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时间:2019-05-14 02:3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铜器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第一篇: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五、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一)商周青铜器的鉴赏

青铜,是红铜与铅、锡、镍等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化合而成的合金,被称为铅青铜、锡青铜、铅锡青铜、镍青铜。人类最早使用的铜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天然铜,在西亚的伊拉克、伊朗曾经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原始人拥有的天然铜质装饰品。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出土的两件铜锥、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马厂类型出土的青铜小刀,可以视为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前奏曲。大约四千年前,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多次发现了青铜和红铜冷锻或冶铸的生产工具与装饰品,有刀、斧、凿、匕、锥、钻头、指环、镜等器件。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出土遗物有爵、铃、戈、镞、戚、刀、锥、鱼钩等,不但有生产工具,还有兵器、乐器。据对铜爵合金成分的测定,其中含铜92%、锡7%,属锡青铜。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兴盛了大约一千五百年,尤其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达到了顶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闪闪发光。

商周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按其用途和性质归类,可分为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和杂器等类别。

青铜农具主要有耒、耜、铲、钁、锛、锸、锄、镰等。青铜耒是头部分叉的开沟掘土器,目前仅见一件西周时期的耒。青铜耜是曲柄的起土器,早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木耜、骨耜,青铜耜在商代晚期出现,耜头较长,越

往后,耜头越加变短变小。青铜铲是铲土、除草、碎土的器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石铲、骨铲,有椭圆銎、方肩、宽刃的铲和长方銎、斜肩、狭刃的铲两种形状。青铜钁是起土、锄草的大锄头,商代早期开始出现,呈长条形、双

面刃。青铜锛用于开荒,形制由新石器时代的石锛发展而来,单面刃。青铜锸是插地起土、开沟做垅的农具,形似现在的锹。青铜锄,用作锄草、间苗和碎土,最早出现于西周。青铜镰是收割用的农具,见于西周和春秋时期。

青铜工具有斧、斤、凿、锯等。斧用于砍伐,在西周又被称为镈,双面刃,分平刃和圆刃两种,圆刃者为手工业专用。始于商代的青铜斤也是砍伐工具,双面刃,銎部安装曲柄。青铜凿是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体细长,上宽下窄,有尖刃、弧刃和平刃三种形式,二里头文化时期便已使用。青铜锯是切割工具,始自商代,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锯和蚌锯,形体狭长似刀,柄部较短。

青铜兵器有戈、戟、矛、铍、钺、戚、刀、剑、匕首、弩机等。青铜戈,又称勾兵,用以钩杀。青铜戟是一种既可刺击又可勾杀的具有双重功能的兵器,多数为戈与矛的合体,而戈与刀的合体到西周时才出现。青铜矛、铍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商代早期的矛,刃部较窄,晚期以后多阔刃,到了春秋中、晚期又多狭刃,且有血槽。青铜钺、戚的外形似斧,属同一类兵器,只是大小有别,大者为钺,小者是戚。钺,类似权仗,是象征权力的兵器;戚除了是执法的刑具外,还是乐舞时的道具,古人“朱干玉戚以舞”。青铜刀用作砍杀,春秋晚期被剑取代,形制有短柄翘首刀、长柲卷首刀、平刃刀、曲刃刀等。青铜剑在西周时已然成熟,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是其最盛行的时代,曾以所佩之剑长短轻重之不同,表示地位身份的差异。青铜匕首,形似短剑,近身刺杀用,“荆轲

刺秦王,图穷匕首见”便是实例。青铜弩机是远距离射杀敌人的武器,常与强弓结合使用,最早发现于春秋晚期的楚国地区。

青铜饪食器有鼎、鬲、簋、盨、簠、敦、豆、铺、盂、盆等。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牺牲

祭祀和燕亨等多种用途,从新石器时期的陶鼎演化而来,最早见于商代早期的二里冈文化遗址,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时期,按其外形的不同分圆鼎、方鼎、鬲鼎、扁足鼎等。青铜鬲是炊粥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呈大口、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后,袋腹蜕化,成为盛粥器。青铜簋用以盛放煮熟的食物,商代早期初现,晚期以后数量大增,有圈足簋、四耳簋、四足簋、三足簋、侈口簋等多种形制;西周时期新出现了方座簋、高足簋、四耳簋和四耳方座簋,所谓方座簋,就是将簋体与方禁连铸在一起,西周早期最为流行,1978年陕西省扶风齐村出土的西周厉王(害夫)簋,便是著名的方座簋,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商周青铜簋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侈口方唇,两耳铸成透雕的龙首形,颈部及圈足饰连续的兽体卷曲纹,腹部和禁壁饰直条纹,禁面饰分解式变形兽面纹,内底铸有124字的铭文,是周厉王为祭祀先王所作的一篇祝词。青铜盨是盛放饭食的用器,体呈椭方形,敛口、鼓腹、双耳、圈足、有盖,西周中期始见,晚期流行,春秋初年已完全消失。在祭祀和宴飨时,青铜簠用于盛放饭食,盖与器体形似长方,大小完全一致,西周早期出现,流行于西周末春秋初。青铜敦是盛食器,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或卵圆形体,是鼎与簋的结合,始于春秋中期,盛行到战国晚期。青铜豆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商代晚期开始使用,盛行于春秋战国。

青铜酒器有爵、角、觚、觯、饮壶、杯、斝、尊、壶、卣、方彝、觥等。青铜爵用于煮酒或温酒,杯体前有流槽,侧有把手,下承三足。青铜爵最早出现在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流行。青铜角、觚、觯、饮壶、杯等均是饮酒器。角,形似爵而无流,具两翼如尾者,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遗址,西周中晚期消失;觚是

一种有圈足的喇叭形器物,初见于商代早期,西周时趋向衰落;觯分扁、圆两类,均流行于商代晚期;饮壶以方形或椭方形为多见,流行

于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杯,有圆形带把手杯、似觚的无耳杯和椭圆形杯三种。青铜斝、尊、壶、卣、方彝、觥等都是装酒用的容器。斝有

三足和把手,口沿立两柱头,形体随时代而多样变化,商代和西周早期盛行;尊的形体高大,分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其中的鸟兽尊造型独具雕塑艺术成就,器形完全仿照

动物的形态,生动逼真、别具匠心,大象、犀牛、牛、羊、虎、猪、马、雁、凤、麒麟和各种怪兽的模样应有尽有;壶是沿用时间最长、品种最多的青铜器,如商代的瓠形壶、长颈圆体提梁壶、细长颈圆腹壶和扁壶,西周的扁壶、圆壶、长颈椭方壶,春秋时期则以圆壶、方壶为主,偶见瓠壶;卣分扁体、椭方体、筒形和方形,商代的卣多为扁圆体,部分为圆体卣和方卣,西周的卣以椭圆体为主,并出现鸟兽造型;方彝近似方形,上覆屋顶形盖,体有四条或八条棱脊,圈足底边留有缺口,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到西周中期;觥取鸟兽形状为盖,底有圈足、三足、四足三种类型,仅见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

青铜盥水器是盥洗用具,有盘、匜、鉴、汲壶、浴缶等。盘、匜用于宴飨前、后洗手礼,一般用匜浇水于手,以盘承接弃水。盘出现在商代早期,晚期逐渐流行,敞口、圈足、无耳,西周中期以后的盘腹变浅,增设双耳、流和把手。匜,形似觥而无盖,流分槽流和管流两种,多见兽形把手,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晚期,流行到春秋时期。鉴是盛水的大盆,除了装水沐浴外,在铜镜尚未盛行时,还用以盛水照容正衣,春秋中期才开始出现,流行到战国时期。汲壶、浴缶都是汲水、沐浴的用具,形似壶或瓮、罐,流行的时代也较晚,一般在西周晚期或春秋时期才出现。

