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

第一篇: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

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编者按】

在上海博物院展出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汇聚了全球收藏机构珍藏的90件元青花重器,展品总估价超过百亿元。其中,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云龙纹象耳瓶以及7年前拍出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大罐等稀世珍品悉数登场。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不卖”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也应邀短期参展。如何鉴赏青花瓷?我们该怎样判断一件青花瓷的价值?近日,南京博物院征集鉴定部研究员程晓中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办了一场《瓷之色——古代青花瓷器鉴赏》讲座,为喜爱青花瓷的人们提供了参考答案。

【名家简介】

程晓中,南京博物院征集鉴定部研究员,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江苏管理处责任鉴定员(古陶瓷)。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30年。曾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独立撰写学术专著《青瓷》、《白瓷》、《青花瓷》、《明清瓷器》、《清宫瓷器》、《吴地紫砂陶艺》、《御用瓷器》等。

【鉴赏篇】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

●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收藏界才有了“元青花”的概念

●元青花纹饰画得很“满”,南京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代表作

我国在东汉出现了青瓷,南北朝后开始出现白瓷。唐代的越窑秘色瓷和邢窑白瓷成为贡瓷,唐代湖南长沙窑的釉下彩和宋代的五大名窑等都是瓷中奇葩。收藏界最流行的是元、明、清的瓷器,有单色釉、彩绘瓷,彩绘瓷中以青花瓷的数量最多。元代以来,青花瓷成为瓷器中的主流。所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先在瓷胎上绘画图案,再罩以透明釉,经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相间的彩瓷,主要产地在江西景德镇。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在元初得到发展,而真正走向成熟是在元至正年间。民国初年,英国的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从旅英华侨吴赉熙手中买下了一对“供养款”青花象耳瓶,这两只大瓶据吴赉熙所说是北京智化寺的寺藏之物,不过琉璃厂的古董商们都拒绝收购,他们认为是不值钱的明代青花。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约翰·波普博士以这两件瓷瓶为标准器,将供奉于伊朗阿尔德比尔神庙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宫中收藏的80件中国青花瓷器进行详细比对,将元代青花瓷器从明代青花中分离出来,定名为元青花,从此改变了“元无青花”的学界定论。

元青花纹饰画得很“满”,上下常出现莲瓣纹,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讲青花瓷不能不提青花料,元青花主要用两种料,一种是进口料,来自南洋,青料中含铁较多,特点是色泽浓艳,而且会产生一些铁锈斑;一种是产自云南会泽的珠明料,青料中含锰较多,呈青灰色。

一般制作高档青花瓷,用的是进口料。这一时期现存的著名瓷器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鬼谷子下山》图罐、《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三顾茅庐》图罐等。

●明永乐、宣德是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使用的进口料传说由郑和下西洋带回

●宣德青花瓷落款没有固定位置,而后来的落款都在器物外底 ●明成化年间,青花瓷进入高峰期,改用国产料,讲究“留白”,落款特别,最难模仿

明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代,使用的进口青料,传说是由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苏麻离青”料,不仅如此,其器物造型与纹饰特征都明显与伊斯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麻离青产自土耳其,色泽浓艳深沉,凝聚处常显现出黑色斑点,并渗入胎骨,用手摸之有凹凸不平感。

这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比较轻薄、秀美,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而宣德的带款器比较多,对于落款,宣德正 5 处于探索期,款可能落在各处,没有固定位置,有的在外沿,有的在内底,因此有“宣德款满器身”之说。后来的落款都在器物外底。

永、宣之后,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而明中期的成化朝,历时23年,又进入了陶瓷烧造史上的重要时期。成化青花的特点胎薄、釉白、青色淡雅,此时由于闭关锁国,进口料已经用尽,于是改用江西乐平产的“平等青”料,蓝中略泛青灰色。成化青花纹饰疏朗雅致,结合绘画技巧,讲究“留白”,因此注重釉的质量,追求玉的质感,是青花的高峰期。另外,成化青花的款非常独特,“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歪歪斜斜,最难模仿。

明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有用产自西域的回青,最偏紫色,以及江西上高产的石子青,青中带灰黑。崇祯时期有产自浙江衢州的浙料,为靛青色。

