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

时间:2019-05-14 02: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

第一篇: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

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

国学热的已经开始让某些博士烫手

国学热起来了,在曾经比较冷的状态下。

国学为什么曾经很冷?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曾经有个五四新文化运动吗!新必然和旧形成一种对立的状态,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站在时代前沿,要提倡新道德,要推行白话文。应该说,那时候打倒以“孔家店”为象征的传统文化并不容易,五四之后,读经尊孔的各种运动从为稍息。但是有一点我们很清楚,在五四前,在白话文被推行前,读书人大多出身于官商、豪绅、地主这一阶层,普通百姓要想认识字,无论多少,都是相当难的。因为没有钱,也就上不起学,读不起书。所以,在那个时代,无论有没有国学,那些纸面上的文字对老百姓来说都敬若神明,读书人因此也很容易生出一种知识优越感。我们知道,鲁迅小说中有孔乙己这个活灵活现的迂腐之读书人形象,比如他强调什么回字有几种写法等等等等。

白话文推行,或者说被普及后,尤其是简化字被意识形态确立后,国学再一次成为垄断产品,被学院垄断。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读读简单的诗词还可以,再勉为其难,读读先秦诸子还凑合。但是读史读经就太有难度了。如果国学一直很冷,其实也没什么,但是事物总是会起变化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曾经被新文化运动打倒的传统文化再次在我们这个时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别的就不用多说了,比如什么孔子书院啊,孟母堂啊,就单从于丹走红就可以看出来,国学真的热了。

当然,我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没有什么不好,在近代经历了如此多变革之后,中国人如何确认自己当下的位置,我们和传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能否激发新的思想和伦理资源,都有必要通过热的状态得到更多理性的回答。

于丹讲《论语》,火了,几乎是炙手可热,听之看之者,真可谓众矣!于丹算是狠狠的赚了一把,不但赚到了钱,还赚到了名头。因为我不是学国学的,所以我感到遗憾。如果自己学的是国学,在如此热之又热的背景下,讲完《论语》,还能讲庄子,赚到更多的钱,更多的名声,岂不妙哉!但是这只能想象,甚至是意淫,因为自己的学养也好,能力也好,都没有为这种成功提供必要的可能。

不过有让于丹感觉到的热的,也就有让她感受到冷的。于是网上批于丹者亦此起彼伏。其实批的好批的不好,我不太在乎。我在乎的是,为什么这些批评都指向了于丹?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批评不批评的问题,因为可以批评的问题实在太多了,难道批评于丹这一路径的选择真的关乎传统文化的消亡?对我来说,这已经构成一种文化现象。理解在一现象,当然要从事件双方的立场和态度去分析。

于丹为什么讲《论语》我不知道,但是我猜应该是为了赚钱,为了名声,同时可能做一些普及传统文化的工作,如此而已。她讲的好坏我也不太知道,我看的不细,但是我很欣慰,我觉得国学真的热了,中国人真的开始关注传统经典了。批评于丹,如果只是从文本上,从学术上批评,我想多一点也没什么,这样可以让大家更了解《论语》,更了解于丹所讲的《论语》到底是一个什么层面的价值。但是如果说于丹对孔子不敬,于丹对观众和读者不负责,甚至说于丹在愚民,这就让我感觉有点过火。

于丹即便真的对孔子不敬,这也是于丹的权利。何况,我并未感觉于丹怎么往孔子身上恶口相向。关键或许是于丹对孔子的态度和他们,主要是国学博士等传统文化的精英们不统一。按照有些批评者的说法,对孔子这样的圣人应该敬畏,应该按照他的方式去敬畏,再延伸一下他的逻辑起点,那就是于丹得跟我走,大家都得跟我走,跟我去理解于丹,我说你敬畏就是敬畏,说你不敬畏就不敬畏,啧啧!