青铜乐器有铙、钲、钟、镈、铎、铃、鼓等。铙,似铃而稍大,口部内凹弧形,底部是一中空圆管状的短柄,流行于商代晚期。钲,形体似铙,而比之高大、厚重,流行于商代晚期。钟,由铙的形制演化而来,分甬钟、纽钟,斜挂的钟被称为甬钟,直悬的钟被称为纽钟,是西周和春秋时期重要的打击乐器,一般成组

出现。镈是单件打击乐器,状如纽钟,但形体特大,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铎是撞击乐器,似铙,但形体比铙小,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分车铃、执铃、狗铃,早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便出土有一件单

翼铃。商周时期是确立人类行为规范的礼制时

代,王、公、侯、伯、子、男不同爵位的奴隶主贵族,不仅佩戴的玉器有区别,而且在进行祭祀活动时青铜礼器的数量和种类各有不同。

常见的青铜礼器有鼎、鬲、簋、觚、爵、觯、饮壶、斝、尊、壶、卣、方彝、觥、盘等。商代早中期的青铜礼器以酒器为主,晚期更是如此,反映了商族先民嗜酒、崇酒习俗的盛行,甚至商王朝的灭亡,与商纣王的饮酒无度不无关系。西周礼器注重饪食器,中期开始出现鼎、簋的组合和编钟制度,在此,鼎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等级秩序的标志,据礼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

簋,士三鼎二簋;编钟一般每组九件至十四件不等,1978年湖北省随州擂鼓墩春秋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西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南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架编钟,共有铜木结构的钟架一副、钮钟19件、甬钟45件、镈钟1件、挂钟构件56副、演奏工具8件,65件编钟出土时依形体大小和音高为序分成八组,悬挂在三层钟架上,上层三组19件钮钟形体最小,中层是三组33件甬钟,下层二组13件中除西架正中的一件镈钟外,其余都是大型的甬钟,最大的一件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的一件钟通高仅20.4厘米,重2.4千克,这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成为世界乐器史上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

夏、商、周时期,人类社会首次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区分,社会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被极少数人所占有,具有先进生产力时代特征的青铜器,自然代表了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成为他们进行祖先宗庙祭祀活动的重要象征物。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较少,多数素面,动物纹饰罕见,但被后世视为礼器的青铜爵已然出现。商汤立国后,青铜器的数量与品种大增,装饰丰富多彩,尤其是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达到了全盛。商周时期的政治,把“祀与戎”视为国之大事,青铜器既是宗教的祭器,是沟通神人关系的纽带,又是政权的象征、宗族地位的标志、家国大事永久性的史册,因此,青铜器中的礼器和兵器具有崇高的地位,手工业工匠往往按照贵族的要求,借助于日趋成熟的青铜冶铸技术手段,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竭尽所能地表现尽善尽美的意图,创造出惊天地、动鬼神的外形庄重、气势恢宏、形神俱佳的青铜艺术品,在祭祀祖先亡魂、沟通天地神灵的宗教仪式中发挥作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正是围绕敬天祭祖的主题而展开的。

商周青铜器的装饰以动物纹常见,有兽面、龙凤、鸟兽,附以火纹、几何纹等。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饰于器物的腹部、足端和盖面,《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饕餮是一只贪食的动物;它又是恶人和贪婪者的别称,《史记·五帝本纪》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以鼻梁为中线而对称排列,有头、角、目、眉、耳和曲张的爪子、伸展的身躯以及尾巴,这一基本结构在各个时期略有变动,与史前时期良渚文化玉器上刻饰的兽面,有明显的前后继承关系。1959年湖南省宁乡黄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大禾人面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四角饰棱脊,口唇折沿,饰阴刻龙纹的双立耳,圆柱状四足饰兽面纹,长方形器腹的四面各饰浮雕人面纹,相貌和表情大致相同,均为高鼻梁、凸颧骨、双眼圆睁、双唇紧闭、庄重威严的状貌,人面的两侧装饰有曲折形的小角、耳和兽爪,表明它是古人心目中的神怪,最有可能是善于打鬼的“方相氏”,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

龙纹包括夔纹和夔龙纹。龙形在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以玉雕的形式出现,头部为抽象的兽面。商代早期青铜器的龙纹,具有史前特点,形象并不具体,具各种不同形态。商代中期以后,龙纹生动形象,多见侧身而行的爬行龙纹和身体蟠曲的卷体龙纹。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的商代晚

期龙纹觥,高17厘米,长44厘米。形如兽角,流部作龙首形昂起,口微张,可用以注酒,双目圆睁,龙角上翘,形象狰狞。背脊设弧曲形长盖,上有菌状钮。器沿有四系钮,长方形矮圈足。盖面饰蜿蜒的龙身,与器前端的龙首相接,浑然一体,两侧衬以圆涡纹和云纹。器腹两边饰龙纹和夔纹,间饰鱼纹。圈足饰云雷纹。龙纹觥造型奇特,设计精巧,纹饰优美,独具风采。

凤鸟纹商代中晚期开始频繁出现。凤是古人理想化的神鸟,是古人认为沟通天神的最好使者,具有美丽的羽毛和高冠。多齿形冠的凤鸟纹、长冠凤鸟纹和弯角凤鸟纹多见于商代晚期,西周时期,除继续流行晚商的多齿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凤鸟纹外,形体庞大、构图华

丽的花冠大凤鸟纹开始出现,并占据器物的主要部位。1973年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凤柱斝,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敞口,高颈,腹设五道棱脊,兽首形鋬,圜底,三棱锥形足。口沿立长方形柱足,柱端各立一只凤凰。凤尖喙,圆睛,锯齿形冠高耸,脑后又拖一长冠,身披细鳞形羽片,尾翎短挺。器腹装饰兽面纹。商周青铜器中还有象、虎、犀牛、羊、鸟、鹿、兔、蛇、龟、蟾蜍、鱼、蝉等动物造型和纹饰。1938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的商代晚期四羊方尊,高58.3厘米,口边长52.4厘米。方口,长颈,折肩,浅腹,高圈足。口沿外侈,颈上部饰蕉叶夔纹,颈下部饰两条相对夔纹组成的饕餮纹,肩部有四条龙蜿蜒缠绕,龙头突出于器身正中。器腹由四头大卷角羊合成,羊首占据器肩的四个转角,四隅是羊的前胸,四羊相合形成尊腹,羊的两只前腿置于圈足上。羊的背部及胸部饰有鳞纹,腿部为精细的长冠鸟纹,圈足上饰倒夔纹。全器以云雷纹为地,线条精美遒劲,细腻规整。四羊方尊为已经发现的商代尊中形制最大的青铜尊,它集浮雕、圆雕、线刻工艺于一体,将优美的造型和绮丽的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示了商代青铜手工业匠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高超的技艺。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动物形象,与新石器时期刻划、彩绘于陶器、玉器上的动物图案,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即巫师在祭祀中借助于某些神异动物的独有灵性,与天神、祖先进行心灵交流,得

到神的启示。《左传》楚子问鼎故事中记载:“昔

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 协于上下”,便是沟通天地。这段记载,明确点出了青铜器及其动物装饰,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由于西北少数民族犬戎的入侵,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建立东周王朝,史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奴隶社会礼制分崩离析,王室力量衰落和削弱,诸侯争霸的混乱时期,就

青铜礼器而言,王室用器减少,诸侯国铸器增加,青铜礼器制作日趋衰落,它们虽然被各级贵族继续沿用,但已转变为生活实用器,纹饰也较前代有明显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无不表现出浓郁的地方性色彩和清新生动的艺术特色。错金银,镶嵌红铜、琉璃、绿松石,包金银,鎏金,镂空,细线刻镂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迎来了青铜艺术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繁缛华丽、争奇斗妍的崭新面貌。商代和西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被淘汰,代之以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图像纹。图像纹主要描绘当时人的现实生活情景,如采桑、射猎、宴饮及水陆攻战等。1977年陕西凤翔高王寺出土的战国早期镶嵌宴乐纹壶,高40厘米,口径10.8厘米。小口,长颈,斜肩,深腹,平底,圈足。有盖,盖面中心饰火焰纹,四周饰野兽纹,周边有三个鸭形钮。壶肩部安装有一对兽面啣环,壶身以金属片镶嵌出四层图案。分别为设计成三组的习射图,弋射图,宴乐图和狩猎图等。河南汲县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画面几个人一小排,共四十组,二百九十二人,手拿不同的武器,或击鼓,或犒赏,或仰攻,战船列队急驰,旌旗猎猎飞舞,士兵奋勇向前,尽现激烈的战争场面。这些装饰图案,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仍的真实面貌。

