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02:1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抗日战争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第一篇: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既是民族生存伤痛的历史,又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更是民族意志锤炼的历史,这段历史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巨大到何种程度?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殊死抵抗,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和平;没有抗日战争的洗礼,就没有今天中国人的血性。

今天的中国,经济昌盛,社会繁荣,随着老一辈经历战争的人的陆续离逝,战争的伤痛早已抚平,抗日战争渐成故事题材。然而,一些故事说的越生动,历史的客观却越模糊。现在国内层出不穷的抗战片很多,一些片子考虑受众面广和影响力的问题,细节处理失之真实; 一些片子则粗制烂造,罔顾事实,打着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幌子,其实早已为票房第一而走火入魔。细读李继锋的《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魏风华的《抗日战争细节》,王树增的《抗日战争》,对这场战争总算有了一个较为整体的真实的了解。

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各种综合因素,初期是军事力量的搏击,继而是经济力量的比拼,最终却是民族意志的较量,整理一个战争进程和事件相对应的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看清战争按其客观规律的清晰走向,从而对这场伟大的战争有一个真实而清醒的认识,继而引导我们从更宽广更深层的视角来思考人类的历史。

1931---------------------日本侵占东三省,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1931.9.18 【九一八事变】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中佐策划。当晚10:20分河本末守在沈阳北大营800米处柳条湖一段爆破了南满铁路一段。花谷正谎称是东北军所为,并带领180人向北大家营进攻。北大营守军6000人,得张学良的命令是“不抵抗”。后王以哲旅长后带领东北军退守锦州。19日上午10点,平田联队开进沈阳,日军伤亡24人,东北军扔下200多具尸体,沈阳陷落。

1931.10.24 国联通过决议案,要求日军11月16日前撤退。中国政府为此成立了接受委员会。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在政治上真是幼稚,向来强权是不会向怯懦和可怜者表示同情的,幻想用言辞和条约来替代疆场上的铁与血是可笑的,国联也只是个摆设。日本不仅没有撤军归还一寸土地,11月又开始进窥黑龙江省。关东军总兵力一万零几百人,加上武装起来的在乡军人,约26882人,没有飞机坦克炮兵,东北军20多万人,有飞机坦克大炮,却无战斗意志。

1931.11.4 【江桥抵抗】日军借在嫩江修桥的机会向江桥和大兴车站发起进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令守军还击,战至6月,在敌13000人攻击下,18日退向齐齐哈尔,19日又向海伦和克山转移。

1931.11.8 天津骚乱。土肥原贤二策划,2000多名由日本人训练的便衣队袭击天津市政府,日军装甲车以保护的名义开到溥仪居住的静园门口,带走溥仪到旅顺。11月26日,再次组织**,用大炮轰击天津市政府、警察局、电话局,为日军侵犯辽宁西部找借口,27日,日军向山海关进发。

1931.10.8 日本空袭锦州(是张学良东北丢下的300多架飞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首次发生的对一个和平城市的空袭,日本不宣而战。11月27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命令向辽西、锦州发动攻势。28日日本参谋本部下令撤回。12月28日,日军再次向锦州发起进攻。张学良20万军一枪不打放弃锦州,退守山海关以内。

1931.12.15 东北的沦陷致国民党重新讨论统一问题,广州方面要求解除蒋的权力,蒋22日离京,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和海陆空军总司令职务。

1932----------日军上海滋事,“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1.3 日军占领锦州。

1932.1.中旬 国联组成调查团去远东进行调查,10月公布调查报告,称“九一八”事变不愉快中国抵制日货有关。1933.1,国联通过了《中日争论报告书》,明确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与制造满洲国的罪行事实,要求日军撤回,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

1932.1.28 【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事变)日本军方为转移国际上对东北问题的注意力,关东军参谋坂垣征四郎与日本驻上海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密谋策划挑事。一是借《民国日报》登载朝鲜人李泰昌狙击天皇的事件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抗议;二是川岛芳子找来日本僧人,再寻人假扮中国流氓袭击僧人,冲进三友实业社,烧毁仓库,要求立即解散上海抗日团体,撤出中国军队等。同时日本海军也想成就如关东军样的奇功,于是向已接到撤退命令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发起进攻,蒋光鼐总指挥和蔡廷锴军长率军未得南京政府首肯就进行了顽强抵抗。1月30日南京政府迁都洛阳。2月7日,日军海军陆战队请求陆军支援,日第九师团到达。2月18日,蒋介石派张治中组第五军支援。后日军第十一师团、十四师团又增援,日军计有10万人参战。此战30多天,十九路军伤亡8000多人,第五军死伤5000多人。3月3日在英国公债兰普生斡旋下停战。5月5日,南京政府与日本在上海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上海成为非武装区,只允许保安队和警察负责治安。上海至苏州、昆山地区中国军队无驻兵权。5月28日,“各方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在苏州举行。

1932.2.5 日本占领哈尔滨,控制了整个北满地区。因当时苏联在东北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日本从1月下旬就开始了占领行动。4月下旬,吉、黑两省义勇军向哈尔滨发起反攻,数上十万人马,分别在4个战场打响了复土战争。但因日军收买叛徒程志远,在义勇军后方发难,袭击义勇军大本营依兰,前断了前后方联系,反攻大业崩溃。

1932.3.1 日本宣布建立“满洲国”,以长春为首都,年号大同。3月9日,溥仪加举行“执政就任”典礼。

1932.7 宋哲元兼任察哈尔省主席。

1933-------------------日军攻占山海关,长城抗战

1933 蒋百里以私人身份访问日本后预言:未来几年内,中日间必有大战。七七事变爆发不久,提出“持久抵抗”战略,写成《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在最后写道:“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1933年,吉鸿昌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率部连续克敌,将日军驱出察境。吉为冯玉祥的部下,1931年8月因不愿打内战被蒋解职,1932年秘密加入共产党。

1933.1.1 山海关的日本宪兵守备队在南口鸣枪并投掷手榴弹,袭击比邻的中国军队步哨,反称中方首先滋事。第二天攀登城墙,并中国守军反击。3日,日军陆海空3000多人联合向山海关攻击,何柱国旅长指挥战斗,安德馨一营全部牺牲,上海回族为纪念他决定捐购安德馨号飞机。此战为日军侵犯关内的开始。

1933.2.21日军进攻热河。山海关失守后,日军准备以主力侵入热河。张学良为雪耻,派张作相为总司令,汤玉麟任副总司令率东北军及热河驻军共约4万人和东北义勇军5万人抗敌。至3月4日,留省会的汤弃守承德,扣留军车抢动私产,日军进入承德。张学良颜面扫地,蒋于之商量后让他承担抗战不力后果,交出权柄,于4月11日离开上海赴海外游历。

当日,日本退出国联。

1933.3上旬,日本占领承德后,以4万多人兵力开始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三个方向向长城一线发起攻击。冷口之战32军商震军长率兵抵抗。第29军宋哲元驰援喜峰口。109旅旅长赵登禹和佟泽光两旅用大刀夜袭日军,成为长城抗战中最大的一次胜利。“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被传颂后编为歌曲。古北口在东北军王以哲坚守4日后由25师关麟征部坚守距此5公里的南天门。3月下旬双方成对峙状态。

1933.5.25,5月24日军迫近顺义、通州和香河,北平已三面受围。25日,中日双方全线停战。

1933.5.30 日中双方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即【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到昌平、延庆、香河、芦台等地连续以南,以西地区,日军退至长城以北一线,中间为缓冲区,由警察维持治安。这个协定让蒋和汪避免在日本与红军之间两线作战,可彻底实施“攘外必先安排内”的方针,结束了“九一八”事变以来南京政府不全力抗日,又不愿屈服和谈的犹疑局面。这个协定也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1933.7.20 孙桐岗驾着“航空救国”字样的小型飞机在广州降落,24日飞抵南京明故宫。20岁的他赴德国参航空研习班,5年后获得高级飞行证书,用自己存的两万银元买了一架德制简易木造飞机,6月25日从德国起飞,经15个国家抵南京,总航程达到14450里,航行28天,累计飞行135小时,打破了美国林白单机从美国飞往法国的世界纪录,航程是林白的2.5倍,航速是林白的1.8倍,1933-1934年的全国航空热,孙的出现正逢其时。