说于丹愚民,这一点可要好好商量商量。如果于丹真的愚民,让那些读者观众变傻,这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太不负责了。一个有素质的民族才可以强大,愚弄人民,其罪可不小。还有批评者说,于丹的解读是心灵鸡汤式的诠释。愚弄人民和影响人民是两个问题,愚弄是有意识的要让对方变成傻子,而影响人民,或者说影响别人,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谁都希望自己有力量影响别人。至于好的影响,那自然是对人有所帮助了,至于坏的影响,那也许就是愚民。不过,大家都知道,就是说愚民,今天的中小学课本怎么样?那么多口径一致的电视新闻报纸怎么样?为什么我们不去批评,而盯住了这样一个女性学者(当然,有人可以认为她不是学者)。

我想,是国学太热了,而在对国学加热这一过程中,于丹的讲座使国学火上加火。谁都知道,热包子好吃,但并不是是人就随便就能拿起来往自己嘴里放的。拿不好,也往往烫手。

我们知道,圣诞节期间,有十大博士出于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忧虑,看多么崇高啊,他们一个个都,要抵制中国人过圣诞节。在国学没有热起来的时候,圣诞节就有很多人在过,但是没有人言语。就是有人对中国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忧虑,可能也不敢言语,人单力孤吗,所以我们就没听说过什么关于圣诞节的抵制。现在国学热起来了,一下就窜出来十大博士,他们义旗高举,义正词严。可惜他们的理想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草草收兵,最后偃旗息鼓,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不过革命似乎总是要有一种前仆后继的精神,这不,于丹因《论语》走红,又引来了十博士,这回不是因为西方的圣诞节,而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孔圣人。

电影《大话西游》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吴孟达搂住自己的孩子,他的媳妇正在和牛魔王撕杀,周星驰拿着月光宝盒穿越时空,从天而降,吴用惊讶而羡慕的表情喊到:“娘子,快来看上帝!”

圣诞节期间,十博士吸引我们好好地看了一次上帝,今天,又有十博士要引导我们看孔子,看圣人。但是这都太遥远,我今天不想看上帝,也不想看孔圣人,我就想看看这个所谓的呼吁央视让于丹下课的十博士的领军人物,大君子徐晋如!

徐晋如太有才了!

徐先生在解释他们呼吁于丹下课这一事件时说:“我们的一切行为,基于我们太热爱知识和真理。于丹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大人君子之乐,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孔颜乐处。在大人君子的心目中,根本不存在利的念头。我们惟一关心的就是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让我羡慕的是,徐先生没有利的念头,这个君子好好高大啊,简直比基督都高大。但是基督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是神,而徐先生无论怎么大的君子,好像还是人。这就更让我羡慕,而且吃惊了。所以我真得想让大家好好看徐先生的面孔是如何与众不同,白里透红的。

不过我转念一想,君子是君子了,但是这样的君子我真的好好怕啊。没有利的观念,这可能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但是他有没有要要求我或他人跟他一样“不存在利的观念“的欲望呢?或者说他以后有没有这样去要求我或他人的欲望呢?

看看他对于丹的评价就知道了,他不但要求自己,他还要求别人。因为他认为他掌握着正确的对孔子的解释,当然和他惺惺相惜的师友也掌握着正确的解释,掌握真理。因为在徐先生理解起来,于丹所讲的关于《论语》的心得就是不够正确,所以要让她下课的。等等,还有一条,就是要于丹向全国人民道歉。其实于丹的节目再火,书卖的再多,毕竟更多的国人没看过,也没读过于丹的讲座、著作,全国人民才没必要关心于丹的道歉呢,更别提全国人民对于丹的各种道歉式要求了。

徐先生还告诉那些喜欢读于丹的读者们,不要把厕所当客厅。

这让我想到法国大革命时走到断头台前的皇后,她举止非常幽雅,即便在断头台前也不失淑女风范。当时,马上就和死神见面的她踩了刽子手的脚,于是脸羞的红红的,非常不好意思的对那个刽子手说:“对不起,先生,我不是有意的。”

应该说,这个皇后不愧是贵族文化培养起来的女士,临死都这样彬彬有礼,仪态万方。但是她太不了解人间了,或者说民间。记得当时法国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这位皇后说:“那就让他们吃肉吧!”显然,徐先生也想让大家吃肉,不去吃于丹的文化快餐。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真的很饿啊,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因为饿。多高档的东西,他们,还有我都无福消受啊。这些人的资格,或者说要求,是饭就行了,能不饿肚子就行了。大餐人民实在吃不起,就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因为没有上过什么大雅之堂,可能也吃的不会太舒服了。当然,我们盼望那一天,也像徐先生一样,掌握“正确”的孔子。