商周青铜器的表面除了铸有各种不同题材的纹饰外,还铸上铭文,被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迄今所知的青铜器铭文,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但所铸字数不多,内容主要是用作氏族或铸器者的标记,表明铸作青铜礼器是为了祭祀先祖先父。商代末年,青铜器铭文的数量有了增加,并开始铸器记事,内容为商王的征

伐和物品的赏赐。西周时期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器上普遍铸有长篇记事铭文,内容非常广泛,大都以反映王室的各种活动为主,有王室的政治策略、历代君王的事迹、诸侯分封、朝觐、宴飨、祭祀、征伐、赏赐等,以及贵族间的奴隶买卖、土地转让、盟誓契约、诉讼、婚媾等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王室权力的日渐式微,诸侯

各霸一方,青铜器铭文不再受到礼制的约束,显示出较强的随意性,其内容多为联谊婚姻、夸耀祖先之类。随着简冊书帛的方便使用,青

铜器铭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商周青铜器铭文,是中国古代文字大家庭中与甲骨文齐名的重要一员,隐含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礼义方面的重要资料,倍受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关注和厚爱。

(二)中国古代铜镜鉴赏

人类最早发现自我的形貌体态特征,主要是借助于平静的水面而获得的,所谓“日水成鉴”。进入新石器时代,古人发明了制陶术,大口的陶罐、陶钵、陶盆装满水以后部分地充当了镜子的作用。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镜产生了。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在齐家文化的墓地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青铜镜,直径8.9厘米,重109克,镜背装饰有七角星图案。铜镜是古代人类整容照貌的日用品,但同时由于镜背铸饰的精美图案,又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中国古代的铜镜绝大部分是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它以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堪称古代艺术品中的珍玩。对古代铜镜的鉴赏,除了注意它们的外形、质地的变化,更可以通过其背面铸饰的花纹、图案的差异,确定其真实的年代。

1、商代铜镜的鉴赏

商代的铜镜主要有多圈凸弦纹镜、叶脉纹镜、平行线纹镜和素面镜等,直径均在8厘米左右,弓形钮,或称“橄榄”钮。

多圈凸弦纹镜,镜背以镜心为中心,饰六周凸弦纹同心圆带,由里向外,同心圆带逐渐加宽。环钮的中心圆部分素地无纹,六个圆带之间,饰密集的竖直短线。由于圆带宽窄不同,竖短线长短不一,形成向外辐射的光芒状。叶脉纹镜的镜背饰凸弦纹三圈,第一周弦纹环绕

镜钮,第二、第三周在镜的边缘。由第一周弦纹向外放射出十字形宽条幅,将镜背均匀地分成四区,每区由放射直线和斜线组成四片叶脉状的图形。第二、第三道弦纹之间,整齐排列小乳钉纹51个,铜镜图形看上去像一个有辐条的车轮。平行线纹镜镜背内区中心圆面分为均匀的四等份,每等份有长短不一的凸线九条或十条,每一等份的直线互相平行,对于相邻的两部分则呈现了互相垂直的形式,取得了既对称均匀又灵活变化的艺术效果。镜边缘有两条凸弦纹,之间填34条节状凸线,微弯曲。

2、西周铜镜的鉴赏

西周铜镜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素面纹镜,二是鸟兽纹镜,三是重环纹镜,四是禽兽纹镜。以素面镜为多见,装饰的线条简单,显得古朴。鸟兽纹镜主要是鸟、鹿、虎三种动物形象。

3、春秋战国铜镜的鉴赏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上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思想上大解放、大争鸣,文化上大放

异彩的历史时期,造成铜镜的图案也多样变化、多姿多彩的格局,主要有几何图纹、植物图纹、动物纹和人物纹等。在铜镜的造型上,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圆形,出现了方形的铜镜。同时,在制作工艺上,开始出现了金银错、透雕和彩绘等新工艺。金银错即将金银丝嵌入铜镜背面做装饰,主要用于狩猎纹镜和蟠虺纹镜上。

春秋战国的铜镜,按装饰的图案特征分成素面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山字镜、菱纹镜、禽兽镜、饕餮镜、蟠螭镜、羽鳞纹镜、连弧纹镜、狩猎纹镜、多钮镜、花叶禽鸟几何纹镜等。素面镜又可细分为素镜、弦纹素镜、宽弦纹素镜;纯地纹镜细分为羽状地纹镜、变形羽状地纹镜、云雷地纹镜;花叶镜细分为三叶镜、四叶镜、八叶镜、花叶镜;山字镜细分为三山三兽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菱纹镜细分为折叠式菱纹镜、格状式菱纹镜、带状式菱纹镜、禽鸟菱纹镜;禽兽镜细分为双圈兽纹镜、四兽镜、变形兽纹镜、三龙镜、四龙镜、四凤镜、凤鸟镜、四凤四菱镜、四鸟镜、三凤镜、凤纹镜、亲手镜、双凤双兽镜、鹦鹉菩提蟠龙镜;蟠螭镜细分为蟠螭镜、蟠螭叶纹镜、蟠螭菱纹镜;连弧纹镜细分为素地连弧纹镜、云雷纹地连弧镜、蟠螭连弧纹镜;透雕镜细分为蟠螭透纹镜、禽兽透纹镜、几何纹透纹镜;多钮

镜细分为几何纹缘多钮镜、三角勾连雷纹双钮镜、叶脉纹双钮镜、蛛网纹双钮镜;等等。

4、秦代铜镜鉴赏

秦代铜镜的装饰图案简约、写实、简洁明快,动物纹样少了许多诡秘的成分,多了真实

可感的风格,开始由图案走向图画。铜镜种类主要有素面镜、弦纹镜、四叶纹镜、方连凤鸟

纹镜、狩猎纹镜、四猴纹镜、四叶兽纹镜和连弧缘龙纹镜等。

5、汉代铜镜鉴赏

汉代铜镜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很大发展,具体表现在铜镜的数量增加和装饰题材的丰富上,出现了许多全新的装饰图样,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仙人图象,以及吉祥铭文等。总体上来说,汉代铜镜大致可以分成16类,159种。

(1)蟠螭镜。缠绕方连四蟠螭镜、叠压缠绕四蟠螭镜、大乐富贵四叶蟠螭镜、大乐富贵博局蟠螭镜、日光博局蟠螭镜等。

(2)蟠虺镜。圈带叠压蟠虺镜、圈带蟠虺镜、常贵方格蟠虺镜、毋相忘方格蟠虺镜、四乳方格蟠虺镜等。(3)花瓣镜。四花瓣四猴镜、四花瓣四螭镜、圈带四花瓣镜、圈带四花瓣四花叶镜、四花瓣四花叶镜、长相思四花瓣四花叶镜、日光四花瓣四花叶镜、毋相忘四花瓣四花叶镜、与天相寿四花叶镜、金华八花叶镜、四花瓣四叶镜等。(4)草叶镜。大明对称单层草叶镜、日光对称单层草叶镜、有喜对称叠草叶镜、毋相忘对称连叠草叶镜、日光对称连叠草叶镜、日有喜对称连叠草叶镜、对称连叠草叶镜、日光单列单层草叶镜、单列单层草叶镜、日光单列连叠草叶镜、毋相忘博局对称连叠草叶镜、日光博局对称连叠草叶镜、日光博局蟠螭连叠草叶镜、毋相忘博局蟠龙连叠草叶镜等。

