、地毯均有此图案。
第四篇: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的历史“佛缘”
大瓷网(daciwang)讯: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原形,尤其是浩如烟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宗教“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文字几乎都源于祭祀、宗教活动一样,景德镇瓷器纹饰的历史也在祭祀、宗教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它们作为一种维持封建统治理想的手段而反映在瓷器上,每个时期的流行纹饰都充分体现出“宗教”思想的主题,并伴随着日常用品一起融入到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中。
佛教产生于印度奴隶社会,却大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国佛教自东汉至元期间与传统文化长期对立融合蜕变为“中国佛家”。它成为不少亚洲国家“佛教”的策源地,其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堪称空前绝后。中国的本土文化,诸如儒家理论、鬼神思想、帝王政治、民风民俗、文学艺术„„都在中国佛家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佛教“大慈大悲,成佛度世”的思想,借助于儒家“仁者爱人,内圣外王”精神的荫护而逐步深入人心,最终构成了一个“治世以儒,修心以佛,养身以道”三教合一的格局。
众所周知,浙江龙泉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所建金沙塔塔基出土三件青花碗的残片,无论其是否为当时所造,经上海硅酸研究所检测它们均是以国产钴料製作,这可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佛教徒供奉的青花器。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延六年(1319年)“青花”牡丹纹塔盖瓷瓶,现经测试其为铁料绘画。该器是依墓主崇尚的佛教思想而订烧的明器,墓主曾停葬一年零七个月,其停葬时间超乎寻常,是否因瓷瓶当时很难烧出令人满意的蓝色而改用铁料?
果真如此的话,景德镇青花瓷的诞生应在1320年之后。同馆另一件佛教徒舒氏生前所用的双耳连座三足炉,其下限为至正八年(1348年),青花发色已明显成熟。杭州出土至元丙子(1336年)三件青花观音菩萨像、江西波阳出土的一对青花云龙莲池带座梅瓶、安徽青阳出土的青花玉兔纹带座净瓶均为佛教供器。除达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元青花泰定四年(1327年)款外,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景德镇青花瓷“元统三年”(1335年)款也是佛教供碗。
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以上众多迹象表明,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与佛教有着密切关,而它们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历史意蕴,以及均为国产钴料(尚待确定)绘画绝非偶然:钴料为铜铁的伴生矿源,元代以前中国瓷器便使用以铁、铜元素绘画,其间偶然获得钴料的提炼方法,并早在唐代河南巩义窑的唐青花上彩绘。著名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是佛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唐代画家尉迟乙僧将中原与西域画风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把西域彩色晕染与中国线条造型相结合的典范;从隋唐开始,莫高窟佛像壁画中的人物上多以深蓝色染发鬓;藏传佛教的缂丝画亦多以“蓝色”铺地;中国画颜料中的蓝色和瓷器上使用的“回青美者”均习惯称之为“佛头青”。
现代科学证实蓝色竟可以使盲人降低体温,自然也可以使正常人冷静下来思考人生,尤其在“出世”佛教徒心中“青”似乎已成为抽象了的佛,青花瓷很可能便是自东汉以来崇尚青瓷(青瓷是陶器发展为瓷器的必由之路)的佛教徒把“青色”(绿)升华为蓝色的产物。
原文标题: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的历史“佛缘”
原文地址:http://
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第五篇: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刘世发 110834003 【摘要】: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霍布逊(R.I.hobson)通过研究发现了元代青花瓷器的存在之后,元代青花瓷器便绽放出摧残的艺术光芒,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元代青花瓷的高潮,其价值和地位逐渐被世人所认知,对其的研究也逐渐的成熟。元代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她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质和艺术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进行研究,力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元青花瓷器 植物纹 时代特征 艺术风格 分类 引 言:
元代(1271~1368)虽立国不足百年,但是它是中国经过长期分裂后,又一次出现的大一统局面,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落后的游牧文化和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之间发生碰撞,文化上交流加强,民族间相互融合,使得元代瓷器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元代瓷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论是瓷器的创新还是生产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明清两代瓷器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青花瓷是元代的一个创新品种,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是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倍受世人的关注。
植物纹是元代青花瓷器纹饰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对其的研究是元代青花纹饰研究里极为重要的一环。相信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有利于摸清元代青花植物纹饰的多个类别,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元代青花植物纹饰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元代青花纹饰的系统研究工作。
一: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元代是个统一的朝代,民族上相互融合,文化上交流加强。因此元代青花瓷器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元青
花瓷器主要分为大型器物和小型器物。元青花大型器物的纹饰一般繁复饱满,构图严谨,层次较多,特别如保定出土的一批菱形器及传世的青花大盘、大罐、梅瓶等,更显得图案纹饰密布全器,这与明代洪武以后的图案具有明显的区别;还有一部分外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小件器,其图案花纹往往以简笔花草为主,比较简略疏朗,但是却主题鲜明。同样,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也主要呈现出这种两种不同的风格。一般典型的元青花纹饰分为较多层次。在器身上以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相结合,构成整体,一种是一组主题纹饰与多组辅助纹饰相结合;另一种是多组主题纹饰与多组辅助纹饰相结合。不同器型有不同层次的纹饰分部。如盘多见有三层纹饰、瓶多见4或5层。层次最多的是至正十一年(1351)铭大瓶,达到了8层。自上而下的顺序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纹。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匠心独运。元代的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多使用进口的钴蓝料来描绘,这种青料蓝色,比较深沉,在浓处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黑疵斑点,并且还经常会产生晕散效果,再加上元代瓷器上的绘画都比较注重现实与写意相结合,所绘纹饰精美大气,多数植物纹的风格比较粗犷、大气,颇似蒙古人的性格。
元青花植物纹注重纹饰的构画与现实植物外形相结合,增加其现实感,以达到归回自然的目的;注重把瓷器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的其他装饰技法相结合,如与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等相结合,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纹大罐、“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纹梅瓶等器物上的纹饰主要是根据元曲戏剧的插图来刻画的;由于元代的瓷器出口较多,青花瓷器多出口至东南亚地区和中东伊斯兰等地,因此,瓷器的制作除了运用传统的艺术风格外,还考虑到了所出口地区的艺术风格,因此借鉴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装饰绘画风格,相互间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风格,如收藏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的元青花花卉纹大盘,整个盘饰有3层纹饰,分部盘口,盘璧,盘心。盘口为缠枝扁菊纹,盘璧同样是一圈缠枝扁菊纹,盘心外层绘有朵状扁菊纹,内层是由6个如意云头纹结合而成的纹样。此盘最大的特点是纹饰密布,花纹繁多,特别是绘画技法高超,采用双钩留白技法来诠释。此类风格的元青花较多,并且多饰以植物纹样,特色鲜明,令人叹为观止。
另有一直植物纹极为特殊,采用镂空的装饰手法。如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开光花卉纹狮鈕罐。罐的腹部有四个花形开光,开光内为青花釉里红草叶纹,采用镂空的装饰手法,纹饰有种浅浮雕的效果,比较特殊。
