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法律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内容提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必然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要让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就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法律依据。本文从法的一般原理角度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适法性,然后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论述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本质上就是守法过程,最后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现状,对我国完善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依据;立法建议
[Abstract]The enterprises,as kind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imed at profi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rket economy,are likely to pursue maximization of benefits.Therefore, it's essential to be legal basis there to have the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o protect the benefit of the interested and the public.This paper explain the legality of the CS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and illustrate that it in fact a compliance process to fulfill the CSR with the related law and act of china.At length,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erfection of relevant legis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domestic present situation.[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Legal Basis;Legislative Proposal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域内,企业遵循着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市场经济不仅是自主、竞争、开放的,它同样是法制化、规范化、可调的,尤其是市场在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时存在的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让社会各界重新审视“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提法,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应运而生。而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着名的伯尔与多德论战则拉开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序幕,由此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对传统企业经营理念的一次大修正,在现实中要规范化、普遍化运行,就必须从法律角度找到其合理存在的依据。
一、法哲学---权利义务的辩证关系
即使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中找不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详细规定,我们也可以从法律角度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当性辩护,而“辩护词”则来源于西方法理学或曰法哲学之中的普遍的抽象的公平正义理念,这个理念作为法的一般宗义,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依据,而在这些理念中,最具信服力的莫过于权利义务的辩证关系。
权利是指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指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2]权利义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社会责任的该当性
权利与义务一个代表利益,一个代表负担,两者是相互排斥又是相互依存。权利主体获得权利必须要有义务主体承担义务作为条件,权利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企业作为市场上的生产经营者,它要创造财富,实现盈利,就不可能不占有、使用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资源,如能源矿产、水利电力、空间环境、人力资源等等不同表现形式,尽可纳入其中。它们之中有的是企业支付相应对价的,有的则是无偿的。对于那些诸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的无偿使用过程中,企业实质上成为了权利主体,而整个社会在为它的权利“买单”,是为义务主体。那么企业不可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那么就必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其占用社会公共资源的对价,而承担何种形式的社会责任则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及社会现实需要而定。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社会责任的对称性
在现实个案中,可能存在权利义务的失衡现象,即多权利而少义务或者相反。但是从整体长远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社会,无论权利义务怎样分配,不管每个社会成员具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怎样不等,也不管规定权利与规定义务的法条是否相等,在数量关系上,权利与义务总是等值或等额的”。
就企业而言,不仅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各有不同。那么它们从其所在社区范围内获得的利益并不等量,因此不能苛求不同层次规模的企业承担完全相同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于,从一个设想的长远角度,要求它对为它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社会承担至少数值大致相近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又不超出企业自身的条件与能力。至于在性质上,社会公众需求层次多样,企业实体能力未必单一,对此无统一要求的必要。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权利主体权利的实现,往往为它履行义务提供了保障,而义务主体履行义务往往也为它获得对应权利创造了可能。权利与义务在功能上具有不同志趣: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激励机制和较大的选择余地而更有助于实现自由;义务则强制积极行为发生,避免消极行为出现的约束机制而有助于建立秩序。
对于企业,一方面,它因其所享有的权利,而更容易实现其盈利的价值追求,这就为它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在行使权利时极易因权利的滥用而损害义务主体及其他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这是企业之所以承担社会责任极为迫切的现实原因。
(四)价值上的主次关系---社会责任的有限性
在现代法治理念下,权利本位已然取代了义务本位。然而,这种转换并不否认义务的履行,只是强调权利是第一位的,义务是第二位的。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范围内,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
除开那些具有公益性质的企业外,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成为其主业。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盈利,抛开这一前提谈企业社会责任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权利义务有主次之分,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当然也是有限的,他们所承担的只是与其自身相关的、法律有所规定的社会责任,而那些更高层次的道德责任则是“超法义务”、“法外义务”,企业是否愿意履行就要视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了。[3]既然企业社会责任是有限且法定的,那么企业就应该忠实诚恳地予以履行,而不能消极规避和敷衍了事。
从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该当性、必要性、对称性、有限性的分析中,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既是自身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是权利义务对等理念的内在要求,因此具有法定性的特征,也因此具有了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当然,从法的一般原理的其他角度也可找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适法性依据。
二、新公司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之滥觞
如果说仅以法理学上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理论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正身立名,恐难名正言顺。那么在我国法律中究竟有没有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呢?我国新公司法对此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4]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文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条款,开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滥觞,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正确解读第五条第一款之规定
许多专家学者在公司法修正案出台前纷纷撰文指出1993年通过的公司法如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对公司债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缺少对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诚信义务及其法律责任的规定,不能满足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维护交易安全的要求”。在这种前提下审视该法律条文,可以说虽是笼统概括,却又顺势应时,这在声势浩大的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下,对我国企业的功能不能不说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同时因它规定在公司法的总则里面,对整个公司法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因而不可能就某一方面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其高度抽象性、概括性也就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给公司法的具体适用提供弹性空间,为司法解释留足余地。相反的,若是这一条规定地翔实具体的话,放在公司法总则之中反而有些尴尬,也会极大限制其他立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作进一步的规定。
《公司法》第5条1款规定了法律和道德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该款最后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字总领全款。换言之,该款整个都是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而不仅仅是最后的六个字。把该款规定的公司的社会责任分解为法律层面的责任和道德层面的责任,至少使得该款规定的社会责任中的一部分具有了直接可强制实施的意义。[5]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楼建波如此解读。
(二)开宗明义与宣示指引的作用
新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高度概括性已是不言自明,那么这样一个法律条款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说明中强调:“„„公司的运作行为不仅关系股东、职工等内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也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在追逐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6]那么可见,虽然法律的条文是抽象的,但是立法者所想要赋予给它的内涵却是丰富而具体的,而这个条文本身只是起了一种开宗明义的宣示性作用。“在公司法里写上这样一个条款,它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宣示性”,清华大学法学院朱慈蕴教授在2005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明理楼给硕士研究生作题为《新公司法评述》的专题讲座时,亦如此说道。
但是它又不仅仅是宣示作用,它毕竟是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明文规定企业社会责任,它因此还具有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即它向企业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企业利润最大化固然不错,但是在此前提下,企业必须要为维护和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并且社会责任的承担因由法律明文规定而具有法定性,而绝不再是企业可为可不为的自由选择了。同时,立法解释也对其具体内涵有了一定程度的阐释,使得其不再是高高悬起的一纸空文而无从适用。