1934-----平淡宁静的一年,老蒋发起新生活运动

1934.1.8 张学良由意大利乘“康脱浮特”号轮回到上海。三天后发表书面谈话,重点表达对领袖的忠诚。蒋介石委之以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的重任,将东北军的9个师南调参加对红军的围攻,张学良匆匆起到武汉就职指挥,坐镇内战的最前线。

1934年的水灾与1931年同样严峻,而浙江困于干旱,恶劣的气候导致全国三分之二的 地区受灾。新疆的**告一段落,军人盛世才成为新疆的统治者。

1934.3.1 伪满洲国改为帝制,溥仪由“执政”变为“皇帝”。年号“康德”。除了意大利极少数盟友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拒绝承认这一傀儡政权。

1934.2.10 因宋美龄看到南昌的破败、杂乱后感到不满,蒋介石在南昌市中心附近的广场上,举行新生活运动大会,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话。不到三个月南昌成为“模范市”,不到一年江西成为“模范”省,到1936年,全国共有20个省4个直辖市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会,1355个县成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

1934.5.24 旅日华侨叶木花在长崎上学途中被渡边信义等用短刀刺死。中国外交部要求严惩凶手,正在处理中,1934.6.8 驻南京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因仕途失意,决计轻生,单身出走,在紫金山想“断食绝命”,因未做好准备,又苟活下来,6月13日被寻获。日本借机闹事,把搅得南京鸡犬不宁,日长江舰纷纷调至下关。而叶木花案,日本根本不当回事。

1934年,中东铁路完全归日本控制。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战败的俄罗斯手上获得了中东铁路南段的经营权。日本和苏联达到成为中东铁路的买卖协议,苏联作价1.4亿日元出售给伪满洲国,后改名为北满铁路。

1935----------华北自治,“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5.1 日本关东军召开大连会议,决定在华北扶植能够忠实贯彻日本要求的诚实政权。4月,与华北驻屯军共同制定了“华北自治运动”的具体计划,并得东京批准,由土肥原贤二负责实施。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察哈尔。

1935.6.5【张北事件】日本特务机关大月桂等4人前往张家口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29军卫兵扣留,但他们态度蛮横,宋哲元息事宁人,放了。但日方提出要求宋主席去职,132师调开,惩办中方人员。6月19日,国民政府免去了宋察省主席,由秦德纯代理。6月27日,秦与日方土签署了【秦土协定】,此协定迫使第二十九军在部移住河北,日方达到控制察省东部的目的。

1935.1.15-17 贵州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命运的一大转折点。

1935.6下旬,监察院对黄郛、殷汝耕等六人提出媚日卖国弹劾,汪精卫本人也受到舆论日益严厉的批评。

1935.8 华北的命运考验着中国人的忍耐极限。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这一点,它在莫斯科的代表大团大会呼吁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的战线。

1935.11.1 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前一天的四次六中全会,一早与会代表拜谒中山陵后,经过开幕式,大家出来在门口合影,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曾在19路军干过)对汪精卫连开三枪,国民党元老张继冲上来放倒孙,侍卫上来连发两枪击毙了孙。此后汪在1944年引发炎症死亡。汪精卫遇刺,对日妥协全面动摇。

1935.11.25 二十九军进驻平津后,从10月起土肥原贤二就频繁给宋哲无施加压力,11月11日以最后通牒方式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要求在11月20日实行。宋壁居天津,一走了之。25日南京政府任命的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宣布自治。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了日本人在中国华北扶植的第一个傀儡政权。12月5日何应钦不得不把华北大权交给宋哲元处理,宋与萧和秦商量后,仿照西南政务委员会的体制,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方案,南京政府只能认了,4个后引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5.12 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抗日统一阵线,坚决抗日。1935.12.9 【一二·九学生运动】华北的数万学生走上街头,引起全国广泛的响应。后刘少奇做了工作,引导学生不要矛头针对29军宋哲元,要宣传抗日。

1936------日本“二二六”事件军人掌权,中国“西安事变”国共停战

1936.1.2新年的第二天,中国开始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断绝贸易关系。理由是意大利入侵了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

1936.1.28 【救国会七君子】适逢淞沪抗战四周年纪念日,上海农工商学妇等各界在市商会集会纪念。800多名与针会者共推沈钧儒等19人为主席团。

1936.2.26 日本东京发生兵变。正值日本议会总选举结束后的第四天,拱卫东京的第一师团第三步兵联队官兵奉令向中国东北开拔,正走在往东京车站的街道上,几个大尉和中尉指挥联队袭击首相官邸。冈田启介首相侥幸逃脱,高桥藏相伤重死亡,陆军教育总监渡边被杀。2月27日,东京下达戒严令。兵变被平息后,广田外相出任首相,成为有由军人扶植的政府。二二六事件是日本军中下克上风气达到顶点之时。王汉中认为,从另一角度来说,二二六是日本前途之不幸,由中国方面来看,却又是赠与中华民族成功的礼物。

1936.5-6 广田弘毅内阁借口防共忽然增兵华北,原只有3000人的华北驻屯军一下子增至近万。名称也有华北驻屯军改为中国驻屯军。

1936.10 作家鲁迅去世。

1936.11 绥远抗战。此战傅作义是以剿匪名义进行,是对日本人支持的“大汉义军”王英和“蒙古军”李守信等人的打击,他们奉蒙古的德王为首领,而德王想借助日本的力量实现蒙古独立的醉梦,日本关东军策动这次侵略行动,提供了武器、资金和军事顾问,但日军正规军未参战,南京政府的中央军第十三军军长汤恩伯开赴前线也未参战,这是一场真正的主角隐藏其后的奇怪战争。11月26日,《大公报》发表题为“绥北大捷之意义”的评论。从绥远战事开始后,中国政府以决定停止中日两国的外交谈判。

1936.11.23 上海市警察局派出8个小组,会同公共、法国两租界巡捕房的中西警察,逮捕了李公朴、沈钧儒、章乃器、史良、邹韬奋、王造时、沙千里,理由是涉嫌鼓动工潮。张学良向蒋介石进言,要求释放沈等人并多次苦谏蒋联共抗日毫无结果,批评蒋过于专制,与以前的袁世凯、张宗昌没有什么两样。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12月17日共产党代表周恩来乘坐张学良派去的专机从延安降临西安。周现与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商谈,表明了中共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态度。24日晚周会见了蒋介石。12月25日,蒋重获自由,停止内战。1937------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上海南京沦陷

1937.7.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借口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7月8日凌晨5点,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宛平城北回龙庙一线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金振中营立即还击。5点半,日军炮击宛平城,29军副军长秦德纯和旅长何基沣下令还击。7月10日,29军发起夜袭,铁路桥附近日军受到致命打击。随后日军以谈判来实施缓兵之计,中国军同意日军退向丰台,中国军退向卢沟桥以西地区。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通电,呼吁武装保卫平津和华北,实行全民族抗战。同日,蒋介石在庐山要宣传部长邵力子对事变如实报道。7月9日,他下令孙连仲等部北上石家庄和保定,意味中国政府不再准备遵守屈辱的“何梅协定”。7月12日下午7点,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境内的中国军队接到动员令,向以郑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集结。7月17日,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庐山谈话,从这天起,中央政府终于断然负起了保卫华北的责任。

