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策划——团队凝聚力
校学生会外联部
团体心理辅导
策划单位: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团对外培训部策
划
书
一、活动背景:新学期招新完毕,新成员加入部门,为部门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成员间带来了一丝生涩,彼此之间的距离和生疏 势必会影响团队的效率和工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使新成员相互认识,联络彼此的感情,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参与人员:校学生会外联部全体成员
四、活动时间: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下午三点
五、活动地点:待定
六、物资准备:
1、两根十米左右的长绳,一个哨子。
2、一平米左右的桌子4张。
3、便签纸60张,笔10支
4、“许愿树”海报一张
七、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走进你、我、他
(一)松鼠搬家
20min
1、活动目的: 活跃现场气氛,同时帮助成员懂得要坦然面对生活,积极寻求变化,提高适应力。
2、步骤:
(1)成员围成一个大圆圈,从某一位同学开始按“1、2、3、1、2、3……”的方式报数,然后每三个人为一组,报到“1”和“3”的同学扮演“樵夫”,两人对立,将手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报到“2”的同学扮演“小松鼠”,蹲在用手搭成的“小木屋”下;
(2)成员要根据支持人的口令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活动: 当主持人喊“松鼠搬家”时,“小松鼠”要迅速搬家到其他的“小木屋”下; 当主持人喊“樵夫砍柴”时,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就要迅速分开,分别找寻另一个新的“樵夫”,在另一个“小松鼠”上组建成新的“小木屋”; 当主持人喊“森林大火”时,全部要重新组合。(没有成功完成要求的同学会进入惩罚环节)
(二)向左走向右走
15min
1、活动目的:
(1)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2)了解更多的成员
2、步骤:
(1)所有成员围成一个大圆圈,从一个成员开始顺时针“1、2、1、2„„”报数;
(2)报到“1”的成员向前走一步形成内圈;
(3)外圈成员集体向右转,内圈同学集体向左转,当领导者喊“开始”的时候,所有成员跑动起来,喊道“停”的时候,所有成员立刻停下来;
(4)停下来之后内外圈两个同学相互介绍自己的信息,包括姓名、爱好、家乡、家乡特产,快速交换信息;
(5)以上行动做3-4次,抽取其中的几对考察,最后一次活动中内外圈两个同学是最终的搭档;
(6)最后一轮结束后,搭档的两个人要向全体成员相互介绍,用第一人称介绍对方的一些信息。
(7)结束后重新围成大圆圈,用报数的方式进行分组
(三)组内交流
10min 主持人请各协助人员进入小组内,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组内交流,促进彼此认识。(签订团辅协议)
第二部分:Fighting together!
(一)七足蜈蚣
35min
1、活动目的:
(1)使各个小组发扬团队精神协同工作。
(2)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2、步骤:
(l)两根绳子平行放置,相距10米远。
(2)把队员划分成5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3)划分小组后,把大家带到场地的起始线后面。
(4)解释游戏内容。他们的任务是:10人作为一个整体穿越场地,队员身体必须直接接触,并且不能借助外物连接在一起。另外一个重要规则是:任何时候,每组只能有七个点接触地面,这些接触点可以是脚,手,膝盖或后背。如果游戏过程中,哪个队的接触点超过了七个,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5)让队员知道这是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换句话说,他们要和其他组比赛。
(6)建议各组在计划时间内彼此分开,防止相互偷听。
(7)由协助人员引导进行组内分享,如:开始时觉得困难么?活动中的感受如何?有什么启示?
(注:根据人数还有现场情况,可以在完成了7个点之后再挑战更高难度)
第三部分:我爱我家
(一)信任跌倒
35min
1、活动目的: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2、步骤:
(1)小组中一名成员站在一米左右的桌子上背对其他下面的成员;
(2)其他成员面对面站成两排,相对而站的两人将四只手握成“万字结”的形状,一只脚相互顶在一起(3)站好的成员身体呈绷直的状态向后“跌倒”,由“万字结”的其他成员接住。每个成员轮流做一遍。
(4)协助人员引导组内分享,如:倒下时的感受?信任你的伙伴么?站在桌上时和被接住后感受有何不同?
