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2:5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

第一篇: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

黔东南州中心血站

关于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的活动

简 报

2012年2月20日上午,黔东南州中心血站全体领导及干部职工在(具体地点,如血站会议室)学习《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附一张照片在此处)

2012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要“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当的十八大召开之际,黔东南州中心血站全体领导及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目的是将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州中心血站的作风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所作的要求:作为州中心血站的干部职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认真学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坚持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加强警示教育。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推进党务公开,发挥舆论监督积极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此次参加学习活动的主要领导有:(你们领导)。

黔东南州中心血站 2012年2月20日

第二篇: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重点,就是突出强调了人才工作。讲话在回顾总结90年来我们党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时概括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在部署党建工作中,讲话明确把“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大任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思想观念,自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开创人才辈出、人才强国新局面。

在深化认识人才价值问题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破除“重物轻人”的观念,不搞“武大郎开店”。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深刻说明了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是资本,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就是人才。推进科学发展,本质是为民,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嫉贤妒能或“见物不见人”现象。我们应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更好地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推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在深入理解人才内涵问题上,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思想,注重实绩,走出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误区。实践表明,有学历和职称的不一定都是人才,有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未必有特定的学历和职称。我们党确立的“四个尊重”方针,把劳动、知识、创造与人才联系在一起,赋予人才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人才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认定人才的标准是实践,前提是劳动,基础是知识,关键是创造。只要能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我们应大力提倡以用为本,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鼓励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把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才强国。

在选择人才标准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用,反对任人唯亲。德与才是党员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才无德,会败坏党的事业;有德无才,也难以担当重任。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不是任人唯贤、广纳贤才,而是搞小圈子、任人唯亲。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选拔人才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立足人民利益用才,决不能以私为本、亲者优先。我们“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在选择人才方法问题上,坚持用当其时、各得其所,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纠正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封闭循环的问题。选拔人才既要讲德才兼备,又不能求全责备,而应主要看本质、看主流,宽容人才的个性差异。要用当其时,适时地让那些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期的优秀人才作出更大贡献,而不能以资历排先后。为此,应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改变“一纸任用便终身享受”的静态管理制度,克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封闭循环的做法。继续在党政人才中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推行职业化、凭市场竞争,在专业技术人才中实行岗位聘用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只有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才能做到“有为的有位、平庸的无位、无能的让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

在选择人才范围问题上,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对各类人才一视同仁,广纳人才,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限制。树立大人才观念,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障碍,平等对待各类人才,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扩大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党政人才,大胆引入体制外优秀人才,对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应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营造更加开放的用人环境。既要重视知识分子,也要重视能工巧匠;既要重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也要重视民营科技企业、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人才,真正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在培养人才问题上,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结合,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改变“重管理、轻开发,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人才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应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切实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把培养与使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取予并重,使人与事相得益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着力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难题,大幅度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在吸引人才问题上,拥有“天下人才天下用,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胸怀,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的理念,营造更加开放的用人环境。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发展迫切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应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既要防止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又要具有海纳百川、广纳人才的气度,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应适应当今人才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有益经验,形成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在人才使用上应实行“柔性流动”方式,不求人才数量拥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才,支持其创新创业,鼓励其为祖国服务。

在落实人才工作问题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真抓实干,不能“叶公好龙”。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注意整合力量,积极提供服务,实行依法管理,着力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引才的关键在领导,留才的关键在机制,用才的关键在舞台。各级党委应加强和完善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其他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指导,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理顺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选拔、评价、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工作管理水平。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第三篇:五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

—— 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寄托着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党对中国青年运动最新的规律性认识,是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讲话》揭示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90年来中国青年运动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怎样保证方向正确?如何保持生机活力?怎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在全面回顾光辉历史、高度评价辉煌业绩的基础上,《讲话》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只有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只有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只有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只有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活力。这些规律性的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对于继续推进中国青年运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勇于争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讲话》为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在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青年始终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讲话》着眼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结合时代特征,从党对青年的一贯要求出发,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提出广大青年要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特别指出,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青年要努力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者。这些希望和要求,深刻揭示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明确了前进目标。

《讲话》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南。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吸引力,有效团结凝聚青年,是各级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讲话》高度评价了90年来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辉煌业绩,并对当前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着力创新活动方式、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四个着力”是在深入分析时代特征和当代青年的特点基础上,结合共青团所肩负的光荣任务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共青团进一步开拓创新、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讲话》是各级党委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的思想武器。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讲话》明确提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尽力为青年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工作的新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领导的新思路,为全党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找准了新定位,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有力指导。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一代又一代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用青春和热血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今天,继往开来的当代青年,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动力,继续沿着党指引的正确道路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业绩!坚持远大理想 创造人生辉煌

——二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青春是刚刚起航的征帆,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