因此新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实质上既起宣告的号角作用,又起指引的旗帜作用。当前我们的工作是对其做好立法与司法解释,并在其他的法律部门中予以推广适用。
新公司法对于企业社会会责任的直接规定体现在第五条第一款,同时在其他诸多条文中亦有具体规定。例如,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所谓“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公司滥用法人独立人格地位来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了公司对于保护职工利益、维护职工权利的责任;其他还有关于公司设立登记、解散清算、事务议决、遵纪守法等等规定,不一而足,均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于公司法之中,但是公司作为法人的典型形态,对它的规定对于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莫不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三、经济法规---企业社会责任直接来源
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本位法、平衡协调法,最集中全面地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及经济主体活动的干预,因而对于切社会责任的规制也是最直接的、最全面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来源。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对于现行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均有所规定。
其中市场监管法部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他们规定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却都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主旨,那就是维护正常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合法经营着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而宏观调控法部分最主要的是财政法、金融法、价格法、税收法、会计审计法、产业法、资源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同样地,他们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使企在业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何使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有机协调起来,而不再是不顾一切谋求自身发展。
结合广义的经济法规与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概念,不难发现我国法律所规制的企业社会责任至少有以下方面。
第一,遵纪守法,服从协调。这是企业作为法治社会一员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与责任,这也与一度盛行的“企业公民”概念暗合。既然作为社会公民,那么就理应将自己纳入社会法制轨道,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自觉依法经营。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推动者,它的生产经营计划不仅要满足其自身盈利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还应在有限的范围与程度上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二,接受监管,照章纳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关乎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对于各种企业的设立,都有相应的准入门槛,企业应当在生产经营前,客观公正地估量自己的经营实力,在法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向,并根据法律规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实现经营活动的公示公信,以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并将自身置于法律监管之下。于此同时,要根据税法的规定,照章纳税,不恶意逃税、漏税、骗税。
第三,诚实经营,正当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还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主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正当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扩大市场占有额,而绝不能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垄断协议、实施经营者集中的方式形成垄断,也不得通过冒用他人商标、使用虚假认证标志、侵犯他人商业秘密、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商业贿赂等形式开展不正当竞争,损害其他合法经营中的正当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第四,公平交易,保障人权。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最直接的承受者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作为企业应当奉行“顾客至上”的理念,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企业要生产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产品服务的真实信息,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在与消费者交易时做到计量正确、价格合理。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依法承担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第五,节能减排,持续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终究是一种消耗性的活动,即使个别企业存在差异,但都难免消耗能源资源,同时又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企业所应做的是将能耗降到最低,将污染减到最轻,通过技术创新,增加能源的使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及时做好减排治污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不仅是企业对社会总资源存储量、环境总承载力的一种责任,更是对它所在周边社区居民的责任,更是其实现持续高效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即许多学者所津津乐道的企业的“绿色责任”。
第六,促进就业,活跃市场。企业除消费者外所需面对的另一个利害关系人则是它的雇员,它所要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于要在它的经营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以缓解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还在于它要为劳动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保障劳动者就业安全、为职工提供包括保险在内的福利。另外还应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话语权,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制度保障。即言之,不仅要提供就业岗位,还要保证就业质量,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得动辄裁员解聘,造成失业群体的大量增加。
上述六种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应有之义,除此之外还有“赈灾救难,公益慈善”的提法,即在特别时期企业还应自觉承担起赈济灾难、救助弱贫、兴办慈善、投身公益的社会责任。根据阿奇·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理论,这种类型的企业社会责任属最高层级的慈善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目前在我国立法中尚无明文规定。
四、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思考与构想
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尚属新事物,远不如一些欧美国家有专门立法或司法判例予以规范。在当前,为了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普及化、规范化,而不是个别的、无序的,那么构建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长效稳定机制就尤显迫在眉睫,而这种机制非法律莫属。
(一)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原因
有人说企业社会责任本身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一个融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多种理念的综合体,是一个既包含法律责任又包含道德责任的复合体。并因此否定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立法规范,认为这样会混淆企业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界限,混淆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法律责任的界限,势必造成一种混乱。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这固然不错,但是它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如果不用立法加以规范的话,那么才会真正造成一种无序,因为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建立在法律规定之上,能够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履行,因为法律责任的强制性要远远大于道德责任的强制性。[7]
同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投入,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责任都意味着企业或者投资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收益权利的让渡或者削减。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从直接经济利益来看没有收益的投入。固然存在的长远利益却使得企业在直接利益的驱动下无法自发认识和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法律以其强制性、公平性特征,以及违反它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使得法律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有效的机制。
(二)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不足
通过分析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经验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立法的现实要求,我国相关立法存在以下值得改进的方面。[8]
第一,相关立法缺失。虽然上文分析了我国现有法律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但是不难发现这些立法的本意并不是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不过立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吻合;同时立法也是零星地分布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中,并不统一,这难以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统一规制。
第二,缺乏可操作性。新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虽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明确规定,但只是笼统提出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法律实务中究竟如何操作却缺乏相应的补充规范;同时这一提法的主体是公司,对于众多形式的其他企业又难以形成同一规范力,这样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所付成本到底有多大就是未知数了,这自然难以使企业自觉有效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未与国际接轨。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拘于一国范围之内,随着出口企业的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早已变成全球性问题。而我国的立法却没有很好与国际标准SA8000对接,很多问题的规制也并不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化进行考虑的。这种立法必然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日益高涨的国际社会中遭到尴尬境地。
(三)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几个基本点
既然明确了法律是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那么做好立法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立法过程中,应当立足以下几点。