徐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于丹读者,我必须跟你说,我们现在真的不配接受您正确的孔子思想。还有,于丹红了,你也别太生气,你应该指向我们读者,是我们对于丹的喜爱使央视选择了于丹,赚到了钱。我们真的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能够理解您正确的孔子,我们还没有那么好的消化能力。说实话,我觉得我能听懂于丹就不错了。以前我始终给自己一点优越感,因为还有很多人压根不读书,也不看什么讲座。但是,您的这些批评让我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我好羡慕你们这些能够掌握正确孔子的博士,可惜我们这些老百姓要么家里没钱,读不起书,要么天资不够,考不上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博士。

还有,您千万别小瞧央视的策划人,他们真的比较了解我们,所以就给我们找到所谓于丹、易中天这样的学者。我们一直很希望看到他们的讲座,看到他们的书。就跟我太饿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孔子,我们去读去看去吃就好了,只要我们有胃口,只要我们有消化他们讲座的能力。

另外,按照我的印象,孔子首先是哲人和教育家。尊重他是因为他的智慧,也可以说包括人格,而徐先生强调孔子是圣人。圣人是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但是显然,圣人肯定比君子还厉害,不知道是智慧厉害还是人格完美。徐先生说自己没有利的念头,这种君子的道德境界太高了。但是,常识告诉我,道德境界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服务印度贫民的德兰修女在我看来道德境界就很高,尽管她并没有敬畏孔子,也没有说自己有多高的道德境界。从德兰修女身上,我看到一个人没有利的念头也许是真的。但是徐先生说自己没有利的念头,我还不太相信。说实话我虽然尊敬德兰修女,但是我不会让别人去做德兰修女,因为推己及人,这样的代价太啊。当然,因此我也就无法享受德兰修女的快乐,更不能享受和体验你们这些大君子的快乐。

徐先生对自己道德要求,也就是连个利的念头都没有的道德要求,我可以姑且相信是真的。不过,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我就无法姑且相信了。徐先生说的只是“应该多一些人用孔子所说的大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但是显然,徐先生对于丹的要求基本就是大君子似的。所以于丹很不及格,应该下课,连中学生水平都不如。

当然,即便徐先生不对我们提要求,就您推崇的这些大君子人格来说,我也感到这种说法有如一只苍蝇在我眼前乱飞。我想拍死这只苍蝇,就如同要拍您的这种说法一样热情。我一下又想到文革中“狠到私字一闪念”的历史,斗了半天,好象私并没有斗下去,反而让人性恶越来越泛滥。人生下来之后,都有私欲,只是承认自己有私欲要比不承认好的多,看到自己有私欲要比没有看到自己有私欲好的多。我想,徐先生也使用一个我字吧,不然怎么动则我们大君子如何如何呢?其实您体味一下,“我”意味什么?您小时候,饿的时候,估计也会说:“妈,我要吃饭。”肯定的,不吃您会饿。饭是不是一种利益,是不是一种私人欲望?如此在延伸下去,穿衣服,上学读书等等,都和利有关系。我不相信,您自己不赚钱,家里也不给您钱,您就能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而读书?

国家、民族都是一种集体性话语,说实话,这样的话常常很空。您又说起唯一来了,那就更空。您毫不利己,专门利国,利民族是吗?不错,我敬服那些有社会担当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是我讨厌大话欺人欺己。谁可以离开利益去生活。你说没有利的念头,是不是意味着你放弃利益,你要不放弃利益,你前边的话都等于放屁,响是很响,但是臭气熏人。

看看您那德行吧?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直提着这句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您的解释是:“把正直的人取代小人做了高位,老百姓就服了。否则民就不服了。“举枉错诸直”,这是孔子一辈子最不能容忍的。”