(5)四乳铭文镜。长毋相忘四乳铭文镜、见日之光四乳铭文镜、日光四乳铭文镜、长乐未央四乳铭文镜、家常富贵四乳铭文镜、四乳铭文镜等。

(6)铭带镜。日光连弧铭带镜、日光圈带铭带镜、昭明连弧铭带镜、昭明圈带铭带镜、铜华连弧铭带镜、铜华圈带云雷纹镜、清白连弧带镜、居摄元年连弧铭带镜、日光昭明重圈铭文镜、昭明清白重圈铭文镜、皎光重圈铭文镜等。(7)四乳禽兽镜。四乳四虺镜、内清四乳四神镜、昭明四乳四神镜、四乳羽人四神禽兽镜、四乳四神镜、四乳禽兽镜、四乳羽人禽兽镜、四乳龙虎镜、四乳四鸟镜、四乳八禽镜、方格

四乳八禽镜等。(8)博局镜。始建国天凤二年四神博局镜、善铜四神博局镜、尚方四神博局镜、王氏四神博局镜、福禄四神博局镜、新兴四神博局镜、金之青四神博局镜、铜华四神博局镜、日有喜四神博局镜、四神博局镜、上华山多圈四神博局镜、四神羽人博局镜、四神禽兽博局镜、二组四神博局镜、福喜四神博局镜、善铜禽兽博局镜、上大山禽兽博局镜、佳镜禽兽博局镜、尚方禽兽博局镜、尚方八禽博局镜、禽兽博局镜、龙虎博局镜、多圈带禽兽博局镜、几何博局纹镜、始建国二年禽兽简化博局镜、禽兽简化博局镜、四鸟简化博局镜、八鸟简化博局镜、四神禽兽简化博局镜、四神钱纹简化博局镜、新兴几何纹简化博局镜、几何纹简化博局镜、云纹简化博局镜等。

(9)多乳禽兽镜。尚方五乳禽兽镜、鎏金尚方

五乳四神镜、吕氏五乳羽人龙虎镜、张氏五乳禽兽镜、五乳禽兽镜、侯氏五乳禽兽镜、六乳禽兽镜、尚方六乳禽兽镜、善铜六乳禽兽镜、鲁氏六乳仙人兽纹镜、杜氏六乳禽兽镜、陈氏六乳禽兽镜、李氏六乳禽兽镜、六乳六禽镜、尚方七乳四神镜、泰山七乳四神镜、尚方七乳禽兽镜、尚方七乳四神镜、侯氏七乳禽兽镜、柏氏七乳神兽镜、七乳四神禽兽镜、宜子孙七乳四神禽兽镜、七乳羽人四神禽兽镜、善铜七乳神兽镜、田氏七乳四神人物禽兽镜、光耀七乳四神镜、七乳禽兽镜、七乳羽人禽兽镜、青盖七乳四神镜、张氏七乳禽兽镜、合好七乳禽兽镜等。

(10)连弧镜。永平七年八连弧云雷镜、长宜子孙八连弧云雷镜、长宜子孙八连弧凹面圈带镜、君长宜官八连弧凹面圈带镜、长宜高官八连弧凹面圈带镜、七连弧凹面圈带镜等。(11)变形四叶镜。元兴元年变形四叶兽首镜、永康元年变形四叶兽首镜、建宁元年变形四叶兽首镜、熹平三年变形四叶兽首镜、变形四叶兽首镜、变形四叶夔凤镜、变形四叶夔龙镜、变形四叶夔纹镜、变形四叶对凤镜等。(12)画像镜。历史人物画像镜、神人车马画

像镜、神人禽兽画像镜、四神禽鸟画像镜等。(13)神兽镜。重列式神兽镜、环绕式神兽镜等。

(14)夔凤(双夔)纹镜。直行铭文双夔(凤)纹镜、双头龙凤纹镜。

(15)龙虎纹镜。龙虎对峙镜、盘龙镜等。(16)特种镜。透光镜。鉴定要点:

西汉铜镜,边线轮廓锋利,花纹清晰工致,后仿的边缘圆熟,纹饰模糊。

西汉铜镜,不问主题花纹如何,绝大部分用内向连弧纹装饰带作边饰。

草叶纹“天下大明”铭文的铜镜,时代西汉。

镜钮雕刻山峰的铜镜,时代西汉。

6、三国铜镜的鉴赏

这一时期的铜镜主要有七种:纪年神兽镜、变形规矩纹镜、变形四叶纹镜、兽纹镜、连弧纹镜、对立式龙纹镜、其他变形纹镜。而以湖北鄂州和浙江等地出土的三国东吴纪年镜为最具特色,往往铸有“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平”、“永安”等年号。

7、两晋南北朝铜镜鉴赏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铜镜铸造业的衰落时期。受佛教影响,铜镜图案中出现了佛教题材。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枚式神兽纹镜、变形神兽纹镜、四叶儒家图形镜、四叶凤纹镜、连弧纹镜、位至三公镜、方枚龙纹镜、龙虎纹镜、独立式龙纹镜、环带方格禽兽纹镜、变形龙虎纹镜、三兽纹镜、云雁纹镜、十二生肖镜、鸳鸯纹镜等。其中,方枚式神兽纹镜是两晋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装饰为浮雕式神和瑞兽图案。主纹和边缘之间有一圈方形和半圆形凸枚。

8、隋代铜镜鉴赏

隋代铜镜总体上比较简朴而细小,以圆形为主,方形较少,但在装饰纹样上有新的内容,出现了新型的植物纹样,如忍冬纹和葡萄纹等。主要有以下几种镜式:独兽纹镜、环带式兽纹镜、环带式几何纹镜、忍冬纹镜、六出兽纹镜、四兽铭文镜、鸟纹镜、十二生肖镜、简化规矩纹镜、禽兽铭文镜、方形四兽纹镜等。

9、唐代铜镜鉴赏

唐代是继两汉以后又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西方文化艺术和印度佛教艺术给唐代铜镜的装饰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初唐事情的铜

镜以圆形为主,方形镜较少,葵花形镜和菱花形镜逐渐流行,纹饰中葡萄纹、宝相花、花鸟纹开始大量涌现。盛唐时期,雀鸟、鸾凤、花朵等图形十分流行,飞天、人物故事等题材逐渐出现。唐代晚期具有宗教色彩的“万”字纹和八卦纹逐渐流行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镜式:瑞兽葡萄纹镜、十二生肖镜、宝相花纹镜、团

花纹镜、环带禽兽纹镜、花鸟纹镜、鸟纹镜、飞仙纹镜、吹笙引凤纹镜、月宫纹镜、龙纹镜、蟠龙纹镜、真子飞霜镜(或称伯牙弹琴镜)、三乐镜、弈棋镜、“万”字镜、八卦纹镜、飞鱼纹

镜、狮纹镜、蝶恋花镜、铭文镜、狩猎纹镜、五岳图形镜、许由巢故父事镜等。

10、五代铜镜鉴赏

五代铜镜以圆形、方形和亚字形为主,后者更为流行,菱花镜、葵花镜已趋向于式微。带作坊名称标记的铭文镜开始出现,标志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到来。世俗化题材的图案装饰也逐渐出现。主要有下列镜式:素面镜、弦纹镜、飞鱼纹镜、都省铜坊镜、千秋万岁镜、长兴四年镜、开运二年镜、莲花纹镜、荷叶纹镜、茶花纹镜、橘纹镜、蝶恋花镜、孔雀衔绶镜、双鸾纹镜、龟裂纹镜、八卦四神镜、八卦十二生肖镜、月宫镜、花鸟纹镜、连球纹镜、菱形织锦纹镜、符箓纹镜、日光铭文镜等。