第一,立法专门化。未来关于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应当是一部专门的法律,例如《企业社会责任法》,而不应当是其他法律部门的从属性条文或者下位阶法,唯如此,才能真正凸显法律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
第二,规范性增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承担方式、外部监督、法律后果等一系列问题,立法中都应作出相对明确的回答,现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立法的模糊性、难于操作性所致。
第三,规制有限性。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是多层次的,有的社会责任属道德层面,对于此类难以用法律一刀切的方式来规制,因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并存的,要所有企业履行道德责任,则显失公平。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无论如何强调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自身、对于社会公众的重要意义,都不能将其超越企业盈利的价值追求,否则将本末倒置。因为,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作者介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法学本科生。
注释与参考文献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SH058)资助的阶段性成果。[1]刘俊海.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DB/OL].[2010-07-26].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default.asp?id=31756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5-148.[3]佟伟
.法
律
视
角
下的企
业
社
会
责
任[DB/OL].[2010-07-26].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604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及实施路径兼论道德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J].中外法学,2008,(01):36-42.[6]曹康泰.关于《公司法》(修订草案)的说明[R].北京: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005.[7]王萍.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549):279-280.[8]王素斋,马名启.法学视阈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构建[J].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讨,2008,(22):35-36.
第二篇:《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学考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试本科生
二零一二年五月
毕业论 文自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其所在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要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我们在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时要承担合理的符合自身情况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应当来源于企业文化,通过从自身的企业文化中挖掘才能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即现代企业要履行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和策略所形成的,并为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一整套具有明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往往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并确定了该企业的风气和员工的行为准侧。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斯蒂芬•P•罗宾斯的定义是:社会责任这样一种企业意图,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行动。这一定义主张一个企业在遵守法律、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强调了企业要明辨是非。卡罗尔也将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项责任的基础性和强制性依次递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所作的事情的基础性和强制性越弱,那么它的社会责任意识越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共同点在于:第一,二者的最终目标相符合,都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责任的同时考虑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努力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都是企业给社会的一种不易改变的印象。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的,因此一旦消费者对其文化有了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易改变。第三,两者都要通过员工及企业的行为得以显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过其行为,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与增加消费者福利的企业形象,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与价值观。真正的企业文化会深入到员工的骨子里,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外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主要也是通过其员工的行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为每个员工所认同并反映在平时的工作中和企业的对外行为中;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是从员工的工作和企业行为体现出来的。一个有人文关怀,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企业,其员工也必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文化有正向的强化作用。一方面,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无意识的宣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会使更多的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员工通过积极地工作,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同事的支持,从而强化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这也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载体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此时企业是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创造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能是企业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发展状态。正如彼德.德鲁克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存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得以彰显。企业的长久发展就在于它是否如实的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做了定位,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既不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一种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二、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原因
(一)、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承担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可以使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始终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雅芳携手女性防治乳腺癌的运动就是在承担一种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有信心、谦逊、高标准。这就是雅芳企业文化的精神所在。雅芳的这项运动正是它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
(二)、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也许一个企业偶尔承担一些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之类的;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可能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就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因为企业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它对员工有很深的影响,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能使员工自觉地去承担,自愿的履行,具有持续性。这样不但可以给利益相关者一种持久的积极影响,而且正向强化员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三)、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具有“预警机”的作用。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它对企业的要求也在变化。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履行社会责任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现在所履行的是否符合社会的现实要求,进而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预警机”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三、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创造员工积极主动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将被动的履行社会责任转化为员工的积极主动的自愿性行为。当员工把履行社会责任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社会责任人”时,企业将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企业与社会也将进入良性互动状态。
(二)、要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明确的目的是防止企业盲目的承担社会责任,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以及区别那些社会责任自己要承担,那些社会责任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因为社会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一种“刚性”需求。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应该界定好利益相关方,不断动态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与企业的关系,达到企业与各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三)、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不仅要在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中进行“走动式”管理,而且要通过非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尽管深入了解自己的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要,因为社会需求的变化最快的可能就在这个方面。但是根本性变化的最初信号却很少出现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而几乎总是出现在非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在一个社会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利益相关者群体总是大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因此通过非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更能及早的发现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紧跟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四、参考文献
[1] 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10).
[2] 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04).
[3] 黄敬华.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 .科技经济市场,2009,(07).
[4] 王宗坑,朱文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的对策[J] .经济师,2010,(02).