二: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丰富多样,题材广泛,从其表现形式上来看,可将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分为三个大类,即主题植物纹饰,辅助植物纹饰以及植物与非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纹饰。下面将对其进行分别的论述。1.主题植物纹饰
主题纹饰主要是指画在罐腹、瓶腹、盘心、碗壁等突出位置,很好的表现出了主题并且在器物的整体纹饰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纹饰。主题植物纹饰主要是指用植物来表现主题纹饰的纹饰。这类纹饰在元青花瓷绘上比较常见。有各类缠枝花卉纹或者是折枝花卉纹(以菊花、牡丹等为主)、束莲纹、松竹纹、松竹梅纹(岁寒三友纹)、梅月纹、芭蕉竹石花果纹、芭蕉瓜竹花果纹、菊纹、牡丹纹、梅纹、蕉叶纹、灵芝纹、荷莲纹等。2.辅助植物纹饰
辅助纹饰主要是指画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在器身上主要用来间隔主题纹饰的纹饰。如将瓶的颈部、上腹、中腹、下腹、胫部等分段隔开。其作用一是衬托主题纹饰,二是使画面有一个良好和缓的过度,三是使整器的图案更加完整,更加充实。辅助纹饰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主要是指用植物来映衬主题纹饰的纹饰。绝大多数辅助纹饰的题材都是取自植物。应用得比较多的辅助植物纹饰主要有:缠枝花卉(牡丹、菊、莲等)、仰覆莲瓣纹、蕉叶纹、卷草纹、花叶纹、竹叶纹等。3.植物与非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纹饰
这类纹饰比较特殊,一般是当作主题纹饰分布于罐腹、瓶腹、盘心、碗壁等突出位置。由于这类纹饰中不仅包含了植物纹饰,还包括了其他非植物纹饰,因此,将其分为一个特殊的类别。这个类别一般与人物故事、奇兽珍禽等相结合。题材丰富,构图严谨,别出心裁。常见的题材主要有:鸳鸯荷花纹、凤穿花纹、鱼藻纹、芦雁
穿花纹、昭君出塞图纹、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纹、桃园结义图纹、三顾茅庐图纹、百花亭纹、鬼谷子下山图纹、蒙恬将军图纹、周亚夫细柳营图纹、文姬归汉图纹、敬德救主图纹、陶渊明爱菊图纹等。其中的人物故事图纹几乎全部都出现在瓶和罐上。
三:论述各类元代青花植物瓷器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囊括的种类丰富多样,题材很广泛。有花卉类纹饰、蔬果类纹饰、禾本科类植物纹饰、人物故事图纹饰、动物图纹饰等。
花卉类纹饰最为常见,主要有牡丹纹、菊纹、莲纹、蕉叶纹、栀子花纹、卷草纹等 1,花卉类纹饰。
牡丹纹是元代青花瓷的最常见植物纹饰之一,多以折枝牡丹纹、缠枝牡丹纹来表现。既可作为主题纹饰表现,又可作为辅助纹饰表现。另外还有以整枝牡丹来作为主题纹饰来表现的。在瓷器上绘制牡丹普遍而丰富,因为它有着富贵、喜庆等祥瑞的寓意。元代的牡丹纹层次繁密,却疏朗有致。一般从两个角度出发来绘制牡丹花,分别产生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一个是从侧面绘制(图二),另一个是从正面绘制(图一)。侧面绘制的牡丹花花苞朝上,花苞被七瓣花瓣所托,灵动而活泼;正面绘制的牡丹花花朵攒聚在一起,包围着花蕊,却没有全部盖住,若隐若现,花开烂漫,气息浓烈。花瓣的构画也别具特点,花瓣的外部部分留白,极具视觉效果。缠枝牡丹花纹的叶子一种似葫芦形态,比较肥硕,因而被称为“葫芦叶”,整体细狭而长;一种像五指并拢的手掌一样,叶脉隐现,尽显粗犷豪放之风;还有一种呈卷辫状,叶子长而细,旋转着
伸长,叶尖颇具凌厉之气。这几种叶子也分别的被应用与其他的缠枝花卉纹中,非常流行。
取自《紫禁城2008.2》之《元代青花瓷器的辨识要点》 第124页 中国人向来有种菊、爱菊的传统,文人画家尤甚。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怀,可见菊花自古便是文人逸士所喜爱的植物。元代的菊纹不多,画法比较简洁,粗率。多见于盘或者是高足杯等器物上。可分别用作主题纹饰或者是辅助纹饰,小部分出现在复合纹饰中。元代菊花一般为2至3层,花蕊用一个网状圆圈或者是一个同心圆来表示,外部接以留白花瓣,围绕成圈,从而构成了花的整体,菊花略微闲得有
些扁圆,因此也被称为“扁菊纹”,在明朝洪武时期也非常流行。叶子多为分为3片,看似任意而为,却排布井然有序。菊花纹虽然多绘制在小型的器物之上,但是却给人一种傲然大气的感觉。莲花,又称为荷花、藕花、芙蕖、水芙蓉等,是青花瓷器上的典型植物纹样。宋代周敦颐将莲花比喻为“花之君子“,是”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圣洁之花,同时,它也被佛家奉为佛门圣花,佛眼为莲眼,而且佛教中还有妙法莲华经。元代青花瓷器上开始绘制莲纹,有的作为主题纹饰,有的用作辅助纹饰。莲花纹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折枝莲纹、一束莲纹(图四)、缠枝莲纹等。还有一部分在复合纹饰中作陪衬,如鸳鸯荷花纹、鱼藻纹等。大多数青花盘的外壁及瓶、罐肩部装饰有缠枝莲花纹,盘外壁莲花为六朵者较多见。莲纹的描绘很有特点,基本上都是勾勒填色小部分留白,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技法多样,有写实、有写意、有白描。仰覆莲花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辅助纹饰,也被认为是变异莲瓣纹。大多数元青花大罐、玉壶春瓶或者是梅瓶等大件器物上的肩部胫部都装饰有这种纹饰,肩部的多为覆莲纹,胫部的多为仰莲纹。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时间很长,往上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往下一直到清代。在元代的青花瓷器上,仰覆莲纹各瓣之间不共用一条边线,相互间隔开,这与洪武时期以及以后的仰覆莲纹大相径庭。不仅如此,边线的绘制多采用粗线和细线的结合,两线之间