您真行,上下尊卑的观念在您那里贯彻的真够深入的。很显然,您的正确的孔子的思想是高端的,而我们老百姓已经不是一个配不配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服不服的问题。让于丹下课,我不知道多少读者服了。但是从于丹红这一点来说,我估计很多读者是服的,佩服的服。更多的读者不服的是你们这个高端的学术精英,当然不服你们可以比试,可以出来过招。

你一会说,不要按照他们(央视)自己去想象人民,在那样的语境下,我们这些观众读者一下离高端就近了。但是为了说明央视选错了人,你又说是因为我们这些老百姓不服。告诉您,您可以打扮自己,但是不要轻易打扮别人,老百姓不是一面旗帜,用的时候就拉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放出去。我们已经被这样的手段折腾了不知道多少年了,现在好不容易我们找到了自我,就不必麻烦您打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旗帜了。说到这,我真的很想语重心长的劝劝你:“歇歇吧。”

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如果中学生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也许会因为于丹而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为了安慰您的忧虑,我告诉您,放心吧,中学生现在没那么傻。他们知道游戏规则在哪里,尽管他们很多人讨厌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但是他们毕竟有利的观念,绝对不会因为认同于丹的讲解就到高考上去按照于丹的讲解去答题。他们会按照标准答案去答的,因为这可能都是你们这些所谓正确的掌握了孔子思想的人,或者说掌握了真理的人解释出来的。

孔子在我看爱就是一个多元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必须敬畏的真理的存在,圣人的存在。比所谓的您的正确孔子思想比较起来,更重要的,是学术的品质和情怀。这一点我想有必要提醒您一下。孔子还说过恕己之心恕人,但是因为您没有利的念,道德高标,所以您没有必要宽恕自己,您只不宽恕别人就够了。同时,您只对您认同的贤人去思齐,这没什么。但是孔子也说了,见不贤的,要自省。当然,您没有于丹那么多缺陷,自然也就不必去自省了。但是我担心你看不见你身上到底有没有脏东西,因为你的道德优越感,因为你那唯一关心的是国家民族命运的心态,因为您那正确的孔子的思想。

孔子自己是不会说话了,当然您代替他说话也没什么,不过别人代替他说话也和您代替他说话的权利是平等的。至于谁高谁低,还是那句话,你们可以比试,不是一句你不正确就能否定的了的。也不是什么高端的学术和正确的孔子思想这些大帽子就能把对方吓倒,把周围的人忽悠的。

君子如果是一个没有利的君子,我就说,赶紧滚他妈蛋,我不需要。因为国家和民族不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我的,还是很多我们这些下层百姓的!

尽管:你太有才了!

还有多少博士站出来

过圣诞节有十博士的抵制性宣言,于丹红了,有十博士的抵制性呼吁。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堆热爱真理——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士们!

徐博士说了,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承认,相信很多人都承认。但是何为真理,国学吗,孔子吗?你掌握的吗?真理还是非真理,这完全可以讨论,所以重要的不是掌握在谁手中。掌握在你手中又怎么样?不过是给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知道正确《论语》的权利,多高端的文化布施者!如果正确与否,只是您这些有学养有道德的文化英雄们的个人判断,我看我,或者说我们不接受也罢!

就我而言,我不相信什么真理。以前咱觉得对的,过一段时间,就觉得错了。再过一段时间,我觉得以前对的,现在又对了。我们去看看人类文明史好了,哪一个曾经的真理被固定着,永远也推不倒?我没发现,也许是因为我不懂得孔子的正确的思想,或者我不懂国学,或者„„

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问题的态度,那就是理性的讨论,而不是一副我掌握了正确的孔子的思想这样一种唯我独尊的态度。

星爷说过:“靠,我是吓大的?”

其实,被吓大的人,所谓的敬畏的人,还妄谈什么真理,这太滑稽了吧。接近真理,首先应该有一种怀疑一切的精神,不但怀疑圣贤,还要怀疑自己理解的圣贤,这样产生的的敬畏才更彻底更真实。

徐博士三十多岁就把孔子打扮成圣人,也就是而立之年。估计孔子也不会太高兴。他老人家到七十才从心所欲,可见,七十之前他老肯定有不从心所欲的时候。这是孔子生前说的话,不知道他活过来,会不会有新的自我否定。就是活着的孔门弟子,对老师的话都不太了解,他们一直有很多对老师孔子不同的理解,他们也常常争论,不只是弟子之间,还包括弟子和老师孔子之间。孔子已经过世这么多年了,你,或者说你们这些博士就能做孔子的现代形象代言人吗?