●清康熙“青花五彩”备受推崇,人物特点“有眼无珠” 清康熙是青花瓷的鼎盛期。

康熙青花瓷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特色是云南会泽产的“翠毛蓝”,青翠明快,呈宝石蓝色。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即所谓“青花五彩”,备受推崇。

康熙青花五彩人物的特点是“有眼无珠”,即不画出瞳仁,且人物服饰层次分明,如果纹饰中出现了两个人物,身上的服色一定是一浓一淡。

青花瓷在康熙朝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而瓷器的衰落则是在乾隆朝末期、嘉庆以后。

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显得生硬。

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

光绪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

光绪时出现了一种“洋蓝”,是化学调配出来的,色泽青中泛紫,紫色漂浮在表面。

元青花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南京市博物馆镇馆之宝。1950年,南京市江宁县朱元璋义子、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将军墓被盗,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就是被盗文物之一。这个青花梅瓶被盗墓贼挖出后,很快就被一姓陈的文物商人买走,当年,这个文物商人用七根金条换回了青花梅瓶(七根金条在当时可以买3栋豪宅)。

【评估篇】

●陈设器比用器价值高,价值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一瓶二罐三盘四碗”

●人物图比植物图价值高,尤其是讲述历史故事的人物图最好;动物图案以龙最贵

●高峰期作品比起源期作品价值高

下面说到收藏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估青花瓷器的价值?

通常来讲,评估一件古玩艺术品的价值,可从四个方面考虑: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及市场估价。

所谓历史价值,是说这件器物产生于什么年代。1949年以前的器物都可以被称为文物,但器物是不是越老越好呢?未必。拿青花瓷来说,历史价值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高峰期、成熟期、起源期、衰落期。评估青花瓷的艺术价值,分为造形、装饰、图案三个方面。在造形中,用于审美的陈设器价值最高。陈设器又分许多种,价值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一瓶二罐三盘四碗”;除了陈设器,就都是有实用性的器物了,这里面价值高低依次是文房用具、明器、寝具、日用器。再来说装饰,分为彩装饰、釉装饰、胎装饰。而从图案的角度来说,价值高低依次是人物图、动物图、植物文字,尤其以讲述历史故事的人物图最好,越著名的故事越好。而且古代人物画很难模仿,头大、上身长、腿短,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动物图案以龙为最贵,植物以牡丹等富贵图案最佳。

所谓科学研究价值,是指器物是否有纪年款识,是否纪年墓出土。如那对使元青花得以定名的元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瓶子颈口有几行落款非常特别——“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说的是在元至正十一年,一个名叫张文进的人,为供奉香火而特意打造了一对香炉和花瓶。博物馆最注重文物的历史价值,但市场看的是艺术价值。

此外还有完残程度、尺寸大小、珍稀程度、地域等因素,也影响着青花瓷的估价。如英国苏富比[微博]、佳士得[微博]拍卖的文物价格就比较高,因为那里是世界拍卖中心,汇集了大量的收藏者。

器物是完整或残缺,价格差别极大。从尺寸来说,虽然是器形大的比较好,但也不是越大越好,现在拍卖中价格最高的多是一尺左右 的器物,可观赏,亦可把玩。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折合人民币约2.3亿的天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就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元代是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期)、艺术价值(陈设器、大小适中、人物故事题材)都很高,存世仅此一件,应属物有所值。

明成化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瓶为4瓣瓜棱形,口微撇,长颈中部起一圈凸棱,将颈分为上下两部分,丰肩,腹下内收,圈足外撇。底白釉无款。颈部共有纹饰三层,凸棱以上为海水纹、折枝花卉纹,其下为缠枝花卉纹,肩及足部边缘饰海石榴一周,腹部饰缠枝宝相花纹。明成化时期的瓜棱瓶造型比永乐时期更为清秀,其足变矮,胎更薄。成化时期的瓶、罐等琢器传世较少,类似此件形制的瓜棱瓶更属少见,此瓶为成化时期琢器中的代表作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通高23.7cm,口径23.1cm,足径14.2cm。罐直口,短颈,圈足。器盖平顶,微折沿,有环形抓钮。罐通体饰青花山水人物图案。青花娇艳青翠,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画中的文人高士、独钓老翁等形象生动。此器胎精体重,10 瓷质洁白细腻,为康熙朝民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报记者吴云青根据程晓中11月27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讲座内容整理)