[5] 范映红.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 .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第三篇:基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
基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
文章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如何从民营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角度更好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上升到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克服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得到统一和谐,更好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民营企业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ttention.And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ound challenges.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of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rose to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private enterprises overcome their own problems,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various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unity and concord, and better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tru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战略 ;利益相关者;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private enterprise strategy;stakeholder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绪论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发展 二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一)龙头民营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上的发展和特点
1、关怀员工是核心
2、公益表现突出
3、引导行业发展
(二)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产品质量问题。2 员工权益问题(1)劳动合同问题。(2)劳资纠纷问题
(3)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4)工时和加班问题。3 环境保护问题
三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一)民营企业基于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战略体系的构建
1、政府
2、员工
3、投资者
4、消费者
5、供应商,债权人等
6、社区
(二)民营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2.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战略。
4.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企业战略的顺利完成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对策
(一)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愿景。
(二)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
(三)调整企业竞争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但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非人性化、非社会化的短期行为,已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树立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深刻而广泛的责任观即企业社会责任,进而造就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民营应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把其视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思想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美国的罗宾斯把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我国学者卢代富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社区、政府、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责任。随着民营企业对我国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本论文认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谋求所有者或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大部分还处于“创业生存阶段”或者“稳定阶段”。处于“创业生存阶段”的民营企业建立不久,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种类单一,利润微薄,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为唯一目标,企业主要对民营老板个人或为数较少的合伙人负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模糊,承担社会责任的倾向不明显,处于社会责任扩展模型的第一阶段。经过市场竞争和锻炼,民营企业开始进入“稳定阶段”,规模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增加,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稳定地位,接下来企业的任务是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扩展势力范围,这时民营企业要通过规范管理,完善企业激励制度,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增加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人力资源,因此,“稳定阶段”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模型的阶段2一致;
对于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来说,经过创业生存和稳定两个阶段的积累,企业大都处
于成熟阶段,企业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时期,规模明显扩大。民营企业由原来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逐步转为注重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代理商、社区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接触益丰富和频繁,关系也渐趋融洽。正如罗宾斯指出:“阶段3的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目标包括公平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的生产、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及类似的举措。他们的哲学就是,只有通过满足具体环境中其他各种构成的需要,才能实现他们对股东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大型民营企业会较好地履行中小民营企业所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随着这些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发展的许多方面(如企业家精神或魅力,企业文化)对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应随之扩展,企业会积极参与捐赠、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支持环保、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为所在社区服务等等。这些都表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扩展模型第四阶段的特征。(见图1)
二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一)龙头民营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上的发展和特点
通过民营企业1的调研过程的总结,作者发现龙头民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各有建树,但其一致的特点是,其管理层普遍意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大的长远利益,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就长期而言,与企业的盈利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龙头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他们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其具体行动基本上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并且在不少方面制订了科学详细的保障制度和评价标准。
1、关怀员工是核心
企业都把员工关怀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并且通过众多有力措施保证这方面的效果。在员工福利上特别是对外来员工的关怀上,企业做的较为突出,着力解决员工衣食住行和文娱方面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民营企业在员工关怀上存在重大缺失,但是 1 作者调研了华峰集团公司,正泰集团公司,报喜鸟集团公司。三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见附录部分
龙头民营企业在员工关怀方面具有榜样作用,部分做法达到了较高的员工关怀标准。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员工关怀,除为达到法律上的种种规定的目的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对员工素质和忠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欲取之必先予之”,实践证明企业自身实实在在的关心员工,给予员工更多的保障,才能使其认同企业,安心工作,主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公益表现突出
除了具有慈善捐款金额大、捐助资金到位迅速的特点外,企业慈善行为还具有向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即由原来被动地响应社会号召捐款捐物发展到如今的主动发起慈善活动,成立专项基金投入于扶贫救灾、希望工程、军民共建、艾滋病防治、防洪海堤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并有长期计划予以支持。企业也认识到,由于舆论的发展,媒体与大众对于企业的慈善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企业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行为和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感, 提升民营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3、引导行业发展
企业作为各自行业里的龙头,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安全生产、环境达标方面,还是在员工待遇、纳税及慈善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内其他企业向规范的方向发展。
从民营企业中分析中,可以得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即转变思想,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是手段。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应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中去。企业战略就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 为获得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具体的讲, 它是在确保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 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 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 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 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 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全部资源, 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界定,是企业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二)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占我国民营经济绝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则普遍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许多企业主只注重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一直以来,制假售假,工人劳动条件恶劣,拖欠员
工工资和债权人欠款,污染环境等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当普遍;这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缩短了民营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发展寿命。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将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三类,分别体现了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三种利益相关者权益受损问题,反映了企业对消费者、对员工、对环境责任的缺失。1 产品质量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大肆制假贩假,非法生产不合格的假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2 员工权益问题。民营企业中员工权益受侵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合同问题。民营企业有意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合同里加上明显 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雇方在雇佣职工时常以“试用期”为借口任意延长试用期,在试用期将满时又以种种借口解雇职工,使职工很难拿到应得的报酬。
(2)劳资纠纷问题。全国总工会资料显示:2007年底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1,000 亿元左右,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占拖欠工资总额的70%。(3)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
(4)工时和加班问题。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加工企业,工时和加班问题是这类企业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5)社会保险问题。
一些民营企业无视其在社会保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实际参保人数低于职工人数,企业节省了成本,却把社会责任成本转嫁给了社会。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还非常淡薄,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与利用资源两个方面。近年来,有关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的大量报道已证实了这一点。
三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一)民营企业基于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战略体系的构建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社会责任对于民营企业的战略意义、外部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国际企
业社会责任运动等都在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关注、投入并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来。真正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承担社会责任,将履行社会责任真正的纳入到企业的战略体系中,才能更好的建立起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制定从社会责任承担视角的发展战略时,务必要考虑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不是被动接受企业的观点和理论的,他们还会主动的加强对企业的关注和监督。