1937.7.25 下午4点半,一个中队的日军打着沿途检修电话线的旗号,从天津坐火车来到廊坊,下车后开始修筑工事,天黑后,中国军队开火攻击。天亮后从朝鲜支援平津的日军第20师团联队打过来,中国军撤退。后27日又打回去。

1937.7.28 日军进攻第29军军部所在地,距北平外6公里处的南苑,赵登禹奉命救围。因为军部都是学生兵,又有汉奸冀察政务委员会潘毓桂出卖增援部队行踪遭遇日军伏击,南苑之战,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牺牲。佟成为八年抗战后中国军队阵亡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佟是应宋哲元邀请在军部挂职,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兵。

1937.7.29 北平陷落。

1937.7.30 北平陷落当天,天津防务首先攻击驻屯军,因为日军主力全在北平一带,由李文田副师长指挥,进攻海光寺、东火车站、天津总站和东局子飞机场,经过一夜激战,廊坊、北平、山海关的日军回援,7月30日,天津陷落。

1937.8.7 国民政府最高国防联席会议在南京举行。各省重要将领如四川的刘湘、广西的白崇禧、云南的龙云等将以前与蒋的恩恩怨怨暂时放却,共议抗战大计。8月11日,京沪铁路全线停止客运,实施运兵。12日,八十八师、八十七师进入上海在闸北和江湾一带布防。

1937.8.13 【八一三淞沪抗战】日军制造事端,在上海燃起战火。11月9日,上海主力部队浴血抵抗3个月后,终于无法支撑,蒋介石下令撤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月15日,开始全国总动员,前线划分为5个战区,河北、河南为第一战区,蒋介石任司令官;山西、察哈尔、绥远为第二战区,阎锡山任司令官;上海、江苏、浙江为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官;福建、广东为第四战区,何应钦任司令官;山东南部及江苏北部为第五战区,李宗仁任司令官。

1937.8.22 上海战事爆发后,蒋介石迫切需要红军开往华北增援,国共两党谈判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8月22日,蒋介石正式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第一二○师(师长贺龙)、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全军共4.6万人。10月,红军在南方的各路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8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讨论红军作战的战略与行动方针,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发动人民起来抗战等重要问题。毛泽东提出全部面抗战八大纲领。

1937.9.25 【平型关大捷】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八路军115师到达山西,阎锡山要求开赴灵丘。当日晚,林彪、聂荣臻率部在平型关东南15公里冉庄集结,24日进入平型关埋伏,25日歼灭日军1000余人,115师伤亡600人。

1937.10.11-11.2 【忻口会战】太原会战的一部分。经过南怀化之战、红沟大战、大白水激战,中国10万人,死伤5万余人。日军5万余人,死伤2万多人。破坏了日军河北平原会战计划。

1937.11.8 太原失守。

八路军主力开始分兵各处,深入敌后,创建山区根据地。第一个也是国民党政府唯一正式承认的八路军创立的敌后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12.13 首都南京沦陷。被俘士兵和城中平民被杀害达30万人。

1938太原失守,徐州失守,武汉保卫战,广州沦陷,建立抗日根据地

1938.1 日军占领南京、上海后,决心打通南北战场的联系,下一战略目标是徐州。日军在津浦铁路与山东韩复榘的部队在黄河对峙一个月,见韩无意投降,准备南渡黄河,占领济南。韩惧战,从上年12月底到1月初,不到20天,退数百里,丢黄河天堑、省会济南,放弃津浦铁路上的泰安、兖州等,造成徐州以北空虚局面。1月11日,蒋借在开封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之机,扣押了韩,并将其押往武汉,经军法审判1月24日枪毙政法。

1938.1.6 新四军军部从武汉迁往南昌。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张云逸、周子昆为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为正副政治部主任,全军10300人,分为四个支队,划归第三战区指挥。

1938.1.15 日军占领南京后,提出苛刻的谈判条件,等着中国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画押,1月15日,最后期限到,日本政府未收到任何实质性答复,第二天,日本近卫内阁发表“一.一六声明”,宣布不再以交战中的国民党政府为对手。即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合法性,认为只是一个在野的政府,由此更加坚定了蒋介石不投降,以求决死抗战的决心。一些日本高官认为这是近卫内阁的一个昏招,堵死了诱蒋投降之路。

1938.2.16-17 临沂之战,张自忠打败日军第五师团。川军王铭章师长战死在滕县。1938.2-1943.8.23 日军对重庆进行了5年半的轰炸。

1938.4.3 【台儿庄大捷】李宗仁指挥孙连仲部防徐州东北30公里处的台儿庄,危急之时,汤恩伯4个师增援战场,使日军濑谷旅团陷入重围,4月3日,第五战总攻,日军死伤万余人。

同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以上被选举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任副总裁。1938.5.19 徐州失守。1938.5.30毛泽东在延安《解放》周刊第40期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同时,他又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

1938.6.9 【黄河决堤】6月4日,土肥原部攻击著名古都开封,开封守军141师6日撤离。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意图夺取开封、郑州后从平汉线攻占武汉。蒋介石决定炸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新八师蒋在珍在郑县花园口关帝庙西挖掘,9日炸开斜面石基,并用平射炮轰击缺口,河山淹没400多公里,豫、皖、苏三省44个县形成黄泛区,导致长期灾荒。

1938.6中旬,日军占领了安徽的安庆,沿长江水道西上,直取安徽江西交界处的马当要塞。此处,39所艘船被凿沉作为障碍物,投放1600多水雷,30处人工暗礁,但日军只用了3天时间就占领马当,直逼湖口、九江。

1938.7-10 【武汉保卫战】第九战区,陈诚出任战区司令。70个师的兵力100万之多,与冈村宁次的兵力35万较量,最多时兵力有120多个师,日军投入26个师团,双方达到10:1的比例。7月25日,日军进攻九江,两天拿下。之后,田家镇成为最坚固的江防要塞,但设计缺陷,背面没有火力防护,9月28日被日军迂回攻破。日军在富池口,西孤岭、富金山等战场施放毒气。10月中旬,中国军队开始撤退。

1938.10.2 【万家岭之战】武汉保卫战的一役,10多天,日军106师团面临全军覆灭,日军派飞机空投了200人的军官团到阵地。国军组织了上百组的赶死队捉对撕杀。

1938.10.21 广州失守。武汉会战开始后,日军进展缓慢,认为粤汉铁路给武汉方面不停输血是关键。9月,日本大本营决定攻占广州。中国统帅部和广东地方政府一直不相信日本会轻易触犯英国脸面进攻与香港毗邻的广州,更何况进犯广州有战略上有分兵之嫌,结果疏于防范,广州先于武汉前4天失守。

1938.10.25 武汉失守。

1938.11.25 武汉失守后,蒋介石在南岳衡山召集军事会议,邀请周恩来、叶剑英参加,终于认识抗战以来的用兵失误。决定开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3期班,数千名员受训。此后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

1938.12.18 就在长沙保卫战开战前夕,汪精卫夫妇匆匆逃离重庆,从昆明取道河内,再转向上海,成为汉奸之首,开始了他的卖国生涯。

1938年未见美国对中国抗战有实质性的援助,当时的国联会员国中,只有苏联给了抗战的中国真正实质性的帮助。1938.7.5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公布了一项统计,抗战开始以后,各国输入中国的武器中,德国无论在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占第一位,而苏联居于第二。后来在日本的压力下,希特勒公开站在了日本一边,1938年2月间,希特勒承认了“满洲国”,4月间宣布停售军事装备给中国,5月23日,召回在华的40名德国顾问。

1939-----------------------------南昌失守,长沙会战

1939 国民政府奖正面战场的部队化成小单位运动,不断发动有限攻势。春季攻势开始,经历夏季、秋季攻势,而达到冬季攻势高潮。共产党继续向华北和华中渗透发展,“东进”是主旋律。日本近卫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建立“东亚新秩序”,不再尊重列强在华利益。美国宣布给中国2500万美元信贷借款。英国提供550万英镑援助。

