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范文
信阳市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单位:平桥区洋河镇中心校
作者:
焦
长
龙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平桥区洋河镇中心学校 焦长龙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兴趣确实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显然,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爱写作文、乐写作文的兴趣。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作文呢?
一、巧借做游戏唤起写作兴趣
游戏的方法能够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作文中的游戏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系统性。具体步骤可概括为“玩玩、说说、写写”三步。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在适当时期,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再口述游戏的内容及个人感受。最后把口述的内容整理成文章。这种方法学生兴趣高涨,游戏本身又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游戏是手段,作文是目的。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把作文课变成了游戏课,但游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譬如进行成语接龙,如果是单纯的一个接一个地请学生出来回答接龙的成语,那只是简单的重复,是没有任何游戏性质的。但是,我们只要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说一个,看哪个小组最先词穷,就算输!”立刻,游戏的意味产生了。这里的成败输赢的刺激,使学生感到了游戏的紧张、小组的荣誉,一种竞争并且希望获得胜利的心理,马上达成,而这种心理活动的出现,正是搞好这次游戏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又如:写四分钟的“随笔”,老师一旦命令开始,学生就必须开始伏案写作,不得停笔,哪个停笔,就被开除出局!同样,竞赛的出现,使学生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而是它错误地当成了一个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是轻松而愉快的。于是,作文的艰苦和困难在游戏的外衣下变得温和起来,变得被学生接受了。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不就被唤醒了吗?
二、深入社会生活实践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兴趣的影响,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生活作文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感到最难的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没材料可写,不仅是因为缺乏兴趣,还缺少生活体验。教师就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这是写作客观规律决定的,没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学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春游活动》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没有老套的按习作要求去指导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春游前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小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设计了这样的春游作文教学方案,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既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采取有效方法积累素材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实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习与运用结合。“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三有新鲜感的词句。”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从阅读中积累、从生活中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去阅读,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强调学生对所读内容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善于从社会中汲取素材,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进行积累既是学习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增多了,具有丰厚的语言积淀,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四、教给学生作文方法,提高写作兴趣
学生初学作文,都觉得作文无规律可循,困难重重,从而影响了学作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总结经验,寻找化难为易的途径,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我们知道,作文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小学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写记叙文注重“六要素”,但“六要素”不一定要求齐全;写说明文注重有一个恰当的说明顺序;写童话、寓言必须能说明一个道理等。二是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后,为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更具有感染力,要运用一些“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规律,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作文的兴趣。例:在要求学生完整、通顺、具体、生动地“记一件事”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要教给学生“基本规则”,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后,明确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然后要求学生想想,自己写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事?有哪些人参与?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通过师生讨论,学生就能完整地说出这件事的六要素。第二步教给学生用“分解事物法”,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件事一步一步分解开来。如:写“种树”这件事,可把它分成挖树坑,放苗,填土,提苗和浇水等几步,使之通顺、有条理。第三步教给学生用“步步联想法”把种树过程中的环境,种树的每一步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碰到的困难和怎么克服困难等有关细节加以细致描绘,达到写具体的要求。第四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和精彩优美的词、句,给文章中的语言加以修饰,达到生动的目的。这样指导,学生都能写出比较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叙事文,都觉得先依据文章的基本规则,再恰当地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来写作文,易写并写得好。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是记叙文的顺叙法,还有倒叙法、插叙法、散叙法、概括细叙法等等,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文章的中心,写出更多的创新作文。这样学生会觉得在学到写作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写作世界的无穷乐趣。同时,因精彩的范文有较强的示范性,教师应精心挑选范文,引导和点拨学生分析和理解范文内容,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文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简单、有趣,从而提高写作文的兴趣。