11、宋代铜镜的鉴赏

两宋铜镜的造型,除了常见的圆形、方形、亚字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还出现了长条形、桃形、钟形、鼎形、瓶形以及镜上加把柄的造型。主要镜式有:素面镜、莲花纹镜、出水芙蓉镜、莲花八卦镜、孩童莲纹镜、连珠花朵纹镜、桃花纹镜、菊花纹镜、团花纹镜、向日葵纹镜、芙蓉花纹镜、缠枝宝相花镜、缠枝牡丹纹镜、新月梅花纹镜、对鸟衔花纹镜、鸳鸯莲花纹镜、蜂蝶花朵纹镜、雁双飞纹镜、龙纹镜、八卦四神纹镜、月宫镜、狮纹镜、靖康元年飞仙纹镜、龟鹤齐寿图形镜、牛郎织女图形镜、踏剑探海图形镜、航海图形镜、仕女楼台图形镜、吸月华气功图形镜、观音图形镜、傀儡戏图形镜、踢足球图形镜、说法图形镜、湖州镜、潭州镜、建康府铭文镜、成都铭文镜、崇宁通宝钱形镜、河澄皎月铭文镜、视尔前兽纹镜、一尘不受铭文镜、永存保用铭文镜、衣冠可正铭文镜、满江红铭文镜、仿唐天文镜、奇门镜等。

12、元代铜镜的鉴赏

元代铜镜图案中出现了类似“文人画”风格的图形装饰,如超然的仙人,傲霜的梅花,以及苍松山石等;还出现佛教特色的“八宝”莲花和道教色彩的仙者;受元杂剧的影响,出现说唱图案和人物故事题材等。主要有龙纹镜、莲花纹镜、钱纹镜、莲花八宝纹镜、双鱼纹镜、四兽纹镜、十二生肖和二十八宿镜、仿唐四神十二生肖镜、双凤牡丹纹镜、缠枝牡丹纹镜、草叶纹镜、织锦纹镜、海天人兽纹镜、八仙过海纹镜、洛神图形镜、蓝采和击板图形镜、八

卦星纹镜、金童玉女图形镜、仿汉式镜、仙山人物多宝镜、观音镜、人物故事镜、寿山福海铭文镜、对弈镜等。

13、明清铜镜鉴赏

皇帝年号的纪年镜数量比较大;造型和装

饰多仿汉式镜,仿汉的规矩镜尤多;有关吉祥的图形和文字装饰大量出现,常见的有八吉祥、八宝、仙人八宝和象征性图形。主要有仿汉规矩镜、仿汉昭明镜、仿汉日光镜、仿汉鸟纹镜、仿汉人物车马图形镜、仿汉龙虎纹镜、仿汉禽兽纹镜、五子登科人物图形镜、喜生贵子镜、百寿团圆镜、长命富贵镜、长命富贵金玉满堂镜、八化庆寿图形镜、送子图形镜、双龙抢珠纹镜、双鱼纹镜、福寿双全镜、岁寒三友图形镜、状元及第镜、狮子滚绣球镜、仕女游园镜、和合二仙镜、双喜五福纹镜、龙凤呈祥镜、仙人楼台镜、山水人物镜、八卦五子登科镜、五子登科麒麟送子镜等。

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的解读 1.分层阅读法

(1)实生活层面

基本信息——人、事、物、景(2)感情层

意象=意+象

意境=意象+„„+意象 画境——戏境

七种基本感情类型:喜、怒、哀、乐、爱、欲、恨(3)思想层

感情背后的理性。(4)观照层

移情入诗,同化为一

观照自我 联想自身,兴起感怀 观照社会 诗中社会

现实社会

观照艺术 2.诗的题材类型

基本类型:登高、怀古、赠别、咏物、感怀、边塞、山水等。3.三条线索:

a.显性人格——儒家基础的忠君、爱国、忧时、惜民、怀才不遇等 b.隐性人格——道家基础的逍遥、自由、释脱、放达、宁静、无为 c.性情人格——心性自由解放基础的情感(爱)至上主义 4.主题的历史形态

一、汉乐府诗的思想性

1.对统治者压迫的不满、反抗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2.对战争和徭役的描写。

3.写男女青年爱情,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对爱情自由的迫害。

二、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三、魏晋六朝诗歌的思想特点

1.国家社会意识——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为代表,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建功立业的思想。

2.山水审美情趣——以“陶谢”为代表,体现文人的隐逸人格,寄情山水(或田园),寻求心灵与自然山水交融的自由与释脱。3.宇宙生命思考——有“玄言诗”的基础,主题一般表达宇宙无限、人生苦短,思考人在有限的生命内如何把握人生等终极问题。4.个人际遇情怀

四、开风气之先的初唐诗歌

突破“宫体诗”的藩篱,风格健朗,在诗人的个人命运沉浮中见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1.命途多舛的“四杰”

2.承前启后的诗人——陈子昂

五、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

盛唐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诗人们的思想也健康、开朗,充满了解放性和创造性,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了盛唐时代特有的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旋律。1.盛唐边塞诗

边塞诗的主题往往是积极健康、充满进取精神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异域奇境——寒天、雪大、景物壮阔等。(2)抒写杀敌报国之志。

(3)描写战事惨烈、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突出爱国的豪情。(4)在边塞思念故乡、亲友。(5)征夫思妇题材。2.盛唐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诗是隐逸思想和生活的产物,诗歌的主导思想即隐逸思想,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潜性人格”的一面。内容以表现自然山水风光或山林闲居生活为主,通过写自然景物的静美或山林闲居生活的恬谈自如来表现诗人向往人格独立自由,心灵回归天然的愿望。山水诗的最常见写作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或以景传情,是中国诗歌审美形态“意境”的最高典范。

严格地说,山水诗和田园诗是有区别的,在盛唐时代分别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其他的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3.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潜性人格——道家思想的代表,飘逸潇洒,自由浪漫。)4.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显性人格——儒家思想的代表,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六、中唐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极其新乐府运动

七、“孟诗韩笔”和“八司马”事件

九、残唐五代词

1.花间词

2.南唐词

十、宋词

1.北宋婉约派

2.北宋豪放派

3.南宋豪放派——辛弃疾与南渡爱国词人

4.南宋婉约派——白石与梦窗

十一、元散曲的共同主题 1.元曲作家的共同个性

元朝的文人,因为特殊的社会处境,思想更为激进,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强调自己的个性,通过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来强调自己的主体存在。于是元曲作家有一个显著的共同个性特征——“性情中人,浪子风流”,他们多喜标榜自己“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 2.主题形态

描写自然风光,歌唱山林隐逸;描写男女风情;鄙薄功名利禄,藐视封建礼教;涉及当时重大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痛苦。

十二、近晚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诗人

夏完淳、龚自珍、郑燮、黄宗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苏曼殊、谭嗣同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炼字——诗眼

(题型为:找出全诗或某一句的“诗眼”;分析诗句中运用最精彩的词,等。)

1、词类活用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悦”使动,山光美好感染到了鸟的心性,突出了山寺之美。“空”形容词使动,静而宽的潭影使人心也变得空寂,情景交融,互相映衬,突出了景物之美,人心之静。

2、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把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拟人,既是由衷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是诗人之心。

3、形容词 形容词用得恰当,最能突出形象、境界、感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圆”生动传神,境界瑰丽、开阔。

4、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形式整齐,声音和谐。)②起强调作用。(加强感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6、表颜色的词

表颜色的词,是符合诗歌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作用是:①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②表现特定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二)语言/意境的风格 ⑴清新——多指语言风格。

表述为:清新自然,质朴不雕。(不事雕琢,清新质朴)

多见于田园山水诗。内容上以描写山水自然风光,并且咏叹田园生活为主,思想感情上以平静愉悦,闲逸萧散为主,也有一部分气象萧瑟,幽寂冷清,成为禅学的寂灭,或因政治命运艰难转向山水间寻求寄托。⑵明快——多指语言风格。