1、政府
政府是企业的监管者。政府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底线内容,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软性的道德要求诉诸于刚性的制度规范,从而构成对企业的强力约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法规,弥补法律漏洞,在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强对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企业只有通过自主治理积极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如向灾区捐赠,自觉保护环境等,企业应把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转化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动力,真正响应政府号召,将政府的各项社会责任的规章制度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体系中去,真正的履行,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企业提高业绩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
2、员工
民营企业对核心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从事核心业务或处于核心岗位的高级人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企业的核心价值。现代企业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企业的生命力决不仅仅来源于股东而是来源于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随着人力资本地位的提高,物力资本所有者(股东)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雇员)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呼声渐长,只有让他们共同的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他们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那些包括“跳槽”在内的短期行为,而致力于长期努力地经营企业并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民营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是掌握企业的重要资源、核心技术并拥有绝对权利的核心员工,也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在企业中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并且给企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必须考虑核员工的利益,目前企业最优的所有权安排,可以通过物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来实现。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的待遇和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提高了员工的 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主动为提高公司业绩而努力工作。因此,将员工对员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不仅可以从民营企业内部加强管理,更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3、投资者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内部公众,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竭尽全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股东在企业中的利益及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通过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来履行对投资的社会责任,保证投资者了解公司的信息,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保证公司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能够不断地投资收益率高的项目,从而提高公司业绩。
这就等于完全实践并承担了社会责任。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要素中,资本相对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是最大的,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努力承担好对股东的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责任,对于吸引投资,扩大企业财源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的战略体系制定中,对投资者的利益必须考虑充分,并且切实履行,才能够使企业从资金等各方面得到支持,真正有力量去发展壮大。
4、消费者
消费者是公司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相当于公司的衣食父母,公司通过提供优质,环保,节能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最终达到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
5、供应商,债权人等
通过履行对供应商,债权人等重要万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提高公司业绩创造必要的条件。
6、社区
公司通过参与捐赠,开展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活动来履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本身来说对公司就是一种宣传,从多渠道为公司吸引顾客,为公司提高业绩打下了良好的消费者基础。
民营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目标战略中,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使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统一,协调起来。因此民营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目标战略相结合,可以创造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意义
企业战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的战略发展中去,对一个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企业经营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唯如此,企业才会成为具有强有力竞争优势的成功企业,。企业持续不断发展的关键是制定和选择正确的战略, 但是战略的实施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会有力地加强企业战略的贯彻实施, 有利于取得这种战略所预定的战略优势。企业社会责任对战略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 不同的社会责任观引导不同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不同又要求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与其相配合。
2.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企业在发展创造品牌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语言环境、民俗等, 因此企业在实施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消费者的利润和文化等价值观的协调, 不能损害或藐视其利益,这样企业的品牌建设就可以顺利进行。而企业责任的强化对于企业的知名度扩大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也使得顾客对本企业商品品牌的忠诚度得到提高。顺利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而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而赢得了高速成长的机遇。而一个企业除了要实现其赢利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之外,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民营企业要在市场中站住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中去,真正实行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才能树立好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屹立不倒。
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战略。企业伦理道德就是调整企业与职工以及企业与社会等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善、恶, 正义、非正义, 真实、虚伪等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为标准, 调整企业内部各种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企业伦理道德体系与价值取向, 通过不停的潜移默化的让企业员工自觉履行职责, 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培养企业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感, 对企业员工、企业自身、消费者之间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确定, 注重企业信用, 提高服务水平, 承担社会责任。而这些都对企业形成一个正确的企业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4.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企业战略的顺利完成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战略的层次是复杂的, 要顺利完成各层次战略目标, 必须要将企业内外的各种有利的条件利用起来。而良好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和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消费者, 供应商, 中间商及其他外部公众关系起着一种润滑济的作用, 对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对内则将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齐心协力, 努力工作,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良好企业社会责任能极大的促进战略的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四 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对策
民营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即指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愿景,将诚信经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注相关方利益、热心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相关联的经营理念贯穿于企业产品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市场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企业社会责任变成企业的内在约束与主动行为,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中小型民营企业之所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首先就是方向上和高度上没有统一的战略决策。承担社会责任也许会暂时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短期利益,但是企业的发展应放眼于未来。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能获得很多利益,包括降低业务开支、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增加销售额、提高用户的忠诚度,等等。
(一)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愿景。
明确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战略愿景集中反映了企业的任务与目标,表明了企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都把眼光放在获取利润上面,利润最大化并不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现代企业的最高使命。因此,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高涨,企业需要重新修订战略管理的内容,民营企业应该用战略的思维将企业社会责任摆在战略决策的高度,有利于塑造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倡导而形成的支配企业内部绝大多数职员的一种稳定的主导意识,它是人格化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精神同时是对本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风气的继承,凝聚着企业职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追求和方向。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外部而言,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符合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
企业内部来说,它体现了企业家与一般员工利益的一致性,把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使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呼吁,而是一种与市场行为挂钩的利益机制。因此,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培养符合各方利益的企业精神,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应该做到有专门的伦理官员、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计划、系统的项目设计、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执行程序与控制系统,将会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最大的统一,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加融洽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畅。
从企业的外部而言,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民营企业的战略中,可以塑造一个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众所周之,无形资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品牌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相当重要的。企业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中,企业一方面必须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服从社会系统整体发展的要求。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使企业将企业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结合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与忠诚度,赢得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认同,形成企业的外部无形资产,最终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因此可以看出,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对于尚不成熟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应该重视品牌效应,使其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得到发展。
(三)调整企业竞争战略。
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还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可为什么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却难以令人满意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竞相采用低成本竞争战略,低成本的压力导致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只好牺牲员工利益。要真正履行好社会责任,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竞争战略———变低成本竞争为差异化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获得企业及产品的差异化特性,使用户建立起品牌偏好,使员工建立起忠诚,最终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盈利方式的转变,才能在谋求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