1939 日军占领海南岛。

1939.3.20 日军为确保武汉安全,决定占领武汉周围战略要地,第一个攻击目标是江西省省会南昌。3月20日,日军趁前半月修水河暴涨之便,发起进攻,10天占领南昌,顺势南下切断浙赣铁路。

1939.4.22 国民政府决定发动春季攻势,反攻南昌,4月22日战斗全部面展开。日军占领南昌后以为大功告成,撤走兵力,兵力不足。但79师师长段朗如胆怯不进,混进南昌的国军便衣队得不到配合,退到城外。冈村宁次调日军海军陆战队救援,至5月9日,蒋介石下令停攻,就此告一段落。

1939.5.8 解除南昌后顾之后,日军在武汉西北准备围奸第五战区主力,占领了枣阳、唐河等地,一无所获后又撤出。

1939.9.10-10.13 第一次长沙会战。武汉、南昌会战并失陷后,长沙的战略地位突显出来,成为大西南后方的门户,湖南又是中国的谷仓,是粮食、兵源及工业资源的重要基地,又是粤汉铁路的要冲。日军集中10万兵力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

1939.11 中国第三、五、九战区主动向日军发起冬季攻势,参战军队有120多万人。以绥远方面,第八战区傅作义配合长江方面攻势,防止华北日军调往华中,对包头日军进行了攻击,夜袭包头,占领三分之二区域,因第二战区阎锡山部发动晋西事变,忙于进攻山西新军,未能有效配合,于是退出包头。

1939.11.24 日军为切断中国最重要国际交通线滇越铁路,占领南宁,并北上占领昆仑关等要地。第五军和第九十九军反攻昆仑关,至12月31日攻克昆仑关。

1939.1-1940.3 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3次“治安肃正”战。1939.12.18-1940.1.11 昆仑关战役打响。

1939年,宋庆龄介绍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以及德国医生米勒等到八路军中提供医疗服务。

1940-百团大战,宜昌失守

1940.5.1-6-18 枣宜会战。武汉会战后,日本战线过长,正面进攻放缓,重点扫除周边地区国军主力,巩固占领区。但占领区过大,控制效果不佳,国共双方的敌后游击队不但活的好好的,还有心情互相“摩擦”。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负责先攻占枣阳,后攻宜昌。6月14日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主力,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但宜昌失守,对中国政府精神上的打击还是很大的,西南后方已感觉门户洞开的威胁。

在这场战役中,5月16日,33集团军张自忠总司令在襄河南瓜店前线与大家批撤退日军激战,身附重伤,不愿被俘而自杀殉国。

1940.3 汪精卫在南京宣布“还都”。青天白日旗上多了个“和平、反共、建国”字样的黄色的三角巾。

1940.8.20-12.5 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投入105个团,27万兵力。最初叫正太铁路(河北正定县至太原)破袭战。作战应对的日军有20多万,伪军15万。目的之一是要打破在华日军推行的治安肃正和囚笼政策。同时一方面要克服空前的投降危机,抵制国民党称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军的缪论;击破日军“三光”政策。“三光政策”使大量抗日根据地变成游击区,民众受到日军掠夺后还要财力上支持八路军,造成负担过于沉重。

此战中,八路军救出两个日本小女孩,后由聂荣臻令人送往井陉城内的日军据点。百团大战的结果:日军对八路军力量有了新认识;东条英机对1940年中日战局进行了评论,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队于去年8月华北进行了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部队始终采取守势。

八路军付出极大代价,造成日军随后大规模扫荡难以给予有力的回击,华北根据地受到重大损失,面临严重困难。

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遭受重大损失,杨靖宇战死殉国。年底,周保中、李兆麟等抗联将领为保存实力,率领余部退入苏联境内。

1941------相持阶段,皖南事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6 【皖南事变】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机关及其他部队共9000多人按照顾祝同指定的路线准备取道茂林等地到达苏南,然后再渡江北上。1月6日,新四军在茂林、泾县等地遇到国民党军队的拦击,血战九昼夜,弹尽粮绝,除1000多人突围外,大部阵亡或被俘,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遇害。叶挺下山谈判被扣押。

1941.4.13 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在纳粹德国的威胁面前,苏联政府不愿意在远东惹恼日本,双方互相尊重一个在东北的占领一个对蒙古的控制,中国失去了苏联的物资与武器供应。3个月后,德苏战争爆发。

1941.5-6 日军6个师团向中国军队长期坚守的山西中条山地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守军战死4万多人,被俘3万多人。日方称,中条山会战的战果在战争开始以来是少有的。

1941.9.7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双方打了个平手,而第九战区的损失稍大。

1941年,通货膨胀,军队中的普遍现象是:三餐改为两餐,三菜一汤并为一钵大锅菜,最后只是一钵不见油花的菜叶盐水汤。毛泽东三延安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动员令。

1941.8 日军扫荡晋察冀根据地,9月在河北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葛振林等5位战士为掩护部队撤退,弹尽粮绝后跳崖。

1941.12.7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8 日军进入上海公共租界,从这时开始,租界及香港、东南亚都不再是安全的避难所,而是新的囚笼。

1941.12 日军发动了马来新加坡战役。

1942.12.23 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至次年1月15日。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失败,是在东南亚盟军败绩不断的情形下发生的,成为当时盟军黯淡战局中的亮点。

1942-三战长沙,远征军入缅,根据地最艰难时刻

1942.1.15 第三次长沙会战以中方胜利告终,日军伤亡5.6万人,中国军队伤亡2.8万人。

1942.2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2.2.15 英军乞降,新加坡沦陷。因日军第25军司令山下奉文得出要不是有华侨的支援,早就解决中国问题,随后对新加坡进行了大屠杀。

1942.4.9驻菲律宾美国军队向日本投降。

1942年春夏,日军不断对晋东南太行山北部区域进行扫荡,由冈村宁次指挥,人数达5万人之多。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辽县交界处的突围中中炮牺牲。

1942.7.4 美国独立纪念日,飞虎队并入美国第十陆军航空队(总部在印度新德里),成为第二十三战斗机大队,陈纳德从原来的退伍上尉变成上校,组建了从印度越过喜马拉雅山到云南昆明的驼峰航线。

1942.10.9 美国和英国表示愿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和其他相关利益,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艰苦的时期,这一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人以下。

1943-------------------------根据地复苏,常德会战

1943年,由于正面战场相对沉寂,日伪军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于八路军、新四军及游击队。这一年日伪军发动千人以上扫荡就有150多次。

秋冬季节,日军为隐藏抽兵南下的意图,防止占领区治安形势恶化,保障后方的安定和交通线的安全,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9月中旬至12月中旬3个月大扫荡以失败告终,9400多日伪军被歼。10月24日,日方组织了将校尉三级120多人军官观战团,除3名被生还,全部被歼。

1943.11.2【常德会战】日军为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方面作战,牵制中国军队由四川、湖南调往滇缅边境,对常德发起了进攻。此战中中美空军利用设在恩施、芷江、衡阳、梁山等地的空军基地,动用各种轰炸机、战斗机200架给日军造成很大损失。到1944年1月初,双方恢复到战前态势。中国军队伤亡5万多人,日军伤亡4万多人。

1943.11.4中国驻印军向日军缅北重要据点于邦发起攻击,28日攻克于邦,取得缅北反攻作战第一个胜利。

1944------日军困兽犹斗,国军西南失地,黎明前的黑暗,缅北滇西作战胜利,敌后转守为攻

1944年,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数量已是日军的3倍,质量也超过日机。1944.1.24 日本天皇批准“一号作战计划”,为东南亚50万日军建立陆上交通线,替代海上运输线。发动了汉路作战,湘桂作战。7月30日,日军开始攻击衡阳,至8月8日,方觉先投降,47天日军在作战中伤亡19380人。11月11日,日军占领桂林。