表述为:简洁明快,洗练晓畅,语言不加雕饰,感思想开朗浅显,通俗易懂。如白居易《卖炭翁》,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渡》。⑶绚丽——语言绚丽。

表述为:辞藻典雅精丽,色彩明艳,形象鲜明。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⑷冲淡——冲虚淡泊(意境类)

表述为:淡泊宁静,恬淡自然,闲逸、静穆、深远。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对应于语言类的“清新”。⑸雄浑。(意境类)

表述为:意境开阔雄厚,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景观壮丽。

代表作品:曹操的《观沧海》,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⑹豪放。

表述为:豪迈奔放、情感激荡、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傲骨嶙峋、狂荡不羁。代表作:李白的《将进酒》《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⑺旷达。

表述为: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

代表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⑻沉郁。

表述为: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舒缓悲凉、忧愤蕴藉。代表作:杜甫的三“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⑼悲慨。

表述为:忧思悲壮、慷慨悲壮。

代表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⑽婉约。

表述为:语言清新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取材多为个人感触,男女之情,山水风物。

(三)鉴赏诗歌语言修辞技巧(略)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章法)

(一)起兴。

以景起兴:后演变为“情景交融”的抒情写法。以物起兴:有比,后成为“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作用:①引起下文。②烘托气氛。③垫定感情基调。(二)比:即比方,句法上为“比喻”。

(三)象征。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比语法上的比在烘托形象上更完整、更丰富。对应咏物类诗。效果:①生动形象。②含蓄委婉。③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如:香草、美人喻君子,鹏鸟喻志向,松柏、美玉喻品质。(四)对比——突出强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加强反差,令人震撼。

(五)烘托——从侧面着重描写,作为陪衬,突出所需描写的中心事物。《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用行人、少年来烘托女主人公。《琵琶行》以江月的描写来烘托景色的美妙。(六)衬托——相对“烘托”更强调“物——物”对应关系。正衬——英雄衬英雄,反衬——小人衬英雄。

原则上与对比不同,对比两两相对,衬托有主有次,但很多题可以忽略二者的差别。(七)联想和想象。

表述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描写了一个境界,传达了一种感情。评价性的话有:“神思飞越,奇思遐想。” 代表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八)用典。

作用:①使诗歌语言精炼,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言简意丰。意象重叠,双重意蕴。代表作:“庄生晓梦逐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②以古喻今,借古讽今。

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九)以动(噪)衬静——突出静,营造气氛。化静为动——使静态之物/画面有动感,新鲜、生动、营造特别意境。(十)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理解虚实含义: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在诗歌中,“实”往往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往往指的是幻想之境,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未来之境、想象远方之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实境:李白的人生现实。(幻想)

虚境:幻想神仙之境。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设想)

”柳永《雨霖林》“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未来)”效果评价:①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丰富了诗歌意象,开拓了诗歌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②实境与虚境强烈反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中心。如:姜燮的《扬州慢》夕日扬州城的繁华,如今荞麦青青。③实景与虚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突出了中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怔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十一、抒情方式

a)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一般: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相反:乐景写哀情,哀景抒乐情。b)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十二、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前后呼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

四、考点及答题规范 1.鉴赏形象——把握意象

+

感情

人、事、物、景的特征

设问方式:描写了怎样的形象,什么样的画面,某意象的特征,刻画怎样的人物,景物及其作用,什么样的场景气氛等。

答题要点:包含生活层内容,体现感情层;基本内容要抓特征,感情概括要鲜明;指向艺术或指向感情思想。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意境?(5分)答案:(5分)作者通过烟柳、淡云、孤雁、寒日、暮天五个意象的描写,写出了空落、孤单、凄凉的意境。(答出三个意象给1分,答全给2分;意境分析正确给3分。)

2.鉴赏语言 3.鉴赏表达技巧

艺术鉴赏类题的答题程序及要点:a.指出技巧;b.分析技巧;c.说明效果。4.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5.探究类题

偶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诗的普遍哲理等。有主观性。

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出栈

(清)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①②

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释】①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一座亭子。②陈仓:今宝鸡市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冲。(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答:采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诗人在送险亭边回看来路,千万座山峰似乎飞舞着来到了陈仓,采用这种手法,赋予看山峰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形象,夸大了山势的险峻,想象奇特,(2分)表达了诗人走过险途后的轻松、愉悦,欣慰的心情。(2分)

(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

答:本诗先写历险后的喜悦,后写路途上的凶险,打破了事理的常规顺序,这样写可以突出作者历险后的轻松、欣慰、轻松的心情。(2分)从诗中可以感悟到的人生道理是:在人生征途中,难免会经历路途的艰难和险阻,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和进取,这样才能最终迎来胜利的喜悦。(3分)

第三篇: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当今我国内外来文化在大肆泛滥,惟独民族文化被抛弃得一干二净。这都是上个世纪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彻底摧毁的结果。中国今天已经变成一个失根民族,失去了我国古代文化最强调的“正固”。鉴于此,本中心从今天开始按中央领导人的做法,定期补习古代文化,定期刊载古籍精要,以弥补国人本源文化的不足。第一讲主要是面对肩负治国重任的官员。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君子文化,也就是先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素质,让这些成为“君子”的人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虽然这种圣人理论和君子理论不太符合当今世界民主和平等的潮流,但对于中国的精英们来说,还是十分必要认清自身的修养与责任的。

中国社会失真已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发生了迷乱,失去了对事物本源的认识。这都是现代科技产生的影响。人类发明了一点现代科学,便想战胜大自然,便不尊重自然规律,便走火入魔。这样的后果是及其危险的。看看今年北京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上空,沙尘飞杨,这都是盲目战天斗地、盲目追求GDP的结果。因此,溯本清源,拨乱反正,学习一点人类在上古自然时代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对我们当代人大有好处。

管理一个由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带来的现代政治经济商业社会,要比管理古代的自然社会复杂得多,但即使是再复杂,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那就是“天地说”的基本规律。人类即使能迁移到其他的恒星去,也改变不了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也要依顺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将周文王所著的《易经》一书中一些重要的字句集成一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少女出嫁[男女之情]是天地间的大义。天地阴阳不相交,则万物就不能兴盛。[归妹卦] 编者按:联想到一个社会,如果左右两派的意见不能交流,这个社会就要阻塞,就要发生**。因此,治理社会必须使各种派别的意见互相交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真伟大啊!万物萌生都要依靠它。它行云施雨,万物才能化成。日月终而复始地运行,象征六气的生成。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象天那样自强不息。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大地真是广大啊!万物靠她生长,而且顺承于天,大地负载万物,其德无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大,万物都能亨通。君子应当效仿大地负载万物的厚德。大地的性质极为柔顺,但当它变动时却很刚健。大地的形态极为安静,但它的品德却很方正。[坤卦]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有一定之规,人难道可以逆天行道吗?[豫卦]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君子所想的不会超出他所处的位置。君子要有自知之明。[艮卦]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依天而行,百谷草木依附地而生存。天和地是日月、人类和草木依存的载体。人类能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吗?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多少不顺从天地的做法,人类自以为发明了科学技术,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恣意妄为。象中国这些年里的拼命追求GDP,这种行为能不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能不惹得天怨地怒吗?[离卦]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天威下达,雷厉风行,万物不敢虚妄,先王办事,就好象四时使万物茂盛一样,不虚妄地养育万物。科技时代的规律也同此一样。[无妄卦] 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不变,圣人仿效自然造化万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可我们中国人这些年来都仿效了一些什么学说,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法轮功……这些主义与古人的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观卦]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天地革而四时成。水中有火,为水火相革之象,君子应修订历法以阐明天时的变化。天地不断变革而四时形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时用意义真大啊![革卦]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能够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是可以和他们研讨事物的几微的。他们知道在该终止的时候就及时地终止,这样的人是可以同他们一起共同保存道义的。他们能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处于险境也不会有灾祸。[乾卦] 大者正也,正大,天地之情可见,中正而吉利。

