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子二章作业.doc
十五 《孟子》二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
傅说()
蹴尔而与之()...所恶()拂乱()胶鬲()...
(2)【成语大搜集】
《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请你找出出自《孟子》的成语: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愚公移山 ④嗟来之食 ⑤任重道远 ⑥诲人不倦 ⑦一鼓作气 ⑧见贤思齐
一豆羹()苟得()..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的题目。(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 7.解释句中加点词。(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1)二者不可得兼 得:________ .(3)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
(2)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5)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7)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 A.蹴尔而与之(一起).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B.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此处可解释为“益处”).(2)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按提示默写相应的句子。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说说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1)孟子直接表明自己面临“生”“义”抉择时的鲜明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肯定了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家的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英才出寒家,从来纨绔少伟男。”逆境挫折对人才的成长起着锻炼和激励的作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的题目。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用。孟子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和这一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1)管夷吾举于士 士:________________ .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目的是让其经受(2)百里奚举于市 市:________________
.磨炼,增长才干。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________________ .6.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_________(1)【故事大盘点】 .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文章首段列举的六个名人事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5.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联系生活或学习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9.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中考链接——满分作文
以心传递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他人----题记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总感动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
无价的爱心给予我们永存的光明。有的人自己收入不高,但是他能在30 年以来抚养8位孤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寡老人;有的人,在受到别人帮助后,尽管不便行走,但他却让他父亲用三轮车带他到每一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个帮助过他的人家去,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有的人在得 知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做了一个让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世人感动的决定,将别人捐赠给他的医疗费拿去帮助更多的人,自己却欣然面对死亡。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还有许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像微尘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温暖世界。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世界更加美好,(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①②③【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接受一份帮助,投成一份笑容,然后让这种爱心传递。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
⑤,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⑥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正拥有着最美好的年华。如何让生命之帆高扬?如何让生命
⑦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之路坦荡?如何让生命之辉永放?
“参之言,足⑧以全⑨其节也。”
也许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坦诚的爱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感谢曾经帮助过(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 ①衣(yì):穿。②敝衣:破旧衣服。③邑: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你的人;用坦诚的爱心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物。⑤反:同“返”,返回。⑥奚:疑问词,什么。⑦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的事。用真爱回报社会,用真心帮助他人。
骄色。⑧足:足够。⑨全:使„„得以保全。
丛飞没有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只能说明那个受助者太过于自私,并不能抹去丛飞内心的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坦然。当丛飞住院治疗不是有很多好心人来帮助丛飞吗?丛飞的义举不是也感动社会唤醒更(1)故患有所不辟也().(2)人皆有之().(3)纵子有赐().(4)使人往贻邑焉().
多的人去帮助别人吗?
因此,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记住别人的帮助,就是学会帮助别人。
人生是一趟苦旅,用爱的大伞撑起,装着我们共同的感动,盛着我们和、共同的欢笑。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爱需要复制,爱心需要粘贴。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我相信,滴水之恩也能得到涌泉相报。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18.【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________ 的高贵品质。
第二篇:孟子二章中考题集锦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锦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臵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
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3分)
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2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3分)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五、(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①故.: ②是.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20.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②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七、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5—9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5.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入则无法家拂.士()6.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和()(4分)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
(利益)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7.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2分)
答: 8.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2分)9.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2分)
答:
八、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做12—13题。(6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2.解释加点的字。(3分)
①衡.()于虑 ②而后喻.()③以光.()先帝遗德 13.(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3分)
九、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十、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孟子》是 家的经典之一。你还知道该学派的哪些经典?请再举三部: 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3.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第三篇:《孟子二章》教案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pàn,通假“叛”)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 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 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 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记下来。
第2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留的背诵作业。