我不想说的更多了,这已经够了,这就是我们的博士,可能还是国学博士。国学也许是你们的文化G点,太敏感,太亢奋,所以很容易失去理智。但是,我估计有更多人实在不想再看着你们出洋相了!我知道,之所以失去理智,你们自身的责任也许不大。无知往往不是自己造成的,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你们这些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低能儿,如果谦卑点,谨慎点,理性点,我们会宽容的。之所以忍不住说话,是因为你们那么低能,还要跳出来,一副救人出水火的样子。

是的,文化很重要,国学也很重要,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我们没有机会跟你们学习什么大义微言,比如什么正确的孔子的思想,什么抵制圣诞节,抵制于丹!我们得赶紧忙着吃饭!请你们消停点,不要占用我,或者和我一样想法的人那么多娱乐时间、工作时间。你们这些娱乐新闻式的文化动作太扎眼。

当然,你们这凌空一跃,确实暴露了中国博士教育的失败。动不动就十个,都这么有无知的勇气。可是应试教育比较失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就不必证明给我,或者给和我一样去看待你们的人去看了。而且,考虑到你自身的学业,考虑到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还有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你自身有什么好处。虽然你们这些大君子可能傻得都不知道利害得失了,但是人毕竟是人,君子也是人,谁不受厉害得失的影响呢?如果有人要求你们你滚出院校,说你们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又做何感想?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说的,不知道正确不正确,也不知道我自己理解的正确不正确,送给你们这些热爱国学的博士吧,大家一起品位。很多时候,不是谁的国学讲的好,而是谁真的有所谓的国学精神。目前看,败坏国学的,绝对不是于丹,更不是这些读《〈〈论语〉心得》的读者们,却常常是你们这些博士们。因为我们真的很难想像,一个博士会有那么弱的是非辨别能力,还是学国学牌的,不是宇宙牌的?

这真的很容易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失望,对你们,用国学培养起来的你们,掌握了正确孔子思想的你们。我们老百姓往往知道,自利利他的人就很君子了。说毫不利己,没有利的念头的人往往是搞一种政治宣传。毕竟,没有利的念头的人,我们从没有看见。因为我们活的很真实,我们必须解决吃饭问题,解决买房子的问题,这些也许都很低俗。

如果君子是没有利的念头的人,我愿意当真小人,让你们这些博士都好好大君子去吧。

因为我们老百姓不是博士,没有多高的学历,加之父母和自己一样,都是老百姓,我唯一渴望的,就是争取自己成为公民,摆脱只能被人看成服与不服的老百姓身份。我想说,肯定很多老百姓都对这一身份转变等待的太久了太久了。对我们来说,吃饭并不容易,谋生也相当艰难,自然跟你们这些博士,这些文化英雄的献身比起来委琐多了。我们常常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业。行有余力,或许也会像我的似的,到网上为文,边消遣,边为公民社会做丁点的努力。我们这些网民没有那么多媒体朋友,我们也没有自己的师兄师弟,我们是弱者,我们阿门了。

想想自己是弱者,你们跳就跳吧,一个热水澡而已。就是晕了,也一定有高人为你们冲凉!

第二篇:今天我们如何学国学? 深圳大学 徐晋如

今天我们如何学国学?

深圳大学 徐晋如

近年以来,传统大热,国学很红,社会一般人士,除了那些死抱着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的教条的偏执人群,大概都知道,国学是香花,不是毒草。然而,何谓国学?国学的好处何在?又该如何学国学?这些问题鲜有知者,不懂得这样的基本问题,在选择国学门径之时,往往容易被人欺骗,入门一错,后患无穷。

中国本来是没有国学的称谓的,便正如中国本来也没有国剧、国画、国医„„这样的一些尊号,把传统的以经史子集为中心的四部之学称之为国学,是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并彻底改变中国文化生态之后的事。国学一词,过分强调了与“西学”的差异,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是中国传统的,就可以叫做国学。其实按照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见解,近代以来中学(国学)与西学的差异,实际上是古典之学与现代之学的差异。国学是中国的古典之学,它和西方古典学问有着共同的敌人,就是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学术。