1944.5 滇西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天险,开始反攻

1944.6.23驻印军新三十八师攻克孟拱,7月11日,打通了从加迈经孟拱到密支那的铁路、公路交通。10月攻克八莫城。

1944.6 以美国记者为主的21名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达延安。

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局部反攻中,歼灭日伪军近20万,攻克县城20多座,攻克和逼退据点2580多个,解放人口1700多万,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飞速发展。1945------滇西远征军缅北驻印军会师,日本投降

1945.1.28 卫立煌的滇西远征军与孙立人的驻印军在芒友会师,中印间的交通完全恢复。1945.3 日军发动了湘西之战,目的是摧毁芷江机场。这次战役是在华日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第二十军遇到了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战至6月,日军被包围于雪峰山,死伤近3万人。此战后中国军队开始转入反攻,从广西发起,收复了柳州、桂林。

1945.2.11 英国、美国、苏联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半岛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是,德国投降后一两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本作战。条件是:外蒙古保持现状,恢复俄国1904年以前的所享权益,即库页岛归还苏联,大连港国际化,苏联有优先权,苏联恢复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由中苏共管,苏联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

1945.8.6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1945.8.8 苏联正式出兵中国东北。经过一周的交战,日本关东军受到致命打击,苏联俘虏日军59.4万人,击毙8.3万人,而苏军阵亡则仅仅8219人。

1945.8.10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读了投降诏书。1945.9.2,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密苏里战舰上军令部长徐永昌签字。

1945.9.9 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了受降仪式。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率120万日军向中方投降,中方代表为何应钦。

1945.11 根据以德报怨的政策,第一批日军遣返船从塘沽港离岸开始,到1946年8月21日最后一批日俘、日侨在日本登陆为止,共计有125.5万名日俘78.5万名日侨回国。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得到的赔偿只有区区2500万美元。

第二篇: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下的中国

AP0903226吴玩玲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自此,日本开始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其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经济上,抢占耕地,低价掠夺粮食。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廉价出卖給伪政府,保证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回日本国内;垄断工业,掠夺工矿资源。他们一方面加紧对沦陷区民族工业及资源的掠夺,一方面增加对军事工业及与掠取资源有关的工矿业的直接投资。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发展东北,开发关内,以最快的速度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为其漫长的军事战线提供急需物资;掠夺金银,滥发纸币;在文化上,实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来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在政治上,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日军还在其占领区掳掠和残害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由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由于统一战线的存在,四亿五千万人民都动员起来,投身到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洪流中,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于一个目标——抗日,日本侵略者因此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注定了他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早在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就曾说过中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将主要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大联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上,由于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亡国灭种的威胁给中国一切政党和一切政治派别都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首先主动摒弃前嫌,呼吁“无论各党各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第三党等中间势力认为,“国内任何矛盾,都大不过日本帝国主义者与中国的矛盾;各党派的任何分歧,都不能否认集中力量反日的必要”,并指出“现时中国一切的党派中,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具有单独负荷反日使命的力量。因此,‘反日阵线’只能由各党派各社团共同集结而成,决非某一党派所能包办”。在日本的步步进逼下,国民党的政策和态度也发生很大变化,甚至表示“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政府无不开诚接纳”,从而在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同意两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抗战。可见,是抗日战争促成了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催化了中国合作性政党政治和政党关系的恢复与发展。经济上,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了对敌经济斗争。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大后方基地、采取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敌伪掠夺计划、发展生产、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等措施,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政策,增强了抗战的经济力量,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文化上,中国文化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受巨大的战争创伤,但自五四时期开始高涨的新文化运动并没有中断,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的导引下,进入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新阶段。抗战文化的新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各种抗日文化社团大量涌现,遍及各抗日根据地和后方各地,社团的规模也盛况空前,有力地推进了抗战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文艺理论上突显时代性和现代性,强调文艺界和文艺要为抗战救亡这一最大的时代主题服务,文艺的战斗性明显增强,民族性也非常突出。文化界在利用戏剧等旧文艺形式进行抗战宣传的同时,也对旧文艺进行了改造,就文艺的大众化和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性转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新文艺通过从大都市到小城市、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和“文艺下乡”运动等途径得到大力推广,成为推动抗战的重要力量。抗日救亡不仅成为这一时期新文艺的主要目标和主体内容,而且成为新文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新文艺运动为主流的抗战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不过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得到了暂时的象征性的统一,却依然政治腐败,贪官四起。社会上贫富差距十分大,有钱的就越有钱,没钱的就越穷,当时中国的货币财源只掌握在部分人,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还有日本军队四处占领城市,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使战后的中国工业经济都十分猥琐,十分落后。抗日初期,中国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共产党依靠马克思主义发动了南昌起义,建立红军,走向辉煌。中国抗日初期还有繁荣的新文化,各地文物都纷纷出土,对部分朝代的考古学也十分兴盛,可惜日本侵略者的打击,中国的文化从那个时候开始衰败下来。

第三篇:抗日战争

陈述性内容

1、总述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2、战争经过

一、战争背景(1)矛盾深远

1894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银其中的80%利用来发展军事,从此日本开始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 兵。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把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攻占,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炮轰南城,与中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杀害了中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六人。最后,在蒋中正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2)“攘外必先安内”

时隔三年,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号召“攘外必先安内”,“故不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乃不能攘外”。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南满铁路,诬蔑此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国民革命军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驻防沈阳的中国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张学良声称奉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严禁部下对日军作战(晚年虽承认是他自己的决定,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迫于蒋介石及其“中央军”的压力),但团长王铁汉等仍率部进行了抵抗,还有黄显声领导的沈阳警察成为东北为数不多的给予日军打击的武装力量。但他们皆战不胜日军,翌晨全城即告陷落,警察们在缴械之后大多被屠杀。东北主要军事负责人张学良引咎降职,后赴欧洲躲避舆论谴责。而大敌当前,蒋介石思想上犯了重大错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处于一定的战略思想“以空间换取时间”,但忽略了国人的抗日热情,推行“不抵抗政策”(此处有争议,一些资料上也说是少帅张学良决定的)。中共趁机加紧发展,在湘赣等地建立起多个“苏区”,并不断扩大.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国庆日在中央苏区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设在江西瑞金)。此后,蒋介石不断发动对苏区的“围剿”,想消灭红军,但结果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告终。

(3)危机重重

事变两个月内,日军占领中国东三省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龙江遭到马占山部等的强烈抵抗之外,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民众自发组织了大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阀侵略,这些抵抗得到了关内民众同情和声援。部分中国学者视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开始。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其傀儡政府名义上的领导人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这政权其实是关东军拥有,他们以日満亲善大使作占领东北的借口,以继续进行侵略。国民政府面临“北有日军、南有共军,交相呼应,同时进逼”的危局。各地军人亦各自为政,不听中央调遣,山东韩复榘与刘珍年、陕西杨虎城与马青苑、四川刘湘与刘文辉,各起冲突,蒋费尽心机,“居中调停”,实为借机扩大地盘。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在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带领下展开回击,张治中率第五军(中央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参与抗战的主力国军第十九路军不得不离开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军则撤退至苏州、南京一带,日本历来以压迫蒋介石惩办抗日军队的手段来打压中国军民抗日士气。6月,日本军阀全部退回日租界。日本军阀在中国北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并将军队开进长城一线,进犯热河、察哈尔两省,史称“长城事变”。