强盛的人主要是由于其做人贞正,正固而强大,天地之道从中可见。之所以吉利,是因为处于中位。[大壮卦]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天之险高不可升,地之险在于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保卫国家,险的功用真大啊![坎卦] 君为山,民为泽,损泽以显山,危莫大焉。

国君与民众犹如山与水,如果减损水的深度而显示山的高度,那么危险就要出现。君王越伟大,民众越渺小;相反,君王越渺小,人民越伟大。这就是山与水、君与民的关系。[损卦] 悦以先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死。悦之大,民劝矣哉。

上顺应于天,下取悦于民。使民众喜悦,人民便忘记了劳苦;用喜悦战胜困难,民众就会忘掉死亡的威胁。喜悦的作用太大了,它能勉励民众啊![兑卦]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也。男女都正固,是天地间的大道。家人中有严君,严君是对父母的称谓。父亲遵守父道,儿子遵守子道;兄尊兄道,弟尊弟道;丈夫守夫道,妻子遵守妇道,则家道正固;家道正固则天下就会安定。[家人卦] 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如果不能长久地保持其君子之德,就可能蒙受羞辱,定会遗憾。[恒卦] 损下益上,其道不行。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天旋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削损下民以增补上君,君主之道难以推行。减损君上而增益下民,民众就有无限的喜悦。上天旋转运行,大地生长万物,天地增益没有固定的法度,凡增益之道,都是与四时一同运行的。[益卦] 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

君子应当对多的减损,对少的增加,要测出财物的多少,公平分配。[歉卦]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上有火,君子应当端正自己的位置,固守安国定邦的使命。[鼎卦]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检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地阴阳不交接,是阻塞之象。君子应当检点自己的品德以避免灾害,不能以福禄作为荣耀。[否卦]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上天下泽符合上下尊卑之礼,整个社会循规蹈矩,便会安泰。君子应当分辨上下尊卑,以安定民众的心愿。[履卦] 大君有命,小人勿用。论功行赏,以名正其功。[师卦]

易经名言名句

我始终觉得,一个连易经和道德经都没看过的人不要说你懂中国文化.经典的智慧是永恒的.《易经》作为中华传世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的品读。现摘录部分名言,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也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

二、《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点评:不骄不馁。

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五、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

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七、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点评: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有优异业绩且为人谦虚的管理人员,也会得到下属的拥戴。

八、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点评:心胸宽广。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点评: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当年任正非是否有感此言而作《华为的冬天》?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点评:毛主席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点评:明辩是非。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点评:“节制”,昨晚喝高了经历的那种痛苦,才更明白它的重要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象传》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坤》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下》

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5.《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 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6.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7.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

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文言。乾》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卦·彖传》 1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1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 乾》

易经的奥秘经典与语录

1.阴阳就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2.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改变的定律。

3.伏羲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现状,让人类知道怎样去适应和改善。

4.《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合不合自然是最合适的,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老师。

5.要用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科学,让科学协助人民过幸福的生活。

6.学习《易经》的意义 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 具有神秘性,道德性 求同存异

7.阴阳合一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如影随形。8.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9.阴阳相对的话语:

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礼让为先/当仁不让 10.有关阴阳的三个重点: 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会变动/阴阳合一 11.八卦图: 它是圆的(易变动)/不要去伤害别人(不可以圆滑,但是要圆通)/不要嫉恶如仇(坏人杀不光,好人不会立刻死亡)12.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13.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14.仁是最核心的,天地万物都有仁。15.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16.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传》 17.太极就是宇宙万事万物共同的基因。18.在宇宙中除了自然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19.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20.祸福无门,是会变动的。

21.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叫做规律。22.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

23.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按照规矩来做,不能投机取巧。24.圆道周流,循环往复。

25.天不是神,天不是上帝,天是自然。

26.一切合自然的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就算眼前是对的,迟早一定是错的。

27.从现在开始,一切要把自然当做最高的判断准则。28.自然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生生不息,日新月新,创造又创造。

29.做任何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30.该快要快,该慢要慢,这才是《易经》的道理。31.我们只对讲信用的人有信用,我们不可以对小人讲信用。32.伏羲女娲石同一个人,雌雄同体,有阴有阳。

33.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人是进化的。34.神话只有一个目的,要解决宇宙人生问题。

35.哲学都是从神话演变出来的,哲学所重在问题,不重答案。36.哲学家重视的问题:人从那里来,死后到哪去,活着干什么

37.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自然作为判断标准的。

38.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39.《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总结。

40.八卦图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位就是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守位守分,不断的改善。41.目标和方位的正确,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42.三画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替人类在天地之间做好了一个很明确的定位。

43.没有矛盾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44.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就叫做智慧。

45.看任何事情都要用阴阳的观点,以自然为标准,做合理的判断。

46.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是不变的。

47.家不会变,否则你不安定;世界不会变,否则你努力干什么

48.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49.尽人力,听天命。

50.只有在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51.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只能享有相对的平等和自由。52.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变种又不变,不变中有变。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53.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54.以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55.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叫圆通。

56.《易经》用来占卜的条件:只能占卜国家大事:没办法决定时可以卜;卜完后不一定要听

57.不管信什么,信道差不多就好,过分相信就是迷信。58.占卜的目的,不是告诉你结果,而是给你多一种参考。59.老天只帮助应该帮助的人,老天不会帮助不应该帮助的人。

60.自然是各种现象的一种循环往复。

61.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62.用你的理智,去知道你的感情,不要让你的情绪来左右你的理性。

63.占卜的条件:咨询不足,数据不全,可卜;犹豫不定时可卜;每次占卜只问一件事

64.孔子“不占而已矣”的三原则:如果相信站不久违反了伦理的原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人做事动机要纯正 65.指纹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66.动机比结果重要,过程也比结果重要。67.看别人很容易,看自己永远看不清楚。68.把《易经》当做人生的宝典,学习应对不同处境可以趋吉避凶。

69.十五岁决定学习的方向。70.三十岁决定一生的原则。71.四十岁决定人生目标不再动摇。

72.一个人现在的状况是从小到大累积的结果。73.五十岁明白命运是自己创造的。

74.世界上的你是唯一的,没有第二个人完全跟你一样。75.人生最奥秘的就是你没有办法重来。76.四十到五十是人生最重大的关键。77.明确一辈子的目标,就全心全意去做。78.乐以忘忧就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79.人要服老,不要认老。80.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81.潜龙勿用就是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82.如果引起人家嫉妒,不完全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也要检讨。83.人生所追求的就应该是无咎,而不是大吉大利。84.当得到某些利益的时候,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85.有一得必有一失。

86.无咎就是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小过错,人家也会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87.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88.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一定要尽力。

89.该当主角的时候不要推迟,该当配角的时候心安理得。90.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这永远是自然的真理。

91.道理永远是现象背后的东西。

92.人生必须要通过一些检验,谁都跑不掉。93.人要把所有的磨练单做自己成长的过程。94.宠小孩是父母的不幸。

95.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96.《易经》的态度: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站在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

97.《易经》的思维方式:事物都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 98.所有的职场都死帮助我们修身,帮助我们立德,帮助我们养望。

99.婚前要格外的谨慎,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生就很美满。

100.父亲尊重母亲是阴的,母亲尊重父亲是阳的。101.小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父母的对答。102.节约永远是美德,这是不变的经。103.家庭永远是人海茫茫中最温暖的一艘船。104.认识宇宙的一部分,必须尊重宇宙规律。

105.利害,只是短暂的现象;得失,才是长期的效果。106.指纹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

107.按照《易经》的道理,人生是没有吉和凶的。108.一切是你在决定,不是命在决定。109.要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110.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尊重你。

111.谦卦的所有爻辞均为吉,按谦卦做则可以立于不败之地。112.谢天谢地即为“谦”。

《易经》经典语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27、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1)如兰。