五、创新评改作文,增强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兴趣就有写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写作文的潜力。精心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是培养学生爱作文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强调两种评改方法:教师评改和学生自改。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作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唤起儿童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儿童的写作愿望。在孩子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便是教师的观点,这观点对学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有影响力的。因而,我们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意、所运用的语言、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绪去“读”学生作文,用心去体会。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以往,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几乎成了传统作文教学天经地义的事。我认为,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得到炼意、炼句、炼字的反复训练,通过自评自改,让学生在具体材料面前,根据教学目标,在修改的实践中去认识正误,分辨优劣,得到习作的审美感悟,达到提高认识和写作能力的目的。这一作文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只重教师批改的单边教学模式,将评改放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把批阅、修改、讲评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每次习作后,要求学生把文中不具体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多余的词句删除,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过来,把错乱的段落与层次整理过来。要求学生做到:评---评出主要问题;改---改的有方法,懂门道。当学生看到自己修改的作文通顺了,流畅生动了,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有了满足感,也就增强了写作兴趣。
另外,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侧重于评改方法的推介,如符号圈点、批注、谈看法、查反馈等,快捷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评价活动中,问题的发现、解决的办法、成功的经验、内心的感受都融汇到了一起,有启发,有支持,也有批评。通过师评、生评、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唤醒了学生自写、自改、自评和自悟的意识。这为再创造提供了鲜活、动态的写作环境。
六、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调动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以满腔的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
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开展作文竞赛和评选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巩固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竞赛、评选中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荣誉感,磨炼学生的意志。针对作文方面存在的审题不清、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让学生都有获得胜利和成功的机会。具体做法:一是仿效电视台举办知识竞赛的方式,以笔答、必答、抢答、抽签回答等形式,每两周举行一次“作文知识竞赛”;每月举行一次“命题作文竞赛”;二是,为使每个学生均有获奖机会和参与整个活动的始终,评委由任教老师和学生轮流组成。个人评优分三个等级,设“最佳”、“优秀”、“进步”奖。在公布个人竞赛结果时,重视鼓励暂时成绩稍差的学生,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写好一点就能超过对方,同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从而变过去“要我写、厌恶写、惧怕写”为“我要写、愿意写、喜爱写”的喜人局面。三是集体评优将全班分为四组,按小组累计成绩,得出竞赛结果。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会使学生不甘落后,思维活跃,竞争异常激烈。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朱熹云:“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作文教学教师要摸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准学生的情感触发点,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地教给写作方法,并挖掘其闪光点去赞赏和评价,多种途径培养其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二篇:如何培养及巩固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意识,培养兴趣
(1)提高对写作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写作意识 “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常常只对能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因此,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技能时,他的写作兴趣就能生成。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
首先,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上第一节写作课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和一些大学同学的求职经历,向学生展示了我大学同学的作品集,讲述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某一些职业性质,充分强调了写作能力作为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课后,很多同学在随笔中都表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如竞选学校广播站记者、参与学生刊物的编辑等,有些学生利用周末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如参与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搞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得到了能力锻炼,同时他们认识到写作上存在的差距,意识到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2)感受写作乐趣,诱发写作意识