国学是中国的古典之学,这话有两层涵义。第一,国学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是古典的而不是现代的。古典时代的人,相信孔子的话 “道问学而尊德性”,读书求学,目的是让自己的品格提升,成为一个大人君子;而现代学问,却把一切当成了死尸去研究,如果一个人能从被湮没的文本资料中发现一条文献,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他还能对文献作一番评价,这个人简直就是了不起的学者。却不知这种完全漠视古典作品当中蕴含着的全人类的精神价值的作法,在古代是最被看不起的。第二,国学研究的是经典之作。现在很多人,把弟子规、三字经、风水、打卦、厚黑学这些东西也看作国学,这是对国学的最大误解。国学要关心的,一定是被历史选择了的伟大典籍。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学呢?这个问题古人是不屑于回答的。先秦时庄子曾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宋儒程颢临终前,他的学生说,老师,您一辈子的性命工夫,到了生死关头,要用一用吧?程颢道:学问到了需要谈有用无用的时候,就是学问的末途了。于是含笑而逝。但在今天,由于世人普遍地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学,或者说国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

我认为,国学的第一个价值是给中国人以尊严,让中国人重新找到自己早就被抽离的脊梁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国学中的一脉倡导高贵的人格,让人正视自己性情的不完美,通过向往圣先贤学习,发现生命的庄严,人生的价值。当代中国人,已经在金钱和物欲中迷失太久,不再有向上的追求,不再关心宇宙的伟观,每天为票子、房子、车子、妻子、孩子而忙碌,他们满足的,只是人欲,却不是真正的理想。国学能教人有真正的理想,懂得人生真正该追求什么。

其二,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并统治着世界上最多人民的国家,国学凝聚着古人的深刻智慧。这些传统的资源,将会帮助我们走出蒙昧,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难想象,一个邯郸学步的民族可以有真正的创造力。为什么今天很难出现民国时期那样大师辈出的情形?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学者也好,科学家也罢,都没有受过传统的教育。要知道,传统教育是教你如何做人,只有知道如何做人,才能做好学问、做好研究。

国学应该如何学?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孔子早就有完善的答案。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游于艺。”国学的研习,不该如今天很多私塾那样,只让孩子死记硬背,更不该如很多培训机构那样,请一些江湖术士,大讲国学与管理之类的七拼八凑的东西。国学的学习,要从性情开始,所以孔子强调诗与礼乐的教化作用。在学习国学时,就一定要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放到重中之重。同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学更要有实践(习),只有自己亲自践行,努力清修,才能有真正的学问可言,才能真正领会国学的好处。

深圳大学在全国最早成立国学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在深大本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都广受好评。我们本着孔子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圣训,希望“己欲立则立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于是议定2011年首次面向全国招收国学研究生,为往圣继绝学。我们不趋时、不媚俗,而是实实在在按照民国以前的教育方针设置课程,让学员切实感受到学问之美、读书之乐。我们不培养那些会生产论文的学究,我们不培养那些空谈误国的书呆子,我们希望,每一位选择深大国学研究生课程班的朋友,在走出深大校门后,可以养就一腔浩然正气,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或者大女人。

第三篇: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3 3 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3 篇》的内容,具体内容: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1 昨(22)日上午,资阳好莱坞会演中心座无虚席,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来到这里,带来了一堂名为《感悟“中国智慧”,品味精彩人生》的精彩讲座...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1

昨(22)日上午,资阳好莱坞会演中心座无虚席,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来到这里,带来了一堂名为《感悟“中国智慧”,品味精彩人生》的精彩讲座。市委书记李佳、市政协主席罗雪松,以及其他相关市领导、市级老领导聆听了讲座。市委、宣传部部长曹家贵主持讲座并致辞。

于丹,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也是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她又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讲座中,于丹教授指出,这两年“幸福”是中国的主题词,而我刚来到资阳,就确确实实感受到资阳人要打造幸福资阳是有自己的底气的,因为我从大家脸上看到了对幸福的确认,这能激发大家内心向上飞扬的力量,这能让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近。