实力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是谋略和手段。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了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可以放弃一部分利润和市场份额。在这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指导下,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更应为社会创造财富,只有当社会因为企业创造的财富而得到发展时,企业才会获得最大满足。至于企业获得的利润,那是产品取得成功后顺理成章的报酬,企业并不刻意去追求它。主观为社会,客观为企业。把市场环境的改善、贫富差距的减少和社会的和谐等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市场竞争的压力,要求不断的获取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优势, 因此企业就要以营利为目标, 甚至是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不断的赢利来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民营企业在制
定战略目标时通常就要考虑如何使企业获得强大的持续竞争力为目标, 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 战术目标, 业务战略、公司战略及各种职能战略。然后企业不能忘记自己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在经营宗旨表明企业存在的目的。因此在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 还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员工、企业、社会的责任,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要结合起来考虑, 使二者协调起来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结合。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中去,指导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框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遥相呼应。企业社会责任所倡导的“义理兼顾”思想,一方面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则促进社会进步。企业树立什么样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对构建“和谐企业”,进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要重视外部环境的建设,也要注重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和企业社会责任内化机制的建立与强化。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中国政府提出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企业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求企业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共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宏观上讲,它是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所提出的新要求,是为了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重要途径;从微观上讲,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管理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日渐成熟)
1、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2009年将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09》,公布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评价中国1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辨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陈佳贵指出蓝皮书主要根据构建出一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和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并且以中国1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财务报告、企业官方网站的公开渠道搜集到企业主动披露的责任信息来对中国的100强企业2008年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所以形成了2008年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钟宏武指出蓝皮书的第一篇责任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综述,二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十大力量,三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第二篇研究了市场责任,指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第三篇社会责任,主要讲到了劳动力权益保护、安全生产和企业防灾以及慈善捐赠问题;第四篇环境责任,目前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邹东涛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民的概念。殷格非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带来对公司和企业价值新的标准。
2、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仍处于旁观阶段;(2)责任实践领先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指数好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3)电力供应业处于领先阶段,大半行业处于旁观阶段;(4)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5)欧美日在华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好于中国台湾、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
1、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韵江、高良谋《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基于整合与协同的演化视角》
2、从企业捐赠动机的角度出发,探讨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卢现祥,李晓敏《企业捐赠、社会责任与经济动机———基于“5.12地震”后世界500强公司捐赠情况的实证研究》
3、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崔媛媛、王建琼、卢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现状调查———基于沪市上市公司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4、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鞠芳辉、谢子远、宝贡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周延风,罗文恩,肖文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消费者个人特征和价格信号的调节》
5、以环境会计为出发点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 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
6、从企业价值的角度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张雪南,郑璐《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
7、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李正
8、从管理视角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与发展,(李伟阳,肖红军《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演进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大致沿着“基于纯粹道德驱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社会压力回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风险防范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财务价值创造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路径进行演化。
9、从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进行研究,(李正,向锐以中国企业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
10、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和信息质量特征的概念框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了整体评价。(宋献中,龚明晓)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1、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良好的CSR实践具有潜在的商业利益,如提高员工事情、增加效率、增强吸引及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等。可从管理学的方面以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行分析,首先员工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及相关项目的参与机会,公司不了解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回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所有权的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总的说来员工也应该拥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所有权,也是CSR的价值创造者之一。如何制定最佳的CSR战略?这也是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第一,培养员工的CSR意识,(例如诺基亚公司号召员工以助走和募捐形式参加“助学长征”,)第二,制定CSR决策时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第三,深入了解并满足员工的需求,第四,授权员工参与创造CSR的价值);
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参考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对于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结果77.99分,而阿里巴巴只有44.22分);
3、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4、维护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时披露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报告,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上市公司仍将社会责任报告视为公众的信息披露责任和纯公益行为,未有针对商业的研究和考虑;上市公司应正确认识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与企业文化,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合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体制;
5、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完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的中国化进程的演化与推进;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推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进行两项课题的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评价体系》和《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捐赠政策的探讨》。
6、企业社会活动中政府的角色。政府介入CSR的合理性,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的统一体,所以企业的CSR不是单纯的市场活动,也是以一个社会组织成员的身份进行活动;企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企业不可能自发的承担社会责任,甚至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公众对其基本要求是公平与正义。政府在CSR活动中的角色,CSR相关法规的制定者;CSR活动的推动者;CSR活动的具体实践者,CSR秩序的维护者。
7、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包括如何理解社会责任的标准,中国社会责任实践的特征,国外社会责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等。
企业社会责任SA8000(2001)该标准以帮助公司发展维持和加强公司的政策和程序,在公司可以控制或影响的范围内,管理有关社会责任的议题;向利益团体证明公司政策程序和措施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在全球经济趋同的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组织;(2)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企业必须把与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3)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比其它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支持,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和核心竞争力;(4)投资者、政府、社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和支持,从而使区域的经济社会得以发展。
8、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是父辈选择的投资模式的结果,而今天我们选择的投资模式,将决定世界明天的模样。”——社会责任投资的先驱者多米尼)
(1)商道纵横以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研究内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进行的商业价值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驱动因素依次是提升公司形象,对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领导者意识和舆论压力,但是报告在吸引优秀员工,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中国企业报告的重点是摆脱“报告止于报告”的束缚,将报告内容化为实际行动,并将报告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布报告的过程中实现其商业价值,另外中国企业也要以报告作为媒介,促进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
(2)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与NGO等利益相关方对话的工具(郭沛源)从NGO的角度来看,可从中了解到企业公益投资的兴趣点,从而寻求有效合作,可从中了解企业业绩,实施监督。企业在报告中的良性互动,高质量信息披露,充分使用,价值反映信息,鼓励企业披露更高质量的信息。
(3)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公民义务的担当为核心的投资战略正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和品牌之后企业新的竞争要素,社会责任正成为企业投资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1 年是我国“十二五”经济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责任投资将更多地以新时期资源整合再造的战略路径和方式方法而存在。这种整合再造的意义,将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出发,围绕如何采取实施有效的投资行为而逐步达成一种整体化认识。但在现实的实践和研究中,如何通过社会责任投资的准确定义敏锐地发现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何通过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准确解读培养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决策行为?社会责任投资的实现方式都有哪些,在中国发展社会责任投资的意义又何在?