第二篇:乾隆青花瓷器鉴定

乾隆青花瓷器鉴定

隆朝(1736—1795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转向衰弱的时期,瓷器生产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乾隆青花瓷器鉴定。前人赞道“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乾隆朝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作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斐然,民营窑场也蓬勃发展。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景德镇御窑厂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件以上。这些送入宫中的瓷器,不论是烧制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的可谓鬼斧神工,如转心瓶。

乾隆朝的青花瓷器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它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不断创新、提高,在制作技巧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精益求精。

清乾隆青花瓷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 :

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量为粉白釉,光泽莹润。

二、青料:

乾隆青花所用的青料,是浙料,呈纯正蓝色,发色明艳,但难分浓淡层次,多仿宣德青花中的铁锈状黑斑,但与明宣德青花瓷中的铁锈斑是有区别的。宣德青花瓷色泽浓艳、晕散、铁锈斑凹陷至胎骨,且闪银白色“锡光”.乾隆青花瓷就显得浮躁,成色不稳定,且有晕散现象,釉底带有气泡,釉色白中泛青,所有器物皆施满釉;亦有部分仿成化,呈青色,发色淡雅平和;少量仿嘉靖,呈蓝紫色,发色鲜丽纯真;乾隆青花瓷品种丰富多彩,大致有豆青釉青花、青花矾红彩、外酱色釉里青花、外豆青里青花、哥釉青花;乾隆还首创了青花斗彩玲珑瓷、黄地青花、黄地青花加胭脂红和淡描青花填绿彩等新品种壶类:有各式茶壶,壶形较雍正时期的壶大,盖面多数隆起。还有执、僧帽壶、葫芦壶式两截壶、各种形状的小鼻烟壶等。

尊类:有双耳鹿头尊(因形似鹿头而得名)、兽耳衔环尊、鸠耳尊、贯耳大尊、敞口尊、灯笼尊、鱼篓尊、象耳尊、石榴尊、镂空交泰尊、三牺尊、包袱尊等等。尊胎体厚重,形体高大,造型古朴。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如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青花胭脂彩、青花油红、青花斗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蓝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蓝地青花加紫、蓝地白花、洒蓝地开光青花、仿木纹青花等。其中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这三个品种传世较多。

三、造型 :

与康熙、雍正青花式样大致相仿,但也有仿制明永、宣青花式样。其它仿古铜器式样,外销式样,以及其创新式样,造型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品种主要有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乾隆青花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

盘碗类:

有圆口、敞口、花口、菱花口、板沿镂空、腰圆形、高足形,攒盘(九件)、暖盘、盖碗等。器足一般比雍正青花宽厚,足根有滚圆和矢状两种,前者居多,但不如雍正青花的足根圆滑。仿明代永乐青花式样的有:

青花描金缠枝花纹碗。

仿明代宣德青花式样的有:

青花锦纹壮罐、折枝花果纹执壶、人物图盘,后两种均六字篆书本朝官款“大清乾隆年制”,鉴定材料《乾隆青花瓷器鉴定》。

一般来说,乾隆仿明永乐、宣德、成化青花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明显不如雍正时期的仿品。

仿古铜器式样的有:

花觚、爵杯、盉壶、炉、尊、等。花觚造型与康、雍熙时期的相比算是中等身材。

乾隆青花还有一些常见造型:小酒杯、高足杯、杯、双耳方杯、镗锣洗、格碟、盏托、三足盆托、渣斗、盆奁、八方奁、七孔花插、八方花插、书灯、双半圆几、钵缸、盖缸、兽耳圆花盆、蟋蟀罐、绣墩等。

总体上看,乾隆青花造型已达到包容万象的程度,秀巧的壁瓶、高雅的赏瓶、精湛的镂空转心瓶,以及成双成对的大型陈设瓷如瓶、尊等都非常华美壮观,小件器皿制作上有新意,大件器皿端庄古朴,华贵典雅。

四、纹饰:

乾隆官窑在纹饰上,仍有明代遗风,纹饰有繁缛之嫌,在器物上总画得满满的,勾染并用,线条挺直,生硬,画工一丝不苟;纹样陈旧、拘谨和呆板。部分仿成化,布局疏朗;其纹饰内容主要有缠枝、折枝水果,云龙纹,山水,人物,花卉,八宝纹以及各类吉祥图案,如朵花“寿”字、鹊梅、三星图、百子图、博古、福寿、百福、团鹤、麒麟送子等;此外,乾隆常将他自己得意诗词烧制在青花瓷上,这也是乾隆青花瓷纹饰上的一个特征。

仿古铜器纹饰有:

回纹、夔纹、兽面纹、饕餮纹等。多数是用在瓶罐等琢器上。

人物纹:

有山水人物、柳下钓鱼、渔家乐、八仙过海、山水牧樵、人物楼阁、婴戏纹等。人物头部多采用渲染手法。

乾隆青花纹饰题材广泛,主要是以植物花卉为主,富丽繁密,细致精巧。每件器物都有多层图案装饰,有的多达数十层无论是写意还是变形,都画工严整细腻,纹饰清晰,排列整齐,具有图案画的效果。另外,经常看到一些盘、碗采取里外绘画的装饰手法,如青花里博古外折枝花盘、青花里外缠枝牡丹花碗、里青花垂云团花外浅蓝地盘、里青花缠枝宝相花外霁蓝盘等,这种装饰手法在晚清瓷器也常出现。在乾隆青花的纹饰中,吉祥图案增多也其特点之一,就是用各种动物或植物及物品的谐音,画出象征吉祥或祝福寓意的纹饰,如蝙蝠象征红福齐天,鱼象征年年有余,松鹤为长寿的象征,表示长寿,鸳鸯表示有情侣等。此外“山高水长”、“万寿无疆”等寓意长寿的词语也经常出现。

五、款识:

乾隆青花瓷多伪托款,亦有少量仿成化、正德、嘉靖,所仿明款,得心应手,真假难分,但与明款相比显得软弱无力、拘谨,不逮明款豪放,多用铁线篆写成,字迹工整纤细,娟秀无力,为馆阁体;堂名款:比雍正青花的堂名款多。主要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宁晋斋”、“澹宁斋”、“彩秀堂制”、“养和堂”、“彩华堂”、“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堂名款主要书写属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帝王年号款较少,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极少见四字篆款和楷书款。特别要注意的是,乾隆的款识认真看可以看到很多针尖大的小黑点,触之,则有凸出釉面的感觉。还有,乾隆本朝官款字

第三篇:清代青花瓷器价格及清朝瓷器发展

东昌居士

(814696408)

清代青花瓷

清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匠籍”制等,使制瓷业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除了原有的品种外,清代还创烧了许多新品种。但入清后,秀丽淡雅的青花瓷器仍是瓷器生产中最主要的产品。

顺治青花

顺冶时的瓷器胎子坚硬细密,釉面青白厚亮,有的有尘雾状黑点。立器胎体厚重,底足多细砂平底,有的有细密的旋削痕,器足向内斜削;圆器胎体轻薄、滑润,底足修成滚圆的泥鳅背,比较高深,儿乎没有塌底现象;有的大盘是双圈足或宽圈足。一般器物都有酱口,无论圆器立器,底足都露较高的无釉边。

顺冶时纹饰一般很粗犷,满绘器物。有几种纹饰是顺冶时所独有的,如常见于炉、罐上的非常粗犷的云龙,龙粗大威武,只露出头、身、尾等几截,其余部分被斑片状云遮挡,好似凶猛的恶龙从浓黑滚滚的云中腾跃而出,其身忽隐忽现。这时也会有崇祯朝式的勾勒轮廓,涂青花留白形成的“括号”云,常见于花觚、罐之上的芭蕉瑞兽,独角兽等;绘于盘、碗之上的人物故事,人物多居干庭院或室内,有一定的情节。这几种纹饰一般都画得很满,很粗犷,青花没有层次。除这些本朝特有纹饰以外,常见纹饰还有玉兰怪石、缠枝牡丹、雉鸡牡丹、四季花、山茶花、童子骑麒麟、八仙、布袋和尚、云鹤、博古等。