中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有独立意识,对外部事物有怀疑和批判于是,他们逐步懂得“一个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在这种态势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放开手脚,自由写作,进而使他们认识到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是心灵的写真。
总之,使学生不仅重视写作,而且乐于写作,使他们都具有牢固的写作意识。
二、积累写作素材,激活写作兴趣
要强化写作热情,必须使学生在写作中持续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广开渠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多读,多听,多看,多说,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1)博览群书,为写作训练创造坚实有效的基础
我们开设了“语文学习室”,每周开设100分钟的阅读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室中读中外名著,读其他精美的文学作品,读历史,读科学,读自然等等。此外,我们学校学生阅览室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供学生使用。在这样的大量阅读中,我们指导学生作好读书摘记、读后感、文学评论。在保证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我们精心编辑文选《窗外》,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选编文质兼美、时代感强、可读性强的文章,补充和规范学生自己进行的广博性阅读。我们的这种广博性和精选引导性相结合的阅读训练取得了多元正相效应,其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方面尤为突出的作用是: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写作语言,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很多学生在读了我们精选的美文《永远的巴斯滕》(从人文角度解读足球明星巴斯滕)之后感慨万千:“我们也要当这样的新球迷!高品位的足球!”;很多学生在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个带罪功臣林则徐》等文章之后,主动到图书馆借阅梁衡先生的作品集,并且写下了相当不错的评论文章。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们写出了文情并茂的佳作。
(2)开设影视作品欣赏,陶冶情操,激活灵感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教学设备,借助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定期向学生播放优秀影视作品。我们不仅向学生推荐一些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经典,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罗马假日》等,而且还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深刻思想价值或鲜明时代特点的影片,如《紫日》、《我的兄弟姐妹》、《芙蓉镇》等。借助影视作品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我们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评说,写出观后感、影评。很多学生在看了影片《紫日》之后,热烈讨论,对人文精神、生命价值等话题有了深刻体验,而且对民族性格、日本军国主义有了深入地了解。在看了《我的兄弟姐妹》之后,无不为那份真情怦然心动,无不为那种挚爱泪流满面,无不为那种感动心灵震颤,他们写下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篇章。其中崔景瑞同学的《我的母亲》在陕西师大主编的《写作导报》上发表。
(3)开展文学活动,营造文学氛围
我们引导学生组织了“蒲洲文学社”,创办了《蒲风》杂志,经常举办文学讲座、文艺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滋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写作训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文学社被《美文》杂志社评为“核心文学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三、选择写作形式,保障写作兴趣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随笔常比传统的命题作文要好。原因很简单:学生自由写作,无拘无束,处于自由的写作状态,能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其实,我们说选择写作形式,毋宁说是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写作空间。我们一直很注重学生写作状态的培养和呵护,写作心理的观察和调控。我们采用了灵活的写作形式,力主“个性写作”,倡导“个性作文”。
所谓“个性作文”,就是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章体裁、着眼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入的素材、书写自己最独特的见解最真挚的情感,写出永远属于自己的文章。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对事物作深入独到的理解;允许学生随意运用各种文体;鼓励学生写最真切的感情。使学生处于宽松的写作状态,处于最佳的思想触发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一般都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拥有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写作技能。在“山东省中学生‘个性作文’大赛”中涌现出不少佳作。
很明显,与那种假大空的套话八股文相比,学生自然的感受到“个性写作”的乐趣和魅力,他们热衷于这样的写作训练,当然也就写出了好文章。
四、滋润写作激情,巩固写作兴趣
(1)积极鼓励,巧用评语,遍洒甘露,滋润激情
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急需得到的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急需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我们在平时的批语中尽量找出他们文章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位同学在一次课前演讲中说道: "杨老师在我的随笔评语中总是极力的找出所谓的优点,对我进行表扬和鼓励,我知道我的文章并没有老师所说的那样好,我知道那是老师想激励我们,想激发我们的写作热情,想唤起我们的写作自信心,看着老师的评语我心里感到欣慰和喜悦,我想我现在有愧于老师的褒扬,但终有一天我会做到无愧于老师的希望”。
即使写作能力强的同学,也需要我们通过评语有效地对其进行指导。有一位女同学的文章文采飞扬、语言华美,但是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我在评语中写道:“文笔优美,语言清新,但注意文章的整体风格,大气一些、充实一些会更好。”这位同学看后,欣然提笔:“感谢老师的点评,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给了我中肯的指导。”积极的勉励,谨慎的叩问,诚恳地交流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滋润。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批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的内驱力。好的评语是洒向学生心灵的阳光,好的评语是渗入学生心田的甘霖,是对写作激情的滋润。