(4)低碳指数应成为社会责任投资标杆。
(5)美国建立了一个名为社会、环境责任投资普及团体(NPO),包括金融机构在内,其成员已超过了500家,是全美最大的社会责任投资组织。
(6)欧洲可持续投资调查国际集团(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search International Group:SiRi Group)汇总了欧洲社会责任投资型的公开投资信托的最新动向(Green,Social and Ethical Funds in Europe 2001)。
五、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演变
社会责任思想本是一个古老的思想,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但在其漫长的发
展历程中主要是以讨论个人的社会责任为主,企业社会责任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则也是从现代企业的诞生开始。两权分离和管理的专业化催生了管理者资本主义,在此之后,不再将公司看做是一个亿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的目标的私人盈利机构,而是将它看做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机构,要求它不仅仅对股东,还要对其它潜在的要求者承担社会责任。
古典企业在性质上具有私人性和依附性,这使得古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尚未凸显。在古典企业阶段,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私人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与特定自然人关系密切,受到自然人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古典企业的私人性与依附性决定了古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主个人的社会责任,而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则隐藏在了企业主或家族背后,尚未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
在现代企业出现之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相比,首先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公共性。由于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的产生,使得企业可以摆脱自然人的束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存在,这就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股份制拓宽了企业资本的来源,在为企业提供充足资本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特别是公开上市的公司,其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这成为了现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现代企业所雇用的规模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是古典企业所无法企及的,这使得现代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而根据戴维斯(Davis,1967)提出的“权力—责任模型”,公司的社会责任来自于他所拥有的社会权力,责任就是权力的对等物(沈洪涛, 2007),所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现代企业诞生后显得更加突出,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至现代企业诞生。
20世纪60年代,伯利与曼尼关于现代公司作用的争论,伯利认同公司是一种社会组织利润最大化不是公司的唯一目标,曼尼是自由经济的代表人物,认同公司是一种经济组织,强调公司社会责任会危及自由市场。弗里德曼认为在自由经济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也就是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那么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活动以增加利润。德鲁克(1984)不仅对公司社会责任提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解释--赚钱行善,而且进一步明确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与自由经济思想之间的分歧,到底是利润最大化还是利润最优化。自由经济信奉者哈耶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违背自由原则的,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必将导致政府干预的强化。德姆塞茨坚持“责任”这个词被误解,“商人或其他任何人唯一的责任就是遵守“大地法则(Laws of the land)没有更多也不能更少。戴维斯的“责任的铁律”,爱泼斯坦的公司社会政策过程方式是公司社会过程加上企业伦理加上公司社会责任加上公司社会回应。
六、有关CSR的协议与运动
1、联合国全球协议
2、企业公民
3、国际劳工协议(Fundamental ILO Conventions)
4、生产守则
5、欧洲最新供应链综合管理标准CSM20006、SA80007、医疗保健机构的CSR—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8、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ACCA举办“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研讨会
10、“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召开
参考文献
1周延风,罗文恩,肖文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J].中国工业经济.2007(3):62-69.2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10.3张雪南,郑璐.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4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 5沈洪涛,宋献中,许洁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0.6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2006(6).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J].会计研究.2007(2).8周康.中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当代经济.2010(6).9郭沛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与NGO等利益相关方对话的工具.[J].商道纵横.10鞠芳辉,谢子远,宝贡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9).11沈洪涛,宋献中,许洁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0.12金润圭,杨蓉,陶冉.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基于CSR报告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9).Bramrner S, Williams G, Zinkin J.Religion and attitude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 large cross-country sampl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71(3):229-243.Zutshi A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y business should act responsibility and be accountable[J].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 2004,14(3):31-39.15CatherineJ.M.Paul,DonaldS.Siege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J Prod Anal(2006)16:207–211.16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7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马连福,赵颖.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关系---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J].南开管理评论.2006.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伦理视阈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朱辉宇 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青年项目 专著 2011-9-30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阳秋林 湖南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般项目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3、企业社会责任测度评价体系和实现机制研究 宋丽梦 湖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青年项目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4、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苏琦 广东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一般项目 论文集 2011-12-305、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研究 刘力纬 高校 华北电力大学 青年项目 研究报告 2011-7-206、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机制研究 邓子纲 湖南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青年项目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道德风险综合治理典型案例库研究 孙伟 黑龙江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般项目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2-6-302、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王岩 吉林 吉林大学 青年项目 专著 2012-12-
312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学校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批准号 项目负责人
1、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 青年基金项目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0YJC820170 郑佳宁
2、管理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零售商店品牌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定位——基于顾客响应的角度10YJA630049 郭晓凌
3、管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10YJA630212 张兆国
4、管理学 南京理工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研究:利者相关者感知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10YJA630164 温素彬
5、管理学 浙江万里学院 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供应链(内生型)治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 10YJA630075 鞠芳辉
6、管理学 重庆工商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管理导向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0YJA630012 陈丽新
7、管理学 上海大学 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机理的政府动态政策体系研究 10YJC630206 帅萍
8、国际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 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0YJCGJW014 肖玉华
9、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样本10YJAZH079 王明亮
10、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青年基金项目 中小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对策研究——以鄂豫皖三省为例10YJCZH201 叶良均
11、经济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社会责任本质揭示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 10YJC790089 花双莲
第五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定稿]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以企业发展为标志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快速发展的也产生了环境、资源、劳动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因此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多个方面系统的、科学的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有所贡献。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缺失 提高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bstract: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gained hug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s a sign of the high speed growth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also produced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The reason is that Chinese enterprises lack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find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scientific analysis of China'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sons for the missing, but also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feasible scheme in hop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contribute.Key words: corpor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Defect promote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企业单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为了利润不惜破坏和污染环境,去年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今年的哈药总厂污染事件都属于此类;侵犯消费者权益,前些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最近的双汇“健美猪”瘦肉精事件等都属于此类;至于普遍缺少诚信,恶意违约、恶意欠薪、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等更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因此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以便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之道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至少应承担三个方面的责任:即经济责任、法律责