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把个人奋斗同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理想奋进,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这一要求寄托着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为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青春总是与理想相伴。青年人朝气蓬勃,最富于理想。在历史上,凡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大都从青年时代起就高擎理想的火把,树立起远大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诗句,来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一生为社会贡献的大小,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远大理想从来都是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青年高举“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旗帜,自愿到条件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创造了光辉业绩。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青年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生活在今天的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他们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他们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许多优秀青年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每一个青年的理想只有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取得更大的人生成就。

理想是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青年时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当年,年轻的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研究火箭、导弹,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而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理想,就像大海里一只漂泊的小船失去了方向。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多种思潮相互激荡,给广大青年在辨别是与非、对与错、真与假、美与丑等问题上,带来了许多困扰。广大青年只有在理想的烛照下不断提高判断力和鉴别力,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肩负起时代重托。

理想是高远的,实践理想的过程是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代青年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立足岗位实践理想抱负,仰望星空坚持脚踏实地,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始终做到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灿烂的青春篇章。

坚持刻苦学习造就栋梁之材

——三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信息时代渴望丰富知识,创新社会拥抱求知青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同时,注重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待,对于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青春是一个充满求知渴望、富于探索和追求的黄金时期。青春稍纵即逝,知识之树常青。歌德说:“人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广大青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自觉把学习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青年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学习永远没有句号。当我们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广泛,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知识还有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年的求学态度、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关系着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前途。

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时代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予广大青年以广阔的成才舞台,同时也对广大青年的知识视野、精神境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当代青年来说,担当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就必须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迎接挑战和赢得胜利的准备;就必须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心志,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洪流。广大青年要深入了解国情,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拜人民大众为师,走知行合一之路,在火热的实践中砥砺自己,以崇高的理想引导前行,用知识之光照亮青春。

学习贵在刻苦,难在坚持。刻苦何处生,坚持哪里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年轻的他从海外回国后,百倍珍惜青春时光,白天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忙碌到深夜。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刻苦学习的事迹,成为广大青年的榜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人的成功成才,莫不来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锲而不舍的努力。广大青年唯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以时不我待的进取之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肩负使命、担当重任的当代青年,要始终把刻苦学习作为生活的志趣、工作的需要、成长的过程、一生的追求,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昂扬的精神、踏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奏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乐章。

坚持艰苦奋斗 创造优异业绩

——四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青春是多彩的,而奋斗是它的底色。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连用三个警句,勉励广大青年坚持艰苦奋斗,创造优异业绩。从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说到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从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说到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从不畏惧挫折、不彷徨退缩,说到历练人生、收获成功——谆谆教导、语重心长,充分表达了党对当代青年的厚望与期待。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再到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初期,先辈们筚路蓝缕、以苦为乐,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留下了一部部精神史诗,把民族振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丰碑,它们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矛盾交织,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叠加,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唯有不畏艰难、矢志奋斗,方能稳中求进、赢得未来。从人生道路讲,青年阶段是人生的积累期,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唯有艰苦奋斗,才能不断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

如何坚持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是时代要求。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要把“良好条件”视为持续奋斗的机会,把“广阔舞台”作为振翅高飞的平台,抛弃贪图安逸的念头和怨天尤人的情绪,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在时代潮流中担当重任。

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是成功秘诀。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曾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成为一个时代的励志强音。如今,拜人民群众为师、到基层寻找答案,已成为社会共识。不好高骛远,不沉湎幻想,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一定能找到人生成功的密码。

困难无处不在,挫折难以避免。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态度,最能彰显一个人的境界与修养。为了一项事业,付出毕生精力,是许多科学家的共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成功艺术家的真实写照。当代青年只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紧要的几步,来不得半点浮躁与马虎。只有心中有祖国,眼里有人民,肩上有重担,自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当代青年才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展示勃勃的英姿,才能为我们伟大的时代留下绚丽的画卷。

坚持开拓创新 贡献聪明才智

----五论学习胡锦涛五四讲话

多彩的世界日新月异,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足岗位、立足实际,讲求科学、讲求方法,把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贡献聪明才智。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充分表达了党对当代青年的厚望与重托。

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扭住改革不动摇、坚持创新不松劲,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化解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个风险,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青年人开拓创新、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例子比比皆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年仅23岁,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华罗庚25岁便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在人类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无数的青年才俊以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最终摘取了丰硕的果实。90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实践也证明,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严峻的挑战,越能激发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当代青年只有始终保持和发扬勇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作出贡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充分释放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为当代青年的创造热情极大增强、创造能力极大提高、创造活力极大迸发营造良好的环境。

歌德曾经说过:“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则可能会变得僵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对前无古人的事业,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中国青年,只有发奋学习、认真钻研、踏实苦干、不断创新,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神圣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绽放灿烂的青春之花。

第四篇: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稿

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稿”

开栏的话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为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从即日起,本刊特辟“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稿”栏目,约请专家学者对讲话中的新观点、新提法、新概括,进行深入阐述、解读,敬请关注。

“三大成就”的概括“新”在何处

石仲泉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说“三件大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曾经讲过,这一次主要是进一步展开加以说明,那么“三大成就”则是这次讲话第一次作的明确概括。这个概括的“新”在何处呢?