留白,也有部分是只用粗线条描绘的。莲瓣肩部方折,内部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图五)、花卉(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或留白、或粗线描画,造型各异,别具一格。
蕉叶纹常作边饰或纹饰间的装饰带,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瓷器上蕉叶纹始见于宋代,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蕉叶纹多用于瓶、执壶等器物的颈部或者是胫部。其排列形式与元代莲瓣纹相同,每片叶自成单元,两片蕉叶之间留有较宽的间隙,但也有少数为两片叶子之间夹着一片叶子的双层蕉叶。第二层蕉叶往往只画出主叶脉而省略侧叶脉。元代的蕉叶纹的主叶脉是一条较粗的实线,两边的侧叶脉用细密的平行斜线表示。叶片的边缘富于变化,有的是用平滑的弧线画出,轮廓线比较细,没有波折起伏;有的为波状,有较大的曲折的波线画出,轮廓线较粗。
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构图机理似缠枝纹,以植物枝茎作连续波卷状变形,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以切圆线为基干变化出有规则的草叶或茎蔓,形成枝蔓缠卷的装饰花纹带,多经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元青花上的卷草纹也非常流行,它是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应用度较广。卷曲度高,比较紧凑,卷草呈对称状态。
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五瓣形小花小叶状缠枝花多用作边饰。有关专家论证此花别名蘑卜花,传说为佛喜爱的花。2,蔬果类纹饰。
葡萄纹是蔬果类纹饰的代表,元青花大盘上多绘以葡萄与其他瓜果一起组成的丰收画面,葡萄的画法很有特点,与莲花的如出一辙,葡萄部分部分留白,整体感觉比较疏朗通透。葡萄排列错落,略显紧凑,颗粒饱满,累累的果实让人产生一种丰收的喜悦。3,禾本科植物纹饰。
禾本科植物纹常见的有松竹梅纹,松纹,月梅纹等,常见于主题植物纹饰或者是复合纹饰中。松竹梅纹多见于梅瓶或者是玉壶春瓶的腹部。其中,以梅和松树为主,竹子分布于底部,竹叶的画法很简练,寥寥数笔,就把竹的形态表现出来了,叶片比较肥大,颇有写意的味道;梅花多为5瓣组成,还见单独2瓣或3瓣组成的,梅花的描绘是先用细线勾勒出花形,然后再进行填涂,梅枝非常粗壮,如同松干一般;松树沧桑古朴,树干粗壮婉转有树瘤分部,松针呈扇形,非常传神逼真。
松纹还多用于人物故事图纹瓷器上,几乎大多数的人物故事图纹中都可以见到松树的踪影,如“鬼谷子下山图”、“昭君出塞”等。在这里面,苍松参天、枝干粗壮,松针密布,松干显得成熟老到,线条灵活自如,采用鱼鳞皴法处理树干,质感和阴暗面都很到位,松针攒聚在一起,由二三十根细长的松针组合而成,朝向趋向一致,成扇形。仅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纹中的松叶呈马尾形分布。瓷器上松纹的画法较多的借鉴了元代的绘画艺术,与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赵孟頫等人的松树画法颇具相同之处,绘画技法娴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月梅纹常出现在高足碗器物上,相对于松竹梅纹里面的梅花来说,月梅纹中的梅花更加细致传神,疏朗恬淡,隐含逸趣,没有松竹梅纹里梅纹的傲气,梅枝也比较细小,多了一丝轻快之意。梅花的画法基本想同,也是相用细笔勾勒出花形,然后在粗笔点涂,梅花花分五瓣,若干只有2瓣或3片花瓣。4,人物故事图纹饰。
人物故事图纹作为一种复合纹饰多出现在大罐、大瓶之上,主要题材源自于元曲剧本的版画插图。例如三顾茅庐、百花亭、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等故事。这类纹饰非常的精美大方,具有较强整体性,内部描绘了多种植物,非常值得注意。
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纹罐拍出1400万英镑,加佣金后这和人民币约为2.3亿,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会记录(2010年被打破),也因此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凸显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巨大感染力。这件青花瓷罐的主题纹饰是“鬼谷子下山图”,属于复合纹饰,图中不仅仅描绘了惟妙惟肖的任务,也生动细致的刻画了各类丰富的植物,两者互相融合,排布有序,构成了一个整体。图中的植物纹,尤其是松纹的刻画,有其独到之处,2棵古松几乎占满了图画是上部,松叶密布,松针繁多,图中的人物全部都被松阴覆盖,透显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意境,非常符合故事的背景气氛。松树下有各类矮小的植物,散布于各处,恰到好处,是的整个画面繁而不乱,井然有序,舒朗通透,错落有致。5,动物图纹饰。
动物图纹饰是一种主题纹饰,比较常见,特别是在瓶、罐、盘上。常见的有莲池鸳鸯纹、鱼藻纹等。