顺冶朝时带官窑款的瓷器很少,有双圈六字两行“大清顺治年制”款及四字两行“顺冶年制”款,字体工整。民窑供器多署干支款,一般生活用器多无款,有的署“玉堂佳器”款。

清代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青花五彩”之美誉。康熙皇帝当政61年,是历代皇帝中当政最长的一个,康熙十九年(1680)和四十四年(1705),先后派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臧窑”为康熙早期代表,“郎窑”则代表康熙晚期水平。康熙青花瓷与明代最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官搭民烧”成为定制,刺激了民窑的发展。

康熙早期青花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以前的产品,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器口施酱黄釉的也常见,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向高峰期那种标准的翠蓝色过渡。早期青花书帝号年款的较少,尤其是前十年,常见者多为干支款或书前朝 “大明年制”款,也有署斋堂款的。釉面多为青白色。

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一1706)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技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粗犷的纹饰,已达历代青花之冠,并成为后代的楷模。底款书本朝款识在中期成为定制,凡署“大清康熙年制”者,多数均为中期以后产品。但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书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釉面多为粉白色和浆白色。

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清代雍正青花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但这时的棕眼气泡此宜德时的要小),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此时青花纹饰的总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也叫过墙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文字中用梵文装饰,有时用排列整齐的瘦体梵文满饰器面,亦是此时独有。总体看,雍正青花构图疏朗,简洁明快,人物面目洁秀,花卉则细腻。

民国 珐琅粉彩“古月轩珍”锦地开光仕女瓶

胎薄透,形规整,周身以珐琅料彩画万花蔓枝锦地开光仕女典故,细勾繁彩,如织如绣,自上而下多达廿层的图案,腹部四处海棠形开光下方蝇头小楷各写一红字,顺次读来为“古月轩珍”。凤毛麟角之品,希而贵重。底绘五蝠盘凤花款。

创作年代:民国

尺寸:高24cm;口径6.6cm

估价:RMB 80,000-150,000

作者:瀚海

第四篇:明代青花瓷器鉴定

明代青花瓷器鉴定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文物收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明代青花瓷器鉴定。作为文物的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由于其美观大方、凝聚着古代文化、能给人以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升值高且快,在收藏中更为热门。而收藏古陶瓷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鉴定。许多收藏爱好者都希望能较好地掌握鉴定这门技术,经常询问古陶瓷鉴定的一些方法、技巧和秘要。实际上,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是文物科学研究重点工作之一,其研究对象形态迥异、内涵广泛、时代不同、工艺复杂,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要求对鉴定必须具体细致,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秘钥就是“八要八戒”。

一、要明察秋毫潜心研究,戒粗心大意不加思索。鉴定古陶瓷主要是辨真伪、断年代、说窑口、评价值。只要聚精会神,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潜心研究规律特点,认真全面系统地思考总结,形成自己对古陶瓷特有认识,就一定能够较好地鉴定古陶瓷。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心得及研究经验,总结了五条:一是看胎质、釉色。不同年代不同窑口古陶瓷胎质、釉色是不相同的。如,商周原始青瓷,胎只有灰白色、灰褐色,釉色青。明代永乐瓷胎色纯白质细腻,白釉似玉,迎光透视胎釉粉红、肉红或虾红。二是看装饰、款识。通过它能判断古陶瓷朝代和何人所用。如,瓷器上有八仙、八宝图和花捧、书写回文可考虑是正德年间的;瓷器上有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可考虑是康熙时期的。关于款识,从书法风格、用笔特点去看则快捷可靠。三是看造型、工艺。它能帮助弄清古陶瓷所在的不同时期。仅鸡首壶而言,若高颈侈口,器身矮小,扁腹平底,尾短扁,则为三国的;若壶口****或漏斗状,束颈宽肩翘首眺望,嘴形由尖变成圆管形,则是西晋的。为何看工艺?因古陶瓷生产者动作娴熟、技术高超,生产的古陶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而伪品工艺不自然不流畅、拘谨,不能传神。四是看色彩、光泽。不同古陶瓷有不同色彩效果。一件瓷器釉里红红紫中闪黑,颜色不悦目,则为元代的,因其具备了元代瓷器釉里红色彩特征,而不可能是清代的。清代瓷器釉里红鲜艳夺目。古陶瓷一般光泽柔和,莹润如玉,釉上彩瓷呈现出“蛤蜊光”之彩晕。仿品光亮度与透明度高于真品,给人“贼光”、“火气”感。五是看裂纹、气泡。有些古陶瓷釉面会出现微裂纹,在科学仪器下看象裂缝,明显陈旧,两侧似斜山坡,有凸出其他釉面之势。用放大镜看气泡,给人撍蕯感,似充满气的气球,某些完整气泡里还会有类似泥土的零星粉沫。