第一,增加了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内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并作了分析,明确了它们的内涵。讲“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过去没有过的新观点。

第二,将“三大成就”作为90年的奋斗结果首次提出。十七大报告讲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讲的,即是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成就看待的。这次将其扩大和延伸为90年的伟大成就,并加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提出,这就升华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当然,这个提升也不是简单地作为90年的成就来归纳,而是有“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这样的动态性表述词语,以凸显它的历史过程感。

第三,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地作了规范性表述。胡锦涛同志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那段话包含了三个内容:一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义;二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即五个“有利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这样的概括在党的文献中也是第一次。

第四,将“三大成就”与高举旗帜一起作为我们党今后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四个主要内涵而首次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的“中国特色”有很多,但哪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需要不断地加以明确。如果说讲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三个“中国特色”,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明确,那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这次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它既为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第五,明确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回顾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情况,首先肯定了取得的重大进展,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同时,讲话也没有回避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讲话强调,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重申和深化了在十七大讲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四个方面要求:一是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是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三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是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澄清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疑虑和模糊认识。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为什么要高扬人民民主的旗帜

叶小文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民主?每临大事有静气,每逢大庆思民主。庆祝建党90周年,当然要谈民主。革命时代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所为者何?就是为了争得民主,或曰让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最有资格谈民主。连当年司徒雷登在离开中国时也承认,“整个来讲,不论是对中国的民众(特别是农民),或者是对国内国外的观察家,共产党都能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它是全心全意致力于人民事业的,它真正希望促进中国的民主事业,希望中国在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中获得一个真正独立而强有力的地位。”

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强调的首先是民主。毛泽东说,我们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就得靠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强调的还是民主。邓小平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我们的民主“更高”,是因为:我们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民主的制度保障。我们不仅重视选举民主,建立和完善有关投票、选举制度,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创造了协商民主,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协商民主的固定平台——各级人民政协组织,各党派、阶层、界别、民族、宗教的代表以及海内外华人代表,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要求,通过政协组织参与政治协商。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是民主形式的创新。

我们的民主“更切实”,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仅是民主的问题,更是按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式实现民主的问题。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一度接受西方的民主模式,希望通过激进的改革,效仿西方。经过诸多曲折之后,那里的政治人物和民众都意识到,尽管民主政治值得追求,但如果民主不能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导致社会的不满和**,而政权也会处于低度合法性。那种导致社会**的“民主”最终害的是老百姓。前车之鉴,不可不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持续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完备的法治建设与积极稳妥有序的民主建设紧密结合,为人民民主提供全面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社会基础。

我们的民主“更高、更切实”,还因为:民主建设与时俱进。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必须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党员队伍和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个“深刻”,四个“面对”,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推进民主建设的历史;90年的脚步,踏响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节拍。

(作者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怎样提升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甄小英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就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保持和提升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抵御脱离群众最大危险的任务。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由小到大,以弱胜强,不断取得胜利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既没有权,也缺少钱,但我们拥有的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奋斗、流血牺牲而赢得的民心。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华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我们正是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的政治优势,才由占领大片的人心,转化为占有大片的土地,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也是由于充分发挥了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才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但是,这种政治优势是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中形成、巩固和发展的,不是与生俱来,也不能一劳永逸。它会随着长期执政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所产生的精神懈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工作中的失误尤其是消极腐败现象而磨损或流失。因此,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保持自己的政治优势,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优势。否则,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会逐步流失,流失到一定程度,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就可能会变为“油水关系”、“水火关系”。如果不能防止政治优势的弱化、退化甚至异化,就有可能被人民抛弃。近二三十年来,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历史一再警示,任何政党,无论曾经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多么大的牺牲和贡献,一旦丧失民心,都逃脱不了被人民抛弃的命运。这是一条铁律。

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执政60多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过挫折,出现过失误,包括发生过“文革”那样严重的错误。但是,党自己纠正了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党的政治优势注入了时代的内容和新的活力。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由衷地信任、拥护和支持,是党群关系的主线、主流,也是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建更大辉煌的基础和底气。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对于长期执政的党来讲,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锦涛同志指出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面对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归结起来,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挑战。党肩负着艰巨的执政使命,“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二是来自党自身建设的挑战。建设好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实属不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以及空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执政党的党员干部面临太多的诱惑和陷阱。要成功应对这两方面的挑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利。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实现工作中心下移,真诚听取群众的呼声,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和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要继续系统地、整体性地推进改革。既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开手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实现党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好肃清封建残余思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要把基层民主建设经验,基层党的领导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好做法,加以总结完善,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防止一些深受群众拥护的好做法,因领导干部的变化而“人走政息”,自生自灭。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括