任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是由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所决定的,法律责任是由社会的公约性所决定的,二者是强制性义务,企业必须遵守,否则难以生存。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却不同,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责任,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也不具有强制性,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不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层面主要是社会道德的下降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曾对1500 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显示,只有8%的企业设有社会责任部,8%的设有可持续发展部,16%设有环境管理部,37%设有公共关系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即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专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对待,其原因如下。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轻视员工利益
1999 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建议全球企业参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协议》,希望企业自动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基本原则,可是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却显得落后。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经营观念落后,轻视甚至无视员工利益,视员工为机械,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生产领域,例如生产安全、职业中毒、加班超时、福利待遇等方面。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收入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或者说自己的收入难以弥补工作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时,员工可能会转移自己的职业。早在1998年《工人日报》曾报道,在广东某市外资企业打工的工人,一年里就被机器切断了1000多根手指。在一些企业里,工人每天在粉尘飞扬的车间工作达16小时,在闷热如蒸笼的宿舍里睡眠不足5小时的情况极为平常。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视其员工为宝贵的资源,那么这个企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二)企业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
市场经济在给我国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企业的道德观,使人们打破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在企业现实生活中则更多的表现为诚信的缺失。很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制假售假,偷工减料。非法生产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经久不息的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地沟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只注重经济利益,漠视环境保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过分偏重对效率的追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协调发展意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固然是人类的追求,但它们只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公平与公正,而不是以牺牲社会和谐与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经济利益。我国许多地方缺乏环保意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严
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10年7月3日,位于福建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废水外渗引发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可悲的是这类事情一直在发生,很显然其原因是企业骨子里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漠视环境保护所致。
二、缺乏健全,完善地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这些社会责任条款本身无法在具体案例中作为判断合法或不法的依据,换言之,它是一条“软法”,而不是可以强制实施的“硬法”。哈药总厂一边喊着“品质至上、追求人类健康”的口号,一边却做着排污口色度为892,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60近15倍。排污口氨氮为85.075,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35两倍多,排污口COD 为1180,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120近10倍的事情,就是明显的例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国能够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与司法的力度。比如在劳动和环保方面,明确市场准入的具体条件,同时对违法用工、损害职工权益、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依法纠正、处罚或令其退出市场,那么至少在危害劳动者权益,环境治理方面企业将会更加尽自己的责任。
三、政府的监督职能没有有效的发挥
政府担当着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应该约束和监督企业的社会行为并使之履行社会责任。目前,《财富》《福布斯》等杂志将“社会责任”引入为评价企业的指标之一,而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准则和指南,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于是政府监督大多流于形式,或者是往往从地方税收的角度考虑,对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不够重视,大多等到成为新闻焦点后才采取措施,但是此时危害已经产生,难以起到预防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本质上讲,企业也像人一样需要激励,否则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难以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法律和政府的引导,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激励措施,而不是放任不管。对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国家应该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对公益捐赠和使用新能源给予税收优惠;对注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保护环境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政府采购拒买“血汗工厂”的产品;不准有“欠薪”记录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等等。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如有些地方通过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来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提升竞争力;通过这种措施,引导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政府等方面的原因。在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主要有以
下几点措施。
一、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不断推广“社会责任”的概念,希望企业经营者所做的决策除了考虑遵守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运作因素之外,还应在道德方面承担社会义务。因为企业只有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新认识社会责任,统筹好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从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建设两方面入手,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良性发展。首先,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主要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都确认股东及其利益代表掌握公司的决策大权。因此,要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益,应让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进入公司的决策层。公司在做出涉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决定之前,应征得有关利益相关者代表的同意。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需要可以引入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制度、职工参与制度等。其次,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策去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通过逐步建立市场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来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将企业责任建设提升到法律层面。相关权威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规范,同时加强其真实性的认证,提高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性与真实性,让社会责任报告真正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做出贡献。再次,优化外部治理机制。从西方发达国家看,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完全依靠企业家的自觉,而是靠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达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发挥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的外部监督作用; 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建立企业社会信用和道德评价体系。国外的经验表明,社会责任投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助推器,而且社会责任投资的整体投资回报更高。因此,中国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各种媒体对优秀的企业给予宣传和表扬,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以及外部投资者,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中国企业员工合法权益保障的总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个别企业的违法违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工资、劳动时间和职业安全等方面,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且群体性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劳动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据有关资料显
示,绝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是由劳动者提起诉讼的,而且企业的败诉比例高达85%以上。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劳动领域的法规,要求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现有劳动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综合提高员工的各方面福利,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共识。
四、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附加值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了能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等的强力制约。经济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支持政策。在2009年末哥本哈根会议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各国的共识。企业自身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观,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爆发性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但在这种“中国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衍生出了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这些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果解决不好,将极大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只有使企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参考文献1、2010年蓝皮书: 我国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整体偏低
2、孙继荣.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和机遇 WTO经济导刊2010(6):53-56 3、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http: / / finance.eastmoney.com /new s /1350.***52.htm.】
4、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杨继瑞.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对策思考.福建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