2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1、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3、尺蠖(2)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4、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3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6、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37、君子以作事谋始。

38、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3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40、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41、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42、君子以莅(3)众用晦而明。

43、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44、君子以懿文德。

45、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46、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47、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48、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49、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50、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30岁之前要读儒家,40岁之后读道家,50岁左右读《易经》。因为30岁以前你投入社会,准备成家立业,一定要非常积极地面对人生,当然要学儒家。从40开始一定要学道家,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已对人间冷暖、人性善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应该用道家的智慧将人生看成一个整体,要逍遥一些。50岁左右则要读《易经》,学会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哲学与人生配合起来,用很扼要的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才会有一些的参考价值。

年轻的时候知道人生全部可能的情况,将来自己面对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照点。就像自己过的人生只能有一种版本,但是其他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版本,把它对照起来以后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去做选择,应该怎么过。

哲学是人生的经济学,你学了哲学人生就会变得很有效率,不会花时间在那些细微末节的烦恼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的人生比较清爽,也是比较让人家羡慕的。

年轻人设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给自己做参考,然后你到一个生命阶段的时候再反省。

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人们能够真的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种至高的生活境界。

承受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可以获得什么,而在于他可以承受失去什么,能够承受失去的人格才是坚强的人格。

人生的“现在”是每一个当下的刹那所串连成的,没有一刻会逝去,也没有一刻只是幻觉。唯其如此,人生的充实之感才会呈现出来。所谓珍惜自己,不是自怜,更不是自负,而是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生命成长的责任,这种责任其实是一种荣誉。

为了减少犹豫,必须先认清自己的限制。凡是能力之外的事,立即拒绝;能力之内的事,要看自己是否喜欢以及是否值得去做。为了避免后悔,则须认真由经验中学习教训,以求下一次可以改善。

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人在助人时,表面看来是在付出,其实是肯定自己内在的丰盛,并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进而觉得自己更值得肯定与欣赏了。

读书的用处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心灵的必需品。若不读书,心灵迟早会有饥渴之感,这种感觉是没有速食产品可以化解的。

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只有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旅客或过客,而不是归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必在意自己“有”什么呢?我们应该在意的是,自己“是”什么、如何“做自己”。

第四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

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

78kXXX班 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

1.咏物言志诗

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

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本诗中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即“折柳曲”的省称)诗所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仔

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诗人正是通过“折柳”(即“折柳曲”的省称,柳又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3.怀古诗

这类诗主要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树茂花美,娇莺长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庙宇楼台、烟雨凄蒙,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而在莺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写出春色无边的气势。明人杨慎认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为“十里”,实在是不懂艺术真实的荒唐之论,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样,更突出了江南寺庙之多。这种描写还有一种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庙虽然留下来了,但是南朝政权不是早已化为乌有了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庙太多了的缘故吧。细玩结尾一句,从“多少”二字还是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慨的,意思是当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显赫,而今又在何处?诗人面对江南的春光,自然会有今昔盛衰之感。

4.战争诗和思乡诗

一般来说,战争诗中除了有一些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阔主题的少数诗词外,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前者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后者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5.闺怨诗和羁旅诗

这类诗大多与妇女有关,有的是通过写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郁伤感,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的是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如辛弃疾的《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二. 赏析语言,辨明风格,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我们知道,不同的作家,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壮丽,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含蓄等等。正是这些体现了作家卓尔不群的风格,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平易,杜牧的清新俊拔,李贺的奇谲险怪,李商隐的精工绮丽„„读唐诗就要分清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社会政治不同导致的诗风的巨变,同时还要注意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差别;读宋词就要弄清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地位,知道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全才、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不能驰骋疆场、因而词作中充满着悲愤之气的爱国志士;要知道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还要知道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

不同诗作风格迥异,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呢?其实很简单,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就是直接抒情;类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还包括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等。

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毕竟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深刻挖掘。

第五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鉴赏诗歌形象

一、感性认识诗歌的形象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例

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例2: 蝉 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说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例3: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人来,袜躔金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请分析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天真纯洁、活泼娇媚、感情丰富(含羞躲避)而矜持的少女形象。

首句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神态,展示了她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见人来,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展示了少女想见又怕见的复杂心理。

这首诗从动作行为、神态、心理等方面对抒情主人公作了细致描写。作业:

阅读《名师领航》

1、练习:P43的“名师精讲”的6道例题。

2、看书:P58的“诗歌意象附表”。

二、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

1、抓意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例

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描绘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羁旅愁怀。

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2、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

联想与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像力的结果。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思维。例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歌)。

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像成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像。

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像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句诗又是一首多么快乐而又优美的草原牧歌!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像的表现。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例如: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等,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即:本诗通过“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幽寂清冷的水乡秋夜图,从而表达出诗人孤孑清寥的愁情。

3、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另:可参考《点绛唇》和崔颢《长干曲》 附1:《点绛唇》见第二页。附2:长干曲崔颢

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其一)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其二)

[注]长干,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靠近长江边,为吏民杂居之所。聚居于此的多为市民阶层,较少封期礼教的束缚,有较多的市民意识。横塘,地名,此地也在今南京市,与长干接近。九江,泛指长江。

这两首诗形式上是两篇,实质上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一个整体,必须补出其中跳脱的部分,这样才能理解诗意。

一条船从一位女子身旁经过,女子偶尔听到船上人说话,操家乡口音.于是把船停住打问:“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并自我介绍:“我家在横塘。”再往远处想一想,女主人公家住横塘,与长干接近,她从小生活在市民中间,没有过多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仪范的熏陶,所以直言发问。再者,这位女子恐怕是长年累月看着这单调寂寞的江流、两岸的山峦平畴,也许非常寂寞,所以听到家乡口音觉十分亲切,便直言发问,因而无丝毫恤陀之态。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再看第二首,这是对方男子的答问,从第一首的首字“君”可看出。男子并没马上回答女子问话,而是自我介绍:我住在长江岸边,长年奔波在外,经常在长江上来去。直到后来才告诉对方两人是同乡,可见他对对方很有好感。“生小不相识”,很惋惜;为什么惋惜呢?恐怕是甜甜的乡音、美好的容貌,使他觉得有点相见恨晚。但初次相见,只能用如此平静的话语和口气作答。由此可见,本诗展示了朴素的人情美、人性美,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业:

1、杜甫的《登高》中,写景和抒情是如何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答: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下的落木、滚滚来的长江等八个意象,描写出了苍茫辽远、凄冷萧瑟的深秋景象,烘托出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悲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了一种悲凉沉郁的意境。

2、《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①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答:描绘出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②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你喜欢的理由。(3分)

答: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三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清高)、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

3、《名师领航》中的练习1、2题。补充资料: 附1: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时节怎样的特征? 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

或: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喜爱和恋恋不舍 附2:

简析意境。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析:

首句“溪涨”暗示此诗所写为夏夜情景,着一“拂”字写风之轻柔,给人以闲适恬静之感;次句写月落而繁星满天,描绘出晴朗的夏夜氛围,给人以舒适之感; 第三句写船“横”,最具诗情画意,状幽静、闲适,末句以“一声笛起”来得娴静,写出夏夜的清幽自然。全诗则描绘出一个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美好意境。附3: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朱熹,宋代______家,有作品___________等。

2、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宋代理学家,有作品《四书章句集注》等。

2、“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3、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不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下载中国古代铜器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铜器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二)(高三备课资料) 二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唐朝•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朝王......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一)(高三备课资料) 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 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是用于娱乐而是用来......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6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六)(高三备课资料) 一二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咏 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注解鉴赏刍议

    中国古代诗歌注解鉴赏刍议 关键词:中国古代 诗歌 注解 鉴赏 摘 要:诗歌鉴赏是人们对诗歌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在中国古代许多诗歌注解著作中,在解释字句的......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了解小说鉴赏的一般常识,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同西方小说的差异。 教学重点:中国小说的发展概况和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