(二)爱在指尖
10min
1、活动目的:
(1)建立更好的团队氛围;
(2)成员之间相互接纳、肯定和支持他人
2、步骤:
(1)所有成员围成大圈,“1、2、1、2„„”报数。数“1”的同学向前跨一步组成一个内圈。内外两全同学一一对齐站好。按照领导者的口令进行活动;(2)当领导者说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个手指表示“很高兴认识你,想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个手指表示“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并相互分享快乐和痛苦”;
(3)当领导者说出“动作”的口令时,如果两个人伸的手指数不一样,则不作动作;如果都伸一个手指,两个人都把头扭向自己的右边;如果两个人都伸两个手指,那么相互微笑并点点头;如果都伸出三个手指,那么两个人相互热情的握手;如果两个人都伸出四个手指,那么便热情的拥抱对方;
(4)每做完一组后,内圈的同学向右走一步,面对自己右前方的同学重复上面的动作,直到一圈做完,完成活动。
第四部分:我为你祝福
写许愿条
5min
1、活动目的:通过写下对集体的祝福加深感情
2、步骤:成员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对团队的祝福和感情,以及对团队发展的建议和期望,写好后贴在“许愿树”上。
反馈
5min 在活动结束后,所有成员在纸上写一份给朋辈对外部的反馈,可以是对活动的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是活动的感受等等。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策划
团体心理辅导策划
一、自我意识的辅导
(一)导入阶段
热身活动:大树和松鼠
目的:让成员兴奋紧张起来,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任务
时间:5分钟
操作: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圈,一人扮松鼠,站在圆圈中间。当领导者喊“松鼠”时,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必须立刻离开原来的“大树”,并站到新的“大树”中间;当领导者喊“大树”时,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必须立刻离开原来的同伴找到其他的人重新建成大树,并圈住一只松鼠。活动过程中落单的人回到座位上。
(二)展开阶段
活动一:我是谁
目的:强化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接纳
时间:20分钟
操作:领导者问成员20个你是谁,各成员将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写下来(如我是某学校的学生、我是一个爱好足球的人、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等)。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30秒。若写不出来可略去,继续往下写。结束后领导者带领所有成员进行结果分析,答案的数量和质量。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把所有答案收上来(不写名字),随机抽取两张来读,看同学们能否猜出来。
活动二:个人盾牌
目的:强化个人对自己独特之处的接纳,树立“我之所以为我”的积极态度,增强自信心。
时间:15分钟
操作:根据下列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做个自己的盾牌。答案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图案,在盾牌上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安排位置与顺序。⑴画出出生到十四岁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⑵画出十四岁到现在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⑶画出你以前最成功的事项;
⑷画出你过去最快乐的时刻;
⑸画出你的一项专长;
⑹画出你想要加强的技能;
⑺你希望将来是什么样子?
(8)如果你一向无往不胜,但目前只有一年可活,你将会做什么?
⑼如果你现在死了,你喜欢别人用哪三个字来形容你?
然后大家先自我欣赏,然后随机(或自愿)抽取几份进行团体分享
(三)结束阶段
歌曲结束:《我相信》
目的:增强自信心,激发前进的力量
时间:5分钟
操作:大家围成一个圈,面朝内,跟随音乐一起唱《我相信》
二、情绪困扰的辅导
(一)导入阶段
热身体操:《幸福拍手歌》
目的:活跃团体气氛,构建轻松愉悦的团体环境,建立良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
时间:5分钟
操作:全班同学打乱(不按照座位次序)围站成一圈,伴随伴奏音乐,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共同演唱《幸福拍手歌》。要求大声歌唱,并且要配合歌词,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比如拍手和跺脚。如此反复两遍。要求成员带着快乐、幸福的心情与相邻的成员微笑、挥手致意。
(二)展开阶段
活动一:怒也可遏
目的:帮助成员了解愤怒对人行为、身心的影响,帮助成员学会宣泄、表达愤怒的方法,掌握控制愤怒的有效策略。
时间:25分钟
操作:1.请两位同学表演情景剧,内容如下:两位同学分别角色扮演进教学楼时不小心相撞,但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发生争吵,导致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愤怒,乃至于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
2.将团员分为六小组,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为什么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剧中哪些话语是应该避免的? 3.要求每组派两名同学情景重现,呈现小组讨论结果,怎么才是最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4.领导者总结:生活中懂得如何压制自己不良情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懂得尊重他人,别人才会礼让你!