二、朗读本篇。注意字音:畎(quǎn)傅说(yuè)鬲(gé)奚(xī)拂(bì)士 再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本篇。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词语“发”:兴起。“于”:从。“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的水沟;“亩”,田埂。“举”:选用,这里意为被选用。“版”:通假“板”,筑墙的夹板。“筑”:筑墙用以捣土的杵。“士”:狱官。“海”:指海滨。“市”集市。2.内容
提问一 第一段举出的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是什么? 讲解 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获。提问二 这段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讲解 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议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其议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词语 “故”:因此。“将”:想要,打算。“降”(jiàng):降下。“于”:到,给。“是”:这。“也”:表停顿。“必”:一定。“苦”:使动用法,意为使……困苦(苦恼)。“劳”:使动用法,意为使……劳累。“饿”:使动用法,意为使……饥饿。“空乏”:指资财缺乏。“身”:自身。“拂”:违背,逆。“乱”:扰乱。“所为”:做的事;“为”:做。“所以”:用来……的。“动”:触动,影响。“忍”:使动用法,意为使……能忍耐,使……坚韧。“曾”:通假“增”,增加。“益”:增加,补助。2.内容 提问一 从论说文的角度看,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的内容是说明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意即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番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动诸方面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提问二 本段与上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讲解 本段所说的这个观点是以上段的事实为依据归纳而出的。
第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1)于心,衡(2)于虑,而后作;征(3)于色,发(4)于声,而后喻。入(1)则无法家拂士,出(2)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词语、句子 “恒”:经常。“过”:过失,错误。“然后”:这样以后。“困”:困苦。(1)(3)“于”:在。“衡”:通假“横”:横亘。(2)“于”:被。“虑”:思虑。“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作”:兴起,愤发而起。“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征”,证验;“色”,气色,脸色。“发”:显现。(4)“于”:从。“喻”:明白,这里意为被人了解。“入”:指在朝内,国内。(1)(2)“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假“弼”,辅正,辅佐。“出”:指外部,国外。“者”:指国家。“亡”:灭亡。
2.内容 提问 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阐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经验教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丧失掉警觉之患。第四段 “然后知生(1)于忧患,而死(2)于安乐也。”1.词语“知”:知道,懂得。“生”:生长,生存发展。(1)(2)“于”:在。“忧”:忧虑。“患”:患难。“而”:连词,前后是并列关系。“死”:死亡,灭亡。“安乐”:安逸享乐。“也”:表肯定。2.内容 提问 最后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讲解 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全文内容提问 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讲解 孟子文中所言在两个问题上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另开生百;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戒,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论证特点 提问 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解 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设例证明中心论点的前后两个部分,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本文的论证方式则是先以大部分篇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再以一简炼的排比句,概括说明“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1.的。“三里之城”。2.代词。“环而攻之而不胜。”3.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助词。“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以1.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以天下之所顺。”
于1.从。“舜发于畎亩之中。”2.达到,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被。“衡于虑”。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 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战中)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们的齐心协力。(比如)一个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的时令相助,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因为有利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啊。(又比如一座城)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锐利不牢固,粮草并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却弃城逃遁,这就是因为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齐同。因此说,让百姓住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边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国君能得到众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就很少得到相助。相助的人少到极点,那就要众叛亲离。相助的人多到极点,那么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用天下归附的力量去攻打那众叛亲离的人,(那还能不胜吗?)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是从田间地头兴起的,傅说是从筑墙捣土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僻地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市上被举用。因此(可见)上天打算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遭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番劳累,使他的肚肠挨受饥饿,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扰,用这各种痛苦来触动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毅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弥补他的不足。人经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扰,思绪被阻塞,然后,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在脸色上显现出来,从谈吐中表露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诤谏辅佐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就会衰亡。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虑患难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贪安图乐则会导致灭亡
第四篇:《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3.教师正字正音。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⑴翻译。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⑴翻译。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
3、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一处很优裕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健康活泼的梅花鹿,它们无忧无虑,悠闲、安逸,食物应有尽有,慢慢地,它们变了,变得懒了,变得衰弱不堪,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把它们当中最弱小的鹿吃掉,接着吃次弱的,接着又吃了一批身体不灵活的。狼的侵入,使这群梅花鹿受到极大的震动,在生死存亡面前,它们一只只都警觉起来,醒悟过来。它们不再过以前那种安逸懒散的生活,它们与狼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搏斗,最终弱小的梅花鹿被淘汰了,较壮的梅花鹿生存下来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能否悟出一个道理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三、研习课文: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2、第1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排比)。
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3、第2段和第1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根据上述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4、第二自然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5、“是人”是指什么人?(指上段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
6、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历哪些方面的磨练? 思想上:苦其心志
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上:行拂乱其所为)
7、人经受艰难痛苦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9、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10、结合课文分析,概括各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1-2):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第二段(3):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第三段(4):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拓展
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第五篇:《孟子二章》教案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