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开始向中国关内进攻。热河省会承德遭到袭击,仅10余天即告陷落,驻守热河的国军主要是东北军万福麟等部,抵抗意识极差。驻守平津的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率部抵抗,中央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率所部3个师北上参战。同年5月,日本军阀向察哈尔进攻,并一度占领察北重镇多伦,然而不久冯玉祥和吉鸿昌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经过5天的激烈战斗,夺回多伦,并成功将日本军阀驱赶出察哈尔,保证了长城一线战事的基本稳定。二十九军、十七军等部队虽然奋勇抵抗,终不敌装备精良的日军和伪“满洲国”部队,长城抗战失利。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

1934年6月9日,南京日本总领事馆书记官因个人原因,出走藏匿,欲自杀。领事馆扬言“应由中国政府负完全责任,如无生还之希望,则日方将撤回侨民发动自卫。”并将上海的日本宪兵派往南京,日舰云集下关江面。由于领事馆的一名从事抗日组织情报收集工作的中国人员詹长麟提供的可靠消息,首都警察厅调查课长赵世瑞于紫金山一山洞中寻获藏本,而平息了事端,史称“藏本事件”。1935年5月,日本中国驻屯军声称天津亲日报刊《满洲晨报》社社长白逾桓、《国权报》社社长胡思溥被杀,是中华民国政府所为,不久又诬指受中国政府援助的东北义勇军进入《塘沽协定》中规定的非武装区(实际上当时的东北义勇军为独立的武装),再次出兵南下。蒋介石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派遣大亲日派何应钦与日方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在部分满足日本要求的情况下,保证“取缔全国一切反日团体及活动”。同年9月,日本再度制造舆论,要求“华北五省(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山东)自治”。因应这个事态,1935年10月4日,日本冈田启介内阁通过《鼓励华北自主案》,发表《鼓励华北自主案》,扶植当地的汉奸殷汝耕设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防止“赤化”。以上史称“华北事变”,它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标志。

(4)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3年12月,福建蔡廷锴、李济深及其十九路军组织“中华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红军签署《抗日停战协定》,力图挽救危局,史称“福建事变”。但由于蒋介石勾结日伪军对这支革命武装进行血腥镇压,加之当时中共领导人奉行的“左”倾关门主义政策,福建事变最终失败,蒋介石撤销了十九路军的番号,十九路军这支名扬四海的抗日部队的历史到此结束了。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激起了中国国内许多人士的不满,这给刚刚完成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扩大影响力的机会。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决定按照共产国际在西班牙的活动,以建立统一战线为方式抵御法西斯国家的侵袭。该年底,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不仅确定了这条统一战线的确立方式和理论基础,也提出吸取中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训,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中共开始抛弃左倾的关门主义,主动和合围陕北根据地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部磋商结成抗日反蒋的军事同盟。并借助各种渠道与国民党中央试探妥协的可能性。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在北平的活动同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共产党的宣传领导下,针对日本即将设立的非法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展开了大游行。上万名学生在北平附近高呼口号,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内定的负责人宋哲元镇压了这次学生运动。在这种形势下,冀察政务委员会宣布延期设立,并极大的提高了共产党在中国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声望。这次学生运动的大部分骨干后来成为八路军和中共的新生力量,包括黄敬、李昌、谷景生、宋黎等。

但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意图,并调遣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围攻共产党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希望非嫡系军队和共产党的争斗两败俱伤。在此情况下,张学良及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决定接受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督战”,12月12日,张、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亲日派何应钦认为时机已到,积极鼓吹讨伐张杨,欲置蒋介石于死地,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一旦如此,全国就将爆发更大规模的内战,这正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这次事变最后在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势力的协商下,得到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也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定,成为日后影响抗日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西安事变后,红军、东北军、西北军的三位一体联盟被蒋介石瓦解。张学良被蒋扣押,杨虎城被迫出国,东北军被调往兰州、河南、安徽等处,被完全拆散。红军从陕北南下,占领了西安附近地区。周恩来、叶剑英、博古代表中共中央开始和国民党中央展开关于合作的谈判。大批在十年内战期间被关押的共产党政治犯被释放,其中最著名的是薄一波和陶铸。中共中央派遣刘少奇到天津指导北方局工作,刘少奇很快打开了华北地区的统战局面,号召平津学生支持宋哲元抗日。蒋中正开始全面积极加速进行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准备,这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带修建了三道国防工事,进口了大量德国装备武装中央军。

二、战争经过

(1)战略防御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1、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中正在庐山先後发表谈话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对于芦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谈话,表示:“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至此表明了对日本军阀挑衅的退让底线。7月28日、30日,日本军阀相继占领北平、天津,第二十九军退守保定一线。平津一带的大学纷纷迁移。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2、正面战场的展开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下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放到日军难以施展的山川河流众多的东南,利用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抵消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尽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避免在利于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发挥的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与日军作战,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为中国争取部分战争主动权,蒋中正决定在上海发动战争。中国国民革命军扮作保安队进入上海市区。日军则以保卫租界为名,占领租界外的地区。8月13日,冲突爆发。遭日军轰炸的上海南火车站日军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军(三个月后增加到50万人),开始向上海进攻;中华民国则共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但由于蒋介石与这些部队的司令关系恶劣,所以装备极差。而参加者包括川军、滇军、桂军、粤军、湘军等)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指挥凇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先是冯 玉祥,后蒋中正亲自兼任。11月20日,中国国民革命军在伤亡25万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自此沦陷;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加上中国抗战初期的军队训练素质极低,引致撤退演变为溃败。同一天,中华民国政府立即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而军事作战中心则是先迁往武汉直到武汉会战后再迁往陪都重庆。虽然第二次淞沪会战中国方面在战术上是失败的,但是在战略上却成功的将日军吸引于中国东南,使日军主力陷入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消耗甚大,导致日军无实力占领全部中国。上海国民革命军的持久抵抗,掩护了党政机关、学校和大批工商企业转移内地,为抗战保留了元气。

南京大屠杀

1937年的南京,日军暴行在上海遭到约4万伤亡的日本军队,在同年12月13日侵占南京,由于守将唐生智不久便弃城逃亡,所以南京城于4天后陷落。日军以持续数月的南京大屠杀作为摧残中国民众士气的手段,由于战争前夕中国国民革命军把所有逃生的方法都堵塞了,结果间接导致约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残暴地杀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为26万)。下令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日军上海派遣军(后改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是松井石根,杀戮最严重的第六师团师团长是谷寿夫。

同年9月,日本为夺取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派出10余万陆军展开进攻。国民政府因应组织展开了太原会战,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总部位于不远的延安。根据9月的国共合作协议,共产党奉命派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林彪115师协助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

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节节抵抗。但是因为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临阵脱逃,致使黄河防线失守,山东大部失陷,交通要点仅剩鲁南的滕县、台儿庄。于是,1938年1月14日,蒋介石将其枪毙。

1938年2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中国国民革命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与日军激战,史称徐州会战。3月,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令川军王铭章所部防守滕县,因无援兵,滕县失守,王铭章师长自杀殉国。李宗仁队以西北军孙连仲第二十六路军在徐州以北的台儿庄与日军反复争夺,以西北军张自忠部五十九军和庞炳勋军团掩护台儿庄的右翼临沂战场,以中央军汤恩伯军团卷击台儿庄日军侧背,最终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以毙伤日军一万多人的战果成为中华民国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日军精锐第10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精锐第5师团遭到重创。但是南北两线日军源源不断增兵,这次胜利没有扭转徐州战场的局势。