二、要勤摸多掂悉心体会,戒没有手感蔑视轻重。

古陶瓷手感柔润,舒畅,有适度光滑感。而仿品有刺手、粗糙干涩感。如,宣德盘子,手摸底部感觉柔润,不过于光滑,这是由宣德盘子细砂底的特殊情况来确定的。对陶瓷不摸不掂就不会产生手感,就不会知道光滑度和轻重,就容易对古陶瓷产生片面认识。勤摸:对陶瓷既要摸外表、里面、口边,又要摸底部和底边;既要摸粗细、光滑度,又要摸厚保真品不论是哪个部位,其厚薄是差不多的,而赝品胎由薄变厚;既要摸古陶瓷,又要摸仿古瓷,要进行真假对照。有的人也许会问:你说手感“光滑”,何为光滑?许多新陶瓷不也很光滑吗?你说:“真假对照这更难做到,请问民间普通收藏者,能有几人可以捧着真品和自己藏品进行对照?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收藏爱好者如果真的想在收藏方面有所成就,仅看书是不够的,不是说“真假对照”就是一定要自己拥有真品,完全可以在看好书的同时,到博物馆、文物市场走一走,或者请有经验的老师指点。自己没有真品,不等于博物馆、文物市尝收藏专家们都没有,只要虚心请教,专家们会帮助你,或者指点“光滑” 或者帮助“真假对照”。笔者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到陶瓷,无论真假,若能拿到手,总会掂一掂轻重。如果一件陶瓷过轻或过重、不平衡,那么,判断其为伪品无疑了。

三、要多敲轻弹专心倾听,戒闭门看书忽略声音。

陶瓷损伤有裂痕时,用耳一听就明白了,因为完好的陶瓷与其声音是明显不同的。由于不同时期,陶瓷制造用的源材料不同,再加上火候又有差别,陶瓷生产成品厚薄不一样,听声音自然不一样,鉴定材料《明代青花瓷器鉴定》。可大多数初学者都以看书为主,若仅只看书,要通过听觉鉴定古陶瓷是很难的。要提高对陶瓷的听觉能力需养成一种良好的对陶瓷多敲轻弹听声音的习惯。听声音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听出感觉来,有了感觉就成功了一半,我们虽不说跟着感觉走,但是不同陶瓷有不同声音,只要是不同的声音对感觉器官形成了不同的感觉,就用这个不同的感觉来鉴定不同的陶瓷是完全可以的。关于古陶瓷有什么声音,一些史料有所记载,如“声如馨”、“音清越”、“声音悠扬长久”、“瓷声如金声”、“声如击木”等。

四、要多测巧闻精心实施,戒不闻不问自以为是。

古陶瓷的大孝重量、微量元素含量等,都在测量之内。陶瓷的重量鉴定,以上第二部分已讲过。各元素含量属古陶瓷科学仪器鉴定内容,有条件的测一测当然为好,没有条件的不测也无妨,因为传统经验式的古陶瓷鉴定法足以鉴定出古陶瓷的真伪、年代、窖口和价值。这里要讲的是要多测量古陶瓷大小,如:古陶瓷的口径、腹径、底径、高度和厚度等,这是古陶瓷鉴定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古陶瓷的大小不但对辨别真伪具有重要意义,对价值也有重要意义。巧闻指用鼻子巧妙地闻味道。古陶瓷很多是从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出土的古陶瓷身上或多或少附有一些须泥土,这些须泥土大多数细腻、嫩滑,闻上去有一种泥土特有的香气。而赝品身上附着的泥土不如正品的细腻,闻上去感觉有一种异味。有的人对陶瓷大小和气味自以为是不重视,问大小随意估计,论气味一问三不知,这对古陶瓷的鉴定是极不利的。