李捷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并作出科学概括。这是一大亮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十七大报告关于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论断的认识,是根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所作出的新概括。

讲话在继续重申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作了重申和进一步阐发,有针对性地做了释疑解惑的工作。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续探索和进一步发展,作了科学阐述。讲话指出:毛泽东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二是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大理论成果,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曾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等分别作出过概括。在此基础上,“七一”重要讲话从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层次。人民代表大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其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部的相互关系,讲话指出:它是一个制度体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需要在制度建设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整体协调,整体统筹,整体推进。

其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讲话提出“两个前提”和“五个有利于”。“两个前提”就是,要“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五个有利于”包括:“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四个考验”与“四个危险”

沈宝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七一”重要讲话中有一段话特别耐人寻味,促人深思:“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里提出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是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这段铿然有声的语言,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

在9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取得了多次辉煌的胜利。在取得胜利之后,在大好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我们党避免陷入盲目性的重要条件。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了党面临的危险,党员面临的新考验,他告诫全党,要防止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特别要防止被糖衣炮弹击倒。1982年,在完成全面拨乱反正、初步打开改革开放局面,全党正在迎接党的十二大的时候,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已经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在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又强调指出,党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前仍然有危险。

在取得胜利的时候,在大好形势下,指出面临的考验,看到存在的危险,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清醒。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党坚持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因此,我们的奋斗决不会在某一阶段上停顿下来,决不会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就自满懈怠,也决不允许任何党组织和党员偏离以人为本。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武器,能够清醒观察分析形势,能够全面地观察分析自身,因而能够指出“四个考验”、“四个危险”。

在我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关键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坚持立党为公,保持党的本色;二是如何提高能力,务求执政有效。概括地说就是:坚持立党为公,务求执政有效。解决好了这两个大问题,也就具有了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两个大问题,经受“四个考验”,化解“四个风险”呢?从党组织来说,要保持活力和清廉,这涉及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理论创新和武装,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严肃党纪,等等。关键是要围绕发展人民民主和从严治党,推进党内各项制度改革。从共产党员来说,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常讲共产党员的修养,常讲党性锻炼。如何经受“四个考验”,如何防止危险,这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最实际的修养,最实际的党性锻炼。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第五篇:广电系统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体会

广电系统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

体会

广电系统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体会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做好后勤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广电系统学习总书记同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总书记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

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我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只有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才能真正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核心问题是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实现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的核心所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日益多元化,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党章所规定的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必须严格遵循。后勤管理、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无不与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心系群众、服务职工,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既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后勤工作是否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总局机关、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标志。只有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才能得到干部职工的真心拥护。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后勤管理、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脱离群众、不切实际、管理不科学、保障不到位、服务不周到的突出问题。比如,没有很好把握总局中心工作脉搏,后勤服务有时与中心工作不协调;对总局机关正常运转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超前服务不够;对干

部职工的服务需求了解的不深不透,往往是劳民伤财,动机与效果有很大差距;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对群众投诉不热心,解决群众疾苦不专心;缺乏主动服务、超值服务意识,被群众推着走;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向群众耍态度的现象,等等,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损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败坏了后勤部门在干部职工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服务对象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服务对象,真正把服

务对象当主人、当亲人、当上帝。后勤工作也要向宣传工作一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当作己任,一刻也不能懈怠。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要有我们后勤工作者的身影。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要经常换位思考,要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要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职工群众的现实利益又代表职工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要把解决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干部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要坚持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位。我们要不断

克服“后勤工作难搞、后勤服务出力不讨好”的畏难情绪和作风,弯下腰来甘当广电事业改革发展的铺路石,不断地在后勤管理、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要有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牢固树立以服务大局为荣、服务机关为荣、服务群众为荣的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管理科学、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后勤工作总目标,用实际行动实践一种精神――团结、拼搏、务实、奉献;追求一种境界――奋发、向上、和谐、卓越;实现一个宗旨――优质、高效、服务、创新;献身一个事业――继承、发展、科学、进步。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机关后勤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下载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简报(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开拓创新 贡献聪明才智 ——五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2012年05月10日03: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多彩的世界日新月异,伟大......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2011年07月08日07: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G......

    学习胡锦涛同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学习胡锦涛同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重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是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胡......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同时结合胡锦涛重要讲话让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热血沸腾......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的主要思想和重要启示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教授 倪德刚) 学习“7、23”重要讲话是当前的头等政治任务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

    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合集五篇]

    人民日报评论员: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 —— 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五四重要讲话 2012年05月06日03: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1、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大 事。 A、3件 B、4件 2、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实现了民族独......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

    学习胡总书记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心得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