黄河花园口决堤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6月9日,蒋中正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园口决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造成不知情的当地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战后蒋中正调拨了大量资金修复黄河大堤,史称“黄河归故”,即恢复故道。参与会战的国民革命军分路撤退,粉碎了日军的合围企图,至此,徐州会战结束。会战后,有一部分国军留在鲁南苏北敌后战场,后蒋中正下令组建苏鲁战区,以东北军于学忠为战区司令。这部分国军坚持到1943年,被日伪军压迫,与中共军队摩擦也告失利,被迫退出鲁南苏北。华北日军除以主力进攻山东津浦线方向外,还以一部向河北平汉线追击,宋哲元率部节节抵抗,最后退至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国民革命军大部脱离战场,安全撤退,一部留在大别山区敌后坚持游击,主要是桂系军队。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是兵团司令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阵亡4000人。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中国国民政府的作战中心迁往重庆继续抵抗。

日军在占领武汉和南方的广州后,战线拉长,无力作进一步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转入休整。在会战期间,以卢作孚为首的民族企业家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在敌机狂轰滥炸下的川江航线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殊勋。此外,苏联航空志愿队参加了 保卫武汉的空战。武汉会战迫使日军大本营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以求尽快结束所谓的“中国事变”。政治诱降的主要对手是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但到了1940年日本发现汪精卫政府在中国国内影响力甚小,且无法左右抗日力量最强的黄埔系军队,于是将蒋介石选定为诱降对手,但终未成功)。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同时日本的作战方针一改再改,由最早的“三月亡华”,转变为1938年11月第二次近卫声明的“东亚新秩序应由中日共同主导”、“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等,并声称只要答应和解,就从华中、华南撤军,华北在名义上属于中国。日本仅用少量的资源即能引诱中国农工阶层加入皇协军的队伍,创造出大量的伪军,在经济上也诱惑资本受损的中国资产阶级,向他们开放日军占领区的实业投资。面对这些因素,中国国民政府中开始不断出现“中日和解”的声音。同年底,第三次近卫声明发表,除了更为温和的语气外,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部分义务分担给中国,透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藉以从侧面诱导国民政府和谈,并承诺和谈成功后废除在华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日本态度的转变引起了包括欧美国家与中国的注意,其中欧美研判三次近卫声明的目标由中国转向苏联,这样的行动将有助于各国的利益,与慕尼黑协定类似,希望将日本的战火燃烧到苏联的土地上,因而欧美各国开始向国民政府派遣游说团进行劝说,希望蒋介石在各方利益没有太大损失的情况下,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受此影响,主张与日本媾和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到达越南。他在1938年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提出与日本“恢复和平”。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战争最为紧张之时的这番言论,被视作公开的叛国投降,中国抗战的士气受到巨大打击。1939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之后发生“河内刺汪案”,蒋介石派出特务企图暗杀而不果。3月,汪精卫在军统策划的刺杀事件中生还,这使得他彻底投向日本,并于5月在上海与日方开展秘密谈判,年底秘密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以“还都”的名义于

3月30日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同时日本发动了扫荡重庆外围的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希望国民政府能尽速投降。在这场危及战时陪都重庆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1940年夏,蒙古族展开了自发的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由于军事进展过于迅速,兵力和后勤补给均不敷使用,只能保证对主要城市和军事据点,以及主要交通线的占领。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军队向波兰不宣而战,引发法国、英国向德国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欧美列国放弃了将法西斯国家力量引向苏联的企图,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谈的态度,支持中国国民政府进行抗战。但德国军队进展超乎人们预料,连当时的欧洲强国法国在1940年6月22日迅速宣布投降,德国迅速组织力量对英国展开袭击。世界各地的战况均有利于法西斯。这一时期中国也出现了广泛的悲观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宣传,鼓舞抗战士气。其中三次长沙会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1941年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这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一些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民兵组织(如中国共产党、蒙古抗日游击队等)也开始逐步壮大。

敌后战场开始大多为国民党的地方部队所占据。另外还有民间与共产党等抗日团体,而敌后地区也成为各抗日武装的势力范围。随着日本对敌后大规模扫荡以及蒋介石“曲线救国”策略的影响,国民革命军敌后控制区大大减少﹐日军没有足够兵力长期守住这些地区。而八路军、新四军利用其灵活的游击战技巧生存下来,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使敌军不得安宁。

随着汪精卫等投日,几十万敌后的地方军阀部队投日,也有一部分不满意国民政府者投向共产党的部队。共产党成为敌后游击战的重要力量。至1940年7月,共产党已发展至近40余万人,并拥有约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近200万的民兵组织,这些部队除了反对日军之外,也经常出现各种摩擦,但究其原因,仍是蒋介石的地方顽固势力所挑起。百团大战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来源请求],并集中了傀儡政权中投入战场的全部军队。为应对共产党方面的游击战术,采用了“保甲制”来断绝共产党军队与当地民兵的接触,设立无人区,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来作战。共产党面对日军扫荡的压力下,全军实行战略转移,化整为零保留实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斗争,如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日军因无法找到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民兵武装,便把参与扫荡任务的日军为基础,发动一号作战,以消灭中国有生力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翌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12月9日,中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不久之后,除了与日本保持中立的苏联以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从此中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美国加入二战后,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印度向中国运送了大批作战物资,支持中华民国继续抗战。

世各国的介入对中国而言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也是因为英美出于本身利益考虑而希望中国拖住日本陆军主力。因此,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并与英、美等国签订协定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令重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上升。

香港时间12月8日早上8时,即珍珠港事件后仅数小时,由酒井隆指挥的日本军队从深圳向香港发起进攻,香港保卫战于此开始。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率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同时,日本在国内进一步征兵动员,将战场扩大至荷属婆罗门(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英、荷、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夺取当地产量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并派兵向英国远东军进攻,接连攻克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并在暹罗湾发动主力决战,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沉,标志着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已无人能敌。

日本方面不满足于控制东南亚的油气资源,同时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中国战场的意义,转而出兵缅甸,想意图切断滇缅公路,孤立中国。此时英国在远东的军队已无力抵抗日本的进攻,转而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求援。于是,罗斯福与蒋中正磋商组建了盟军中缅战区,由蒋中正兼任司令,中国派代理司令长官杜聿明率10万名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主要是第5军和第66军)进入缅甸与日本作战。原本中英两国军队预定在曼德勒筹划与日军会战,但是日军先夺取了英军控制的仁安羌,使得英军开始向印度方向退兵,于是日军迂回至国民革命军背后,令中国远征军右翼暴露,结果联合作战失利,远征军第5军被迫撤退到印度,第66军撤退回国。这次战斗中,黄埔将领戴安澜师长牺牲。最终缅甸被日本占领,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而杜聿明被召回,美军兼任中缅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和第5军的师长孙立人、廖耀湘则留下继续负责在印度编练军队。

1940年3月,他 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 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开罗会议三巨头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在埃及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3)战略反攻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恶化,兵力不足与物资紧缺到惊人的程度:橡胶、钢铁被列为国家资源,禁止向民间出售;华北地区的资源生产遭到当地民兵与八路军连续不断的袭扰,绝大多数地区丧失了生产能力。为了取得东南亚地区的物资,必需打通中国沿岸的航线,于是日本发起了豫湘桂会战。日本华北方面军轻易击溃汤恩伯在河南省的大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阵亡,结果日军打通了平汉线之河南至武汉段。之后,华中日军乘胜追击,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击败薛岳,一路追击至湖南南部重镇衡阳。黄埔将领方先觉率部顽强抵抗47天,最终城破,方先觉自杀未遂,后被俘。华中日军与华南日军又联手发起桂柳战役,一路占领广西,打通湘桂铁路,最后打到贵州独山,震动重庆;另一路则从衡阳南下与广州北上的日军打通了粤汉铁路。全国舆论哗然,各界痛斥。此役日军事先精心准备,兵力也经过大大补充;国民革命军一方面因为长期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另一方面精锐部队被史迪威调往西南战场,加之腐败成风、军人素质低下,导致豫湘桂会战的大溃败。日军最终控制了华南交通动脉粤汉铁路,将“大陆交通线”完全打通。

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西缅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