五、要对照历史耐心考证,戒脱离实际不顾当今。

对陶瓷的胎质、釉色、造型、款识等鉴定,只是对陶瓷本身的特征进行鉴定,这是远远不够的。要了解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脉络与成就。要对照古陶瓷的煅烧方法、装饰办法进行分类比较和技术性分析;对照古代文献资料、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生产条件以及当时各阶层的审美情趣进行验证和调研;对照最原始记录和考古出土相关文物进行推断和考证。戒脱离实际不顾当今,要求实事求是面对现实,要明白现在生产仿品情况。如: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仿古瓷器,大都采用注浆工艺。只要陶瓷内壁没有旋纹、没有修刀痕、没有手指按过的痕迹,光滑且有泥浆流动痕迹的瓷器就可以判明其是注浆瓷器。只要这件瓷器用的是注浆工艺,就可以断定其为现代仿品。因为陶瓷的注浆工艺兴于解放以后。

六、要传统鉴定信心百倍,戒仪器测试全盘否定。

传统经验式的鉴定法是科学的,将传统经验式鉴定法称作传统科技鉴定法,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仪器测试法也是科学的,已经被大家习惯称为科技鉴定法,显然也是正确的。尽管过去没人说科技鉴定法包括传统经验式鉴定法,但实际上科技鉴定法应该包括传统科技鉴定法和仪器科技鉴定法,这是必须要理解和明确的。对于资深专家来说,传统经验式鉴定法,即传统科技鉴定法是最具有效性和权威的,这是众所公认的,无可非议的,要信心百倍发扬光大。但有条件者在进行传统经验式鉴定的情况下适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仪器鉴定是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一些很难鉴定的古陶瓷,可以利用两种方法综合鉴定,不能将仪器鉴定法全盘否定。仪器科技鉴定法目前比较多。如:碳十四测定法、热释光测定法、组分分析法、脱玻化测试法等。据相关资料记载,碳十四测定法可判断年代,但误差大,热释光测定法用来确定年代误差小,但有损陶瓷,脱玻化测法为无损测试,为当今最好的方法。元素鉴定法和“老化”鉴定法以及现代核分析技术鉴定法正在一些大都市试行。

七、要为人厚道修心养性,戒片面认识轻易定论。

有人认为只要是造型不符合文献记载或馆藏的陶瓷就可定为伪品,此观点很片面。正如著名鉴藏专家邹全安先生所说的:鉴定任何艺术品,不能为历史所统计的所谓的造型和重量所困惑,因为统计是有限的,资料刊载和馆藏更是有限的,艺术品的造型和重量虽然有其规律性、一定的固定模式和标准值,但这都是相对的,是一时不可穷尽的,在特定的时间里还有尚未能挖掘出来的一时也还不可能被文献所记载、馆藏的东西。所以陶瓷鉴定不能主观地以其造型自己没有见到过、没有听说过或在资料里未曾记载过,就断定其为伪品。由于鉴定水平不同,作鉴定结论时会因为人的主观因素异同而产生一些误差,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那么到底听谁的呢?这里要求鉴定者为人要厚道,要有修养,要“鉴宝当慎重”。第一,不要自高自大,不要把自己东西说成价值连城,把别人东西说得一文不值,甚至当别人已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时,还固执己见,瞧不起人;第二,不要众目睽睽之下,只“瞄一眼”就轻易抢先表态道其真伪,甚至口出狂言大声说“假的,如果是真的怎么怎么的……”。第三,不要以权威、头衔定论。不要不看物只看人,不要以为有专家的鉴定书,就说是真的。如果真品被鉴定为伪品,就可能会给这件古陶瓷以毁灭性的打击,不但影响该陶瓷的收藏交流,而且影响鉴藏专家们的声誉,给收藏爱好者带来消极影响,给古陶瓷带来不公正的待遇,给国家造成损失。