活动二:镜中人
目的:帮助成员懂得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帮助成员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管理情绪,构建愉悦心情。
时间:10分钟
操作:成员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照镜子的人,要做出各种快乐的表情。一人扮演镜中成像,要模仿对方的样子。一轮表演完成后,双方互换角色。然后分享讨论
(1)扮演镜中人,模仿别人的表情时,自己是否也有情绪变化?(2)通过这个练习,你感悟到了什么?
(三)结束阶段
歌曲结束:《快乐你懂得》
目的:引导成员保持良好的情绪,并学习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时间:5分钟
操作:引导成员分享本次团体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对成员表达祝愿,希望其每天都有好心情。本次团体辅导课在《快乐你懂的》歌曲中结束
三、人际关系的辅导
(一)导入阶段
热身活动:口香糖
目的:感受团队、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时间:5分钟
操作:每个人把双手搭在他人的肩上围成一个圈,组织者喊“口香糖”,参与者问“粘什么?”组织者说“粘(某一特征,如戴眼镜的人)”参与者问“粘几个”组织者答“粘(如5)个”,然后具有相同特征(戴眼镜的人)按个数(5个)迅速聚集在一起,没有此特征的人在原地不动,而有此特征却落单的人回到座位上。找两个人
(二)展开阶段
活动一:成长三部曲
目的:活跃团体气氛,体验成长需要。
时间:20分钟
操作:小鸡的成长状态为:蹲着---鸡蛋;半蹲----小鸡;站立---大鸡。成员们最开始都是鸡蛋,然后找同为鸡蛋的成员用猜拳的形式决胜负,赢了的便成长为小鸡,小鸡找与自己一样的小鸡猜拳成长为大鸡,输了的小鸡又变回鸡蛋,重新找另外的鸡蛋猜拳,成长为大鸡的就可以回到座位上。活动结束后找几个同学来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感受。
活动二:心有千千结
目的:锻炼团队的沟通、执行及领导力,培养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的精神。
时间:15分钟
操作:把全班同学分为六小组,每小组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圈,记住自己左与右的同学分别是谁,然后打乱顺序随意走动,当组织者叫“停“的时候,大家保持位置不变,但迅速的与原来左、右的同学手与手拉到一起,此时便结成了一张网,大家一起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网解开,回到原来一个圈的状态。
(三)结束阶段
手语操:《感恩的心》
目的:让团体成员进一步感受与大家在一起的快乐,学会感恩,学习与他人和睦相处。
时间:5分钟
操作:大家面朝圆心围成一个圈,跟随音乐做手语操《感恩的心》并蹑着一起大声的唱。
四、学习心理的辅导
(一)导入阶段
故事导入:我的考场我做主
目的:引导同学思考影响自己学习的原因,调节自己的情绪
时间:3分钟
操作:分享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有两个秀才一起去上京赶考,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队伍。看到了一 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马就咯噔了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倒霉,赶考的日子居然遇到棺材!”于是,情绪一落千丈。进了考场后,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文思顿时枯竭,最终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不就是既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我今天交鸿运了。”于是心里十分兴奋,到考场上后,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考中。回到家里后,两个秀才都对家里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两个秀才赶考最后的结果截然相反
(二)展开阶段
活动一:把紧张吹跑
目的:管理学习时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压力。
时间:5分钟
操作:
1、深吸气,尽力吸入一大口空气;
2、屏住这口气,慢慢从1数到5;
3、很慢很慢地把气呼出,直到完全呼尽。
指导语:请同学们坐在课椅上,双脚着地、放松,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准。然后腹式深呼吸。吸气时用鼻子慢慢地吸,一次扩张腹部,胸部,吸足后屏一屏气,然后同时用鼻与嘴将气慢慢地呼出去,这个过程为一次深呼吸。重复4至5次,就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心静神宁,起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活动二:青蛙跳水
目的:体验压力与错误率的关系,正确对待考试压力。
时间:30分钟
操作::⑴全体同学分为六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各小组内每人说一个字,顺时针依次说:“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出错者学做青蛙跳水状。
⑵说明:这个游戏共做三次,但每次的规则不同。第一次游戏时这次是适应性训练,正式游戏在训练结束后开始,错了没关系。第二次要求认真对待,但错了可以从头开始。第三次要求不能出错,错了就要停止游戏。当出现错误时,记下出现错误时青蛙的数目,再从头开始。
⑶分享:比较这三次出现错误时青蛙的数目有什么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指导者适当引导,让成员认识到错误率与任务压力相关。
(三)结束阶段
歌曲结束:《天空之城》
目的:让成员在音乐中放松,体会战胜焦虑等厌学情绪的快乐