(2)加大认可度,满足快乐欲,增强激情度
期盼被别人认可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特点,认可的人越多就越能满足这种心理,就越能巩固对所从事活动的好感。学生的文章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之后,如果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那么学生的激情就会持久不衰,写作的热情就会越高涨。教师应尽量的满足学生这种欲望。与此相应,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巩固措施:范文选读,口头表扬,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指导学生将优秀文章在《蒲风》或一些正规报刊杂志上发表,这是一种有形的激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把自己学生的习作向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体推荐,以激励学生的写作激情。
总之,写作前创造条件,激发兴趣;写作时积极诱导,保障兴趣;写作后热情鼓励,巩固兴趣,这是激发和巩固学生写作兴趣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写作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作文,才有可能主动地写作,学习有关作文方面的知识,逐步养成自觉调整和控制学习行为的习惯。
1、游戏作文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表达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教授写话8《这个办法好》时,我便采用了游戏作文的形式。这是一篇看图写话作文。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明确了小鸭想出的办法是:找来一块木板,让小鸡站在木板上,小鸭凫水,拉着木板送小鸡过河。于是同学们纷纷准备了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并积极主动的分了小组,找到了游戏合作伙伴。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我的赞叹,这更为他们愉快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替小鸭和小鸡多想些办法过河。这一举动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找来救生圈,有的说找只小船,有的说搭座独木桥……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出的作文也真实生动。
2、音乐作文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课堂上教师可先播放一首或一段能引发学生想象的歌或乐曲,让他们边听边想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想象到的内容写出来,抒发他们的情感。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一次语文课,我播放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都知道母亲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更胜于对其他人的爱,所以,我确信这首歌曲的播放更能激起学生习作的热情。果真不出我所料,自由表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作文完成得快,内容富于灵性,充满情感,一句句动人的话语跃然纸上。就连平时写话一向不是很好的周宏宇同学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妈妈的爱,他这样写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更有一个疼爱我的妈妈,和妈妈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因为妈妈会给我讲许多我喜欢的故事,再通过故事给我讲道理。有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不舍得吃,总是留着给我吃。现在我上学了,我要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我爱我的妈妈。像这样情真意切的写话还有很多,使我坚信情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更能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抓住契机,相机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又是一节语文课,清脆的铃声响起,我愉快地走进课堂,说:“美丽的秋天来到了,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拥抱秋天吧!”王帅的小手高高举起,我微笑着示意他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王帅大声地说:“王老师,你是要带我们到外面去找秋天吗?”孩子的话让我愣了一下。紧接着小家伙们个个都七嘴八舌地问:“真去吗?”“什么时候去啊?”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我当机立断,“现在就走。”孩子们雀跃着,飞出了教室。到了野外,我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庄稼,他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天树叶黄了,片片树叶飘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秋天小蚂蚁急着搬运过冬的食物了……这样一份份惊喜,让我由衷的感慨、感叹。由此而来,学生急于抒发的写作冲动就呼之欲出,这时,学生动笔行为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
三、相互交流,自我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同学们的一篇篇作文,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可圈可点之处。或美目传神,好题诱人;或情节逼真,描写动人;或语言质朴,纯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完成习作的先后,引导学生自由结合,交流习作,然后激励学生“闪亮登场”,全班交流。一次,在以《我的X X X》为题目的作文课上,朱琳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弟弟》。她念到:
我的弟弟刘新,今年还不到五岁,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爸爸妈妈就疼爱地叫他“二旦子”。
弟弟是一个既顽皮又勇敢的孩子。有一次,爸爸正在院子里劈木柴,弟弟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劈了一会,就出去买大米了。弟弟见爸爸走了,马上拿起斧子就劈开了,劈成的小木块还挺均匀。劈着劈着,一不小心,劈着手了。妈妈看见了,急忙问:“二旦,劈着手了把!”接着又说:“嘿!看二旦多坚强,劈着手都不哭。”弟弟眼里含着泪花,对妈妈说:“不疼。”接着又去劈柴了。
……
生甲: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说的是真事,写的是真话,说明朱琳确实亲临此事。
生乙:文中“目不转睛”的神情描写,“拿起斧子劈开”的动作描写,“含着泪花却说不疼”的语言描写,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也说明了朱琳对小弟弟很是了解,才能对其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描写得很细致。
生丙:老师,朱琳的作文确实写的不错,但我觉得她写得也太夸张了,不到五岁的孩子大人怎么敢让他拿起斧子劈木头呢?