八、要迎难而上恒心鉴藏,戒瞻前顾后半途而废。

热爱古陶瓷的人很多,真正收藏的或者在收藏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并不多,而会鉴定或者能成为鉴定专家的更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有的人对鉴定没有把握,担心收到伪品,或者曾经收藏的大多数为伪品,经济有所损失,结果不敢再冒这个风险。其次,有的人对古陶瓷的收藏不能把握机遇或者不能准确把握投资金额,结果瞻前顾后,担心投资了上当亏本,不投资又怕再没机会,有的即使投资了,也不敢大资金投入,所以只能错失良机或者收藏些普通品。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投资小就收不到精品,“捡漏”也不是不可能。笔者认为不管是古陶瓷还是新陶瓷,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只要陶瓷做工精美,艺术性强,自己很喜欢,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收,因为真正的艺术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今的,它的收藏价值都是很高的。遇到困难不一定是件坏事,关健要坚持,不要有过多的顾虑,“吃一暂,长一智”,在古陶瓷鉴定界也适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迎难而上,持之以恒,那么鉴定古陶瓷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第五篇: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器物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

2.器物底部及口部露胎处的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陈旧感)(图1);

3.器型;

4.绘画风格;

5.用笔的方法;

6.绘画的流畅度;

7.接胎的方法;

8.拉坯的方法;

9.修足的方法;

10.青花的用料与呈色;

11.款识的字体(指官窑有款识的);

另外加上4个辅助特征:

1.器物重量;

2.露胎处的火石红;

3.手抚摸器物釉面的润滑程度;

4.敲击瓷器的音质(指胎体密度)等,青花瓷器鉴定。

然后在这15个特征的基础上,找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地方。在同一件器物上面,不能出现“张飞战秦琼”的现象,如果出现有一个特征与时代不吻合,心里就要打上一个问号。如果在同一件器物上,出现三个以上与时代不吻合的特征,这件器物就可能是仿制品。每一件再高级的仿制品,都不可能与真品的时代特征完全一模一样,鉴定材料《青花瓷器鉴定》。

比如:器物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及器物底部露胎处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人为是很难做到的。

再如:青花的用料与呈色,元代至明永乐及宣德时期,多数用进口苏麻离青青花料,呈色近似宝石蓝色;明成化时多数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呈色淡雅;明嘉靖多数用回青料,呈色蓝中含紫;万历早期用石子青,晚期多数用浙料,呈色蓝中带灰,但颇清亮;崇祯时用上等浙料,呈色幽青浓翠;清康熙时多数用提炼极为纯净的浙料,呈色艳丽青翠,浓淡层次分明,多者可达九个层次,有水墨画的效果。以上都是天然矿物料,而现代都是化学青花料,没有天然矿物料特征。

再比如接胎方法:元代(大立件)青花琢器都是多段的接胎方法。明代多数是腹部一道接胎痕迹,清代多数是一次拉坯成型,没有接胎痕迹,而现代多数是注浆成型。比如用笔方法:元代至明早期是中峰用笔;明成化以后至明末,用笔方法受成化斗彩影响,先画轮廓后填色;康熙用笔方法是渲染……比如修足方法:元代至明早期青花琢器(立件),多数底足外墙斜削一刀;康熙多数是两层台底足;乾隆多数是泥鳅背底足。

再比如手摸器物釉面的润滑度:古代青花瓷器釉面,用手抚摸,一般像婴儿的肌肤一样润滑。而现代仿古作旧的青花瓷器,用手抚摸,像老人的肌肤一样干涩。比如绘画的流畅度:古代的青花瓷器绘画非常流畅、自然,动物及人物的绘画神形兼备,而现代仿品多数绘画比较生硬、呆板、不流畅。

下载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鉴赏评估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图)[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瓷器窑口大全5篇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 "青瓷窑",距城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

    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五、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一)商周青铜器的鉴赏 青铜,是红铜与铅、锡、镍等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化合而成的合金,被称为铅青铜、锡青铜、铅锡青铜、镍青铜。人类最早使用的铜是在地球......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的解读 1. 分层阅读法 (1)实生活层面 基本信息——人、事、物、景 (2)感情层 意象=意+象 意境=意象+„„+意象 画境——戏境 七种基本感情类型:喜、怒、哀、......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在我国古代瓷器上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

    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的历史“佛缘”

    大瓷网(daciwang)讯: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原形,尤其是浩如烟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宗教“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文字几乎都源......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

    元代青花瓷器植物纹饰的分类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刘世发 110834003 【摘要】: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霍布逊(R.I.hobson)通过研究发现了元代青花瓷器......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图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图 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惑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曰 儿童学古孝为先,父......

    中国古代春节风俗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古代春节风俗图 作者:柳 倩 来源:《时代中国》2010年第03期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