时间:5分钟
操作:让我们放松身体,微合双目,静坐在椅子上,听我的描述,张开想象的翅膀,来体验你通向成功之巅的历程。(如:你迎着初升的旭日朝阳,在湛蓝的蓝天下,沐浴着清爽的风。像阳光一样的灿烂的心境,自信是你满面的笑容,于是你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在了路上。
路是那样的崎岖,时而蜿蜒曲折,时而湿滑泥泞,时而荆棘丛生,也有平坦宽阔的大道,这时你甩掉手中的拐杖,试着拭去肩上的尘土,加快步伐,唱着儿歌前进等)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之凝聚力
团 体 心 理 辅 导 之 团 体 凝 聚 力 训 练
团体心理辅导之——团体凝聚力训练
一、团体名称 我们是一家人
二、团体性质
封闭性、自愿性、发展性团体
三、团体目标
增强团体成员的团体凝聚力,加强团体建设和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四、团体对象
某某学院大一新生
五、团体规模 12人
六、成员招募方式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谈筛选
七、团体活动地点
操场
八、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某某,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学习过《团体心理咨询》等课程,为人正直、乐观、活泼,开朗,热情,沟通和协作能力强。
助手:某某应用心理专业学生。为人友善,亲和力强,思维灵活。
九、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小组成员的自我总结 项目二:领导者自我总结
十、团体方案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篇:组建团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队建设之小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热身活动-花样握手
两个手面对面,同时伸出右手,与对方手背对手背,然后手掌向翻转,拇指顶在一起旋转,直到两个人呈握手姿势,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嘴里说着口号:虽然在一起,但是不了解,从今与往后,请你多关照。每个人尽量与更多的人握手。
二、讨论团体公约
尊重—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发言不评价、手机静音不看屏幕、关注正在发言的人、不无故脱离团体
保密—本次活动讨论的话题停留在团体内部、生活中不拿活动的内容说事、活动中涉及的人或者事不到外面对号入座
真诚—如实讨论自己的感受、积极参与分享、用心去感受、有疑问在团队内讨论
三、心有千千结
目的: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体会团体支持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规则:活动三完成后,适当的分组,分成三组左右。每个小组站成一个圈,所有人向小组的圆心前进,然后每个成员的左右手寻找另一个成员的左手或者右手握住,但是,一定不要握住和自己相邻的人的左手和右手,这样就形成一个复杂纠缠的结。
形成节后,要求成员集体合作解开这个节,回到最初的状态,不能松手,但是可以钻、跨、绕。练习需要成员有耐心,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时,可请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四、信任之旅
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规则:按照活动二中的两人小组,一位成员扮作盲人,一位扮作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知道者选定的线路,带领盲人绕室内外练习。期间不能有任何话语的交流,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练习结束后,两人坐下来交流当盲人的感觉和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分享。然后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交流讨论:可以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者他人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了什么。
遮眼罩若干个(若材料缺乏可让盲人扮演着闭上眼睛亦可)注意事项:
指导者最好事先选择还盲行的路线,道路最好不是坦途,有阻碍,如上下楼、上下坡、拐弯、室内外结合等。
五、分享总结
本次活动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收获,对于接下来的队伍建设你有什么想法,如何进行今后的工作?
团队建设之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XXX,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站在这里,跟大这家一起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请大家暂时放下你担心或者关注的其它事情,投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的团体心理辅导有一个特点,越投入越有收获。那现在,我们先来一个热身活动吧。
一、大风吹
1、全体围成圆圈,领导者位于中央。
2、领导者开始说:“大风吹!”同学问:“吹什么?”领导者说:“吹穿鞋子的人。”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
刚刚大家都很活跃啊,希望后面的活动大家继续保持哦。之前也说了,我们这一次是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个团体,就会有自己的团队规范,本次活动我们的团体规范主要有三点,分别是尊重、保密、真诚,那么大家觉得尊重是什么呢?保密呢?真诚呢?