于丹教授还围绕“感悟中国智慧”这个话题,联系当下解读国学经典,她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再到“恭者不侮,宽者得众,信者人

任焉,敏则有功,惠者足以使人”,用 2000 多年前先贤的至理名言解答现代人心中的困惑。两个小时的讲演中,于丹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以丰富的国学知识给听众以极大的精神享受。

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2月 29 日,著名的于丹的教授来到烟台讲课。我也慕名而去,听了她那大约 2 个小时的演讲。虽然她讲的还是有点深奥,但是我还说从中获益不少。

于丹在这场名为《儒道兼济——构筑人格两岸》的演讲中把《论语》和《庄子》这两个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作解析的淋漓尽致,让人倾倒。于丹教授归纳说:“儒家叫人进取,用守信的态度去认同社会规则,力争人格在社会上完成自我实现;而道家是在自我实现之后的自我超越,让生命进入一种自然状态。两者融合便是儒道兼济。”

在演讲中,她多次引用两部著作中的名句,并加以诠释,显示出了这位国学大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她又提出了论语中的要求要做到“勿臆、勿必、勿固、勿我”和“恭、宽、信、敏、惠”以及庄子中的“想成为大鹏,必须要有君子之德。”虽然这些对我来说有些艰涩难懂,但是它其中的精髓和主旨我还是可以领会得到的,而且感觉的确很有道理。别看这两部书是上千年前的作品,它们对现代生活的帮助可真不小,发人深省。如果一个人真能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必定十分优秀。

在演讲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更体现出了于丹的机智与随即应变能力。演讲刚开始不久讲台照明灯光突然熄灭。“这个灯是我讲灭的吗?”于丹妙语一出,立刻化解了现场尴尬的气氛,博来了大家的一片掌声。她由此引出

了中国古人有关光明的一些事迹。最后讲台上恢复光明,她说:“这光又被我讲出来了。”观众们彻底被于丹的机智所折服。

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 3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论语》,流传 2500 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 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人何必那么骄傲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

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

第四篇: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于丹中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于丹中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

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民族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第五篇:观于丹教授演讲心得 刘倩如

观于丹教授演讲心得

今天和女儿一起观看了于丹教授演讲的关于教育孩子的节目,使我深知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一定要有孝心、爱心、并培养他的自强、自立、自信。

在生活中一定要先培养孩子的教心,这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百善教为先,一个人如果没有教心,他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不会教敬,他怎么会去爱他人,怎么会去爱这个社会和国家。所以做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能在我们的身上懂得要尊重、教敬长辈。多带孩子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并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并能分担长辈的忧虑。让孩子能永远记住我们中华民族这一美德。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竬生子女,父母长辈从小溺爱,过分的压抑孩子的自由发展,从小没有玩伴,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少了和别人分享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自私自利,遇事缩手缩脚,遇到困难就退缩。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一些空间,多让孩子和同学交往,多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通过一些健康的集体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让孩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扬其长处避其短处,给孩子挑战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战胜自己从而得到锻炼,学会坚强,学会自强,用主动进取的精神去面对学习,面对一切,让他们阳光的生活。

我们做家长的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去了了解他们,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孩子有一种朋友关系。做事情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培养孩子独立品质,要使孩子学习上学会独立,要让孩子学会自已在书中寻找答案。学会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已去走,相信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己走路,学会面对困难,能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自强、自立、自信的优秀的学生。

108班

刘倩如

下载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丹徐晋如,到底谁在败坏国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于丹已成“幸福渔雷” 即引起将引爆

    国学超女于丹已成“幸福渔雷” 即将引爆“幸福大战” 今年国庆期间被尊称为“女孔子”的国学超女于丹,新书《于丹趣品人生》即将上市同时十一长期间北京电视还将播出特别节目......

    徐晋如谈诗教:想要养成君子人格,必自诗教始

    徐晋如谈诗教:想要养成君子人格,必自诗教始 A篇 关于诗教 1、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一直推崇“诗教”,请问您从事诗教”有多长时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推崇诗教呢?答:我自2006年春作为......