元青花八棱鸳鸯莲池纹梅瓶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典型器物,瓶高43厘米,口径5.6厘米,最大腹径76厘米。采用模压拼凑的成型工艺,将瓶体塑成八棱形,扉棱分明,整器比较大气,最具特色的是绘画与其腹部的4个开光莲池鸳鸯纹,开光呈菱花形,内部是一幅精美绝伦的花鸟画。画中有一柳树,满挂垂柳,树荫下湖水清澈见底,一双鸳鸯游弋嬉戏与盛开的莲荷从中,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莲荷伴生着其他的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全部都是用粗笔描绘,笔法飘逸洒脱。更为难得的是,这幅莲池鸳鸯图中多了一颗柳树,柳树枝干粗壮弯转,柳条轻柔纤巧,无一不体现出画工的高超艺术水准。
四: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分类研究的重要意义。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主题植物纹饰、辅助植物纹饰以及非植物与植物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它和目前学术界对于纹饰普遍把纹饰分为主题纹饰和植物纹饰不同,本文的分类更加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现实需要。主题植物纹饰属于主题纹饰的范畴,是用植物的形式来表现主题的纹饰;辅助植物纹饰属于辅助纹饰的范畴,是用植物来映衬主题纹饰的纹饰;植物与非植物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应该可以划归为主题纹饰,因为这类的纹饰比较特殊,多是和珍禽异兽、人物故事相结合,因此被用做为主题纹饰描绘于器物的重要位置。植物在复合纹饰中一般属于从属的地位,突出的是一种陪衬、衬托的作用,但是其所占图画的比例比较大,所以能够很鲜明的表现出纹饰的绘画技法特征和艺术风格。
对元青花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日益成熟,渐成体系。纹饰研究是元青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在整个元代青花纹饰的研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于元代青花瓷器的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这是从一个比较细的方向来对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做一个小型的、系统的、专业的分类研究,尤其是加入了对于元代植物纹饰的复合纹饰的研究,弥补了之前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它属于青花纹饰研究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工作。通过这个子系统研究的工作进展,能够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元代青花纹饰,使元青花纹饰的研究系统更加完善,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元青花,揭开元青花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
朱裕平.元青花瓷的辅助纹饰[J].中国收藏,2003,(07).叶佩兰.青花特征的剖析[J].收藏》,2007.黄嘉沙.元青花牡丹纹饰[J].上海工艺美术,2009,(03).田助忠.元青花与釉里红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张柏.中国出土瓷器全集[M],科学出版社,2008.10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刘静.“岁寒三友”瓷画鉴定[J].东南文化,1997,(01).董亮.解析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松纹[J],收藏界,2008,(03).蔡国声.元青花鱼藻纹坛[J].文汇报,2003,(04).宁钢沈塔.至正型青花瓷辅助纹饰的艺术特征[J],文艺研究,2009,(09).汪冲云.芙蕖何生玉瓷壁 碗底盘心劲争妍——元、明、清瓷上莲纹探源[J].陶瓷研究,2009,(04). 郑白主.中国历代陶瓷纹饰[A].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施倩,王一伟.元青花装饰纹饰风格及其形成背景[J],2010,(02).邱海霞.景德镇元代青花装饰艺术风格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丁斌,王莹.元代青花装饰艺术研究[J].中国陶瓷,2009,(01).张晓霞.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05.王怡萍.元明清瓷器纹饰“番莲花”研究[J].东方博物,2009,(01).吴若明.元代磁州窑与景德镇窑竹纹艺术风格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刘昱午.元青花“鬼谷子下”图罐主题纹饰探源[J].寻根,2006,(03).徐铮铮.元代青花瓷器绘画风格及其原因[D].重庆大学,2006.沈平华.元青花八棱鸳鸯戏莲纹梅瓶[J].收藏家,2009,(10).刘珂艳.元代青花瓷器中变形莲纹之来源[J].中国陶瓷,200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