(4)日本战败投降

1945年2月,英、美、苏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豫湘桂会战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于内地的美国空军的攻击,再加上太平洋战场已日益吃紧,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中日战争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1945年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在河南,日本军阀于3月下旬从豫中会战之后的防线以东向西发动攻击,其前锋一直冲到西峡口。在湖北,3月日本军阀向西北部发动攻击,于4月8日攻陷老河口;不过之后国民革命军随即发动反攻,收复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在湖南,日军以空军基地芷江为目标,于4月向湖南西部发动攻击,但是在国民革命军抵抗之下,日军遭受大挫败而退回原阵地。之后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向广西地区发动反攻,于5月27日收复南宁,6月29日收复柳州,7月27日收复桂林,8月收复广西全境。此外,国民革命军原本预定于8月收复广州以打通中国对外运输要道,因为日本投降而未实行。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

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随即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并立刻于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多达150万人,双方的装备也相差悬殊,于是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

同时,由于美国的核武打击与苏联军队的参与,中国内部开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到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国民党方面也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产党军队则接收经营许久的中小城市、乡村地区,但是在苏军协助下也收复了一个省会城市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增加了远在西南方面对敌正方的国民革命军接收日占领区的难度,为日后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基础。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评价性内容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背景: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是基本成功的,力促美国修改中立法,限制对日贸易,尽量争取财政援助。国民政府施展了种种手段,力图操纵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使中美关系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走上了中国所期望的道路。抗战前期,中国还撇开意识形态的分歧,争取到了苏联的大规模援助,并尽可能地延缓德国与日本的靠拢过程,从德国也获得相当数量的军事物资。这些举措最大限度地孤立敌国、争取友邦的外交方针应该说是明智的,并基本取得成功。

近代历史上,中国由于政治腐朽与经济衰退,无法遏止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列强一次次进攻面前败下阵来,最后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在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束缚中,中国一步步沉沦,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到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无足轻重,在世界事务中无力发挥作用,没有与强国平等对话的资格。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仍被国际社会视为一个弱国。在日本军队大举入侵、中国面临亡国危险的紧急关头,过去曾经是一盘散沙的中国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形成了谋求国家独立解放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到了抗日战争后期,特别是在国际社会规划战后世界格局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尽管英国与苏联对中国的大国地位尚有怀疑,但美国认为中国已成为同盟国四强之一,力排众议,主张中国在宣言中领衔。而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谈话中表示,中国应作为四大国之一参加此后的国际机构,而中国也确实以大国身份积极参与筹划当时及战后的重大国际事务。特别是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签字后,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这种变化,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获得的。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显示出重要的军事价值,由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才使中国取得了在国际事务中相应的发言权。近年来,对于中国的抗战如何牵制日军主力向东南亚的转移及与德国的配合;中国的持久抗战如何导致日本陆军主力改变实施进攻苏联的战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得以全力对德作战;中国如何在本身承受巨大军事压力的情况下,从反法西斯战争全局考虑,派出中国远征军协助英军在缅甸作战;以中国军队为主体的盟军如何在缅北最早发起反攻;中国战场如何与太平洋战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互相支持,使日本侵略者处于腹背受敌的两线作战,从而加快日本法西斯的失败等问题,越来越成为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这些课题,使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机地融合起来,不仅深化了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论证了抗日战争是中国从弱到强的转折点,是中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战争胜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抗日战争

浅谈抗日战争之感悟

——中国抗日战争简史学习心得体会

申博文 矿加二班 1311310215 那是一段堆满辛酸的历史,那是一段饱含血与泪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革命豪情的历史,那是一段满怀爱国热情的历史。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忘记1931年9月18日的那一声枪响,不应该忘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一声炮响,不应该忘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的一声声惨叫。

抗日战争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灾难,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使中国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最后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努力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也付出了很沉痛的代价,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最近重新学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这段历史,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地滔天罪行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蛮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军,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的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此开始。

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935年日本制造了一系列的事端,发动了华北事变。华北事变以后,日本加紧部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当夜,驻丰台日军的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及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从其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了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动战略进攻。日本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日本的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这些地方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在中国土地上建立傀儡政权,对中国进行统治。并且在殖民地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

1937年12月,热军占领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展开烧、杀、淫、掠大竞赛。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三十万之多。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在其他许多地方制造的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不计其数。并且实行三光政策。

而且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肆意掠夺矿产资源,掠夺粮食资源,抢夺中国文物,破坏中国的文化名城,强行推行奴化教育,歪曲事实,为自己的丑恶行为掩饰,企图泯灭中国人得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等等。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反抗。中国共产党团结工人、农民组成工农红军,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人民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在八年抗战中,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从党的高级干部、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到普通共产党员,同人民群众和广大战士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日军所面对的主要对手,已不是甲午战争时的清政府,也不是签署21条时的袁世凯和“九一八”事变时坐视东三省沦陷的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而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典型的人民战争,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艰苦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战争和实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人民抗日武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促使中国人民彻底觉醒。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重大的牺牲,但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起了极大的召唤、促进作用。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国民党的软弱,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复兴,不仅要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险处境中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出路,为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此后世界历史的进程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蓝说,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浴血奋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争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正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得中国得以废除不平等条约,初步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

同时,中华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御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百多年来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开始团结起来,为全民族的利益共同奋斗了。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冯昭奎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儿女,包括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万众一心,团结奋战,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1000多万海外侨胞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数万侨胞还抛家舍业返回祖国,直接奔赴抗日战场。抗战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胜利。此外,抗战让中国人达成了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共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宪政的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对促成这种共识的达成,在抗战期间做出了特别值得称道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主办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机关报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不遗余力地宣讲和传播自由民主人权等基本的现代理念。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更首次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联合政府共同领导抗战建国的政治主张,指出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表明,在民主与专制两条道路上,共产党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民主的一方。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坐而言更起而行,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仍然在其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身体力行地进行着民主政治的实践,不仅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还创造性地发明了“豆选”等民主选举的形式,让目不识丁的农民也有了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途径。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把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带到最偏远落后的传统乡村。让中国人中最大的一个人群--农民,也开始建立起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共识。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洗血了国耻又为后来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时代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已是2014年,APEC会议召开,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近代史的历程让国人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居安思危,我们需要为现代化而拼争。对内,意味着不断深化改革,对外意味着持续扩大开放,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价值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第五篇: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最伟大的事迹之一,它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自豪,但是还有一点要我们反省:中国这种人口大国为什么会被日本欺负呢?日本的国土,比我们中国要小得多,人口也不过中国的三分之一,他们为什么要瞧不起我们呢?他们凭的是什么?他们凭的是武器装备的优良和国家的强盛与富饶,所以他们瞧不起中国,以至于那么多爱国者付出了生命和鲜血,他们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与和平利益呀!他们是伟大的,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发奋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下载抗日战争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日战争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抗日战争》

    新课标必修1《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关瑞玲 广东省江门市杜阮华侨中学 529075 一、背景分析 (一)课改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

    关于抗日战争

    201242601434 Savis Savis DGUT Song shan Lake March 25,2014 Schmidt Human Resource Manager Foreign Trade Corporation Dong guan DongCheng Center Dear Ms Schmidt I......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抄自颜昌海教师的博客: 原文:七七纪念:谁才是抗日英雄? 2012-07-07 11:05:48 2012年7曰7日即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的75周年纪念。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

    抗日战争(5篇材料)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

    抗日战争简答题

    1、1935年至1937年,日本侵华和中国国内先后有哪几次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2、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什么事件,标志了什么? 卢......

    第六章 抗日战争[范文模版]

    第六章 全民族性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方会议后,日本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提出了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 A.二十一条B.《对华政策纲要》C.《田中奏折》 D.近卫声明 2.标志着日本......

    第六章 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提高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 (2)了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历史过程,明确......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