就这样通过交流习作,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汲取,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达到心灵审美的自我提升。
通过互相交流,学生还可以反思自己:我学会了哪些知识?在学习时,我是怎样解决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舞台,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定稿]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语文水平、能力的板块,作文教学能否成功,决定着整体语文教学的成败。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在整个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强烈的欲望,并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习得更好,学习得更快。”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样,要想在语文中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做出成效,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有了,写作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才会文思如泉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呢?
一、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我们身边写作教学的最好材料。对于这些美文、片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单单让学生去背这些美文、片段还不够,还要扩大他们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内容”就是素材。要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
我讲《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让同学们讲讲他们是怎么玩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玩的样数多着呢,捕鸟、掏鸟蛋、捉螃蟹、钓鱼„„”我微笑地听着同学的叙述,开心地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最后我说:“既然我们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不用笔把它写下来呢?咱们今天的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这次作文学生都写得很成功。
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预想的境界。也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都有道理,语文老师既像个导演,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又像个演员,将自己的情感示范性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一节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上,我烦恼着如何去教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好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二战二败,非常沮丧,我就抓住这件事情先自己谈谈比赛的感受,营造一种“论战”的氛围,接着让参赛的同学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再让旁观的同学说说从比赛中看到的问题。大家侃侃而谈,整个班级融入了讨论“拔河比赛感受”的情境中,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谈的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作文情况反映,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提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适合的情境和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这句话指的是为文时要有新意,要别出心裁。只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在我们现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就是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里,才会显到枯燥乏味,没有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同样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新鲜点”或让学生去发掘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五、作文互改,提高能力。
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必须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
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受到启发,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到教训。众多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互相评改作文会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了。
六、及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对每一篇文章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作文里的“闪光点”,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而且,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的“闪光点”的层次,不要让他原地踏步,要把鼓励的“苹果”挂在跳起来也只有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的高度。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出稍微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作文课后,老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让学生当堂读出或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也可以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隆胜学校 徐燕玲
2014.11
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隆胜学校
徐燕玲
第五篇: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郑井小学 冯晓波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写作的转折点,从看图写作的基础上逐步向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转化。这为作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新的方向。三年级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惧怕的心理,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抓住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事物,也只有对事物充分理解,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比如说,“六.一”儿童节是学生最高兴的日子,他们亲身体验节日的快乐。在习作课上,让学生可以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有意义的事。这样便抓住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学生写起来心情轻松,没有心理负担,很快就完成了习作。再做修改就差不多了。
二、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有文可仿,逐步学会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很好的范文。在指导学生写一段话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范文,让学生仿写,逐步学会写作方法。如学习完《石榴》后,我让学生仿照文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水果的外形,写时要抓住水果的特点来写,并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课文中的看图学文,要教给学生仔细看图的方法。图上有的,文中一般都有;如果图上没有,这就是联想。教学时,我经常引 1
导学生看了联想句子后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联想的部分常常用些词连接:仿佛、好像„„。教给学生这些词语,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话可说。经过训练,学生能掌握好这种写作方法。
三、注意命题结合学生实际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命题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能力,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事物来命题。尽量选择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选择他们能观察到的风景、事物,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将事物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
此外,学生是喜欢做新鲜事情的,在教写作时也要照顾到他们这一特点,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对作文不感兴趣。
四、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
成功和快乐,是激励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教师和家长源源不断的鼓励和表扬,那么,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评时,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优秀作文展、范文宣读、学习园地好词好句好段张贴等。另外,我还借鉴一种新的记分法——“二次记分法”,做法:每个学生准备两本作文本,一本为习作练习用,教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后让学生修改,达到合格作文要求后,教
师在原基础分上加分,然后写在另一本作文本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得高分,不少还得到了满分。这样持之以恒,修改作文已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最愿意做的事。这种记分方法既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对作文的厌烦心理,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又改变过去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文的习惯,有效地减少教师批改作文的无效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