二、讨论团体公约
尊重—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发言不评价、手机静音不看屏幕、关注正在发言的人、不无故脱离团体
保密—本次活动讨论的话题停留在团体内部、生活中不拿活动的内容说事、活动中涉及的人或者事不到外面对号入座
真诚—如实讨论自己的感受、积极参与分享、用心去感受、有疑问在团队内讨论
团体规则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希望大家遵守,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活动,请大家站进来,把椅子放到靠边位置,所有成员围成一个圈子,然后向右转,一边走一边唱歌:
三、无家可归-五毛一块
目的:让成员体会到无家可归的感觉,感同身受,体会到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分组。
活动规则: 1.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圈手拉手,从分体会在一起的感觉。
2.指导者说口令:“变——4个人一家”,成员必须按照要求,短时间内重新组成四个手拉手的新家。
3.指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体会团体。最后一个口令课根据团体的人数喊出,以分成几个较合理小组,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时间和材料:10分钟左右
讨论分享:在步骤2中可以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成员谈谈游离团体之外的感受,可能会谈到“孤独,被抛弃,没有依靠,失落等。。”可以启发联想家的感觉,以及团体在一起的感觉,启发大家联想渴望在团队里获得什么样的感觉。
注意事项:在活动中,可能会有成员被单出来,此时该成员的心中可能会感受到失落与尴尬,此时可以指导者可以让他向某个“家”发出请求加入,这个家的成员集体大声喊出:“同意加入。” 指导者通过观察,如果发现团体中的相互熟悉还不够,可让每次“家”中成员再做相互间的介绍。
分组:报数分组还是之前活动分组,看情况。
四、心有千千结
目的: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体会团体支持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规则:活动三完成后,适当的分组,分成三组左右。每个小组站成一个圈,所有人向小组的圆心前进,然后每个成员的左右手寻找另一个成员的左手或者右手握住,但是,一定不要握住和自己相邻的人的左手和右手,这样就形成一个复杂纠缠的结。
形成节后,要求成员集体合作解开这个节,回到最初的状态,不能松手,但是可以钻、跨、绕。练习需要成员有耐心,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时,可请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分享:这个活动中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对活动的完成你充当一个什么角色,你们共同完成了活动内心感受如何时,对你有什么启发?
总结: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是团队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团队,团队也是支撑个体的重要组成,被团体忽略和排斥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的。
五、包容与掌声
六、信任摇摆
1、各小组选出组长后把组长围在中间,成员站成紧密的一圈,组长闭上眼睛并把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2、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组长大声询问“你们准备好了么?” 组员回答“我们准备好了,你倒吧。”
3、之后成员扶住组长的肩膀,并轻柔地向旁边的人传递,传递一周。
4、换成员进圈内体验。
5、分享:作为中间的体验者,你放心把自己交给你的组员吗?他们有把你保护好吗?当你在圈子中推其他成员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总结: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是不一样的,会在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不同的团体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我希望大家在一起的这个团队会是安全的,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发挥自己所长,让自己收获更多,让团队发陈胜得更好。
七、分享总结
本次活动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收获,对于接下来的队伍建设你有什么想法,如何进行今后的工作?
第五篇:团队合作-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409班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1>2 活动主题:“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1409班全体学生 活动场地:北区羽毛球场 活动时间:10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活动时间:15分钟 活动程序:
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程序:
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地方却同在一个班级,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些“结”?(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大树和松鼠
活动目的:锻炼团队成员的反应能力。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规则:游戏中,学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角色的任务,每个人都要争取不要使自己落单。游戏程序:
1、分组,一二三报数,二为松鼠,其他为大树,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主持人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2、“猎人来了” 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主持人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3、“着火了” 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主持人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4、“地震” 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主持人或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小结提示:“大树与松鼠”游戏是一个较好的团体游戏,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赋予不同角色所对应的行为反应;通过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大树”和“松鼠”都面临着脱离“群体”的危机,所以他们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归属团体。在这一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归属”的需要得到放大体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得到极大的体现,并使每个成员深刻体验到。
分享感受:
(1)落单了几次?落单后感受是什么?
(2)怎样防止自己落单的?
五、结束——小结(25分钟)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